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花木蘭
花木蘭是北朝時河南省虞城縣人。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立戰(zhàn)功。凱旋而歸,帝封官嘉獎,木蘭不受,欲納宮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人們?yōu)榧o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蘭祠。
木蘭祠花木蘭塑像9木蘭詩《樂府詩集》學習目標1.了解樂府詩的特點;熟讀并背誦課文,疏通文意。2.領會故事情節(jié)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表現(xiàn)方法;體會不同修辭手法對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3.學習木蘭這位巾幗英雄自立、自強的高尚品質。木蘭詩第一課時預習交流作品簡介《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敘述了古代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yè)的傳奇故事?!赌咎m詩》與南朝的《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我國樂府民歌敘事詩之“雙壁”。繼《詩經(jīng)》《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xiàn)了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詩”,它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皹犯北臼枪糯鞴芤魳返墓偈鸬拿Q,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集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秦朝及西漢惠帝時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guī)模較大,采集民間詩歌和樂曲。后來人們將樂府采集的詩篇稱為“樂府詩”。樂府詩和樂府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讀出一種憂愁、復雜、矛盾的心情,最后一句“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要用堅定的語氣讀;第3自然段:讀出一種緊張、急促之感,“征途思親”部分要讀出一種女兒的柔情;第4自然段:讀出一種奔赴戰(zhàn)場的豪邁之情和征戰(zhàn)沙場的英雄氣概;第5自然段:讀出一種輕松愉悅、歸心似箭之感;第6自然段:讀出家人團聚、歡快喜悅的氣氛;第7自然段:要用贊美、驚嘆的語氣讀。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zhù)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tiě),可汗(kèhán)/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ān)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讀第一、二段:憂愁、復雜、矛盾)(讀出堅定的語氣)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ānjiān),南市/買/轡(pèi)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jiān)。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yān)山胡騎/鳴啾啾(jiū)。
萬里/赴戎(róng)機,關山/度若飛。朔(shuò)氣/傳金柝(tuò),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讀出一種緊張、急促之感)(讀出一種女兒的柔情)(讀出一種奔赴戰(zhàn)場的豪邁之情和征戰(zhàn)沙場的英雄氣概)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珊?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chí)/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jiāng);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zhuó)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bìn),對鏡/帖(tiē)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bànɡ)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讀出一種輕松愉悅、歸心似箭之感)(讀出家人團聚、歡快喜悅的氣氛)(用贊美、驚嘆的語氣讀)內容疏通唧唧復唧唧,
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
唯聞女嘆息。唧唧:織布機的聲音。復:又。當:對著。戶:門。機杼聲:織布機發(fā)出的聲音。唯:只。
嘆息聲一聲又一聲,木蘭正對著門織布。聽不到織布機發(fā)出的聲音,只聽到木蘭的嘆息。織布機何所思:想什么。憶:思念。何所憶,意思是“思念的是誰”。無所思:沒有思念什么。軍帖:軍中的文告。可汗:我國古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號。點兵:征兵。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問木蘭在想什么,問木蘭在思念什么。木蘭說我沒有想什么,也沒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皇上正在大規(guī)模地征兵。軍書:指征兵的名冊。十二卷:很多冊。爺:與下文“阿爺”,都指父親。長兄:兄長。愿為:“愿為(之)”的省略,意思是愿意替父出征。市:買。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征兵的名冊有很多卷,卷卷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哥哥,愿意為此去買鞍馬,從此代替父親去出征。鞍韉:馬鞍下的墊子。轡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旦:早晨。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木蘭到集市各處買了駿馬,鞍墊子,駕馭牲口用的嚼子、韁繩和長鞭。早晨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上,轡頭韉鞍根據(jù)注釋指出鞍、韉、轡頭但:只。濺濺:水流聲。胡:古代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騎:此指戰(zhàn)馬。啾啾:馬叫的聲音。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聽不到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黃河的流水聲。早晨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就到了黑山頭,聽不到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燕山胡人戰(zhàn)馬的嘶鳴聲。戎機:戰(zhàn)爭。戎,軍事。度:過。朔氣:北方的寒氣。金柝: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此指打更的聲音。鐵衣:鎧甲。百戰(zhàn)死:多次戰(zhàn)斗出生入死。壯士:指木蘭等。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不遠萬里,奔赴戰(zhàn)場。像飛一樣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將士們的鎧甲。將士們征戰(zhàn)多年,經(jīng)歷了很多戰(zhàn)斗,許多將士戰(zhàn)死沙場,木蘭等幸存者勝利歸來。金柝鐵衣明堂:朝堂。策:本義為竹簡,此處用為動詞,“登記”。十二轉:最大的功。賜:賞賜、賞給。強:有余。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木蘭被記了很多次功,賞賜了很多的財物。不用:不做。尚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為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千里足:千里馬??珊箚査咎m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噬蠁枺咎m)想要什么,木蘭不愿做官;只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我回到故鄉(xiāng)。郭:外城。扶將:扶持。紅妝:女子的艷麗裝束?;艋簦耗M磨刀的聲音。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扶持著到外城來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準備殺豬宰羊。閣:指閨房。著:同“著”,穿。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木蘭回到了原來的房間,脫去打仗時穿的戰(zhàn)袍,穿上以前的衣裙。云鬢:像云那樣的鬢發(fā)。帖:通“貼”,粘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對著窗戶梳理像云那樣的鬢發(fā),照著鏡子貼上花黃。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們都很吃驚:和木蘭在一起戰(zhàn)斗了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姑娘。花黃撲朔:爬搔。迷離:瞇著眼。傍地:貼著地面。走:跑。安:“怎么”。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別),雄雌兩只兔子一起并排著跑,怎能辨別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知識歸納。通假字著:“著”通“著”,穿。帖:“帖”通“貼”,粘貼。十二{古義:表多數(shù)今義:數(shù)詞但{古義:只今義:表轉折爺{古義:父親今義:爺爺不用古義:不愿做{今義:不必今義:回憶憶{古義:思念迷離{古義:瞇著眼今義: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古今異義戶{古義:門今義:一戶人家走{古義:跑今義:行走一詞多義帖{tiē帖通貼,貼上tiě軍中的文告市{愿為市鞍馬:買東市買駿馬:集市將{將軍百戰(zhàn)死:將軍出郭相扶將:扶持詞類活用①當窗理云鬢(名詞作狀語,像云一樣的)②策勛十二轉(名詞作動詞,登記)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愿為市鞍馬應為“愿為(此/之)市鞍馬”②昨夜見軍帖(省略了主語“木蘭”)2.倒裝句:問女何所思賓語前置,應為“所思何”
出自《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解釋:原意用力磨刀,發(fā)出霍霍聲響。常用來形容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準備、躍躍欲試的樣子。也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造句:這路敵人磨刀霍霍,馬上就要行動了。成語積累撲朔迷離
出自《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解釋: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造句:敵軍始終撲朔迷離,不知我軍主力所在。磨刀霍霍隨堂練習1.《木蘭詩》選自
朝
(人名)編的
,這是
時期北方的一首
。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樂府民歌南北朝2.朗讀下列語句停頓恰當?shù)囊豁検牵ˋ)A.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B.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D.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3.對“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準確的一項(B)A.表明了可汗的積極性很高。B.“大”就是大規(guī)模的意思。C.顯現(xiàn)戰(zhàn)爭緊張、頻繁、涉及范圍廣。D.意思是非常、十分。4.對“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兩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寫征程的遙遠和軍情的急迫。B.寫戰(zhàn)爭到來的悲涼氣氛。C.以宿營地空曠寂涼烘托木蘭離家思親的情懷。D.寫行軍旅途的歡快。C木蘭詩第二課時整體感知。1.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2.以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結局為序,詩的正文可分為幾部分?第一部分(1~3):敘述木蘭的身份,交代從軍緣由、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和征途上的見聞、感受。第二部分(4):寫木蘭長期艱苦的征戰(zhàn)生活。第三部分(5、6):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功成不受賞,回鄉(xiāng)和親人團聚。第四部分(7):最后一個自然段是附文,以兔為喻,贊美木蘭。復述故事根據(jù)提示復述:1.《木蘭詩》寫的幾件事:(1)寫木蘭代父從軍,踏上征途。(2)寫木蘭的十年征戰(zhàn)生活。(3)寫木蘭凱旋還朝,辭官回鄉(xiāng),與親人團聚,喜不自禁。2.故事情節(jié):木蘭紡織→木蘭從軍→木蘭征戰(zhàn)→木蘭辭官→木蘭還鄉(xiāng)。解讀詩意結合注釋,弄懂詩意用原句回答:(1)表現(xiàn)木蘭勤勞的詩句是什么?(2)木蘭從軍的原因是什么?表現(xiàn)木蘭孝順的詩句是什么?(3)表現(xiàn)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詩句是什么?(4)詩中形容北方苦寒,表現(xiàn)軍旅生活艱辛的詩句是什么?(5)用夸張的修辭方法描寫了木蘭的矯健雄姿和行軍之快的詩句是什么?(6)詩中表現(xiàn)戰(zhàn)爭曠日持久,戰(zhàn)斗激烈悲壯,戰(zhàn)士終于凱旋而歸的詩句是什么?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表現(xiàn)邊塞艱苦,也是描寫邊塞夜景的詩句)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7)詩中表現(xiàn)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的詩句是什么?(8)表現(xiàn)木蘭不貪圖富貴利祿的詩句是什么?(9)表現(xiàn)木蘭歸鄉(xiāng)心切的詩句是什么?(10)描寫伙伴驚奇的詩句是什么?(11)表現(xiàn)木蘭機智的詩句是什么?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感悟形象1.我從文中_____讀出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勤勞孝順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勇敢堅毅忠孝兩全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英勇善戰(zhàn)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淳樸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不慕榮華富貴,甘過平凡生活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巾幗英雄木蘭勤勞善良孝順深明大義勇敢堅毅忠孝兩全淳厚質樸聰明機敏熱愛親人報效國家不慕名利熱愛和平小結2.本文是如何運用側面描寫來塑造木蘭這一形象的?試舉幾例分析。
本文在塑造木蘭這一形象時,主要借助于對他人(或物)的描寫來進行烘托,這樣就使得木蘭這一人物形象更鮮明突出。如:“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渲染了戰(zhàn)場的肅殺氣氛,用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運用夸張手法寫勛級之高、賞賜之多,從側面寫出木蘭戰(zhàn)斗之英勇、戰(zhàn)功之卓著;“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通過軍中同伴的“驚忙”“不知”來側面表現(xiàn)木蘭的非凡智慧和才能。3.一千多年來,木蘭這個人物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愛的原因是什么?其四,中華民族一直有陽剛陰柔的審美主張,木蘭上馬有男兒的勇武,下馬有女兒的嬌柔,具有巨大而持久的魅力。其一,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忠孝的美德,木蘭代父從軍,既是對父親的孝,也是對國家的忠,因此贏得了人民的尊敬。其二,中華民族歷來崇敬不戀功名、潔身自好的節(jié)操,木蘭英勇善戰(zhàn),不戀高官厚祿,功成身退,歸隱故鄉(xiāng),不改勞動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其三,中華民族自古從軍征戰(zhàn)的都是男人,木蘭敢于打破傳統(tǒng),以女兒之身從軍數(shù)年,巾幗不讓須眉,讓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柔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4.請為花木蘭寫一段評價語:隨堂練習(1)
,雌兔眼迷離。
(2)朔氣傳金柝,
。
(3)
,壯士十年歸。
(4)詩中交代木蘭停機嘆息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為此木蘭的打算是
。
(5)寫木蘭奔赴戰(zhàn)場矯健雄姿的句子是
,
。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
,
。寫戰(zhàn)爭曠日持久,異常殘酷的句子是
,
。雄兔腳撲朔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1.名句默寫。2.對詩句品味有誤的一項是()
A.“萬里赴戎機”:“萬里”極言征程之遠,“赴”表現(xiàn)動作之迅速、果敢。B.“關山度若飛”:跨越飛和山,像飛一樣,展現(xiàn)了木蘭的矯健雄姿。C“朔氣傳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聲音在寒氣中傳送,表現(xiàn)軍旅生活的單調無聊。D.“寒光照鐵衣”:用寒光和鐵衣,展示邊關將士的英武風采。C理由:應是表現(xiàn)軍旅生活的艱苦。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中的“赴”和“度”兩字用得極好,請品析好在何處。
“赴”字寫出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沙場,積極主動參加戰(zhàn)斗的決心和熱情?!岸取庇每鋸埖氖址▽懩咎m身跨戰(zhàn)馬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寫出一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轉戰(zhàn)南北的英姿颯爽的女英雄形象。4.詩中表現(xiàn)木蘭回家后的喜悅心情的六個動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
開坐脫著理帖木蘭詩第三課時合作探究1.文章開頭為什么要寫木蘭停機嘆息?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說說替父從軍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動。(用自己的話歸納)憂慮——反復思考——下定決心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渲染戰(zhàn)前緊張的氣氛。戰(zhàn)事緊迫。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引起讀者懸念——木蘭為何憂愁。能使文章簡潔。內容探究4.戰(zhàn)場上木蘭表現(xiàn)如何?請從文中找出來。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戰(zhàn)事頻繁,做事機警,智勇雙全。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戰(zhàn)斗艱苦,思念家人。保家衛(wèi)國,壯志未改。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戰(zhàn)爭殘酷,英雄凱旋。5.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心情?排比。表現(xiàn)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6.讀了最后一段,你能領悟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蘭對戰(zhàn)友們的“驚忙”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對木蘭的深切贊美。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她們的智慧、謀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遜色。7.這首詩的開頭和結尾有怎樣的特點?
開頭是一幅生動的畫面,用的是民歌中起興的手法;結尾贊美木蘭,用的是比喻。這首詩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試從文中找出此類語句,并分析其作用。寫出了軍務緊急,行軍迅速,征途之遙,夸張地表現(xiàn)出木蘭身跨戰(zhàn)馬,萬里奔赴戰(zhàn)場,穿過關隘、飛越層巒的矯健雄姿。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鋸埿揶o探究這兩句詩,描寫了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艱苦,表現(xiàn)了木蘭在戰(zhàn)場上的艱苦生活,從而烘托出木蘭的勇敢堅強。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對偶運用了夸張、對偶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鋸垺ε?/p>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鋪陳地寫出親人在木蘭歸來時各自的符合年齡、身份、性別特征的行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這幾句詩表現(xiàn)出木蘭勝利歸來給親人們帶來了歡樂。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運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木蘭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恢復女裝后欣喜、興奮的感情。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運用了對偶、互文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戰(zhàn)斗之多、時間之長、戰(zhàn)況之烈,表明木蘭經(jīng)過了長期激戰(zhàn),才得以凱旋。方法指導互文:上下句的意思互相交錯、補充。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具體地說,它是指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的,說的是一件事。即上下文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地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①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②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③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討論:請同學們觀察以下三個句子有何特點?我的發(fā)現(xiàn):
上句最后一個字或兩個字是下句的開頭。方法指導頂真(頂針)亦稱聯(lián)珠、蟬聯(lián),是一種修辭手法,是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以修飾兩個句子的聲韻的方法。
注意:使用時,無須限制上下句的字數(shù)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點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詞。作用總的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玻璃回收利用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制定考核試卷
- 機器人視覺引導的精密裝配技術考核試卷
- 纖維原料的制備和性能調控植物纖維材料考核試卷
- 機器人智能算法研究考核試卷
- 竹漿在紙品透氣性與防水性平衡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機動車燃油價格波動與預測考核試卷
- 畜牧業(yè)與糧食生產(chǎn)的發(fā)展策略考核試卷
- 核電站運行中的核燃料管理安全考核試卷
- 社區(qū)居民自治組織建設考核試卷
- 煤礦標準成本消耗定額(定額裝訂版)
- 《騎鵝旅行記》閱讀題(有答案,內容全)
- 【越南】環(huán)境保護法
- 《C語言程序設計》教案(清華譚浩強)
- ●粘度對離心泵性能影響最新標準初析及粘液泵選型經(jīng)驗
- 環(huán)己烷安全周知卡-原料
- 三寶證盟薦亡往生功德文疏
- YY∕T 1849-2022 重組膠原蛋白
- 行政管理工作流程優(yōu)化方案
- 鼓式制動器畢業(yè)設計
- 醫(yī)院內部醫(yī)療廢物收集運送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