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環(huán)境來學習英語口語_第1頁
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環(huán)境來學習英語口語_第2頁
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英語環(huán)境來學習英語口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將英語口語和英語思維相結合很多的時候,我們因為缺乏英語思維,所以經(jīng)常和外國人交流的時候會產(chǎn)生歧義,那么我們怎么學會外國人的思維呢?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whatisabook。我們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課本盡管詞匯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isthebook?很少有人說Whatisabook?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isthebook?這種Whereisthebook?只是描述階段,連啞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答復Whatisabook?因為中國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jīng)]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第二,如果已經(jīng)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toexplainthingsindifferentways.一種表達方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方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比方水,世界上就這一個事物,但卻有多種符號來表達它。如果一個人懂8種語言,那他在世界上被別人理解的時機就會大得多。用漢語說"水"別人不懂,用德語說別人也不懂,但用英語說water,別人可能就懂了。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方,Iloveyou,按中國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mother,them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么區(qū)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zhàn),沒有啟動思維。換到最后也不知道到底在love誰,現(xiàn)實生活中也不能這么隨便love。這種替換句子的根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loveyou,肯定也聽不懂Iloveher。如果替換為Iwanttokissyou.Iwanttohugyou.I'veacrushonyou.Iwillshowmyheartto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thatislove,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對,比方愛因斯坦講相對論,他用科學術語講,除了科學家之外是沒人聽得懂的,所以愛因斯坦就用一個通俗的例子把相對論講了出來。他說,什么叫相對論呢?兩個lovers在一起,一小時相當于一分鐘,而兩個仇人呆在一起,一分鐘相當于一小時,就這是相對論。他這樣一講,我想沒有人不會明白相對論的。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從描述上來講,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chǎn)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但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美國人說"我向雪山走去",中國人就會說"我從雪山走來"。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住往最后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我們聽評書常說,欲知后事好何,請聽下回分解,中國人很認可這種壓軸戲、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國人聽到這里可能會把收音機砸了:我聽的就是whathappened,但發(fā)生了什么我不知道,還要讓我下回再聽,豈有此理!因為美國人在時間上描述時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后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fā)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異。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因為任何語言除了標準化的東西以外,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方北京人說“蓋了帽了〞,老外永遠也理解不了,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shù)剡\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習語,我認為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準。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想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我不僅漢語沒有說得越來越糟,而且英語也沒有說得越來越糟。第六,要有猜想能力。為什么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chǎn)生岐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猜想"。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想"。但我覺得猜想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想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那么交流就會中斷。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