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一、基礎運用。1.讀下面的句子,看拼音寫詞語。 翠綠的cǎopíng像一張巨大的lǜtǎn,上面diǎnzhuì著美麗的花朵,在它的盡頭,有一座小máowū,屋里一位美麗的姑娘正在彈奏貝多芬pǔxiě的《月光曲》,qīngyōu的月光,動人的琴聲,令人táozuì。2.下列各組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千均一發(fā)津津有味紋絲不動 B.懸崖絕璧全神慣注自言自語C.恍然大悟輕歌曼舞約定俗成 D.振天動地雷歷風行井然有序3.下列句中加橫線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設計師別出心裁的設計,使他成為臺上的亮點。B.想到這次的任務兇多吉少,他不由得心驚肉跳起來。C.那些做壞事的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自作自受。D.你代我向她問好,我就心滿意足了。4.找出每組詞語中不同類的一項。(1)空落落悠悠的光禿禿冷清清(2)杜甫李白蘇軾孟浩然(3)相依相隨怒目圓睜興高采烈眉飛色舞(4)行云流水筆走龍蛇畫龍點睛粉身碎骨5.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并選詞填空。(1)把下面的四字詞語補充完整。飽經釘截鐵妙生花囫圇吞張李戴技高一巧天工飄舞(2)人們常用成語“”來贊揚一個人杰出的寫作才能;用成語“”來形容技藝十分巧妙。(3)每次讀課外書時,我都是走馬觀花、地看一遍,和同學們談起某一個人物時,只能地亂說一氣。(4)我會用劃線詞語說一句話:6.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練習。(1)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艱難,決定收養(yǎng)鄰居的孩子。(加上合適的關聯詞語)(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把句子補充完整)(3)同學們討論并聽取了校長的報告。(修改病句)(4)正月過后,閏土必須回家去。(改為雙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花說: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予死者最后的祭獻。(仿寫)河說:我是,我是,我是。7.精彩回放。(1)迎著秋風,我們一路走來欣賞了老舍筆下美麗的;觀看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舉行的;認識了在暴風雨中的老黨支部書記老漢和的桑娜。(2)芭蕉不展丁香結,。(3)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輕易讓給別人?誰敢侵犯我們一尺一寸,我們就要跟他死戰(zhàn)到底,這和名言“”的意思相近。(4)“顏筋柳骨”中的“柳”指的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楷書代表作是。(5)牛斗,力在角,,今乃,謬矣。(6)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用比喻知音難覓或者樂曲高妙。8.口語交際。 書香浸潤童年,好書伴我成長。在這一學期中,你一定閱讀了不少課外名著。請選擇一本你讀過的名著,把它推薦給大家,并說出推薦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讀思(30分)課內閱讀?,F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無數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見,一一知道。我就要凝視他們……我正要凝視他們時,驟然一驚,睜開眼,云錦也已皺蹙,凌亂,仿佛有誰擲一塊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將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無意識地趕忙捏住幾乎墜地的《初學記》,眼前還剩著幾點虹霓色的碎影。我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還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拋了書,欠身伸手去取筆,——何嘗有一絲碎影,只見昏暗的燈光,我不在小船里了。但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9.短文選自(作者)寫的(作品),它的體裁是我能寫出本文作者寫的一句名言。10.寫出下面的詞語的近義詞。幽雅—凝視—驟然—昏暗—11.作者筆下“好的故事”的特點是12.課文描寫了“昏暗的夜”及夢境中“好的故事”作者在寫作中運用了和寫作方法。課外閱讀。師曠論學晉平公問于師曠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澳?,何不炳燭②乎?”平公曰:“安③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注釋】①師曠:春秋時期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膛學習。②炳燭:點燃燭火。③安:怎么。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3.短文中,晉平公已經歲,擔心自己學習。14.畫橫線一句話中的“少”“壯”“老”分別指的是、、。15.寫出下面一句話的意思。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外閱讀。最糟糕的發(fā)明材料一:英國《衛(wèi)報》在2002年評出“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獲此“光榮”稱號的就是人們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飯盒、包裝紙、餐用杯盤、飲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這些廢棄物形成的垃圾,數量多、體積大、重量輕、不降解,給治理工作帶來很多技術難題和社會問題。比如,散落在田間、路邊及草叢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會危及健康甚至導致死亡。填埋廢棄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長莊稼和樹木,造成土地板結。而焚燒處理這些塑料垃圾,則會釋放出多種有毒化學氣體,其中一種被稱為二噁英的化合物,毒性極大。此外,在生產塑料袋的過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對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也極為嚴重。研究還表明在溫度超過85攝氏度的條件下使用塑料袋和發(fā)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凡此種種,表明塑料袋獲“最糟糕的發(fā)明”確屬“實至名歸”。材料二:國家發(fā)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現在我國每年用于商品包裝的塑料袋總量約為160萬噸。據測算,生產1噸塑料需要消耗3噸石油,那么一年僅生產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將近480萬噸石油,相當于我國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17.英國《衛(wèi)報》評出“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就是。18.材料二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更準確地表達了。19.判斷題。(用“正確”“錯誤”表示)①快餐飯盒、酸奶杯、雪糕杯不屬于塑料袋家族成員。()②焚燒塑料垃圾會釋放多種有毒化學氣體。()③材料一中“最糟糕的發(fā)明”和“光榮”這兩處雙引號的作用是相同的。()④“據測算,生產1噸塑料需要耗3噸石油,那么一年僅生產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將近480萬噸石油,相當于我國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本渥又小皟H”和“近”刪去后,意思不會改變。()20.材料一中“凡此種種”一共控訴了塑料袋家族五宗罪,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其中三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讀寫(30分)21.成長的故事各不相同,卻同樣帶給我們感動。在你的成長中有笑也有淚,有成功也有失敗。請以“我學會了”為題寫一篇習作。(要寫清學習過程及自己內心感受,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草坪;綠毯;點綴;茅屋;譜寫;清幽;陶醉【解析】【分析】書寫時要注意“草坪”的“坪”不要寫成同音字“評”,“綠毯”的“毯”不要寫成左右結構,“清幽”的“幽”不要寫成同音字“優(yōu)”。書寫時還要注意這些字的筆畫、結構。要做到規(guī)范、正確和美觀。

故答案為:草坪;綠毯;點綴;茅屋;譜寫;清幽;陶醉。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詞語的拼寫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讀一讀拼音,知道要寫什么詞語,然后寫出正確的詞語,寫完后讀一讀,看看是否正確。注意掌握生字的結構和易錯點。2.【答案】C【解析】【分析】A:“千均一發(fā)”的“均”有誤,應改為“鈞”。

B:“全神慣注”的“慣”有誤,應改為“貫”。

C:正確。

D:“振天動地”的“振”有誤,應改為“震”,“雷歷風行”的“歷”有誤,應改為“厲”。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字形的辨識能力。所選詞語均屬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極易出錯的詞語,這些有的是同音錯別字,有的是形近錯別字。解答此題,要注意平時正確練寫,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區(qū)別與書寫。3.【答案】D【解析】【分析】A、B、C加點詞語使用無誤;

D:加點詞語使用有誤,“心滿意足”心里非常滿足。不符合句子語境。

故答案為:D。

【點評】考查了成語的正確使用。成語的意思精辟,往往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平時要注意成語的積累,注意理解成語的意思并分類記憶,并要學以致用。4.【答案】(1)悠悠的(2)蘇軾(3)相依相隨(4)粉身碎骨【解析】【分析】(1)“空落落、光禿禿、冷清清”都是ABB式形式的詞語,“悠悠的”是AAB式詞語,所以“悠悠的”和其它幾個詞語不是同類。

(2)“杜甫、李白、孟浩然”都是唐代詩人,“蘇軾”是宋代詩人,所以“蘇軾”和其它幾個詞語不是同類。

(3)“怒目圓睜、興高采烈、眉飛色舞”都是形容人的神態(tài),“相依相隨”指兩人在一起不分離,形容關系親密無間,不是形容人的神態(tài),所以“相依相隨”和其它幾個詞語不是同類。

(4)“行云流水、筆走龍蛇、畫龍點睛”都是形容技藝高超,“粉身碎骨”身軀粉碎。多指為了某種目的而喪失生命。所以“粉身碎骨”和其它幾個詞語不是同類。

故答案為:(1)悠悠的;(2)蘇軾;(3)相依相隨;(4)粉身碎骨。

【點評】本題考查了詞語分類的能力。完成時要注意分析所給詞語在內容、意義、結構、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特點,然后分類。5.【答案】(1)風霜;斬;筆;棗;冠;籌;奪;襟;帶(2)妙筆生花;巧奪天工(3)囫圇吞棗;張冠李戴(4)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了痛苦。【解析】【分析】(1)結合日常學習和積累作答即可。書寫時注意“斬、截、囫圇、戴、籌、襟”等字詞的寫法。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種種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煉。

斬釘截鐵:比喻言行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拖沓。

妙筆生花:比喻出眾的寫作才能。

囫圇吞棗:不加咀嚼地把棗兒整個吞下。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張冠李戴: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技高一籌:所具備的技能超越他人。

巧奪天工: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高超絕妙。

襟飄帶舞:衣襟和裙帶隨風舞動。

(2)結合詞語意思可知是“妙筆生花”“巧奪天工”。

(3)結合詞語意思和句子語境,應選擇“囫圇吞棗”“張冠李戴”。

(4)結合詞語意思和生活實際可造句。如: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了痛苦。故答案為:(1)風霜;斬;筆;棗;冠;籌;奪;襟;帶;(2)妙筆生花;巧奪天工;(3)囫圇吞棗;張冠李戴;(4)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了痛苦。

【點評】本題考查補全詞語。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詞語的好習慣。能夠準確的理解詞語的意思。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詞語的積累與運用,積累時可根據詞語的結構形式、詞語意思等進行分類積累,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6.【答案】(1)盡管;還是(2)湯湯乎若流水(3)同學們聽取并討論了校長的報告。(4)正月過后,閏土不得不回家去。(5)灌溉田地的源泉;大海的子孫;魚兒的家園?!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此句前后分句之間是轉折關系,用“盡管……還是……”合適。

(2)結合課文學習可知,此題出自《伯牙鼓琴》,原句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意思是琴彈奏得好極了,(琴聲)像流水一樣浩蕩。湯湯乎若流水。

(3)此句語病是次序混亂,把“討論”“聽取”顛倒一下即可。

(4)此句把“必須”改為“不得不”即可。

(5)此句是仿寫排比句。結合生活實際可仿寫。如:河說:我是灌溉田地的源泉,我是大海的子孫,我是魚兒的家園。故答案為:(1)盡管;還是;(2)湯湯乎若流水(3)同學們聽取并討論了校長的報告。(4)正月過后,閏土不得不回家去。(5)灌溉田地的源泉;大海的子孫;魚兒的家園?!军c評】(1)本題考查對關聯詞語的使用。熟讀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間的因果、假設、轉折等各種關系,然后再來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使句子連貫。(2)本題主要考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回顧課文的內容,然后結合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解答即可。(3)本題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從語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殘缺,搭配是否得當。語序是否合理,意思有無重復;其次,語言表達合不合事理;最后再從語言習慣、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細推敲,逐一分析。做題時先要弄清句子屬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4)本題考查句子之間的轉換。根據句子意思,選擇恰當的雙重否定詞,替換原句中“要、得、都、應該、只好、一定、必須、肯定”等詞語。(5)考查仿寫句子的能力。仿寫句子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形式上的約束性,這就要求我們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語氣,仿寫時要注意句子結構形式的高度一致。7.【答案】(1)草原;開國大典;舍己為人;心地善良(2)同向春風各自愁(3)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4)柳公權;《玄秘塔碑》(5)尾搐入兩股間;掉尾而斗(6)知音;高山流水【解析】【分析】(1)結合課文學習可知,老舍先生《草原》中的草原風光美麗;《開國大典》告訴我們開國大典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舉行;《橋》中的老支書舍己為人值得我們敬佩;《窮人》中的漁夫和妻子桑娜心地善良,寧愿自己吃苦也要幫助他人。

(2)結合上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可知下句“同向春風各自愁”。

(3)從“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輕易讓給別人?誰敢侵犯我們一尺一寸,我們就要跟他死戰(zhàn)到底”可以想到愛國名言“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

(4)柳公權唐代書法家,“顏筋柳骨”中的“柳”指的是著名的書法家柳公權,他的楷書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5)結合課文學習可知,此題出自《書戴嵩畫?!?,原句為: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意思是這畫上畫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時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后腿中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著尾巴斗角,畫錯了??!

(6)結合課文學習可知,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者樂曲高妙。故答案為:(1)草原;開國大典;舍己為人;心地善良;(2)同向春風各自愁;(3)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4)柳公權;《玄秘塔碑》;(5)尾搐入兩股間;掉尾而斗;(6)知音;高山流水?!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回顧課文的內容,然后結合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解答即可。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文內容,這樣在答題時我們才能更準確地寫出正確答案。8.【答案】我推薦《西游記》?!段饔斡洝分械闹饕宋飳O悟空滿足了我對大英雄的所有的想象,他作為一個神話人物,身上卻有著普通人該有的所有優(yōu)良品質,說他是神其實更像人,他嫉惡如仇,愛護蒼生,有責任心,對師傅和師兄弟忠誠不二,取經的信念異常堅定!【解析】【分析】考查了口語交際,完成此類題目要注意分析所給材料,明確交際的內容,然后組織語言。可圍繞某一本書,從讀名著的好處去說,語句要通順,有條理。

【點評】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中常見的題型,對于增強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交際能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很有幫助。【答案】9.魯迅;《好的故事》;散文詩;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10.雅致;注視;突然;黑暗11.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12.象征;對比【解析】【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記憶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回顧課文的內容,然后結合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解答即可。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文內容,這樣在答題時我們才能更準確地寫出正確答案。9.考查了文學常識。結合課內所學可知,短文選自魯迅寫的《好的故事》,它的體裁是散文詩,我能寫出本文作者寫的一句名言: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故答案為:魯迅《好的故事》散文詩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10.考查了寫近義詞的能力。幽雅:幽靜而雅致。故近義詞為“雅致”。凝視:聚精會神地看。故近義詞為“注視”。驟然:突然;忽然。故近義詞為“突然”?;璋担汗饩€不足;暗。故近義詞為“黑暗”。

故答案為:雅致;注視;突然;黑暗11.考查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結合句子“現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可知答案。

故答案為: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12.考查學生對寫作方法的理解。閱讀文章可知,文中開頭寫“昏沉的夜”,營造出一種昏沉、悲涼的氛圍,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低沉的情緒;后面描寫美麗,幽雅,有趣的夢境,反映出作者開朗的心境。這種寫作方法我們稱為“對比”。這種寫作方法的好處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調和情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讀者以強烈的沖擊。文章還運用了象征的手法,“昏沉的夜”象征著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

故答案為:象征;對比【答案】13.七十;已經晚了14.少年時;中年時;晚年時15.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16.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解析】【點評】文言文的學習要多讀、多背,多積累文言字詞。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題目也就和現代文的閱讀相同了,所以平時學習中要會背課文,還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譯文: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睅煏缁卮鹫f:“為什么不拿蠟燭呢?”平公說:“哪里有為人臣子而戲弄自己的國君的呢?”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拿著火把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個更好呢?”平公說:“說得好??!”13.考查了對短文的理解情況。文中“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边@句話的意思是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睍x平公已經七十歲了,擔心自己學習已經晚了。

故答案為:七十;已經晚了14.考查了對短文中句子的理解情況?!俺悸勚?,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拿著火把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個更好呢?”這句話中的“少”指少年時;“壯”指中年時;“老”指的是晚年時。

故答案為:少年時;中年時;晚年時15.考查了對短文中句子的理解情況?!吧俣脤W,如日出之陽”這句話中“少”指少年時期;“陽”指陽光。這句話的意思是: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

故答案為: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16.考查了對短文告訴我們的道理的掌握情況。這則短文通過講述晉平公和師曠關于學習的討論,告訴我們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

故答案為: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敬鸢浮?7.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18.列數字;我國每年因生產塑料袋消耗了大量的石油19.①錯誤;②正確;③錯誤;④錯誤20.①動物吃了塑料制品會造成生命危險;②焚燒塑料垃圾會釋放有毒氣體;③焚燒塑料對人體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害?!窘馕觥俊军c評】本題考查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能力。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時,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文字敘述的信息,并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抓住文中負載信息關鍵詞句,剔除與閱讀目的無關的多余詞句,從文本中篩選提取關鍵信息、核心信息。17.考查了對材料內容的理解。結合材料一中的句子“英國《衛(wèi)報》在2002年評出‘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獲此‘光榮’稱號的就是人們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可知答案。

故答案為: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18.考查了對說明方法的辨析。從材料二中的“160、3、480、1.5%”可知,材料二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列數字,更準確地表達了我國每年因生產塑料袋消耗了大量的石油。

故答案為:列數字;我國每年因生產塑料袋消耗了大量的石油。19.考查了對材料內容的理解。結合材料內容進行辨析即可。①有誤,由句子“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飯盒、包裝紙、餐用杯盤、飲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可知,快餐飯盒、酸奶杯、雪糕杯屬于塑料袋家族成員。②正確。③有誤,材料一中“最糟糕的發(fā)明”和“光榮”這兩處雙引號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者表示特定稱謂,后者表示否定。④有誤,“據測算,生產1噸塑料需要耗3噸石油,那么一年僅生產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將近480萬噸石油,.相當于我國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句子中“僅”和“近”刪去后,意思會改變,就近似數變成了絕對數變成了。

故答案為:①錯誤;②正確;③錯誤;④錯誤20.考查了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概括。閱讀材料一,抓住關鍵詞句,概括出其中三條即可。“這些廢棄物形成的垃圾,數量多、體積大、重量輕、不降解,給治理工作帶來很多技術難題和社會問題。比如,散落在田間、路邊及草叢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會危及健康甚至導致死亡”“而焚燒處理這些塑料垃圾,則會釋放出多種有毒化學氣體,其中一種被稱為二噁英的化合物,毒性極大”“此外,在生產塑料袋的過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對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也極為嚴重。研究還表明在溫度超過85攝氏度的條件下使用塑料袋和發(fā)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