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浩然之氣的哲學解讀_第1頁
孟子浩然之氣的哲學解讀_第2頁
孟子浩然之氣的哲學解讀_第3頁
孟子浩然之氣的哲學解讀_第4頁
孟子浩然之氣的哲學解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孟子浩然之氣的哲學解讀

孟子的討論熱情而被迫,并與各學派進行了討論,但他從未贏得過這場運動。即使與各國的王子進行了對話,他們總是忽略,并固執(zhí)地等待著。齊宣王就曾被逼得“顧左右而言他”,甚至承認“此則寡人之罪也”。劉大杰評孟文“文采華贍,清暢流利,尤以氣勝。”近代以來的學者也多以氣勢充沛概括孟子文風,并指出孟文的氣勢與孟子本人的“浩然之氣”相關。這里需要進一步考察,何為孟子的“浩然之氣”,最終形孟子“浩然之氣”的原因是什么,它是怎樣影響著孟子人格及文章。一、明確了“氣”的本質,“以直養(yǎng)之,故為越界”,“非義襲而取之”要弄清“浩然之氣”產(chǎn)生的原因,首先要正確理解何為孟子的“浩然之氣”,對此古人有多種注解。焦循在《孟子正義》中,引《淮南子·墜形訓》高誘注云,“浩亦大也。”引藏琳《經(jīng)義雜記》中的項岱釋,“皓,白也?!币逗鬂h書·傅燮傳》趙岐釋,“浩然,天氣也?!彼约阂舱f,“故喜憎、利害、視聽、屈伸、皆氣也?!敝祆洹都ⅰ芬苍?“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氣,即所謂體之充者?!睆闹锌梢钥闯?“浩然”多含純而大之意。于孟子而言,氣也難言也,他沒有從正面加以解釋,而是從側面描述了氣的形態(tài)——“至達至剛”、“塞于天地之間”,氣的內(nèi)容之一——“義與道”,氣產(chǎn)生的根源——“集義”。朱熹對此作了進一步的解釋:“至大,初無限量;至剛,不可屈撓,”“義者,人心之裁制。道者,天理之自然。餒,肌令而氣不充體也?!庇衷?“集義,猶言積善,蓋欲事事皆合于義也。”焦循《正義》也云:“直即義也。緣以直養(yǎng)之,故為正直之氣;為正直之氣,故至大至剛。”又云:“氣與道義相配偶俱行。義謂仁義,可以立德之本也。道謂陰陽大道,無形而生有形,舒之彌六合,卷之不盈握,包絡天地,稟授群生者也?!辈⑦M一步引毛奇齡《逸講箋》的話小結,“無論氣配道義,道義配氣,總是氣之浩然者,藉道義以塞耳。”無論是孟子還是朱熹和焦循等人,他們在釋“浩然之氣”的時候,都是以有一種“氣”的存在為前提,“其為氣也”,“以直養(yǎng)而無害”,“配義與道”,“緣以直養(yǎng)之,故為正直之氣”。這種“氣”的觀念源自中國古代宇宙生成的“元氣”論以及陰陽之氣說,古代哲學家認為“元氣”是產(chǎn)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物質,最初“元氣未分,混沌為一”,后來輕者上升為天,濁者下沉為地。又充塞萬物,“萬物之生,皆稟元氣”,“人稟氣而生,含氣而長,得貴則貴,得賤則賤?!惫拭献又皻狻笔浅溆隗w的“元氣”,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在孟子性善論哲學思想和獨特個性的作用下,經(jīng)孟子的“直養(yǎng)”,配以儒家的道義,這種“氣”化為孟子獨特的“浩然之氣”。因為宇宙之元氣、陰陽之氣的觀點很普遍,加上它的玄妙,眾多的注疏家在疏解孟子“浩然之氣”時,對元氣之氣引而不論,只談這種氣在孟子身上表現(xiàn)出的豐富生動而又獨特的一面。從《孟子》一書和后人的解說看,孟子養(yǎng)氣所強調(diào)的無論是“道”,還是“義”,都主要是指倫理道德方面。結合以上分析,我們似乎可以這樣粗略地概括孟子氣的實質:以人性之善為基礎的敢于堅持一切真理的孟子式的道德感情,它表現(xiàn)在人格為大丈夫精神,表現(xiàn)在志向為“達則兼善天下”,表現(xiàn)在戰(zhàn)斗則為“雖千萬人,吾往矣”。而且這種敢于堅持一切真理的道德感情是發(fā)于自然之性,即性本善,“非義襲而取之”。那么“浩然之氣”就應是指以人性之善為基礎的敢于堅持一切真理的純而盛的道德感情,孟子所謂浩然之氣的養(yǎng)氣原理,也就是培養(yǎng)人的道德感情、道德情操的原理。二、蝦肉中的浩然之氣從“性本善”到“浩然之氣”?!懊献拥佬陨?言必稱堯舜?!绷簡⒊J為“此孟子一生論學大宗旨”。性善論不僅是孟子仁政的基礎,是他倫理觀、教育觀和人格論的基礎,還是他“浩然之氣”和文章氣勢的源頭。孟子認為,人人都有憐憫別人的心情,而且先驗也具有“四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品質,故“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這樣,孟子就為古代的宗法倫理提供了唯心主義的哲學根據(jù),既然仁、義、禮、智是人的本性,那么以這些倫理范疇作為綱領的社會制度無疑是合理的和不可改變的了。孟子建立在性善論基礎上的對儒家道義的堅定信念,對遠大理想、志向的孜孜以求,可以說到了無以復加甚至盲目的地步。“孟子時,楊墨兩家學說滿天下,士人們不是從楊就是從墨,儒家禮樂說被墨家破壞了,儒墨兩家說法不同的仁義學說,又被楊朱破壞了。繼承傳統(tǒng)文化即所謂周道的儒家學派,自然要起來堅決反抗,代表人物說是孟子?!泵献右钥鬃永^承人自居,面對百家爭鳴的局面,他唯恐“孔子之道不著”,所以對于其他學派的學說要盡力攻擊,同時還要以此游說各國上位者,把繼承孔子業(yè)績的“道統(tǒng)”毅然擔在自己肩上。他用儒家道義上論于君侯,下辯于諸家而毫不猶豫和退縮,力量來源于對儒家道義的自信?!熬尤视闪x,大人之事備矣”,在他看來,如果施行仁義之道,辦事易如反掌,“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統(tǒng)一天下也是如此,“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內(nèi),必為政于天下矣。”有此堅定信念,孟子固能理直氣壯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前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后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追求的是一種遠大的志向,這種志向與孟子對儒家道義的堅定信念是相通的。在他追求志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活動中,必然伴隨著以良心(善性)為基礎的充溢四體而支持這種所為、所不為的道德感情——氣,也就是說,氣是志見之于情的體現(xiàn)。當他的志是堅持儒家的仁、義、禮、智,維護和推廣“古之制”,是守約于人性之善,守約于直,即養(yǎng)氣是立命于天,立命于正命的時候,氣便與天同流而氣概沖天了,這便是孟子所謂的浩然之氣。在這種浩然之氣中,他可以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可以“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可以“自反而縮(縮,楊伯峻引孔穎達《正義》云:縮,直也),雖千萬人,吾往矣”!可以面對君侯,侃侃而談,言別人之未敢言,表現(xiàn)出一種藐視一切權貴的大無畏精神。這時的“浩然之氣”又與孟子獨特的個性相關了。從獨特個性到“浩然之氣”。董運庭先生曾這樣概括孟子思想的基本軌道:“王道”、“仁政”——“不忍”之心——“四端”——充滿自信和歷史使命感的偉大人格。孟子充滿自信的,一是儒家道義,一是自己,它們共同源于孟子的性善論,后者形成他獨特的個性,在人為“浩然之氣”,在文則為磅礴的氣勢。梁啟超曾用“狂狷”二字概括孟子的個性,認為“狂者進取,由狂入圣,圣之任。孟子最進取者也,孟子最能任者也,故孟子亦狂者也”,“狷者不屑不潔,由狷入圣,圣之清。孟子最不屑不潔者也,孟子最能清者,故孟子亦狷者也,故不肯枉尺而直尋也”。這里的狂主要指志,狷主要指德,梁先生從志和德兩方面概括孟子的個性,可謂是抓住了關鍵,但他僅取狂中的進取,狷中的不屑不潔,又似乎未能盡析孟子個性的內(nèi)涵,也不能完全解釋個性與他浩然之氣間的關系。狂之進取源于自信,孟子也最能自信者。他認為“凡同類者,舉相似也”,故“堯舜與人同耳”,“人皆可以為堯舜”,既然“圣人,與我同類者”,]那么我也可以為圣人。孟子對于孔子著名學生,甚至顏淵都不愿和他們并列,伯夷、伊尹也不是他心目中所效法的,他認為,“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自己則“乃所愿,則學孔子”,儼然以孔子第二人自居,《孟子》的編寫在許多地方力圖模仿《論語》也是一個很好的佐證。他還曾放豪言:“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這種自信直接導致了他“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為建立他理想之國而四方奔走的進取精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更顯其志向的高遠。狂者,還表現(xiàn)為孟子咄咄逼人甚至偏執(zhí)的性格。孟子游說君侯,是希望施行自己的主張,進而實現(xiàn)理想,但在游說過程中,他常常是鋒芒畢露,得理不饒人。如當齊宣王問起“湯放桀,武王伐紂”之事時,他針鋒相對:“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睘辇R宣王言君臣關系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為寇仇?!辈豢献鹘z毫讓步和妥協(xié)。孟子還認為“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彼炎约嚎醋魇遣徽僦?且要求君王“學焉而后臣之”。在與君王對話的許多章里,均是君王只有簡單一問,其余大部分是孟子的論述。他儼然如一位傳教者,居高臨下地教誨學生,或批評,或譏諷,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情面,以致于曾逼得齊宣王走投無路,只能顧左右而言他。狷者,側重于德,既體現(xiàn)出孟子屑不潔有所不為的性格,又包含了他自尊、獨立不阿的人格。他不肯“枉尺而直尋”;不肯以道殉乎人;不肯“辱己以正天下”,而曰“歸潔其身已矣”?!耙皂槥檎摺?則斥之曰“妾婦之道也”;“自鬻以成其君”,則斷之曰“鄉(xiāng)黨自好者不為”;不由其道而仕,則比之為“鉆穴隙之類”。他言必稱堯舜,以堯舜為最高人格之標準,“因為堯舜的業(yè)績,無非是突出地展示了一種高尚的人格精神”,“孟子所強調(diào)的,是一種道德自律的觀點。正是由于強調(diào)道德自律,從而極大地突出了個體的人格價值及其所肩負的道德責任和歷史使命。”他并把它們概括為自己行動的準則和獨有的大丈夫精神:“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對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有深遠的影響,是魯迅先生所言的中國人有“骨氣”的最早最生動的闡釋,也是孟子與同時代的游說之士蘇秦、張儀等輩在品質和器度上的最大差異。同是魏襄王,孟子評價說:“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倍K秦則曰:“且魏,天下之強國也。大王,天下之賢主也。”一個是開口見心,一個是溜須拍馬。當然,這也反映出孟子政治理性不足,激情有余的理想主義甚至迂闊的一面。前面用“狂狷”二字概括孟子的個性并分析了其豐富的內(nèi)涵,那么它是怎樣影響孟子“浩然之氣”的呢?梁啟超在其《論孟子遺稿》中有這樣一段概括“狂狷”的精僻之言:其在學派,則狂者偏于理想,狷者偏于實踐。其在政派,則狂者偏于改進,狷者偏于保守。二者如車之有兩輪,鳥之有雙翼焉,缺一不可也。狂然后有元氣,狷然后有正氣,無元氣則不能發(fā)揚,無正氣則不能強立??裆獨?狷生正氣,孟子亦狂亦狷,固其性格中有元氣,有正氣。元氣和正氣統(tǒng)一于孟子的“配義與道”、“集義所生”的人為精神之氣——“浩然之氣”。“狂狷”所體現(xiàn)出的自信,志向高遠,積極進取而又自尊獨立的個性正是“浩然之氣”最重要的特征,它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可以使人藐視一切物質財富和任何權威。至此,筆者認為可以進一步概括孟子“浩然之氣”的實質:它是源于性善論的哲學思想,以儒家道義為主要內(nèi)容,以道德情感為動力,體現(xiàn)孟子獨特個性和人格的綜合體。這種“浩然之氣”灌注于《孟子》散文的字里行間,再配以恰當?shù)恼Z言形式,就形成了它磅礴雄健的氣勢。三、內(nèi)涵豐富,情感豐富化討論這個問題自然會涉及到作家的氣質才性與作品風格的關系,即“文氣”問題,雖然先秦還未涉及到“文氣”之說,但“文氣”作為一種生命審美與人格升華的表征早已客觀地存在于先秦諸子散文中了。孟子的“浩然之氣”體現(xiàn)了孟子既狂且狷的獨特個性和“大丈夫”人格,它也是孟子物質生命活力和精神心理活力的表現(xiàn),這種物質生命活力和精神心理活力通過作品展示出來,就形成所謂的“文氣”,“文氣”在《孟子》里即表現(xiàn)為氣勢。又因孟子的“浩然之氣”是“至大至剛”,“塞于天地之間”,“配義與道”,“集義所生”,與“大丈夫”人格相合,固能“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使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徐復觀先生在分析“氣韻”之“氣”的時候也指出:“則所謂‘氣’,常常是由作者的品格、氣概所給與作品中的力地、剛性地感覺;在當時除了有時稱‘氣力’,‘氣勢’以外,便常用‘骨’字加以象征?!边@種由孟子個性而表現(xiàn)在其散文中的氣勢磅礴的風格對孟子而言是不自覺的,是通過他善養(yǎng)浩然之氣所致。同時代的《莊子》、《墨子》沒能像《孟子》這樣氣勢宏偉,也無不與莊子、墨子的氣質、才性相關。這位充滿“浩然之氣”的大丈夫以圣王自許,以“平治天下”為已任,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為立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