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考版2024屆高考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第一部分高考真題對對練8高考第31題對對練_第1頁
統(tǒng)考版2024屆高考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第一部分高考真題對對練8高考第31題對對練_第2頁
統(tǒng)考版2024屆高考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第一部分高考真題對對練8高考第31題對對練_第3頁
統(tǒng)考版2024屆高考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第一部分高考真題對對練8高考第31題對對練_第4頁
統(tǒng)考版2024屆高考歷史二輪專項分層特訓卷第一部分高考真題對對練8高考第31題對對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真題對練8高考第31題對對練1.[2023·全國乙卷]圖1、圖2分別為1955~1956年拍攝的動畫片《神筆》《驕傲的將軍》的劇照,兩部影片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詩畫等元素,在世界影壇上獨樹一幟。這體現出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進入世界市場為主要目標C.擺脫外來藝術形式影響D.服務于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2.[2023·全國乙卷]1981年,北京京劇團實行改革,職工工資只發(fā)70%,國家不再負擔大部分福利;劇團演出費用自行解決,演出盈余留存公積金30%,上交劇院10%,其余根據“按勞分配”原則分紅。經過試驗,職工收入明顯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A.非公有資本成為文化建設投資主體B.國有文化事業(yè)單位整體改制為企業(yè)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發(fā)職工積極性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3.[2022·全國甲卷]如圖為1978年和1987年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各經濟成分所占比重圖。圖示占比變化反映出()A.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實現B.民眾就業(yè)觀念的轉變C.計劃管理調控作用的增強D.經濟結構調整的完成4.[2022·全國乙卷]如圖是1978年與1986年北京郊區(qū)男戶主職業(yè)占比變化情況。這一變化的產生主要是由于()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開始醞釀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深化C.城鄉(xiāng)之間的差異呈縮小趨勢D.城市產業(yè)結構日益完善5.[2021·全國甲卷,31]1982年12月《人民日報》報道,浙江義烏某供銷社在改革后,改變了過去“上面來貨多少,下面供應多少”的狀況,主動深入農戶了解他們對生產資料的需求情況,采購農民所需物資;許多職工還積極尋找經營門路,開拓新的市場。出現這一現象是由于()A.計劃與市場關系得以理順B.經濟責任制逐步實行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D.現代企業(yè)制度的確立6.[2021·全國乙卷,31]1957年,國家統(tǒng)計局《工人階級隊伍情況的調查報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參加工作的職工社會出身情況,如表所示。表職工社會出身情況表(%)工人勞動農民轉業(yè)軍人個體勞動者及一般市民學生資本家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陜西26.2627.998.328.6722.950.52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據表可知()A.內地與沿海原有工業(yè)基礎差距大B.西部地區(qū)工商業(yè)改造不徹底C.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基本實現D.沿海地區(qū)工業(yè)發(fā)展更為迅速7.如圖為1949年定稿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會徽。設計者張仃、周令釗的圖稿說明為:紅星表示無產階級領導;齒輪、嘉禾表示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紅旗表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大聯合;地圖表示新中國,背景光芒四射。這一設計鮮明地反映出()A.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原則B.中國各民主階級大團結的精神C.中國已基本實現了國家統(tǒng)一D.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宣告勝利8.1954年12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章程》提出:“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任務已經結束。但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作為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織,仍然需要存在?!边@一轉變從本質上反映了我國()A.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根本變化B.從政治上向社會主義過渡C.社會主義建設已經全面展開D.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職能發(fā)生轉變9.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指出:“我們的憲法(1954年憲法)是新的社會主義類型,不同于資產階級類型。我們的憲法,就是比他們革命時期的憲法也進步得多?!?954年憲法的進步性突出體現在()A.公民享有言論集會等充分權利B.人民直接投票選舉國家領導人C.社會主義原則和人民民主原則D.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成立自治區(qū)10.1981年,中共中央指出,要“使每個民族自治地方逐步做到:民族干部的構成與當地民族人口的比例大體相當”。這一政策意在()A.健全社會主義民主B.建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C.鞏固政治協(xié)商制度D.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11.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中,一個環(huán)節(jié)為眾多兒童手舉和平鴿樣式的燈組成一個心形圖案。在圖案即將完成時右下角出現一個“迷路”的孩子,在另外一個孩子的帶領下最終完成了整個圖案。而在“迷路”的孩子回歸圖案時,眾多孩子都對“迷路”的孩子翹首以待。這反映了()A.海峽兩岸關系正在逐漸解凍B.一國兩制構想獲得廣泛認同C.海峽兩岸對祖國統(tǒng)一的期盼D.提出了“一個中國”的理念12.某次國際會議,美國要求有關國家派親美人士參加會議,并敦促他們在會議上發(fā)表反共講話。美國試圖以反共觀點沖擊會議的反殖主題,迫使與會各國陷于意識形態(tài)的爭論之中,達到削弱中國影響的目的。此次會議()A.進一步推動中國外交取得新進展B.成為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的標志C.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促成了印度支那問題的和平解決13.20世紀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訪華,引發(fā)了蘇聯的強烈反應?!墩胬韴蟆钒l(fā)表評論說:北京正在利用“美國牌”努力加劇美蘇對抗,其主要考慮并不在外交關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實現其更大的權力目標。蘇聯軍隊報紙《紅星報》則猜測,美、日、中三國正在逐漸形成一個集團。這說明()A.美國力圖抵消蘇聯對中國的威脅B.中美關系改善沖擊了世界舊格局C.美蘇兩家平分世界的時代結束D.蘇聯加快中蘇關系正常化步伐14.從1950年起我國在農村廣泛推行代耕制度,即軍烈屬家庭缺乏勞動力或沒有勞動力,由政府出物資請人代為耕種。1956年,農村的代耕制度逐漸取消,開始推行優(yōu)待勞動日制度,即給予軍、烈屬家庭一部分勞動日補償以保障其生活水平不低于一般家庭。這種變化()A.反映了社會生產關系的變革B.提高了軍、烈屬的優(yōu)待標準C.有利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D.適應了城市化的發(fā)展需求15.1962年,在大力壓縮各項生產指標的同時,對工業(yè)企業(yè)進行關廠并廠,縮小規(guī)模,使全國的企業(yè)數由1959年的31.8萬個減少到1962年的19.7萬個,減少了38%。這一變化反映出當時()A.“八字方針”開始推行B.國民經濟比例失調C.“左”傾思潮影響巨大D.經濟建設趨于理性16.1978年10月,國務院允許四川的重慶鋼鐵公司、成都無縫鋼管廠、寧江機床廠、四川化工廠等六家企業(yè)在增產增收的基礎上,提留少量利潤作為職工獎金。試行后,僅三個月就收到了較好效果。這反映了()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序幕的拉開B.企業(yè)和職工成為改革的引擎C.國企改革建立了現代企業(yè)制度D.擴大企業(yè)自主權改革的嘗試17.如圖為著名雕塑家潘鶴于1983年為深圳特區(qū)創(chuàng)作的城市雕塑《開荒?!?,這一組城市雕塑如今已經成為深圳的城市文化精神。該雕塑的創(chuàng)作()A.反映了城市體制改革的開始B.是為了紀念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C.體現了特區(qū)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D.促進了文藝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18.1949年底,核物理學家朱光亞和51位留美學生發(fā)出《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同學們,聽吧!祖國在向我們召喚,五千年的光輝在向我們召喚,我們的人民政府在向我們召喚!”很快,朱光亞離開了密歇根大學,登上駛向新中國的輪船。其行為源于()A.中美關系嚴重惡化B.新中國的“雙百”方針C.海外學子愛國熱情D.中國綜合國力增強19.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上半年,我國文壇打破了以往以戰(zhàn)爭為主題或以歌頌為主調的文學創(chuàng)作模式,出現了一批內容活潑、形式多樣、關注人性的新作品。此時期文學創(chuàng)作模式的轉變()A.推動了“雙百”方針的提出B.適應了國家文化建設需要C.促進了文學領域“大躍進”D.加速了“左”傾思想的泛濫20.1977年9月19日,鄧小平在會見教育部主要負責人時發(fā)表了《教育戰(zhàn)線的撥亂反正問題》重要講話,提出高效率的辦學制度就是盡快培養(yǎng)一些人才出來。1978年到1982年,我國高考錄取比例由5.69%上升到了17.11%。這表明()A.改革開放推動了高考的恢復B.高等教育與經濟發(fā)展逐步相適應C.高等院校招生人數不斷增長D.民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滿足[答題區(qū)]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真題對練8高考第31題對對練1.A據本題材料“《神筆》《驕傲的將軍》”“兩部影片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詩畫等元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神筆》取材自中國古老的民間故事——神筆馬良。《驕傲的將軍》則從成語“臨陣磨槍”發(fā)展而來,影片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尤其是京劇的許多元素,這部動畫電影被認為是“中國學派”的開山之作,《神筆》和《驕傲的將軍》被認為是中國動畫民族化探索的先驅作品,所以材料體現出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A項正確;1955~1956年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不是以進入世界市場為主要目標,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外來藝術形式影響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相關論述,排除C項;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始于197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C根據材料可知,北京京劇團實行改革,演出盈余的60%按照“按勞分配”原則分紅,使得職工收入明顯增加,這種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發(fā)職工積極性,C項正確;材料中的改革反映出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發(fā)職工積極性,未體現非公有資本投資文化建設,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職工工資、福利以及經費改革,不能說明國有文化事業(yè)單位整體改制為企業(yè),排除B項;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排除D項。故選C項。3.B根據圖片信息可知,從1978年到1987年,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等公有制經濟成分所占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經濟成分所占比重提高,這表明,1987年,社會中非公有制企業(yè)得到發(fā)展,而企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大量的就業(yè)人口,反映出民眾就業(yè)觀念的轉變,故選B項。此時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尚未實現,排除A項。材料中“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占比提高,說明1987年計劃經濟的作用減弱,而非增強,排除C項。經濟結構調整當前仍在進行,“完成”說法錯誤,排除D項。4.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農村開始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形式的經濟體制改革,到198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fā)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解放,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也迅速發(fā)展起來,改變了農村單純依靠農業(yè)發(fā)展經濟的格局,使得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從事工商業(yè)和運輸業(yè),從事農業(yè)的人口比例下降,從事工業(yè)的人口比例上升,故選B項。1978~1984年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醞釀階段,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開展,“開始”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城市發(fā)展水平,不能得出“城鄉(xiāng)之間的差異呈縮小趨勢”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城市產業(yè)結構變動情況,排除D項。5.B由材料“1982年……浙江義烏某供銷社在改革后……主動深入農戶了解他們對生產資料的需求情況,采購農民所需物資”并結合所學可知,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經濟責任制的逐步實行調動了企業(y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故選B項;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還未完全理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90年代的南方談話就是例證,排除A項;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是在1984年,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C項;20世紀90年代才提出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的目標,80年代不可能已經確立了現代企業(yè)制度,排除D項。6.A根據材料1950年及以后參加工作的職工社會出身情況中上海和天津工人占比大,這與上海和天津原有工業(yè)基礎較好有關;陜西和新疆勞動農民出身多,新疆轉業(yè)軍人多;個體勞動者及一般市民一列上海最多;在學生一列中比例基本均衡,資本家一列中上海和天津占比大;通過梳理上述表格可知,上海和天津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較好,內地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較弱,結合近代以來工業(yè)發(fā)展狀況可知,內地與沿海原有工業(yè)基礎差距大,故A項正確;通過材料得不出西部改造相關信息,故B項錯誤;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基本實現是在一五計劃后,與材料涉及的1950年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是靜態(tài)的數據,看不出工業(yè)發(fā)展變化,故D項錯誤。7.B根據材料可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會徽設計充分反映了中國各民主階級大團結的精神,各民主階級聯合建立新中國,B項正確;1954年憲法體現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原則,排除A項;1949年,香港、澳門、臺灣等問題沒有解決,排除C項;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排除D項。故選B項。8.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一屆人大召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結束了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任務,從本質上反映了我國在政治上向社會主義過渡,B項正確;1949年新中國成立,結束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使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根本變化,排除A項;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才全面展開,排除C項;政治協(xié)商會議職能發(fā)生轉變是具體表現,不是本質,排除D項。故選B項。9.C根據材料“我們的憲法(1954年憲法)是新的社會主義類型”并結合所學可知,1954年憲法體現了社會主義原則和人民民主原則兩大原則,C項正確;西方憲法也有“公民享有言論集會等充分權利”的相關規(guī)定,故A項不是1954年憲法的突出進步性,排除A項;“人民直接投票選舉國家領導人”不符合史實,新中國國家領導人由人大選舉產生,屬于間接選舉,排除B項;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成立自治區(qū)不是1954年憲法的突出進步性,排除D項。故選C項。10.D根據“使每個民族自治地方逐步做到:民族干部的構成與當地民族人口的比例大體相當”可知,材料反映保障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務的權利,目的是為了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D項正確;健全社會主義民主不是材料措施實行的主要目的,排除A項;建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B項;材料內容沒有強調鞏固政治協(xié)商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11.C通過材料和圖片可以看出眾多兒童組成心形圖案,一個孩子帶領一個“迷路”的孩子回歸,預示著對祖國的統(tǒng)一的期盼,C項正確;海峽兩岸關系逐漸解凍是80年代以來,排除A項;“廣泛認同”絕對化,排除B項;提出了“一個中國”的理念是80年代提出的,排除D項。故選C項。12.A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此次會議是萬隆會議,它是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國與蘇聯的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活動。在會議召開期間,美國干擾萬隆會議,周恩來總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使會議圓滿結束。會后,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加強聯系,進一步推動中國外交取得新進展,A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成為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的標志,排除B項;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外交上獲得新時代的勝利,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日內瓦會議促成了印度支那問題的和平解決,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3.B根據材料“20世紀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訪華,引發(fā)了蘇聯的強烈反應”可知,20世紀70年代初,美蘇處于爭霸態(tài)勢,中蘇關系處于對抗狀態(tài),中美關系的改善引起蘇聯的敵視,說明中美關系的改善對舊國際關系格局的沖擊,B項正確;美國改善與中國關系主要是基于美國的國家利益,排除A項;第三世界和西歐、日本的崛起,說明美蘇并未平分世界,排除C項;改革開放后中蘇關系才逐漸正?;?,排除D項。故選B項。14.A根據材料可知,1950年實行代耕制度,基礎是個體農耕;1956年取消代耕,實行優(yōu)待勞動日,因為農業(yè)合作化已經基本完成,土地變成集體的了,代耕已經不適應現實,A項正確;材料沒有具體標準數據,排除B項;這種變化反映了社會生產關系的變革,C、D兩項不能體現變化,排除C、D項。故選A項。15.D根據材料“1962年,在大力壓縮各項生產指標的同時,對工業(yè)企業(yè)進行關廠并廠,縮小規(guī)?!辈⒔Y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是對國民經濟的調整時期,“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是我們在探索時期比較大的失誤,經過對國民經濟的調整,經濟建設趨于理性,D項正確;“八字方針”開始推行是在1960年,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比例失調問題,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