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1我與社會(共29張)_第1頁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1我與社會(共29張)_第2頁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1我與社會(共29張)_第3頁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1我與社會(共29張)_第4頁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1我與社會(共29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德與法治課程要求1.上課必須帶齊政治書和練習冊2.課前做完練習冊的自主預習填空部分3.課前讀書4.按時完成作業(yè)(書面作業(yè)+練習冊)5.認真做筆記6.一般不拖堂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第1課時我與社會1感受社會生活

運用你的經(jīng)驗閱讀四個情境,回答:(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途徑)(2)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手機上網(wǎng)查詢;收看電視;聽廣播;旅游;看報紙感受到社會生活是絢麗多彩的;運用你的經(jīng)驗1、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1)我們應關注社區(qū)治理,并獻計獻策。(2)更加關心國家發(fā)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2、我們應如何參與社會生活?D1.中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①參加社會公益活動②輟學到發(fā)達地區(qū)打工③到敬老院進行獻愛心活動④開展助人為樂、學習雷鋒活動⑤不上學到災區(qū)當志愿者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④D.①③④選擇2.2017年7月,期末考試一結束,巴彥淖爾市二中初二年級同學,開始了他們?yōu)槠谒奶斓纳鐣嵺`,與社會真正有了個“親密接觸”。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①學生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②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③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④有利于引領學生探索新的知識領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2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

印度狼孩卡瑪拉的故事她雖然和人長得一樣,但她的行為舉止如同野獸,不會用雙腳站立,害怕日光,習慣在黑夜活動,并且在凌晨時還會發(fā)出尖銳的怪聲。在孤兒院的耐心指導下,卡瑪拉終于學會了直立行走,但不能奔跑,一走快還是需要四肢并用。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單詞和句子,還能很好的照料孤兒院的小朋友等等,這些行為已經(jīng)表示她已經(jīng)逐步適應并開始喜歡人類社會了。但直到她17歲,因疾病死去,也沒能真正學會說話,智力也只相當于3、4歲的孩童。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我們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罢姓眰冇袥]有脫離社會呢?NO!NO!NO!NO!NO!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wǎng)”,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wǎng)”上的一個“結點”。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過共同的生活。——亞里士多德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R克思相關鏈接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3.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wǎng)”上的一個“結點”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fā)展D我是鄰居大哥哥我是消費者我是學生爸爸售貨員弟弟老師我女兒姐姐學生消費者

1.你現(xiàn)在的身份有哪些?請你寫出四個身份。

2.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

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家里,他們的身份是父母的孩子在小區(qū)里,他們是業(yè)主,也是其他業(yè)主的鄰居在學校,他們的身份是老師的學生、同學的同學在車上,他的身份是乘客4.每個人都不止一種身份。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他(她)都不止一種身份:除了是家庭的新人外,他(她)還是一個國家的新公民。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份還會逐漸增加……人的身份是在

()中確定的A.社會關系B.政治關系C.經(jīng)濟關系D.法律關系A類別內(nèi)涵表現(xiàn)血緣關系以血親或生理聯(lián)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親戚等地緣關系直接建立在人們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基礎上的社會關系同鄉(xiāng)、鄰居等業(yè)緣關系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同學、同事等從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yè)緣關系1.中秋節(jié)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從北京回來陪爺爺奶奶一起過節(jié)。2.中秋夜,小區(qū)里的老鄉(xiāng)、鄰居們共同舉辦賞月活動,慶祝中秋佳節(jié)。3.工廠給沒有子女陪伴的老人準備了月餅等禮物。判斷下列社會關系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yè)緣關系感受社會生活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社會生活絢麗多彩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我與社會更加關注社區(qū)治理和關心國家發(fā)展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課堂小結如果說社會是張網(wǎng),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是()

A.網(wǎng)上的一個結點B.漏網(wǎng)之魚

C.互不相干的個體D.一條線A“一個籬笆三個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