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川西坳陷新生代陸相構造特征及其油氣地質意義
0不同構造的氣藏類型及油氣成藏控制因素川西南是三疊紀以來四川盆地西部發(fā)育的前陸坳陷。天然氣資源豐富,勘探潛力巨大。它是四川盆地近半葉的重要能源替代基地。多階段的盆地演化和多期次的構造運動、儲集層致密化、異常高壓、可能的深盆氣或根源氣或“連續(xù)型”氣藏等的存在使川西坳陷的成藏規(guī)律異常復雜,由此出現(xiàn)了早期成藏[9,15,16,17,18,19,20,21]和晚期成藏兩種截然不同的認識。勘探實踐表明,印支晚期—燕山期的古圈閉是有效圈閉,已知的含氣圈閉主要是以古構造為基礎的復合圈閉,已發(fā)現(xiàn)的氣田(藏)多位于燕山期古構造高部位或斜坡帶上,而喜馬拉雅期構造改造則是天然氣富集和氣層高產的關鍵因素。據此,一些學者提出了“早聚晚藏”、“爆發(fā)式成藏”、“早聚、中封、晚活化”等多種成藏模式,并總結出兩種基本的氣藏類型:近源的原生氣藏(或裂縫重組氣藏)及遠源的次生氣藏[4,5,22,23,26,27,28,29,30,31]。顯然,無論是近源氣藏還是遠源氣藏,構造作用都是油氣富集的關鍵控制因素之一[4,5,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川西坳陷構造的形成不僅與龍門山沖斷作用直接相關,同時還受到北緣米倉山、西南緣川滇構造帶的強烈影響,導致坳陷內部多組、多期構造的疊加。本文對川西坳陷的構造形成過程及構造疊加現(xiàn)象進行分析,進而探討其對油氣聚集的控制作用。1地表構造分區(qū)川西坳陷呈北東向展布,西以安縣—都江堰斷裂與龍門山沖斷帶為界,東以龍泉山—南江一線為界,南以峨眉—滎經斷裂與川滇南北構造帶為界,北至米倉山前緣(見圖1)。川西坳陷作為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北鄰秦嶺造山帶,西受青藏高原東緣構造帶圍限,加上揚子地塊自身的推擠作用,于晚三疊世以來形成了北西—南東向、南北向和東西向3大動力系統(tǒng)交匯疊加的局面。周邊構造在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旋回中的多期次活動使川西坳陷內部形成了多個構造運動界面以及北東向、近東西向和近南北向3組主要構造。根據地表構造形跡和地腹構造展布,可劃分為以下3個單元(見圖1、圖2)。(1)龍門山前緣擴展變形帶(Ⅲ-1a)。位于安縣—都江堰—雙石斷裂以東、雅安—大邑—彭州—綿竹—劍閣—廣元東一線以西的區(qū)域,構造總體以短軸背斜為主,斷裂主要發(fā)育于靠近龍門山地段以及區(qū)域南段的背斜核部。構造軸線呈北東向,與龍門山近于平行,顯示受龍門山構造擴展的控制,是印支、燕山、喜馬拉雅多期構造同軸疊加的結果。(2)川西北低平褶皺區(qū)(Ⅲ-1b)。位于彭州—綿竹—劍閣—廣元東一線以東、德陽—蒼溪—南江一線以西的區(qū)域,斷裂不發(fā)育,地層平緩。構造軸線以北東和北東東兩個方向為主,顯示受龍門山和米倉山的共同控制,構造主要形成于燕山期。中部的大部分區(qū)域內構造軸線主體呈北東向,但顯示有北東向和東西向兩組構造線的聯(lián)合控制;北端受米倉山影響發(fā)育近東西向構造,并被軸向北東的九龍山背斜所疊加;南端孝泉、新場、合興場構造帶呈北東東向展布,并為后期龍泉山斷裂的北延部分所切割。(3)川西南低緩斷褶區(qū)(Ⅲ-1c)。位于雅安—大邑—彭州一線以東、樂山—仁壽—中江一線以西的區(qū)域,褶皺和斷裂的發(fā)育程度等同,變形幅度較川西北低平褶皺區(qū)明顯加大。區(qū)內構造軸線以北東向、南北向(含北北東向)為主,近東西向(含北西西向)構造不發(fā)育。從構造形跡交接關系來看,本區(qū)受龍門山、龍泉山、川滇構造帶三者向盆地內擴展疊加的共同控制,構造主要形成于喜馬拉雅期。2上三疊統(tǒng)至第四系據前人研究成果、地震剖面和露頭揭示的不整合、沉積記錄以及古構造等分析,川西坳陷上三疊統(tǒng)至第四系中至少存在11個局部或區(qū)域性的構造運動界面(見表1)。北東向構造于印支中幕晚期開始發(fā)育,燕山期繼承發(fā)展,喜馬拉雅期進一步強化;近東西向構造主要形成于燕山期,于燕山早幕開始發(fā)育,晚幕定型;近南北向構造主要形成于喜馬拉雅期。2.1須家河組內微不整合印支旋回是川西坳陷的主要形成時期,主要有3幕4次活動。發(fā)生于中三疊世末期的印支運動早幕,使該區(qū)構造背景由前期的伸展轉換為擠壓,龍門山也于此時開始褶皺沖斷活動,但可能主要以水下隆起的方式存在,川西地區(qū)轉入前陸坳陷發(fā)展階段,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超覆于中三疊統(tǒng)雷口坡組之上,形成微角度不整合(圖3a)。印支運動中幕發(fā)生于須家河組沉積期,包括兩次活動,第Ⅰ次發(fā)生于須二段沉積期,活動較弱,主要局限于龍門山北段,劍閣、江油等地須二段礫巖便是此次活動的記錄。第Ⅱ次發(fā)生于須三段沉積期末,活動較強,形成龍門山中北段前緣廣泛發(fā)育的須四段底部礫巖以及須四段與下伏層位間的角度不整合接觸(見圖3b)。此次活動使龍門山大部分隆起成山,特別是龍門山中段前緣的安縣一帶表現(xiàn)強烈,故稱“安縣運動”。印支運動晚幕發(fā)生于三疊紀末,波及范圍較廣、活動強烈,形成侏羅系與下伏層位間的角度不整合,在地震剖面和露頭上均可見及(見圖3b、3c),尤以龍門山中北段發(fā)育(見圖3d、3e),南段的平落壩背斜此時也已具雛形(見圖4a)。由此可見,印支期對川西坳陷構造形成影響最大的是印支晚幕運動,且主要形成龍門山前緣擴展變形帶的雛形。2.2龍門山中段東北部晚幕運動整個燕山期龍門山相對平靜,而揚子地臺北緣的南秦嶺則顯得較為活躍,主要有3幕5次構造活動。燕山早幕包括兩次活動,分別發(fā)生于早侏羅世末和中侏羅統(tǒng)千佛崖組沉積期末,二者在龍門山前表現(xiàn)均不十分明顯,僅局部發(fā)育礫巖和微角度不整合。但在川西坳陷內部,燕山早幕形成了近東西向展布的3個“隆起”帶:中壩—九龍山、德陽—鹽亭和邛崍—新津(見圖5),成為后期油氣聚集的關鍵地帶。燕山中幕亦有兩次活動,分別發(fā)生于上侏羅統(tǒng)蓬萊鎮(zhèn)組沉積前和沉積后:廣元、安縣等地蓮花口組厚達千余米的沖積扇礫巖即是燕山中幕第Ⅰ次活動的記錄;燕山中幕第Ⅱ次活動除了同樣發(fā)育下白堊統(tǒng)礫巖外,龍門山中段前緣的地震剖面上可見到清晰的角度不整合接觸(圖3f)。燕山晚幕運動是整個燕山運動期間對川西坳陷影響最強烈的事件,盡管此次運動缺乏確切的時間記錄,但基于以下幾點可將其置于早白堊世末。首先,早白堊世后整個四川盆地北部結束沉積,隆升遭受剝蝕,坳陷南段下白堊統(tǒng)也不同程度遭受剝蝕,邛崍地區(qū)甚至剝蝕殆盡,并在晚白堊世和古近紀形成新的坳陷中心。其次,磷灰石裂變徑跡熱史模擬表明,龍門山北段前緣上侏羅統(tǒng)蓮花口組砂巖大致于距今100Ma達到最大埋深,此后逐漸抬升到地表。再次,從變形上來看,四川盆地北段在新生代無明顯的新生斷裂發(fā)育,且較南段的變形層次深,因此在形成時間上也更早;北東向構造和近東西向構造呈互為疊置或聯(lián)合關系,二者在形成時間上無明顯的先后順序。可見,燕山晚幕運動使早期發(fā)育的北東向和近東西向構造進一步強化,并最終使川西坳陷北段的近東西向構造和大部分北東向構造定型。2.3晚幕織物組的覆蓋喜馬拉雅運動期間比較強烈的構造運動主要有兩幕,早幕發(fā)生于始新統(tǒng)蘆山組沉積之后,露頭上可見上新統(tǒng)—下更新統(tǒng)大邑礫巖與上白堊統(tǒng)灌口組或古新統(tǒng)名山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在地震剖面上也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見圖3f)。晚幕發(fā)生于大邑礫巖沉積之后,大邑礫巖地層傾角達31°(大邑)至78°(崇州市街子),中更新統(tǒng)雅安礫石層也有被斷層切割的現(xiàn)象。這兩次構造運動中早幕運動更為強烈,奠定了川西坳陷中南段現(xiàn)今構造格局,使早期北東向構造進一步強化,并先后新生北東向構造和近南北向構造。3川西南下盆地群構造疊加包含兩種基本類型:構造聯(lián)合(同期)和構造復合(非同期)。川西坳陷現(xiàn)今可見3組主要構造:北東向、近東西向和近南北向構造,其中北東向構造是主體構造。近東西向構造主要見于德陽至綿陽之間的孝泉、新場、合興場、豐谷一帶,即燕山期德陽—鹽亭“隆起”帶,而中壩—九龍山和邛崍—新津兩個“隆起”帶現(xiàn)今表現(xiàn)已不明顯。近南北向構造主要發(fā)育于盆地南緣,如周公山,它們是川滇南北構造延入盆地的部分,很快傾沒;在坳陷內部,主要見于南段的邛西—大興西一帶,以及龍泉山構造帶的北延部分,即合興場—知新場—石泉場—龍寶梁一帶。這3組構造在上述多期次構造變形過程中形成了多種疊加樣式,主要有同軸復合構造、斜接復合構造、橫跨復合構造、多向復合及聯(lián)合構造等。龍門山前緣擴展變形帶構造主要是北東向同軸復合的結果,川西北低平褶皺區(qū)構造主要是北東向和近東西向聯(lián)合-復合的結果,而川西南低緩斷褶區(qū)構造則主要是北東向與近南北向復合的結果。3.1典型構造的構造形態(tài)同軸復合是不同時期相同方向的構造疊加,主要發(fā)育于龍門山前緣擴展變形帶,印支晚幕不整合面上下的至少兩次變形即形成了同軸復合構造,典型的如平落壩構造(見圖4)和中壩構造(見圖6)。下侏羅統(tǒng)厚度(殘厚?)揭示平落壩背斜在三疊紀末(早侏羅世末?)就已具雛形(見圖4a),構造形態(tài)與軸向與現(xiàn)今構造(見圖4b)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其至少是兩期變形的同軸復合疊加;此外,中壩背斜(見圖3e、圖6)于印支期末就已形成(見圖3e),燕山期有所加強(見圖6a)并已接近現(xiàn)今構造(見圖6b),說明其至少是3期變形的同軸復合疊加。3.2北東向和近雙向構造的復合疊加斜接復合是兩期或兩期以上兩組構造的斜向疊加,是川西坳陷最普遍的一類疊加構造,包括北東向和近東西向構造的復合疊加以及北東向和近南北向構造的復合疊加兩種情況,前者主要發(fā)育于川西北低平褶皺區(qū),后者主要發(fā)育于川西南低緩斷褶區(qū)。北東向和近東西向構造表現(xiàn)出互為疊置的復合關系,但最后一次變形的是北東向構造。龍門山和米倉山交接的廣元一帶,露頭上可見東西向的寬緩褶皺疊加于早期北東向平臥或斜臥褶皺上,在區(qū)域尺度上表現(xiàn)為東西向正向構造疊加于北東向負向構造之上形成構造鞍;而米倉山主體構造又受到北東向斷裂的切割,西側塊體整體南移向南轉換為東西向的大兩會背斜;晚期形成的九龍山背斜疊加于東西走向、南傾的單斜上并被大兩會背斜限制(見圖1)。類似的復合疊加現(xiàn)象也見于孝泉構造,晚期北東向背斜疊加于早期北東東向背斜之上(見圖7)。北東向和近南北向構造的復合疊加是喜馬拉雅期的產物,典型的如龍泉山一帶的合興場—知新場—石泉場—龍寶梁構造和邛崍附近的邛西—大興西構造,二者均為疊加于北東向構造背景上的近南北向構造。在邛西須三段底界構造圖上,晚期南北向構造明顯疊加切割早期北東向構造(見圖8a),而在雷三段底界構造圖上,北東向構造表現(xiàn)得更為顯著,在此背景上疊加南北向構造(見圖8b)。此外,在川西南低緩斷褶區(qū)的南段,南北向構造疊加于早期的北東向構造之上,如周公山等。3.3孝泉、新場、合興場、豐谷一帶橫跨復合是兩期或兩期以上的兩組構造的正交疊加,主要見于德陽以北的孝泉、新場、合興場、豐谷一帶(見圖7),該構造帶形成于燕山期,呈北東東向右列展布,喜馬拉雅期被南北向構造疊加切割,尤以合興場構造最為明顯。3.4以近向構造疊加構造為核心的區(qū)域構造格局多向復合是不同時期多組構造的復合疊加。就某一個具體構造而言,兩期以上構造的復合疊加通常難以識別,但在某一個區(qū)域內,這種疊加現(xiàn)象較為明顯,如平落壩—邛西地區(qū)、孝泉—新場—合興場地區(qū)等。前已述及,平落壩—邛西地區(qū)北東向構造在印支期末或燕山早期就已存在(見圖5),燕山期間又發(fā)育近東西向的大興“隆起”帶(見圖5),而現(xiàn)今呈現(xiàn)為北東向構造背景上疊加近南北向構造(見圖8),因此該區(qū)至少存在4期、3組構造的復合疊加。孝泉—新場—合興場地區(qū)存在類似情況,燕山期形成的近東西向構造帶上分別疊加近南北向構造(合興場構造)和北東向構造(孝泉構造)(見圖7)。3.5盆地內部構造差異構造聯(lián)合是同期多組構造的聯(lián)合疊加,在川西坳陷發(fā)育欠佳,可能的現(xiàn)象主要見于川西北低平褶皺區(qū)。北東向構造和近東西向構造同屬一個動力系統(tǒng),形成時間相同,靠近龍門山的地段,構造軸線平行于龍門山呈北東向展布,靠近米倉山的地段,構造軸線呈近東西向展布。而在坳陷內部的大部分區(qū)域,二者向盆地內部傳播的過程中發(fā)生應力疊加,導致構造跡線呈凸向北西的弧形,典型的如綿陽附近的老關廟等弧形構造以及九龍山背斜軸線的彎曲(見圖1)。此外,孝泉—新場—合興場—豐谷構造帶也應是北東向構造和近東西向構造聯(lián)合疊加的產物。4推擠力、精力川西坳陷構造形成受控于3大動力系統(tǒng):來自揚子地塊本身自南東向北西的推擠力、來自秦嶺造山帶自北向南的推擠力和來自青藏高原自西向東的推擠力。這3種動力自印支期就開始存在并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不同時期其強弱表現(xiàn)不同,致使上述多期、多組構造相互疊加,最終形成川西坳陷復合-聯(lián)合構造格局(見圖9)。4.1逆沖推覆動力學晚三疊世以來,隨著中國大陸的主體拼合,來自秦嶺造山帶向南的推擠、源于金沙江帶向北東的推擠、特別是華南陸塊向北漂移及伴隨的順時針旋轉所產生的向北西的推擠三者聯(lián)合作用下,龍門山及其以西的松潘—甘孜地區(qū)發(fā)生強烈褶皺并向東逆沖推覆于揚子地臺之上。川西坳陷或川西前陸盆地作為此次事件的產物,在稍后的至少兩次幕式沖斷活動中也受到波及而發(fā)生斷褶變形,在其西側形成與龍門山平行的一些短軸背斜及相關斷層,如中壩、平落壩等構造。這一時期,川西坳陷主要發(fā)育北東向構造,其影響范圍向東大致在雅安—大邑—綿陽—廣元一線(見圖9a),也即龍門山前緣擴展變形帶。4.2近橫向構造格架與成礦的關系早中侏羅世,隨著華南陸塊的持續(xù)向北推進和順時針旋轉,秦嶺造山帶內部產生了強烈的向南逆沖擠壓,大巴山前陸盆地的形成即是這一過程的直接響應,而松潘—甘孜褶皺帶向南東的推擠此時已大為減弱,川西坳陷總體上處于南北向擠壓的構造背景下。這一時期,除龍門山前緣北東向構造仍有微弱活動外,川西坳陷整體形成大型隆坳格局,發(fā)育3個近東西向的隆起帶(見圖9b),尤以德陽—鹽亭和邛崍—新津兩個隆起帶表現(xiàn)明顯。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川西坳陷處于與燕山早期類似的構造背景,但主壓應力有向北西偏轉之勢,在龍門山北段和米倉山前緣形成新的前淵,反映龍門山活動又有所加強。早白堊世末的燕山晚期運動是影響四川盆地的又一次重要構造事件,低溫熱年代學數據揭示的漢南—米倉山地區(qū)在距今90~100Ma的快速隆升即是此次事件的反映,盆地北部從此結束沉積并遭受變形。川西坳陷北部首先在米倉山前緣形成近東西向的大型負向構造帶,即通江向斜,稍后形成的北東向構造疊加于其上(后者又被北西向構造疊加),顯示出二者的復合疊加關系(見圖9c)。另一方面,以梓潼向斜為主體的北東向構造軸線在靠近米倉山前緣發(fā)生彎曲以及綿陽弧構造的形成又表明它們是在北西—南東向擠壓和近南北向擠壓聯(lián)合作用下形成的。燕山晚期北東向和近南北向復合-聯(lián)合構造的影響范圍向南可達成都—都江堰一帶,走向北東東的孝泉—新場—合興場—豐谷構造帶內部次級褶皺的右列特征顯示北北西向反扭擠壓,也應是上述兩種應力聯(lián)合作用的結果(見圖9c)。4.3漸新世至中新世期間地質格局變化晚白堊世初,秦嶺造山帶的構造體制發(fā)生了重大轉變,進入了北東—南西向伸展主導下的右旋走滑階段,長期作用于四川盆地的近南北向擠壓從此幾近消亡。與此同時,龍門山南段開始活躍,在其前緣形成了新的前淵,川西坳陷從此處于北西—南東向或近東西向的擠壓背景下。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及此后的持續(xù)向北推進,使龍門山早期的北東向構造強烈復活并向盆地內部擴展,川西坳陷南部大致在漸新世至中新世期間整體發(fā)生變形,形成北東向為主的褶皺和相關斷裂(見圖9d)。此外,在川滇構造帶向盆地過渡的部位以及盆地內部,稍晚形成的南北向構造疊加于北東向構造之上,表明近東西向擠壓作用的存在,蘇碼頭、熊坡和龍泉山背斜的右列展布也顯示出近東西向順扭擠壓特征。喜馬拉雅期北東和近南北向構造的影響范圍向北可達綿陽以北,期間形成的合興場—石泉場南北向構造疊加于燕山期孝泉—豐谷北東東向構造之上(見圖9d)。5構造改造研究川西坳陷構造對油氣的控制包含了兩層含義,首先是構造作用本身對油氣的控制,其次是構造疊加對油氣的控制。對于前者,許多學者都有較為深入的研究[4,5,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大致可歸納為3個方面:構造適時性、構造控位和構造改造,前二者主要針對古構造(印支—燕山期),后者主要針對現(xiàn)今構造(喜馬拉雅期)。5.1儲集層致密化的影響川西坳陷生烴中心位于德陽—彭州—大邑一帶,發(fā)育馬鞍塘組—小塘子組、須三段和須五段3套主要烴源巖,大致于中侏羅世、晚侏羅世和白堊紀分別進入生排烴高峰期。川西坳陷的主要儲集層包括須二段、須四段、沙溪廟組和蓬萊鎮(zhèn)組等,其中前二者大多已經(超)致密化,須二段儲集層整體致密化時期為中晚侏羅世,須四段儲集層整體致密化時期為晚侏羅世至白堊紀。由此可見,川西坳陷儲集層致密化作用與油氣充注時期大體同步或略有滯后。因此,儲集層致密化并非影響早期油氣聚集的主要因素,而關鍵在于圈閉形成時期,只有早于主生烴期形成的圈閉才是有效圈閉,即所謂構造適時性。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印支中晚期龍門山前緣的北東向構造以及燕山早期坳陷內部的3排近東西向構造均是早于主生烴期或同步形成的適時圈閉,是早期油氣聚集的最有利地帶。迄今,川西坳陷已發(fā)現(xiàn)的氣田(藏)主要集中于上述構造帶上,表明適時構造在油氣富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5.2含氣構造與構造構造控位包含了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對油氣分布的控制,二是對局部構造含氣性的控制。構造適時性決定了川西坳陷的油氣分布主要受控于早期構造的展布,特別是早期北東向和近東西向構造的疊加部位油氣富集,并因此控制了晚期次生氣藏的位置。勘探實踐表明,無論是原生氣藏還是次生氣藏,除洛帶、新都等少數氣藏明顯受巖性控制外,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絕大多數氣藏(田)均主要受構造控制[16,18,19,20,21,23,31,33,34,37],油氣分布與構造展布具有良好一致性(見圖2),特別是位于德陽—彭州—大邑生烴中心周圍的上述印支—燕山期構造(見圖5),處于油氣早期運聚的指向地帶,成為高豐度含氣區(qū)。對已知氣藏的解剖分析表明,含氣構造均為古構造、古今疊合構造圈閉或古構造背景上的構造-成巖、構造-巖性復合圈閉[18,20,21,23,24,25],這充分說明了古構造在川西坳陷油氣成藏過程中的奠基作用。但就天然氣分布與現(xiàn)今構造的關系而言,現(xiàn)今構造控氣作用并不明顯,在九龍山、中壩、拓壩場、文興場、老關廟、新場、平落壩、漢王場等構造圈閉之外都發(fā)現(xiàn)了工業(yè)氣井,氣藏范圍反而與古構造的吻合度更好。如平落壩香二段氣藏高產井和工業(yè)氣井均位于古構造高部位,氣柱高度遠大于現(xiàn)今閉合高度,且現(xiàn)今圈閉之外亦有氣井發(fā)現(xiàn)(平落5井)(見圖4),含氣面積大于現(xiàn)今圈閉范圍而與古構造一致,氣藏明顯受古構造控制。類似的現(xiàn)象還有中壩須二段氣藏,氣藏展布與古構造形態(tài)一致,而與現(xiàn)今構造高點在北部地區(qū)不符(見圖6),北高點中43井為干井。此外,孝泉、新場沙溪廟組氣藏除與儲集體有關外,也受到古構造的控制。5.3斷層對氣藏及保存條件的影響構造改造是指晚期(主要是喜馬拉雅期)構造對早期氣藏的改造作用,主要包括儲集層改善、原生氣藏破壞和次生氣藏形成等幾種情況,主要取決于斷裂和裂縫的發(fā)育程度。強烈的變形將導致原生氣藏的破壞或保存條件變差,而適中的變形不僅有助于致密儲集層的改善、提高產能,也有利于次生氣藏的形成。通天斷層的發(fā)育勢必破壞早期氣藏并使天然氣散失。龍門山前緣斷裂發(fā)育,北起廣元、南至都江堰,地表油氣苗、瀝青普遍;坳陷東坡的熊坡、蘇碼頭、龍泉山、白馬關等地斷裂附近地表也都有氣苗發(fā)現(xiàn)。龍門山前緣關口斷裂下盤發(fā)育眾多構造(如青林口、讓水、綿竹等),經廣泛勘探后未發(fā)現(xiàn)工業(yè)氣井,充分說明了斷裂對油氣成藏的破壞作用。同樣,在龍泉山構造帶鉆深井5口,因龍泉山斷裂的破壞,探井均未獲工業(yè)氣流,泉參井因斷裂開啟而在須二段中產淡水。此外,地表化探和地層水分析也證實了斷層對氣藏或保存條件的破壞性。適中的變形在改善致密儲集層物性的同時也為次生氣藏的形成提供了輸導條件,成為侏羅系成藏的關鍵控制因素[28,29,30,31,32,34,38]和形成大中型油氣田的主要條件之一。勘探實踐表明,裂縫系統(tǒng)是氣層高產的關鍵,特別是上三疊統(tǒng)超致密砂巖儲集層只有經裂縫改造才能構成工業(yè)氣層并形成高產,典型的如新場氣田新851井,須二段氣層裂縫、裂隙十分發(fā)育,完井測試無阻流量達320×104m3/d。其他氣田或含氣構造如平落壩、合興場、豐谷、中壩等須家河組氣藏的天然氣產能也多與裂縫的發(fā)育程度密切相關。對于次生氣藏而言,適中的變形可形成溝通氣源層的斷裂和裂縫系統(tǒng)而不至于完全破壞保存條件。從川西坳陷侏羅系勘探效果來看,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一些氣田或含氣構造均位于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斷層附近,如平落壩、大興西、松華—白馬等一些主要受構造控制的氣藏形成就與其下方的氣源斷裂直接相關,而一些除構造外還明顯受儲集體控制的氣藏,如孝泉、新場、中江、洛帶、新都、馬井等也與其一側的氣源斷裂密切相關。以新場氣田為例,侏羅系氣藏的形成與其東側青岡嘴一帶逆斷層的發(fā)育密切相關,斷裂深切須家河組氣源層(見圖10),天然氣在高壓驅動下沿斷層和裂縫系統(tǒng)向上運移至沙溪廟組和蓬萊鎮(zhèn)組儲集層,再經沿層側向運移富集而成藏。5.4早期構造的作用構造疊加直接導致構造變位,正向、負向、同軸、非同軸4種疊置方式可造成垂向上構造幅度的變化以及平面上構造高點位置的改變。正向與正向構造的同軸或非同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采購降本知識培訓課件
- 金融標準化知識培訓課件
- 藥肥市場知識培訓課件
- 二零二五年度園林景區(qū)開荒保潔與生態(tài)保護合同3篇
- 某年珠江帝景營銷推廣方案
- 日本“醫(yī)養(yǎng)結合”社區(qū)養(yǎng)老模式構建及對我國的啟示-基于制度分析視角
- 共筑安全墻快樂過寒假模板
- 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Section A 2a-2d 英文版說課稿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 交易中心數字化改造升級設備更新采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立項拿地
- 貴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動畫原理與網絡游戲動畫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網站建設合同范本8篇
- 污水站安全培訓
-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解析版)
- 宜賓天原5萬噸氯化法鈦白粉環(huán)評報告
- 教育機構年度總結和來年規(guī)劃
- 2024年工廠股權轉讓盡職調查報告3篇
- 醫(yī)療器械考試題及答案
- 初三家長會數學老師發(fā)言稿
- 責任護理組長競選
- 法人代持免責任協(xié)議書(2篇)
- 閘站監(jiān)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