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教學反思匯編15篇_第1頁
《詠柳》教學反思匯編15篇_第2頁
《詠柳》教學反思匯編15篇_第3頁
《詠柳》教學反思匯編15篇_第4頁
《詠柳》教學反思匯編1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詠柳》教學反思匯編15篇《詠柳》教學反思1

歷來古詩的教學,有許多老師在探究?,F(xiàn)代人學古詩,講古詩,理解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想把古詩課上得生動、學生輕松理解詩意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學開始,我板書課題“詠柳”,問學生“詠”是什么意思,學生搖頭,我鼓勵學生查字典,得到“詠是用詩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頌、贊美的意思?!蔽医又f:“詩人要贊美什么樣的柳樹呢?是這樣的'嗎?”我隨手在黑板上用赭石色粉筆畫出了一棵只有樹干和幾條光禿禿的柳條的樣子。學生遲疑了片刻,馬上有學生說:“不能吧!”這遲疑正證明了他們對詩句的不理解和疑惑,為進一步學習古詩起到了推動作用?!白屛覀兇蜷_書,看看書中是怎樣描寫的!”學生翻書讀起來,我又分別找?guī)酌瑢W朗讀。在多次的朗讀之后,我又引領學生回到黑板,“你們能幫助我把詩人筆下的柳樹畫出來嗎?”學生開始各抒己見,“這棵樹應該很高,從‘一樹高’就知道樹很高?!薄皬摹f條’知道樹的枝條有很多條,應該多畫些枝條?!薄瓦@樣,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把這首詩學完了。

如果讓學生再看著圖片來朗讀感悟?qū)箤W生印象更深刻。

《詠柳》教學反思2

正文內(nèi)容:

一位老師教學賀知章的《詠柳》時,首先讓學生觀察柳條的樣子。她剛從包里拿出一條仿真柳條,不知從哪里冒出了一個聲音──“假的!”有些學生噓噓地笑起來。

“能帶真的來嗎?”老師輕輕地問。

“不能!”好多孩子喊道。

“為什么?”老師笑吟吟地問道。

“我們不能隨便折柳條,柳條會疼的?!?/p>

“柳條折下來就枯了?!?/p>

“如果大家都折一根柳條,柳樹媽媽會變得光禿禿的?!?/p>

“同學們多么愛護柳樹呀!你們一定跟老師一樣喜歡柳樹,咱們趕緊看看它長得漂亮不,好嗎?”

學生仔細地觀察了起來,一會兒教室里響起了“碧玉妝成一樹高……”學生聲情并茂地吟誦著。

[反思]

“假的!”看似學生在攪和,但老師沒有指責學生。在意料不到的情景中,教師因時而變,順勢一問“能帶真的來嗎?”瞬間營造了一種積極的反思氛圍,使得學生立刻把視角放到“能不能摘柳條”的問題。學生畢竟是純潔善良的`,他們關愛柳樹溢于言表。課堂建立起了濃濃的愛的基調(diào),學生觀察柳條興致盎然,體會詩人贊美柳樹、熱愛春天的情感也自然水到渠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出現(xiàn)課堂矛盾很正常,關鍵是教師如何隨機應變,運用教育機智敏銳地捕捉問題,以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智慧化解矛盾。這樣的課堂生成也許只是“曇花一現(xiàn)”,但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搭建的靈動而開放的課堂,卻折射出現(xiàn)春天般的勃勃生機。

《詠柳》教學反思3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xiàn)詩歌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jié)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另外,我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讓學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圖片,先說后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想說什么就寫什么。從中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詠柳》教學反思4

本課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先板書課題“詠柳”,問學生“詠”是什么意思,學生搖頭,我鼓勵學生查字典,得到“詠是用詩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頌、贊美的意思?!蔽医又f:“詩人要贊美什么樣的柳樹呢?是這樣的嗎?”我隨手在黑板上用赭石色粉筆畫出了一棵只有樹干和幾條光禿禿的柳條的樣子。

學生遲疑了片刻,馬上有學生說:“不能吧!”這遲疑正證明了他們對詩句的不理解和疑惑,為進一步學習古詩起到了推動作用。“讓我們打開書,看看書中是怎樣描寫的!”學生翻書讀起來,我又分別找?guī)酌瑢W朗讀。在多次的朗讀之后,我又引領學生回到黑板,“你們能幫助我把詩人筆下的柳樹畫出來嗎?”學生開始各抒己見,“這棵樹應該很高,從‘一樹高’就知道樹很高?!薄皬摹f條’知道樹的枝條有很多條,應該多畫條?!瓦@樣,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們把這首詩學完了。另外,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jié)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如果本課讓學生再看著圖片來朗讀感悟詩歌的意境,同時也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將會使學生印象更深刻。

《詠柳》教學反思5

反思一:詠柳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始運用課件,通過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樂曲中欣賞柳樹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一點,引導學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逐字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從而明白整首詩的意思,以便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感情。

當匯報交流時,他們大多只是按照詩句的順序,生硬地連起來,整句詩的意思聽上去很別扭。古詩的語言倒置現(xiàn)象較多,有時要先解釋最后的詞句。孩子們較少接觸,我強調(diào)詩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但要說通順。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話說得出來了。當然還有一部分不會說的。這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一點上我的目的想讓他們了解學習的古詩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他們掌握了方法,我們的古詩教學會更輕松。

在教學“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時”時,我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二月的春風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我想會有很多很多精彩紛呈的各異思維展現(xiàn)出來,但是也許是換班講課的原因,學生的回答也僅僅是課件圖片上的幾個,思維并沒有完全發(fā)散開來,在這一點,教師處理比較倉促,可以進一步引導,讓他們放飛想象的翅膀。

在本課教學中,識字是隨文進行,對“裁”“剪”兩個比較易錯字做了書寫指導學習,我充分發(fā)揮主體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jié)構,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整節(jié)課下來,感覺作為教師在古詩教學中還是沒有完全放開,沒有完全投入教學中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因此對詩的意境體會的不夠到位,感情朗讀沒有達到最預期效果。

反思二:詠柳教學反思

《詠柳》是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旨在春天來臨之際,讓學生隨著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大多數(shù)孩子已經(jīng)能熟讀、背誦這首詩了。所以,我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本課的`7個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手中的學習工具自學古詩的能力和興趣。

教學開始,我板書課題“詠柳”,問學生“詠”是什么意思,學生搖頭,我鼓勵學生查字典,得到“詠是用詩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頌、贊美的意思?!蔽以谠佔趾竺婕恿艘粋€“柳”字,問“詠柳”是什么意思?“就是贊美柳樹?!薄澳强炜磮D讀古詩,說說詩人贊美了柳樹什么?”

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xiàn)詩歌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jié)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反思三:詠柳教學反思

詩,以其古樸深邃的已經(jīng)感染著我們。

《詠柳》一詩,世人通過寫初春二月柳樹、柳葉、柳條,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繼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以及對春天景色的贊美。

俗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比昙壍膶W生通過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對《詠柳》一詩,我作出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熟讀并能背誦這首古詩。

第二,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詩句的意思。

這兩個要求是相互相通的。通過誦讀、男女互讀,同桌互讀的形式讓學生熟悉詩句,結(jié)合圖片和音樂讓學生在多次的誦讀中感悟詩歌的意境,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級學生雖然對古詩詩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學生已經(jīng)初步具備理解詩句的能力,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詩句的意思,簡單地寫下來。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也把詩意理解作為一個小小的訓練,讓學生在讀與寫的兩相配合下,細細品味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繼而理解題眼“詠”的意思,揣摩詩歌所要表達的歌頌、贊美之情。

《詠柳》一詩,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學中,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對古詩學習的興趣。

《詠柳》教學反思6

當完成教學寫這篇教學反思的時候,我心中涌動的是濃濃的感謝和感動,低年級的古詩教學很難定位,僅僅將古詩作為識字的載體,教學時滿足于一遍一遍地讀,缺失了發(fā)展學生思維、語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形同囫圇吞棗,讓學生逐字逐句地理解研討,對于學生來講,又是強人所難,會令他們喪失情趣。我想在二年級古詩教學中,從情趣化入手,更符合學生年齡與認知特點,古詩重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解讀古詩時,想象更是不可或缺,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達到“思接千載”“神通萬里”的境域。古詩教學情趣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再現(xiàn)作品描繪的場景、畫面,豐富作品中的形象,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產(chǎn)生移情和共鳴,融情于境,入境悟情?!痹诮裉斓慕虒W中我力爭做到以下幾點:

1.結(jié)合關鍵詞深入理解古詩: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筆下的柳樹的樣子——高,綠,柔軟,茂密,美麗等,從而引出“高”“綠絲絳”“妝”“萬條”“垂”等關鍵詞。

2.淡化詩意,寓詩意教學于無形:如設計賀知章和老船夫的對話,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的意思。

3.激發(fā)學生想象,發(fā)展學生思維。

4.結(jié)合圖片,激發(fā)向往:在這節(jié)課上,我多次通過圖片,讓學生欣賞春天,并力爭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使學生產(chǎn)生“春天真美呀”的`感嘆,從而與賀知章產(chǎn)生共鳴——表面是贊美柳樹,實際上是在贊美這催生萬物復蘇的春天。

5.旁征博引,指導積累:讓學生匯報所知道的關于春天的古詩。

不足之處:

1.在語文課上求大求全,想展示的東西太多,導致主題不突出,思路不清晰。

2.教師本人,表現(xiàn)過于緊張,缺乏從容,導致課堂死板。

3.在備課前一定要充分研究學生,同樣一節(jié)課,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孩子。

《詠柳》教學反思7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

不知細葉誰裁(cái)出,

二月春風似剪(jiǎn)刀。

解釋: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shù)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詠柳》教學反思8

本節(jié)課的背誦目標、識字目標、情感目標成功達成。但是詩文的理解方面還是不到位。

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1、學生對古詩的意境感情理解比較到位。我采取學生自讀,學生范讀,老師評價的方法指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古詩情感。另一方面,七律詩,指導學生從詩文的節(jié)奏入手,感悟韻律美,體會詩詞意境。2、學生當堂都能夠背誦古詩。通過學生自讀,指名讀,師生接讀的方式,包括學困生在內(nèi)的全體同學都能夠有節(jié)奏的背誦古詩。3、個體的示范性作用發(fā)揮的恰到好處。本節(jié)課的誦讀部分采取學生相互影響的方式,即通過個別學生的泛讀,起到教師泛讀的效果。自讀之后,指名本班的張國帥、胡瀚遠、孟成存、李旭輝等朗讀方面比較好的學生泛讀,提示其他學生找找自己與他們的差距,從而起到整體的修正。我發(fā)現(xiàn)這個方式很好,比老師的泛讀效果更好一些,學生之間的學習作用是無限的。4、通過小組賽學的方式,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當堂默寫古詩。我覺得這些都是這節(jié)課比較好的部分。

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與改進方式:1、對詩意的突破不夠,雖然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收效甚微,只有班級的.中上等學生能夠準確的說出詩文的意思。等我班多媒體修好后,下次古詩的教學我將試著采用多媒體圖畫的方式。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活躍,要抓住這一點。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畫。2、《春日》這首詩的最后兩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闭w的詩意學生理解不夠,同時對這首詩寫實的部分找的不準確?;叵肓艘幌拢矣X得可能是我對本詩的背景介紹不夠深入,上課之初我只介紹了朱熹,點明這首詩是朱熹春日郊游時寫的。沒有點明朱熹的寫作特點。導致學生對本詩歌有模糊的理解卻說不出來。

《詠柳》教學反思9

在執(zhí)教《詠柳》中,有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同桌的兩個學生互相讀,糾正字音。在開始之前,說到:“請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你認為他(她)讀得好,你就學學他(她),你認為他(她)讀得不如你,你就幫幫他(她)”。一時間,兩個小伙伴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讀開了,有的說:“這句話應該這樣讀……”,有的說:“我們一起讀吧!”每一個孩子都積極、主動,他們情緒高漲、熱情投入,形成了一種動態(tài)的、生長性的.動態(tài)教學過程。

這個過程使我深刻感受到要尊重、贊賞每一位學生。全班這么多個學生,難免有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面對班級中的學困生,我教師不是抱怨指責,不是輕言放棄,而是尊重每一位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你認為他(她)讀的不如你,你就教教他(她)”,一句“不如你”,既保護了那些后進生同學的自尊心,又體現(xiàn)了老師的善意關懷和對每一位同學的尊重、期待。當然,對于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老師也不失時機地給予贊賞、鼓勵,“你認為他(她)讀得好,你就學學他(她)”,能夠得到同學的贊揚、學習,這不是一件令人自豪而高興的事情嗎?

《詠柳》教學反思10

《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描寫春天的詩,詩中描寫了春天柳樹吐芽、柳條碧綠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教這一課時,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xiàn)詩歌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教學古詩《詠柳》其中的兩行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時,我沒有講詩意,而是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在這美好的春光里,柳樹應該是什么樣子呢?”學生精彩紛呈的各異思維就展現(xiàn)出來:

“這棵樹應該很高,從‘一樹高’就知道樹很高。”“從‘萬條’知道樹的枝條有很多條。”“春天把柳樹打扮得像個大美女!”全班嘩然。語出驚人,使我一愣,心中盤算該如何評價這樣的答案,但已有的'教學實踐又提醒我:“要小心對待學生萌芽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了這一想法,我馬上把“球”踢給了孩子:“孩子,您為什么這么認為?”“因為春天太美好了,讓好多東西都穿上了新衣服,像美女一樣真好看。”學生臉帶笑容,似乎也在為自己的這一新發(fā)現(xiàn)而興奮。我心中暗暗驚喜,馬上就對孩子的回答給予了充分肯定。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jié)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另外,我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讓學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圖片,先說后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想說什么就寫什么,學生興趣很高。

《詠柳》教學反思11

上周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這冊書的第一首古詩——《詠柳》,通過自己講課和年級組聽課,對于古詩的講解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把它記錄下來,在以后教學中重點改進。

《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所寫,被世人廣為傳頌。詩中比喻生動,虛實結(jié)合,通過寫柳樹來贊美春天,表達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對于孩子們來說背誦是不成問題的,很多在幼兒園時就已經(jīng)會背了。到了中年級學習古詩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能背誦,還要自己說說詩意,體會在詩中抒發(fā)的真情實感,感受詩中所運用的一些寫作手法。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我把說出詩意和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作為了教學重難點。

全詩四句中第一句在解釋意思時是難度較大的,“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解釋中有“妝”的意思,“碧玉”、“一樹”的意思也在課件中給出解釋,七字有五個字都已解釋好,剩下的就需要孩子們自己組織語言來說出整句話的意思了。在我的預設里,孩子們應該可以連詞成句,大概說出詩意來,但當天孩子們并沒有很好地表達出來,大家被這幾個解釋限制住了。

孩子們有這樣解釋的:“綠色的玉裝扮成了滿樹高”、“高高的柳樹像碧玉一樣打扮起來”,我能感受到大家是知道這句話的含義的,但說出來時就有些別扭了。同樣的問題在聽教研課時也存在,但在問題處理時就不太一樣了。我當時自己直接說出了正確詩意,告訴孩子解釋的時候可以前后順序顛倒,符合現(xiàn)在我們說話的習慣,而李燕老師是不同的。

她問學生:“這句是什么打扮了什么?”

學生答:“柳葉打扮了柳樹?!?/p>

“什么樣的柳葉,什么樣的柳樹?”

“碧玉一樣的柳葉,高高的柳樹。”

“看圖上,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柳葉,像不像碧玉裝扮的一樣?”學生們點頭。

簡單的幾個問句,讓孩子們的思路清晰了,又結(jié)合畫面,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了詩中的意境,自然理解出詩句所表達的的意思了。對比起來,自己的方式還側(cè)重于講,而不是引導,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參與和體驗的過程,相信在學生的掌握情況上會是不一樣的`。后來集體備課時,我們也討論了課上出現(xiàn)的情況,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直接說出詩意是有難度的,最好用看圖、想象等方式讓抽象變得形象生動起來,能結(jié)合畫面說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不必死扣解釋,把美美的詩韻限制在理性的解讀上,這樣的要求是需要在更高年級時才能達到的。對于三年級的孩子慢慢滲透和引導就可以了。

通過聽課,還有一點很深的體會,自己在平時講課時過于急躁,情境導入環(huán)節(jié)沒有真正落實到位,特別是古詩授課時,更應該充分地把情境烘托好,讓學生沉浸到古詩的韻律和美感中,真正感受到語言美,詩的美,自然的美。

《詠柳》教學反思12

《詠柳》和《春日》兩首古詩雖然不同,寫作朝代與寫作方式不同,但其主題卻是一致的,即描寫和贊美春天的景色。在教學《古詩兩首》時,我抓住“春”這一主題,與其說是在教學兩首古詩,不如說是讓學生通過兩首古詩徜徉在更多描寫春天的美詩文中,從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機,春的萬紫千紅。

一、多方整合,營造濃濃春意

本課教學采用了“合──分──合”的方式,將兩首古詩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共同突顯“春”這一主題。開課伊始,便將兩首古詩和盤托出,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發(fā)現(xiàn)兩首詩之間的共同點──都描寫了春天,都寫到了春風這一事物──從而引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以此導入對《詠柳》一詩的教學。又以“二月春風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出示:萬紫千紅總是春)”過渡到《春日》一詩。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為二次整合鋪墊基礎。

課末,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詠柳》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zhì)并非為求異,而為探求兩首古詩內(nèi)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升華,此時,讓他們寫下心中對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課堂氛圍達到高潮。

除了兩首古詩之間的整合,本課教學還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詩文得以整合。課始,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睂胄抡n,揭示了整節(jié)課的主題,奠定了課堂的情感基調(diào)。課末,以《春》的結(jié)尾三段豐富了春的內(nèi)涵,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在這兒,詩、文各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個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內(nèi)涵。“詩”是“文”的濃縮,“文”是“詩”的詮釋,其有效結(jié)合,使學生置身于更廣闊的語文空間,營造了課堂的濃濃春意。另外,新舊知識的整合在本堂課中也有體現(xiàn)。課前談話讓學生背誦已學的描寫春天的古詩,照顧到了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課終鼓勵學生閱讀和摘錄有關春天的美詩文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展。

二、抓住詩眼,巧設切入口

語文課程具有重感悟的特點。古詩作為一個整體,傳達出其各不相同的情感和意境,而這恰是一首詩的精髓所在。教學時片面注重字詞的講解而忽略對全詩意境的感悟無異于舍本逐末,買櫝還珠。

在分步解讀《詠柳》和《春日》時,我分別抓住了“裁”和“尋”這兩個字展開教學。教學《詠柳》,以“為什么把春風比作剪刀?這把剪刀裁出了什么?”這一問題切入,成功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閱讀期待,并最終統(tǒng)領全詩的教學?!洞喝铡芬辉姡卦谧寣W生思考:是在怎樣地尋找春天,他的心情如何?帶領學生不僅走進詩歌,也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這一“裁”一“尋”,使兩首詩互為注腳。

三、想象補白,豐富詩歌意蘊

古詩凝練含蓄。詩人往往用跳躍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一種言外有言、意外有意,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來表達審美體驗,反映生活本質(zhì)。如何引領學生讀出詩句背后的情味,離不開學生的想象。教學中,我多次通過想象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詩句的內(nèi)容進行補白。如教學《詠柳》時,讓學生想象春風還裁出了什么?在這兒,學生將已有的對春天的認識,在腦海中轉(zhuǎn)變成一幅幅立體的、鮮活的畫面,再通過語言表達出來。這一過程,無疑充實了詩句的內(nèi)容,拉近了古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豐富了古詩的意蘊。二次整合時,讓學生以“總是春”練習說話,同樣達到了這一目的。

《詠柳》從剪,裁入手,學習完后自然剪出《春日》,過渡自然。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為二次整合鋪墊基礎。課末,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詠》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zhì)并非為求異,而為探求兩首古詩內(nèi)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升華柳,此時,讓他們寫下心中對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課堂氛圍達到高潮。

《詠柳》教學反思13

語文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這是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的,所以在《詠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這一特點,在課前,通過讓學生收集有關柳樹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詩歌的特點,出示直觀的插圖,再現(xiàn)詩歌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教學古詩《詠柳》其中的兩行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時”時,我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在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么?”一學生精彩紛呈的各異思維就展現(xiàn)出來:剪出了火紅的桃花,剪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剪出了小草……這些答案讓我滿意,正當我打算收場時,一位孩子說:“還剪出了這一大片春光。”語出驚人,使我一愣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學實踐又提醒我:“要小心對待學生萌芽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

有了這一想法,我馬上把“球”踢給了孩子:“孩子,您為什么這么認為?”“因為春天各種美好的事物匯聚而來,湊成了美麗的春光圖,我想這各色景物都是春風拿剪刀剪下來粘貼成的?!睂W生臉帶笑容,似乎也在為自己的這一新發(fā)現(xiàn)而興奮。我心中暗暗驚喜,馬上就對孩子的回答給予了充分肯定。

也許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這個富有創(chuàng)意孩子的啟發(fā),接下來一個個孩子的'發(fā)言則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帶給了我更大的驚喜: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轉(zhuǎn)的鳥語,剪出了草地上我們嬉戲的姿態(tài),剪出了春光中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剪出了風中悠揚的歌聲……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充分發(fā)揮“主人”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字的結(jié)構,然后小組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貫徹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課標精神。

另外,我讓學生在學詩歌中練習寫話,讓學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圖片,先說后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想說什么就寫什么。

《詠柳》教學反思14

《詠柳》教學反思

在教學古詩《詠柳》其中的兩行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時”時,我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在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么?”一經(jīng)“點燃”,學生精彩紛呈的各異思維就展現(xiàn)出來:

“剪出了火紅的桃花”,“剪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胡須——小草”??預料之中的答案讓我滿意,正當我打算收場時,一位孩子說:“還剪出了這一大片春光?!闭Z出驚人,使我一愣,心中盤算該如何評價這樣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學實踐又提醒我:“要小心對待學生萌芽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

也許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這個富有創(chuàng)意孩子的啟發(fā),接下來一個個孩子的發(fā)言則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帶給了我更大的震動:“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轉(zhuǎn)的鳥語”“剪出了草地上我們嬉戲的姿態(tài)”“剪出了春光中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剪出了風中悠揚的歌聲”??最后一位同學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