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療法治療指南_第1頁
艾灸療法治療指南_第2頁
艾灸療法治療指南_第3頁
艾灸療法治療指南_第4頁
艾灸療法治療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艾灸療法治療指南目錄\hPart01讓我們一起了解艾灸\h艾灸,長住家庭的保健醫(yī)師\h艾灸,溫通經(jīng)脈、驅(qū)散寒邪\h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h認識艾草,巧選艾絨和艾條\h艾葉\h艾絨\h艾條\h艾粒\h艾炷\h借助工具施灸\h艾灸盒\(zhòng)h艾灸罐\h冬病夏治,巧用艾灸\h了解經(jīng)絡,清楚灸效\h經(jīng)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h穴位施灸是打通經(jīng)脈的手段\h正確取穴和艾灸\h正確施灸要點\h平和心態(tài),明確對象\h確定部位,注意順序\h正確體位,找準穴位\h把握溫度,按序施灸\h灸后原則,小心注意\h灸后反應及處理\h皮膚潮紅\h艾灸反應\h出現(xiàn)灸泡和灸瘡\hPart02燃起艾條強身祛病保健康\h〔失眠〕\h〔頭痛〕\h〔記憶力減退〕\h〔神經(jīng)衰弱〕\h〔困倦易疲勞〕\h〔免疫力低〕\h〔腰肌勞損〕\h〔頸椎病〕\h〔肩周炎〕\h〔惡心、嘔吐〕\hPart03對癥施灸輕松治療常見病\h〔感冒〕\h〔咳嗽〕\h〔慢性支氣管炎〕\h〔角膜炎〕\h〔腹痛〕\h〔慢性腹瀉〕\h〔牙痛〕\h〔口腔潰瘍〕\h〔扁桃體炎〕\h〔過敏性鼻炎〕\h〔皮膚瘙癢癥〕\h〔胃痛〕\h〔便秘〕\h〔痛經(jīng)〕\h〔月經(jīng)不調(diào)〕\h〔乳腺增生〕\h〔更年期綜合征〕\h〔高血壓〕\h〔糖尿病〕\h〔高血脂〕\h〔中風偏癱〕\h〔冠心病〕\h〔心絞痛〕Part01讓我們一起了解艾灸艾灸,長住家庭的保健醫(yī)師明代著名醫(yī)學家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在其著作《蘄艾傳》中寫道:“產(chǎn)于山陽,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這就是艾草,平凡而神奇的養(yǎng)生之草。事實上,艾草之所以能以平凡無華的形象深深地根植于人們心中,除其自身具有的神奇功能外,以其為原料的艾灸——自然古樸、綠色無創(chuàng)的調(diào)理保健方法更是一種可以在家庭中自我療病和保健的傳統(tǒng)醫(yī)術(shù)。艾灸,溫通經(jīng)脈、驅(qū)散寒邪艾灸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保健良方,是一種神奇的治病保健手段。早在中國古代,人們就利用艾灸治病和保健,《千金要方》中指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稱為“長壽穴”;《扁鵲心書》中說:“人至年陽氣衰,故手足不能溫,下元虛憊,動作艱難,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則心死。人于無病時,常灸關(guān)元、氣海、命關(guān)、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余年壽矣?!睙o事每日施灸,會令身體越來越好,幾乎不生病,更可以遠離醫(yī)院。人體經(jīng)絡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tài)的調(diào)控系統(tǒng)。在這個由經(jīng)絡構(gòu)成的人體網(wǎng)絡中,布滿了眾多的穴位。正是靠著這些穴位的相互溝通、相互協(xié)調(diào),人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才能協(xié)調(diào)一致地工作,讓人這部機器正常運轉(zhuǎn)。如果經(jīng)絡不通,便氣血不足、運行不暢,人就容易衰老生病。艾灸是在穴位上施灸,通過溫熱刺激,讓經(jīng)絡暢通,相互激發(fā)、相互協(xié)同、作用疊加,使氣血運行,以火攻邪,從而達到祛風寒、化淤滯、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保健、養(yǎng)生、美容的功效。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灸的療效十分神奇,其適用范圍也十分廣泛,有溫陽補氣、溫經(jīng)通絡、消淤散結(jié)、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廣泛用于內(nèi)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同時,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施灸能提高白細胞的功能,加速抗體形成,增加機體防御力,對呼吸、循環(huán)、消化、生殖等系統(tǒng)有調(diào)節(jié)作用,從而對人體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中國已故著名中醫(yī)研究員劉炳凡老先生在《頤年金名·預防提要》中強調(diào):“有疾宜先治,無疴應早防?!比毡救隧毺僮鞯茸鲞^的灸法抗癌研究,還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膚組織中潛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艾”提示艾灸的起源非常神奇。研究表明,灸的發(fā)明是原始人用火時,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適,便主動用火燒灼治療更多的病痛。艾草古時候又叫冰臺,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為引,就在這種引天火的儀式氛圍中,巫者把龜甲兆紋與人體的血脈取得模擬想象,思索中醫(yī)的火論與氣論,進而產(chǎn)生了艾灸這種神奇的治療方法??脊叛芯堪l(fā)現(xiàn),早在中國商周時代就有了應用灸法治病的記載。認識艾草,巧選艾絨和艾條艾灸有如陽光普照,驅(qū)除陰霾。人體體表或體內(nèi)生長出的腫瘤、贅疣都是陰寒凝結(jié)而成,艾灸一到,它們立即枯朽瓦解,而這一切均得益于一種神奇的植物——艾草。艾葉艾草,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用它袪風邪,甚至食用它。至今在民間仍有端午節(jié)把艾條枝插在門上,做驅(qū)邪驅(qū)蚊之用的傳統(tǒng)。在嶺南等地,人們用糯米摻艾草制成“艾炍”等應節(jié)食品食用。平時,人們還用艾葉來煎蛋或煮蛋吃。艾葉的藥用歷史悠久,適用于風寒濕邪所致的疾病,對于長期頭痛、神經(jīng)痛、腰酸背痛、崩漏下血等癥狀,都有非常好的食療效果。同時,艾葉還是溫補藥膳食品,可以醒胃,是虛冷者的長效性補品。不僅如此,人們將采摘的艾葉加工制作成的艾絨、艾條更是施灸的必備物品。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享受到了艾葉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益處。“艾”叮嚀如果是自己采集的艾葉,一定要充分曬干,最好陳放1年以上成為熟艾,如果是藥店買的,盡量買陳年的艾葉,然后把艾葉里里的梗和雜質(zhì)挑揀出來。一般家庭存放艾葉,只要把曬干、選好的艾葉采取密封、避光存放,隔年即可使用,不要放置更長的時間,否則艾葉將失去藥用價值。艾絨艾絨是由艾葉曬干搗碎制成的,是施灸必用的物品。一般來說,用新艾施灸,火烈且有灼痛感,而用陳艾施灸,灸火溫和,灸感明顯,療效好?!侗静菥V目》記載:“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所以,在選用艾絨時,應該用陳艾而不用新艾。艾絨分為青艾絨、陳艾絨和金艾絨三種,老中醫(yī)會根據(jù)病因選用青艾絨或陳艾絨,金艾絨為艾絨中的極品,用途廣泛,但價格昂貴。在家庭使用艾絨時,最好選用陳艾絨,因為艾火溫和,不會造成灼傷。如何選擇艾絨、識別艾絨呢?一捏好的艾絨中沒有枝?;蚱渌s質(zhì),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一撮,能成形。二觀陳年艾絨的顏色應該是土黃或金黃,艾絨中雜有綠色的,說明是當年艾。三聞陳年艾絨聞起來有淡淡芳香,而當年艾聞起來有青草味。四看好的艾絨燃出的艾煙淡白,不濃烈,氣味香,不刺鼻,用其制成的艾條在點燃后,燃出的艾煙向上。艾條艾絨制成的艾條點燃后,熏灸身體相應的穴位,能治病防病,安全可靠,易學易用,特別適合于家庭治療和保健。病癥無論寒熱、虛實、陰陽、表里均可施灸,可以說,艾灸廣泛地應用于各科疾病治療與保健。一般艾條長為26厘米,寬為20厘米,卷成圓柱的直徑約為1.5厘米,都是單純由艾絨制成的,但有些艾條則是在艾絨之中添加了一些中藥,這樣的艾條稱之為藥條。區(qū)分艾條好壞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一看形好的艾條外形整體,比較結(jié)實而不松散。二聞味好的艾條其味芳香,沒有當年艾的青草味。三看火好的艾條,火力柔和不剛烈,彈掉艾灰,看上去是紅彤彤的,用其施灸時,有熱氣的熏烤感而不是火燒感。四觀煙好的艾條,其艾煙淡白,不濃烈,不刺鼻,氣味香?!羟灏瑮l◆藥艾條艾粒將艾條剪切成長短不同的段,稱之為艾壯或艾粒,可以用于不同的艾灸。一般成年人施灸時,可以用較大的艾粒,而兒童則適合用小艾粒?!鞍倍摙倜棺兊陌瑮l不要用。霉變的艾條有霉變氣味,燃燒后的氣體有較強的霉味,使用后輕則頭疼頭暈,重則傷害身體。②非純棉紙包裝的艾條不要用,因為劣質(zhì)紙張對身體有害。③含有粉塵、枝梗和雜質(zhì)的艾條不能用,因為如果艾條中含有枝梗會出現(xiàn)爆燃,從而灼傷肌膚,損傷經(jīng)脈。艾炷艾炷,是由艾絨制成的圓錐形艾團,供灸治用,其大小可以根據(jù)需要而定,小的如同米粒,可以用于直接灸,大的猶如蠶豆,可以用于間接灸。一般來說,每燃完一個艾炷,稱為一壯。《扁鵲心書》說:“凡灸大人,艾炷須如蓮子,底闊三分,務要堅實;若灸四肢及小兒,艾炷如蒼耳子大;灸頭面,艾炷如麥粒大?!边@是對艾炷大小與使用對象之間關(guān)系的規(guī)定,我們在施灸時,一定要切記這一點?!鞍碧崾景堰m量的艾絨放在桌面上,用拇指、食指、中指一邊捏一邊旋轉(zhuǎn),把艾絨捏緊,即成規(guī)格不同的艾炷。間接灸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或蒜間隔灸、隔鹽灸等。1.隔姜灸和隔蒜灸:是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然后將姜片置于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姜片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guī)定的壯數(shù),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隔蒜灸的方法與隔姜灸的方法一樣,多用于治療瘰疬、肺結(jié)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癥。2.隔鹽灸:用純凈的食鹽填敷于臍部,或于鹽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療傷寒陰證或吐瀉并作、中風脫證等。借助工具施灸有獨特的治療和保健作用的艾灸產(chǎn)品,不但沒有副作用,而且花費低廉,操作簡單。用于懸灸的艾灸盒和艾灸罐就是用于輔助治療的工具,使施灸過程不但可以雙人操作,而且可以單人獨立操作。對于長期以艾灸進行保健的人來說,艾灸盒和艾灸罐是最好的選擇。不僅因為這兩種工具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耐熱程度而選擇艾灸的距離,而且如腰、背等部位,自己也能獨立操作。最關(guān)鍵的是,用它們施灸,不影響工作和安靜的娛樂,如打麻將、看電視、上網(wǎng)等。艾灸盒艾灸盒有1~6孔之分,根據(jù)其上孔洞的多少分為單眼灸盒、雙眼灸盒、三眼灸盒等。◆單眼◆雙眼“艾”叮嚀施灸前,穿著要寬松,要除去一切可阻礙氣血運行的物品,如手表、皮帶、乳罩、緊身衣等。施灸時取穴宜少,一般每次3~4個,施灸時間宜長,一般控制在20分鐘左右,單次灸如果時間長,次數(shù)就少些,時間短,次數(shù)就多些。灸療期間和灸療后半小時避免受風著涼,兒童治療用灸時間減半。還要注意,在施灸過程中,可以通過抽插艾條來調(diào)整艾火高度,但不要碰到盒底部不銹鋼網(wǎng),以免太熱了,以感覺燙為度;用艾灸盒施灸時,一般軀干的部位灸療20分鐘,四肢穴位灸療15分鐘。使用艾灸盒操作方法如下:1將艾條的一端點燃。2將點燃的一端從孔類艾灸盒頂端有夾子的孔插入盒內(nèi)。3將灸盒放在需要灸療的部位。4灸療完畢時,將灸盒挪離身體,倒置艾灸盒,從緊挨著頂蓋的兩側(cè)出灰槽將艾灰倒出。艾灸罐艾灸罐和艾灸盒的使用原理一樣,只是制作的材質(zhì)不同?!舭墓蕖舭墓奘褂冒墓薏僮鞣椒ㄈ缦拢?將艾粒點燃。2將點燃的艾粒放入罐內(nèi),然后輕壓罐蓋,直至壓平表面后,再將內(nèi)罐裝入外罐中。3將艾罐裝入布袋內(nèi),切記一定要用布袋把艾罐包牢固。4根據(jù)施灸穴位分別用長短帶扣好,調(diào)整好長短帶松緊度,并將布袋固定于穴位上,用長毛巾(或小毛巾)包好艾灸罐?!鞍倍撌褂冒墓迺r,最好用艾粒,這樣不僅利于清潔,還避免了因使用艾絨可能引起的燙傷。如果感到太熱要加墊布,包罐的毛巾或墊布要定期清洗,最好專物專用。同時,在灸的過程中,根據(jù)自身感覺的熱度及時卸罐,以免燙傷。冬病夏治,巧用艾灸人體生理活動受到大自然變化的影響,其病理變化也無不受到自然界陰陽消長的左右。那么艾灸是如何順應自然變化,達到治療疾病和養(yǎng)生保健作用的呢?“冬病夏治”是中醫(yī)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是反向思維的運用。所謂冬病夏治,是指對一些因陽虛、外感六淫之邪而導致某些好發(fā)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陽氣旺盛、病情有所緩解時,辨證施治,適當?shù)貎?nèi)服和外用一些方藥,增強抗病、祛邪能力,以預防和減少疾病在冬季來臨時再發(fā)作,或減輕其癥狀。一切中醫(yī)所指的虛寒性疾病都可采用艾灸的方式,用“冬病夏治”的方法進行治療,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體炎、反復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結(jié)腸炎、慢性腹瀉與痢疾、風濕與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凍瘡、手足發(fā)涼、男子陽痿、早泄和女子宮寒、老年畏寒癥以及脾胃虛寒類疾病等。艾”提示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夏季萬物生長繁茂,陽氣盛,陽氣在表。因此,夏季養(yǎng)生宜以養(yǎng)陽為主,此時毛孔開泄,運用艾灸方法可使皮膚紋理宣通,驅(qū)使體內(nèi)風、寒、濕邪排出,是內(nèi)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了解經(jīng)絡,清楚灸效作為傳統(tǒng)的中醫(yī)療法,艾灸既可以治療,亦可以保健。那艾灸的治病原理是什么呢?這就涉及人體經(jīng)絡問題了。下面,讓我們了解人體經(jīng)絡,清楚艾灸的治病原理,以便在對后面的疾病保健施灸時,做到明明白白艾灸。經(jīng)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經(jīng),即經(jīng)脈,貫穿上下,溝通內(nèi)外,是主干;絡,即網(wǎng)絡,是分支,縱橫交錯,遍布全身。二者將人體聯(lián)絡成一個完整的整體,行氣血,平陰陽,使人體各器官保持協(xié)調(diào)和平衡。人體共有十二正經(jīng),即肺經(jīng)、心包經(jīng)、心經(jīng)、大腸經(jīng)、三焦經(jīng)、小腸經(jīng)、胃經(jīng)、膽經(jīng)、膀胱經(jīng)、脾經(jīng)、肝經(jīng)和腎經(jīng)。此外,分布于人體的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經(jīng)脈。分布于身體正面和背面的中線,分別叫任脈和督脈。分布于四肢的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名稱。上肢的經(jīng)脈稱手經(jīng),下肢的經(jīng)脈稱足經(jīng)。四肢內(nèi)側(cè)的稱陰經(jīng),外側(cè)的稱陽經(jīng)。四肢內(nèi)側(cè)前、中、后的經(jīng)脈分別叫太陰經(jīng)、厥陰經(jīng)、少陰經(jīng),四肢外側(cè)前、中、后的經(jīng)脈稱為陽明經(jīng)、少陽經(jīng)、太陽經(jīng)。穴位施灸是打通經(jīng)脈的手段每個經(jīng)絡各有所屬的腧穴,腧穴以經(jīng)絡為綱,經(jīng)絡以腧穴為目,二者之間是綱舉目張的關(guān)系。腧穴包括十四經(jīng)穴、經(jīng)外奇穴和阿是穴。所有腧穴都能治療該穴位所在部位及鄰近組織、器官的局部疾病,同時,十四經(jīng)腧穴還可以治療與本經(jīng)循行所及的遠隔部位的組織器官臟腑的病癥,有的甚至可以影響全身的功能。正是因為腧穴的這種作用,通過經(jīng)脈的運行原理,達到施灸治病的原理的艾灸,在灸治某疾病的同時,會把其他病癥治好,便是不足為奇的事情了。正確取穴和艾灸正確取穴和施灸的關(guān)系很大,為此,在取穴定位時,本書盡可能用通俗的語言表達,但有些穴位,無法用最通俗的語言表達,所以有必要交代一下取穴的方法之一——手指同身寸。這就是以被施灸者的手指為標準來測量定穴的方法,包括如下三種:橫指同身寸:即被施灸者將除大拇指外的其他四指并攏,橫經(jīng)中指近掌指關(guān)節(jié)橫紋四指寬度測量為3寸,這種方法適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橫寸。拇指同身寸法:即以被施灸者拇指指關(guān)節(jié)的橫度作為1寸,適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中指同身寸:指以患者的中部中節(jié)屈曲時內(nèi)側(cè)兩端橫紋頭之間作為1寸,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正確施灸要點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時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平和心態(tài),明確對象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靜,不要有較大的情緒波動,同時要在施灸前后各喝一杯溫白開水,這有利于排毒。對于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不要施灸;對于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wěn)的人,或正行于經(jīng)期的女性不要施灸;某些人患了傳染病,或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處于身體極度衰竭、形銷骨立等情況,不要施灸。同時,有些病癥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癥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后立即施灸。確定部位,注意順序?qū)τ诒┞对谕獾牟课唬珙伱妫灰苯泳?,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皮薄、肌少、筋肉結(jié)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關(guān)節(jié)部位不要直接灸;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qū)兕伱娌?,也不要灸。同時,在施灸的過程中,要注意施灸的程序,一般來說,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的順序進行。正確體位,找準穴位施灸時,受灸者的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舒適、自然。同時,施灸者要找準部位、穴位,這樣才能保證艾灸的效果。把握溫度,按序施灸施灸時要注意溫度,以免燙傷或灼傷。對于皮膚感覺遲鈍的人或者小孩,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cè),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同時,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shù)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對于養(yǎng)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灸后原則,小心注意施灸后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如果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會起瘡,產(chǎn)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jīng)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灸后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原則上,艾灸后不要馬上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果要用,最好在30分鐘后再使用。“艾”叮嚀在施灸的過程中,還要防止暈灸。暈灸現(xiàn)象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xiàn)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出汗等現(xiàn)象,甚至發(fā)生暈倒。出現(xiàn)暈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穴,施溫和灸10分鐘左右。灸后反應及處理不管我們?nèi)绾巫裱牡慕桑谑┚牡倪^程中或施灸結(jié)束后,由于體質(zhì)不同,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對此,要清楚地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加以處理。皮膚潮紅艾灸時出現(xiàn)皮膚潮紅現(xiàn)象是正常的,因為艾灸的熱力刺激毛細血管,使之擴張,從而促進血液加速流動。這時只要不受涼,不久即會自行消退。由于艾灸時熱力的作用,人會感到口渴,這是正?,F(xiàn)象,可以在灸后多喝幾杯溫開水,既可以緩解口渴的癥狀,也有利于排毒。艾灸反應艾灸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會發(fā)燒、牙痛、耳鳴、流鼻血、咽喉發(fā)干發(fā)癢,有的女性出現(xiàn)月經(jīng)量過多或過少的現(xiàn)象,其實這是正常的。如果這些現(xiàn)象反復出現(xiàn),可以減慢艾灸的頻率,隔日施灸,直到癥狀減輕后,改為保健灸。出現(xiàn)灸泡和灸瘡有時,如果施灸者把握的時間和用量稍有偏差,灸后會出現(xiàn)灸泡,最后形成灸瘡。此時,要用消毒后的針將其挑破,用醫(yī)用棉簽或棉球吸干其中的液體,然后貼上創(chuàng)可貼,但要避免衣服摩擦。當灸泡變成灸瘡后,每天用酒精棉球消毒,吸干表面膿液。如果情況繼續(xù)加重,可以先用雙氧水沖洗,之后用消炎膏或生肌玉紅膏涂貼。如果出現(xiàn)出血的現(xiàn)象,可以在換藥時外敷云南白藥來止血。Part02燃起艾條強身祛病保健康〔失眠〕失眠常表現(xiàn)為:睡眠時間不足,睡眠不深,在睡眠中易驚醒,醒后入睡困難,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徹夜不眠。長期失眠會導致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注意力不能集中,嚴重者對人的精神狀態(tài)會造成惡劣的影響。艾灸對于治療失眠見效快,養(yǎng)心安神效果非常好。Acupiont.01灸神門穴【取穴方法】掌心向上,在小指側(cè)的腕橫紋處可摸到一條筋,神門穴就在這條筋外側(cè)的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臼┚姆椒ā可耖T穴可以自行施灸,施灸時取坐姿,一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火頭對準神門穴,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竟πА筐B(yǎng)心安神。Acupiont.02灸心俞穴【取穴方法】位于背部肩胛骨內(nèi)側(cè),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從頸部突起最高的大椎開始,向下數(shù)第五個凹陷,再向左右兩側(cè)旁開兩橫指寬的位置就是心俞穴?!臼┚姆椒ā啃挠嵫ㄎ挥诒巢浚氂伤溯o助施灸。施灸時,被施灸者取俯臥姿態(tài),施灸者站于一旁,將艾條的火頭垂直對準施灸穴位,距離皮膚3厘米,在左右兩個穴位間平行往復地回旋施灸,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竟πА坷須鈱幮?。Acupiont.03灸安眠穴【取穴方法】安眠穴在翳風穴和風池穴連線的中點。取穴時,先在耳后找到頭骨的突出部分,在該骨下方可觸摸到頭骨與肌肉間的凹陷處就是安眠穴,左右各有一穴?!臼┚姆椒ā堪裁哐ㄎ挥诤竽X處,需由他人輔助施灸。施灸時溫和灸。被施灸者取坐姿,施灸者一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另一手撥開并按住頭發(fā),艾灸的火頭水平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皮膚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挎?zhèn)驚安神?!差^痛〕頭痛通常是指局限于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艾灸根據(jù)疼痛的部位不同,取不同的穴位施灸,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Acupiont.01灸合谷穴【取穴方法】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的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也可以自然半握拳,在第二掌骨中點取穴,輕壓有微痛感。【施灸方法】溫和灸。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每周灸3~4次?!竟πА恐雇?,對治療前額疼痛特別有效。Acupiont.02灸陰陵泉穴【取穴方法】陰陵泉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內(nèi)側(cè),膝下脛骨內(nèi)側(cè)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在膝蓋內(nèi)側(cè)橫紋上方會摸到一個突起的骨頭,在該骨的下方和內(nèi)側(cè)會摸到一個凹陷的地方,按壓時會感到劇烈的疼痛?!臼┚姆椒ā勘皇┚恼呷∽?,施穴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客ń?jīng)活絡,對治療前額疼痛特別有效。Acupiont.03灸外關(guān)穴【取穴方法】外關(guān)穴位于腕背橫紋的中點向上2寸(約3橫指寬)處,與內(nèi)關(guān)穴相對,左右各有一穴?!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呷∽?,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柯?lián)絡氣血,補陽益氣,對治療偏頭痛特別有效。Acupiont.04灸后溪穴【取穴方法】后溪穴位于第5指掌關(guān)節(jié)后尺側(cè)的遠側(cè)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輕握拳,在小指指頭彎曲處的外側(cè),有一條明顯的橫紋,在此橫紋的盡頭就是后溪穴?!臼┚姆椒ā咳∽唬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渴娼?jīng)利竅、寧神,對治療后腦勺痛特別有效。Acupiont.05灸太沖穴【取穴方法】太沖穴位于腳背面,第1、2腳趾根部結(jié)合處后方的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先找到大腳趾和第二趾的趾縫,往腳背方向比大腳趾稍寬的距離,略呈凹陷的地方,用指頭按壓,可以感覺到動脈的跳動就是太沖穴?!臼┚姆椒ā咳∽唬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行氣解郁,對治療頭頂痛特別有效。Acupiont.06灸足臨泣穴【取穴方法】足臨泣穴位于足背外側(cè),第4趾關(guān)節(jié)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cè)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在第4和第5腳趾的趾縫之間,沿著趾縫向上約2橫指處就是足臨泣穴?!臼┚姆椒ā繙睾途摹H∽?,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竟πА快铒L、瀉火?!灿洃浟p退〕記憶力減退是亞健康的表現(xiàn)癥狀之一,表現(xiàn)在記不住東西,易忘事情等方面。艾灸用溫和灸,針對以下穴位施灸,假以時日,可以治療此病。Acupiont.01灸關(guān)元穴【取穴方法】關(guān)元穴位于肚臍下方3寸(4橫指寬)處?!臼┚姆椒ā勘皇┚恼咂脚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颗嘣瘫?,補益下焦。Acupiont.02灸氣海穴【取穴方法】氣海穴位于肚臍正下方1.5寸(2橫指寬)處?!臼┚姆椒ā勘皇┚恼咂脚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繙仃栆鏆?,扶正固本,培元補虛?!采窠?jīng)衰弱〕神經(jīng)衰弱是指由于精神憂慮、長期繁重的腦力勞動以及睡眠不足而引起精神活動減弱的癥狀。Acupiont.01灸神門穴【取穴方法】神門穴位于腕橫紋尺側(cè)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掌心向上,在小指側(cè)的腕橫紋處可摸到一條筋,神門穴就在這條筋外側(cè)的凹陷處?!臼┚姆椒ā咳∽唬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養(yǎng)心安神。Acupiont.02灸心俞穴【取穴方法】心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內(nèi)側(cè),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從頸部突起最高的大椎開始,向下數(shù)第五個凹陷,再向左右兩側(cè)旁開兩橫指寬的位置?!臼┚姆椒ā啃鼐?。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功效】理氣寧心。Acupiont.03灸內(nèi)關(guān)穴【取穴方法】內(nèi)關(guān)穴位于手臂的內(nèi)側(cè),腕關(guān)節(jié)橫紋上2寸(約3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將右手的三指并攏,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右手食指與左手腕交叉的中間點即是?!臼┚姆椒ā咳∽唬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繉幮陌采?,理氣止痛,和胃降逆。Acupiont.04灸太溪穴【取穴方法】太溪穴在內(nèi)腳踝骨突出部位正后方的凹陷處,食指按壓時會感覺到劇烈疼痛,左右各有一穴?!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孔剃幯a腎。〔困倦易疲勞〕即使每晚睡眠充足,可到了第二天還是感到疲倦,常打哈欠,只想趴著,特別是眼睛很疲累。學習和工作時,注意力不能集中,效率低下。針對以上癥狀每日取3~4穴位進行溫和灸,可以固本培元,明目醒腦,消除疲勞。Acupiont.01灸天柱穴【取穴方法】天柱穴位于后發(fā)際正中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先在后腦正中找到兩條縱向的硬筋,這兩條筋外側(cè)的發(fā)際凹陷處就是天柱穴?!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坐著,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棵髂啃焉?。Acupiont.02灸風池穴【取穴方法】風池穴位于頸后兩側(cè)枕骨下方的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在后頭骨凹陷處可找到兩條大筋,在兩條大筋外側(cè)與該凹陷水平的發(fā)際凹陷處就是風池穴?!臼┚姆椒ā勘皇┚恼呷∽?,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客ń?jīng)活絡。Acupiont.03灸腎俞穴【取穴方法】腎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左右腰骨最高點連線與脊椎中線的交點附近為第4腰椎,向上數(shù)到第2腰椎下方的凹陷處旁開1.5(2橫指寬)的位置就是腎俞穴?!臼┚姆椒ā啃鼐摹1皇┚恼吒┡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功效】滋陰補腎。Acupiont.04灸關(guān)元穴【取穴方法】關(guān)元穴位于肚臍正下方3寸(4橫指寬)處?!臼┚姆椒ā勘皇┚恼咂脚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培元固本,補益下焦。〔免疫力低〕如果你容易反復感冒,精神狀態(tài)差,生病后康復時間長,同時,渾身乏力,頭暈,沒有精神,出虛汗,說明你此時已處于免疫力低下的狀態(tài),長此以往,各種各樣的疾病就會悄然襲來。艾灸取關(guān)元、中脘、足三里和神闕等穴位進行溫和灸,強身健體,固本扶陽,可以提高免疫力。Acupiont.01灸關(guān)元穴【取穴方法】關(guān)元穴位于肚臍正下方3寸(4橫指寬)處?!臼┚姆椒ā勘皇┚恼咂脚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分鐘?!竟πА颗嘣瘫?,補益下焦,達到扶陽固陽的作用。Acupiont.02灸中脘穴【取穴方法】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在肚臍正上方4寸(6橫指寬)處。取穴時,采用仰臥姿態(tài),取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即為中脘穴?!臼┚姆椒ā勘皇┚恼咂脚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竟πА亢臀附∑?。Acupiont.03灸足三里穴【取穴方法】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約4橫指寬),脛骨前肌上,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將同側(cè)手掌心正對膝蓋骨中心,五指微張自然下扶,無名指尖所觸的凹陷處就是足三里穴?!臼┚姆椒ā咳∽唬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框?qū)除下肢的寒氣,調(diào)理脾胃。Acupiont.04灸神闕穴【取穴方法】神闕穴位于肚臍的正中。【施灸方法】被施灸者平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竟πА繙亟?jīng)祛寒,平和陰陽,調(diào)理氣血?!惭趽p〕腰肌勞損,又稱“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通常由積累性勞損、創(chuàng)傷及腰椎平衡失調(diào)等原因引起腰部肌肉、筋膜、韌帶軟組織慢性纖維化、瘢痕化、鈣化、硬化而導致腰肌易疲勞或疼痛。此病多與寒濕勞損腎虛有關(guān),由經(jīng)絡受損、氣血運行不暢導致,同時也與久病、過度勞累有關(guān)。由于此病是長期累積而成的,艾灸治療時,每次取3~4穴,同時初期要注意休息,等疼痛有所緩解后,要注意腰部肌肉的鍛煉。Acupiont.01灸腎俞穴【取穴方法】腰部,第2腰椎下方兩旁約比大拇指稍寬的位置,左右各一?!臼┚姆椒ā坎捎脺睾途?。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恳婺I助陽,強腰利水。Acupiont.02灸委中穴【取穴方法】取穴時,腳伸直坐下或俯臥,在膝蓋后方的橫紋正中點,位于兩條硬筋的中間,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取站位或俯臥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通和經(jīng)絡,止痛。Acupiont.03灸阿是穴【取穴方法】在病變局部找的痛點。【施灸方法】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烤徑饩植刻弁春筒贿m。Acupiont.04灸夾脊穴【取穴方法】在腰背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兩側(cè),后正中線旁開2橫指寬處,左右各17個穴位?!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吒┡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空{(diào)節(jié)臟腑機能?!差i椎病〕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常見的頸椎及其軟骨組織的退行性病變。中醫(yī)認為,造成此病的原因是由于過度勞累,保持一個姿勢的時間過久,頸筋脈不和,氣血運行失暢,阻滯于筋脈絡道。它主要表現(xiàn)為頸項疼痛或酸脹不適,僵硬,轉(zhuǎn)動不利,疼痛常向一側(cè)或兩側(cè)肩部、上肢放射;或上肢麻木、發(fā)涼、屈展不利,頭暈耳鳴等。Acupiont.01灸天柱穴【取穴方法】位于頸處,后發(fā)際正中旁開的兩邊大筋外側(cè)凹陷處。取穴時,可以先找到后腦勺的正中央附近的骨骼凹陷處的兩條縱向的粗肌肉,在此肌肉上方左右兩側(cè)就是天柱穴?!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明目醒神。Acupiont.02灸大椎穴【取穴方法】頸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將頸部稍微向前傾,往頸部與背部交界附近找尋,可以觸摸有一凸出的最高點是第7頸椎,其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吒┡P,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30分鐘左右,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框?qū)除頸部的寒氣,預防頸椎病。Acupiont.03灸合谷穴【取穴方法】在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臼┚姆椒ā繙睾途摹J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每周灸3~4次。【功效】鎮(zhèn)靜安神,通絡活血,調(diào)氣鎮(zhèn)痛。Acupiont.04灸后溪穴【取穴方法】握拳,在小指指頭彎曲處的外側(cè),有一條明顯的橫紋,在此橫紋的盡頭,左右各一。【施灸方法】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渴杞?jīng)利竅,寧神?!布缰苎住臣缰苎子址Q肩關(guān)節(jié)周圍炎、漏肩風,是一種肩關(guān)節(jié)周圍軟組織與關(guān)節(jié)囊發(fā)生慢性退行性病理變化的疾病。此病的表現(xiàn)癥狀是早期肩關(guān)節(jié)呈陣發(fā)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fā),以后逐漸發(fā)展為持續(xù)性疼痛,并逐漸加重至肩關(guān)節(jié)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艾灸治療此病期間,要加強肩關(guān)節(jié)的功能運動,但注意不要扭傷和受涼。Acupiont.01灸肩髃穴【取穴方法】上臂外展90度時,在肩部最高點前下緣的凹陷處。【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疏散經(jīng)絡風濕,活血化淤。Acupiont.02灸阿是穴【取穴方法】在病變局部找的痛點?!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呷∽?,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烤徑饩植刻弁春筒贿m。Acupiont.03灸肩貞穴【取穴方法】當雙肩下垂時,位于腋窩后方豎紋上方大拇指橫寬的位置,左右各一。【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取俯臥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散熱通經(jīng)絡,對治療肩胛痛特別有效。Acupiont.04灸天宗穴【取穴方法】位于背部,大約在肩胛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壓時會有疼痛感傳到手臂?!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取俯臥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可l(fā)陽氣。〔惡心、嘔吐〕惡心、嘔吐是胃腸不適的一種表現(xiàn),一般的表現(xiàn)過程是先惡,然后干嘔,最后嘔吐,但也有光嘔不吐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身體疾病影響到了胃,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從而出現(xiàn)惡心、嘔吐。艾灸通過對以下穴位取3~4穴施灸,調(diào)理胃腸和體質(zhì),從而達到治療惡心、嘔吐的目的。Acupiont.01灸合谷穴【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臼┚姆椒ā繙睾途?。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鐘?!竟πА快铒L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傳里。Acupiont.02灸巨闕穴【取穴方法】位于身體胸線中央,左右肋弓相交之處,再向下約2橫指寬處?!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鐘?!竟πА堪采駥幮?,寬胸止痛。Acupiont.03灸中脘穴【取穴方法】位于身體的中心線上,距離肚臍上方約6橫指寬處?!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平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鐘。【功效】和胃健脾。Acupiont.04灸脾俞穴【取穴方法】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處,左右各一。取穴時,可以將身體站直,兩只手臂貼緊腰部,位于手肘高度附近的胸椎為第11胸椎,這個地方左右兩側(cè)就是脾俞穴?!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鐘。【功效】調(diào)理肝脾。Part03對癥施灸輕松治療常見病〔感冒〕感冒,中醫(yī)稱之為“傷風”,是外因作用于內(nèi)因的后果。外因是由于天氣多變,不注意保暖,于是感冒就悄然而至。內(nèi)因是過于勞累不注意休息,結(jié)果陽氣不固外,風邪內(nèi)侵皮毛,就患上了感冒。其表現(xiàn)癥狀是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針對感冒的患病原因,艾灸采用5~6位取穴的方法,疏散風邪,解表宣肺,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Acupiont.01灸風池穴【取穴方法】位于頸部后方,在耳后部位會碰到骨頭凸出的部位,越過此凸出的部位,大約是在靠近發(fā)際凹陷處的下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懸于穴位之上,使艾火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臼┚臅r間】每日1次,每次10~20分鐘。【功效】通經(jīng)活絡止痛。Acupiont.02灸風府穴【取穴方法】低頭時,位于后腦勺中央的發(fā)際附近,往上大拇指橫寬處?!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呷∽?,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懸于穴位之上,使艾火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臼┚臅r間】每日1次,每次10~20分鐘?!竟πА渴鑼w內(nèi)的寒氣。Acupiont.03灸肺俞穴【取穴方法】位于背部第3胸椎的左右兩側(cè),距離脊椎約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施灸方法】旋回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功效】能理氣寧心,散發(fā)肺臟之熱,清肺止咳。Acupiont.04灸列缺穴【取穴方法】將手掌朝上,從手掌橫紋的拇指側(cè)方向?qū)ふ?,往手肘方向約比大拇指稍寬之處,左右各一?!臼┚姆椒ā咳∽?,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坑行紊⑿啊⑼ㄕ{(diào)經(jīng)脈之功效,可以清肺止咳。Acupiont.05灸合谷穴【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臼┚姆椒ā繙睾途摹J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每周灸3~4次?!竟πА快铒L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傳里。Acupiont.06灸大杼穴【取穴方法】肩胛內(nèi)側(cè),第一胸椎下方的凹陷處,往兩旁約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左右各一。【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每周灸3~4次?!竟πА可⒑雇?,對減輕全身酸痛特別有效。〔咳嗽〕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臟腑內(nèi)傷,影響于肺所致有聲有痰之癥。家庭施用艾灸,可以取大椎穴、膻中穴、膏肓穴、列缺穴、足三里穴來施灸,同時針對不同的癥狀,配以相應的副穴。Acupiont.01灸大椎穴【取穴方法】頸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將頸部稍微向前傾,往頸部與背部交界附近找尋,可以觸摸有一凸出的最高點是第7頸椎,其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鐘左右,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可⒑獗恚瑴仃柺栾L。Acupiont.02灸膻中穴【取穴方法】胸部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的交點。【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仰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7分鐘?!竟πА繉捫乩須?,活血通絡,清肺止喘,舒暢心胸。Acupiont.03灸膏肓穴【取穴方法】位于背部,距離第4胸椎約4橫指寬的第4肋骨與第5肋骨之間,左右各一。【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7~15分鐘?!竟πА繌娚斫」牵鲋龤?,調(diào)和全身氣血,促進身體健康。Acupiont.04灸列缺穴【取穴方法】將手掌朝上,從手掌橫紋的拇指側(cè)方向?qū)ふ?,往手肘方向約比大拇指稍寬之處,左右各一?!臼┚姆椒ā咳∽?,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7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啃紊⑿?,通調(diào)經(jīng)脈。Acupiont.05灸足三里穴【取穴方法】位于膝蓋下方凹陷約2橫指寬的地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摹H∽?,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空{(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diào)理脾胃。Acupiont.06灸豐隆穴【取穴方法】豐隆穴位于腳部外踝尖直上8寸(4個3橫指寬),距脛骨前緣2橫指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取外踝尖到膝中的中點,然后再沿脛骨外緣取2橫指處就是豐隆穴。【施灸方法】溫和灸。灸豐隆穴時,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空{(diào)理肝脾,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猜灾夤苎住陈灾夤苎资怯捎诟腥净蚍歉腥疽蛩匾饸夤?、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從中醫(yī)的角度看,是由于風、寒、熱、燥等外邪,從皮毛、口鼻而入,肺首當其沖而致肺氣閉遏不通,失其清肅之令,肺氣上逆而咳喘。其表現(xiàn)癥狀是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fā)作。運用艾灸的方法,取穴施灸,可疏散外邪,宣通肺氣。Acupiont.01灸肺俞穴【取穴方法】位于背部第3胸椎的左右兩側(cè),距離脊椎約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功效】能理氣寧心,散發(fā)肺臟之熱,清肺止咳。Acupiont.02灸定喘穴【取穴方法】背部經(jīng)外穴,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旁邊半個大拇指的距離?!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功效】止咳平喘,通宣理肺。Acupiont.03灸合谷穴【取穴方法】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臼┚姆椒ā繙睾途摹J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每周灸3~4次?!竟πА快铒L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傳里。Acupiont.04灸足三里穴【取穴方法】位于膝蓋下方凹陷約2橫指寬的地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此穴位也可以自己來做,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磕苁箽庋丛床粩嗌L。〔角膜炎〕角膜炎是常見的外眼疾病,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導致的,嚴重的可以導致失明。此病的表現(xiàn)癥狀是患眼有異物感,刺痛甚至燒灼感,球結(jié)膜表面混合性充血,同時怕光、流淚等。中醫(yī)認為,這種病基本上是外感,因此艾灸治療此病時,根據(jù)不同的癥狀,每次取3~4穴施灸,以袪風清熱,清肝瀉火。Acupiont.01灸絲竹空穴【取穴方法】絲竹空穴位于眉梢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用指尖在眉毛尾端上下輕輕滑動,可觸摸到凹陷處就是絲竹空?!臼┚姆椒ā繙睾途摹H∽?,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鐘,一般10天為一個療程?!竟πА拷禎岢凉?。Acupiont.02灸印堂穴【取穴方法】印堂穴位于前額,在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即左右眉頭的中點?!臼┚姆椒ā繙睾途摹H∽?,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鐘,一般10天為一個療程?!竟πА壳孱^明目,通鼻開竅。Acupiont.03灸風池穴【取穴方法】風池穴位于頸后兩側(cè)枕骨下方的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在后頭骨凹陷處可找到兩條大筋,在兩條大筋外側(cè)與該凹陷水平的發(fā)際凹陷處就是風池穴。【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客ń?jīng)活絡止痛。Acupiont.04灸太陽穴【取穴方法】太陽穴在前額兩側(cè),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沿眼角和眉尾中間的水平延長線向耳部摸,觸到的頭骨凹陷處就是太陽穴。【施灸方法】溫和灸。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次灸20分鐘,一般每周灸3~4次?!竟πА恐雇葱涯X,振奮精神?!哺雇础掣雇词侵赣捎诟鞣N原因引起的腹腔內(nèi)外臟器的病變,而表現(xiàn)為腹部的疼痛。《癥因脈治》卷四上說:“痛在胃之下,臍之四旁,毛際之上,名曰腹痛?!备雇吹脑蚨喾N多樣,根據(jù)其疼痛部位的不同,可以用艾灸有針對性地施行溫和灸。Acupiont.01灸中脘穴【取穴方法】身體的中心線上,距離肚臍上方約6橫指寬處?!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咂脚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和胃健脾,對治療上腹痛特別有效。Acupiont.02灸天樞穴【取穴方法】肚臍兩側(cè)約3橫指寬處,左右各一。【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仰臥,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10天為一個療程。【功效】疏通大腸腑氣,使津生而便通。Acupiont.03灸足三里穴【取穴方法】位于膝蓋下方凹陷約2橫指寬的地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此穴位也可以自己來做,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磕苁箽庋丛床粩嗌L?!鞍倍撘蚨亲邮芰藳龆a(chǎn)生的腹痛,即寒性腹痛,很適合采用艾灸的方法治療。從藥房里買來艾條,在肚臍的上方緩緩來回移動,被施灸者會感到有一股溫熱傳入腹部,這種施灸方法很舒服,既見效快,又花錢少。艾灸前后腹痛患者要注意節(jié)制飲食,適寒溫,調(diào)情志。因為受寒而腹痛的,要注意保溫;因為腎虛而腹痛的,應該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因為積熱而腹痛的,注意不要吃肥甘厚味和醇厚辛辣的食物;因為積食難消而腹痛的,要注意節(jié)制飲食;因為氣滯而腹痛的,要保持心情舒暢。〔慢性腹瀉〕腹瀉,又稱泄瀉,是指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薄,甚至排出的是水樣的糞便,可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兩種。慢性腹瀉的表現(xiàn)癥狀是排便次數(shù)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zhì)稀薄。中醫(yī)認為,腹瀉是因各種原因?qū)е缕⑽高\化失常,或元氣不足,脾腎虛衰所致。艾灸對于治療慢性腹瀉效果很好,每次取3~4穴溫和施灸,可以治療腹瀉。Acupiont.01灸神闕穴【取穴方法】肚臍的正中?!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咂脚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繙亟?jīng)祛寒,平和陰陽,調(diào)理氣血。Acupiont.02灸中脘穴【取穴方法】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平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拷∑⒑臀?。Acupiont.03灸天樞穴【取穴方法】肚臍兩側(cè)約3橫指寬處?!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仰臥,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10天為一個療程?!竟πА渴柰ù竽c腑氣,使津生而便通。Acupiont.04灸足三里穴【取穴方法】位于膝蓋下方凹陷約2橫指寬的地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磕苁箽庋丛床粩嗌L。Acupiont.05灸合谷穴【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臼┚姆椒ā繙睾途摹J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次灸10~20分鐘,一般每周灸3~4次?!竟πА挎?zhèn)靜安神,通絡活血,調(diào)氣鎮(zhèn)痛。Acupiont.06灸陰陵泉穴【取穴方法】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nèi)側(cè),膝下脛骨內(nèi)側(cè)凹陷中,與陽陵泉穴相對,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在膝蓋內(nèi)側(cè)橫紋上方會摸到一個突起的骨頭,在該骨的下方和內(nèi)側(cè)會摸到一個凹陷的地方,按壓時會感到劇烈疼痛?!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穴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壳謇麥責?,健脾理氣,益腎調(diào)經(jīng),通經(jīng)活絡?!鞍倍摳篂a患者可以通過家庭服藥并配合飲食調(diào)理的方法來進行。多吃流食,如牛奶、菜汁、果汁、蛋湯、軟面、稀粥等水分豐富的食物,以補充腹瀉時損失的大量水分。〔牙痛〕牙痛主要與胃經(jīng)郁火和腎陰不足有關(guān),風邪外襲經(jīng)絡,郁于陽明而化火,火邪循經(jīng)上炎而發(fā)。艾灸治牙痛,每次取2~3穴,針對不同的癥狀根據(jù)主穴配相應的副穴,清熱袪風,消炎止痛。Acupiont.01灸合谷穴【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臼┚姆椒ā繙睾途?。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牙痛時灸,每次灸10~20分鐘?!竟πА快铒L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傳里。Acupiont.02灸頰車穴【取穴方法】在面部,咬牙時肌肉隆起的最高點處。取穴時,從耳垂下方可以摸到下顎骨角的位置,從骨角往耳垂方向?qū)ふ?,約在耳下大拇指橫寬左右,用力咬牙可以感到肌肉隆起的地方即是,左右各一。【施灸方法】溫和灸。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牙痛時灸,每次灸10~20分鐘?!竟πА恐雇?。Acupiont.03灸下關(guān)穴【取穴方法】位于顴骨中央的下方。取穴時,從耳朵前方的顴骨弓下方尋找,可以觸摸到骨頭最凹處,左右臉頰均有,按壓時牙齒會有疼痛感。【施灸方法】溫和灸。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牙痛時灸,每次灸10~20分鐘。【功效】通絡鎮(zhèn)痛。Acupiont.04灸內(nèi)庭穴【取穴方法】位于腳背上,在足部第2趾與第3趾的接合處,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摹J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牙痛時灸,每次灸10~20分鐘。【功效】鎮(zhèn)驚安神。Acupiont.05灸風池穴【取穴方法】位于頸部后方,在耳后部位會碰到骨頭凸出的部位,越過此凸出的部位,大約是在靠近發(fā)際凹陷處的下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牙痛時灸,每次灸10~20分鐘?!竟πА客ń?jīng)活絡止痛。Acupiont.06灸腎俞穴脾俞穴關(guān)元穴大腸俞穴【取穴方法】腎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下方兩旁約比大拇指稍寬的位置,左右各一。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處,左右各一。關(guān)元穴位于肚臍下方4橫指寬的地方。大腸俞穴位于腰部,距離第4腰椎兩側(cè)約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對腎俞穴、脾俞穴、大腸俞穴施灸時,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對關(guān)元穴施灸時,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孔剃幯a腎,調(diào)理肝脾,培元固本,疏理腹中氣機。〔口腔潰瘍〕口腔潰瘍又稱“口瘡”,是指發(fā)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同時口腔內(nèi)有灼熱疼痛的感覺。中醫(yī)認為此病是由心脾積熱,熱盛化火,真陰不足,虛火上炎而造成的;有的是由于氣血兩虧,口腔黏膜失于濡養(yǎng)而導致的。針對其發(fā)病原因,艾灸時,每次取2~4穴,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同時根據(jù)不同的癥狀,施以不同的配穴,可以治療此病。Acupiont.01灸合谷穴【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臼┚姆椒ā繙睾途摹J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6次一個療程?!竟πА快铒L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傳里。Acupiont.02灸足三里穴【取穴方法】位于膝蓋下方凹陷約2橫指寬的地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磕苁箽庋丛床粩嗌L。Acupiont.03灸三陰交穴【取穴方法】小腿內(nèi)側(cè),內(nèi)踝尖直上4橫指,脛骨后緣處,左右各一。取穴時,可以在小腿內(nèi)側(cè),骨側(cè)突出處上方量出約4橫指的骨骼后側(cè)邊緣就是,按壓時會稍微感覺疼痛?!臼┚姆椒ā繙睾途?。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滋陰降火。Acupiont.04灸涌泉穴【取穴方法】足心凹陷處,在腳底凹陷處的前方,約略可看到腳底肌肉形成的“人”字紋路,就位于“人”字紋的交叉部分,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框?qū)除下肢的寒氣,調(diào)理脾胃。Acupiont.05灸天樞穴大腸俞穴【取穴方法】天樞穴位于肚臍兩側(cè)約3橫指寬處,左右各一。大腸俞穴位于腰部,距離第4腰椎兩側(cè)約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咂教?,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6次為一個療程。【功效】調(diào)腸腑,理氣行滯,培元固本,疏理腹中氣機。Acupiont.06灸中脘穴胃俞穴脾俞穴【取穴方法】中脘穴位于身體的中心線上,距離肚臍上方約6橫指寬處。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距離脊椎兩側(cè)約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處,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對中脘穴施灸時,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對胃俞穴和脾俞穴施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6次為一個療程?!竟πА拷∑⒑臀?,調(diào)理肝脾,對治療伴隨胃痛的口腔潰瘍特別有效。Acupiont.07灸脾俞穴關(guān)元穴【取穴方法】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處。關(guān)元穴位于肚臍下方4橫指寬的地方。【施灸方法】溫和灸。對脾俞穴施灸時,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對關(guān)元穴施灸時,被施灸者取平臥位,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鐘,6次為一個療程?!竟πА拷∑⒑臀?,調(diào)理肝脾,培元固本,溫陽益氣,對治療氣血不足的口腔潰瘍特別有效?!脖馓殷w炎〕扁桃體炎,是腭扁桃體的一種非特異性急性炎癥,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癥。此病的表現(xiàn)癥狀因人而異:有的人會有輕微感冒的癥狀、頸部淋巴結(jié)腫大、口腔潰瘍等,有的人出現(xiàn)較嚴重的感冒癥狀、全身不舒服等。艾灸治此病,針對不同病癥,取4~5穴施灸,疏風散熱,利咽消腫,養(yǎng)陰潤肺,有一定的療效。Acupiont.01灸合谷穴【取穴方法】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guān)節(jié)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臼┚姆椒ā繙睾途摹J謭?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鐘,6次一個療程?!竟πА快铒L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傳里。Acupiont.02灸曲池穴【取穴方法】屈曲肘關(guān)節(jié),在肘橫紋的外側(cè)頭。取穴時,將手掌抵住胸口彎曲手肘時,手肘關(guān)節(jié)會產(chǎn)生橫紋,橫紋外側(cè)凹陷處與拇指側(cè)端的交接點就是曲池穴。壓迫此處會感覺疼痛,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3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功效】清熱去火。Acupiont.03灸大椎穴【取穴方法】頸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將頸部稍微向前傾,往頸部與背部交界附近找尋,可以觸摸有一凸出的最高點是第7頸椎,其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俯臥,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鐘左右,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繙亟?jīng)通陽,清熱解表,清腦醒志。“艾”叮嚀扁桃體炎的預防重在提高身體的抵抗力,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喝水,經(jīng)常運動,多曬太陽,注意及時增減衣服,適應氣溫變化等。另外,在感冒流行期間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以免交叉感染,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情況,從而引發(fā)扁桃體炎?!策^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一般特定發(fā)生在具有過敏性體質(zhì)的人身上,噴嚏、鼻癢、流涕和鼻塞是最常見的四大癥狀。作為鼻腔黏膜的變應性疾病,可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如失眠、鼻竇炎、中耳炎和鼻出血等。運用傳統(tǒng)艾灸療法,每次取下列穴位中3~4穴施灸,可改善人體狀態(tài),扶助人體正氣,通過補益肺、脾、腎氣,使人體對致敏源不敏感。Acupiont.01灸迎香穴【取穴方法】在鼻翼的兩側(cè)凹陷處,鼻翼底部正側(cè)方,法令紋附近的穴位,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竟πА壳謇歉[,通絡止痛。Acupiont.02灸印堂穴【取穴方法】位于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即左右眉頭的中間?!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呷∽?,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鐘,一般10天為一個療程?!竟πА壳孱^明目,通鼻開竅。Acupiont.03灸風池穴【取穴方法】位于頸部后方,在耳后部位會碰到骨頭凸出的部位,越過此凸出的部位,大約是在靠近發(fā)際凹陷處的下方,左右各一?!臼┚姆椒ā繙睾途?。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客ń?jīng)活絡止痛。Acupiont.04灸足三里穴【取穴方法】位于膝蓋下方凹陷約2橫指寬的地方,左右各一。【施灸方法】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磕苁箽庋丛床粩嗌L。Acupiont.05灸禾髎穴【取穴方法】位于鼻孔下方與上唇之間,左右兩側(cè)均有。【施灸方法】溫和灸。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块_關(guān)通竅。Acupiont.06灸肺俞穴【取穴方法】位于背部第3胸椎的左右兩側(cè),距離脊椎約比大拇指稍寬的地方?!臼┚姆椒ā繙睾途摹1皇┚恼吒┡P,施灸者站于一旁,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往復左右方向或反復旋轉(zhuǎn)施灸?!臼┚臅r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竟πА磕芾須鈱幮模l(fā)肺臟之熱,清肺止咳?!鞍倍摰昧诉^敏性鼻炎,飲食上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因為生冷辛辣的食物(如瓜果、涼水、涼菜等)最易損傷肺脾陽氣。避免食用一切能引起過敏性鼻炎發(fā)作的食物,如魚、蝦、蟹類食物?!财つw瘙癢癥〕皮膚瘙癢癥屬于神經(jīng)精神性皮膚病,是一種皮膚神經(jīng)官能癥疾患,屬中醫(yī)“癢風”的范疇。其瘙癢發(fā)生于全身或局部,常為陣發(fā)性,尤以夜間為重。中醫(y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療應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yǎng)血潤燥、活血化淤為原則,以達到驅(qū)邪扶正止癢之功效。Acupiont.01灸曲池穴【取穴方法】屈曲肘關(guān)節(jié),在肘橫紋的外側(cè)頭。【施灸方法】溫和灸。取坐位,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也可以用艾灸罐旋灸?!臼┚臅r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20分鐘,灸至皮膚產(chǎn)生紅暈為止?!竟πА壳寮∧w之熱,又清胃腸濕熱,起到搜風止癢的作用。Acupiont.02灸血海穴【取穴方法】在大腿內(nèi)側(cè),髕底內(nèi)側(cè)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nèi)側(cè)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