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 第二篇_第1頁
宏觀經濟學 第二篇_第2頁
宏觀經濟學 第二篇_第3頁
宏觀經濟學 第二篇_第4頁
宏觀經濟學 第二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篇宏觀經濟模型第四章有效需求決議模型第五章IS-LM模型第六章AD-AS模型

第四章有效需求決議模型

一、有效需求與充分就業(yè)

1.有效需求決議就業(yè)程度

有效需求:總供應價錢與總需求價錢到達平衡時的社會產出總量和需求總量。

總供應價錢:指該社會全體廠商銷售其產品時期望得到的最低價錢總額。

總需求價錢:指該社會全體居民購買消費品時情愿支付的最高價錢總額。ASNOPADN0EP0N1N22.充分就業(yè)與失業(yè)(1)充分就業(yè):是指一個社會不存在非自愿失業(yè)時的就業(yè)形狀,即充分就業(yè)并非從都有任務,充分就業(yè)時依然存在自愿失業(yè)和摩擦性失業(yè)。自愿失業(yè)和摩擦性失業(yè)合稱自然失業(yè)。自然失業(yè)與全部勞動力之比為自然失業(yè)率。

(2)自愿失業(yè):具有勞動才干的人出于種種緣由自愿放棄任務而構成的失業(yè)。

(3)摩擦性失業(yè):就業(yè)形狀暫時中斷而構成的失業(yè)。(4)非自愿失業(yè):有勞動才干且情愿接受現(xiàn)行工資程度或任務條件但依然找不到任務而構成的失業(yè)。非自愿失業(yè)是由于經濟衰退和蕭條而呵斥的,因此也稱周期性失業(yè)。3.有效需求與充分就業(yè)的關系N0=充分就業(yè)(充分就業(yè)平衡)N0>充分就業(yè)〔通貨膨脹條件下的就業(yè)形狀〕N0<充分就業(yè)(經濟衰退條件下的就業(yè)形狀)二、有效需求的決議總供應:Y=C+S···················〔1〕總需求:Y=C+I····················〔2〕總需求=總供應I=S···························〔3〕I=S〔總需求=總供應〕經濟增長平衡I<S〔總需求<總供應〕經濟增長收縮I>S〔總需求>總供應〕經濟增長擴張2.三部門經濟的有效需求決議模型總供應:Y=C+S+T·················〔1〕總需求:Y=C+I+G················〔2〕〔總需求〕I+G=S+T〔總供應〕·······〔3〕I=S+〔T-G〕············〔4〕I=S+〔T-G〕〔總需求=總供應〕經濟增長平衡I<S+〔T-G〕〔總需求<總供應〕經濟增長收縮I>S+〔T-G〕〔總需求>總供應〕經濟增長擴張3.四部門經濟的有效需求決議模型總供應:Y=C+S+T+M············〔1〕總需求:Y=C+I+G+X············〔2〕〔總需求〕I+G+X=S+T+M〔總供應〕···〔3〕I=S+〔T-G〕+〔M-X〕·········〔4〕I=S+〔T-G〕+〔M-X〕〔總需求=總供應〕I<S+〔T-G〕+〔M-X〕〔總需求<總供應〕I>S+〔T-G〕+〔M-X〕〔總需求>總供應〕三、有效需求的變動及其趨勢1、有效需求的變動Y=C+I···············〔1〕C=a+bY·············〔2〕〔2〕式代入〔1〕式,有:Y=a+I/1-b····〔3〕例題:例1:知消費函數(shù)C=1000+0.8Y,投資I=600億元,求總產出程度Y。解:Y=1000+600/1-0.8=8000〔億元〕例2:假設上述消費函數(shù)中自發(fā)性消費a由1000億元減少至900億元,投資I仍為600億元,求總產出程度Y。解:Y=900+600/1-0.8=7500〔億元〕例3:假設消費函數(shù)仍為C=1000+0.8Y,投資規(guī)模I由600億元擴展至650億元,求總產出程度Y。解:Y=900+650/1-0.8=8250〔億元〕2、消費乘數(shù)與投資乘數(shù)在投資I不變的條件下,由消費變化ΔC引起的產出變化ΔY,根據(jù)式〔3〕來推導:ΔY=Δa·〔1/1–b〕··································〔4〕在消費C不變的條件下,由投資變化ΔI引起的產出變化ΔY,根據(jù)式〔3〕來推導:ΔY=ΔI·〔1/1–b〕··································〔5〕式〔4〕中的1/1-b稱為消費乘數(shù),記作KC。式〔5〕中的1/1-b稱為投資乘數(shù),記作KI。例題:假設邊沿消費傾向b=0.8,消費或投資擴展100億元,那么由它引發(fā)的有效需求的變動為:100+100·0.8+100·0.8·0.8+·················=100·〔0.80+0.81+0.82+···+0.8n-1〕=100·〔1/1-0.8〕=500“破窗實際〞、“蜜蜂的寓言〞與節(jié)約悖論“破窗實際〞:法國19世紀經濟學家巴斯夏在其著作<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里說了一個故事——一個頑童突破了一戶人家的玻璃窗,為了修復,戶主就需求花錢購買新玻璃,還要雇工匠安裝,玻璃店也有了新生意。雖然戶主蒙受了損失,但就此產生了工匠、商店、工廠和運輸方面的新需求,又使另外的一些人得到了益處。蜜蜂的寓言:<蜜蜂的寓言>是出版于1720年的一本書,作者為荷蘭人曼德維爾——很早以前有一個蜂群,他們每天過著奢侈的生活,這個時候,蜂群昌盛昌盛,欣欣向榮,蜜蜂們都生活得很好??墒?,蜂王為了向蜂群表示他的良好質量,下達了一道旨意,說從今以后在他的王國里,大家要過簡樸的生活。從這道意旨公布以后,大家節(jié)省節(jié)約,過著非常貧苦的生活??墒菐淼慕Y果確是這個蜂群的衰敗,蜂群一日不如一日,最終整個蜜蜂王國就這樣衰敗了。3.有效需求的缺乏及其緣由〔1〕邊沿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2〕投資的邊沿效率遞減規(guī)律〔3〕靈敏偏好與流動性圈套4、政府對有效需求的調理Y=C+I+G················〔1〕思索財政轉移支付g和政府稅收T,有:Yd=Y+g-T··················〔2〕消費函數(shù)為:C=a+b〔Y+g-T〕··············〔3〕把式3代入式1整理后那么有:Y=〔a+I+G+bg-bT〕/(1-b)·····〔4〕各項政府乘數(shù):〔1〕政府購買對有效需求的影響:ΔY=ΔG·〔1/1-b〕上式中的1/1-b就是所謂的政府購買乘數(shù),記作KG?!?〕政府轉移支付對有效需求的影響:ΔY=Δg·〔b/1-b〕上式中的b/1-b就是所謂的政府轉移支付乘數(shù),記作Kg?!?〕政府稅收對有效需求的影響:ΔY=ΔT·〔-b/1-b〕上式中的-b/1-b就是所謂的政府稅收乘數(shù),記作KT。兩種稅收方式下的各項乘數(shù):稅收有定額稅和比例稅之分,假設我們調查的是兩種方式的稅收,那么稅收T’=T+tY,式中T為固定稅,t為比例稅率:Yd=Y+g-T-tY··················〔1〕相應的消費函數(shù)為:C=a+b〔Y+g-T-tY〕··········〔2〕根據(jù)式2:Y=〔a+I+G+bg-bT〕/(1-b+bt)·〔3〕由式3推導而來的各項乘數(shù)那么將改寫為:KC=KI=KG=1/1-b〔1-t〕,Kg=b/1-b〔1-t〕,KT=-b/1-b〔1-t〕。例題:假設邊沿消費傾向b=0.8,比例稅率t=0.15,那么各項乘數(shù)為:KC=KI=KG=3.125,Kg=2.5,KT=-2.5課堂作業(yè)假設某一經濟形狀有如下模型:Y=C+I+GC=160+0.75YdYd=Y-TT=-100+0.2YI=100+0.1YG=400〔式中Y為收入、C為消費、Yd為個人可支配收入、T為稅收、I為投資、G為政府支出〕試求:該經濟形狀的有效需求、消費、投資、國家稅收以及相應的消費乘數(shù)、投資乘數(shù)、政府購買乘數(shù)、政府轉移支付乘數(shù)和稅收乘數(shù)。答案Y=160+0.75〔Y+100-0.2Y〕+100+0.1Y+400=735+0.7YY=2450C=160+0.75*〔2450-390〕=1705I=100+0.1*2450=345T=-100+0.2*2450=390KC=KI=KG=1/1-b(1-t)=1/1-0.75(1-0.2)=1/0.4=2.5Kg=b/1-b(1-t)=0.75/1-0.75(1-0.2)=0.75/0.4=1.875KT=-b/1-b(1-t〕=-0.75/1-0.75(1-0.2)=-0.75/0.4=-1.875X0YIS第五章IS-LM模型一、商品市場的平衡與IS曲線1、IS曲線的推導I=S····················〔1〕I=α-βr··············(2)S=-a+(1-b)Y····〔3〕把〔2〕式與〔3〕式代入〔1〕式,經整理有:

r=-Y······(4)假設令等于A,等于B,那么有:

r=A-BY·······················〔5〕例題1:知消費函數(shù)C=200+0.8Y,投資函數(shù)I=300-5r;求IS曲線的方程。解:A=(a+α)/β=〔200+300〕/5=100B=(1-b)/β=〔1-0.8〕/5=0.04IS曲線的方程為:r=100-0.04Y2、IS曲線的經濟含義〔1〕IS曲線是一條描畫商品市場到達宏觀平衡即I=S時,總產出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2〕在商品市場上,總產出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反向變化的關系,即利率提高時總產出程度趨于減少,利率降低時總產出程度趨于添加?!?〕處于IS曲線上的任何點位都表示I=S,即商品市場實現(xiàn)了宏觀平衡。反之,偏離IS曲線的任何點位都表示I≠S,即商品市場沒有實現(xiàn)宏觀平衡。假設某一點位處于IS曲線的右邊,表示I<S,即現(xiàn)行的利率程度過高,從而導致投資規(guī)模小于儲蓄規(guī)模。假設某一點位處于IS曲線的左邊,表示I>S,即現(xiàn)行的利率程度過低,從而導致投資規(guī)模大于儲蓄規(guī)模。.AB.YX0IS0y2y0y1YrIS2IS0IS1r03、IS曲線的程度挪動〔1〕假設利率沒有變化,由外生經濟變量沖擊導致總產出添加,可以視作原有的IS曲線在程度方向上向右挪動?!?〕假設利率沒有變化,由外生經濟變量沖擊導致總產出減少,可以視作原有的IS曲線在程度方向上向左挪動。0y0y1y2y3Y r0r1rIS2IS0IS14、IS曲線的旋轉挪動

〔1〕IS曲線斜率的經濟意義: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反響越愚鈍。反之,斜率越小,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反響越敏感。

〔2〕決議IS曲線斜率的要素:Y的系數(shù)〔1-b〕/β,假設β不變,邊沿消費傾向b與IS曲線的斜率成反比。假設b不變,投資系數(shù)β與IS曲線的斜率成反比。二、貨幣市場的平衡與LM曲線1、LM曲線的推導L=M·················〔1〕L=kY-hr············(2)用P代表價錢總程度,那么實踐貨幣供應量m與名義貨幣供應量M為m=M/P或M=Pm。假設P=1,那么有:M=m·················〔3〕把〔2〕式與〔3〕式分別代入〔1〕式,經整理有:

·········(4)假設令-m/h等于E,k/h等于F,那么有:r=E+FY··············〔5〕Yr

0

LM例題2:知貨幣供應量M=300,貨幣需求量L=0.2Y-5r;求LM曲線的方程。解:E=-m/h=-300/5=-60F=k/h=0.2/5=0.04LM曲線的方程為:r=-60+0.04Y2、LM曲線的經濟含義〔1〕LM曲線是一條描畫貨幣市場到達宏觀平衡即L=M時,總產出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2〕在貨幣市場上,總產出與利率之間存在著正向變化的關系,即利率提高時總產出程度趨于添加,利率降低時總產出程度趨于減少。〔3〕處于LM曲線上的任何點位都表示L=M,即貨幣市場實現(xiàn)了宏觀平衡。反之,偏離LM曲線的任何點位都表示L≠M,即貨幣市場沒有實現(xiàn)宏觀平衡。假設某一點位處于LM曲線的右邊,表示L>M,即現(xiàn)行的利率程度過低,從而導致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應。假設某一點位處于LM曲線的左邊,表示L<M,即現(xiàn)行的利率程度過高,從而導致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應。Yr0.BA.LMrr0

0LM2LM0LM1y2y0y1Y3、LM曲線的程度挪動〔1〕假設利率沒有變化,由外生經濟變量沖擊導致總產出添加,可以視作原有的LM曲線在程度方向上向右挪動?!?〕假設利率沒有變化,由外生經濟變量沖擊導致總產出減少,可以視作原有的LM曲線在程度方向上向左挪動。LM2LM0LM1y0y1y2y3Yrr1r0

04、LM曲線的旋轉挪動〔1〕LM曲線斜率的經濟意義: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小,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反響越敏感,反之,斜率越大,總產出對利率變動的反響越愚鈍?!?〕決議LM曲線斜率的要素:Y的系數(shù)〔k/h〕,假設h不變,k與LM曲線的斜率成正比,假設k不變,h與LM曲線的斜率成反比。rr00LMISYy0三、商品市場、貨幣市場的同時平衡與IS-LM模型

1、宏觀經濟的平衡形狀

〔1〕平衡的決議例題3:知IS曲線的方程為r=100-0.04Y,LM曲線的方程為r=-60+0.04Y;求平衡的產出程度和利率程度及其圖象。解:解聯(lián)立方程得Y=2000;r=20。E0LMrr1

r0r20y2y0y1YIS2IS0IS1〔2〕平衡的變動

LM曲線不變,IS曲線程度方向左右挪動,平衡形狀將隨之變動〔下左圖〕。

IS曲線不變,LM曲線程度方向左右挪動,平衡形狀也將隨之變動〔下右圖〕。0y2y0y1Yrr1

r0r2ISLM0LM2LM1E1E0E2E2E1E0r0.AE0B.C..DLMISY2、宏觀經濟的非平衡形狀

〔1〕一個市場平衡,另一個市場不平衡A點I=SL<MB點I<SL=MC點I>SL=MD點I=SL>Mr0YⅠ.Ⅳ.E0.ⅡISLMⅢ.〔2〕兩個市場同時不平衡Ⅰ點I<SL<MⅡ點I<SL>MⅢ點I>SL>MⅣ點I>SL<M0rLMISB..A.C3、宏觀經濟非平衡形狀的自我調整YE00Y

IS0IS1rLM0LM1E04、宏觀經濟非平衡形狀的政府調控E3E2E1課堂作業(yè)假設某一宏觀經濟模型的參數(shù)如下:C=200+0.8YI=300-5rL=0.2Y-5rM=300(單位:億元)試求:〔1〕IS—LM模型和平衡條件下的產出程度及利率程度,并作圖進展分析。〔2〕假設充分就業(yè)的有效需求程度為2020億元,政府為了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單獨運用擴張的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追加的投資或貨幣供應分別為多少?請作出新的IS—LM模型?!?〕假設政府在提高收入程度的同時仍想堅持原有的利率程度,應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追加的投資或貨幣供應各為多少?請作圖進展分析。參考答案解:(1)IS-LM模型為:r=100-0.04Yr=-60+0.04Y故:Y=2000r=20(2)設動用擴張的財政政策,政府追加的投資為G,那么新的IS方程為:-200+0.2Y=300+G-5r,化簡為r=100+0.2G-0.04Y求聯(lián)立方程r=100+0.2G-0.04Yr=-60+0.04Y得:Y=2000+2.5G,當Y=2020時,G=8設動用擴張的貨幣政策,追加的貨幣供應為M,那么新的LM方程為:0.2Y-5r=300+M,化簡為r=-60-0.2M+0.04Y求聯(lián)立方程r=100-0.04Yr=-60-M+0.04Y得:Y=2000+2.5M,當Y=2020時,M=8(3)同時運用擴張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設政府追加的投資為G’,追加的貨幣供應為M’,那么G’=M’=4總需求(AggregateDemand)是指社會一切消費者在一個給定的價錢程度上情愿并且可以購買的一切商品和勞務的總和??偣?Aggregatesupply)是指社會一切消費者在一個給定的價錢程度上情愿并且可以提供的一切商品和勞務的總和。AD-AS模型是描畫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同時處于平衡形狀時物價程度和總產出程度相互關系的模型。第六章AD-AS模型一、總需求函數(shù)與AD曲線1.總需求函數(shù)與AD曲線的推導〔1〕IS曲線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1〕〔2〕LM曲線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2〕(3)以前我們假定物價程度P=1,即M=m;假設P≠1,那么M=Pm,或m=M/P;LM曲線為:…………〔3〕〔4〕3式代入1式有:…………〔4〕〔5〕整理后有:…………〔5〕

式中:r=Y

-0Y

ADP上述(2)式就是總需求函數(shù),該式闡明總產出與總價錢程度成反向變化關系。所以在縱軸代表價錢程度P,橫軸代表總產出程度Y的坐標中,AD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假設IS曲線和IM曲線知,那么我們可以求出某一經濟形狀AD曲線的方程;假設AD曲線知,那么我們可以根據(jù)一定的價錢程度推測該經濟形狀的總收入程度或總產出程度。例1:知IS曲線的方程為r=80-0.4Y,LM曲線的方程為,其中名義貨幣供應量M=5000,求AD曲線的方程及其圖像。解:由IS=LM,可得80-0.4Y=再由M=5000,代入上式并化簡后可得AD曲線的方程為:Y=

假設P=10,那么Y=600;假設P=5,那么Y=1100;其圖像如下:上述AD曲線的方程及圖像闡明,當價錢程度為10時,總產出程度為600;當價錢程度下降為5時,總產出程度為1100。兩者成反方向變化關系。0Y

PAD1056001100總需求函數(shù)與AD曲線的推導〔2〕0YrISLM0(P=P0)r0Y0P0YP0Y0E0E0E1r1Y1P1Y1B1ADLM1(P=P1)課堂練習:總需求函數(shù)的計算與AD曲線的繪制假定消費C=1000+0.8Yd,投資I=150-6r,稅收T=50和政府購買G=40,名義貨幣供應M=150,貨幣需求L=0.20Y-4r。試求:(1)價錢程度為100%、120%和150%時,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平衡的收入和利率;(2)畫一張坐標圖,縱軸表示價錢程度,橫軸表示收入程度。將上述相應的價錢程度和收入程度的組合結合成一條AD曲線;(3)假設價錢程度P=1.00(即100%)不變,但中央銀行減少名義貨幣供應,AD曲線將如何變化?參考答案〔1〕IS方程是Y=1250-30r;當價錢程度P=100%時,LM方程Y=750+20r,r=10,Y=950;當價錢程度P=120%時,LM方程是Y=625+20r,r=12.5,Y=875;當價錢程度P=150%時,LM方程是Y=500+20r,r=15,Y=800?!?〕AD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3〕AD曲線平行向左挪動。2、AD曲線及其經濟含義〔1〕AD曲線是一條描畫總需求到達宏觀平衡即IS=LM時,一個國家總產出程度與價錢程度之間關系的曲線?!?〕AD曲線闡明總產出Y與價錢程度P之間存在著成反向變化的關系。〔3〕AD曲線反映了價錢程度影響實踐貨幣供應,實踐貨幣供應影響利率程度,利率程度影響投資程度,投資程度影響產出程度或收入程度這樣一個復雜而迂回的傳導機制。3、AD曲線的程度挪動及其經濟學意義物價程度的變化使總需求量在總需求曲線上滑動。假設物價程度不變,其他要素變化導致總產出的添加或減少,可以用AD曲線的·程度挪動來表示。總產出添加,AD曲線向右邊平移;總產出減少,那么AD曲線向左邊平移:AD2AD0AD1PP00Y2Y0Y1Y4、AD曲線的斜率及其經濟含義假設AD曲線在坐標系中作旋轉式挪動,那么意味作AD曲線斜率的變動。以下圖中AD0順時針方向旋轉所產生的AD1,其斜率大于AD0;逆時針方向旋轉所產生的AD2其斜率小于AD0。AD曲線斜率的經濟意義是收入或產出對價錢變動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收入或產出對價錢變動的反響越愚鈍,圖中價錢由P0降至P1時,AD0所反響的收入或產出由Y0添加至Y2,而由斜率更大的AD1所反響的收入或產出那么只是由Y0添加至Y1,添加幅度要小。反之,由斜率較小的AD2所反響的收入或產出那么由Y0添加至Y3,添加幅度較大。影響AD曲線斜率的主要要素是β、k、h、b等參數(shù)。AD2AD0AD1PP0P10Y0Y1Y2Y3Y二、總供應函數(shù)與AS曲線

1、總供應曲線的推導(1)

(1)實踐工資:w=W/Pw=f(P)(w’<0)Pw0(2)就業(yè)量:N=f(w)(N’<0〕0wN(3)總產出:Y=f(N)(Y’>0)(4)總供應函數(shù):AS=f(P,w,N,Y)=f(P)(Y’>0)Y0NY0PP0P0P1P2P1P2Y0Y2Y1Y0Y2Y1N0N1N2W0W1W2N0N1N2E0E0E0E0W0W1W2E1E2E1E2E1E2E1E2

總供應曲線的推導(2)

0YPNw=W/PY=f(N)P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