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祖國統一與外交關系時空坐標階段特征本單元主要闡述了新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由曲折發(fā)展到不斷完善的歷程,祖國統一大業(yè)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關系,主要包括三條主線:線索一: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間,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遭到嚴重踐踏;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線索二:祖國統一的歷史潮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為實現祖國的統一大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香港、澳門回歸祖國,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線索三:現代中國的外交(1)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等外交原則,出現了第一次建交熱潮。(2)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中日建交,出現了第二次建交熱潮。(3)新時期中國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確立了維護世界和平、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第15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備考指導素養(yǎng)目標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把握一個核心政治民主化(1)歸納新中國成立以來,民主法制建設初步奠基、基本形成、嚴重破壞和發(fā)展完善的曲折歷程,培養(yǎng)考生的時空觀念(2)掌握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從歷史價值觀的角度體會中國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法制社會的決心和信心,增強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3)通過學習“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從歷史價值觀的角度認識實現祖國統一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意義掌握兩個文件“共同綱領”和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了解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認識一個理念依法治國掌握兩大表現法律制度走向健全和民主制度的重建與完善理解三個特點制度化、法律化和規(guī)范化祖國統一大業(yè)掌握一個理論“一國兩制”認識三個問題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知識排查教材深化一、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1.新中國的成立(1)前提: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2)籌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3)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意義: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新紀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情境體驗右圖為華東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錢大昕的油畫《把自己最滿意的人選出來》。這一年,人民的選舉有何作用?2.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設(1)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①初步確立: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②正式確立: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政協作為統一戰(zhàn)線組織繼續(xù)存在,其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jiān)督。③新發(fā)展: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chuàng)立①依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相關規(guī)定。②標志: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③內容: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3)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建立①背景: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中國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②目的: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③依據:“共同綱領”的規(guī)定和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正式確認。④實施: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區(qū)成立;全國共成立五個省級自治區(qū)、一百多個自治州、自治縣(旗)。⑤意義:實現了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愿望;保證了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構圖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設二、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1.“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1)“文化大革命”發(fā)生的原因:毛澤東認為中央出了修正主義,黨和國家面臨資產階級復辟的危險;林彪、江青一伙別有用心,乘機興風作浪。(2)民主法制被踐踏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迫害致死。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領導機關都被奪權,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續(xù)十年沒有召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也不能實行。2.新時期民主法制建設(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①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②中共中央為劉少奇平反昭雪,在全國范圍平反冤假錯案。③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④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憲法,這成為中國法制建設的里程碑。⑤中國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依法治國奠定了重要基礎。(2)民主制度的重建與完善①國家恢復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②1982年,中國共產黨確立了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③1984年,頒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明確規(guī)定民族區(qū)域自治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④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基層民主。思維提升近代以來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化發(fā)展的法律文獻(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文獻。(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在1949—1954年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3)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4)1982年憲法成為中國在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三、祖國統一大業(yè)1.“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1)背景①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隔絕的敵對狀態(tài)。②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2)提出: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3)含義:“一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制”是指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4)意義:“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構圖解史“一國兩制”構想與實踐2.“一國兩制”的實踐(1)香港回歸①1982年,鄧小平與撒切爾夫人會談,雙方同意通過外交途徑商談解決香港問題。②1984年12月,中英兩國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③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2)澳門回歸: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3.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1)1979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停止炮擊金門,實現了兩岸間30年來的真正?;稹?2)1987年開始,臺灣當局迫于形勢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允許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交流。(3)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1991年,祖國大陸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兩岸分別授權這兩個民間團體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4)1992年,?;鶗c海協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5)2005年,胡錦濤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率領的“和平之旅”訪問團。(6)2015年,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交換意見,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一頁。辨析比較民族自治區(qū)與特別行政區(qū)主題探究能力提升主題一人民當家作主——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探究1史料實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材料新中國初創(chuàng)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兩項:一是各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二是對公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的相關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實踐。其中,各項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主要指國體、政體、政黨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黨內民主制度等的確立?!幾詮埱G紅《建國初我國民主政治建設評析》探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民主政治的特點?!菊J知深化】現代中國民主政治的特點(1)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其根本特點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2)三大政治制度構成了中國民主政治的基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政黨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政治建設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設必須以民主化、法制化為保障,依法治國成為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探究2史料實證——新時期的民主政治建設材料一自1953年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對于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均按照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數的原則分配?!鶕?953—2009年我國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材料二第十六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人口數,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鄉(xiāng)人口數相同的原則,以及保證各地區(qū)、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代表的要求進行分配?!幾?010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選舉法的決定探究對比兩段材料,指出我國農村地區(qū)在全國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闡述促使這種變化產生的時代背景?!菊J知深化】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1)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證了人民通過普選享有民主、自由的權利。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體現了民主協商、科學決策。③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④基層民主制度保證了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2)維護和促進了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民族區(qū)域自治立足于解決國內民族問題,實現各民族平等聯合、團結統一,有效地解決了中央與少數民族地方的關系問題。(3)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政治保證。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促進了黨和人民群眾以及執(zhí)政黨和參政黨、中央與地方、各民族之間關系的和諧,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素養(yǎng)感悟歷史價值觀——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主權和人民民主思想的實踐,能夠代表多數人的利益,是由我們政權的性質決定的,也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認同,有利于青年學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主題二曠世偉作——“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探究1史料實證——“一國兩制”的特點材料“一國兩制”方針作為解決臺灣問題、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偉大構想,具有重大的意義。它……把和平共處原則用之于一個國家的統一問題,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它既體現了堅持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高度原則性,又體現了照顧歷史實際和現實可能的高度靈活性?!幾詣⑵M、朱漢國《歷史學習精要》探究“一國兩制”體現了怎樣的馬克思主義原則?怎樣認識“一國兩制”的偉大意義?【認知深化】“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特點時代性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背景下形成科學性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理論,成功解決了港澳問題示范性為和平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爭端提供了借鑒原則性堅持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原則策略性照顧實際,符合港、澳、臺地區(qū)及大陸人民的利益包容性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包容于一個統一國家之內開放性兩種制度取長補短,和諧共存探究2史料實證——“一國兩制”的實踐材料撒切爾時期英國政府在綜合考慮自身國內外形勢、來自中國的壓力,國際社會的反應以及香港社會的意見四方面因素后,從維護其自身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fā),制定的對港政策總體上體現了堅持與妥協并存的特點,映射出撒切爾政府務實、靈活的外交特征……《中英聯合聲明》是中英雙方在當時情況下所能達成的對各自都是最佳的結果。——摘編自路遙《撒切爾時期英國政府處理香港問題的外交政策研究》探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述中英兩國成功解決香港問題的原因。【認知深化】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的推動力前提條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空前提高關鍵因素鄧小平“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據群眾基礎香港、澳門同胞心向祖國,渴望回歸素養(yǎng)感悟唯物史觀——“一國兩制”構想的關系“一國”同“兩制”的關系,實質上是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兩制”之間的關系,實質上是主體與非主體的關系。貫穿于這兩層關系之間的根本原則,是祖國的統一,兩種制度長期共存,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共同為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振興作出貢獻。“一國兩制”是國家形態(tài)史上一種新的國家結構模式。縱聯橫合思維升華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與1954年憲法的區(qū)別項目《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背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制度即將確立制定主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內容制定了新中國各項制度的總原則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規(guī)定了國家的國體與政體性質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續(xù)表項目《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歷史作用對新中國的各項工作起到了規(guī)范和指導作用為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臺灣問題和港澳問題的異同比較項臺灣問題港澳問題本質臺灣問題是內戰(zhàn)遺留問題,屬內政問題,反對外國勢力插手干涉港澳問題是殖民主義遺留問題,涉及國際關系權利臺灣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對于港澳則派駐中國人民解放軍相同點措施設立特別行政區(qū),享有高度自治權權利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真題實戰(zhàn)模擬演練真題實戰(zhàn)1.(2020江蘇卷,12)建國初期,一位老大爺談到種痘運動說:“現在的國家真好,共產黨毛主席處處關心我們,從解放后,沒聽說哪個地方鬧天花,也看不見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個孩子,要是在過去請‘花先生’栽‘花’,頂少也得一石來糧?!边@則材料作為例證,可用來說明()A.社會主義改造成效顯著B.新中國獲得民眾政治認同C.民主政治建設扎實推進D.衛(wèi)生防疫體系的全面建立2.(2018全國Ⅲ卷,30)1956年,劉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報告中指出:“我們目前在國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務之一,是著手系統地制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我們國家的法制。”這反映了當時()A.法制建設開始邁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圍繞組建新政權展開C.法制建設與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密切相關D.政治體制改革推動了依法治國的全面實行素養(yǎng)立意3.(2019北京卷,19)1972年,中國致函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指出“香港、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于通常所謂‘殖民地’范疇”。聯合國采納了中國的立場。中國政府這一舉措()A.奠定了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決港澳問題的主動權C.是“一國兩制”的具體體現D.標志著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模擬演練1.(2020河南質檢)1954年,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提到,“瑞金時代組織最純潔,但有一個缺點,形式純潔,卻孤立了自己,政權不穩(wěn)當,要搬家(即經過長征搬到延安)”。毛主席的話意在強調()A.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B.保證人民當家作主C.鞏固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D.建立現代法治制度2.(2020廣東惠州三模)右圖為1954年創(chuàng)作的一幅美術作品《一輩子第一回》(畫中老人手捧“選民證”)。該作品反映了()A.農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悅B.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成就C.掃盲教育帶來的巨大變化D.生產資料所有制根本變革3.(2020山西呂梁一模)中共中央在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起草工作后提出憲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交憲法起草委員會討論通過,然后組織全國各大城市各方面代表人物8000多人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討論修改而成憲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國人民討論。又經過兩個多月時間,約有1.5億人參加討論……最后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該憲法出臺的過程說明了()A.憲法修訂程序是極其復雜的B.憲法制定的嚴肅性和群眾性C.憲法的出臺經過了充分討論D.憲法是歷史經驗的高度總結4.(2020天津河北區(qū)二模)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七編、1260條,包括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義。編纂該法典的出發(fā)點是()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 B.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C.法律制度與國際接軌 D.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5.(2020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協作體聯考)經周恩來總理批準,從1962年開始,鐵道部、外貿部聯合開通“三趟快車”,把貨物從內地不同省市經深圳運抵香港和澳門,保證港澳市場蔬菜、魚、肉等農副產品供應穩(wěn)定,這一政策長期實行,成為一項基本國策。這說明()A.香港和澳門得到祖國強有力地支持B.港澳地區(qū)與內地經濟聯系十分緊密C.港澳地區(qū)成為內地對外貿易的窗口D.“一國兩制”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第四單元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祖國統一與外交關系第15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知識排查·教材深化情境體驗提示為全國人大的召開奠定組織基礎。主題探究·能力提升主題一探究1提示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權利的主要形式;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代表團結在一起;根據社會主義民主原則,建立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平等關系,并建立個人與社會、集體之間的正確關系;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實現少數民族當家作主。探究2提示變化:農村地區(qū)在全國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背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民主政治不斷向前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社會經濟發(fā)生巨大變化。主題二探究1提示原則:實事求是,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意義:使中國順利地實現了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促進了港澳地區(qū)的發(fā)展和繁榮;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一定借鑒,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正確道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為解決國際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所需要的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探究2提示中國:完成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要求;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fā)展(國力增強);“一國兩制”構想提出。英國: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采用務實靈活的外交。真題實戰(zhàn)·模擬演練真題實戰(zhàn)1.B本題考查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材料“建國初期”“現在的國家真好”“解放后,沒聽說哪個地方鬧天花”體現出新中國在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的成就,這說明新中國獲得了民眾的認可,B項正確;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于1956年,屬于經濟方面的成就,排除A項;材料中論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的表現,而不是政治制度,排除C項;D項中“全面建立”說法過于絕對,排除。2.C本題考查中共八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我國主要矛盾的變化,題干政治報告中指出開展法制建設的主要任務必然與中共八大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論述密切相關,故C項正確。新中國法制建設開始邁向制度化是1954年憲法制定之后,與題干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法制工作圍繞組建新政權展開是對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表述,故B項錯誤;“依法治國的全面實行”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與題干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3.B本題考查祖國統一大業(yè)。根據題意內容可知,中國將香港、澳門問題定性為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不屬于通常所謂的“殖民地”范疇,從而有利于避免其他敵對勢力的干涉,掌握了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的主動權,故B項正確。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中國成立時即已確立,A項與題干時間不符;材料不能體現“一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聯網型門禁系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企業(yè)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典型題】
- 2025-2030中國真絲地毯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發(fā)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DTaP)疫苗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研究報告
- 2024-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有一套】
- 2025新員工入職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典型題】
- 2025年網絡科技軟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公司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
- 2025-2030中國電烤箱和爐灶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日常安全培訓考試試題(7A)
- 小紅書種草營銷師(初級)認證考試真題試題庫(含答案)
- 《醫(yī)療廢物的處理》課件
- 繩子莫泊桑課件
- 2024年國家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考試題庫(含答案)
- 防性侵安全教育課件
- 改革開放課件教案
- 自行車采購合同模板
- 《美的集團股權激勵實施過程及實施效果分析案例(論文)》14000字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試卷真題(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DL-T5501-2015凍土地區(qū)架空輸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guī)程
- 雞毛信的故事-紅色故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