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認識人物得生平情況及卓越貢獻,理解文章的文體特征。

2、梳理文章各的部分的主要內容,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及表現人物形象的方法。3、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心,堅定理想信念。

二、教學重難點1、抓出主要信息,理解并概括文章內容。

2、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及表現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學步驟(一)導入1、題解:喜看稻菽千重浪(學生解釋)字詞解釋喜看:高興地看到。菽:豆類的總稱。千重浪:一層層波浪,喻指隨風起伏的大片莊稼。2、題目富有詩意,它出自哪首詩?詩詞解讀:

《七律·到韶山》

毛澤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七律·到韶山》中毛澤東寫到了人民在土地解放中表現出得高度的積極性,并對其高度肯定,洋溢著蓬勃的勞動熱情。那么整個大地,沃野千里,肯定是莊稼繁茂,稻浪蕩漾。中國人人口眾多,是誰來研究稻谷的培育和增產,是誰在竭盡心力追求高產更高產得永恒主題,從不言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閱讀記者沈英甲的《喜看稻菽千重浪》吧!

(二)知“人”論“體”

1、“人”袁隆平: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科學獎”、世界糧食基金會“2004年世界糧食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榮譽獎”等多項國際獎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沈英甲:筆名佳英、英佳。重慶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北京101中學畢業(yè),當過兵,做過工。歷任《世界知識》、《世界博覽》雜志、記者,《科技日報》副刊部主任、機動記者部主任,高級記者。在太平洋、神農架、青藏高原、西部大漠進行過科學考察。1979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作品多次獲中國新聞獎、全國征文獎和優(yōu)秀讀物獎等。2、“體”:2001年2月19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自為袁隆平院士頒發(fā)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本文就是在袁隆平獲獎后,記者沈英甲寫的一篇關于袁隆平先進事跡的人物報道。(寫作背景)文體:人物通訊。通訊是新聞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人物通訊是以新聞人物為報道對象,通過新聞人物的行動,反映時代特點和社會面貌的一種通訊形式。為了有利于新聞價值的實現,人物通訊往往會深入挖掘新聞人物的典型事例,以表現其精神品格,達到揭示時代特點、引導社會輿論、激勵鼓舞讀者的目的。(三)整體感知,學習表現人物方法課文是如何表現袁隆平的精神品質的?選取典型事件,表現袁隆平的可貴品質:重視實踐、直面失敗、勇于探索、不迷信權威、敢于挑戰(zhàn)、堅持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捍衛(wèi)真理、平和大度、心系蒼生、目標遠大、不斷進取。除此之外,文章還用怎樣的方式來表現袁隆平的品質?請大家關注文章中對袁隆平在田間考察的句子的描寫。(四)細品文章,把握細節(jié)找出文中能表現袁隆平精神得細節(jié)描寫,分析所表現的人物精神。1、“曾記否,到中流擊水”部分第一段:袁隆平瞇起雙眼。出神地打量著這幾百畝試驗田,然后跨過水渠,邁步走進田間,他蹲下身子,翻看著土壤。明確:細心嚴謹、一絲不茍。2、“曾記否,到中流擊水”部分第六段:袁隆平把講義夾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觀察起來。突然他那敏銳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態(tài)特異、鶴立雞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氣靜神地伸出雙手,欣喜地撫摸著那可愛的稻穗,激動得幾乎要喊出聲來。明確:觀察細致、眼觀敏銳、認真專注、純粹。3、“創(chuàng)新是科學家的靈魂和本質”部分倒數第二段: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專家袁隆平又走進了安江農校的稻田,去尋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頭頂烈日,腳踩淤泥,彎腰駝背去尋找這種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上。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馬上把這株洞庭早秈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條標記。袁隆平欣喜異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終于找到了。明確:吃苦耐勞、矢志不渝分析形象性和感染力(文學性)選材時,通訊不僅要抓住主要的新聞事實,還要而且是必須要抓住能表現主題、表現人物和人物個性特征的細節(jié)。沒有細節(jié),不會有好的通訊。

——康文九《實用新聞寫作》(五)總結回顧標題及結構:1.正副標題直接揭示袁隆平的科學成就與榮譽;2.正文四個清晰明確的小標題串聯文章。表現人物方法:1.選取袁隆平科學研究中的典型事例來表現他重視實踐、堅持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不斷進取的精神;2.通過對他田間考察的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他不畏艱辛、堅韌執(zhí)著的精神。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袁隆平頒獎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