2021高考地理模擬卷2(河北卷)解析版_第1頁
2021高考地理模擬卷2(河北卷)解析版_第2頁
2021高考地理模擬卷2(河北卷)解析版_第3頁
2021高考地理模擬卷2(河北卷)解析版_第4頁
2021高考地理模擬卷2(河北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高考地理模擬卷2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xiàn)全面小康的意見》強調持續(xù)抓好農業(yè)

穩(wěn)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下圖為“新三農”耕地相互聯(lián)系關系鏈。據此完成1?3題。

新農業(yè)

(綠色高效)

新農村新農民

(美好美麗)(農民福祉)

1.生產活動集約經營主要目的是()

A.節(jié)約資源B.互通信息C.技術合作D.適應市場

2.新農業(yè)與新農村在生態(tài)層面存在價值響應,主要表現(xiàn)在()

①生態(tài)宜居②農業(yè)高產③綠色發(fā)展④農民增收

A.B.②④C.①③D.③④

3.“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背景下“新三農”需要()

A.優(yōu)化農業(yè)種植結構B.擴大農業(yè)土地供給

C.增加化肥農藥使用D.拓寬糧食進口渠道

【答案】1.D2.C3.A

【解析】

1.通過種植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轉換,實現(xiàn)經營集約化,推動著牛.產生活系統(tǒng)中各類資源和生產要素的配

置和利用,對提高農業(yè)生產市場適應性起重要作用。

2.根據圖示新農村與新農業(yè)在社會、生態(tài)和經濟等層面存在價值響應,在生態(tài)層面主要表現(xiàn)在生態(tài)環(huán)境

優(yōu)化、農村美好、綠色發(fā)展、人居環(huán)境改善等。

3.優(yōu)化農業(yè)種植結構符合經營集約化;擴大農業(yè)土地供給能增加糧食產量,但與“新三農”耕地利用倡

導的可持續(xù)集約化不吻合;增加化肥農藥使用違背了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拓寬糧食進口渠道增加進口不屬于“新

三農”范疇。

熱帶云霧林是指潮濕熱帶地區(qū)被持續(xù)性或季節(jié)性云霧覆蓋的森林,一般分布在熱帶山區(qū)海拔較高的小范

圍內,是世界上“研究最少的森林”。受氣候變化的影響,云霧層上升,在哥斯達黎加熱帶云霧林中,依靠吸

食霧水獲取水分的樹木變得岌岌可危。下圖為哥斯達黎加熱帶云霧林分布示意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4.野外考察小組到哥斯達黎加考察熱帶云霧林的生長狀況,適合考察的時間和需要攜帶的考察裝備組合正確的

是()

A.5—8月GPS定位儀B.9—12月羽絨服

C.5—8月世界地形圖D.9—12月雨衣

5.導致熱帶云霧林中靠吸食霧水獲取水分的樹木變得岌岌可危的根本原因是()

A.病蟲危害B.亂砍濫伐C.水汽減少D.全球變暖

6.下列描述不是造成熱帶云霧林是世界上“研究最少的森林”的原因是()

A.海拔較高B.分布范圍小C.能見度差D.體感舒適度差

【答案】4.A5.D6.C

【解析】

4.5-8月熱帶云霧林多雨、多霧,環(huán)境復雜,野外考察用GPS定位儀不受天氣條件限制;9T2月熱帶地區(qū)溫

度高,不需羽絨服:世界地形圖不適合小區(qū)域、小范圍的地區(qū);云霧林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qū),9-12月是

干季降水較少,雨衣不是必裝備。選A正確。

5.潮濕熱帶地區(qū)被持續(xù)性或季節(jié)性云霧覆蓋,靠吸食霧水獲取水分的樹木,說明熱帶云霧林對自然環(huán)境依存

度較大,全球變暖導致自然環(huán)境改變,對熱帶云霧林產生影響;云霧林主要分布在熱帶山區(qū)海拔較高的小范圍

內,人類活動影響少;高山地區(qū)特殊氣候會產生霧氣,才有可能形成該林,不是水汽減少造成;材料中沒有提

到病蟲害影響,林木岌岌可危與之無關。選D正確。

6.高山云霧林分布的海拔高,人們不容易到達,是影響是研究人少的原因之一;分布高山頂?shù)男》秶鷧^(qū)域,

也是人們研究少的原因之地處熱帶,濕熱的環(huán)境,體感舒適度差,也是影響人們研究少的原因之云霧

林多霧是其牛.長的必需條件,能見度差不是研究少的原因。選c正確。

一位攝影愛好者由成都(30°39'N,104°30'E)乘飛機飛往昆明(25°02'N,102°42'E),途中拍攝日出并

對過程做了記錄:“6:40飛機起飛,機窗外一片漆黑,飛了約15分鐘,從近座舷窗射進一束紅光,我急忙拿

出相機準備拍日出……,7:20,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剎那間萬道光芒映紅了座座山峰,壯觀極了!”下圖示意

該航班的部分座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ABCHJK

9QQQQC

0?@0D

過B

QQQ?

?Qe

9QQ90

0?QiaQ90

A.25AB.25KC.28HD.29K

8.當天該攝影愛好者所經歷的晝夜長短狀況最可能是()

A.晝夜平分B.晝長夜短C.晝短夜長D.晝漸長夜?jié)u短

【答案】7.A8.C

【解析】

7.根據題目信息,飛行途中日出北京時7:20,結合日出時飛機的經度應該在102°E-104°E,可以計算當

地日出時間晚于6:00,推斷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日出東南。為了便于觀看、拍攝日出,應該位于太陽所在的

方位。飛機由成都飛往昆明,向南飛行,可以判斷太陽位于飛機前進方向的左側,可以看到東南方向的太陽,

A正確,BCD錯誤,故選A。

8.結合前面的分析,此時北半球緯度越低,晝越長。該攝影愛好者,在成都飛機上日出北京時間為7:20,

昆明日出時間大約是7:27分左右(根據^度差計算,日出相差7分鐘左右)。該攝影愛好者往西、往低緯度昆

明方向飛行,在昆明經歷日落,昆明日落大約是16:33分(日出比6:00慢了1:27,日落就要比18:00提前

1:27),攝影者一天經歷的晝長約是:7:20—16:33,晝短夜長,C正確。故選C。

通過人工模仿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以形態(tài)各異的卵石為基調,并在其周圍搭配種植各種鄉(xiāng)土植物,以使

景觀形態(tài)和意境上表現(xiàn)出流水的效果,即為旱溪景觀(下圖),近年來,我國北方部分城市陸續(xù)推廣建設旱溪

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與人造水景相比,營造旱溪景觀更利于()

A.涵養(yǎng)雨水資源B.調節(jié)局地氣候

C.緩解城市內澇D.降低維護成本

10.某學校要在校園內營造旱溪景觀,應首先考慮()

A.選配適合的植物B.確定適宜的場地

C.購置石塊與卵石D.繪制景觀施工圖

【答案】9.D10.B

【解析】

9.旱溪景觀是在形態(tài)和意境上表現(xiàn)出流水的效果,以形態(tài)各異的卵石為基調,并在其周圍搭配種植各種鄉(xiāng)

土植物(鄉(xiāng)土植物意味著成活率高),與人造水景相比,旱溪景觀建成后,后期的維護次數(shù)較少,其維護成本

更低,D正確;人造水景為人工水域,有相應的供水和排水設施通道,相比而言,人造水景在雨季可以吸納部

分雨水,涵養(yǎng)雨水資源能力更強,更有利于緩解城市內澇,AC錯:人造水景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氣濕度,

調節(jié)局地氣候的能力相對較強,B錯。故選【)。

10.注意關鍵詞“首先”。校園土地面積有限,旱溪景觀是在形態(tài)和意境上表現(xiàn)出流水的效果,需要選擇適

合的地點建設和規(guī)劃才能取得較好的視覺效果,同時還要方便師生觀賞休憩,所以首先考慮確定適宜的場地,

B正確;場地確定后,才需要考慮繪制景觀施工圖、選配適合的植物、購置石塊與卵石等。故選B。

美國民航的航線設置由早期的“點對點模式”逐漸演變?yōu)楝F(xiàn)代的“樞紐模式”,航線通常為“出發(fā)地一樞

紐機場一目的地”。亞特蘭大機場是著名的樞紐機場,被稱為世界最繁忙的機場,2018年客流量達到1億740

萬人次。左圖示意航線模式,右圖示意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和紐約國際機場的位置及內部空間結構。據此完成下

面小題。

機場跑道

機場候機服務區(qū)

11.與點對點模式相比,樞紐模式()

A.航行時間短B.轉機次數(shù)少C.直達航線多D.航線效率高

12.與亞特蘭大機場相比,紐約機場跑道設置的優(yōu)勢是()

A.冰雪災害影響小B.對風向適應能力強

C.起降航班噸位大D.可同時起降航班多

【答案】11.D12.B

【解析】

11.有材料可知,美國民航的航線設置由早期的“點對點模式”逐漸演變?yōu)楝F(xiàn)代的“樞紐模式”,航線通常

為“出發(fā)地一樞紐機場一目的地”。由左圖可知,與點對點模式相比,樞紐模式航線分布更為合理,減少了不

合理運輸,航線效率更高,D正確。航行時間比傳統(tǒng)航線應該更長,A錯誤,轉機次數(shù)增多,直達航線較少,

BC錯誤。故選D。

12.由右圖可知,亞特蘭大機場跑道方向單一,主要為東西方向,紐約機場跑道方向較多樣,飛機起飛或者

降落時,需要逆風較為安全,因此紐約機場跑道對風向的適應能力更強,B正確。紐約機場緯度較高,冰雪災

害影響更大,A錯誤。起降航班噸位不能判斷,C錯誤。紐約機場跑道相互垂直,可同時起降航班較少,D錯

誤。故選B。

氣候干濕變化對植被生長狀況的影響,日益被地理學研究重視。NDVI指數(shù)能夠較好的反映植被覆情況和

生長狀況,SPEI指數(shù)能夠較為準確的評估區(qū)域干濕變化特征。下圖示意秦嶺垂直自然帶和2000—2018年秦嶺

南北坡NDVI與SPEI相關系數(shù)隨海拔變化情況(系數(shù)越大,相關性越強。人類活動對植被的干擾影響系數(shù)的變

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海拔

(mj北南

4000'

灌叢、草甸帶灌叢及草旬帶

3000-

針葉林帶

2000-十闊葉針闊葉林事

林帶常綠落畝葡葉混交林帶

1000-

落葉闊

葉林帶常綠闊葉林帶

13.秦嶺地區(qū)對干濕變化最敏感的植被類型是()

A.闊葉林B.針闊混交林C.針葉林D.灌叢、草甸

14.秦嶺地區(qū)未受人類活動干擾時,植被對干濕變化的敏感程度()

A.南坡山麓大于北坡B.北坡山麓大于南坡

C.南坡山頂大于北坡D.北坡山頂大于南坡

15.海拔2500米以上,秦嶺地區(qū)影響植被生長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熱量C.水分D.土壤

【答案】13.A14.B15.B

【解析】

13.從圖中可看出,海拔700-2000米左右南北坡的相關系數(shù)都比較大,根據材料中描述“系數(shù)越大,相關

性越強?!闭f明該處植被對干濕變化最敏感,結合植被分布圖可知,該處的植被主要是以闊葉林為主,A正

確。

14.山頂位置沒有南北坡之分,無法描述差異,C、D錯誤。山麓地帶,南坡水熱條件好,植被對干濕變化

的敏感度較小,北坡山麓水熱條件較差,植被對干濕變化的敏感度較高,A錯誤,B正確。故選B。

15.海拔2500米以上,降水對秦嶺植被的影響減弱,熱量的影響較強,因此,熱量是影響植被生長的主要

原因,B正確。

二、綜合題(共55分)

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高黎貢山(圖1)是橫斷山脈中最西部的山脈,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極為壯觀的垂直自然景觀和立體氣

候,圖2示意高黎貢山年降水量與海拔的關系。高黎貢山物種極其豐富,集中了全國17%的高等植物和20%的

哺乳動物,其中三分之一為特有物種,國家設立了自然保護區(qū),保留了相對原始的面貌。2014年底,大瑞

(大理一保山一瑞麗)鐵路重點工程、亞洲鐵路第一長隧高黎貢山隧道開工建設,該隧道囊括了隧道施工的眾

圖1

圖2

(1)高黎貢山素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之美譽,試分析其原因。(6分)

(2)說明修建高黎貢山隧道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難。(6分)

(3)高黎貢山西坡降水量在M處附近隨海拔升高突然減少,推測該現(xiàn)象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3分)

【答案】

(1)緯度低,熱量充足:西南季風受地形拾升,降水充足:海拔高,垂直差異大;受人類破壞影響小。(每條

2分,任答3條得6分)

(2)地殼運動活躍,地震多發(fā);(降水豐富,地形崎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多發(fā):(山高坡陡,)地形崎

嶇,施工難度大;途經自然保護區(qū)(生態(tài)交錯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壓力大。(每條2分,任答3條得6分)

(3)暖濕氣流在沿山坡爬升過程中,遇到深陷的河谷,氣流下沉,氣溫升高,不易形成降水。(3分)

【解析】

(1)高黎貢山素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之美稱的原因,可以從地形地勢,緯度高低,氣候等方面來分析,具

體表現(xiàn)有:高黎貢山緯度較低,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又位于云貴高原地區(qū),海拔高,地形復雜,地勢起伏

大,自然帶的垂直地域分異顯著,氣候復雜多樣,物種復雜多樣,生物種類豐富。并且該地區(qū)是我國自然保護

區(qū),人類活動少,成為眾多動植物良好的棲息地。

(2)高黎貢山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震活動頻繁;石灰?guī)r廣布,多喀斯特地貌,地質條件復雜,

多斷裂帶、斷層破碎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豐富,容易發(fā)生透水、崩塌、滑坡、泥石流;途經自然保護

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交錯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壓力大,工程量大。

(3)原因:西南的暖濕氣流在沿山坡爬升過程中,形成地形雨,但是在M處遇到深陷的河谷,氣流被迫下

沉,氣溫反而升高,降水較少,導致高黎貢山西坡降水量在M處附近隨海拔升高突然減少。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廣東佛山市位于珠江水系的下游(如圖1),多條河流在此交匯,水量大,水質好。氣候適宜醬油釀造中

原料的發(fā)酵。佛山醬油的古法釀造技術從清乾隆年間流傳至今,所產醬油是地道粵菜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佛山

不產大豆,古醬坊釀造醬油所用優(yōu)質大豆早期來自廣西,后由東北運來。古法釀造醬油是一項手工活,需經過

浸泡、多次漂洗、蒸煮、制曲、發(fā)酵、隙曬、淋油等繁雜工序,技藝要求高,就其中的“制曲”而言,要依靠制

曲師傅憑經驗把控制曲室的溫度、亮度、濕度和時間,經驗一般不外傳。在大缸中晾曬短則幾月,多則三、五

年(圖2),這樣天然曬制生產的醬油保存時間更長久。醬缸夜露(需夜間露水凝結滋潤),也是古醬坊的特殊

工藝。現(xiàn)在醬油生產廠家極少采取傳統(tǒng)釀造工藝,而采用現(xiàn)代化的釀造工藝,生產周期短,生產量大,品種多

樣。

圖2

(1)分析佛山的水文條件對古法醬油生產的影響。(8分)

(2)近年來,隨著"佛山古法釀造醬油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調味品專家非??春霉欧ㄡu油的

市場前景,試說明依據。(8分)

【答案】

(1)處在沿海地區(qū)河流交匯處,水運發(fā)達,方便原料和產品運輸;(2分)該地水源充足,且水質較好能滿

足浸、洗、淋等環(huán)節(jié)的需水;(2分)河網密布,空氣濕度有利于滿足發(fā)酵的條件;(2分)濕度大,夜晚易

凝結,能滿足夜露的工藝條件。(2分)

(2)古法釀造的醬油是地道粵菜必備的調味品,市場需求穩(wěn)定;(2分)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天然古法釀造

的醬油需求量增大,市場潛力大;(2分)佛山古法釀造醬油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效應

好;(2分)古法釀造醬油歷史悠久,技術成熟,醬油保存時間長,有利于保證品質,提升市場競爭力等。(2

分)

【解析】

(1)結合材料分析,“佛山不產大豆,古醬坊釀造醬油所用優(yōu)質大豆早期來自廣西”,佛山處在沿海地區(qū)河

流交匯處,水運發(fā)達,方便原料和產品運輸;河流水量大,水質好,能滿足浸、洗、淋等環(huán)節(jié)的需水,保證了

醬油品質:河網密布,空氣濕度有利于滿足發(fā)酵的條件:空氣濕度大,夜晚易凝結成露,能醬缸夜露的特殊工

藝。

(2)結合材料分析,古法釀造醬油坊手工操作,生產周期長,產量小,成本高,市場競爭力弱;生產工序繁

雜,技藝要求高,而且多為經驗,難以傳承;手工操作,生產工序繁雜,技藝要求高,工作強度大,收入少,

從事古法釀造醬油的工人減少:現(xiàn)代化醬油生產企業(yè)的產量大,成本低,種類多,對古法釀造醬油的沖擊大。

(3)結合材料分析,古法釀造的醬油是地道粵菜必備的調味品,有穩(wěn)定的市場需求;古法釀造醬油歷史悠

久,技術成熟,品質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天然古法釀造的醬油需求量增大,市場潛力大;醬油保存

時間長,有利于保證品質,提升市場競爭力;佛山古法釀造醬油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知名度

高,品牌效應好,有利于拓展市場。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某校學生赴陜西省綏德縣王茂溝流域考察黃土丘陵溝壑區(qū)的淤地壩建設。同學們了解到,該流域自1953

年開始建設淤地壩,經過多年的改造、調整和完善,形成了非常完備的淤地壩體系,現(xiàn)存不同類型的淤地壩數(shù)

十座(下圖),當?shù)剞r民告訴同學們,這里的農田以前以坡耕地、梯田為主,單位面積產量低,特別是坡耕地

基本靠天吃飯,每年夏秋季節(jié),溝道坡面滑(崩)塌現(xiàn)象嚴重;淤地壩建成后經攔泥淤地,部分壩地可開墾為

高產農田,增加的壩地農田促進了坡面耕地退耕還林還草措施的推行;據當?shù)厮恼窘y(tǒng)計,王家溝流域的淤地

壩體系建成后,溝道坡面滑(崩)塌現(xiàn)象逐漸絕跡。

(1)據圖指出該流域不同類型淤地壩的數(shù)量差異及分布差異。(4分)

(2)和坡耕地相比,說明該流域壩地農田種植農作物高產的原因。(6分)

(3)該流域淤地壩體系建成后,溝道坡面滑(崩)塌現(xiàn)象逐漸絕跡。解釋其原因。(6分)

【答案】

(1)骨干壩:位于干流溝道,數(shù)量少。(2分)中、小型壩:大部分位于支流溝道,數(shù)量多。(2分)

(2)壩地農田土地土層厚、肥力高、水分條件好;(3分)壩地農田平坦,易于耕作、管理及灌溉。(3分)

(3)泥沙淤積抬高了溝道內的侵蝕基準面,溝道下切受抑制,坡面趨于穩(wěn)定;(3分)坡面退耕還林(草)措

施提高了植被覆蓋率,減輕了坡面流水侵蝕(固定坡面)。(3分)

【解析】

(1)本題屬于空間分布特征描述類試題,讀圖歸納概括可以得出,骨干壩數(shù)量少,分布在干流溝道;中型壩

和小型壩數(shù)量多,主要分布在支流溝道。

(2)相對于坡耕地,壩地農田地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力高,水分條件較好:壩地農田平坦,分布相對

集中,更便于耕作、灌溉及農田管理。

(3)壩地體系建成后,一方面,坡地退耕還林、還草,恢復」'坡面植被,減輕了坡面的流水侵蝕;另一方

面,淤地壩主要建在溝道中,抬高了溝道內的侵蝕基準面,減小了坡面溝道的縱向坡度,減緩了溝道水流的速

度,抑制了溝道下切侵蝕,從而使坡面趨于穩(wěn)定。

【選做題:下面兩道題任選其一】

19.[地理一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舟山市是我國第一個以群島建制的地級市,隸屬浙江省,地處中國東部黃金海岸線與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

處,背靠長三角廣闊的經濟腹地。早在五千多年前,當?shù)氐脑即迕駛兙蛣?chuàng)造了新石器文化,海洋文化源遠流

長,保存了諸多古街區(qū)、古建筑、炮臺等歷史遺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