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練考試政治試卷分析_第1頁
高三二練考試政治試卷分析_第2頁
高三二練考試政治試卷分析_第3頁
高三二練考試政治試卷分析_第4頁
高三二練考試政治試卷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二練考試政治試卷分析高中政治一、命題意圖二練考試是在一輪復習已經結束的前提下進行的一次模擬檢測,主要目的是檢查一輪復習的效果:既要考察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要考察學生的基本能力。另外,這次考試也將是這屆學生在高考前參加的一次比較重要的全市統(tǒng)一模擬考試,要通過這次考試讓學生體會高考的形式及要求,所以在命題上盡可能地向高考靠攏,體現高考特點:以知識為依托,以能力立意,選取新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境。二、命題狀況在文綜試題中,政治學科試題共占100分,客觀性試題12道,共48分,主觀性試題兩道四問,共52分。其中必修一內容有4個選擇題,1問(含2小問)非選擇題,共占30分;必修二內容有3個選擇題,1問非選擇題,共占24分;必修三內容有1個選擇題,1問(含2小問)非選擇題,共占16分;必修四內容有4個選擇題,1問非選擇題,共占30分。試題數量及分值在四個模塊中所占比例與高考基本一致。(一)試題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狀況從高考考試大綱來看,政治學科四個模塊共有大小知識點194個,要通過12道選題和2道非選擇題的考查,來充分體現學生的狀況,有很大的難度。但在這次考試的試題中,直接考查的考點就達到了60多個,另外還有一些是屬于學生在答題中需要辨明的考點隱藏在試題的背后,全部算下來,學生加成這14道題,所要調用的知識點要在80個以上。也就是說,學生完成這套政治試題至少要調動高中階段所學政治學科知識的三分之一左右。A試卷中考查的基礎知識有:供給與需求、影響(均衡)價格的因素、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生產與消費、發(fā)展生產、企業(yè)兼并與企業(yè)破產、股票、融資、財政與宏觀調整、稅收的種類、依法納稅、市場配置資源、市場秩序、宏觀調控、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zhàn)略、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我國政府的作用、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關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人民代表的產生、人民代表的職責、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主權國家、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宗旨和立場、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文化的社會作用、文化對人的影響、豐富精神世界促進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及其影響、文化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創(chuàng)新與繼承的關系、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思想道德建設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公民道德基本規(guī)范、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科學文化修養(yǎng)、意識的能動作用、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真理和謬誤、認識的反復性、認識的無限性、聯(lián)系的普遍性、發(fā)展的概念、發(fā)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發(fā)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tài)、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社會發(fā)展的實現方式、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等等。(二)試題對能力的考查狀況本套試題幾乎所有的試題都要求學生要認真閱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并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對這些信息進行解讀。這和當前文綜高考試題特點是一致的。兩個主觀性試題除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外,重在對學生“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及“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的考查。三、選擇題答題情況分析1.選擇題的正答率統(tǒng)計表表一A卷選擇題正答率統(tǒng)計表A(%)B(%)C(%)D(%)標準答案百分比第12題60.15%9.95%22.44%6.43%A60.15%第13題16.26%25.83%39.92%17.02%C39.92%第14題2.55%6.98%78.10%11.57%C78.10%第15題0.58%16.30%0.92%81.36%D81.36%第16題23.41%68.87%3.73%3.16%B68.87%第17題3.43%57.30%10.23%28.19%B57.30%第18題0.15%0.46%5.39%93.17%D93.17%第19題4.08%1.05%90.67%3.41%C90.67%第20題22.32%55.50%6.31%14.95%B55.50%第21題54.08%5.52%25.80%13.65%A54.08%第22題3.35%18.28%6.95%70.56%D70.56%第23題60.84%34.28%2.28%1.75%A60.84%識的能力及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三是考查學生對于新考綱、新教材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有關知識的重視程度。存在問題:①相當多的學生只看到文化對人的影響,用了大量的篇幅回答家風對于人的影響,答得很具體,但只能算是答出了一點,不全面。②對于新教材、新考綱中新增添的內容不能靈活使用,因此答不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③知識遷移和闡釋事物的能力不足。第(2)問,命題意圖有:一是考查學生對于哲學模塊知識體系的掌握情況,二是學生認識類題目的答題技巧,三是考查學生通過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靈活運用相關知識,考查論證和探究分析具體問題,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四是考查學生對于當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的關心情況。學生基本能夠在材料中找出相關信息觀點,答出“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聯(lián)系”、“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存在問題:①學生不能依據材料進行逐個分析。②個別學生不能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③很多學生對材料中的關鍵詞理解不準確,導致用錯知識,如很多學生看到材料中有“勤勤懇懇做事”、“在行動上”想到的知識不是“實踐”而是“從實際出發(fā)”。④還有學生把“家風正,則國正”理解成了變量與質變的關系。五、改進教學的建議在下一步的高三教學中,建議廣大教師要把握好兩個“度”、三個“到位”。(一)兩個“度”,即知識的廣度和深度1.復習中首先從廣度上把基礎知識、主干知識讓學生牢固的掌握、理解。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在高考中要勝出,一定是基礎較扎實,能恰當運用知識的學生。具體在復習中,教師要把教學起點降低、再降低,不要過高估計學生,只有低起點,才能面向大多數。要正確認識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關系,要認識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建立在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的基礎之上。沒有知識做支撐的能力是空中樓閣,是經不住實踐的考驗的。沒有對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把握,不可能形成所謂的綜合能力。在復習中,必須狠抓基礎。在二輪復習中全面理解、掌握考點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原理,注重考點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尋找貫穿知識的主線,形成對知識的整體把握。2.要從深度上對主要、重點知識理解透徹,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掌握基礎知識、主干知識的前提下,要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荚囌f明中對學生能力要求有四個方面,即“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信息;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要提高學生能力,應加強和注重訓練四種能力:第一,審題能力:獲取信息,突破題眼;第二,遷移能力:知識提取,重組運用;第三,解題能力:應試技巧,解題方法;第四,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規(guī)范表述。在復習中把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當作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突破口。(二)三個“到位”,即考點知識分解到位,社會熱點關注到位,思維方法訓練到位1.考點知識分解到位。一是對基礎知識、主干知識(包括概念、原理、和觀點)的內涵給學生要分析透徹,要掌握相關知識的來龍去脈,明確知識的適用范圍、適用條件。對重點知識的理解一定要準確,切忌似是而非。二是要解決如考點知識系統(tǒng)性的問題,在復習中依據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構建知識結構(網絡),樹立學科整體觀念。知識只有形成網絡才能被高效存儲和提取。三是抓好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問題為中心理順知識體系。復習中引導學生把握好考點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學會多角度地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在具體的運用中掌握知識,形成和提高能力。2.社會熱點關注到位。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迎著生活熱點上,體現國家意志,關注現實生活是高考政治不變的靈魂和永恒的主題。歷屆高考命題都是以《考試說明》為依托,以教科書為依據,以基礎知識為載體,以社會熱點為外殼考查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它遠離復習資料,擺脫題海的襲擊淹沒,很難從模擬考試試題中找到原型。在分析社會熱點問題要著眼于對當前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思考,要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注意國情特點。更要結合學科的主干知識,不能超越高中學生的知識能力范圍和生活經驗。要避免像新聞媒體那樣從宏觀方面泛泛而談或像專家學者那樣進行專業(yè)性探討,要體現“用中學生的眼光看世界”的特定要求。高考試題的答案必須是成熟的有定論的觀點(即使是開放性試題,其答案也必須言之有理,用中學生的知識、思維去分析),必須在全國范圍內有很高的認同度。否則會引起廣泛的爭議。這是出題者不愿看到的。所以越是熱點,越要冷靜。特別是在熱點充斥的時候,更要保持冷靜思考,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理清分析問題的思路,學會跳出熱點的束縛與羈絆,回歸教材,回歸基礎,直至做到冷熱結合,在發(fā)展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設問角度、考查切入點上下工夫。3.思維方法訓練到位。在復習中,凡是作業(yè)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邏輯混亂、胡涂亂抹的,一定是思維不暢通的外在表現。為此,在習題練習中要加強主體思維訓練和多層次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加強主體思維訓練能明確“角色”,按題目的要求站在不同主體角色的“視覺立場”上回答不同的內容。多層次發(fā)散思維指認識事物含義、內容、性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