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咕咚教學設計_第1頁
2023年咕咚教學設計_第2頁
2023年咕咚教學設計_第3頁
2023年咕咚教學設計_第4頁
2023年咕咚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咕咚教學設計咕咚教學設計1

1、學問目標

(1)復習字詞,鞏固擬聲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多想、多看和多問,才能了解事實真相”的道理。

2、實力目標

(1)培育學生的閱讀分析實力。

(2)培育學生的朗讀實力。

(3)培育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實力。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勵學生大膽想象,培育學生的語言表達實力。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讀中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教學打算:多媒體課件、各種動物的頭飾等。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朗讀指導法、小組合作法、開放式聯(lián)想法。教學過程:

其次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詞句。

師:小摯友,漂亮的大森林里,藏著很多好玩的事?,F(xiàn)在,老師就帶你們?nèi)ド滞?。你們興奮嗎?

(播放錄音:要想去森林,先要闖三關(guān)?。煟涸趺礃?,打算好了嗎?

第一關(guān):詞語小火車。(出示詞語:咕咚、嚇了一跳、拔腿就跑、小鹿、熟了、逃命、大象、擋住、領(lǐng)著、掉進湖里)這列火車開起來!

生:開火車朗讀詞語。

師:真不錯,小火車開得又快又穩(wěn)。其次關(guān):選詞造句。(詞語同上)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詞語說句子。

第三關(guān):擬聲詞找家。(咕呱咕呱、沙沙沙、嗡嗡嗡、嘩啦嘩啦、嘰嘰喳喳,短文內(nèi)容:大森林里的聲音真好聽!雨娃娃()地飄落下來,小溪()地流淌著。勤勞的蜜蜂()地提著蜜罐采蜜,小鳥在樹上()地唱著歌,一只青蛙從水里跳了出來,()地呼喊同伴。)請一生一邊填空一邊有感情地朗讀。

(播放聲音:恭喜你們闖關(guān)勝利,森林王國歡迎你?。?/p>

二、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小摯友們,咱們趕快去森林看看吧,你們看,湖邊的木瓜樹上結(jié)滿了金黃金黃的木瓜,真饞人哪?。úシ牛汗具寺暎┻祝懵牭搅耸裁绰曇??

生:我聽到了咕咚一聲。師:咕咚聲是從哪發(fā)出的?

生:咕咚聲是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

師:你們知道嗎?就是這“咕咚”聲,可把動物們嚇壞了!現(xiàn)在,我們接著學習第20課“咕咚”,了解事情的真相。(板題:咕咚)請大家齊讀課題!

三、通讀課文,理清脈絡。

師:請小摯友聽讀故事,一邊聽一邊想,故事中依次出現(xiàn)了哪些動物?(視頻播放課文朗讀。)

生:故事中出現(xiàn)了兔子、猴子、狐貍、山羊、小鹿、大象、野牛七種動物。

師:課文中還配了四幅精致的連環(huán)畫,請小摯友們快速打開課本106頁,自由地、大聲地朗讀一遍課文,找出與圖畫相關(guān)的段落。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小摯友們讀得可真仔細!誰來匯報?

生:第一幅圖是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其次幅圖是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第三幅圖是課文的第五自然段,第四幅圖是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四、賞析課文,表達感悟。(一)研讀課文,感受故事。

師:請大家觀賞第一幅圖,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生:齊讀。

師:木瓜熟了,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聲音會很(大)。這么大的聲音,正好就被膽小的兔子(師貼板畫兔子)聽見了。兔子有什么反應?生:兔子嚇了一跳,拔腿就跑。(板書:跑)

師:拔腿就跑說明白什么?生1:說明兔子跑得特別快!

生2:說明兔子嚇壞了,根本沒來得及思索拔腿就跑。師:兔子有沒有看到咕咚?生:沒有

師:誰來再讀這一句。指名一生讀。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把“嚇、拔”重讀,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只嚇壞了的兔子,正驚惶失措地向前沖呢!

師:兔子被誰望見了?

生:小猴子。(師貼板畫猴子)

師:小猴子不明白了:“小兔子,你為什么跑???”兔子怎么回答?生:兔子一邊跑一邊喊“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師:在兔子心里,“咕咚”可能是什么?生1:咕咚可能是妖怪。生2:咕咚可能是怪獸。生3:咕咚可能是幽靈。

師:總之特別可怕。兔子一邊跑一邊喊,此時此刻,兔子心情怎樣?生1:兔子的心里非常焦急。生2:兔子非常膽怯 。

師:誰來再讀這一句。指名一生讀。讀得好!

師:聽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請一位小摯友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指名讀)

師:小猴子一聽,就跟著(板書:跟)跑起來,說明白什么?生:說明白小猴子根本沒有去想咕咚是什么,就跟著兔子跑起來。師:小猴子一邊跑,一邊大叫,它在叫什么?

生: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師:那小猴子現(xiàn)在心情怎樣?

師:老師也有發(fā)覺,小摯友們,你們再來讀讀黑色部分的句子。(PPT出示)你有什么發(fā)覺?

生:我發(fā)覺動物們都是一邊跑一邊叫。師:動物們一邊跑一邊叫,你能體會到什么?生:動物們都沒有時間動腦思索“咕咚”是什么。師:你能用“一邊……一邊……”說個句子嗎?(生答)(三)演讀課文,明白事理。

師:小摯友們,咕咚這么可怕,總得想方法這群可憐又可笑的動物啊!看,(PPT出示課文第三幅圖)誰來了?

生:野牛。

師:野牛是怎么做的呢?請一位小摯友朗讀課文第5自然段,其它小摯友動筆圈一圈,野牛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

師:野牛是怎么做的?

生:野牛擋住大象問,擋住大伙兒問,最終問兔子。師:野牛問了什么?生:咕咚在哪里?你望見了?

師:從野牛的動作與問話中,你覺得這是一頭怎樣的野牛?生1:這是一頭鎮(zhèn)靜冷靜的野牛。

生2:這是一頭愛思索的野牛。(師板書:愛思索)……

師:老師也想和小摯友們合作,我來扮演鎮(zhèn)靜冷靜的野牛,采訪一下這些嚇破了膽的動物們。(師一邊走一邊問大象、狐貍、山羊、小鹿、小猴子,生依據(jù)角色進行回答)。我還是來問問小兔子吧!

生:(扮演小兔子)是我聽見了,咕咚就在那邊的湖里。(四)找尋真相,揭示主題。

師:嗨,都是聽說的?!肮具恕痹鞘裁茨兀浚≒PT出示課文第四幅圖)我們跟著小兔子去湖邊看看吧!請大家齊讀課文第6自然段,找出咕咚的真相。

生:齊讀。師:咕咚是什么?

生: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師: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大伙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它們在笑什么?

生:它們知道了咕咚是熟了的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的行動非常可笑,所以笑了。

五、感悟事理,學以致用。

師:原來它們鬧了一個大笑話。小摯友們,故事講完了,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愛誰?為什么?

生1:我喜愛野牛,因為它遇到事情不驚慌,能先問個為什么。生2:我喜愛野牛,因為野牛不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是動腦筋思索,弄清事實的真相。

……

師:在生活中,假如你遇到類似的事情,應當怎么辦?生1:我們也應當像野牛一樣,遇事先問個為什么。生2:我們應當弄清事實真相后再確定怎么做?!?/p>

六、表演故事,畫龍點睛。

學習了這么好玩的故事,讓我們學習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班的小演員還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個童話劇,請我們的小演員上場吧!看,森林小劇場已經(jīng)開演了?。úシ疟尘耙魳罚硌萃拕。?/p>

師:從小摯友們的掌聲中,我聽出來了你們的表演真精彩。老師也有創(chuàng)作,我把這個好玩的故事編成了一首詩歌。請小摯友們跟著節(jié)奏拍手讀一讀吧?。≒PT播放背景音樂,生拍手讀兒歌,再次理清文章的脈絡。)

七、再談感悟,升華主題。

師:小摯友,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么?生1:我會分角色朗讀課文了。

生2:我體會到了“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實真相”的道理。

生3:學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生活中遇事要多動腦筋,不要盲從。生4:我看了同伴們的表演,我感覺這個故事真好玩。我要講給我的爸爸媽媽聽。

……

八、學問鏈接,延長課堂。

小摯友,森林中還隱藏著好多好玩的故事,“森林故事吧”為大家舉薦了三個故事,(PPT呈現(xiàn)課后朗讀篇目)請大家課后仔細讀一讀,在下周的“小小故事會”上,你能成為“班級故事大王”。老師期盼你們精彩的呈現(xiàn)!下課!

咕咚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相識“咕、咚、突、傳、腿、耍、慌、陰、吵、追、轉(zhuǎn)”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跟”7個漢字。學習“羊字頭。”“足字旁”2個新部首。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或親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設計思路:

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盼,緊接著進入課文學習,在學生對課文有初步感知以后,引導學生質(zhì)疑,再以“疑”為線索,以讀為本,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富有特性化的朗讀指導,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故事道理。因一年級的課文不管生字熟字都帶拼音,因此生字詞的教學可把“音”放在第一課時,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自然熟記,部分“義"也放在詳細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理解,而“形”及書寫指導可放在其次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一、激趣揭題激發(fā)期盼

1.老師仿照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老師再故做神奇地發(fā)出“咕咚”的聲音,再讓學生猜,從而引入課文學習。

(閱讀期盼是一種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育學生閱讀愛好的基礎,也是教學得意有效開展的基礎,開課是設置懸念,就是營造一種閱讀期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課文里共有幾只動物?“咕咚”究竟是什么?

(培育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三、質(zhì)疑問難以學定教

指導學生就所找出的動物進行質(zhì)疑,學生假如不明白,老師可舉例。如:聽到“咕咚”的聲音,小白兔是怎樣做?

(以學生的自主提問組織教學程序,體現(xiàn)了順學而導的理念)

四、以讀為本順學而導

(一)聽到“咕咚”的聲音,小白兔是怎樣做的?

1.讓學生視察第一幅插圖,說說小白兔的動作、神態(tài)。然后讓學生體會小白兔的內(nèi)心。

2.動作演示“撒腿就跑”,再用該詞練習說話。

3.指導朗讀。這一句的朗讀指導關(guān)鍵讓學生讀出小白兔當時極度恐慌的心理。但是不同的學生,對此有不同的體會,表現(xiàn)的方式也不同。

(二)狐貍、猴子、小鹿、松花素昕到兔子驚慌的喊聲,他們有什么反映?

1.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驚慌”、“亂哄哄”。

(1)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體會,大致明白“驚慌”的意思即可。

(2)出示隊列訓練及市場購物兩幅畫面,讓學生通過比較,對“亂哄哄”一詞,有感性的相識,再用自己的話大致說清晰即可。

(運用聯(lián)系生活閱歷理解詞語。讓學生自主理解,符合課表要求。)

2.指導朗讀

(三)獅子被吵醒之后,他是怎么說、又是怎么做的?

1.自由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獅子說的話,用橫線畫出其他動物說的話。

2.抓關(guān)鍵詞,指導朗讀。

(1)他追上去,新奇地問“你們跑什么呀?”

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話時,要抓住“新奇”這個詞,通過換詞的方式理解“新奇”就是“驚奇”的意思,然后朗讀體會,讀出疑問的語氣即可。

(2)“咕咚?"獅子愣了一下,又問:“咕咚是什么呀?”

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話時,要抓住“愣”字,通過表情表演,明白“愣”的意思,在讀“咕咚”這個詞時,“咚”字的讀音要上揚,讀出懷疑的語氣。

(3)“我們還是回去看看吧!”

首先指導學生看圖,圖上的獅子皺著眉頭,環(huán)繞雙手,一幅要探個水落石出,查個原委的樣子,通過看圖、說圖,想象獅子的內(nèi)心,從而讀出堅決的語氣。讀的時候,做到有聲語言和體態(tài)語言相吻合。

(4)小猴說:“不好了,咕咚來了,你也趕快跑吧!”、“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

小猴的性格活潑,讀這句話的時候,語速可以稍快些。

(5)“我也不知道,是兔子說的?!焙偦卮稹?/p>

狐貍從一起先就是人云亦云,在讀這句話時,指導學生讀出狐貍懵懵懂懂的樣子。

(6)“我……我也沒看清晰?!蓖米用约旱亩洌Y(jié)結(jié)巴巴地說。

兔子在說這句話時,是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的,指導學生讀時,“我”字的聲音要延長,“我也沒看清晰”這句時,要緊緊抓住“結(jié)結(jié)巴巴”這個詞朗讀體會,詳細如何體現(xiàn),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必拘泥一格。此外,兔子說這句話時,是挺不好意思的,可指導學生朗讀時配以相應的表情。

(在以上指導朗讀的環(huán)節(jié)中,詳細引入師生互評及生生互評機制,以評促讀。)

(四)角色表演

五、比較表現(xiàn)明白道理

1.小組探討,獅子的表現(xiàn)跟其他動物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

2.你覺得獅子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其次課時

一、識字教學

1.鞏固讀音

(1)開火車讀生字。做到人人過關(guān)。

(2)嬉戲——找摯友

2.辨清字形

(1)小組合作,自主溝通識記字形方法。

(2)檢查反饋

(3)比較字形,引導區(qū)分。

二、朗讀全文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五、排演課本劇

板書設計

(動腦筋想、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1.朗讀指導詳細到位

2.重點詞語品嘗功夫較足

3.識字教學過于簡潔

咕咚教學設計3

這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jié)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兔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獅子問“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掉到湖里發(fā)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知我們:遇到任何事情,肯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從。

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成四個部分,并有其相對應的四幅插圖。課文的第2、3、4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像,都是先寫了小動物怎么做,再寫小動物怎么說,有利于學生讀懂故事和講解并描述故事。

1、會認“咕、咚”等12個生字,會寫“嚇、怕”等7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nèi)容;能依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guān)信息進行推斷。

4、通過課文學習,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索,不能盲目跟從。

1、識字、寫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nèi)容;能依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guān)信息進行推斷。

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索,不能盲目跟從。

2課時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老師把一塊石頭扔進事先打算好的水桶中)聽,這是什么聲音?(咕咚、咕咚)

2、板書:咕咚

對,就是這個聲音曾經(jīng)嚇跑過好多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森林王國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第一次讀課文,能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不相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讀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盡量做到通順。

其次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中的“咕咚”是指什么?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動物,請用“—”劃出來。

2、溝通反饋

a、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個問題。

3、識記生字(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認讀。)

“轉(zhuǎn)、跟”是前鼻音

“咚、命、象、領(lǐng)”是后鼻音

“熟”是翹舌音

“著”是多音字,在課文里讀輕聲的“zhe”。

三、圖文結(jié)合,品讀課文

老師指導圖文結(jié)合學習,本課共有四幅圖,要求學生指出每幅圖和哪些自然段相對應。

(一)閱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1),引導學生說出這幅圖上的內(nèi)容。(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嚇了一跳、拔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叫,體會小兔子膽怯 的心理。學生可以結(jié)合圖片理解重點詞語,也可以通過表演動作來理解。

3、指導學生視察“嚇、掉”兩個字,加深記憶。

4、老師提問:小兔子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么?(對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5、指導朗讀:“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留意停頓、重音、語氣。)

(二)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圖2)引導學生接著視察圖上的內(nèi)容。(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貍、山羊、小鹿也跟著跑起來了。)

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小猴子的動作和語言,體會小猴子盲目膽怯 的心理。

3、指導朗讀:“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留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其次個“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讀得重一些,調(diào)要拉得長一點。)

4、過渡:小猴子的叫聲,振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里可喧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課件。)

5、指名匯報: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誰,他們是如何做的。(有狐貍、山羊、小鹿。他們也跟著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6、課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化圖,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馴鹿等,出示幾種鹿的圖片。)

7、學生小組探討:動物們?yōu)槭裁锤米右黄鹋堋?/p>

8、學生比較“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

9、出示“逃”,引導學生說出以“兆”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總結(jié)兒歌加以區(qū)分。

10、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

11、過渡:就這樣,很平常的“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會、誤傳,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中的很多動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么浩大的動物也跟著跑起來。

(三)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3)引導學生猜猜圖中的小動物們在干什么。指名讀第五自然段。(野牛擋住了小動物們,探討“咕咚”。)

2、結(jié)合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野?!?,擴詞“野”,相識“里字旁”。

3、指名演示“攔”的動作,體會“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說話練習:指導學生用“先問……再問……最終問……”的句式,表答野牛的問話。

5、引導學生體會野牛問話的語氣。(野牛說的話的語氣應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讀“野?!钡膯栐捄汀按笙蟆薄巴米印钡拇鹪?。

(四)閱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圖4)引導學生視察最終一幅圖,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大伙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師生齊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3、老師引問: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實“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fā)出的聲音,大家都笑了,為什么都笑了?(他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的行為非常可笑,所以笑了。)指導學生再讀,讀出可笑的語氣。

4、引導學生進行合志向象:小動物們都會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會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四、整體回顧,拓展延長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愛誰,不喜愛誰,為什么?(在這個故事中,我喜愛野牛,因為它遇到事情不驚慌,能先問個為什么,不盲目地跟著別人跑。我不喜愛兔子、小猴子、山羊、狐貍、小鹿、大象,因為它們遇事不先問為什么,別人怎么說,也跟著別人怎么說;別人怎么做,也跟著別人怎樣做)板:鎮(zhèn)靜冷靜、肯動腦筋

2、那我們以后遇到事情該怎么辦呢?(遇事先問個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咕咚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問目標:學會“熱”、“鬧”兩個字,相識“四點底”。

2.實力培育: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標: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感悟不能偏聽偏信。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教學難點:感悟不能偏聽偏信。

教具打算: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留意詞連讀。

2.讀詞語。

(課件出示)喧鬧水花正好逃命木瓜熟了

嚇壞大伙兒哈哈笑跟著跑說

二、學習生字

1.記憶字形。

(課件出示)喧鬧

相識新偏旁——四點底。(師范寫四點底)

細致視察這兩個字,誰有好方法記住它們?

指名說,提升方法。

2.組詞。

3.書寫。

指導:熱,上面部分要緊湊。橫折彎鉤彎得不要太大。

4.用“喧鬧”說一句話。

(課件出示):這下子可喧鬧了,動物們?nèi)芷饋?,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p>

請你邊讀邊想像,讀讀這句話,要讀出喧鬧的場面。(板書:喧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喧鬧的情景?你能用上“喧鬧”說一句話嗎?

引導把話說詳細。

三、朗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一)朗讀、理解第一、二自然段(事務起因)。

1.原委發(fā)生了什么事,讓這里變得如此喧鬧呢?

自己在課文中找一找。

指名讀給大家聽。

2.指導讀好重點句。

“兔子聽見嚇壞了,拔腿就跑,邊跑邊叫:‘快逃哇,咕咚來了!’”

猴子“也跟著跑,邊跑邊叫”。

“動物們?nèi)芷饋?,邊跑邊喊:‘快逃命啊,咕咚來了!’?/p>

(二)朗讀、理解第三自然段(事務經(jīng)過)。

1.大伙兒正亂做一團時,誰走來了呢?

自己朗讀第三自然段。

2.分角色朗讀(戴頭飾)。

指導讀好“你們望見了嗎?”“我是在湖邊聽見的?!钡染渥印?/p>

(三)朗讀、理解、背誦第四自然段(事務結(jié)果)。

1.原來小動物們誰都沒有望見“咕咚”,只是聽見的,(板書:聽見)就造成了這喧鬧的場面。聽了大象的話,小動物們頭腦冷靜下來了,它們確定去看個原委。

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

2.小動物們望見的咕咚究竟是什么?(板書:望見)它們看清晰以后,有什么反應?(板書:笑了)

3.你能看著課文的插圖,試著背背這個自然段嗎?

(課件出示):

大家(),正好一個木瓜(),咕咚一聲,()。大伙兒(),(),都()!

指導背誦。

4.小動物們在笑什么?

指名說,理解不能偏聽偏信。

(四)朗讀全文。

自由朗讀課文,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動作。

四、布置作業(yè)

1.用“喧鬧”寫一句話。

2.把第四自然段背熟。

3.給家長講一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6咕咚來了

熱聽見喧鬧

望見笑了

咕咚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學問目標

①相識“咕、咚、突、傳、腿、耍、慌、獅、陰、吵、追、轉(zhuǎn)”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眼”7個生字。學習“羊字頭”和“足字旁”2個新偏旁。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實真相”。

2、實力目標

①培育學生識字、寫字實力

②培育學生的朗讀實力

③培育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實力

二、教學內(nèi)容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jié)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兔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獅子問“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掉到湖里發(fā)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知我們: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肯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建議學時數(shù):2課時

三、學生分析

學生第一次接觸這么長的課文,因此要充分保證學生自由朗讀的時間,針對低年級學生留意力易轉(zhuǎn)移的特點,可運用形象好玩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在讀書的過程中形成和落實體會和感悟。

四、設計理念

體現(xiàn)“情趣”教學理念,將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tǒng)一的軌道,讓語文學習更具朝氣與活力。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才智潛能,使有著特性差異的學生都能產(chǎn)生深厚的學習愛好和主動的情感體驗,并在老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shù)誘導下,生動活潑、主動主動地學習,在趣味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設計特色]

充溢激情地讀,思維靈敏地說,動之以情地演,將思維訓練、語言發(fā)展、情感熏陶交融在一起,相互促進,整體提高。

五、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吸引學生,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多種聲音,請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板書課題),請大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要求: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才好看。)齊讀課題

3、細心的孩子,仔細視察這兩個字,你發(fā)覺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4、提問:“咕咚”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呢?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建議:用筆勾出自己不相識的字,借助拼音把這些字讀準;對于自己特殊喜愛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

3、再讀課文,看誰能通過自己的讀來解決問題。

三、學習生字

1、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認讀,讀準字音。

2、認一認

沒有了拼音寶寶幫忙,你還相識嗎?(賽讀詞語)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識字卡片,相互認讀

②摘果子,(多媒體示一棵蘋果樹,蘋果上分別寫了生字,認對了,蘋果就會掉下來)

4、議一議

①小組合作學習,誰有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②誰情愿把自己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四、再讀品悟

1、自己練習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2、四人小組輪著讀課文,相互評一評,讀的好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要留意讀好的。

3、朗讀檑臺賽

4、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選“看”“玩”擴詞。

2、同桌間說一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你發(fā)覺了什么?

3、師范寫(重點指導寫好新偏旁“羊”和“足”)

4、生臨寫

5、練寫,相互評價(引導學生從字形,書寫速度,書寫姿態(tài)等方面評價)

其次課時

一、激趣復習,導入新課

1、(多媒體:湖邊長著幾棵木瓜樹,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誰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會掉下來(配“咕咚”聲)

2、聽,這“咕咚”聲是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下來,落到湖面的聲音??删褪沁@個聲音,卻讓森林里小動物們,(引導說到“亂哄哄”)為什么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學習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最先聽到“咕咚”聲的是誰?

(示圖1)聽到聲音,小兔什么樣兒?

2、讀第2自然段,哪句話寫出圖上的內(nèi)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為什么膽怯 ?你也有過嗎?

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嚇得撒腿就跑。

我驚慌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僅跑,還邊跑邊喊,誰來喊一喊?

5、指導朗讀

他嚇得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了!咕咚來了!”

(二)學習3—7自然段

1、聽到他的喊聲,狐貍、猴子、小鹿、松鼠,他們是怎么做的?(跟、跑)讀3、4自然段。

2、獅子跟他們有什么不同?他是怎么做的?(追、問)讀5—7自然段,劃出描寫獅子的句子。

3、(示圖2、圖3)對比兩幅圖,小動物們和獅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假如用一個詞形容,你會用什么?(慌驚慌張、不慌不忙)

動物們慌驚慌張是因為

獅子不慌不忙是因為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答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8—10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動物們誰知道呢?指導朗讀(重點讀好小兔的話)

(四)學習11—12自然段

睢,連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為什么?(沒思索)怎么辦呢?讀11、12自然段。

(示圖4)這時,小動物們會說什么,小兔又會怎樣呢?

三、總結(jié)深化

1、現(xiàn)在,你最想對誰說句話,說什么?

2、戴頭飾表演“咕咚”這個故事。

咕咚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相識“咕、咚、突、傳、腿、耍、慌、陰、吵、追、轉(zhuǎn)”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跟”7個漢字。學習“羊字頭”、“足字旁”2個新部首。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分角色表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教學,讓學生懂得遇事不動腦筋、盲目地跟著別人,就簡單做錯事。教化學生遇事要多思索,不要盲目跟從。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學具打算:

本課生字卡片、動物貼畫、頭飾、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摯友,大森林里每一天都有很多好玩的事情。今日,森林里又發(fā)生了什么事?你聽……

1、播放聲音(動物聲,咕咚聲),請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板題)請大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才好看。)齊讀課題

3、細心的孩子,仔細視察這兩個字,你發(fā)覺了什么?(形聲字,擬聲詞)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聲音的詞語?小摯友們積累的詞語真多。

4、提問:“咕咚”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呢?這個好玩的故事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大家快去讀讀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做到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漏字。對自己特殊喜愛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2、學習生字

a、預習了課文,詞語你會讀了嗎?(小老師帶讀)

b、看誰反應快,指名小組讀。這些詞有什么特點?

c、(雙層火車讀)沒有了拼音寶寶幫忙,你還相識嗎?瞧,木瓜快熟了,誰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會掉下來。

3、剛才小摯友們讀了課文,知道這“咕咚”聲是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下來,落到湖面的聲音??删褪沁@個聲音,卻讓森林里小動物們——亂哄哄地(撒腿就跑)。這是為什么呢?

4、再快速讀課文,邊讀邊用“——”畫出課文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看看它們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學習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最先聽到“咕咚”聲的是誰?(板書:白兔)

(示圖1)聽到聲音,小兔什么樣兒?

2、讀第2自然段,哪句話寫出圖上的內(nèi)容。自己讀一讀。

3、什么叫“撒腿就跑”?(板書:跑)看出了什么?小兔為什么膽怯 ?在小白兔心里,咕咚是怎樣的東西?這樣的經(jīng)驗你也有過嗎?

4、說一說:

我嚇得撒腿就跑。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驚慌得撒腿就跑。

5、小兔不僅跑,還邊跑邊喊,(板書:喊)誰來喊一喊?

6、指導朗讀:他嚇得撒腿就跑……咕咚來了!”(讀出兔子當時非??煮@的語氣,拔腿就跑要讀得快,小兔膽怯 得連想也來不及想。)

7、誰能比他讀得更好?指名讀。

8、男生讀,女生讀

9、想看看兔子是怎樣撒腿就跑的嗎?請同學們給它配音:咕咚來了!想想在什么時候配?(在尖叫之后)

(二)學習3—7自然段

1、聽到兔子的喊聲,其他小動物是怎么做的?(示圖2、3)對比兩幅圖,小動物們和獅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假如用一個詞形容,你會用什么?(慌驚慌張、不慌不忙)

2、課文哪些段落描寫了這兩幅圖的內(nèi)容,自已大聲讀一讀。

3、匯報(找到了嗎?)讀3—7自然段

狐貍跟著兔子跑,猴子、小鹿和松鼠跟著狐貍跑,大伙兒都膽怯 極了,驚惶極了。(在黑板上連箭頭)

4、獅子卻不膽怯 ,他是怎么做的?(追、問)

5、說一說:

動物們慌驚慌張,是因為。

獅子不慌不忙,是因為。

6、小結(jié):“咕咚”究竟是什么?小動物們誰知道呢?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四、指導寫字。

1、今日我們要寫兩個字。

2、字卡,兔(獨體字)組詞,說句。怎么記?視察,關(guān)鍵筆畫是什么?跟老師書空。

3、跟(左右結(jié)構(gòu))今日我們學習一個新偏旁“足”字旁,“足”字旁的字與什么有關(guān)系?你還知道哪些“足”字旁的字?

4、描紅,寫兩個。

板書:24咕咚

兔子

狐貍跑、喊(聽)獅子追、問(看)

猴子、小鹿、松鼠

咕咚教學設計7

1.相識“咕、咚”等12個生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nèi)容,能依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guān)信息進行推斷。

4.借助連環(huán)畫復述故事。

1.借助圖畫、形聲字特點、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能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作簡潔推斷。

2.借助連環(huán)畫復述故事

多種方式識字,借助插圖復述故事

多媒體課件動物卡片

1課時

一、激趣導入:

老師展示園地八我的發(fā)覺插圖,引導學生發(fā)覺每組詞語偏旁相同的共同特點。借助泡泡的提示,發(fā)覺偏旁表意的構(gòu)字規(guī)律,建立字形與字義的聯(lián)系。

反犬旁:與獸類有關(guān)

鳥字邊:與鳥類和禽類有關(guān)

蟲字旁:與昆蟲有關(guān)

剛才我們相識了這么多小動物,今日我們來學習一個發(fā)生在小動物之間的故事。板書課題:咕咚(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主閱讀課文,遇到有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讀不出的生字圈出來,看圖猜讀或者嘗試其他方法猜讀。

2.同桌認讀圈出的生字,溝通認讀方法。

3.學生匯報老師總結(jié)認讀生字方法:

(1)借助圖畫猜讀,如:鹿、象

(2)聯(lián)系上下文猜讀:熟掉

(3)借助形聲字猜讀:嚇、攔、領(lǐng)

(4)熟字比較:逃——逃、跳熟——熱命——傘

(5)組詞認讀:野牛、田野、逃命

4.找一下課文里一共出現(xiàn)了哪幾種小動物。(按依次板書)

三、圖文比照,了解故事內(nèi)容

1.看圖學習1—2自然段

(1)視察圖一,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咕咚”是什么?學生朗讀1、2自然段,從文中找答案說一說。

指導好長句子的停頓,“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

(2)從哪里看出兔子嚇了一跳(拔腿就跑),老師指導朗讀“兔子嚇了一跳,拔腿就跑”,要讀出膽怯 的感受。思索:兔子為什么逃跑?

2.看圖學習3—4自然段

(1)兔子的叫聲被猴子聽見了,它是怎么做的?(跟著跑,一邊跑一邊大叫)

(2)兔子和猴子的叫聲被小動物們聽見了,它們都膽怯 了,它們又是怎么做的?

課件展示: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大伙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指導朗讀,可借助動作表演進入角色,讀出小動物膽怯 的語氣。)

(3)看圖演故事,體驗動物們膽怯 心理。

學生仿照第3或第4自然段看圖說話。如:

狐貍一聽,就跟著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羊一聽,就跟著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鹿一聽,就跟著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象一聽,就跟著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圖學習第5自然段

大伙正亂作一團,野牛來了,它是怎么做的?(擋住大伙)。它問了什么?(“咕咚”在哪里你望見了嗎?)

老師扮演野牛,學生扮演小動物,詢問被“咕咚”嚇壞的小動物們?yōu)槭裁匆用?,引導學生體會野牛會思索,不盲從。

4.看圖學習第6—7自然段

(1)他們來到湖邊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最終大伙為什么都笑了?

小結(jié):學習了這個故事,說說動物們?yōu)槭裁锤米右黄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p>

四、看圖復述故事

1.借助課本插圖,根據(jù)依次,你能復述一下《咕咚》這個故事嗎?老師課件按依次出示課本的四幅插圖。學生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2.學生展示。

咕咚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

2、抓重點詞句,品析感悟課文中動物們的不同表現(xiàn),能大致體會“遇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想想,多問幾個為什么,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重點是弄明白“咕咚”究竟是什么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很多動物也跟著瞎跑的緣由,最終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教學難點: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當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要問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教具打算:

課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師:小摯友們,假如將一塊小石子投進裝滿水的水桶里,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咚、咕咚)正是這聲音,曾經(jīng)嚇壞了森林中中的一群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好玩的故事。板書課題《咕咚》,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請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第一次讀課文,能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讀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盡量做到通順。

其次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中的“咕咚”是指什么?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動物,請用“—”劃出來。

2、溝通反饋

a、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個問題

三、品讀課文(圖文結(jié)合)

(一)、出示第一幅圖,說說圖意。

1、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幅圖的意思?課文哪兩個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拿起筆,劃出小兔當時心里很膽怯 的詞句。

2、反饋溝通。理解“拔腿就跑”。

你有過拔腿就跑的經(jīng)驗嗎?(師講解并描述自己的經(jīng)驗,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

小兔為什么拔腿就跑呢?可見這“咕咚”聲實在是大的嚇人,所以它一邊跑,一邊叫。它是怎么叫的,誰來試試?指導朗讀。

2、在小兔的眼里,這“咕咚”是什么?

3、小猴聽到小兔的叫聲,認為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而且還追它們來了)誰能學著小猴的樣子,也來叫一叫(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

(二)、出示其次幅圖

師:小猴子那可怕的聲音振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里可喧鬧了!看圖,從哪里看出?此時,在大伙的眼里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似乎是要來吃他們啦?。┲笇Ю首x:“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自由讀,指名讀,男女聲賽讀

分角色朗讀1—4自然段。

(三)、出示圖三

師:就這樣一聲很平常的“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會、誤傳,竟成了一種很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里的很多動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么重量級的人物也怎么樣了?正值整個森林亂轟轟一片時,誰出來穩(wěn)定大家的心情呀?(野牛)

出示圖二和圖三,比較這兩幅圖,小動物們的表情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假如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用什么?

引讀:是啊,野牛不慌不忙地擋住大象,問:“———”大象說:“————”

野牛特別冷靜地問大伙兒:“———”

大伙回答說:“—————————”

野牛特別鎮(zhèn)靜地問小猴兒:“咕咚在哪里,你們望見了嗎?”小猴說:“————”

最終,野牛特別理智地問兔子:“—”

兔子說:“———————————”

(四)、出示圖四

師:于是在兔子的帶領(lǐng)下,大家來到了湖邊,這時,他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會說什么呢?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覺得自己剛才的行為實在是太可笑了!

四、拓展延長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愛誰,不喜愛誰,為什么?板:鎮(zhèn)靜冷靜、肯動腦筋

2、那我們以后遇到事情該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著跑鎮(zhèn)靜冷靜

大伙兒一個跟著一個肯動腦筋

野牛攔、問

課后反思: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主要途徑。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組織策略,因此,作為一個老師首先要深化地解讀文本,才能設計一份有效的教學案例?!豆具恕愤@篇課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jié)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兔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野牛問“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掉到湖里發(fā)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知我們: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