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晉文之事》同步練習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齊桓晉文之事》同步練習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齊桓晉文之事》同步練習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齊桓晉文之事》同步練習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齊桓晉文之事》同步練習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齊桓晉文之事》同步練習(文字版|含答案)一、選擇題1.下列各項有關(guān)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再傳弟子所輯錄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記錄了春秋時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孔子和儒家學派的主張。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C.《孟子》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與《論語》《大學》《中庸》并稱“四書”?!洱R桓晉文之事》充分體現(xiàn)了孟子善譬、善辯的語言藝術(shù)和縱橫捭闔的文章氣勢。D.《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敘事完備的國別體史書,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皞鳌笔菍?jīng)書的注解。二、情景默寫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面對孔子的詢問,公西華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學習,對于宗廟祭祀之事,他說:“,?!保?)《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的句子是“,”。(3)庖丁解牛技術(shù)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的句子是“,”。認識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突出“以神遇”與“神欲行”。三、選擇簡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這種“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時也有運用的靈活性,能有極大的多樣性的表現(xiàn)。也如同做文章一樣,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許多體裁,有多樣性的創(chuàng)作,如文章之有詩、詞、歌、賦、論著、散文、小說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題,有“大文章”成“小品”?!按笪恼隆比鐚m殿、廟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相、一軒、一樓。文字上有一面橫額,一副對子,純粹作點zhuì裝飾用的。建筑也有類似的東西,如在路的盡頭的一座影bì,或橫跨街中心的幾座牌樓等等。它們之所以都是中國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國建筑的特性和特色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都是用中國建筑的“文法”,遵循著中國建筑的“詞匯”所組織起來的。運用這“文法”的規(guī)則,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極不相同的“詞匯”構(gòu)成極不相同的體形,表達極不相同的情感,解決極不相同的問題,創(chuàng)造極不相同的類型。(節(jié)選自梁思成《中國建筑的特征》)3.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字音以及注音字的字形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A.fù

壁 B.fú

璧C.fù

壁 D.fú

璧4.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B.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關(guān)漢卿《竇娥冤》)C.像我這樣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間,有什么用處呢?(莎士比亞《哈姆雷特》)D.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孟子·齊桓晉文之事》)5.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四、小閱讀-課內(nèi)6.在《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的論辯一波三折,搖曳生姿。有時故意避開話題,有時故作頓挫,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藝術(shù)水平和孟子的論辯風格。梳理文章思路,簡要概括孟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說服齊宣王采納“保民而王”的主張的。五、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迹肫澗诺?,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ü?jié)選自《諫太宗十思疏》)文本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ü?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文本三:請問為國?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君者盤也,民者水也,盤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故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其為己用、為已死,不可得也。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城不固,而求敵之不至,不可得也。敵至而求無危削、不滅亡,不可得也。危削、滅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狂生者也??裆撸获銜r而落。故人主欲強固安樂,則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則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則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曉然獨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黑。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則天下為一,諸侯為臣,小用之則威行鄰敵,縱不能用,使無去其疆域,則國終身無故。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焉而亡。(節(jié)選自《荀子·君道》)【注】①儀:指日晷儀,用日影度量時間的儀器。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驅(qū),語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驅(qū)”,指田獵時網(wǎng)設三面,留一面不設,不過分捕殺。B.豫游,指出游,游樂。帝王秋天出巡為“豫”,春天出游為“游”。C.度,丈量的意思,與《答司馬諫議書》“度義而后動”的“度”含義不同。D.社稷,“太社”與“太稷”的合稱,社是谷神,稷是土神,后用來借指國家。8.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彼其人者[A]生乎今之世[B]而志乎古之道[C]曉然[D]獨明于先王之[E]所以得之[F]所以[G]失之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提出君王積累德義的十種具體做法,并表示唐太宗如能做到“十思”,便可“盡豫游之樂”、“鳴琴垂拱”,坐享其成。B.文本二闡述了君王應以推己及人之心推恩,以及推恩的好處和不推恩的害處,鼓勵宣王效法古人,推恩于百姓。C.文本三用氣勢充沛的排比句論述了“君”與“民”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人民在國家政權(quán)中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D.三則材料,都能針對言說對象的身份、地位和心理提出建議,因此容易被對象所接受,這體現(xiàn)了先賢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現(xiàn)實意義。1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2)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读鶉摗?1.三則文本都談到了“為君之道”,但側(cè)重點有所不同,請簡要概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保ü?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材料二: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ü?jié)選自《阿房宮賦》)材料三: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廣譽,厚功大業(yè),顯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嘗聞。暴王之所以失國家,危社稷,覆宗廟,滅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嘗聞。今有土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zhàn)欲勝,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諸侯,而不務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曰:人不可不務也,此天下之極也。曰:然則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閑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倉廩實而囹圄空,賢人進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其庶人好耕農(nóng)而惡飲食,于是財用足而飲食薪菜饒。是故上必寬裕而有解舍,下必聽從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禮義故處安而動威戰(zhàn)勝而守固是以一戰(zhàn)而正諸侯。不能為政者,田疇荒而國邑虛,朝廷兇而官府亂,公法廢而私曲行,倉廩虛而囹圄實,賢人退而奸民進。其君子上諂諛而下中正,其士民貴得利而賤武勇,其庶人好飲食而惡耕農(nóng),于是財用匱而食飲薪菜乏。上彌殘茍而無解舍,下愈覆鷙而不聽從,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處不安而動不威,戰(zhàn)不勝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節(jié)選自《管子·五輔》)12.材料三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上下和A同B而有禮義C故D處安而動威E戰(zhàn)勝而守固F是以G一戰(zhàn)H而正諸侯13.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舉,指被攻占,《六國論》“洎牧以讒誅”的“誅”指被殺害,兩者用法相同。B.宗廟,天子、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處所,后語義引申成為王室、國家的代稱。C.治,與下文“亂”相對,文中指治理得好,君主向往的“治世”指太平盛世。D.疾,指憎恨,成語“疾惡如仇”“疾言厲色”等中的“疾”還保留了該義項。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指出當時百姓上不足以贍養(yǎng)父母,下不能養(yǎng)活妻子兒女,豐年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餓死,這是由君王“制民之產(chǎn)”不當造成的。B.材料二指斥秦統(tǒng)治者只圖個人享樂不顧百姓,橫征暴斂,揮霍無度,從對比中體現(xiàn)人心事理,揭示出秦王朝無道而咎由自取的歷史結(jié)局。C.材料三認為從歷史經(jīng)驗看,能建功立業(yè)、聲譽昌隆、名播天下、流芳后世的君主,都是因得到了民心;而國破家亡的,無不是因失去了民心。D.材料一與材料三都認識到道德教化的作用,不同在于,前者肯定道德教化在治國中的首要地位,而后者認為須兼重“德治”與“法治”。1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2)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16.三則材料都強調(diào)執(zhí)政為民,但側(cè)重點不同,請簡要概括。文言文閱讀,完成下面小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選自《齊桓晉文之事》)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B.提刀而立,為之四顧

夜縋而出,見秦伯C.闕秦以利晉

樊噲側(cè)其盾以撞D.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吾其還也18.下列各項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以其無禮于晉B.臣之所好者道也

是寡人之過也C.若屬皆且為所虜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夫晉,何厭之有1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桓晉文之事》闡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張。文章欲擒故縱,層層深入,反復詰難,句式不斷變化,如滔滔江河一氣呵成,表現(xiàn)出孟子散文邏輯縝密、氣勢磅礴的論辯特色。B.《庖丁解?!飞鷦有蜗蟮孛枥L了庖丁宰牛時動作之優(yōu)美,技術(shù)之高超,以及成功后的志得意滿。文章用寓言的形式說明世上事物紛繁復雜,只要反復實踐,掌握了客觀規(guī)律,就能得心應手,迎刃而解。C.《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臨危受命,他洞悉當時的形勢,巧妙地利用秦、晉兩國的矛盾,表現(xiàn)出處處為秦國利益著想的樣子,終于以一己之力,使鄭國免于滅亡,他臨危不懼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辯的外交才能,為人贊嘆。D.《鴻門宴》記述了鴻門宴上項羽、劉邦兩大軍事集團之間劍拔弩張、險象環(huán)生的全過程,塑造了項羽恃勇驕橫、深謀遠慮、隨機應變的形象,也寫出了劉邦善于采納意見、知人善任、有奸必肅的性格。20.翻譯下列句子。①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②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閱讀文言文,完成各題。過秦論賈誼①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②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秦人開關(guān)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以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③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④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21.對下列各句加點字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天下云集響應

②外連衡而斗諸侯

③卻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

⑧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⑨追亡逐北A.①②③/④⑧⑨/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⑨C.①⑦/②③④/⑤⑨/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⑨/⑤22.選出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

)例句: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A.鑄以為金人十二 B.委命下吏C.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D.不拘于時,學于余23.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①“而倔起阡陌之中”與“越陌度阡”(《短歌行》)兩句中的“阡陌”意思不同,前一個指田間小路,后一個比喻門路、途徑。②“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與“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鴻門宴》)兩句中的“山東”意思一樣,都是崤山以東,泛指東方六國之地。③“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與“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答司馬諫議書》)的“區(qū)區(qū)”意思相同。④七廟,同“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五代史?伶官傳序》)的“廟”,指天子或諸侯供奉祭祀祖先的場所,是王室國家的代稱,只不過天子七廟,諸侯五廟。⑤“秦離戰(zhàn)國而王天下”與“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的“王”讀音和用法皆相同。⑥“群臣之不信”與“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信”意思相同,都是誠信可靠的意思。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⑥24.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1)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2)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3)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蕭惠,字伯仁。太平六年,討回鶻阿薩蘭部,征兵諸路,獨阻卜酋長直剌后期,立斬以徇。時直剌之子聚兵來襲,阻卜酋長烏八密以告,惠未之信。會西阻卜叛,襲三克軍。惠倉卒列陣,敵出不意攻我營。眾請乘時奮擊,惠以我軍疲敝,未可用,弗聽。烏八請以夜斫營,惠又不許。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興宗即位。是時帝欲一天下,謀取三關(guān),集群臣議?;菰唬骸皟蓢鴱娙?,圣慮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其勝必矣。”蕭孝穆曰:“我先朝與宋和好,無罪伐之,其曲在我;況勝敗未可逆料。愿陛下熟察?!钡蹚幕菅裕饲彩顾魉问?,會諸軍于燕?;菖c太弟帥師壓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歲幣請和。重熙十三年,夏國李元昊誘山南黨項諸部,帝親征。元昊懼,請降?;菰唬骸霸煌仁蓝鳎燃橛?,車駕親臨,不盡歸所掠。天誘其衷,使彼來迎。天與不圖,后悔何及?”帝從之。詰旦,進軍。夏人列拒馬于河西,蔽盾以立,惠擊敗之。元昊走,惠麾先鋒及右翼邀之。夏人千余潰圍出,我?guī)熌鎿?。大風忽起,飛沙瞇目軍亂夏人乘之蹂踐而死者不可勝計。十九年,請老,詔賜肩輿入朝,策杖上殿。辭章再上,乃許之,封魏國王。既歸,遣賜湯藥及他錫賚不絕。清寧二年薨,年七十四,遺命家人薄葬。訃聞,輟朝三日?;菪詫捄?,自奉儉薄。興宗使惠恣取珍物,惠曰:“臣以戚屬據(jù)要地,祿足養(yǎng)廉,奴婢千余,不為闕乏。陛下猶有所賜,貧于臣者何以待之?”帝以為然。故為將雖數(shù)敗衄,不之罪也。(節(jié)選自《遼史·蕭惠傳》)25.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飛沙A瞇目B軍亂C夏人乘之D蹂踐E而死者F不可G勝計。2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獨阻卜酋長直剌后期”與“三子者出,曾皙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兩句中的“后”用法相同。B.“惠倉卒列陣”與“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與妻書》)兩句中的“卒”均為通假字。C.“師老民?!迸c“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兩句中的“老”含義不同。D.“不之罪也”與“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罪”分別為“歸罪”和“罪過”之意。2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平六年,西阻卜反叛,出其不意攻打蕭惠軍營,蕭惠部眾請求趁機迎擊,烏八也請求夜劫敵營,但蕭惠均未采納;后蕭惠設伏兵襲擊取勝。B.遼興宗有一統(tǒng)天下之意,謀劃奪取三關(guān),于是召集群臣商議此事,蕭惠認為遼強宋弱,建議遼興宗親率六軍攻取三關(guān),最終一定會取得勝利。C.重熙十三年,蕭惠奉命攻打李元昊,在河西將其擊敗,李元昊逃走,蕭惠指揮先鋒及右翼軍攔截李元昊,夏軍一千多人潰圍,遭到迎頭痛擊。D.重熙十九年,蕭惠請求辭官,朝廷未允,他遵照詔令乘肩輿入朝、扶杖上殿,再次請求告老還鄉(xiāng),朝廷才批準。蕭惠去世后,朝廷隆重哀悼。2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我先朝與宋和好,無罪伐之,其曲在我;況勝敗未可逆料。(2)惠與太弟帥師壓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歲幣請和。29.蕭惠主張征討李元昊的理由有哪些?請簡要概括。參考答案:1.D2.端章甫愿為小相焉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3.C4.A5.“它們之所以都是中國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國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為它們都是用中國建筑的‘詞匯’,遵循著中國建筑的‘文法’所組織起來的?!被蛘摺八鼈兌际侵袊ㄖ哂泄餐闹袊ㄖ奶匦院吞厣脑?,就是它們都是用中國建筑的‘詞匯’,遵循著中國建筑的‘文法’所組織起來的。”6.第一步引導齊宣王拋開“霸道”而談“王道”第二步引導齊宣王認識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條件第三步引導齊宣王認識“不忍之心”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