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一中2024屆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一中2024屆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一中2024屆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一中2024屆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一中2024屆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一中2024屆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1、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A.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B.蒸發(fā)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C.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D.萃取時,應選擇與原溶劑互不相溶的萃取劑2、下列有機合成設計中,所涉及的反應類型有錯誤的是A.由丙醛制1,2﹣丙二醇:第一步還原,第二步消去,第三步加成,第四步取代B.由1-溴丁烷制1,3-丁二烯:第一步消去,第二步加成,第三步消去C.由乙炔合成苯酚:第一步三聚,第二步取代,第三步水解,第四步中和D.由制:第一步加成,第二步消去,第三步加成,第四步取代3、聚丙烯酸酯的結構簡式可表示如圖所示,可以由丙烯酸酯加聚得到。下列關于聚丙烯酸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屬于高分子化合物B.聚丙烯酸酯屬于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熔沸點C.單體為CH2=CH-COORD.1mol分子中有n個碳碳雙鍵。4、有一包白色粉末X,由BaCl2、K2SO4、CaCO3、NaOH、CuCl2、K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探究其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白色濾渣A可能為CaCO3、BaSO4的混合物B.K2SO4、CuCl2一定不存在C.KCl、K2SO4可能存在D.CaCO3、BaCl2一定存在,NaOH可能存在5、下列有機物命名正確的是()A.二溴乙烷B.3-乙基-1-丁烯C.2-甲基-2,4-二己烯D.2-甲基-2-丙醇(CH3)3C-OH6、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不能使氫氣生成速度加大的是()A.加熱B.不能稀硫酸而用濃硫酸C.往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體D.不能鐵片而用鐵粉7、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膠體粒子數(shù)為0.1NAB.22.4L(標準狀況)氬氣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18NA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羥基數(shù)為1.0NAD.1.0molCH4與Cl2在光照下反應生成的CH3Cl分子數(shù)為1.0NA8、0.lmol某有機物的蒸氣跟足量O2混合后點燃,反應后生成13.2gCO2和5.4gH2O,該有機物能跟Na反應放出H2,又能跟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生成紅色沉淀,則該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可能是A.OHC-CH2-CH2COOHB.C.D.9、下列電子排布式表示的基態(tài)原子中,第一電離能最小的是A.ns2np3 B.ns2np5 C.ns2np4 D.ns2np610、用VSEPR模型預測下列分子或離子的立體結構,其中正確的是()A.H2O與BeCl2為V形 B.CS2與SO2為直線形C.SO3與CO32-為平面三角形 D.BF3與PCl3為三角錐形11、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成分為鹽酸的潔廁靈與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B.利用乙醇的還原性以及Cr3+、Cr2O72-的顏色差異來檢驗是否酒后駕車C.水泥冶金廠常用高壓電除塵,是因為煙塵在空氣中形成膠體且發(fā)生丁達爾效應D.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是產生霧霾天氣的主要因素12、下列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A.小蘇打溶液呈弱堿性:HCO3-+H2OCO32-+H3O+B.測0.1mol/L氨水的pH為11:NH3·H2ONH4++OH-C.pH=5的硫酸稀釋1000倍,pH約等于7:H2OH++OH-D.用Na2CO3處理水垢中CaSO4:CaSO4(s)+CO32-(aq)SO42-(aq)+CaCO3(s)13、下面的排序不正確的是()A.晶體熔點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B.硬度由大到小: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C.熔點由高到低:Na>Mg>Al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14、向X溶液中加入Y試劑,產生沉淀或氣體如圖,與所述情形幾乎完全相符的是()A.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滴加NaOH溶液 B.向NH4Al(SO4)2溶液滴加Ba(OH)2溶液C.向NaOH和Ca(OH)2混合液中通入CO2 D.向NaOH和Na2CO3混合液滴加稀HCl溶液15、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為原料制備乙醇的流程如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C12H22O11屬于二糖 B.可采取分液的方法分離乙醇和水C.可用碘水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D.葡萄糖可以在酒曲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16、下表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關X、Y、Z、R、W五種元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XYZRWA.常壓下五種元素的單質中,Y的沸點最高B.元素電負性:X>Z>YC.基態(tài)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shù)最多的是RD.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W>Z>Y17、HCl氣體易溶于溶劑A,那么下列物質也可能易溶于A的是()A.NH3 B.CH4 C.CCl4 D.O218、實驗室加熱約150mL液體時,可以使用的儀器是()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19、下列物質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非極性鍵的是()。A.NaOHB.Na2O2C.MgCl2D.H2O20、某化學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鹵素單質氧化性的相對強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E處棉花球變成黃色,說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強B.F處棉花球變成藍色,說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強C.E處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Br-===2Cl-+Br2D.G裝置中NaOH溶液與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OH-+Cl2===ClO-+Cl-+H2O21、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向明礬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質量最大時反應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Cu+Fe3+﹣═Fe2++Cu2+C.已知:2Br﹣+Cl2=2Cl﹣+Br2,Br2+2Fe2+=2Fe3++2Br﹣,向含0.2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3.36LCl2時,發(fā)生的反應為:4Fe2++2Br﹣+3Cl2═4Fe3++Br2+6Cl﹣D.向NaHSO4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顯中性:H++SO42﹣+Ba2++OH﹣═H2O+BaSO4↓2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明礬和ClO2常用于自來水的凈化和殺菌消毒,兩者的反應原理相同。B.盛放KOH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橡膠塞,應該用玻璃塞。C.北京時間3月11日日本發(fā)生9.0級地震,引起核泄漏,產生的粉塵中含有較多的131I,這是一種質子數(shù)為131的有放射性的碘的一種核素。D.冰島和印度尼西亞火山噴發(fā),火山灰在空氣中幾周都不能沉降,可能與膠體的性質有關。二、非選擇題(共84分)23、(14分)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次外層的所有原子軌道均充滿電子。元素Y的負一價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的相同。回答下列問題:(1)單質M的晶體類型為________,其中M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________。(2)元素Y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________(寫元素符號)。(3)M與Y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圖所示。①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已知晶胞參數(shù)a=0.542nm,此晶體的密度為__________g·cm-3。(寫出計算式,不要求計算結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②此化合物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氣被氧化為深藍色,其中陽離子的化學式為________。24、(12分)已知:A是石油裂解氣的主要成份,A的產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由A通過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F,F(xiàn)可用于工業(yè)合成塑料,現(xiàn)以A為主要原料合成G,以A為原料的合成路線如下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D、G分子中的官能團名稱分別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反應①~⑥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______,屬于取代反應的是_____。(填序號)(3)寫出與G分子式相同的所有羧酸類的同分異構體:_________________(4)寫出由C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實驗室用燃燒法測定某種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組成,取Wg該種氨基酸放在純氧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氣,按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卮鹣铝袉栴}:(1)實驗開始時,首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氧氣,其理由是_________;(2)以上裝置中需要加熱的儀器有_________(填寫字母),操作時應先點燃_________處的酒精燈;(3)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4)D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5)讀取氮氣的體積時,應注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6)實驗中測得氮氣的體積為VmL(標準狀況),為確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還需要的有關數(shù)據(jù)有_________(填編號)A.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B.生成水的質量C.通入氧氣的體積D.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26、(10分)制取肥皂的實驗有以下步驟:①在一個干燥的蒸發(fā)皿中加入植物油8mL、乙醇8mL、NaOH溶液4mL②在不斷攪拌下,給蒸發(fā)皿中液體微微加熱,直到混合物變稠③繼續(xù)加熱,直到皂化反應完成④把盛混合物的蒸發(fā)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卻.等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20mL熱蒸餾水,再放在冷水中冷卻.然后加入25mLNaCl飽和溶液充分攪拌⑤用紗布濾出固體物質,棄去濾液.把固體物質擠于、壓成條狀、晾干,即得肥皂根據(jù)實驗,填空:(1)在制肥皂時加入乙醇是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質?_________;(2)如何驗證皂化反應已完成?_________;(3)在操作④中加入飽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4)寫出硬脂酸甘油酯發(fā)生皂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5)取用蒸發(fā)皿用的儀器是_________;(6)工業(yè)上大規(guī)模生產用水蒸氣加熱的優(yōu)點_________。27、(12分)請完成下列物質的分離提純問題。Ⅰ.現(xiàn)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選擇適當?shù)脑噭┏ト芤褐械腘aCl和Na2SO4,從而得到純凈的NaNO3溶液。相應的實驗過程可用下圖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實驗流程中下列物質的化學式:試劑X_______。(2)證明AgNO3溶液加過量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此實驗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學式)雜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學式),之后若要獲得固體NaNO3需進行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Ⅱ.某同學欲用CCl4萃取較高濃度的碘水中的碘,操作過程可以分解為如下幾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中;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蓋好玻璃塞;C.檢驗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轉漏斗用力振蕩,并不時旋開活塞放氣,最后關閉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開活塞,用燒杯接收溶液;F.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層液體;G.將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口的小孔對準;H.靜置、分層。(1)萃取過程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填編號字母)_________________。(2)從含碘的CCl4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CCl4,還需要經過蒸餾,觀察下圖所示實驗裝置指出其錯誤有_________處。(3)進行上述蒸餾操作時,最后晶態(tài)碘在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里聚集。28、(14分)有機物A~M有如圖所示轉化關系,A

(C9H9O2X)與F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數(shù)相同,且A均能與NaHCO3溶液反應;F的分子式為C9H10O2且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D能發(fā)生銀鏡反應;M與NaOH溶液反應后的產物,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已知:(R1、R2代表烴基或氫原子)請回答:(1)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下列反應類型:反應①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④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下列物質的結構簡式:

B___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_____。(4)D發(fā)生銀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反應⑦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確定A中X原子的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符合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共有________種。a.能發(fā)生銀鏡反應b.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29、(10分)美國藥物學家最近合成種可治療高血壓的有機物K,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已知:①A的核磁共振氫譜中只有1組峰;②G和H按物質的量之比1:3反應生成I;③R1CHO+R2CH2CHO。(1)A的名稱為____________(用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由B生成C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2)寫出D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3)G和H反應生成I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4)E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又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有__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5)參照上述合成路線,設計一條以G為原料制備1,3-丁二烯CH2=CH-CH=CH2的合成路線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1、B【解題分析】

A.蒸餾時,溫度計測定餾分的溫度;B.蒸發(fā)時,不能蒸干,利用余熱加熱;C.分液時,避免上下層液體混合;D.萃取時,不能發(fā)生反應,溶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度不同,不需要考慮密度?!绢}目詳解】A.蒸餾時,溫度計測定餾分的溫度,則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處,A正確;B.蒸發(fā)時,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利用余熱加熱,出現(xiàn)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B正確;C.分液時,避免上下層液體混合,則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C正確;D.萃取時,溶質與萃取劑不能發(fā)生反應,溶質在萃取劑溶解度比原溶劑中大,萃取劑與原溶劑互不相容,不需要考慮密度大小,萃取劑密度比水大或小均可,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B?!绢}目點撥】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把握混合物分離提純、實驗技能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實驗的評價性分析,題目難度不大。2、B【解題分析】

A.由丙醛制1,2-丙二醇,丙醛先還原制得1-丙醇,再消去制得丙烯,丙烯與鹵素單質加成,再水解得到1,2﹣丙二醇,所以A選項是正確的;

B.由1-溴丁烷制1,3-丁二烯,1-溴丁烷先發(fā)生鹵代烴的消去反應,再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2-溴丁烷,再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2-丁烯,再與鹵素單質發(fā)生加成,最后發(fā)生消去反應,則需要發(fā)生五步反應,分別為消去、加成、消去、加成、消去,故B錯誤;

C.由乙炔合成苯酚:第一步三聚生成苯,第二步取代制取溴苯,第三步水解得到苯酚鈉,第四步中和得到苯酚,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

D.由制:第一步加成制得,第二步消去生成,第三步加成得到,第四步取代制得,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

所以本題答案選B。3、D【解題分析】

A.聚丙烯酸酯為丙烯酸酯加聚生成的聚合物,屬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確;B.聚丙烯酸酯的聚合度n不確定,為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故B正確;C.根據(jù)聚丙烯酸酯的結構,它是由CH2=CH-COOR經加成聚合反應生成的,單體為CH2=CH-COOR,故C正確;D.聚丙烯酸酯結構中不存在碳碳雙鍵,故D錯誤;答案選D。4、B【解題分析】

由流程可知,白色固體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則一定不含CuCl2,白色濾渣A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氣體D和溶液C,則濾渣A為CaCO3,不含BaSO4,生成的氣體D為CO2;CO2與無色溶液B反應生成白色沉淀E和溶液F,則白色沉淀E為BaCO3,則一定含有BaCl2、NaOH,一定沒有K2SO4;可能存在KCl;據(jù)此分析解答?!绢}目詳解】A.白色濾渣A只有CaCO3,不存在BaSO4,因為加入足量稀鹽酸后沒有沉淀剩余,故A錯誤;B.結合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K2SO4、CuCl2,故B正確;C.根據(jù)上述分析,可能含有KCl,一定不存在K2SO4,故C錯誤;D.如果沒有NaOH,BaCl2與二氧化碳不反應,無法生成碳酸鋇沉淀,則一定含有NaOH,故D錯誤;故選B。【題目點撥】本題的易錯點為D,要注意氯化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生成碳酸鋇沉淀,若要反應得到沉淀,需要在堿性溶液中進行或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易溶于水的鹽。5、D【解題分析】

A.沒有指出溴的位置,正確命名為1,2-二溴乙烷,A項錯誤;B.烯烴中的取代基主鏈必須是最長的,不應該出現(xiàn)1-甲基、2-乙基、3-丙基等說法,正確命名為3-甲基-1-戊烯,B項錯誤;C.根據(jù)二烯烴的命名原則,命名為2-甲基-2,4-己二烯,C項錯誤;D.該烷烴的主鏈應該是3個碳原子,羥基和甲基都在2號位上,正確的命名為2-甲基-2-丙醇,D項正確;答案選D。【題目點撥】有機物系統(tǒng)命名中常見的錯誤有:①主鏈選取不當(不包含官能團,不是主鏈最長、支鏈最多);②編號錯(官能團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號之和不是最小);③支鏈主次不分(不是先簡后繁);④“-”、“,”忘記或用錯。6、B【解題分析】

A.加熱時,反應速率加快,故A不選;B.不用稀硫酸,改用濃硫酸,與Fe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生成氫氣,故B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構成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故C不選;D.鐵片改用鐵粉,接觸面積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D不選;故選B。7、B【解題分析】分析:A、膠體是大分子的集合體;B、根據(jù)氬氣的組成解答;C、根據(jù)丙三醇的結構分析;D、根據(jù)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的特點分析。詳解:A、16.25g氯化鐵的物質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氫氧化鐵膠體是分子的集合體,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膠體粒子數(shù)小于0.1NA,A錯誤;B、標準狀況下22.4L氬氣的物質的量是1mol,氬氣是一個Ar原子組成的單質,其中含有的質子數(shù)是18NA,B正確;C、1分子丙三醇含有3個羥基,92.0g丙三醇的物質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羥基數(shù)是3NA,C錯誤;D、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的鹵代烴不止一種,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數(shù)小于1.0NA,D錯誤。答案選B。點睛:選項D是易錯點,主要是不清楚甲烷發(fā)生取代反應時屬于自由基取代反應,每個氫原子都有可能被取代,其產物比較復雜,這與乙烯與氫氣的加成反應完全不同。8、D【解題分析】試題分析:0.lmol某有機物的蒸氣跟足量O2混合后點燃,反應后生成13.2gCO2和5.4gH2O,則該有機物中n(C)=n(CO2)=13.2g44g/mol=0.3mol,n(H)=2n(H2O)=5.4g18g/mol×2=0.6mol,所以該有機物分子中有3個C和6個H。該有機物能跟Na反應放出H2,則其可能有羥基或羧基;又能跟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生成紅色沉淀,則其一定有醛基。分析4個選項中有機物的組成和結構,該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可能是點睛:本題考查了有機物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的確定方法。根據(jù)有機物的燃燒產物可以判斷其可能含有的元素,根據(jù)其性質可能推斷其可能含有的官能團,在組成和結構不能完全確定的情況下,要確定可能的范圍,然后把它們盡可能地列舉出來,防止漏解。9、C【解題分析】

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ⅤA族3p能級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故第一電離能的大小順序為:D>B>A>C,

故選:C。10、C【解題分析】

A.BeCl2為直線形,A錯誤;B.SO2為V形,B錯誤;C.SO3與CO32-為平面三角形,C正確;D.BF3為平面三角形,D錯誤;故答案選C。11、C【解題分析】

A項、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鹽酸,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兩者混合使用,鹽酸和次氯酸鈉發(fā)生如下反應:Cl-+ClO-+2H+═Cl2↑+H2O,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容易使人中毒,故A正確;B項、乙醇具有還原性,能與Cr2O72-反應生成Cr3+,依據(jù)Cr3+和Cr2O72-的顏色不同檢驗是否酒后駕車,故B正確;C項、水泥冶金廠的煙塵在空氣中形成膠體,因為膠粒帶電荷,用高壓電對氣溶膠作用以除去大量煙塵,其原理是電泳,故C錯誤;D項、PM2.5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會導致城市人為能見度下降,產生霧霾天氣,故D正確。故選C?!绢}目點撥】本題考查化學與生活,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把握物質的性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為解答的關鍵。12、A【解題分析】分析:A.小蘇打水解呈弱堿性;B.NH3·H2O為弱電解質,不完全電離;C.pH=5的硫酸稀釋1000倍,接近中性,因此pH約等于7;D.CaCO3沉淀比CaSO4沉淀容易除去。詳解:A.小蘇打溶液呈弱堿性,離子方程式:HCO3-+H2OHCO3-+OH-,故A錯誤;B.NH3·H2O為弱電解質,不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NH3·H2ONH4++OH-,故B正確;C.pH=5的硫酸稀釋1000倍,接近中性,因此pH約等于7,水的電離方程式為:H2OH++OH-,故C正確;D.水垢中含有CaSO4,用Na2CO3轉化為CaCO3沉淀,CaCO3沉淀易被酸所溶解,便于水垢的除去,離子方程式:CaSO4(s)+CO32-(aq)SO42-(aq)+CaCO3(s),故D正確;答案選A.點睛:酸或堿過度稀釋會接近于中性。13、C【解題分析】

A、分子晶體熔點和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有關,相對分子質量越大,熔點越高,則晶體熔點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A正確;B、原子晶體中共價鍵鍵長越短,鍵能越大,硬度越大,硬度由大到?。航饎偸?gt;碳化硅>晶體硅,B正確;C、金屬鍵越強,金屬晶體熔點越高,金屬鍵與原子半徑和金屬陽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有關系,則熔點Al>Mg>Na,C錯誤;D、離子晶體的熔沸點和晶格能有關,晶格能和電荷數(shù)成正比,和半徑成反比,熔點:NaF>NaCl>NaBr>NaI,D正確。答案選C。14、C【解題分析】

A、因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時,先發(fā)生HCl+NaOH=NaCl+H2O,再發(fā)生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生成沉淀與沉淀溶解消耗的堿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圖象與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符,A錯誤;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發(fā)生2SO42-+NH4++Al3++2Ba2++4OH-=NH3·H2O+2BaSO4↓+Al(OH)3↓,再發(fā)生Al(OH)3+OH-=AlO2-+2H2O,最終沉淀不能完全消失,B錯誤;C、因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先發(fā)生Ca(OH)2+CO2=CaCO3↓+H2O,再發(fā)生CO2+NaOH=NaHCO3,最后發(fā)生CaCO3↓+H2O+CO2=Ca(HCO3)2,圖象與反應符合,C正確;D、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Cl,先發(fā)生HCl+NaOH=NaCl+H2O,再發(fā)生Na2CO3+HCl=NaHCO3+NaCl,最后發(fā)生NaHCO3+HCl=NaCl+CO2↑+H2O,未生成氣體時消耗的酸與生成氣體時消耗的酸的物質的量應大于1:1,而圖象中為1:1,則圖象與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符,D錯誤。答案選C。【題目點撥】本題考查化學反應與圖象,題目難度較大,明確圖象中坐標、點、線、面的意義及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尤其是反應的先后順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并注意結合反應中量的關系來解答,注意氫氧化鋁兩性的特點。15、B【解題分析】

玉米淀粉水解生成麥芽糖,麥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醇,據(jù)此分析解答。【題目詳解】A.玉米淀粉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麥芽糖,1分子麥芽糖水解生成2分子葡萄糖,所以麥芽糖屬于二糖,故A正確;B.乙醇與水相互溶解,不能通過分液的方法分離,二者沸點不同,應用蒸餾法分離,故B錯誤;C.淀粉遇碘變藍色,所以可以用碘水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C正確;D.葡萄糖可以在酒曲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且1mol葡萄糖分解生成2mol乙醇和2mol二氧化碳,故D正確;答案選B。16、C【解題分析】

由圖可知,X為O,Y為Si,Z為P,R為Se,W為Br,據(jù)此回答?!绢}目詳解】A.O2或O3,P單質,Se單質,Br2均為分子晶體,Si為原子晶體,所以Si的沸點最高,即常壓下五種元素的單質中,Y的沸點最高,A正確;B.非金屬性越強,元素電負性越強,由圖可知,非金屬性:X>Z>Y,所以元素電負性:X>Z>Y,B正確;C.幾種元素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圖為:O為,Si為,P為,Se為,Br為,由此可知,基態(tài)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shù)最多的是P元素,即Z,C錯誤;D.H2SiO3是弱酸,H3PO4是中強酸,HBrO4是強酸,酸性HBrO4>H3PO4>H2SiO3,即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W>Z>Y,D正確。答案選C。17、A【解題分析】

由相似相溶原理得知,HCl氣體為極性分子,則A為極性溶劑。分析下列選項得知NH3為極性分子,故選A。18、A【解題分析】

在給液體加熱時首先要有熱源儀器,在實驗室中最常用的是酒精燈,加熱約150mL液體,要選擇容積大的容器,一般用燒杯,但燒杯的底面積較大,為了使之受熱均勻,要墊上石棉網,以防止受熱不均而炸裂?!绢}目詳解】由于加熱的是約150mL液體,溶液的體積較大,故應用到容積較大的燒杯,而不能用試管,而燒杯加熱必須墊石棉網,且加熱的裝置應選擇酒精燈,夾持裝置應選擇鐵架臺,故選A?!绢}目點撥】本題考查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注意了解儀器的名稱、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是解答關鍵。19、B【解題分析】分析:一般活潑的金屬和活潑的非金屬容易形成離子鍵,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容易形成共價鍵,如果是同一種非金屬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則是非極性鍵,如果是不同種非金屬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則是極性鍵。詳解:A.NaOH中含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A錯誤;B.Na2O2中含有離子鍵、非極性共價鍵,B正確;C.MgCl2中只存在離子鍵,C錯誤;D.H2O中含有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D錯誤;答案選B。20、B【解題分析】

氯氣具有強氧化性,可與Br-、I-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單質,可以與NaOH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绢}目詳解】A.E處棉花球變成黃色,發(fā)生Cl2+2Br-===2Cl-+Br2,Cl2為氧化劑,Br2為氧化產物,Cl2的氧化性比Br2強,A正確;B.F處棉花球變成藍色,發(fā)生Cl2+2I-===2Cl-+I2,Cl2的氧化性比I2強,B錯誤;C.E處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Br-===2Cl-+Br2,C正確;D.NaOH與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OH-+Cl2===ClO-+Cl-+H2O,D正確;答案為B?!绢}目點撥】在F處,是未反應完的Cl2與KI發(fā)生反應置換出I2,使淀粉變藍色,不能說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強。21、C【解題分析】

A.向一定量的明礬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質量最大時,生成的沉淀為硫酸鋇沉淀,鋁離子生成的氫氧化鋁沉淀完全溶解,正確的離子方程為: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故A錯誤;B.用FeCl3溶液腐蝕銅線路板的離子反應為Cu+2Fe3+=Cu2++2Fe2+,故B錯誤;C.標準狀況下3.36L氯氣的物質的量為1.5mol,與0.2molFeBr2反應,氯氣先氧化亞鐵離子,剩余的氯氣氧化溴離子,發(fā)生的反應為:4Fe2++2Br﹣+3Cl2=4Fe3++Br2+6Cl﹣,故C正確;D.向NaHSO4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顯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故D錯誤;答案選C。22、D【解題分析】分析:A.明礬凈水是因為鋁離子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鋁具有凈水作用,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B.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以和強堿發(fā)生反應;C.根據(jù)核素表示方法來回答;D.膠體的膠粒帶同種電荷有介穩(wěn)性。詳解:明礬凈水是因為鋁離子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鋁具有凈水作用,二氧化氯因為具有氧化性而殺菌消毒,二者原理不一樣,A錯誤;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以和強堿發(fā)生反應,所以盛放KOH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應該用橡膠塞,B錯誤;131I是一種質量數(shù)為131的有放射性的碘的一種核素,質子數(shù)是53,C錯誤;火山灰在空氣中形成膠體,膠粒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之間相互排斥作用,導致膠體較穩(wěn)定,所以不能沉降,D正確;正確選項D。二、非選擇題(共84分)23、金屬晶體121s22s22p63s23p5ArCuCl或[Cu(NH3)4]2+【解題分析】

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次外層的所有原子軌道均充滿電子,則M為銅元素;元素Y的負一價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的相同,則Y為氯元素,結合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和晶胞的計算方法分析解答?!绢}目詳解】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次外層的所有原子軌道均充滿電子,則M為銅元素;元素Y的負一價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的相同,則Y為氯元素。(1)銅為金屬原子,晶體中金屬陽離子與電子之間通過金屬鍵結合在一起,銅晶體屬于金屬晶體;銅晶體是面心立方堆積,采用沿X、Y、Z三軸切割的方法知,每個平面上銅原子的配位數(shù)是4,三個面共有4×3=12個銅原子,所以銅原子的配位數(shù)是12,故答案為:金屬晶體;12;(2)氯是17號元素,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5;氯為第三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中,Ar是稀有氣體元素,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Ar,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5;Ar;(3)①依據(jù)晶胞結構,每個晶胞中含有銅原子個數(shù)為:8×+6×=4,氯原子個數(shù)為4,則化學式為CuCl;1mol晶胞中含有4molCuCl,1mol晶胞的質量為M(CuCl)×4,晶胞參數(shù)a=0.542nm,則晶體密度為g·cm-3=g·cm-3,故答案為:CuCl;或;②Cu+可與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合物,所以CuCl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該配合物中Cu+被氧化為Cu2+,所以深藍色溶液中陽離子為[Cu(NH3)4]2+,故答案為:[Cu(NH3)4]2+?!绢}目點撥】本題的易錯點為(3)②,要注意Cu+形成的配合物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24、羧基酯基①④⑤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解題分析】

由條件“A的產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可知,A為乙烯;乙烯能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F即聚乙烯;乙烯也可以與水加成得到B乙醇,乙醇經過連續(xù)氧化后得到D乙酸,二者可以酯化生成G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得到乙醇和E乙酸鈉?!绢}目詳解】(1)D乙酸,G乙酸乙酯中官能團分別為羧基和酯基;(2)上述轉化關系中,反應①即乙烯和水的反應為加成反應;反應④和⑤即酯化和酯的水解反應為取代反應;(3)G為乙酸乙酯,其屬于羧酸的同分異構體有正丁酸(CH3CH2CH2COOH)和異丁酸(CH3CH(CH3)COOH);(4)C為乙醛,其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方程式即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題目點撥】有機推斷題的突破口,一是反應條件,二是題干中描述的物質的名稱、應用等信息,三是題干中提供的計算有關的信息;要靈活整合推斷題中的信息加以推斷。25、排除體系中的N2A和DDCxHyOzNm+()O2xCO2+H2O+N2吸收未反應的O2,保證最終收集的氣體是N2量筒內液面與廣口瓶中的液面持平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切ABD【解題分析】

在本實驗中,通過測定氨基酸和氧氣反應生成產物中二氧化碳、水和氮氣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實驗的關鍵是能準確測定相關數(shù)據(jù),用濃硫酸吸收水,堿石灰吸收二氧化碳,而且二者的位置不能顛倒,否則堿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最后氮氣的體積測定是主要多余的氧氣的影響,所以利用加熱銅的方式將氧氣除去。首先觀察裝置圖,可以看出A中是氨基酸的燃燒,B中吸收生成的水,在C中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D的設計是除掉多余的氧氣,E、F的設計目的是通過量氣的方式測量氮氣的體積,在這個基礎上,根據(jù)本實驗的目的是測定某種氨基酸的分子組成,需要測量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和氮氣的量。實驗的關鍵是氮氣的量的測定,所以在測量氮氣前,將過量的氧氣除盡?!绢}目詳解】(1)裝置中的空氣含有氮氣,影響生成氮氣的體積的測定,所以通入一段時間氧氣的目的是排除體系中的N2;(2)氨基酸和氧氣反應,以及銅和氧氣反應都需要加熱,應先點燃D處的酒精燈,消耗未反應的氧氣,保證最終收集的氣體只有氮氣,所以應先點燃D處酒精燈。(3)氨基酸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氮氣,方程式為:CxHyOzNm+()O2xCO2+H2O+N2;(4)加熱銅可以吸收未反應的O2,保證最終收集的氣體是N2;(5)讀數(shù)時必須保證壓強相同,所以注意事項為量筒內液面與廣口瓶中的液面持平而且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切;(6)根據(jù)該實驗原理分析,要測定二氧化碳和水和氮氣的數(shù)據(jù),再結合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確定其分子式。故選ABD?!绢}目點撥】實驗題的解題關鍵是掌握實驗原理和實驗的關鍵點。理解各裝置的作用。實驗的關鍵是能準確測定相關數(shù)據(jù)。為了保證得到準確的二氧化碳和水和氮氣的數(shù)據(jù),所以氨基酸和氧氣反應后,先吸收水后吸收二氧化碳,最后除去氧氣后測定氮氣的體積。26、植物油、NaOH溶液都能與乙醇混溶,加入乙醇可使植物油和NaOH溶液充分接觸,有利于反應的進行取反應液,滴入熱水中,若液面上無油滴,則說明水解已完成鹽析,使肥皂析出+3NaOH→3C17H35COONa+坩堝鉗受熱均勻,溫度便于控制,不易產生結焦現(xiàn)象【解題分析】

(1)在制取肥皂時加入乙醇,是為了使得油脂和水在乙醇中充分混合;(2)將部分反應液滴入熱水中,若液面上無油滴,則說明水解已完成;(3)加入飽和氯化鈉溶液后,高級脂肪酸鈉能夠從混合液中析出;(4)硬脂酸甘油酯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皂化反應,硬脂酸甘油酯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C17H35COONa與甘油;(5)實驗操作中取用蒸發(fā)皿應該使用坩堝鉗;(6)根據(jù)利用水蒸氣可以使受熱均勻,溫度便于控制,不易產生結焦現(xiàn)象方面解答?!绢}目詳解】(1)因為植物油與氫氧化鈉溶液互不相溶,不利于反應的進行,而植物油、NaOH溶液都能與乙醇混溶,加入乙醇可使植物油和NaOH溶液充分接觸,有利于反應的進行;正確答案:植物油、NaOH溶液都能與乙醇混溶,加入乙醇可使植物油和NaOH溶液充分接觸,有利于反應的進行;(2)油脂不溶于水,所以驗證皂化反應已完成的方法為:取反應液,滴入熱水中,若液面上無油滴,則說明水解已完成;正確答案:取反應液,滴入熱水中,若液面上無油滴,則說明水解已完成;(3)皂化反應中向混合物加入飽和食鹽水,能夠使生成的高級脂肪酸鈉發(fā)生鹽析,使肥皂析出;正確答案:鹽析,使肥皂析出;(4)硬脂酸甘油酯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C17H35COONa與甘油,反應方程式為+3NaOH→3C17H35COONa+;正確答案:+3NaOH→3C17H35COONa+;(5)實驗操作中,取用蒸發(fā)皿用的儀器為坩堝鉗;正確答案:坩堝鉗;(6)工業(yè)上大規(guī)模生產用水蒸氣加熱,優(yōu)點在于使反應過程中受熱均勻,溫度便于控制,也不易產生結焦現(xiàn)象;正確答案:受熱均勻,溫度便于控制,不易產生結焦現(xiàn)象。27、BaCl2或Ba(NO3)2取濾液或溶液2少許于試管,加入稀鹽酸,若產生白色沉淀,證明AgNO3過量Na2CO3HNO3蒸發(fā)CBDAHGEF4蒸餾燒瓶【解題分析】Ⅰ.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從而得到純凈的NaNO3溶液,由實驗流程可知,如先加入AgNO3,則會同時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則應先加入過量的X為BaCl2[或Ba(NO3)2],生成沉淀A為BaSO4沉淀,然后在溶液1中加入過量的AgNO3,使Cl-全部轉化為AgCl沉淀,即沉淀B為AgCl,再向所得溶液2中加入過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沉淀C為碳酸鋇、碳酸銀,最后所得溶液3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最后進行蒸發(fā)操作可得固體Na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X為BaCl2或Ba(NO3)2,故答案為BaCl2或Ba(NO3)2;(2)證明AgNO3加過量的實驗方法是取濾液或溶液2少許于試管,加入稀鹽酸,若產生白色沉淀,證明AgNO3過量,故答案為取濾液或溶液2少許于試管,加入稀鹽酸,若產生白色沉淀,證明AgNO3過量;(3)溶液3為N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