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慶生文集 新華出版社出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06/wKhkGWV_0-mAehOkAAGh17gTNHI520.jpg)
![彭慶生文集 新華出版社出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06/wKhkGWV_0-mAehOkAAGh17gTNHI5202.jpg)
![彭慶生文集 新華出版社出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06/wKhkGWV_0-mAehOkAAGh17gTNHI5203.jpg)
![彭慶生文集 新華出版社出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06/wKhkGWV_0-mAehOkAAGh17gTNHI5204.jpg)
![彭慶生文集 新華出版社出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06/wKhkGWV_0-mAehOkAAGh17gTNHI520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彭慶生先生深夜治學(xué)不倦
彭慶生簡介:
彭慶生(1938-2016),湖南安化人,著名唐代文學(xué)研究與古籍整理專家,國
務(wù)院古籍整理領(lǐng)導(dǎo)小組成員,北京語言大學(xué)教授。1956年至1961年在北京大學(xué)中
文系學(xué)習,畢業(yè)后隨唐詩研究大家林庚先生做研究生。1965年任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編
輯,1973年調(diào)入北京語言學(xué)院(北京語言大學(xué)前身)。1988年晉升教授。曾任北語
學(xué)術(shù)委員會委員、中華文化研究所所長、“中華文史論叢”主編等。1992年起獲國
務(wù)院特殊津貼,1995年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稱號。1981年出版的《陳子昂詩注》獲北
京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2015年由黃山書社出版的110萬字《陳子昂集校注》是陳子
昂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此外還著有《唐代樂舞書畫詩選》《初唐詩歌系年考》等重
要著作,聯(lián)合主編有《增訂注釋全唐詩》等。作為兩主編之一完成了國家重點圖書
工程《全唐詩注釋》。
彭慶生先生手稿
彭慶生文集
彭慶生◎著?韓經(jīng)太?陳亮◎編選?
新華出版社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shù)據(jù)
彭慶生文集/韓經(jīng)太,陳亮編選.--北京:新華出版社,2018.5
ISBN978-7-5166-4216-0
Ⅰ.①彭…Ⅱ.①韓…②陳…Ⅲ.①彭慶生-文集②中國文學(xué)-古典文學(xué)研
究-文集Ⅳ.①I206.2-53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shù)據(jù)核字(2018)第109099號
彭慶生文集
編選:韓經(jīng)太?陳?亮
責任編輯:雒?悅封面設(shè)計:臻美書裝
出版發(fā)行:新華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區(qū)京原路8號郵編:100040
網(wǎng)址:
經(jīng)銷:新華書店、新華出版社天貓旗艦店、京東旗艦店及各大網(wǎng)店
購書熱線:010-63077122中國新聞書店購書熱線:010-63072012
照排:臻美書裝
印刷:北京文林印務(wù)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85mm×260mm
印張:43.5字數(shù):660千字
版次:2018年12月第一版印次:2018年12月第一次印刷
書號:ISBN978-7-5166-4216-0
定價:70.00元
版權(quán)專有,侵權(quán)必究。如有質(zhì)量問題,請與出版社聯(lián)系調(diào)換/p>
序?言
序?言
韓經(jīng)太
編輯出版這本《彭慶生文集》,寄托著北語人文學(xué)者的哀思。
彭慶生先生已經(jīng)去世,他病危時我和曾廣開兄去醫(yī)院病房探望的情景,
不時浮上腦際,并總是與三十多年前我初到北語時去見他的情景交織在一起,
令人不勝感慨。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語言學(xué)院,隨著全國上下改革開放的社會思潮,
也在小小的校園里涌動著開放胸襟、實現(xiàn)自我的學(xué)術(shù)思緒,立志建設(shè)中文系
的規(guī)劃,顯然已在一批身居北語而熱愛文學(xué)事業(yè)的老一輩學(xué)者心目中漸次成
熟。我,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在家屬院十八樓的寓所里,第一次拜望
了彭先生。第一次的深刻印象,便是從此知道了彭先生夜間工作的特殊習慣。
那一次到北語,同時也在系主任辦公室拜望了閻純德先生。在此后的長期交
往中,初次見面的印象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次固化為學(xué)者類型的理性認識,彭
先生的“學(xué)者型”和閻先生的“作家型”越來越鮮明地凸顯在歲月的大背景
前面,以致于某種程度上可用于北京語言大學(xué)整體文學(xué)研究風格的精神提煉。
從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的“世紀老人”盛成先生,經(jīng)馳名文學(xué)翻譯
界的傅惟慈先生,到當今深受讀者敬重的梁曉聲先生,北語文學(xué)人的文學(xué)創(chuàng)
作和文學(xué)翻譯,確有值得后人驕傲的精彩一頁。與此相應(yīng),則是以彭慶生先
生為代表的北語古典文學(xué)研究“三先生”的歷史成就。
彭慶生先生的古典詩歌注釋研究,吳書蔭先生的古代戲曲文獻研究,周思
-1-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源先生的《紅樓夢》創(chuàng)作論研究,涵蓋了中國古代文學(xué)研究的詩歌、戲曲、小
說三大領(lǐng)域,契合于中國學(xué)術(shù)界的學(xué)科規(guī)范,且又凸顯出北語學(xué)人的個性特色。
尤其是彭先生的詩歌注釋研究,以《陳子昂詩注》為發(fā)端,一路延伸到獨具風
貌的《唐代樂舞書畫詩選》和集詩詞典故注釋之大成的詞典編纂,工程越來越
大。每次去彭先生家里,總會發(fā)現(xiàn)書房大案上依序排開的“手稿列陣”,彭先
生夫人馬女士曾半開玩笑地說:“那是他的命根子!”的確,再加上彭先生數(shù)
十年如一日的“開夜車”,一位深夜窗下伏案不倦的“清苦”形象,歷歷如在
目前。長期從事文本注釋和文獻考據(jù)事業(yè)所養(yǎng)成的職業(yè)習慣,使彭先生特具一
種細讀精研的學(xué)術(shù)精神,回顧北語培養(yǎng)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博士生十五年來的歷史,
每屆畢業(yè)生的博士論文答辯,我都邀請彭先生為答辯委員會委員,而彭先生對
每篇博士論文的審閱批注,可謂極其詳細具體,在彭先生身上,確實能感受到
學(xué)術(shù)研究與教書育人渾然一體的人生境界。今先生已去,然其精神風采長存。
彭先生其實不善言談,與他交往多年,真正的“聊天”機會并不多。也許
正是因為如此,關(guān)于彭先生的往事,所知不多。只知道在來北語前,曾就職于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古典文學(xué)編輯室,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到北京,曾去人文社拜訪
學(xué)界前輩,當時還在編輯室的王思宇先生便提起過彭先生,言語之間,頗見交情。
上世紀九十年代,西安電視臺有意拍攝一部表現(xiàn)“盛唐氣象”的電視片,不知
通過什么渠道找到我們這里,為此,彭先生帶著我先后去拜訪了林庚先生和陰
法魯先生。林庚先生有詩人氣質(zhì),風神清遠,彭先生執(zhí)弟子禮甚恭,而林庚先
生之解答要言不煩,相形之下,陰法魯先生和藹可親,十分健談,話題有關(guān)“盛
唐氣象”的方方面面,有時引申開去,滿屋歡聲笑語。雖然此事最終無結(jié)果,
但隨同彭先生而得見林庚、陰法魯兩位前輩的經(jīng)歷,對我來說,十分珍貴。
形象地說,彭先生在學(xué)術(shù)上也保持著他學(xué)生生活中的“長跑者”精神,
據(jù)說彭先生在北大讀書時,能從白石橋一路長跑到學(xué)校。長跑者,貴在堅韌,
彭先生之學(xué)術(shù)風格,其有韌勁乎!
-2-
目錄
目錄
CONTENTS
序?言……………1
1年譜與系年考…………………1
陳子昂年譜……………3
武德詩歌系年考……………………27
貞觀詩歌系年考(上)……………42
永徽顯慶詩歌系年考………………59
唐高宗朝詩歌系年考(永徽元年至乾封二年)…………………76
唐高宗朝詩歌系年考(總章元年至上元元年)…………………110
唐高宗朝詩歌系年考(上元二年至弘道元年)…………………142
武則天朝詩歌系年考………………177
唐中宗朝詩歌系年考………………233
2典故例釋……………………297
詩詞典故例釋(一)………………299
詩詞典故例釋(二)………………309
-1-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詩詞典故例釋(三)………………323
詩詞典故例釋(四)………………335
詩詞典故例釋(五)………………354
詩詞典故例釋(六)………………368
詩詞典故例釋(七)………………382
詩詞典故例釋(八)………………397
3文化研究……………………415
陳子昂生卒年考……………………417
唐詩革新的先驅(qū)者陳子昂…………422
唐詩和唐代藝術(shù)的美學(xué)特征………427
屈原的人格力量……………………439
海納百川——唐代文化繁榮的啟示………………442
“帝高陽之苗裔”解:兼論屈原的愛國思想……452
追尋那一切的開始之開始
——林庚先生學(xué)術(shù)業(yè)績淺述…………………459
點校本《全唐詩》有待修訂(上)………………482
點校本《全唐詩》有待修訂(下)………………489
突出北京特色拓展胡同文化研究………………493
又見幽州臺…………497
4書評導(dǎo)讀……………………503
尊敬傳統(tǒng)才能詮釋傳統(tǒng)
——《經(jīng)典與傳統(tǒng):先秦兩漢詩賦考論》的學(xué)術(shù)價值……505
《周亮工全集》評述………………511
-2-
目錄
選目精當?校注精審
——評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xué)作品選注》…………………516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罕見的多基因文化”………521
《中國歷代詩歌選》導(dǎo)讀…………524
5序言后記……………………539
《陳子昂詩注》序…………………541
《唐代樂舞書畫詩選》后記………551
《詩詞典故辭典》后記……………552
《唐詩精品》前言…………………555
《初唐詩歌系年考》后記…………557
《陳子昂集校注》前言……………559
《陳子昂集校注》后記……………587
6文學(xué)鑒賞……………………591
一字不著盡得風流………………593
美玉殞損豪門前
——讀《霍小玉傳》…………596
《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其二、其三)》賞析………………601
《宿紫閣山北村》賞析……………605
7懷記老師……………………609
高山仰止
——憶游國恩先生……………611
如親化雨,如坐春風
——賀褚先生七十華誕………617
-3-
難窺夫子墻
——敬賀小如師九秩華誕……………………623
8雜文…………635
努力提高教學(xué)質(zhì)量…………………637
要人才,不要蠢才…………………641
金庸小說中的俠義精神……………643
從“白?!钡健凹t專”……………648
感時傷逝話舞文……………………654
9他人序評……………………657
《詩詞典故辭典》序言……………659
《初唐詩歌系年考》序……………663
《初唐詩歌系年考》評……………664
10學(xué)術(shù)年表…………………671
彭慶生學(xué)術(shù)年表……………………673
后?記…………683
1
年譜與系年考
彭慶生文集
PENGQINGSHENGWENJI
1年譜與系年考
陳子昂年譜1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其先陳國人。漢末淪喪,十代祖祗自汝南仕蜀
為尚書令。其后蜀為晉所滅,子孫避晉不仕,居涪南武東山。六代祖太樂,梁大同
中為本郡司馬。太樂生方慶,好道,隱居武東山。方慶生湯,為郡主簿。湯生通,
早卒。通生二子:辯、嗣。辯少習儒學(xué),以豪英剛烈著聞;嗣隱居不仕,修養(yǎng)生之道,
家累千金,如意元年(692)五月十三日卒于家,年八十五。辯生二子:元敬、元爽。
元敬以豪俠慷慨著聞,年二十二,鄉(xiāng)貢明經(jīng)擢第,拜文林郎,屬憂艱不仕。后山棲
絕谷,放息人事,餌云母以怡其神,玄圖天象,無所不達。圣歷二年(699)七月七
日卒于家,年七十四。元敬生二子:長子子昂,次子名字事跡皆不可考,唯子昂《合
州津口別舍弟》詩可證有其人。元爽生孜,字無怠,長壽二年(693)七月卒于家,
年三十五。(子昂世系,見本集卷五《梓州射洪縣武東山故居士陳君碑》、卷六《我
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陳公墓志文》及《堂弟孜墓志銘》)
唐高宗顯慶四年己未(659)子昂生。一歲。
前一年,尉遲敬德病歿,褚遂良卒于貶所。本年七月,長孫無忌自殺;八月,
貶于志寧。貞觀老臣于是殆盡,政歸中宮。是年王勃十一歲,楊炯十歲,賀知章生。
關(guān)于陳子昂的生卒年,迄今有三說:
一說生于高宗顯慶元年(656),卒于周證圣元年(695),享年四十(見姜亮夫《歷
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按:此說甚誤。蓋萬歲通天元年(696)九月至神功元年(697)
七月,子昂嘗從建安王武攸宜東征契丹,此事盧藏用《陳氏別傳》(以下簡稱《別
編選者按:本文原載于《陳子昂詩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1本譜系綜合羅庸《陳子昂年譜》與岑仲勉《陳子昂及其文集之事跡》,參以拙見而成。
-3-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傳》)、趙儋《故右拾遺陳公旌德碑》(以下簡稱《趙碑》)、《舊唐書·陳子昂
傳》(以下簡稱《舊傳》)、《新唐書·陳子昂傳》(以下簡稱《新傳》)及《通鑒》
卷二百五都有明確的記載,本集中更有大量詩文,皆作于居建安軍幕之時;而子昂
于圣歷元年(698)歸隱,則《別傳》、《趙碑》、《新傳》及《唐才子傳》所記均同。
一說生于顯慶元年(656),卒于圣歷元年(698),享年四十三歲(見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xué)史》)。按本集卷六《文林郎陳公墓志文》云:“太歲己亥,享
年七十有四,七月七日己未,隱化于私館。孤子子昂愚昧,鞠然在疚,不知所從,
乃祗馴圣人卜宅之義,是歲十月己酉,遂開拭舊塋,奉寧神于此山石佛谷之中岡也?!?/p>
己亥乃圣歷二年(699),則子昂之卒,必在是年十月以后,鄭說亦失考。
一說生于高宗龍朔元年(661),卒于長安二年(702),享年四十二歲(見羅庸《陳
子昂年譜》以下簡稱《羅譜》)。按此說有四不可通:
其一,本集卷六《堂弟孜墓志銘》敘孜卒于周長壽二年癸巳秋七月(長壽本作
天授,《羅譜》據(jù)是年干支校改,是),時年三十五。倘依《羅譜》,是年子昂方
三十三歲,豈能稱孜為“弟”?岑仲勉《陳子昂及其文集之事跡》(下引岑說均見此文)
謂:“‘時年三十五’為‘時年三十三’或‘時年二十五’之訛,斯孜為子昂弟矣?!?/p>
但這只是一種臆測,而《羅譜》則以題目中的“堂弟”二字“或后人所加”,也缺
乏證據(jù)。
其二,岑仲勉雖同意《羅譜》的結(jié)論,卻也有疑惑,他說:“《別傳》敘子昂之死,
似在居喪之際,圣歷二年至長安二年,已后先四年,又似不合?!睋?jù)《別傳》、《新
傳》、《趙碑》及《唐才子傳》,子昂之死,確在居喪之中,岑氏所疑甚是。
其三,《別傳》云:“年二十一,始東入咸京,游太學(xué)。”按:《別傳》作者
與子昂“篤歲寒之交”,所言必有據(jù)?!读_譜》又據(jù)子昂《落第西還別劉祭酒高明
府》、《落第西還別魏四懔》二詩,考定子昂于二十一歲入咸京,二十二歲至東都
應(yīng)試,落第西還,也完全可信,然系此二事于開耀元年至永淳元年(681—682)則非。
子昂有《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一詩,中云:“群公禊飲,于洛之濱”,則此宴
必在洛陽;又云:“今我不樂,含意未申”,顯然是落第后所作;而孫慎行序此宴云:
“調(diào)露二年(680),暮春三日,同集于王令公之林亭,申交契也?!保ㄒ姟度圃姟?/p>
卷七十二)可證子昂初至東都應(yīng)試,必在調(diào)露二年;其始入咸京游太學(xué),則當在調(diào)
-4-
1年譜與系年考
露元年(679)。倘依《羅譜》,其時子昂尚在蜀中讀書,豈能有王明府山亭之宴?
其四,《羅譜》考定子昂生卒年的唯一根據(jù)是:《別傳》、《趙碑》皆謂子昂享
年四十二歲,《趙碑》又云:“年二十四,文明元年進士,射策高第。其年高宗崩于
洛陽宮。”由文明元年(684)上推二十四年為高宗龍朔元年(661),是為子昂生年;
由龍朔元年下推四十二年為長安二年(702),是為子昂卒年。按《趙碑》所載子昂
及第之年,不僅與其他史料不符,而且自相矛盾。據(jù)兩《唐書》及《通鑒》,高宗卒
于弘道元年(683)十二月,而《趙碑》前書“文明元年進士”,繼云“其年高宗崩
于洛陽宮”,是顯然有誤?!短撇抛觽鳌肪硪辉疲骸白影鹤植瘢髦萑恕i_耀二年
(682)許且榜進士?!毙焖伞兜强朴浛肌范疲骸翱肌侗费陨洳吒叩谠诟咦诒乐?,
當以《才子傳》為是?!庇帧秳e傳》、《舊傳》、《新傳》皆敘子昂及第在高宗崩之
前,故當從《唐才子傳》。然據(jù)《別傳》:子昂二十一歲始入咸京;而《三月三日宴
王明府山亭》及《落第西還》等詩,則可證其二十二歲至東都應(yīng)試,落第而歸;故《趙
碑》所記二十四歲中進士,仍屬可信,唯“文明元年”乃“開耀二年”之訛。
綜上所述:子昂于調(diào)露元年始入長安,年二十一;調(diào)露二年至洛陽,初試落第,
年二十二;開耀二年舉進士,年二十四。由調(diào)露元年上推二十一年、調(diào)露二年上推
二十二年、開耀二年上推二十四年,是為顯慶四年(659),即子昂生年。由此下推
四十二年,是為周久視元年(700),即子昂卒年。如此,則長壽二年(693)孜卒
之日,子昂亦三十五歲,自可稱孜為弟,不必竄改《堂弟孜墓志銘》的題目,也不
必縮短陳孜的年壽(將“三十五”改作“二十五”或“三十三”);而子昂之卒距
父喪不足二年,正在守制之中,與《別傳》、《趙碑》、《新傳》、《唐才子傳》合,
岑氏的疑惑亦可冰釋。
顯慶五年庚申(660)二歲
十月,高宗以久苦風疾,委托武后處理朝政。
龍朔元年辛酉(661)三歲
劉知幾生。
龍朔二年壬戌(662)四歲
龍朔三年癸亥(663)五歲
宋璟生。
-5-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麟德元年甲子(664)六歲
高宗與上官儀謀廢武后,敗。自是天下大權(quán),悉歸武后。
玄奘卒。
麟德二年乙丑(665)七歲
于志寧卒。
乾封元年丙寅(666)八歲
正月,高宗封泰山。贈孔子太師,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令狐德棻卒。
乾封二年丁卯(667)九歲
張說生。
總章元年戊辰(668)十歲
總章二年己巳(669)十一歲
李勣卒。
咸亨元年庚午(670)十二歲
蘇颋生。
咸亨二年辛未(671)十三歲
咸亨三年壬申(672)十四歲
咸亨四年癸酉(673)十五歲
張九齡生。
上元元年甲戌(674)十六歲
八月,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
上元二年乙亥(675)十七歲
四月,武后酖殺太子弘。六月,立雍王賢為皇太子。
儀鳳元年丙子(676)十八歲
始發(fā)奮讀書。
《別傳》:“始以豪家子,馳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嘗從博徒入鄉(xiāng)學(xué),
慨然立志,因謝絕門客,專精墳典。數(shù)年之間,經(jīng)史百家,罔不該覽?!薄缎聜鳌仿酝?。
是年王勃卒。十二月,太子賢等注《后漢書》成。
-6-
1年譜與系年考
儀鳳二年丁丑(677)十九歲
居家讀書。
儀鳳三年戊寅(678)二十歲
居家讀書。
是年李邕生。
調(diào)露元年己卯(679)二十一歲
始入長安,游太學(xué)。
《別傳》:“年二十一,始東入咸京,游太學(xué)。歷抵群公,都邑靡然屬目矣。
由是為遠近所稱,籍甚?!?/p>
本年正月,高宗至東都。十月,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俱反,自此頻年入寇。
編年詩1:
《初入峽苦風寄故鄉(xiāng)親友》
《江上暫別蕭四劉三旋欣接遇》
《白帝城懷古》
《度荊門望楚》
《晚次樂鄉(xiāng)縣》
《峴山懷古》
《于長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調(diào)露二年
永隆元年庚辰(680)二十二歲
至東都,應(yīng)試落第,遂經(jīng)長安返里。
是年高宗居?xùn)|都。三月,裴行儉大破突厥于黑山。八月甲子,廢太子賢為庶人;
乙丑,立英王哲為皇太子,改元永隆。十月丙午,文成公主卒于吐蕃,己酉,高宗西還。
編年詩:
《上元夜效小庾體》
《晦日宴高氏林亭并序》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1關(guān)于陳詩編年問題,詳見本書(編選者按:指《陳子昂詩注》)各篇之說明。
-7-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落第西還別劉祭酒高明府》
《落第西還別魏四懔》
《宿襄河驛浦》
《送梁李二明府》
《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船前后不相及》
《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合州津口別舍弟至東陽步趁不及眷然有懷作以示之》
開耀元年辛巳(681)二十三歲
居射洪。
本年正月,突厥寇原、慶等州。秋,裴行儉大破突厥。
開耀二年
永淳元年壬午(682)二十四歲
登進士第(說見前)。嘗以文章干謁中書令薛元超,無成,遂歸鄉(xiāng)里。
是年二月,皇孫重照生;癸未,改元永淳;戊午,高宗立重照為皇太孫,并破
例為之開府置官屬。四月,高宗至東都。是歲,西突厥阿史那車薄帥十姓反,又突
厥阿史那骨篤祿反。
編年詩:
《題田洗馬游巖桔槔》
編年文:
《上薛令文章啟》
岑仲勉謂薛令即中書令薛元超,核以子昂文意(如“當重寄于阿衡,中階協(xié)泰”
云云),極是;《羅譜》以薛令為縣令,誤。據(jù)《舊唐書》卷七十三及《通鑒》卷
二百二,元超于開耀元年閏七月守中書令;弘道元年致仕,其年冬病卒,故此啟當
作于永淳元年。
永淳二年
弘道元年癸未(683)二十五歲
隱居射洪,求仙學(xué)道,與暉上人游。
本集卷七《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曰:“永淳二年四月孟夏云云。朝
廷子入,期富貴于崇朝;林嶺吾棲,學(xué)神仙而未畢?!笔瞧潆[居學(xué)仙之證。
本年突厥數(shù)入寇。十二月丁巳,改元弘道,其夜,高宗卒。甲子,中宗即位,
-8-
1年譜與系年考
尊武后為皇太后,臨朝稱制。
編年詩:
《春日登金華觀》
《山水粉圖》
《酬暉上人夏日林泉見贈》
《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
《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并序》
《感遇》其十一
編年文:
《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
唐中宗嗣圣元年
唐睿宗文明元年
唐武后光宅元年甲申(684)二十六歲
春,詣闕上書。武后奇其才,召見金華殿,遂擢麟臺正字。
《別傳》:“屬唐高宗大帝崩于洛陽宮,靈駕將西歸,子昂乃獻書闕下。時皇
上以太后居攝,覽其書而壯之,召見問狀。子昂貌寢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際,
甚慷慨焉。上壯其言而未深知也,乃勑曰:‘梓州人陳子昂,地籍英靈,文稱暐曄?!?/p>
拜麟臺正字。時洛中傳寫其書,市肆閭巷,吟諷相屬,乃至轉(zhuǎn)相貨鬻,飛馳遠邇?!?/p>
《唐才子傳》卷一:“光宅元年,詣闕上書,諫靈駕入京。召見,武后奇其才,遂
拜麟臺正字?!?/p>
本年正月,改元嗣圣。二月戊午,武后廢中宗;己未,立睿宗,壬子,改元文明;
庚申,廢皇太孫重照為庶人。三月,殺故太子賢于巴州。九月甲寅,改元光宅;丁丑,
徐敬業(yè)反于揚州。十一月乙丑,徐敬業(yè)敗亡。
編年詩:
《春夜別友人》二首
《酬田逸人見尋不遇隱居里壁》
編年文:
《諫靈駕入京書》
據(jù)《通鑒》卷二百三,高宗靈駕于五月丙申還長安,故書當作于五月以前。
《諫政理書》
-9-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首題“梓州射洪縣草莽愚臣陳子昂謹冒死稽首再拜獻書闕下”,是其布衣獻書
之證,事在本年;《新傳》敘于“垂拱初”,誤。
《麈尾賦》
序曰:“甲申歲,天子在洛陽,余始解褐守麟臺正字。太子司直宗秦客置酒金谷亭,
酒酣,共賦座上食物,命余為《麈尾賦》焉?!?/p>
《為喬補闕慶武成殿表》
《羅譜》祗云“授官居?xùn)|都數(shù)年中作”,岑仲勉曰:“按《新唐書》卷四:‘光
宅元年二月甲子,皇帝率群臣上尊號于武成殿。’則此文殆光宅初年作。”按:《通
鑒》卷二百三所敘與《新唐書》同,岑說是。
垂拱元年乙酉(685)二十七歲
居?xùn)|都,守麟臺正字。十一月十六日,武后召見,賜紙筆,令于中書省條上利害,
對出使、牧宰、人機三事。
《通鑒》卷二百三:“垂拱元年冬十一月,麟臺正字射洪陳子昂上疏”云云。
按疏載本集卷八,題曰《上軍國利害事三條》,其末云:“今月十六日,特奉恩詔,
賜臣紙筆,遣于中書言天下利害”。《新傳》:“后召見,賜筆札中書省,令條上利害,
子昂對三事?!?/p>
是歲,突厥骨篤祿數(shù)寇邊。
編年詩:
《答洛陽主人》
編年文:
《上軍國利害事三條》
垂拱二年丙戌(686)二十八歲
居?xùn)|都,守麟臺正字。旋從喬知之北征同羅、仆固。三月,經(jīng)隴坻。四月,次
張掖河。五月,次同城。七月,獨南旋。八月,歸至張掖。歸朝后,上書論西蕃邊
州安危事。
按子昂從喬知之北征事,兩《唐書》本傳及《舊唐書·喬知之傳》均失載。《羅
譜》據(jù)子昂《燕然軍人畫像銘序》及《觀荊玉篇序》等考定之,確甚。
是歲,武后始盛開告密之門,從此酷吏橫行,冤獄紛起。秋,黑齒常之破突厥
-10-
1年譜與系年考
于兩井。
編年詩:
《贈趙六貞固》二首
《觀荊玉篇并序》
《度峽口山贈喬補闕知之王二無競》
《題居延古城贈喬十二知之》
《居延海樹聞鶯同作》
《題祀山烽樹贈喬十二侍御》
《感遇》其三
《感遇》其三十五
《感遇》其三十七
《還至張掖古城聞東軍告捷贈韋五虛己》
編年文:
《吊塞上翁文》
文曰:“丙戌歲兮,我征匈奴。恭聞北叟,托國此都?!?/p>
《燕然軍人畫像銘并序》
序曰:“夏五月,師舍于同城?!?/p>
《為人陳情表》
表曰:“今歲奉使,已至居延?!逼淙水斒擒姼?。
《為喬補闕論突厥表》
表曰:“伏見去月日敕,令同城權(quán)置安北都護府,以招納亡叛,扼匈奴之喉。”
置安北府在本年五月,則表當作于六月。
《上西蕃邊州安危事三條》
《新傳》:“于時吐蕃九姓叛,詔田揚名發(fā)金山十姓兵討之。十姓君長以三萬騎戰(zhàn),
有功。遂請入朝。后責其嘗不奉命擅破回紇,不聽。子昂上疏曰”云云。文曰:“臣
伏見今年五月敕,以同城權(quán)置安北府。”則疏當作于本年秋歸朝之后。
《為蘇令本與岑內(nèi)史啟》
《舊唐書·岑長倩傳》:“垂拱初,自夏官尚書遷內(nèi)史,知夏官事。俄拜文昌右相,
-11-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封鄧國公。”《新傳》同?!锻ㄨb》卷二百三:“垂拱二年夏四月,以岑長倩為內(nèi)史?!?/p>
則此啟當作于子昂北征歸朝后的一二年中。
垂拱三年丁亥(687)二十九歲
居?xùn)|都,守麟臺正字。冬,上《諫雅州討生羌書》。
《新傳》:“后方謀開蜀山,由雅州道翦生羌,因以襲吐蕃。子昂上書,以七
驗諫止之?!薄锻ㄨb》卷二百四:“垂拱四年冬十二月,太后欲發(fā)梁、鳳、巴蜓,
自雅州開山通道,出擊生羌,因襲吐蕃,正字陳子昂上書云云?!卑础陡杏觥菲?/p>
二十九云:“丁亥歲云暮,西山事甲兵。贏糧匝邛道,荷戟爭羌城?!奔丛伷涫隆?/p>
則開蜀擊羌,事在本年冬,《通鑒》敘于垂拱四年末,誤。
本年二月,突厥寇昌平。七月,黑齒常之破突厥于黃花堆。十月,爨寶璧與突厥戰(zhàn),
全軍覆滅。
編年詩:
《感遇》其二十九
編年文:
《諫雅州討生羌書》
《為司農(nóng)李卿讓本官表》
表云:“橫被逆賊徐敬真以私讎架禍誣臣,云與叔孝逸交通逆豎,獄官執(zhí)法,
寘以極刑。不圖天地之恩,再生枯骨?!庇衷疲骸俺际逍⒁荩剖刮椿?。”按:徐
敬真乃敬業(yè)之弟,被捕后多所連引;李孝逸于垂拱二年二月左遷施州刺史,三年
十一月流儋州而卒。事見《通鑒》卷二百四及《舊唐書·宗室傳》。據(jù)此,表當作
于垂拱二年二月以后,本年十一月以前。
垂拱四年戊子(688)三十歲
居?xùn)|都,守麟臺正字。上《諫用刑書》與《諫曹仁師出軍書》。
按:《諫用刑書》,《羅譜》系于垂拱二年三月;《諫曹仁師出軍書》,《羅譜》
系于延載元年三月初,皆誤。今從岑仲勉說,編入垂拱四年(詳見岑氏《陳子昂及
其文集之事跡》)。
本年四月,武承嗣偽造瑞石,文云:“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使人表稱獲之
于洛水,武后命其石曰“寶圖”。五月,加尊號曰圣母神皇。八月,越王貞、瑯邪
-12-
1年譜與系年考
王沖等反,旋敗亡。十二月己酉,武后拜洛受圖。
編年文:
《諫用刑書》
《諫曹仁師出軍書》
《為豐國夫人慶皇太子誕表》
表內(nèi)仍稱“皇太后陛下”,當作于本年五月武后加尊號之前。
《為王美暢謝兄官表》
表云:“近屬虺貞構(gòu)逆,惑亂豫州,詿誤平人,自貽梟滅。陛下憫荊河之俗,
遭此無辜;吊汝濆之人,使其昭慶?!薄俺夹重懝蹋瑸E承天獎,遷授豫州?!卑蠢?/p>
貞敗于九月,表當作于九月以后。
《為程處弼辭放流表》
《為將軍程處弼謝放流表》
按:《羅譜》謂此二表作于本年以前,又以《為程處弼慶拜洛表》作于本年十二月,
皆誤。今從岑仲勉說,將《辭放流表》與《謝放流表》編入本年,《慶拜洛表》當
作于永昌元年。
永昌元年己丑(689)三十一歲
居?xùn)|都,守麟臺正字。三月十九日,武后再次召見,使論為政之要,子昂退而上《答
制問事八條》。秩滿,遷右衛(wèi)胄曹參軍。十月,上《諫刑書》。
《新傳》:“后復(fù)召見,使論為政之要,適時不便者,毋援上古,角空言。子
昂乃奏八科云云。俄遷右衛(wèi)胄曹參軍?!薄秳e傳》:“秩滿,隨常牒補右衛(wèi)胄曹?!?/p>
本年孟浩然生。十月,名將黑齒常之被誣下獄,縊死。十一月,始用周正,改
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
編年詩:
《洛城觀酺應(yīng)制》
又《感遇》其十六當作于本年前后;《感遇》其二十一、其二十三、《送魏大
從軍》、《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等四篇當作于官麟臺正字時。
編年文:
《為程處弼慶拜洛表》(說見前)
-13-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為永昌父老勸追尊忠孝王表》
“忠孝”,刊本作“中山”,岑仲勉據(jù)《順陵碑》(見《續(xù)古文苑》)、李嶠《攀
龍臺碑》(《全唐文》二四九)及《新唐書》卷四考定“中山”系“忠孝”之訛。《通
鑒》卷二百四:“永昌元年二月丁酉,尊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妣曰忠孝太后?!?/p>
則是表當作于二月丁酉之前。
《為百官謝追尊魏國大王表》
當作于二月丁酉之后。
《答制問事八條》
文曰:“臣今月十九日蒙恩敕召見,令臣論當今政要。”《通鑒》卷二百四:
“三月壬申,太后問正字陳子昂當今為政之要。子昂退,上疏”云云。按三月壬申,
即十九日,《通鑒》記是。
《上益國事》
文曰:“臣伏見神皇陛下恭己受圖?!卑次浜笫軋D在垂拱四年十二月己酉。又曰:
“臣參班一命?!睋?jù)《新唐書·百官志》:麟臺正字,正九品下。即所謂“一命”之官;
右衛(wèi)胄曹參軍,正八品下,不得復(fù)稱“一命”。故此疏之作,當在去年十二月以后,
本年移官參軍之前。
《諫刑書》
《通鑒》卷二百四:“永昌元年冬十月,右衛(wèi)胄曹參軍陳子昂上疏”云云,是
疏即《諫刑書》?!读_譜》據(jù)書中“去月十五日,陛下特察詔囚李珍等無罪,明魏
真宰有功,召見高正臣,又推元萬頃,百寮慶悅,皆賀圣明”,謂“去月十五日”
即“八月乙未”,因定此文當作于九月。按書云:“又九月十八日,明堂享會,慶
云抱日。……又其月二十一日,恩敕免張楚金等死,初有風雨,變?yōu)榫霸啤!碧葧?/p>
作于九月,則書中“九月”與“其月”皆當作“今月”。推其前后文意,仍以《通鑒》
所記為是。
唐載初元年
周天授元年庚寅(690)三十二歲
居?xùn)|都,守右衛(wèi)胄曹參軍。九月,上《大周受命頌》。
本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經(jīng)》四卷,言武后乃彌勒佛下生,當代唐為人世主,
制頒于天下。九月壬午,武后稱帝,改國號曰周,改元天授。
-14-
1年譜與系年考
編年詩:
《感遇》其四
當作于垂拱元年至本年之間。
《感遇》其九
當作于武后稱帝前后。
編年文:
《唐故循州司馬申國公高君墓志》
志曰:“粵載初元年,歲在攝提格,始昭啟亡靈,改卜遷祔。”當作于去年
十一月以后,本年九月以前。
《上大周受命頌表》
《大周受命頌》四章并序
《上蜀川軍事》
《羅譜》疑為圣歷元年作,誤。岑仲勉曰:“表不署年月,考圣母神皇之號,
行用于垂拱四年五月后,長壽三年五月前。今表稱武后為圣母神皇,當是此數(shù)年間
所上?!卑矗横f亦未妥。據(jù)兩《唐書》及《通鑒》,武后于垂拱四年五月加尊號
曰圣母神皇,天授二年正月加尊號曰圣神皇帝,故表當作于垂拱四年五月至天授二
年正月之間。
《為陳御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表》
表曰:“伏惟圣母神皇陛下,大虹齊圣,感月含神”,“青云出洛,爰開受命
之符?!币喈斪饔诖构八哪晡逶乱院?,天授二年正月以前。
天授二年辛卯(691)三十三歲
居?xùn)|都,守右衛(wèi)胄曹參軍。秋,以繼母憂解官返里。
《羅譜》考定子昂丁憂去官在本年仲春,然《西還至散關(guān)答喬補闕知之》,《羅
譜》亦定為丁艱去洛時作,詩云:“葳蕤蒼梧鳳,嘹唳白露蟬。”則其時當在仲秋,
而非仲春。
本年九月,狄仁杰拜相。
編年詩:
《奉和皇帝丘禮撫事述懷應(yīng)制》
-15-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西還至散關(guān)答喬補闕知之》
又《感遇》其十二、其二十四、《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題李三書齋》、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送殷大入蜀》、《鴛鴦篇》等七篇,皆作于釋褐之后,
丁憂去官之前。
編年文:
《為赤縣父老勸封禪表》
《通鑒》卷二百四:“天授二年春一月,地官尚書武思文及朝集使二千八百人,
表請封中岳?!北懋斪饔诖藭r。
《唐袁州參軍李府君妻清河張氏墓志銘》
志曰:“以大周天授二年二月日朔,遷祔于袁州君之舊塋?!?/p>
《唐陳州宛丘縣令高府君夫人河南宇文氏墓志銘》
志曰:“以大周天授二年,太歲辛卯,二月癸卯,啟殯于東園,遷祔于洛州某原?!?/p>
《祭外姑宇文夫人文》
《上殤高氏墓志銘》
志曰:“天授二年,龍集辛卯”,“其年二月癸卯朔,十八日庚申,啟殯歸瘞
于大塋?!?/p>
《祭黃州高府君文》
岑仲勉據(jù)上殤高氏、河南宇文氏二墓志銘及《祭外姑宇文夫人文》,考定上殤
高氏乃黃州高府君之孫,宇文氏乃上殤高氏之母,因改葬黃州高府君,同時將其兒
媳宇文氏祔葬,故《祭黃州高府君文》亦作于天授二年無疑。
《故宣議郎騎都尉行曹州離狐縣丞高府君墓志銘》
志曰:“天授二年,歲在單閼,七月二十日考終厥命,卒于陸渾縣明高之山莊”,
“即以其年十月,葬于北邙山平樂之原。”
《為資州鄭使君讓官表》
表曰:“伏惟陛下革命開基,造天立極,方且弘宣帝典,大啟皇猷”,“大周
之命惟新,愚臣之責攸息?!碑斪饔谖浜蠓Q帝之后,子昂丁艱去洛之前。
《為司刑袁卿讓官表》
岑仲勉曰:“按《新表》六一:長壽元年二月戊午,秋官尚書袁智弘同平章事;
-16-
1年譜與系年考
九月辛丑,智弘流嶺南。尚書比司刑卿為高,依此推之,智弘授司刑卿,應(yīng)在長壽
元年以前,此表即代智弘作也?!卑幢矸Q“神皇陛下”,當作于垂拱四年五月以后,
本年丁憂去官之前。
天授三年
如意元年
長壽元年壬辰(692)三十四歲
居蜀守制,臥疾家園,從暉上人游。五月十三日,叔祖嗣卒。
是年一月,狄仁杰等被誣下獄。四月丙申,改元如意。八月,李昭德拜相。九
月庚子,改元長壽。十月,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收復(fù)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zhèn)。
編年詩: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并序》
《夏日游暉上人房》
《酬暉上人秋夜獨坐山亭有贈》
《臥疾家園》
《秋園臥疾呈暉上人》
長壽二年癸巳(693)三十五歲
春夏居蜀守制。七月,堂弟孜卒。夏秋之際,經(jīng)遂州、忠州、萬州下江陵,返東都。
擢右拾遺。
本集卷七《忠州江亭喜重遇吳參軍牛司倉序》云:“昔歲居單閼(即天授二年),
適言別于茲都;今龍集昭陽(即長壽二年),復(fù)相逢于此地?!薄敖曛缆贩劫d,
巴徼之云山漸異。”是道經(jīng)忠州下江陵時作。又曰:“丹藤綠筱,俯映長筵;翠渚洪瀾,
交流合座?!眲t時在夏秋之際?!秳e傳》:“服闋,拜右拾遺。子昂晚愛黃老之言,
尤耽味易象,往往精詣。在職默然不樂,私有掛冠之意?!薄缎聜鳌罚骸胺K,擢
右拾遺。子昂多病,居職不樂?!?/p>
編年詩:
《遂州南江別鄉(xiāng)曲故人》
《萬州曉發(fā)放舟乘漲還寄蜀中親友》
《感遇》其二十七
《感遇》其二十八
-17-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編年文:
《梓州射洪縣武東山故居士陳君碑》
碑云:“享年八十有五,太歲壬辰,五月十三日,考終厥命?!庇衷疲骸伴L壽二年,
龍集癸巳,某月某朔日,歲月載逾,卜兆時吉,始啟殯昭告,奉遷于舊塋武東山之陽?!?/p>
《館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銘》
志云:“以長壽二年,太歲癸巳,二月十七日,遇暴疾卒于通泉縣之官舍。”
《忠州江亭喜重遇吳參軍牛司倉序》
《為朝官及岳牧賀慈竹再生表》
表云:“日者王德壽等承使失旨,虐濫無辜,災(zāi)感蝗蟲,毒痡慈竹?!睋?jù)《舊
唐書·萬國俊傳》,王德壽等濫殺無辜,事在長壽二年;又《新唐書》卷三十六載:
長壽二年,臺、建等州蝗災(zāi)。故此表之作,當在長壽二年或三年。
長壽三年
延載元年甲午(694)三十六歲
居?xùn)|都,守右拾遺。旋坐逆黨陷獄。
子昂陷獄事,《別傳》、《趙碑》、《舊傳》《新傳》均失載,《羅譜》據(jù)其《謝
免罪表》等文考定之,確甚。
本年正月,突厥可汗骨篤祿卒,弟默啜自立為可汗。臘月,默啜寇靈州。五月,
武則天加尊號曰越古金輪圣神皇帝,改元延載。
編年文:
《堂弟孜墓志銘》
志曰:“始以今甲午歲獻春一月乙酉朔二十五日己酉,窆于石溪山之北岡,陪
考墳也?!?/p>
《周故內(nèi)供奉學(xué)士懷州河內(nèi)縣尉陳君碩人墓志銘》
銘曰:“青龍甲午,銘茲墳兮?!?/p>
證圣元年天
冊萬歲元年乙未(695)三十七歲
獄解,復(fù)官右拾遺。
本年正月,改元證圣。九月甲寅,武則天加尊號曰天冊金輪大圣皇帝,改元天
冊萬歲。
編年詩:
-18-
1年譜與系年考
《宴胡楚真禁所》
《感遇》其十九
編年文:
《祭韋府君文》
文曰:“昔君夢奠之時,值余置在叢棘,獄戶咫尺,邈若山河,話言空存,白
馬不吊。迨天網(wǎng)既開,而宿草成列。”當作于出獄之后。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
原注:“時龍集乙未十二月二十日?!?/p>
萬歲登封元年
萬歲通天元年丙申(696)三十八歲
居?xùn)|都,守右拾遺。夏五月壬子,營州契丹松漠都督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
榮舉兵反,攻陷營州。乙丑,遭左鷹揚衛(wèi)將軍曹仁師等二十八將討之。秋七月辛亥,
以梁王武三思為榆關(guān)道安撫大使,以備契丹。九月,以同州刺史建安郡王武攸宜為
右武威衛(wèi)大將軍,充清邊道行軍大總管,以討契丹。子昂以本官參謀。
《別傳》:“屬契丹以營州叛,建安郡王攸宜親總?cè)致桑_閣英妙,皆置在軍麾,
時勑子昂參謀帷幕?!薄囤w碑》、《新傳》所記略同。
是年臘月甲申,武則天封嵩山,改元萬歲登封。三月丁巳,改元萬歲通天。九
月丁巳,突厥寇涼州。
編年詩: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并序》
《東征答朝臣相送》
《登澤州城北樓宴》
《東征至淇門答宋參軍之問》
《登薊城西北樓送崔著作融入都并序》
《答韓使同在邊》
編年文:
《送麴郎將使默啜序》
序曰:“狼居革心,蟻伏請職。歲一月,上將恤戎,乃以金章假麴公為司賓卿,
載馳錦車,諭意云幕,且欲頓單于之膝,受呼韓之朝?!卑础锻ㄨb》卷二百五:“天
-19-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冊萬歲元年冬十月,突厥默啜遣使請降,太后喜,冊授左衛(wèi)大將軍、歸國公?!濒?/p>
郎將之使默啜,蓋為此,序當作于本年一月。
《昭夷子趙氏碑》
碑云:“蒼龍丙申,歲在大梁,遭命不造,發(fā)痟疾而卒,時三十九?!睏畛涡?/p>
正本“丙申”作“甲申”,“三十九”作“四十九”,誤,今依別本及《羅譜》校改。
《上軍國機要事》
《通鑒》卷二百五云:“萬歲通天元年九月,右拾遺陳子昂為攸宜府參謀,上疏曰:
‘恩制幸免天下罪人及募諸色奴充兵討擊契丹,此乃捷急之計,非天子之兵’云云?!?/p>
按《通鑒》此引疏文,即《上軍國機要事》。然細審文意,如“臣欲募死士三萬人,
長驅(qū)賊庭,一戰(zhàn)掃定”,“伏望天恩賜給前件袍帶告身器物二千事,庶以勸勵士眾”,
顯然皆主帥語氣,故此疏乃初出軍時為建安王武攸宜作,非子昂自上疏,《通鑒》誤。
《為建安王誓眾詞》
詞曰:“故皇帝命我,肅將王誅,今大師已集,方將問罪?!币喑醭鰩煏r作。
萬歲通天二
年神功元年丁酉(697)三十九歲
在建安軍幕。三月,次漁陽。清邊道總管王孝杰與孫萬榮戰(zhàn)于東硤石谷,大敗,
孝杰陣亡。舉軍震恐,不敢進。子昂諫攸宜嚴立法制,且請分萬人為前驅(qū),奮命破敵,
不納,且貶署軍曹。因登薊北樓,賦詩數(shù)首。六月,孫萬榮死,契丹平。七月,凱旋。
守右拾遺如故。
《別傳》:“軍次漁陽,前軍王孝杰等相次陷沒,三軍震懾。子昂進諫曰云云。
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書生,謝而不納。子昂體弱多疾,感激忠義,常欲奮身
以答國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參預(yù)軍謀,不可見危而惜身茍容,他日又進諫,言甚
切至。建安謝絕之,乃署以軍曹。子昂知不合,因鉗默下列,但兼掌書記而已。因
登薊北樓,感昔樂生、燕昭之事,賦詩數(shù)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瘯r人莫不知也?!薄囤w碑》略同。
是年正月,默啜寇靈州、勝州。六月丁卯,李昭德死于冤獄;同日,來俊臣伏誅,
自此刑獄少衰。九月壬辰,改元神功。閏十月甲寅,狄仁杰復(fù)相。
編年詩: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并序》
-20-
1年譜與系年考
《登幽州臺歌》
《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
《感遇》其三十四
編年文:
《為建安王與安東諸軍州書》
書云:“初春猶寒”,“大軍即以二月上旬六道并入,指期克剪,同立大勛?!?/p>
當作于本年二月發(fā)軍之前。
《為建安王與諸將書》
書云:“六軍長驅(qū),此月將發(fā)?!碑斪饔诙鲁?。
《為建安王破賊表》
表云:“今月日得遼東都督高仇須等月日破逆賊契丹孫萬斬等一十一陣露布?!?/p>
又云:“臣訓(xùn)勵士馬,今月克行?!碑斪饔诙鲁?。
《為建安王與遼東書》
書云:“清邊道大總管建安郡王攸宜致書于遼東州高都督蕃府:賢甥某至,仰
知破逆賊孫萬斬十有余陣?!币喈斪饔诙鲁醺叱痦毱茢持?。
《奏白鼠表》
表曰:“今月日臣等令中道前軍總管王孝杰進軍平州,十九日行次漁陽界,晝
有白鼠入營,孝杰捕得籠送?!碑斒潜灸甓聻槲湄俗?。
《為建安王答王尚書書》
書云:“使至辱書,知初出黃龍,即擒白鼠?!卑创送跎袝赐跣⒔埽w孝杰
嘗官夏官尚書,證圣初免為庶人,迨契丹叛,復(fù)起為清邊道總管,此稱其原官也。
表當作于二月十九日后。
《為建安王答王尚書送生口書》
書云:“初春猶寒,愿保休勝?!贝艘啻鹦⒔軙?,當作于東硤石谷戰(zhàn)前。
《祃牙文》
文曰:“萬歲通天二年三月朔日,清邊道大總管建安郡王某,敢以牲牢告軍牙
之神?!碑斒侨鲁鯙槲湄俗?。
-21-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禜海文》
文曰:“萬歲通天二年月日,清邊軍海運度支大使虞部郎中王玄珪,敢以牲酒
馳獻海王之神?!庇衷唬骸敖耢杭自仆?,樓船霧集,且欲浮碣石,凌方壺,襲朔裔,
即幽都?!碑斒浅醢l(fā)軍時為王玄珪作。
《國殤文》
文曰:“丁酉歲,三月庚辰,前將軍尚書王孝杰敗王師于榆關(guān)峽口,吾哀之,
故有此作?!?/p>
《為副大總管蘇將軍謝罪表》
《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
《謝衣表》
以上三表皆為蘇宏暉作。據(jù)《通鑒》卷二百六:東硤石谷之戰(zhàn),王孝杰力戰(zhàn)陣亡,
蘇宏暉先遁。故武則天贈孝杰官爵,遣使斬宏暉以徇。使者未至,宏暉以立功得免。
《為金吾將軍陳令英請免官表》
表云:“陛下又不以臣為辜,更授清邊軍副大總管。五月恩制,六月到軍?!?/p>
當作于六月。
《為建安王祭苗君文》
文云:“何圖大勛未立,隨命先凋?!碑斪饔谖唇葜?。
《為建安王謝借馬表》
表云:“皇師久露,兇羯未孚?!币辔唇萸白?。
《為建安王獻食表》
表云:“元戎出塞,違鳳扆而逾年;班師入朝,拜鸞闈而有日。”當作于七月
班師前。
《為河內(nèi)王等論軍功表》
當作于七月凱旋之后。
《窅冥君古墳記銘序》(題從《全唐文》卷二一四)
原注:“為張昌寧作?!贬倜阒^“昌寧”系“昌宗”之訛,是。蓋序云:“時
余以銀青光祿大夫忝在中待”,正與《新唐書》卷一百四“進拜昌宗銀青光祿大夫”合。
又序云:“神功元年,龍集丁酉”,“即以其年十月甲子朔,具物備容,還定舊壙?!?/p>
-22-
1年譜與系年考
當作于本年十月。
圣歷元年戊戌(698)四十歲。
居?xùn)|部,守右拾遺。五月十四日,上蜀川安危事三條。秋,以父老,表解官歸侍,
詔帶官取給而歸。
本集卷八《上蜀川安危事三條》末署:“圣歷元年五月十四日,通直郎行右拾
遺陳子昂狀?!笨勺C其東征班師后仍守本官,其歸田當在本年五月以后?!秳e傳》:
“及軍罷,以父老,表乞罷職歸侍。天子優(yōu)之,聽帶官取給而歸。遂于射洪西山構(gòu)
茅宇數(shù)十間,種樹采藥以為養(yǎng)?!薄缎聜鳌仿酝!囤w碑》:“及軍罷,以父年老,
表乞歸侍。至數(shù)月,文林卒。”《羅譜》:“子昂父元敬以圣歷二年七月七日卒,
此云‘至數(shù)月,文林卒’,則歸里當在本年歲暮歟?”按《別傳》云:“荊州倉曹
槐里馬擇曰:‘圣歷初,君歸寧舊山?有掛冠之志。予懷役南游,遘茲歡甚。幽林
清泉,醉歌弦詠,周覽所計,倏遍岷峨?!弊影河小断柴R參軍相遇醉歌并序》,
此馬參軍即荊州倉曹馬擇,上引《別傳》載馬擇語,即《醉歌》本事?!蹲砀栊颉?/p>
云:“時玄冬遇夜,微月在天”,則喜遇馬擇,當在圣歷元年冬。《醉歌》曰:“獨
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潛居”,則其歸隱當在本年秋。又《入峭峽》詩云:“誓息蘭
臺策,將從桂樹游。因書謝親愛,千歲覓蓬丘?!碑斒菞壒贇w隱時作。詩又云:“麇
鼯寒思晚,猿鳥暮聲秋。”亦可證其歸田當在本年秋。《羅譜》疑在歲暮,誤。
編年詩:
《贈嚴倉曹乞推命祿》
《修竹篇并序》
《送別出塞》
《感遇》其二十
《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競》
《入峭峽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
《喜馬參軍相遇醉歌并序》
又: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古意題徐令璧》、《春臺引》、《群公集畢氏
林亭》、《送客》、《彩樹歌》、《感遇》其十、其十五、其二十二、其二十五、
-23-
彭慶生文集PENGQINGSHENGWENJI
其三十、其三十六等詩,皆作于官右拾遺時。
編年文:
《上蜀川安危事三條》
《送吉州杜司戶審言序》
序云:“載筆下寮,三十余載。”“群公愛禰衡之俊,留在京師;天子以桓譚
之非,謫居外郡。蒼龍閹茂,扁舟入?yún)恰!卑础稜栄拧め屘臁罚骸疤珰q在戌曰閹茂?!?/p>
考子昂居朝太歲在戌者凡二:一是垂拱二年丙戎(686),一是圣歷元年戊戌(698)?!杜f
唐書·文苑傳》載審言于乾封中(666—667)預(yù)選。自乾封至垂拱二年,僅二十來年;
至圣歷元年乃三十余年,故序當作于圣歷元年子昂歸隱前夕。
《與韋五虛己書》
書云:“夫道之將行也,命也;道之將廢也,命也,子昂其如命何?雄筆,雄筆,
棄爾歸吾東山。無汩我思,無亂我心,從此遁矣!”當作于東征班師之后,本年歸
隱之前。
《復(fù)讎議狀》
《舊傳》:“再轉(zhuǎn)右拾遺,數(shù)上疏陳事,詞皆典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
父為縣尉趙師韞所殺。后師韞為御史,元慶變姓名于驛家傭力,手刃殺之。議者以
為元慶孝烈,欲舍其罪。子昂建議以為‘國法專殺者死,元慶宜正國法,然后旌其
閭墓,以褒其孝義可也。’當時議者咸以子昂為是。俄授麟臺正字。”按:《舊傳》
既先敘“轉(zhuǎn)右拾遺”,繼言“時有”元慶之事、子昂建議云云,則其“時”當為官
右拾遺時,然末云“俄授麟臺正字”,何其謬也!《新唐書·孝友傳》敘元慶之事,
繼言“左拾遺陳子昂議曰”云云,其敘事不誤,唯“左”字訛,當作“右”。要之,
此狀之作,當在官右拾遺時。
《冬夜宴臨邛李錄事宅序》
序云:“下官游京國久矣!”蓋作于官右拾遺時。
圣歷二年己亥(699)四十一歲
家居侍養(yǎng)。撰《后史記》,粗立綱紀。七月七日,父元敬卒。十月己酉,葬于
武東山?!秳e傳》:“嘗恨國史蕪雜,乃自漢孝武之后以迄于唐,為《后史記》。
綱紀粗立,筆削未終,鐘文林府君憂,其書中廢?!北炯砹段腋兄芫邮课?/p>
-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工程項目合同范本
- 冷藏玉米采購合同范本
- 公司形象策劃合同范本
- 管道及管件采購合同范本
- 個人門店合同范本
- 全案托管設(shè)計合同范本
- 分揀設(shè)備維修采購合同范例
- 農(nóng)資企業(yè)轉(zhuǎn)讓合同范例
- 2025年度會議室租賃合同模板高端定制版
- 2025年度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知識產(chǎn)權(quán)合同備案服務(wù)協(xié)議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復(fù)墾方案編制規(guī)程 第6部分:建設(shè)項目
- 2024年江蘇省高中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生物試卷
- 露天采場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 食品感官評價員培訓(xùn)方案
- 蘇教版一年級上、下冊勞動與技術(shù)教案
- 柔性生產(chǎn)線技術(shù)及其影響
- 智研咨詢發(fā)布:2023年中國醫(yī)院后勤服務(wù)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發(fā)展概況、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 七上-動點、動角問題12道好題-解析
- 《企業(yè)所得稅法稅法》課件
- 山東曲阜的孔廟之旅
- 一到六年級語文詞語表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