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暴風雨中移情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_第1頁
青少年暴風雨中移情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_第2頁
青少年暴風雨中移情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_第3頁
青少年暴風雨中移情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少年暴風雨中移情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根據(jù)cattell的屬性因子理論,屬性因子是16種人格因素中的一種。有研究認為,世故性是一種社會智能,主要表現(xiàn)為行為者應付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稱之為馬基雅維里智能(MachiavellianIntelligence)。目前,在心理學領域,用于測查馬基雅維里智能的工具主要有成人馬基雅維里主義量表和兒童馬基雅維里主義量表,簡稱馬氏量表。本文將馬基雅維里智能稱為世故性。移情(empathy)是一種理解并可共享他人的情緒狀態(tài)與所處情境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使一個人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動中去分享其情感,也可以受他人情感活動的引導而產(chǎn)生相應的體驗。馬氏信念與移情能力顯著負相關,即馬氏量表得分高的成人“心腸比較硬”。親社會行為(prosocialbehavior)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主要包括合作與助人2個類別。研究顯示,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兒童青少年能更頻繁地做出親社會行為,對他人親切、友好;而移情能力有缺陷的兒童青少年親社會行為出現(xiàn)較少,消極的、不友好的行為則較多。本研究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擬綜合世故性和移情能力并考察其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并檢驗移情在世故性與親社會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1對象和方法1.1初學生的性別和年齡隨機抽取鄭州市某中學,選取初一、初二、初三各1個班學生共122人。回收有效問卷101人,回收率為82.79%。其中初一學生32名,初二學生30名,初三學生39名;男生61名,女生40名。年齡為12~16歲,平均(13.72±1.13)歲。男、女生平均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73)。1.2研究工具1.2.1量表的結構擬合與驗證性因子分析原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分對人性缺乏信心、不誠實和不信任3個因子,采用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4級評分,計算各因子分和總分,高分表示兒童更具世故性。用LISEREL8.51軟件做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原量表的結構與數(shù)據(jù)(n=1042)擬合不佳。用一半被試的數(shù)據(jù)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在刪除5,9,15和20等4個不符合測量學要求的條目后,提取3個因子:因子1命名為不信任,因子2命名為對人性缺乏信心,因子3命名為不誠實,總解釋率為31.93%。取另一半被試的數(shù)據(jù)對建構的新模型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擬合指數(shù)較好(χ2=172.79,df=101,χ2/df=1.71,RMSEA=0.039,NNFI=0.90,CFI=0.91,GFI=0.96,AGFI=0.94)。量表間隔4周總體的重測信度是0.87,分半信度是0.70,總體的Cronbachα系數(shù)為0.64。1.2.2移情能力檢驗2006年由Jollife編制,原量表共20個條目,分認知移情和情感移情2個因子,采用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5級評分,計算各因子分和總分,高分表示更好的移情能力。本研究使用的是基本移情量表的中文版,Cronbachα系數(shù)為0.77。1.2.3親社會行為影響兒童青少年適應社會的整體差異分析由Goodman編制,用于評估兒童青少年的情緒、行為問題,包括情緒癥狀、品行問題、多動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問題和親社會行為5個因子及困難總分。量表共有25個條目,每個條目按0~2三級評分。困難總分得分越高,提示兒童青少年的情緒、行為問題越多,困難越大;而親社會行為因子得分越高,提示兒童青少年適應社會的正性行為越多。本研究只選取親社會行為這一因子,Cronbachα系數(shù)為0.83。1.3團體測測方法由經(jīng)過培訓后的心理學專業(yè)研究生主持,采用團體施測的方式進行。施測時以班級為單位,由主試講明要求,解釋指導語,必要時給予個人指導以確保被試正確理解問卷。1.4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于2009年10月收集完畢。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統(tǒng)計方法包括主要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和回歸分析。2結果2.1不同年級學生目標性、移情和社會行為評分的比較表1顯示,男、女生世故性、移情及親社會行為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表1顯示,不同年級學生世故性、移情和親社會行為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多重比較表明,初二學生世故性得分均顯著高于初一和初三學生(P值均<0.05);初三學生移情得分顯著高于初一學生(P<0.01),親社會行為得分也顯著高于初一學生(P<0.05)。2.2親社會行為對因變量回歸分析的影響本研究中,所考察3個變量間均呈顯著相關(P值均<0.05),滿足了進行中介效應檢驗的前提條件。本研究中,假設移情是世故性與親社會行為間的中介變量(圖1)。根據(jù)中介效應檢驗程序,采用強迫進入法進行下列回歸分析考察移情作為中介變量的可能性。首先,以親社會行為為因變量、世故性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時的未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0.06(P<0.05),決定系數(shù)為0.056;然后,以移情為因變量、世故性為自變量的回歸分析顯示,未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0.225(P<0.05),決定系數(shù)為0.039;最后,以親社會行為為因變量、世故性和移情為自變量的回歸分析顯示,世故性對親社會行為的未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0.038(P>0.05),移情對親社會行為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0.097(P<0.01)。上述結果顯示,回歸方程加入移情后,世故性對親社會行為的回歸系數(shù)不再顯著,說明移情在世故性對親社會行為的預測中起著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0.225×0.097/0.06=36.38%。見表2。3應然狀態(tài)與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表明,世故性、移情及親社會行為得分均不存在的性別差異,與相關研究結果不一致。分析原因,推測可能與研究對象所處的不同生命周期有關。本研究的被試是青少年,身心都在發(fā)生急劇變化,正處于半幼稚、半成熟、充滿矛盾的青春發(fā)育期,也可能是這種過渡性特征掩蓋了男女生之間某種社會性的差異。當然,該推論需要更多實證研究的支持,也是課題組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研究顯示,初三學生的移情與親社會行為得分均顯著高于初一學生,且二者均有隨年級增加而逐漸增加的趨勢,這與以往的報道是一致的。推測此可能與思維與社會信息加工水平的提高、個體責任感及包括助人技能在內的一般能力的增強有關。從世故性的得分情況看,其發(fā)展趨勢不是隨年齡增長漸次增加,而是初二學生最高,初三次之,初一學生最低,且初二學生的得分顯著高于初三和初一學生,形成一個倒“U”形結構。可能與初二學生的特點有關。研究顯示,初二年級是思維發(fā)展的一個關鍵期,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由經(jīng)驗型水平向理論型水平轉化,辯證思維尚處于發(fā)展進程中。估計初二學生可能對于諸如“任何人如果完全相信別人都會吃虧上當”等條目給予了較為極端的反應,導致得分較高。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中的3個變量間呈顯著相關。其中移情和親社會行為間存在正相關,表明青少年移情水平越高,其親社會行為水平也越高;反之,移情水平越低,親社會行為水平也越低,此與有關的研究結果一致。同時,世故性與移情和親社會行為存在顯著負相關,表明它們呈互為消長的關系,即個體越是老于世故,移情與親社會行為水平越低;反之,個體越是淳樸厚道,則其移情與親社會行為水平越高。上述推論與人們的經(jīng)驗相符,也與以往的一些研究結果[7,8,9,10,11,12,13,14]相同。中介效應檢驗結果顯示,移情在世故性和親社會行為間起著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