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附帶有答案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附帶有答案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附帶有答案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附帶有答案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附帶有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江蘇省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附帶有答案解析一、單項選擇題:共22題,每題2分,共4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北京時間2021年12月30日,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wèi)星九號發(fā)射升空,衛(wèi)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下圖為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衛(wèi)星進入預定軌道后所屬的最低級別天體系統是(

)A.

B.

C.

D.

丁2.

衛(wèi)星在軌運行時,可能對其通訊影響最大的太陽活動是(

)A.

B.

C.

D.

【答案】1.D

2.B【解析】【分析】【1題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通信技術試驗衛(wèi)星九號進入預定軌道后,它將圍繞地球轉,因此它成為地球的人造衛(wèi)星,屬于最低的天體系統應是地月系,圖中丁表示的是地月系,D正確;通信技術試驗衛(wèi)星九號屬于太陽系和銀河系,但總星系、太陽系和銀河系不是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甲是總星系,乙是銀河系,丙是太陽系,ABC錯誤;故選D?!?題詳解】由圖示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圖A是太陽黑子,圖B是耀斑,圖C是日珥,圖D太陽風;耀斑發(fā)生時,會產生大量帶電粒子,到達地球會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影響導航衛(wèi)星的工作,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天體系統,是宇宙各星系統稱,宇宙間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從而形成天體系統。萬有引和天體的永恒運動維系著它們之間的關系,組成了多次的天體系統天體系統有不同的級別,按從低到高的級別,依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和總星系。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2022年1月4日,在新疆伊犁州鞏留縣發(fā)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下圖為地震波傳播速度與圈層結構示意圖(M、N為不連續(xù)界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

B.

C.

D.

丁4.

地球內部圈層中()

A.

E波在乙層中比F波快

B.

圈層丙為液態(tài)C.

圈層丁壓力和密度小

D.

巖石圈位于M以上【答案】3.A

4.B【解析】【分析】【3題詳解】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陸地地殼平均厚度為33干米,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此次地震發(fā)生在新疆伊犁州鞏留縣,震源深度21千米,小于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3千米;因此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殼;圖中甲是地殼,乙是地幔,丙是外核,丁是內核,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解】讀圖可知,在乙層中,E波橫波傳播速度比F波縱波慢,A錯誤;在N界面,E波橫波突然消失,F波縱波波速減慢,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可知圈層丙為液態(tài),B正確;圈層丁內核壓力和密度都大,C錯誤;巖石圈是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的,由M是莫霍面,其上為地殼可知,D錯誤。故選B?!军c睛】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陸地地殼平均厚度為33干米,海拔越高地殼越厚。2021年8月26日,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山西陽泉發(fā)現2.9億年前瓣齒鯊化石,這一發(fā)現擴展了辮齒鯊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圍。下圖為地質年代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

瓣齒鯊盛行時期的主要地質事件有(

)A.

出現海洋

B.

盤古大陸輪廓初現

C.

人類誕生

D.

恐龍等大批生物滅絕6.

地質歷史上兩次煤炭成礦期對應圖中的(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丙、丁【答案】5.B

6.C【解析】【分析】【5題詳解】讀圖結合材料信息“2021年,中國科研人員在山西陽泉發(fā)現2.9億年前史前巨鯊一瓣齒鯊化石”可知,瓣齒鯊化石形成的地質年代是古生代晚期;各大陸在古生代晚期曾為統一的大陸(各大陸連接在一起,被稱為盤古大陸),三疊紀晚期開始分裂、漂移,逐漸演變成現代的海陸分布,B正確,太古宙出現海洋,人類誕生在新生代第四紀,恐龍等大批生物滅絕在中生代,均不符合題意,ACD錯誤。故選B。

【6題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煤炭是地質時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煤炭的形成需要氣候濕潤的環(huán)境和茂密的森林;中生代氣候濕潤、裸子植物繁盛,森林茂密,利于煤炭形成,對應圖中的丙;晚古生代蕨類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質歷史時期重要的成煤期,對應圖中的乙,C正確;甲對應古生代森林面積較小,丁對應新生代,成煤時間較短,不符合題意,ABD錯誤。故選C?!军c睛】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億年以前),出現了原始細菌、藍綠藻類;2、元古代(距今25億~5.41億年),藻類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億~2.5217億年),早古生代:三葉蟲、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稱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后期出現魚類;晚古生代動物,魚類一兩棲類;植物:蕨類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億~0.66億年),蕨類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發(fā)展,裸子植物時代;動物:恐龍等爬行動物繁盛,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5、新生代(距0.66億年至現在),被子植物為主,被稱為被子植物時代;動物:哺乳動物繁盛,被稱為哺乳動物時代,第四紀出現了人類。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

丙層大氣(

)A.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B.

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C.

密度隨高度升高而增加

D.

水汽及雜質含量極少8.

關于大氣層對人類活動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層反射無線電長波

B.

乙層與人類關系最密切C.

丙層最適合高空飛行

D.

乙層是地球生命保護傘【答案】7.A

8.D【解析】【分析】【7題詳解】由圖中信息可知,丙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A正確,丙層為對流層,大氣以對流運動為主,B錯誤,密度隨高度升高而遞減,C錯誤,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及雜質都集中在對流層,D錯誤,所以選A。

【8題詳解】甲層為高層大氣,能反射無線電短波,A錯誤,甲層(對流層)與人類關系最密切,B錯誤,丙層為對流層,以對流運動為主,不適合高空飛行,乙層最適合高空飛行,C錯誤,乙層中有臭氧層,能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線,是地球生命保護傘,D正確,所以選D?!军c睛】地球對流層位于大氣的最低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的質量和90%以上的水汽質量。其下界與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隨地理緯度和季節(jié)而變化。它的高度因緯度而不同,在低緯度地區(qū)平均高度為17~18公里,在中緯度地區(qū)平均為10~12公里,極地平均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下圖為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綠洲與附近沙漠氣溫日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

風由綠洲吹向沙漠的時間段為(

)A.

00:00~03:00

B.

03:00~06:00

C.

12:00~15:00

D.

21:00~24:0010.

與沙漠和綠洲風向轉換成因不同的是(

)A.

山谷風

B.

湖陸風

C.

海陸風

D.

臺風【答案】9.C

10.D【解析】【分析】【9題詳解】結合圖可知,沙漠氣溫比綠洲高的時間段是6點到晚上21點,此時段綠洲氣溫較低,氣壓較高,沙漠氣溫較高,氣壓較低,風從綠洲吹向沙漠;12:00~15:00符合題意,C正確;21點至次日6點左右,沙漠氣溫較低,氣壓較高,綠洲氣溫較高,氣壓較低,風從沙漠向綠洲;00:00~03:00,03:00~06:00,21:00~24:00,不符合題意,ABD錯誤。故選C。

【10題詳解】由第1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地面冷熱不均或者下墊面熱力性質差異形成了沙漠綠洲局地環(huán)流,6點到晚上21點,此時段綠洲氣溫較低,氣壓較高,沙漠氣溫較高,氣壓較低,風從綠洲吹向沙漠;21點至次日6點左右,沙漠氣溫較低,氣壓較高,綠洲氣溫較高,氣壓較低,風從沙漠向綠洲,形成環(huán)流系統。山谷風發(fā)生在山谷地區(qū),白天,山坡接受太陽光熱較多,氣溫較高,而山谷因地形阻擋,獲得的太陽輻射少,氣溫較低,則山坡氣流上升,山谷氣流下沉,夜晚,山坡上的空氣受山坡輻射冷卻影響,空氣降溫較多,而谷地地形封閉,散熱不暢,氣溫較高,山坡氣流下沉、谷地氣流上升,圖中丙處氣流下沉,形成晝夜交替的環(huán)流系統,A正確;在濱海地區(qū),由于海洋和陸地之間比熱容不同,海洋比熱容比陸地大,所以陸地白天升溫比海洋快,夜晚降溫也比海洋快,白天陸地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夜晚海洋氣溫高,盛行上升氣流,呈現出白天吹海風,夜晚吹陸風的環(huán)流系統;湖陸風形成原理與海陸風相似,符合題意,BC正確;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fā)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不符合題意,D錯誤。故選D?!军c睛】海陸風:在濱海地區(qū),由于海洋和陸地之間熱力性質差異不同,海洋比熱容比陸地大,所以陸地白天升溫比海洋快,夜晚降溫也比海洋快,白天陸地氣溫高,形成低壓,海洋氣溫低,形成高壓,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反之,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

與洋流①表層海水等溫線分布相符的是(

)A.

B.

C.

D.

12.

洋流②可能導致沿岸(

)A.

增溫增濕

B.

海洋污染程度加重

C.

形成漁場

D.

北上船只航行加速【答案】11.C

12.A【解析】【分析】

【11題詳解】根據圖中信息,洋流①為西澳大利亞寒流,位于南半球,AD氣溫由南向北遞減,為北半球的洋流,AD錯誤;BC氣溫由北向南遞減,為南半球的洋流,B洋流由較高水溫度流向較低水溫,為暖流,B錯誤,C洋流由較低水溫流向較高水溫,為寒流,C正確,所以選C?!?2題詳解】根據圖中信息,洋流②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對沿岸氣候起增溫增濕作用,A正確,洋流可以加快海洋污染的凈化,同時可擴大污染的范圍,不會加重污染程度,B錯誤;北上船只為逆著洋流②航行,會減慢航速,D錯誤,洋流②不是上升流,也沒有寒暖流交匯,不能形成漁場,C錯誤,所以選A?!军c睛】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1、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2、影響海洋生物資源,有寒暖流交匯的海區(qū),有上升補償流的地方也能形成大的漁場。3、影響海洋航行的速度與安全。4、影響海洋環(huán)境。5、影響全球的水熱平衡。下圖為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的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溫度、鹽度、密度曲線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③②①14.

影響曲線②變化規(guī)律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陸分布

B.

蒸發(fā)量

C.

太陽輻射

D.

徑流匯入【答案】13.B

14.C

【解析】分析】【13題詳解】讀圖可知,由于赤道附近的熱量較高,可知表層海水溫度一般由低偉向高緯逐漸遞減,可知②為海水溫度變化曲線;由于副熱帶附近的降水較少,蒸發(fā)較旺盛,可知海水鹽度的分布規(guī)律由副熱帶海區(qū)向低緯、高緯遞減,呈馬鞍狀分布,可知③為海水鹽度分布曲線;由于地球的表面的熱量是由赤道向兩極地區(qū)逐漸遞減的,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緯度地區(qū)向高緯地區(qū)遞增,可知①為密度分布曲線,對應答案中的B,B正確,ACD錯誤。故選B。【14題詳解】根據上題分析可知,②為海水溫度變化曲線,低緯地區(qū)太陽高度角大,獲得的太陽輻射多;高緯地區(qū)太陽高度角小,獲得的熱量少,所以影響溫度曲線變化規(guī)律的主要因素是太陽射,C正確;海陸分布、蒸發(fā)量、徑流匯入都不是影響溫度曲線出現圖示變化的主要因素,ABD錯誤。故選C。【點睛】海洋表層水溫主要取決于太陽輻射和大洋環(huán)流兩個因素:①太陽輻射是海水的主要熱源,因此緯度位置能直接影響海洋表層水溫,②大洋環(huán)流中的寒暖流能夠促進不同地區(qū)間的水熱交換,暖流會使流經地區(qū)水溫升高,寒流則會使流經地區(qū)水溫降低。此外,大洋形狀、極地海域結冰與融冰等也會影響海洋表層水溫。下圖為植被對河流流量的影響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

植被對河流流量影響的主要表現為(

)A.

洪峰流量顯著變大

B.

洪水季節(jié)月平均流量增加

C.

洪峰出現時間推遲

D.

枯水季節(jié)月平均流量減少16.

植被對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影響是(

)A.

加快水循環(huán)速度

B.

減少雨水下滲

C.

增加水汽輸送

D.

減少地表徑流【答案】15

C

16.D【解析】【分析】【15題詳解】讀圖可知,有植被的流域,對河流流量具有調節(jié)作用:左圖中洪峰流量減小,洪峰出現的時間滯后;右圖中豐水季節(jié)月平均流量減小,枯水季節(jié)月平均流量增加;綜上所述,ABD錯誤,C正確。故選C?!?6題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植被能夠截留降水,涵養(yǎng)水源,具有蒸騰作用,所以對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影響主要表現為增加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地下徑流,增加蒸騰,ABC錯誤,D正確。故選D?!军c睛】植被(水庫等)對河流流量的影響:調節(jié)徑流,削峰補枯;使豐水期流量減少,枯水流量增加;洪峰流量減小,洪峰出現的時間滯后。下圖為我國某地四種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7.

屬于風積地貌的是(

)A.

B.

C.

D.

丁18.

該地在我國的(

)A.

東北地區(qū)

B.

西北地區(qū)

C.

青藏地區(qū)

D.

南方地區(qū)【答案】17.C

18.B【解析】【分析】【17題詳解】根據四種地貌景觀圖,可判斷甲為風蝕蘑菇,乙為風蝕柱,丙為沙丘,丁為風蝕城堡,丙為風積地貌,C正確,甲、乙、丁為風蝕地貌,ABD錯誤,所以選C?!?8題詳解】西北地區(qū)為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以風力作用為主,廣泛分布著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B正確,東北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為濕潤和半濕潤區(qū),以流水作用為主,AD錯誤,青藏地區(qū)海拔高,以冰川地貌為主,C錯誤,所以選B。【點睛】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有:風化、侵蝕、搬運、堆積。濕潤和半濕潤區(qū),以流水作用為主,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以風力作用為主。都江堰位于岷江沖積扇的頂端,主要是由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三大主體和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兩千多年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發(fā)揮著防洪、引水、灌溉的巨大作用。下圖為都江堰位置及水利工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9.

魚嘴、寶瓶口、飛沙堰的主要功能分別為(

)A.

分水、溢洪、引水

B.

溢洪、引水、分水C.

分水、引水、溢洪

D.

引水、分水、溢洪20.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設前,其下游地區(qū)洪災多發(f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流發(fā)源于山區(qū),常年水量大

B.

下游地區(qū)地勢低平,排水不暢C.

滑坡和泥石流多發(fā),堰塞河道

D.

河流從山區(qū)流向平原,落差大【答案】19.C

20.B【解析】【分析】【19題詳解】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魚嘴是一個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為二;東邊的叫內江,供灌溉渠用水;西邊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離碓的東側是內江的水口,稱寶瓶口,具有節(jié)制水流的功用,起到分洪和引水的作用;防止灌溉區(qū)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穩(wěn)定的情況,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著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以保證內江無災害;因此修建魚嘴、寶瓶口、飛沙堰等實現自動分水、引水、溢洪,C正確,ABD錯誤。故選C?!?0題詳解】

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岷江從四川盆地西側山區(qū)流向成都平原,落差較大,雨季時受夏季風和地形影響,降水較多,岷江水迅速猛下,下游成都平原地區(qū)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洪災多發(fā),A錯誤,B正確;D表述較為片面,D錯誤;由于降水多,引發(fā)滑坡和泥石流,與洪水成因關系不大,C錯誤。故選B?!军c睛】岷江洪災多發(fā)的原因:岷江從四川盆地西側山區(qū)流向成都平原,落差較大,雨季時受夏季風和地形影響,降水較多,匯水快;岷江水迅速猛下,下游成都平原地區(qū)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引發(fā)洪災。2021年10月13日,臺風“圓規(guī)”在海南省瓊海市沿海登陸。下圖為臺風“圓規(guī)”衛(wèi)星圖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

獲取臺風“圓規(guī)”衛(wèi)星圖像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遙感技術

B.

地理信息系統

C.

全球定位系統

D.

虛擬現實技術22.

海南省應急管理廳運用GIS分析此次臺風造成的洪澇災情,需要疊加使用的圖層主要有(

)①土壤圖層②水系圖層③地形圖層④礦產資源圖層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21.A

22.B【解析】【分析】

【21題詳解】獲取臺風“圓規(guī)”衛(wèi)星圖像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遙感技術,A正確,地理信息系統,側重分析,獲取臺風“圓規(guī)”衛(wèi)星圖像,不需要分析,B錯誤,全球定位系統,起定位的作用,獲取臺風“圓規(guī)”衛(wèi)星圖像,不需要定位,C錯誤,虛擬現實技術,不是地理信息技術,D錯誤,所以選A?!?2題詳解】洪澇災情主要與水文水系,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相關,與土壤和礦產無關,所以②③正確,①④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军c睛】地理信息技術包括: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56分23.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亞馬孫河流域面積691.5萬km2,地處熱帶雨林區(qū),年降水量在2000m以上,河流徑流量季節(jié)差異較大,最大流量22.5萬m3/s、最小流量9萬m3/s,分別出現在5~6月和11~12月。材料二:涌潮是由于外海的潮水進入窄而淺的河口后,波濤激蕩堆積而成。亞馬孫河河口涌潮之勢甚為壯觀,在離岸1~2km處可聞其聲,其河口潮流流速為2.5m/s,潮高約1~2m。材料三:左圖為8月亞馬孫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層鹽廢分布圖,右圖為亞馬孫河河口位置圖。

(1)比較亞馬孫河和奧里諾科河8月河口附近海域表層鹽度分布特征的異同。(2)依據圖例,在下圖中繪制12月亞馬孫河河口35‰等海水鹽度線,并說明理由。(3)分析亞馬孫河河口涌潮壯觀的原因?!敬鸢浮浚?)同:由近岸向外海鹽度增高。異:亞馬孫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層海水鹽度變化大。

(2)繪圖要點:圖例正確、含蓋河口、面積變小、線形相近。

理由:該月河口徑流量小,稀釋作用弱。

(3)口門寬闊,向上束狹;河流徑流量大,水位高;河道中沙島眾多,阻力大?!窘馕觥俊痉治觥勘绢}通過潮汐、海水鹽度為背景,考查海水鹽度的分布特征和涌潮的形成原因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分析獲取地理信息、調用知識的能力,考查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yǎng)。【小問1詳解】結合圖文信息可以看出同:由近岸向外海鹽度增高。從圖中海洋表層海水鹽度等值線看出奧里諾科河稀疏而亞馬孫河密集,說明了亞馬孫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層海水鹽度變化大,奧里諾科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層海水鹽度變化小。【小問2詳解】12月河口徑流量小,稀釋作用弱,河口附近海域海水鹽度比8月份的大,因此35‰等海水鹽度線面積變小,結合圖例、含蓋河口、面積變小、線形相近等要點進行繪制,如圖所示:

【小問3詳解】結合圖示信息可看出亞馬孫河口呈喇叭口狀,口門寬闊,向上束狹,潮水涌入由寬變窄,潮位被推高;河流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全年降水豐富,徑流量大,入??诤铀娉绷黜斖刑Ц叱彼唬缓拥乐猩硩u眾多,阻力大。

24.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植物種類與分布深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區(qū)域的熱量、水分條件,決定了不同的植物種類和植被特點。植物、動物、微生物的活動,是土壤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材料二:下圖為我國甲、乙、丙、丁四地位置示意圖及其植被景觀圖。材料三:下圖為甲地林地與空曠地7月日平均氣溫變化圖。

(1)甲、乙、丙、丁四地植被景觀依次是(填序號)____。乙、丙兩地景觀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甲、丁兩地景觀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2)推測丙、丁兩地土壤形成的速度差異,并說明原因。(3)比較甲地林地與空曠地7月日平均氣溫差異,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

①.

②③④①

②.

水分

③.

熱量

(2)差異:丁地土壤形成速度較快。原因:丁地常年溫暖濕潤,巖石風化速度快,微生物活動旺盛,土壤形成較快。或差異:丙地土壤形成速度較慢。原因:丙地為干燥地區(qū),巖石風化速度慢,生物活動不活躍,土壤形成比較慢。

(3)差異:7月林地日平均氣溫較空曠地低。原因:7月份森林生長繁茂,枝葉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較多;林地比熱容較空曠地大,增溫慢。【解析】【分析】本題以我國甲、乙、丙、丁四地位置示意圖及其植被景觀圖為載體,主要涉及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土壤形成的速度,比熱容等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小問1詳解】

甲地處我國東北地區(qū),典型植被為針闊混交林,乙地處華北地區(qū),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丙地處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典型植被為溫帶荒漠草原,丁地處我國南方地區(qū),典型植被為常綠闊葉林。乙、丙兩地緯度位置大致相同,但距海洋的遠近不同,景觀差異產生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甲、丁兩地緯度差異大,景觀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熱量。【小問2詳解】丁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常年溫暖濕潤,巖石風化速度快,微生物活動旺盛,植被茂密,土壤形成較快。:丙地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巖石風化速度慢,生物活動不活躍,土壤形成比較慢?!拘?詳解】根據材料三的圖中信息,7月林地日平均氣溫較空曠地低。甲地處我國東北地區(qū),典型植被為針闊混交林,7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