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_第1頁
高三物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_第2頁
高三物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_第3頁
高三物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_第4頁
高三物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實驗目的

1.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

2.探究一維彈性碰撞的特點。二、實驗原理在一維碰撞中,測出物體的質量m和碰撞前后物體的速度v、v′,找出碰撞前的動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動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動量是否守恒。

三、實驗器材方案一:氣墊導軌、光電計時器、天平、滑塊(兩個)、重物、彈簧片、細繩、彈性碰撞架、膠布、撞針、橡皮泥。方案二:帶細線的擺球(兩套)、鐵架臺、天平、量角器、坐標紙、膠布等。方案三:光滑長木板、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兩個)、天平、撞針、橡皮泥。學案2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四、實驗步驟方案一:利用氣墊導軌完成一維碰撞實驗

1.測質量:用天平測出滑塊質量。

2.安裝:正確安裝好氣墊導軌。

3.實驗:接通電源,利用配套的光電計時裝置測出兩滑塊各種情況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變滑塊的質量。②改變滑塊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方案二:利用等長懸線懸掛等大小球完成一維碰撞實驗

1.測質量:用天平測出兩小球的質量m1、m2。

2.安裝:把兩個等大小球用等長懸線懸掛起來。

3.實驗:一個小球靜止,拉起另一個小球,放下時它們相碰。4.測速度:可以測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從而算出碰撞前對應小球的速度,測量碰撞后小球擺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對應小球的速度。

5.改變條件:改變碰撞條件,重復實驗。

6.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兩車碰撞完成一維碰撞實驗

1.測質量:用天平測出兩小車的質量。

2.安裝: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光滑長木板的一端,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的后面,在兩小車的碰撞端分別裝上撞針和橡皮泥。

3.實驗:接通電源,讓小車A運動,小車B靜止,兩車碰撞時撞針插入橡皮泥中,把兩小車連接成一體運動。

4.測速度:通過紙帶上兩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及時間由v=ΔxΔt算出速度。

5.改變條件:改變碰撞條件、重復實驗。

6.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

五、注意事項

1.前提條件:碰撞的兩物體應保證“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氣墊導軌進行實驗,調(diào)整氣墊導軌時,注意利用水平儀確保導軌水平。

(2)若利用擺球進行實驗,兩小球靜放時球心應在同一水平線上,且剛好接觸,擺線豎直,將小球拉起后,兩條擺線應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

(3)探究結論:尋找的不變量必須在各種碰撞情況下都不改變。

六、誤差分析

1.系統(tǒng)誤差:主要來源于裝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

(1)碰撞是否為一維碰撞。

(2)實驗是否滿足動量守恒的條件:如氣墊導軌是否水平,兩球是否等大,長木板實驗是否平衡掉摩擦力。

2.偶然誤差:主要來源于質量m和速度v的測量。

3.改進措施:(1)設計方案時應保證碰撞為一維碰撞,且盡量滿足動量守恒的條件。

(2)采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偶然誤差?!纠?】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用打點計時器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在小車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動小車A使之做勻速運動,然后與原來靜止的小車B相碰并粘合成一體,繼續(xù)做勻速運動。他設計的具體裝置如圖3.5-2-1所示,在小車后連接著紙帶,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頻率為50Hz,長木板墊著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點紙帶如圖3.5-2-2所示,并測得各計數(shù)點間距(標在圖上)。

A為運動起點,則應該選擇____段來計算A碰前的速度,應選擇____

段來計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空格選填“AB”“BC”“CD”“DE”)。

(2)已測得小車A的質量m1=0.40kg,小車B的質量m2=0.20kg,由以上測量結果可得碰前m1v0=_______kg·m/s;碰后(m1+m2)v共=_______kg·m/s。由此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3.5-2-1圖3.5-2-2熱點一實驗原理的考查BCDE0.4200.417在誤差許可的范圍內(nèi),碰撞中mv的矢量和是守恒的【解析】(1)分析紙帶上的點跡可以看出,BC段既表示小車做勻速運動,又表示小車具有較大的速度,故BC段能準確地描述小車A碰前的運動情況,應當選擇BC段計算小車A碰前的速度,而DE內(nèi)小車運動穩(wěn)定,故應選擇DE段計算碰后A和B的共同速度。

(2)小車A碰撞前的速度

m/s=1.050m/s

小車A在碰撞前:

mAv0=0.40×1.050kg·m/s=0.420kg·m/s

碰后A和B的共同速度

m/s=0.695m/s

碰撞后A和B:

(m1+m2)v共=(0.20+0.40)×0.695kg·m/s=0.417kg·m/s

結論:在誤差許可的范圍內(nèi),碰撞中mv的矢量和是守恒的?!纠?】氣墊導軌是常用的一種實驗儀器,它是利用氣泵使帶孔的導軌與滑塊之間形成氣墊,使滑塊懸浮在導軌上,滑塊在導軌上的運動可視為沒有摩擦。我們可以用帶豎直擋板C和D的氣墊導軌以及滑塊A和B來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實驗裝置如圖3.5-2-3所示(彈簧的長度忽略不計),采用的實驗步驟如下:

a.用天平分別測出滑塊A、B的質量mA、mB。

b.調(diào)整氣墊導軌,使導軌處于水平。

c.在A和B間放入一個被壓縮的輕彈簧,用電動卡銷鎖定,靜止地放置在氣墊導軌上。

d.用刻度尺測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離L1。

e.按下電鈕放開卡銷,同時使分別記錄滑塊A、B運動時間的計時器開始工作。當A、B滑塊分別碰撞C、D擋板時停止計時,記下A、B分別到達C、D的運動時間t1和t2。

(1)實驗中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關系式_____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上式中算得的A、B兩滑塊的動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能否測出被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的大?。咳缒?,請寫出表達式。熱點二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圖3.5-2-3測量的物理量為B的右端至D板的距離L2不水平等造成誤差有測量時間、距離等存在誤差,由于阻力、氣墊導軌【解析】(1)要測量B的速度必須要先測出B的位移和該位移所用時間,故還應測量的物理量為B的右端至D板的距離L2。

(2)因為碰撞之前兩物體都靜止即總動量為零,所以要得出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需得到關系式。給驗證帶來誤差的原因有測量時間、距離等存在誤差,由于阻力、氣墊導軌不水平等造成誤差。

(3)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A、B兩物體運動的動能來源于靜止時候壓縮彈簧的彈性勢能,故根據(jù)動能的總和可求彈簧的彈性勢能,即。;/聚星娛樂mqx93jop說:“嬸兒,俺是大壯,俺耿叔他們回來了啊!”大壯洪鐘般的聲音里明顯帶著顫音,屋子里的人都聽到了。耿老爹趕快打開門,顫著聲兒叫他:“壯子!”耿直一出溜就從爹的旁邊沖出來了,大聲喊著:“大壯哥!俺終于見到你了,俺好想你啊!”“小直子,俺的好兄弟!你們終于回來了??!哥也想你們哇!”還沒有抱在一起呢,倆人就都已經(jīng)流淚了!堂屋的門敞開著,耿英就站在桌子邊上??粗鴥A心喜歡的人就在臺階下,但她的雙腳就好像被吸在地上了一樣,絲毫也挪動不得……她的大壯成熟多了,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尚未成人的毛頭大小子,但他高大結實的身軀內(nèi)折射出來的,依然還是當年那誠懇厚道豪爽的可愛模樣!看著大壯和弟弟在臺階下緊緊相抱且猛烈顫抖著的肩膀,一貫堅強的耿英,再也忍不住洶涌而出的淚水……耿老爹、郭氏和耿蘭也都流淚了。尚武過來扶住耿英,含著眼淚說:“姐姐,我知道,你是太高興了!”耿老爹擦把眼淚,下臺階來拍拍倆人的肩膀,略帶哽咽地說:“進家里!娃兒們,進家里說話?!贝髩烟植涟蜒蹨I,哽咽著輕輕推著耿老爹說:“好,叔,你先走!”耿直挽著大壯的胳膊上臺階走進堂屋,看到尚武眼含熱淚扶著淚流滿面的姐姐站在桌子邊,就對大壯說:“大壯哥,這是和俺同齡的三弟,他叫李尚武!”又對尚武說:“三弟,你把咱姐交給大壯哥哇!”郭氏流著眼淚對耿直和尚武說:“武兒,小直子,送你們姐姐和大壯哥去東廂房里拉呱拉呱去哇,可憐的娃兒們?!惫⒂⒉涟褱I,長長地呼出一口氣,輕輕地說:“送什么呀,俺能走了。”耿直輕輕推一推他挽著的大壯的胳膊。大壯會意,從尚武手里接過來耿英那條仍然還在微微顫抖著的胳膊。耿英慢慢轉身,和大壯一起走進東廂房里。耿蘭馬上端進來一個茶盤,茶盤里面放著一壺熱茶,兩個茶杯。她把茶盤輕輕放在火炕一邊的小炕桌上,然后就悄悄地退出去了,并且隨手無聲地掩上屋門。大壯扶著耿英坐在炕沿邊上,耿英連頭也沒有抬,就無力地撲在大壯的懷里無聲地痛哭著……大壯的淚水,也無聲地滴落在耿英的身上……一刻,大壯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