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化學課程學習方法探究_第1頁
大學化學課程學習方法探究_第2頁
大學化學課程學習方法探究_第3頁
大學化學課程學習方法探究_第4頁
大學化學課程學習方法探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TOC\o"1-3"\u摘要 1關鍵詞 1Abstract 1Keywords 11序言 12化學及其發(fā)展簡史 13化學學習的原則和方法 22.1化學學習原則 22.2學習方法 32.2.1學習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 32.2.2尋找動機 32.2.3串知識結構 32.2.4自學與指導相結合 42.2.5手腦并用 42.2.6有效練習和及時強化 52.2.7積極遷移和廣泛應用 52.2.8培養(yǎng)學習興趣 52.2.9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 64結束語 6參考文獻 6PAGE1大學化學課程學習方法探究摘要:根據(jù)許多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學法專家的研究成果和經(jīng)驗總結,針對大學化學課程的學習特點,探討了大學化學課程的學習方法。主要的學習方法可以概括成:學習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尋找動機,串知識結構,自學與指導相結合,手腦并用,有效練習和及時強化,積極遷移和廣泛應用。關鍵詞:大學化學;學習原則;學習方法Abstract:Accordingtomanyeducators,psychologistsandexpertsinresearchandteachinglessonslearned,forthecharacteristicsofChemistry,Universitycourses,oftheuniversitychemistrycurriculumoflearning.Themainstudymethodcanbesummarizedas:integratinglearninganddevelopment,lookingformotivation,stringknowledgestructure,thecombinationofself-learningandguidance,handsandbrain,efficientlyandtimelystrengtheningexercises,activemigrationandwidelyused.Keywords:Collegechemistry;Learningprinciple;Learningmethods1序言每門課程的學習,都講究一定的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們經(jīng)常說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大量的記憶,特別是無機,瑣碎繁雜。但若是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化學就不再是難題。正所謂“會者不難”。為了能夠更好的學習化學,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化學的發(fā)展史:2化學及其發(fā)展簡史自然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世界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基礎。自然界中物質的種類繁多,存在形式各不相同,并且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自然科學是專門研究物質、物質運動和物質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瘜W屬于自然科學中重要的基礎學科,它研究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物質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和條件、物質發(fā)生變化產(chǎn)生的各種現(xiàn)象,合成新物質的方法等,而這一切又與物質的組成、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化學就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自然科學。由于化學研究的范圍非常廣泛,依據(jù)所研究的手段、目的和任務的不同,化學又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等分支學科[1]?;瘜W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原始人類由野蠻進入文明是從使用火開始的,火的燃燒實際上是一種化學變化。人類逐漸掌握了火的使用后,開始用火燒煮食物、燒制陶器、冶煉青銅器等,在生活實踐中應用著化學的原理。在后來的煉金術、造紙術和醫(yī)藥活動的實踐中,人們積累了更多的化學知識,但化學作為一門學科尚未形成。資本主義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使化學獲得了更多的發(fā)展機會。1777年,近代化學之父、化學家拉瓦錫(A.Lavoisier,法國,1743~1794年)的空氣成分實驗和物質燃燒氧化學說為質量守恒定律的產(chǎn)生提供了實驗基礎;1803年,化學家道爾頓(J.Dalton,英國,1766~1844年)提出了元素的原子量概念,之后又提出了科學的原子學說;1811年,化學家阿伏加德羅(A.Avogadro,意大利,1776~1856年)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原子——分子論的建立,使化學實了從經(jīng)驗到理論的重大飛躍,化學因此也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2]。3化學學習的原則和方法化學學習原則是化學學習變量的科學概括。在化學學習中的變量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學生本身的因素,又叫內(nèi)因。它包括: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學習的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智力發(fā)展的水平,個性差異、身體健康情況等。第二方面是外部因素(外因)。包括:所使用的教材、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品質、環(huán)境和社會的影響、進行練習和應用知識的情況。根據(jù)許多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學法專家的研究成果和經(jīng)驗總結,主要的學習原則和方法可以概括成如下方面。2.1化學學習原則(1)學習是一個能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者必須親自參與這個過程。(2)學習者事先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和要求,就有可能使學習進行得更有效。(3)學習經(jīng)常受到個人的目標(學習動機)、價值觀念(工資、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4)及時強化能夠促進學習的效果,強化的時間間隔越短,對認識的反饋作用越有利。(5)實踐對學習有重要作用。實踐后的化學知識內(nèi)容,往往容易理解、記憶,不易遺忘。(6)必要的集體學習和良好的討論氣氛對學習者的信心和效果會發(fā)生積極的影響。所以,要學會與他人合作。2.2學習方法比較重要的學習方法有以下幾點。2.2.1學習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從一定意義上講,學習是我們學生新獲得的知識與原有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隨著新知識的不斷獲得和被同化,學習者的認知結構逐步得到發(fā)展。因此,學習不僅是獲取知識的源泉,也是促進學習者本身智能發(fā)展的機會。其次,其他學科(如數(shù)學、物理和語文)對化學學習有影響。如某學生數(shù)理基礎和語文知識扎實,那么他的化學學科的學習,效果就會比較好。第三,每個學習者的智能發(fā)展有一定差別。有的善于抽象思維,有的擅長于實驗操作,有的記憶力比較強,有的計算特別熟練等等。所以,我們要充分了解自己,發(fā)揮自己的最大優(yōu)勢去學習。2.2.2尋找動機生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大腦神經(jīng)細胞只有當處于一定能量或高度興奮狀態(tài)下,才能進行思維活動,才能進行接受信息、組織編碼、儲存信息等綜合記憶活動。而學習的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因素[3]。動機有內(nèi)在和外在的兩種,其中內(nèi)在動機的作用是持久的、強烈的。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私處熞貏e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信息論研究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信息的輸入、編碼、貯存和檢索的過程。信息通過人的感覺器官輸入人的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行變換、貯存、組合等活動。這些活動的強弱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而自覺性、積極性又與興趣、愛好等內(nèi)在動機相聯(lián)系。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動機往往是與生動的化學現(xiàn)象,化學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地位作用有關系。如果在學習中我們組織開展從分析化學現(xiàn)象到探索內(nèi)在規(guī)律的思維活動,進而達到概括、推理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那么就會增強學習化學的樂趣和求知欲,就會更加熱愛化學,學習化學的效果也就會更好。2.2.3串知識結構所謂結構是指教材中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性。對于化學學科來講,是指教材中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本理論和元素化合物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串知識結構就是要求學習者遵循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去理解和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如教材各章中的重點、關鍵和本質,使概念的內(nèi)涵不斷精確和深化。對于無機化學教材來說,突出物質結構原則的重要性,讓學習者了解物質的性質決定于其內(nèi)部結構,從而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更加提綱挈領,這樣既可使我們掌握規(guī)律,又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智能,學會科學的方法[4]。2.2.4自學與指導相結合隨著知識陳舊更新周期的縮短,自學越來越顯得重要。不少省市對考入高校的中學畢業(yè)生的調(diào)查表明,約有一半以上的學生缺乏自學能力,關鍵在于中學階段教師對此沒有引起重視,往往是一講到底,課后大量做題,學生無法閱讀有關書籍,因此自學能力較差。老教育家葉圣陶深有體會地指出:“嘗謂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則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故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應該主動提高自學能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不能再像高中時一樣指望老師手把手的教我們,那樣我們永遠成不了大器,永遠成不了社會上的人才。本科畢業(yè)生和高職高專的畢業(yè)生最大的區(qū)別不應是技能上的,而是思維上的,是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自學的能力。我們在大學里學習的東西永遠趕不上社會上知識的更新,好多學過的東西在社會上并用不到,我們必須從頭開始,重新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有較高的自學能力,要求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學會新的知識。人走在社會上總不能永遠靠別人,有了他人的指導,接下來的路必須由我們自己來走。自學,是我們永遠不會貶值的財富。2.2.5手腦并用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離開了實驗,化學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偨Y學習化學的成功經(jīng)驗,就是要充分調(diào)動各器官在學習中的作用,動手進行實驗,掌握和提高實驗操作技能、培養(yǎng)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同時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思考,把握本質,從而更好地達到學習目的[5]。每次實驗,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做好實驗預習。做實驗時,藥品取用要嚴格按照課程要求,不要因為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心疼而濫取濫用,有些反應過于激烈,藥品取用過多會造成暴沸、噴發(fā)、爆炸等一系列危險,所以要遵循少量的原則。實驗中,若遇到和理論課不符的實驗現(xiàn)象,要勇于提出為什么,大膽猜想驗證以及尋求老師的幫助,徹底搞清楚原因。實驗結束后,要認真寫實驗報告,做好總結。2.2.6有效練習和及時強化在化學學科中除了某些知識可以一次領悟而經(jīng)久不忘外,大部分知識則需要多次系統(tǒng)復習和練習才能完全理解、牢固掌握。對于化學學科來講,許多化學基本技能(如試管的振蕩、滴管的使用,反應物的加熱、沉淀的過濾和轉移等)、技巧(如收集氣體的技能)和基礎知識與應用都需要經(jīng)過有效的練習才能逐步熟練掌握。所謂有效的練習不是指題海戰(zhàn)術,也不是片面的追求數(shù)量,而是指與有關知識密切相關,具有思考性、連貫性的作業(yè)和練習。及時強化是指復習要及時,及時復習可以盡快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可以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把錯誤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之中[6]。2.2.7積極遷移和廣泛應用所謂遷移是指舊知識對新知識學習所產(chǎn)生的影響和作用。如果影響和作用是積極的、起促進作用的,這種遷移叫正遷移。如果影響和作用是起干擾、消極作用的,那末叫做負遷移,在我們學習中應該充分發(fā)揮正遷移的作用,而要防止負遷移的作用。如果新的知識或經(jīng)驗與舊的知識或經(jīng)驗有相似之處,那么就會有積極的遷移。通過這種遷移作用,可以不斷地把自己已學得的知識,積極地應用于新的領域,使學習不斷深化并有所創(chuàng)新[7]。根據(jù)遷移規(guī)律,它有三個動力性原則:通過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的鍛煉,可以訓練概括、推理、創(chuàng)新的能力。通過理論的應用如周期律,了解和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成為學習的主人,避免死記硬背。要盡可能具有積極思維的氣氛和探索的精神。因為學習是為了應用,繼承是為了創(chuàng)新。要盡可能的聯(lián)系實際,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之中,畢竟實踐出真知。所以通過知識的廣泛應用,可以加強獨立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2.2.8培養(yǎng)學習興趣“學以致用”歷來就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從感知審美到延伸審美再到深化審美,最終在創(chuàng)造思維和對化學美的認識得以升華,達到審美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現(xiàn)象都可用化學知識解答:如喜慶的節(jié)日里色彩斑斕的煙火就是堿金屬的焰色反應,銀鏡反應制取保溫瓶瓶膽、制鏡,渾濁的泥水變澄清是明礬的凈水,燒魚放些酒和醋有特殊的香味是酯,家里用的肥皂是高級脂肪酸和丙三醇在堿性條件下酯化的產(chǎn)物等。學習中充分利用這些知識回味、體會,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并從中發(fā)現(xiàn)美,從而尋找化學的學習興趣[8]。2.2.9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和網(wǎng)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取得了迅猛發(fā)展,種類繁多的學習資源、學習技術和教育教學理念也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教育界正在經(jīng)歷一場盛況空前的變革——教育信息化[9]。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要求大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師轉變教學模式。我們必須學會利用現(xiàn)代的高科技信息,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4結束語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講究學習方法,培養(yǎng)科學思維能力?;瘜W學習方法是我們學習大學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講究學習方法,學起來省時省力,易于理解,易于遷移。所以,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習化學的興趣,尋找化學學習的動機,勤思考,多動手,手腦并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參考文獻[1]范杰.化學教學法[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07:2-3.[2]化學教育編輯部.化學史與化學史教育[J].化學教育,2005,9:3-3.[3]黃剛主編.醫(yī)用化學基礎[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32-34.[4]李躍中,張正兢主編,伊平,康西鵬副主編.無機化學(第1版)[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09:87-89.[5]譚銀光.化學實驗方案設計學習指引[J].學習方法報化學周刊,2009,5:25-25.[6]劉知新主編.化學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8-20.[7]郁波等編.化學教學藝術與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78-80.[8]佚名.如何培養(yǎng)學習化學的興趣[J/OL].中國科教期刊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