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堆時間對酶處理織物的影響_第1頁
冷堆時間對酶處理織物的影響_第2頁
冷堆時間對酶處理織物的影響_第3頁
冷堆時間對酶處理織物的影響_第4頁
冷堆時間對酶處理織物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冷堆時間對酶處理織物的影響

3.2.3冷沉時間的比較試驗。本次實驗主要通過調(diào)節(jié)冷堆時間,觀察冷堆時間對酶處理織物的影響。(1)實驗步驟與處方a.工藝流程①攤布→縫頭→燒毛→軋酶→(50℃)→堆置16h(室溫)→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用以上酶處理后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b.工藝處方:用HAc-NaAc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5,配液1L見表9用適量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10到11,配液1L,氧漂實驗,見表10(2)、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白度、毛效、強力、退漿情況如表11。由冷堆時間的不同可以看出,隨著冷堆時間的延長,織物的白度毛效和退漿情況逐步升高,但由于時間的延長,纖維素酶充分發(fā)揮作用,使織物強力逐漸下降,但下降在允許范圍值之內(nèi)。酶在對棉織物進行精練時,如果在室溫條件下冷堆比較短的時間,如:4h、8h,酶在織物中的反應較慢,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從實驗數(shù)據(jù)結(jié)果分析,當用酶處理后的棉織物在室溫下冷堆滿16h以上的,均可達到良好的效果,這說明冷堆工藝中酶對棉織物發(fā)揮作用必需有充分時間,織物才能提高蓬松程度,有利于提高織物毛效。3.2.4冷堆pH值比較實驗在此實驗中,我們所用的三種酶都有一個pH值的適應范圍,L40酶pH值5到9.5,果膠酶pH值4到11,纖維素酶pH值4.5到5.5。為了縮小范圍,前面所做的實驗,均選擇了它們的共同范圍,pH=5。在本次實驗中,我們通過選擇不同的pH值進行實驗,由于實驗對纖維素酶改善織物手感要求一般且用量少,所以pH值選擇時,可適當超過纖維素酶的適應范圍。(1)實驗步驟與處方a.工藝流程①攤布→縫頭→燒毛→軋酶(50℃)→堆置16h(室溫)→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用以上酶處理后的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b.工藝處方用HAc-NaAc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配液1L,見表12用適量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10到11,配液1L,氧漂實驗,如表13、14(2)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從實驗結(jié)果數(shù)據(jù)與圖表可以看出,當pH值在5.0-8.0時,白度、毛效和退漿情況均處于上升趨勢,且最佳pH值為7.0-8.0。當pH繼續(xù)上升至9.0-10.0時,織物的白度、毛效和退漿情況均有所下降??梢?在冷堆工藝中如果酶液pH值保持弱堿性,織物上的蠟質(zhì)和脂肪類物質(zhì)易分解,且織物在堿性條件下比酸性條件下?lián)p傷小,可能對織物的前處理較好,而且纖維素酶在此pH值范圍內(nèi),活性還在要求范圍之內(nèi),所以選擇pH值為7.0-8.0。3.3先退漿后煮練實驗3.3.1實驗原理前面一節(jié)講述了棉織物酶前處理,利用冷堆工藝,可以達到預期效果。但是酶的用量和滲透劑的用量均較大,而且堆置時間長,這可能是由于冷堆工藝中三種酶對棉織物進行退漿煮練并為一步時,由于織物表面存在大量的淀粉漿,且粘度大,在L40酶進行退漿時,果膠酶與纖維素酶難以進入織物內(nèi)部與果膠反應。所以只能增大滲透劑的用量,但這并不是最好的辦法。由于以上原因,本實驗我們采用常規(guī)工藝:利用L40酶先退淀粉漿,然后再用果膠酶與纖維素酶進行煮練,達到退漿充分和減少酶用量與滲透劑的效果。3.3.2L40酶退漿,果膠酶與纖維素酶煮練實驗L40酶退漿(1)實驗步驟與處方a.工藝流程①攤布→縫頭→燒毛→軋L40酶(50℃,90℃)→汽蒸1h(50℃,90℃)→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用以上退漿后的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b.工藝處方用HAc-NaAc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7.0到8.0,配液1L,見表15用適量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10到11,配液1L,氧漂實驗,見表16(2)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白度、毛效、退蒸情況如表17從實驗結(jié)果分析,從6#織物開始,即溫度由50℃提高至90℃時,L40酶退漿效果最好。從L40酶的用量考慮,L40酶1g/l與2g/l、3g/l、4g/l、5g/l退漿效果沒明顯區(qū)別,所以L40酶退漿工藝選擇1g/l,90℃汽蒸1h。由于織物只經(jīng)過L40酶退淀粉漿,織物中的果膠及其它雜質(zhì)均無法去除,所以毛效很低。為了進一步去除織物上的果膠、蠟質(zhì)等、則必須進行煮練。果膠酶,纖維素酶煮練本實驗用L40酶退漿后,但未經(jīng)過漂白的織物進行果膠酶與纖維素酶對織物的煮練實驗。果膠酶濃度采用1g/l、3g/l、5g/l;纖維素酶的濃度采用1g/l、3g/l,進行濃度交叉實驗。(1)實驗步驟與處方a.工藝流程①攤布→縫頭→燒毛→軋酶(70℃)→堆置16h(室溫)→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用以上煮練后的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b.工藝處方用HAc-NaAc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7.0-8.0,配液1L,如表18用適量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10-11,配液1L,氧漂實驗,見表19(2)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從實驗結(jié)果分析,先經(jīng)過L40酶退漿后的織物,再經(jīng)過果膠酶、纖維素酶對其進行煮練,毛效大大提高。這是由于經(jīng)過煮練后的織物中果膠質(zhì)及其它雜質(zhì)被較好去除的緣故,而且退漿效果也比冷堆工藝中的更好一些。這是可能L40酶單獨對織物作用時,反應充分,退漿完全,但強力比冷堆工藝損傷大,這可能是煮練時纖維素酶對織物反應更加充分的原因造成的。根據(j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果膠酶與纖維素酶用量各為1g/L時,均能達到良好效果。當濃度分別增大時,對織物前處理影響不大,所以煮練時果膠酶與纖維素酶的濃度定于1g/L、1g/L。3.3.3煮練時pH值比較實驗本次實驗是織物經(jīng)過L40酶退淀粉漿后進行煮練時的pH值比較,既調(diào)整煮練過程中的pH值,而退漿中pH值保持不變,仍為7.0-8.0。(1)實驗步驟與處方a.工藝流程①L40酶退漿后的織物→軋酶(70℃)→堆置16h(室溫)→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用以上煮練后的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b.工藝處方用HAc-NaAc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配液1L,條件等如表21用適量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10-11,配液1L,氧漂實驗,如表22(3).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各項指標如表23.本次實驗,由于缺少府綢織物,所以用彈力紗卡進行實驗,篩選出煮練時較好pH值。此值也適用于府綢織物。從實驗結(jié)果分析,當煮練pH值在5.0時,正處于纖維素酶活力最大范圍之內(nèi),造成纖維素酶對織物充分作用,使織物強力損失較大。當pH值為7.0和9.0時,白度、毛效、強力、退漿情況均差異不大,且效果好,而且織物在堿性條件下,所含的蠟質(zhì)和脂肪類物質(zhì)易分解,因此煮練工藝中pH值定為8.0-9.0。3.3.4煮練時間比較實驗從前面的實驗可以看出:在煮練過程中均為室溫堆置16h,在本實驗中,通過調(diào)整堆置時間,來觀察時間對煮練效果的影響。(1)實驗步驟與處方a.工藝流程用L40酶退漿后的織物→軋酶(70℃)→堆置16h(室溫))→90℃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用以上煮練后的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b.工藝處方用HAc-NaAc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8.0-9.0,配液1L,如表24用適量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10-11,配液1L,氧漂實驗,如表25(2)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各項指標結(jié)果如表26。實驗用布為彈力紗卡從實驗結(jié)果分析,當煮練時將軋酶后的織物室溫堆置4h與8h、12h、16h、20h相比,白度、毛效、強力、退漿情況效果均差異不大。在煮練中可能由于先退淀粉漿,使織物中漿料減少,經(jīng)過70℃軋酶后,室溫堆置滿4h以上,果膠酶與纖維素酶可能已經(jīng)充分進入織物內(nèi)部,對其進行反應。所以煮練中選擇室溫堆置4h,這樣大大縮短了堆置時間,節(jié)省了能源。3.3.5果膠酶、纖維素酶0.5濃度偏差煮練實驗由于果膠酶與纖維素酶的價格較貴,為了節(jié)省成本,我們試圖進一步減少果膠酶與纖維素酶的用量。果膠酶濃度1g/L和0.5g/L,纖維素酶濃度1g/L和0.5g/L,而軋酶溫度、堆置時間、pH值等條件均定于前面已得出的,進行交叉實驗。(1)實驗步驟與處方a.工藝流程①用L40酶退漿后的織物→軋酶(70℃)→堆置4h(室溫)→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用以上煮練后的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b.工藝處方用HAc-NaAc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8.0-9.0,配液1L,見表27用適量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為10-11,配液1L。氧漂實驗,見表28(2)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從實驗結(jié)果分析:當果膠酶與纖維素酶濃度各為0.5g/l時,其對織物煮練后的效果已達到預期要求。雖然濃度較底,但可能由于本工藝是先退漿后煮練,使得淀粉酶在煮練前已大部分被去除。這樣,果膠酶與纖維素酶就可以很容易地進入纖維內(nèi)部,發(fā)生作用,而且不造成用量的浪費。因為當酶濃度增大時,可能有一部分已不發(fā)揮作用,這樣勢必造成酶的浪費。所以在選擇果膠酶與纖維素酶濃度時各為0.5g/L。4結(jié)論通過此次對棉織物酶前處理的探討,從實驗室操作和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中,找出了兩種不同的酶前處理工藝。4.1冷堆工藝4.1.1最佳工藝流程為:①攤布→縫頭→燒毛→軋酶(50℃)→堆置16h(室溫)→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用以上酶處理后的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4.1.2最佳工藝處方:4.1.2.1酶處理液:L40酶:3g/L;果膠酶:3g/L;;纖維素酶:1g/L;滲透劑:8g/L;WZ-1:8g/L;軋酶溫度:50℃;pH值:7.0-8.0;室溫堆置16小時。4.1.2.2氧漂液:雙氧水:6g/L;水玻璃:7g/L;滲透劑:8g/L;WZ-1:4g/L;汽蒸溫度:100℃;汽蒸時間:1h;pH值:10-11;軋余率:100%。4.2先退漿后煮練工藝4.2.1L40酶退漿4.2.1.1最佳工藝流程為:攤布→縫頭→燒毛→軋L40酶(9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4.2.1.4最佳工藝處方:L40酶:1g/l;滲透劑802:2g/l;WZ-1:2g/l;軋酶溫度:90℃;汽蒸溫度:90℃;汽蒸時間:1h;pH值:7.0-8.0。4.2.2.果膠酶、纖維素酶煮練。4.2.2.1最佳工藝流程:用L40酶退漿后的織物→軋酶(70℃)→堆置4h(室溫)→90℃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4.2.2.2最佳工藝處方:果膠酶:0.5g/l;纖維素酶0.5g/l;滲透劑802:2g/l;WZ-1:2g/l;pH值:8.0-9.0。4.2.3氧漂。最佳工藝流程:將退漿煮練后的織物→軋H2O2(室溫)→100℃汽蒸1h→95℃熱水洗→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②最佳工藝處方:雙氧水:6g/L;水玻璃:5g/L;滲透劑802:2g/L;汽蒸溫度:100℃;汽蒸時間:1h;pH值:10.0-11.0。4.3總結(jié)廠家要求利用酶對棉織物進行前處理時,退漿、煮練并為一步。冷堆工藝就是滿足這種廠家要求的工藝。它既節(jié)省機器臺數(shù),又可以增加生產(chǎn)量。這種工藝一改以往先退漿后煮練的常規(guī)工藝,有它自己的研究價值,并且效果也能達到先退漿后煮練的同等效果。它與先退漿后煮練工藝相比、各有優(yōu)缺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