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實務-宋沛軍-第4章-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和物聯網_第1頁
電子商務實務-宋沛軍-第4章-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和物聯網_第2頁
電子商務實務-宋沛軍-第4章-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和物聯網_第3頁
電子商務實務-宋沛軍-第4章-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和物聯網_第4頁
電子商務實務-宋沛軍-第4章-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和物聯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四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和物聯網學習任務十二互聯網學習任務十三移動通信網和物聯網 學習任務十二互聯網

【情境案例九】Internet的起源與開展

Internet是當今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信息資源最豐富、開放的、由成千上萬個網絡及上百萬臺計算機相互聯接而成的全球計算機網絡,是具有提供信息資源查詢和信息資源共享的全球最大的信息超級市場。它起源于美國國防部DOD(DepartmentOfDefence)高級研究方案局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軍事研究的計算機實驗網ARPANET。20世紀60年代中期,正處于冷戰(zhàn)的高潮,美國國防部認為利用電路交換網來支持核戰(zhàn)時的命令和控制信息傳輸,因為線路或者交換機的故障可能導致整個網絡的癱瘓,導致信息傳輸的中斷,因此希望能夠建立一種高冗余、可迂回的新網絡來滿足要求,即幫助那些為美國軍方工作的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交換信息,網絡要能夠經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當網絡的一局部因受攻擊而失去作用時,網絡的其他局部仍能維持正常通信。1968年10月,美國國防部高級方案局(DARPA)和麻省坎布里奇(劍橋)的BBN公司(Bolt,Beranet,NewmanofCambridge,MA)簽訂合同,研制適合計算機通信的網絡。1969年6月,完成第一階段的工作,組成了4個節(jié)點(即斯坦福研究所(SRI)、SantaBarbara的加利福尼亞大學(UCSB)、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大學(UCLA)和猶他大學)的試驗性網絡,稱為國防研究工程的高級研究方案網絡(AdvancedResearchProjectsNetwork,ARPAnet),以聯接有關高校、研究機構和國防工程承包商的電腦系統(tǒng),這是最早的電腦互聯網絡。構建計算機網絡,是為了解決相距數千里但又需要共同工作的計算機之間的通信這個關鍵性的問題。ARPAnet采用稱之為接口報文處理器(IMP)的小型機作為網絡的節(jié)點機,為了保證網絡的可靠性,每個IMP至少和其他的兩個IMP通過專線連接,主機那么通過IMP接入ARPAnet。IMP之間的信息傳輸采用分組交換技術,并向用戶提供電子郵件、文件傳送和遠程登錄等效勞。ARPAnet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分組交換技術組建的網絡。1975年夏天,ARPAnet結束試驗階段,網絡控制權交給美國國防部通信(DCA),DCA在ARPAnet根底上組建了美國國防數據網(DDN)。1976年,ARPAnet開展到60多個節(jié)點,連接了100多臺主機,跨越整個美國大陸,并通過衛(wèi)星連至夏威夷,觸角伸至歐洲,形成了覆蓋世界范圍的通信網絡。在DARPA資助開發(fā)ARPAnet的同時,許多廠商和用戶也預見到了計算機聯網的重要性,紛紛開展研究,例如:IBM公司推出IBM公司網絡產品,DEC公司組建DECNET等。尤其是70年代末期的微型計算機問世,導致了局域網的開展。網絡的多樣化促使DARPA開始研究網絡互聯技術,1980年左右,DARPA開始致力于“TheInternetingProject〞(互聯網技術)的研究,其研究的成果被簡稱為Internet,即我們現在提到的因特網。促使DARPA開展網絡互聯技術研究的另一個因素是隨著ARPAnet用戶的增多,覆蓋范圍的增大,原有的專為單個網絡設計的管理技術亦不敷使用,必須加以改進。事實上,在ARPAnet仍處于試驗階段時,人們也發(fā)現當時ARPAnet選擇的協議并不適合在多個網絡上運行,許多人已經開始了各種協議的研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文頓·瑟夫和卡懸(Cerf.V和KaHN.R)于1974年提出的TCP/IP協議。TCP/IP協議集在ARPAnet上的應用,使得ARPAnet成為初期Internet的骨干網。為了推廣TCP/IP協議集,美國國防部于1983年前后要求連到網絡上的所有主機都必須使用TCP/IP協議集,同時資助BBN在UNIX上實現TCP/IP協議集,資助Berkeley公司將TCP/IP協議集寫進UNIX操作系統(tǒng)。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SF)于1985年籌建六個擁有超級計算機的中心,1986年資助形成NSFNET,連接所有的超級計算機中心,同時還對各地的科研協會進行資助,形成區(qū)域網,鼓勵學校和研究部門就近連入區(qū)域網,共享超級計算機中心的資源,所有NSF資助的網絡都采用TCP/IP協議集,并連接ARPAnet,作為Internet的一局部。到了90年代,美國政府意識到僅靠政府資助,難以適應應用的開展需求,鼓勵商業(yè)部門介入。MCI、IBM和MERIT公司聯合組建ANS(高級網絡和效勞公司),建立覆蓋全美的、T3(44.746M)的ANSNET,連接ARPANET和NSFNET。隨后,DARPA和NSF取消了對ARPAnet、NSFNET的資助,Internet開始商用。商業(yè)機構的介入,出現了大量的ISP和ICP,豐富了Internet的效勞和內容。1992年美國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方案,進一步加強對Internet的資金支持,并取消商業(yè)性應用的禁令,給電子商務開展鋪平了道路。從1995年起,Internet主干網轉由企業(yè)支持,實現商業(yè)化運營,電子商務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情境練習與思考】電子商務與互聯網是什么樣的關系?一、Internet的特點

1.全球信息傳播

環(huán)球通信是互聯網的一個最根本的特點,互聯網是全球信息傳播覆蓋的范圍最大的傳播方式。

2.檢索方便快捷

與一般媒體相比,互聯網上的信息檢索更為方便快捷,信息更新更快,傳輸也更為迅速。通過一般門戶網站的搜索引擎,可以很快查詢到與某個關鍵字(當然也可以是幾個關鍵字)相關的所有信息。3.多媒體信息通信

互聯網已經把網絡通信和多媒體技術融為一體,實現了文本、聲音、圖像、動畫、電影等信息的傳輸和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為互聯網的開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如網上視頻點播、遠程教育等。

4.使用費用低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的使用費用已經使得眾多普通人能夠承擔。而且在某些方面互聯網的費用比其他方式更為廉價。例如電子郵件明顯比通過郵局郵信廉價得多。5.豐富的信息資源

互聯網網絡中有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且多數信息是可免費查閱的,如許多國內外的圖書資料、電子公告板信息、商業(yè)信息等。正是這種豐富的資源,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6.個性化與人性化

人們在互聯網上發(fā)布和接受信息是平等的,互聯網上不分地段,不講身份,時機平等,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發(fā)表自己獨到的創(chuàng)意。另外,互聯網的很多方面都是按人性化標準來設計的,因此互聯網很快得到普及。7.超越時空

人們在網上聊天,看電影,在網上看新聞等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8.實時交互性

人們可以隨時通過網絡和網友、朋友、家人進行及時的互動。二、WWW和URL

1.WWW(WorldWideWeb)

WWW又稱萬維網或環(huán)球信息網,最初是由位于瑞士日內瓦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蒂姆·伯納斯·李(TimBerners-Lee)等人于1989年開發(fā)的,它基于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利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把各種類型的信息(圖形、圖像、文本、動畫等)有機地集成起來,供用戶查詢使用,使Internet具備了支持多媒體應用的功能,其文件的擴展名為htm或html。它主要用于建立多媒體文檔的全球超文本鏈接的Internet系統(tǒng),使文檔之間的公用信息更易于訪問,而且物理位置完全獨立。它統(tǒng)一了整個互聯網的應用功能,使之變成一個多媒體信息資源的集合,從而實現了有效和廣泛的信息檢索。目前,WWW是Internet上最方便和最受用戶歡送的信息瀏覽方式。2.?URL(UniformResourceLocation)

URL即“統(tǒng)一資源定位符〞,是Internet上用來描述信息資源的字符串,用在各種WWW客戶程序和效勞器程序上。采用URL可用一種統(tǒng)一的格式來描述各種信息資源,包括文件、效勞器的地址和目錄等。

URL的格式:通信協議(Protocol)://主機名或IP地址/路徑/文件名。

第一局部是協議(或稱為效勞方式);

第二局部是存有該資源的主機IP地址(有時也包括端口號);

第三局部是主機資源的具體地址,如目錄和文件名等。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之間用“://〞符號隔開,第二局部和第三局部之間用“/〞符號隔開。第一局部和第二局部是不可缺少的,第三局部有時可以省略。

例如:代表主機上的根目錄。

代表主機上的目錄/pub。

代表存放主機上的pub/files/目錄下的一個文件,文件名是xyz.txt。

的計算機域名為,超級文本文件(文件類型為.html)是在目錄/xyz的welcome.htm。三、Internet的效勞功能

1.信息瀏覽(WWW)

人們可以通過WWW來瀏覽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精彩信息(文字、圖形、聲音、視頻等)。

2.文件傳輸(FTP)效勞

FTP主要是提供Internet使用者在Internet上正確傳送及接收大量文件,特別是許多共享軟件(Shareware)和免費軟件(Freeware)。用戶不僅可以從遠程計算機上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文件也可以把自己的文件傳送到遠程計算機上。3.遠程登錄(Telnet)效勞

Telnet是計算機與遠程主機之間的一種有效的連接手段,它的功能是把用戶正在使用的終端或主機變成它要在其上登錄的某一遠程主機的仿真遠程終端。Telnet使用戶不必局限在固定的地點和特定的計算機上工作,通過網絡隨時可以使用任何地方的任何計算機聯網。4.電子郵件(E-mail)效勞

電子郵件(ElectronicMail,E-mail)是用戶或用戶組之間通過計算機網絡收發(fā)信息的效勞。通過電子郵件來實現遠距離的快速通信和傳送信息資料的目的。電子郵件可以傳送和接收文本、圖像、聲音、影像、動畫等各種多媒體文件。5.電子布告欄(BBS)

BBS(BulletinBoardSystem)即電子公告牌系統(tǒng),它提供較小型的區(qū)域性在線討論效勞,是一種休閑性信息效勞系統(tǒng),并兼顧娛樂性、知識性、教育性等特色。它在Internet尚未流行之前已隨處可見。通過BBS可進行信息交流、文件交流、信件交流、在線聊天等。

6.信息查詢

信息查詢的方式有Gopher和Http瀏覽器兩種。Internet能幫助用戶在短時間內輕松找到所需文件。7.網絡會議(NetMeeting)

網絡會議是把網絡(I-Phone)開展在Internet上。

8.網絡新聞組(Netnews)

網絡新聞組供網民們談天說地、交換信息。9.博客(Blogs)

博客即“網絡日志〞。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

以上介紹的是Internet上比較常用的幾種效勞功能,而實際在Internet上還有很多,比方說像及時播放(RealAudio)、網上理財、網絡購物、網絡、網上電影等。在不久的將來,Internet肯定會成為每個現代人的必備工具。四、TCP/IP協議與IP地址

1.?TCP/IP協議

TCP/IP協議是傳輸控制協議(TCP)和互聯網協議(IP),由互聯網的先驅文森特·瑟夫(VincentCerf)和羅伯特·卡恩(RobertKahn)開發(fā)的網際互聯的通信協議,其目的在于通過它實現網際中異構網絡或異種機之間的互相通信,即使不同企業(yè)生產的計算機能夠在各種環(huán)境下運行。TCP/IP協議包含了許多通信標準,用來標準各計算機之間如何通信、網絡如何連接等操作。(1)?IP協議即網際協議。它是TCP/IP的心臟,它詳細定義了IP數據報(Datagram)的組成格式,數據報由數據報正文和報頭兩局部組成,報頭包括發(fā)送主機的網絡地址、接收主機的網絡地址、數據報的報頭校驗和數據報的長度等。IP層接收由更低層(網絡接口層,例如以太網設備驅動程序)發(fā)來的數據包,并把該數據包發(fā)送到更高層—TCP或UDP層。相反,IP層也把從TCP或UDP層接收來的數據包傳送到更低層。IP數據包中含有發(fā)送它的主機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機地址(目的地址)。IP協議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報的傳輸、數據報的路由選擇和擁塞控制。IP數據報在Internet上的傳輸過程類似于郵局送信的過程,郵局在處理信件時,如果是發(fā)往本郵局轄區(qū)的信件就直接將信件送給收信人,如果是送往外地的信件,郵局只需把信件送到郵遞路徑上相鄰的下一家郵局,而不需要知道信件到達收信人手上的全過程。一臺主機發(fā)出一個數據報,如果目的主機是同一網絡內的一臺計算機,那么它將直接被送到那臺計算機上,如果這個數據報是送往網絡外的另一臺主機,該數據報被送往網絡中一臺叫做路由器的計算機,然后被路由器送到Internet上進行傳遞。路由器是Internet中負責進行路由選擇(也叫“尋徑〞)的專用計算機,就是在網絡中找到一條最適宜的傳輸路徑將分組從發(fā)送端的子網送往接收端的子網的過程,路由器接收到一個分組后,取出其中報頭局部的有關目的地址的信息,根據目的地址將數據報轉發(fā)到適宜路徑上的下一個路由器,如果這個路由器和目的子網直接相連,那么這個數據報就直接被送到目的主機。路由器并不關心數據報送往目的主機的整個路徑,而只是把數據報轉發(fā)到當前路徑的下一站。IP協議只負責產生符合IP格式的數據報并進行路由選擇,然后將數據報向外發(fā)送,它并不關心數據報能否正常到達目的計算機。數據傳輸的可靠性是由傳輸控制協議(TCP協議)來提供的。(2)?TCP協議即傳輸控制協議。如果IP數據包中有已經封好的TCP數據包,那么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并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接,并將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序,如Telnet的效勞程序和客戶程序。應用程序輪流將信息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設備驅動程序和物理介質,最后到接收方?!局R拓展】

TCP協議的主要功能

①傳輸中的過失控制。在發(fā)送端,TCP發(fā)出分組后等待從接收端傳來確實認信息,如果超時沒有收到確認信息就重發(fā)分組。在接收端,TCP對每一個收到的分組進行完整性檢測,假設分組完整無過失就向發(fā)送端返回一個已正確接收該分組的信息,否那么丟棄該分組。TCP用這樣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②分組排序。在網絡傳輸數據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同一分組被重復傳輸,這時接收端的TCP協議只接收第一個正確到達的副本,而對其他重復分組自動丟棄。TCP接收到所有分組后,再按其原來順序組裝成一條完整信息。

③流量控制。當網絡因繁忙導致頻繁超時時,TCP協議采用適宜的機制來控制向外發(fā)送的數據量。TCP/IP協議的工作過程:TCP/IP是一種雙層程序。它包括網絡上的計算機用來建立和斷開連接的規(guī)那么,TCP控制信息在互聯網傳輸前的打包和到達目的地后的重組,IP控制信息包從源頭到目的地的傳輸路徑。IP處理每個信息包的所有地址信息,確保每個信息包都打上了正確的目的地址標簽。TCP/IP協議是一個協議集,TCP為更高層應用提供面向連接的效勞,它依賴于IP通過網絡發(fā)送分組來建立這些連接。因此通常將這諸多協議統(tǒng)稱為TCP/IP協議集,或干脆叫TCP/IP協議。2.?IP地址

在Internet上有千百萬臺主機,為了區(qū)分這些主機,所有Internet上的計算機都必須有一個Internet上唯一的編號作為其在Internet的標識,這個編號稱為IP地址。因此,在TCP/IP協議中,編址由IP協議規(guī)定。IP地址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為了輸入和讀取的方便,通常采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法,即以32位數中的每8位為一組,用十進制表示,并將各組用句點分開。例如,某臺機器的IP地址為110010100111000100100000010000001,寫成點分十進制表示形式就是3(IP地址由4局部數字組成,每局部都不大于256,各局部之間用小數點分開)。整個Internet由很多獨立的網絡互聯而成,每個獨立的網絡,就是一個子網,包含假設干臺計算機。根據這個模式,Internet的設計人員用兩級層次模式構造IP地址,即IP地址的32個二進制位被分為兩個局部:網絡地址(又叫網絡標識,netid)和主機地址(又叫主機標識,hostid),網絡地址就像的區(qū)號,標明主機所在的子網,主機地址那么在子網內部區(qū)分具體的主機。每個數據報中都包含有發(fā)送方的IP地址和接收方的IP地址?!局R拓展】

IP地址分類

IP地址按網絡規(guī)模分A、B、C、D、E五類。其中A、B和C類稱為根本類,D類地址是多址播送地址,允許發(fā)送到一組計算機,E類是實驗性地址,如圖4.1所示。圖4.1IP地址

A類:IP地址的最高位為0,前8位表示網絡號(網絡地址),后24位表示主機號(主機地址),可以由本地網絡管理員分配給本機構子網的各主機。一個A類地址最多可容納224(約1600萬)臺主機,最多可有27?=?128個A類地址。其有效范圍為~。用A類地址組建的網絡稱A類網絡。

B類:IP地址的前16位表示網絡號(網絡地址),后16位表示主機號(主機地址),且第一位為1,第二位為0。B類地址的第一個十進制整數的值在128~191之間。一個B類網絡最多可容納216即65536臺主機,最多可有214個B類地址。其有效范圍為~。?C類:IP地址的前24位表示網絡號(網絡地址),后8位表示主機號(主機地址),第一位、第二位為1,第三位為0。C類地址的第一個整數值在192~223之間。一個C類網絡最多可容納28即256臺主機,共有221個C類地址。其有效范圍為~。

?D類IP地址。它用作多目的地信息的傳輸,作為備用。D類地址的格式為1110+多目的地址。D類IP地址的第1個字節(jié)范圍為224~239。

?E類IP地址。E類地址保存,僅作為Internet的實驗和開發(fā)之用,E類地址以11110開頭。E類IP地址的第1個字節(jié)范圍為240~254。3.?IPv6

雖然目前的IP地址非常成功,但由于它的長度為32位,只能允許超過兩百萬個的網絡,加上網絡的迅速開展,IP地址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因此,新一代Internet采用128位來表示IP地址,前一種地址為IPv4地址,新一代地址是IPv6地址。IPv6的新增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①地址尺寸。每個IPv6地址含128位,代替了原來的32位。

②頭部格式和擴展頭部。IPv6將信息放在別離的頭部之中,報文包含根本頭部、零個或多個擴展頭部和數據。

③對音頻和視頻的支持。在IPv6中,發(fā)送方與接收方能夠通過底層網絡建立一條高質量的路徑,為音頻和視頻的應用提供高性能的保證。

④可擴展的協議。發(fā)送者能為一個數據報增加另外的信息,因此更加靈活。4.特殊IP地址

有些IP地址具有特定的含義,因而不能分配給主機,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如表4.1所示。5.子網與子網掩碼

由于一個A類或B類網絡可以容納很多主機,而實際上,任何企業(yè)幾乎不可能擁有如此多的主機,因此,形成很多A類和B類地址空閑,而C類地址又不夠用的局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提出了子網(Subnet)的概念,即把一個A或B類網絡進一步地細分成多個小型網絡,進行IP地址分類和子網劃分的目的實是為了減小路由表,從而提高路由器的效率。進行子網劃分時,同一子網中各主機的IP地址必須有共同的網絡地址。譬如某單位有200臺計算機,其中的150臺屬于一個部門子網,另外50臺屬于另一部門子網,而該單位只申請到了一個C類地址,這時該單位的網絡管理員就需要對C類地址進行子網劃分后分配給兩個子網。子網掩碼的表示形式與IP地址相似。表4.2給出了對C類地址進行劃分的規(guī)那么,其中地址的前三段用表示,代表了所有可能的C類地址。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的值,其中網絡ID和子網ID局部全部被置1,主機的局部被置0,每個獨立的子網有一個子網掩碼。如果一個子網的網絡地址占n位(當然它的主機地址就是32?-?n位),那么該子網的子網掩碼的前n位為1,后32?-?n位為0。IP協議正是根據主機的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子網掩碼進行相應運算來判斷源IP地址與目的IP地址是否在同一子網內。IP協議首先將主機自己的IP地址與子網掩碼作與運算,再用運算結果同目的地址作異或運算,如果子網掩碼的前n位為1,而運算結果的前n位全為0,IP軟件就會認為該目的地址與主機在同一子網內,否那么認為目的地址與主機不在同一子網內。當知道子網掩碼和一個主機的IP地址時,如果想得到網絡號和子網號,就可以把子網掩碼和IP地址進行位運算中的“邏輯與〞運算,這樣就去掉了主機號,剩下的網絡號和子網號可以通過地址類型來進行別離。例如,邏輯與(B類地址)得到,根據地址類型,可以得到子網號為127。6.域名

由于IP地址記憶起來不方便,為此,人們就研究出了一種字符型標識,即域名(domainname),它是Internet上某一臺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用于在數據傳輸時標識計算機的電子方位(有時也指地理位置),網絡間是通過域名進行互相訪問的。域名在整個Internet中是唯一的,當高級子域名相同時,低級子域名不允許重復。Internet中的地址方案有兩套:IP地址系統(tǒng)和域名地址系統(tǒng),這兩套地址系統(tǒng)是一一對應關系。一臺效勞器只能有一個IP地址,但卻可以有多個域名,所以國內效勞器多數主機是共用IP。1)域名結構

域名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名字組成的,通常包含組織名,而且始終包括兩到三個字母的后綴,以指明組織的類型或該域所在的國家或地區(qū)。一個完整的域名地址通常由不超過5級構成,各級之間由小數點隔開,從左到右,域的級別越高,高的級域包含低的級域,右邊第一局部通常是國別代碼(見表4.3)。每一個域名地址都與特定的IP地址對應,這樣就允許各站點用戶為自己的網絡地址選擇一個字符型名字來命名,這個字符型名字就是域名。域名也是由假設干局部組成,每局部由至少兩個字母或數字組成,各局部之間用圓點分隔開,最右邊的是一級域名,再往左是二級域名、三級域名,如圖4.2所示。圖4.2域名的組成一級域名可以分為二類:一類表示國家或行政區(qū)(參見表4.3),另一類表示機構類別(參見表4.4)?!局R拓展】

CNNIC與我國二級域名

成立于1997年6月3日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是中國的域名管理機構,行使國家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職責,而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承擔CNNIC的運行和管理工作。CNNIC業(yè)務上接受信息產業(yè)部領導,行政上接受中國科學院領導。中國互聯網絡的二級域名分為類別域名和行政區(qū)域名,分別見表4.5和表4.6。在CNNIC中文域名系統(tǒng)中,為用戶提供“.中國〞、“.公司〞和“.網絡〞結尾的純中文域名注冊效勞。其中注冊

“.中國〞的用戶將自動獲得“〞的中文域名,如:注冊“清華大學.中國〞,將自動獲得“清華大學〞。注意的是在域名中不區(qū)分大小寫。2)域名管理系統(tǒng)(DomainNameSystem,DNS)

把域名翻譯成IP地址的軟件稱為域名系統(tǒng),它是一種管理名字的方法,即分不同的組來負責各子系統(tǒng)的名字,系統(tǒng)中的每一層叫做一個域,每個域用一個點分開。在域名管理系統(tǒng)中,采用層次式的管理機制。如cn域代表中國,它由CNNIC管理,它的一個子域edu由CERNET網絡中心負責管理,edu的子域由武漢大學網絡中心管理,再如,其中poky是主機的名字,即具有IP地址的計算機的名字,該計算機的名字是由math域命名和管理的,也就是說該計算機歸屬math域管理。math又是康薩斯大學校園網的一局部。ukans那么是國家教育機構域edu的一局部。所以edu域包含有美國教育機構的所有計算機,而那么包含了康薩斯大學的所有計算機等。域名系統(tǒng)采用層次結構的優(yōu)點是:每個組織可以在它們的域內再劃分域,只要保證組織內的域名唯一性,就不用擔憂與其他組織內的域名沖突。對用戶來說,有了域名地址就不必去記IP地址了。但對于計算機來說,數據分組中只能是IP地址而不是域名地址,這就需要把域名地址轉化為IP地址。一般來說,Internet效勞提供商(ISP)的網絡中心中都會有一臺專門完成域名地址到IP地址轉化的計算機,這臺計算機叫做域名效勞器(DomainNameServer,簡稱NameServer),域名效勞器上裝有域名系統(tǒng),是一種能夠實現名字解析(nameresolution)的分層結構數據庫。如前面所說的武漢大學校園網的域名效勞器是。域名效勞器上運行著一個數據庫系統(tǒng),數據庫中保存的是域名地址與IP地址的對應,用戶的主機在需要把域名地址轉化為IP地址時向域名效勞器提出查詢請求,域名效勞器根據用戶主機提出的請求進行查詢并把結果返回給用戶主機。3)根效勞器

根效勞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目前全球有13臺根域名(DNS)效勞器(RouteServer)。在13臺根域名(DNS)效勞器中,名字分別為“A〞至“M〞,1臺為主根效勞器,放置在美國,其余12臺均為輔根效勞器,其中美國9臺、歐洲2臺(英國和瑞典各1臺)、亞洲1臺(日本),見表4.7。所有根效勞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統(tǒng)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根效勞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這13臺根效勞器可以指揮Firefox或互聯網Explorer這樣的Web瀏覽器和電子郵件程序控制互聯網通信。由于根效勞器中有經美國政府批準的260個左右的互聯網后綴(如和.net等)和一些國家的指定符(如法國的.fr和挪威的.no等),美國政府對其管理擁有很大發(fā)言權。成立于1998年10月的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TheInternetCorporationforAssignedNamesandNumbers),是一個非盈利性的國際組織,負責互聯網協議(IP)地址的空間分配、協議標識符的指派、通用頂級域名(gTLD)、國家和地區(qū)頂級域名(ccTLD)系統(tǒng)的管理,以及根效勞器系統(tǒng)的管理。【知識拓展】

全球13臺根效勞器

任何域名解析都要經過這13臺根效勞器獲得頂級索引,并不是說訪問?會經過這些效勞器,訪問?就不經過這些效勞器。而每一個頂級域,不管是gTLD(通用頂級域),還是ccTLD(國別頂級域),它們都有自己的域名效勞器(即該頂級域的NS記錄),例如:

&.net的域名效勞器是:[a-m].,共13個;

.org的域名效勞器是:、等6個;

.biz的域名效勞器是:[a-h].,共8個;.info的域名效勞器是:、等6個;

的域名效勞器是:等6個;

.jp的域名效勞器是:[a-f].dns.jp,共6個。頂級域名?和?.net在全球也有13臺效勞器,分別被放置在美國(8臺)、英國(1臺)、瑞典(1臺)、荷蘭(1臺)、日本(1臺)和香港(1臺),由美國Verisign公司管理。它與國內的?效勞器同屬一個級別。中國已于2003年和2004年引進了域名根效勞器的F鏡像效勞器和J鏡像效勞器及頂級域名M和.net的鏡像效勞器,其管理者是,F鏡像效勞器在中國電信,J鏡像效勞器、和?.net鏡像效勞器在中國網通。有了域名根效勞器的鏡像效勞器后,國內解析?域名和域名就不用到國外的域名根效勞器獲得頂級索引了,這將從根本上提高國內網絡訪問速度。在2005年9月,I根的管理機構“瑞典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在CNNIC設立了中國根鏡像。中央黨校經濟學部課題組2023年1月23日公布一份報告認為,由于目前美國掌握著互聯網“十六進制〞技術,是全球互聯網使用的“游戲制定者〞和“運行控制者〞,我國用戶上網必須向美國交付各種費用。據該報告推算,我國每年向美國支付的使用現有國際互聯網的費用,包括域名注冊費、解析費和信道資源費及其設備、軟件的費用等達5000億元以上。為降低這筆高額本錢,保障國內信息平安,中國十幾年來一直在鉆研打破美國互聯網技術壟斷。信息產業(yè)部新一代平安可控信息網絡技術平臺總體設計專家工作組和信息產業(yè)部科學技術司十進制網絡標準工作組總工程師謝建平2023年1月在中央黨校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我國政府現已擁有并掌握了十進制網絡平安地址?!笆M制〞技術是將域名、IP地址和MAC地址統(tǒng)一成十進制文本表示方法的技術,可以代替并更新目前美國的“十六進制〞體系,并使信息解析在中國國內完成。五、Intranet和Extranet

內部網(Intranet)是基于WWW的專用網絡,它在局域網中使用互聯網應用軟件,內部網可加快企業(yè)信息在企業(yè)內部及分支機構間的傳播。外部網(Extranet)是將企業(yè)的內部網用一個公共網絡或專用網絡將兩個或兩個以上貿易伙伴連接起來而形成的。1.?Intranet

內部網(Intranet)指采用Internet技術建立的企業(yè)內部專用網絡,它以TCP/IP協議作為根底,以Web為核心應用,構成統(tǒng)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換平臺。由于同樣是基于客戶機/效勞器模型,內部網對文件、文檔和圖表等內部請求的處理過程與互聯網一樣。例如,一個地區(qū)銷售經理用WWW瀏覽器詢問他負責的地區(qū)一年來的銷售狀況,WWW客戶機通過TCP/IP和企業(yè)的內部網向目標企業(yè)的效勞器發(fā)出HTTP信息,效勞器的授權檢查驗證請求者(地區(qū)銷售經理)是否有對文件的訪問權,然后把文件發(fā)回到內部網上發(fā)出請求的客戶機上,這個地區(qū)經理就可以看到該地區(qū)最新的銷售數據,并把這些數據同方案進行比較。內部網可提供Web出版、交互、目錄、電子郵件、廣域互聯、文件管理、打印和網絡管理等多種效勞。基于內部網的Web技術能夠把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影像等多媒體信息都放在內部網上,以瀏覽的方式實現信息查詢,大大提高了企業(yè)的內部通信能力和信息交換能力。2.?Extranet

外部網(Extranet)把企業(yè)及其供給商或其他貿易伙伴聯在一起,幫助企業(yè)協調采購,通過EDI交換業(yè)務單證,實現彼此間的交流和溝通,授權用戶可通過外部網連入其他企業(yè)的網絡。外部網的網絡類型有公共網絡、平安(專用)網絡或虛擬專用網絡(VPN)。

(1)專用網絡。專用網絡是兩個企業(yè)的內部網之間的專線連接。其優(yōu)點就是平安,除了這兩個合法連入專用網絡的企業(yè)外,其他任何人和企業(yè)都不能進入該網絡,以保證信息流的平安性和完整性。缺點是本錢太高,例如,如果一個企業(yè)想通過專用網絡與7個企業(yè)建立外部網連接,企業(yè)必須支付7條專線的費用。(2)虛擬專用網絡(VirtualPrivateNetwork,VPN)。它采用一種叫做“通道〞或“數據封裝〞的系統(tǒng),用公共網絡及其協議向貿易伙伴、顧客、供給商和雇員發(fā)送數據。之所以稱為虛擬網,主要是因為整個VPN網絡的任意兩個節(jié)點之間的連接并沒有傳統(tǒng)專用網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鏈路,而是架構在公用網絡效勞商所提供的網絡平臺,如Internet、ATM(異步傳輸模式)、FrameRelay(幀中繼)等之上的邏輯網絡,用戶數據在邏輯鏈路中傳輸。在網絡配置中,要進行異地局域網之間的互聯,傳統(tǒng)的方法是租用DDN(數字數據網)專用線或幀中繼,缺點是網絡通信和維護費用高。對于移動用戶(移動辦公人員)與遠端個人用戶而言,一般通過撥號線路(Internet)進入企業(yè)的局域網,必然會帶來平安上的隱患。而VPN適時地建立了一種臨時的邏輯連接,即交易通過互聯網完成,一旦通信會話結束,這種連接就斷開了。 學習任務十三移動通信網和物聯網

【情境案例十】北京國際通信展:新技術引領新生活

2023年9月1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新聞30分》欄目:今天開幕的亞洲最大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以新科技產品和未來通信技術,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眼球。

錢包的概念讓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去銀行買電,是家家戶戶都經常花時間要做的事情,有了錢包,不僅可以用它來買電,還可以乘公交車,去商店消費,錢包幾乎替代了目前的信用卡。參展企業(yè)工作人員:“你用個人的,就是你個人的身份,以后就不用信用卡了。〞

在SIM卡中參加一個芯片,就可以讓我們的消費方式變得更加便捷,而代表下一代信息開展技術的物聯網,那么大大拉近了人們與世界之間的距離。所謂物聯網,就是在各類物體上裝上電子標簽,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無線網絡遠程看到或者控制這些物體。現在您看到的就是物聯網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一個應用,通過一個遠程紅外線感測器,利用,您就可以方便地了解到家中的情況。

參展企業(yè)工作人員:“我們會有紅外感測,感測到人的話,我們會有監(jiān)測,我們的告警提示里面就會提到,同時會給您設置好的發(fā)一條告警短信,告訴您家里有人在動。〞據有關機構預測,到2023年,物物相聯的物聯網業(yè)務,與現有的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相聯的互聯網業(yè)務之比將到達30∶1,因此物聯網也成了不少中外參展商同臺角逐的技術。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00多家通信企業(yè)所帶來的最新通信產品也各顯神通。遠在千里之外醫(yī)學專家就可以遙控來實施手術的遠程醫(yī)療車,代表綠色能源的太陽能供電系統(tǒng),都是展會中的技術亮點。其中我國的通信產品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外用戶所認可。

意大利參展企業(yè):“中國的3G技術會慢慢進入西歐市場,未來幾年內會在歐洲市場有很好的開展。〞由該案例我們可以認為:又一次電子商務技術革命即將到來。

【情境練習與思考】物聯網能不能再給傳統(tǒng)企業(yè)帶來又一次信息產業(yè)浪潮?一、移動通信網

1.移動通信

所謂移動通信,指移動體之間或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即通信中至少有一方可移動。常見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有無線尋呼、無繩、對講機、集群系統(tǒng)、蜂窩移動(包括模擬移動、GSM數字移動等)、衛(wèi)星移動等。據統(tǒng)計,我國從1987年開通移動業(yè)務到1997年用戶到達1000萬戶,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而從1000萬戶增長到2001年的1億戶,只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此后,2002年11月,移動用戶總數到達2億;2004年5月,到達3億;2006年2月,到達4億。我國移動通信的開展速度創(chuàng)造了世界通信史上的奇跡。2023年8月,中國移動用戶總數已達5.029億,其中3G用戶132.7萬,中國聯通用戶3.2億。中國已成為全球移動用戶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全球GSM和CDMA網絡容量最大的國家。2.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3G

(1)?3G。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1G: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只能進行語音通話)和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2G: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制式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收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3G:2007年國外產生3G,中國于2023年成功開發(fā)出中國3G)是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其下行速度峰值理論可達3.6Mb/s(一般為2.8Mb/s),上行速度峰值可達384kb/s。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采用頻分多址(FDMA)的模擬調制方式,這種系統(tǒng)的主要缺點是頻譜利用率低,信令干擾話音業(yè)務。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主要采用時分多址(TDMA)的數字調制方式,提高了系統(tǒng)容量,并采用獨立信道傳送信令,使系統(tǒng)性能大大改善,但TDMA的系統(tǒng)容量仍然有限,越區(qū)切換性能仍不完善。CDMA系統(tǒng)以其頻率規(guī)劃簡單、系統(tǒng)容量大、頻率復用系數高、抗多徑能力強、通信質量好、軟容量、軟切換等特點顯示出巨大的開展?jié)摿Α?G(3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3G效勞能夠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數據信息(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數據業(yè)務。

3G與2G的主要區(qū)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線漫游,并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效勞。(2)?3G標準。國際電信聯盟(ITU)在2000年5月確定3G標準:WCDMA(歐洲版)、CDMA2000(美國版)、TD-SCDMA(中國版)。其中CDMA是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碼分多址)的縮寫,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技術根底。WCDMA全稱為WidebandCDMA,也稱為CDMADirectSpread,意為寬頻分碼多重存取,這是基于GSM網開展出來的3G技術標準,是歐洲提出的寬帶CDMA技術,它與日本提出的寬帶CDMA技術根本相同,W-CDMA的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統(tǒng)為主的歐洲廠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參與其中,包括歐美的愛立信、阿爾卡特、諾基亞、朗訊、北電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廠商。CDMA2000是由窄帶CDMA(CDMAIS95)技術開展而來的寬帶CDMA技術,也稱為CDMAMulti-Carrier,它是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提出,參與者有摩托羅拉、Lucent和三星。TD-SCDMA全稱為TimeDivision-SynchronousCDMA(時分同步CDMA),該標準是由中國大陸單獨制定的3G標準,1999年6月29日,中國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向ITU提出,但技術創(chuàng)造始祖于西門子公司,TD-SCDMA具有輻射低的特點,被譽為綠色3G。該標準將智能無線、同步CDMA和軟件無線電等當今國際領先技術融于其中,在頻譜利用率、對業(yè)務支持具有靈活性、頻率靈活性及本錢等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軍用通信網也是TD-SCDMA的核心任務。BDA中國公司主席鄧肯·克拉克(DuncanClark)認為,“一旦3G網絡鋪設就緒,應用、和運營商資費將成為3G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設計完善的成為移動互聯網成功的關鍵要素,制定合理的價格政策可以消除3G業(yè)務成長的障礙。〞同時,他還指出:音樂、移動游戲、移動互聯網是業(yè)務的主要開展方向,作為3G業(yè)務的載體,需要直觀的用戶界面、大屏幕顯示以及全HTML網頁瀏覽器?!局R拓展】

3G的核心應用

寬帶上網:這是3G的一項很重要的功能,屆時我們能在上收發(fā)語音郵件、寫博客、聊天、搜索、下載圖鈴等。

視頻通話:3G時代,傳統(tǒng)的語音通話已經是個很弱的功能了,到時候視頻通話和語音信箱等新業(yè)務才是主流,依靠3G網絡的高速數據傳輸,3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