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儲集體刻畫的一項關鍵技術—地震沉積學
---研究思路和方法概述
陸永潮教授博導電話-mail:luyc0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2009.11長春地震地層學和層序地層學發(fā)展的新高點50年代沉積環(huán)境和相模式60年代沉積體系70年代地震地層學80年代層序地層學90年代儲層沉積學和層序地層學
近10年的重要發(fā)展----地震沉積學陸相層序地層學領域成就巨大并在隱蔽圈閉勘探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還有許多環(huán)節(jié)有待深化和加強---地震資料日新月異,已建立的格架和模式需不斷補充完善.特別是深部層系.沉積體系構成和儲層需要精細刻畫,高精度大連片的三維地震提供了全新的基礎.沉積構造與隱蔽油藏的成藏條件的綜合研究—已提出的重要模式(如網(wǎng)毯式和中轉站式)需要更精細的證據(jù)和動力過程的揭示.各期古湖盆的生烴潛力-認識地球系統(tǒng)對油氣成藏的控制(今年AAPG年會旗幟).東營凹陷斷坡帶與低位扇的分布,陸永潮,任建業(yè)編南堡凹陷古近系東三段沉積體系分布圖(據(jù)CNPC2007)典型的沉積模式平面:扇形縱向:楔形、凹透鏡橫向:凸透鏡狀一個理想沖積扇的地貌剖面和沉積物分布(據(jù)斯皮林,1974)沖積扇理想沉積模式內(nèi)扇中扇外扇龍?zhí)兜讻_積扇全貌長1000米,寬800米,平面上呈扇形展布,扇面坡度,1.洱海龍?zhí)兜讻_積扇扇頂對應峽谷7-93-51-2旱扇與濕扇平面特點(據(jù)R.G.Walker,1984)喜馬拉雅山南麓柯西河沖積扇(據(jù)Gole和Chitale,1966)河道的形態(tài)分類
分岔性參數(shù)彎曲度單河道(<1)多河道(>1)低(<1.5)順直河道Straightchannel辮狀河道Braidedchannel高(>1.5)曲流河道Meanderingchannel網(wǎng)狀河道河流理想沉積模式主要河道類型
不同河型及伴生的微地貌
辮狀河
曲流河
網(wǎng)狀河
不穩(wěn)定的、淺的辮狀河道
高彎度、單河道
穩(wěn)定的、低彎度多河道
辮狀壩
旋渦壩(點壩)
天然堤明顯
寬闊的辮狀帶
牛軛湖
寬闊的濕地
三大特點:1、河床2、水流3、沉積
多河道,多次分叉和匯聚構成辮狀。河道寬而淺,彎曲度小,其寬/深比值>40,彎度指數(shù)<1.5,河道砂壩(心灘)發(fā)育。河流坡降大,河道不固定,遷移迅速,亦稱“游蕩性河”。辮狀河F:波狀交錯層、水平層理(薄的粉砂巖及泥巖)E:小型槽狀交錯層理(細砂巖)D:小型板狀交錯層理(細砂巖)C:大型板狀交錯層理(中-粗砂巖)B:大型槽狀交錯層理(粗砂巖)A:不清晰的大型槽狀交錯層理(含礫粗砂巖)SS:底部為沖刷面,之上為滯留礫巖曲流河的經(jīng)典曲流沙壩模式(據(jù)Allen,1964)曲流河河道、天然堤、決口扇、河漫灘、河漫湖泊
曲流河的典型實例之一
(鄂爾多斯盆地南緣,T2)(據(jù)焦養(yǎng)泉,1996)網(wǎng)狀河具彎曲的多河道特征,河道窄而深,順流向下呈網(wǎng)結狀。河道沉積物搬運方式以懸浮負載為主,沉積厚度與河道寬度成比例變化。多發(fā)育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qū)。具彎曲的多河道特征,河道窄而深,順流向下呈網(wǎng)結狀。河道沉積物搬運方式以懸浮負載為主,沉積厚度與河道寬度成比例變化。多發(fā)育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qū)。扇三角洲、辮狀三角洲(粗粒三角洲)和細粒三角洲扇三角洲辮狀三角洲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辮狀三角洲(粗粒三角洲)和細粒三角洲對比圖(據(jù)錢麗英,1990)粗粒三角洲類型及沉積背景模式圖①扇三角洲——是由沖積扇提供物質并沉積在活動扇與靜止水體分界面處的,全部或大部分位于水下的沉積體(Nemec和Steel,1988)
②辮狀三角洲──是辮狀沖積體系進積到穩(wěn)定水體中形成的以礫石和粗砂為主的粗粒三角洲,其辮狀分流平原是由源于單條底負載河流形成,在此未考慮辮狀河或辮狀平原的最終來源(McPherson等,1988)。(據(jù)McPherson等,1987)扇三角洲理想模型Holmes(1965)最早提出此概念Nemec,Stell(1988)《扇三角洲:沉積學和構造背景》
(1)扇三角洲是由沖積扇提供物源,主要發(fā)育于水下或完全發(fā)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積體。(2)是活動的沖積扇與水體(湖、海)之間的沉積體。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緣淺湖-前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緣辮狀河三角洲理想模型三角洲的理想沉積模型據(jù)孫永傳三角洲體系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典型垂向序列
(據(jù)李思田,1992)湖泊三角洲
近岸水下扇是盆地陡坡邊界斷裂下降盤發(fā)育的一類扇體,多發(fā)育在盆地初始裂陷和深陷擴張早中期,具有坡陡水深的特點。近岸水下扇是強事件沉積的產(chǎn)物,形成時間短,突發(fā)性強,具有向盆地推進距離小、垂向多層疊置、并沿陡坡后退的特點。沉積物分異差、粒度較粗、泥質含量較高。近岸水下扇理想沉積模式Near-shoresubaqueousfan近岸水下扇地震反射特征近岸水下扇礫巖,石灰?guī)r礫石磨圓好水下扇溝道相,
礫石棱角狀溝道間砂泥質沉積,正粒序湖底扇(遠岸扇、深洼濁積扇,Sublacustrinefan)層序地層及其意義具有陸架坡折的盆地內(nèi)沉積的Ⅰ類層序的體系域構成(據(jù)VanWagoner等,1988)想看看動畫嗎?全球海平面變化構造沉降相對海平面變化時間高程全球海平面變化構造沉降高水位體系域海平面下降,侵蝕低水位體系域海(湖)進體系域高水位體系域坡折帶100FTSPRES準層序I型層序界面下切河谷充填海(湖)岸平原砂巖和泥巖淺海(湖)砂巖陸架和陸坡泥巖及薄砂巖盆底扇和有堤河道砂巖密集段沉積I
型層序結構及形成過程高水位體系域加積、前積低水位體系域盆底扇、斜坡扇海(湖)進體系域退積低水位體系域低水位楔,前積SPRES100FT三種邊緣背景下的低位體系域構成模式的予測功能層序地層格架中的各種圈閉類型“彈簧段”(ES3標志層)前積反射軸投影線等時面地層勘探——地層劃分和對比功能巖性旋回對比等時地層對比陸相層序地層格架建立及其意義經(jīng)典沉積層序層序地層學流派在陸相斷陷研究中的應用成因地層層序海進海退層序高分辨率層序層序地層學研究主要流派Vail,VonWagoneretal,(1988,1990)Galloway(1989)Johnson(1995)Cross(1992,1994)層序地層學流派在陸相斷陷研究中的應用層序地層學流派在陸相斷陷研究中的應用陸相湖盆層序發(fā)育的特點
相變劇烈,對比難度大構造因素的控制作用在陸相盆地居于首位湖泊對古氣候、古環(huán)境和古構造因素反映的敏感性及脆弱性物源補給體系的復雜性:
多物源(軸向物源穩(wěn)定、側向物源變化的)
湖盆具封閉和開放交替特征,容納空間變化具其自身特征大型斷陷湖盆以層序格架為基礎的砂體預測模式地震剖面沉積斷面層序地層格架核心工作-層序地層格架的建立東營凹陷斷坡帶型層序地層格架大型斷陷湖盆以層序格架為基礎的砂體預測模式橫向模式軸向模式湖區(qū)北部砂分散體系南部砂分散體系東部軸向砂分散體系西部軸向砂分散體系東營凹陷大型坳陷盆地的層序地層格架-松遼盆地實例地震剖面沉積斷面層序地層格架古松嫩湖泊三角洲型古松嫩平原型疊合坳陷型層序格架,古松嫩平原和湖泊砂體預測模式松遼盆地中淺層層序地層模式和砂體預測模型古松嫩湖泊型層序地層模式和砂體預測模型古松嫩平原型層序地層模式和砂體預測模型松遼盆地北部泉四段SQ1儲層評價圖古松嫩平原型砂體預測青一段湖擴體系域青一段高位體系域青三段湖擴體系域青三段高位體系域青二段湖擴體系域青二段高位體系域古松嫩湖泊砂體預測大型疊合壓性盆地的層序地層格架-準噶爾盆地實例東西向聯(lián)井剖面沉積斷面圖南北向聯(lián)井剖面沉積斷面圖地震剖面沉積斷面層序地層格架準噶爾中新生界大型疊合壓性盆地層序地層格架壓扭坳陷期前陸期湖擴灘壩體系低位扇三角洲體系低位下切谷體系盆地邊緣型砂體預測模型斜坡帶側積斜列型砂體預測模型腹部古隆起邊緣不整合削截型砂體預測模型疊合壓性盆地的砂體預測和儲蓋組合模型湖擴灘壩體系低位扇三角洲體系低位下切谷體系湖擴灘壩低位扇三角洲低位下切谷模型1-盆地邊緣型砂體預測模型車排子地區(qū)-層序“二元”體系域構成、邊緣型砂體預測儲層蓋層湖擴泥巖模型2-斜坡帶前積斜列型砂體預測模型低位辮狀三角洲湖擴遠端壩莊1井中一區(qū)塊莫西莊油田-層序二元體系域構成和前積砂體預測蓋層湖擴泥巖低位辮狀三角洲湖擴遠端壩模型3-中央隆起邊緣不整合削截型砂體預測模型中三區(qū)塊永進油田削截型砂體預測蓋層湖擴泥巖紅土層斷陷盆地的層序格架和砂體預測模式南陽凹陷彎折帶型低位期高位期陸相層序地層學術語層序級別和術語體系一級—構造層序二級—Sq-sets(層序組)三級—Sq(層序)
體系域四級—Para-Sq-sets(準層序組)五級—Para-Sq(準層序)注:五級或五級以下為高頻單元(短旋回)高位體系域(HST)湖擴展體系域(EST)低位體系域(LST)SBSBmfsTS層序單元的劃分(1)在地震剖面上:可劃分到體系域(或副層序組)(四級)(2)在測井曲線上:劃分到副層序(五級)(3)露頭或巖心上:可劃分高頻單元(層或短旋回)
陸相層序地層研究的關鍵關鍵1:等時界面-客觀的物理界面—界面級別—界面類型—界面地質事件主要等時界面解釋SS線上工作(2)盆地構造地層格架-SN向
①地震反射結構特征如:(a)削頂或沖刷充填造成的不整合關系;(b)地層沉積上超造成的不整合關系;(c)底超和頂超;(d)強振幅反射同相軸所顯示的上下地層的截然差異等;②巖芯和巖屑錄井,測井曲線的形態(tài)和突變變化特征;③合成地震記錄中層速度高差異特征;④沉積體系域演化,主要表現(xiàn)為副層序疊置和組合樣式差異如:上部退積副層序組與下部進積副層序組之間有一層序界面;層序界面識別依據(jù)1純47-1,2243.2m,含粗角礫的細礫巖塊狀層理,底部見沖刷面。2純47-1,2426.4m,含灰?guī)r的細礫巖。3史103,2704.56m,灰綠色淺湖泥巖和塊狀細礫巖之間的沖刷不整合界面(層序界面)。綜合測井、巖相、古生物、地震和地化資料建立了層序界面標志水下沖積扇12345671231層序界面2下切水道砂礫巖體3層序界面SB巖相標志古生物標志(純古11)地化標志(牛38)測井相標志SbSBSB區(qū)域層序地層格架-界面識別地震反射界面和地震相具體步驟:合成記錄——井震標定HSTHSTLSTHSTHSTLSTLSTESTESTESTEST
一級界面-構造層序界面二級界面-層序組界面三級界面-層序界面等時界面級別界面的地質事件1、古構造運動面(由構造運動事件造成的不整合面)(一、二級)(1)識別標志:地層缺失、生物缺帶(或時間間斷);界面上下地層構造一致或有明顯的角度不整合;可見底礫巖和古分化殼。(2)類型:破裂不整合面;熱上升不整合面;底部前緣不整合面;內(nèi)部前緣不整合面;底辟上升不整合面;犁型斷層不整合面。2、相轉換面(三級,四級)(1)相不連續(xù)(或“跳相”)(2)“硬底”(3)水上暴露(如雨痕、泥裂、植根和分化土)和水下侵蝕(下切谷)3、火山活動面:火山層或火山灰層4、災變事件界面:稀有元素密集層等初始湖泛面—TS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mfs層序體系域劃分主要界面
陸相斷陷盆地坡折的找尋,是確定陸相斷陷盆地的高精度等時地層格架、以及等時地層格架中低位體系域分布、層序樣式和層序發(fā)育邊界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隱蔽油氣藏準確預測的基石。坡折帶直接控制了湖盆的低位濱岸坡折和高位濱岸坡折,決定了各層序低位體系域和高位體系域的分布范圍。陸相層序地層研究的關鍵湖盆坡折受構造控制明顯:斷裂控制—斷坡帶,褶皺控制——彎折帶,前陸盆地隆起梁-撓曲坡折關鍵2:坡折東營凹陷斷坡帶平面分布圖三期坡折平面分布東營洼陷坡折分布沙三下坡折沙三中坡折沙三上坡折意義-確定物源供給體系匯水中心匯水中心低位域分布意義-確定低位域的分布復合類前陸盆地濱岸坡折分布斷控坡折斷控坡折斷控坡折斷控坡折梁控撓曲坡折梁控撓曲坡折梁控撓曲坡折坡折坡折坡折坡折坡折帶對沉積體系展布的控制機制恢復了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沉積演化史重畫恢復了松遼盆地北部中淺層沉積演化史重畫斷陷盆地的層序格架和砂體預測模式南陽凹陷彎折帶型低位期高位期地震沉積學概念體系地震沉積學(SeismicSedimentology)的內(nèi)涵基于高精度地震資料、現(xiàn)代沉積環(huán)境和露頭古沉積環(huán)境模式的聯(lián)合反饋(mutualfeed-back)以識別沉積單元的三維幾何形態(tài)、內(nèi)部結構和沉積過程。
(據(jù)Schlager2000,Eberli,Masaferro和Sarg2004)
層序地層學研究思路(左)和地震沉積學的研究思路(右)對比
地震沉積學就是利用三維地震資料的空間連續(xù)性及高精度的成像品質,憑借地震資料的平面而不是垂向特征來產(chǎn)生等時的地震屬性模式圖像,這些圖像可與地貌學特征及和沉積模式進行相關對比,從而達到對沉積體系進行精細刻畫的目的,在地質時間面上顯示地震屬性是地震沉積學的基本研究方法。4Ddevelopment=stratigraphy(xy)+geomorphology(z)+processsedimentology(t)
三維影像處理過程的綜合研究圖發(fā)展現(xiàn)狀:
20世紀80年代,“地震沉積學”開始出現(xiàn),但由于當時地震分辨率和研究手段的限制,沒有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方法體系。在墨西哥灣北部中新世地層Tiger淺灘地區(qū)高頻層序研究中,曾洪流等人提出了基于地震沉積學的高頻層序解釋方法:首先在平面上分析低級層序(二、三級層序)地層格架中高分辨率沉積要素;然后在垂向上和三維視圖中研究高頻層序地層背景。
1998年曾洪流,Henry,Riola等首次使用了“地震沉積學”一詞,并認為地震沉積學是利用地震資料來研究沉積巖及其形成過程。
Schlager(2000),Eberli,Masaferro和Sarg(2004)認為地震沉積學是基于高精度地震資料、現(xiàn)代沉積環(huán)境和露頭古沉積環(huán)境模式的聯(lián)合反饋(mutualfeed-back)以識別沉積單元的三維幾何形態(tài)、內(nèi)部結構和沉積過程的一門學科。國內(nèi)近幾年雖然廣泛開展利用地震資料進行沉積相、地層巖性識別的研究,但還沒有出現(xiàn)有關地震沉積學的系統(tǒng)研究。
2005年2月地震沉積學國際會議在休斯敦召開,地震沉積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標志著這門新學科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Davies,2007Eberli,2007Catuneanu,2006,2007趙政璋,2005李慶忠,2005熊翥,2006地震沉積學二維地震技術地震地層學相模式沉積體系層序地層學三維地震技術三維可視化可視化再造成因和年代地層概念層序地層三維解釋儲層定量描述衛(wèi)星和3D地震切片的比較:(A)Glover礁體系包括礁緣,礁后碳酸鹽砂和包括大量點礁的瀉湖;(B)一個中新世碳酸鹽建隆的三維地震相似體(semblancevolume)。
地震影像揭示的曲流河體系和現(xiàn)代河流的對比(A)振幅圖顯示的水道體系,具有曲流特征。(B)現(xiàn)代曲流河體系現(xiàn)代曲流河體系曲流河地震影星-振幅圖GulfofMexicoExample10,000ftChannel“A”Channel“B”Fault-ControlledChannelPointBarN10Amplitudeanalysiswindowlength=100msResponseAmplitudeGulfofMexicoExample10,000ftNorth-SouthExtentofChannel“A”DelineationChannel“A”Channel“B”Fault-ControlledChannelPointBarN10Amplitudeanalysiswindowlength=100msTuningCube,AmplitudeatFrequency=16hzGulfofMexicoExample10,000ftNorth-SouthExtentofChannel“A”DelineationChannel“A”Channel“B”Fault-ControlledChannelPointBarN10Amplitudeanalysiswindowlength=100msTuningCube,AmplitudeatFrequency=26hz分析點砂壩結構及河道遷移判斷古水流方向載子網(wǎng)絡據(jù)北大吳朝東2008齊家北相干體切片(T06上38ms)模式圖制作:張順2008現(xiàn)代松花江N發(fā)現(xiàn)倒流的古“松花江”他拉哈三維古“松花江”嫩四段相干體與分頻體合成顯示地震沉積學的研究要點1、動態(tài)沉積建模是地震沉積學研究的基礎-地質勘探家2、正演模型技術是地震沉積學研究的關鍵3、高密度三維地震資料的精細儲集體描述和成像技術是地震沉積學研究的核心-地球物理家地質建模是基礎現(xiàn)代沉積環(huán)境露頭和鉆孔精細解剖地質建模After:Tinker,Ehrets,
Brondos1995據(jù)Sarg,1988據(jù)Wilson1975層序地層框架中靜態(tài)模型動態(tài)模型動態(tài)建模開啟地上與地下精細對比研究的鑰匙猶他州晚白堊世潮汐海岸沉積露頭的層序地層學研究珊瑚礁、碳酸鹽臺地及相鄰沉積的露頭和地震表現(xiàn),Salalah盆地,南Oman(JiaoYangquanetal.,2005)儲層不均一性的露頭斷面研究是最佳解剖室(RucsandraM.C.etal.,2001)露頭精細建模是地震沉積學研究的基礎正演模型技術是地震沉積學研究的關鍵時間(ms)實例1、宏觀上典型模型及地震響應特征1、典型模型及正演體的建立,填補了國內(nèi)應用模型研究陸相湖盆儲層地震響應的空白;2、宏觀上驗證地震資料處理和解釋方法的正確性;3、針對各類油氣藏的地震資料目標處理有指導作用。122正演模型的地震響應與實際剖面具有較強的相似性實際剖面正演模型日產(chǎn)油63.9噸日產(chǎn)油61.4噸、水12.4m3
實例2:某地區(qū)曲流河道砂體正演模型252539地質剖面正演模型剖面沖積扇沉積于大斷層邊緣,扇體頂部反射界面不清晰,但與湖盆內(nèi)部反射存在明顯區(qū)別。底部斷面反射大部分為中強反射,局部界面不清晰。濁積扇處于近岸沖積扇的前緣,以一個或一組連續(xù)的中強短軸為特征,與透鏡狀砂體反射類似。砂礫巖扇體南北向剖面圖實例3:某地區(qū)陡坡帶砂礫巖體正演模型實例4:某地區(qū)三角洲砂體正演模型V=1700V=3100V=1500V=1300V=1100三角洲前緣相砂體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體前三角洲滑塌濁積砂體沙三上營子街斷層Es3中Es3上街斜2三角洲砂體正演地震響應(波形顯示)營子街斷層三角洲前緣相砂體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體前三角洲滑塌濁積砂體沙三上段三角洲前緣相斷層滑塌濁積巖2三角洲平原相飽含油砂飽含水砂60Hz
模型正演顯示:含油砂巖表現(xiàn)為中強振幅,含水砂體反射明顯變?nèi)?,含油部分反射終止清晰。與實際地震反射特征類似。60HzRicker子波合成紀錄與地質體迭合顯示排2-6排2-5排2-4水砂油砂排2-62-2排206-x15排206-14排206-12-52-4模型正演實例正演建模地質模型正演模型技術頻率28前積斜列-疊瓦狀砂體地震響應地質模型正演建模前積斜列-疊瓦狀砂體模型模型正演實例2正演模型技術實際應用-從地震到聯(lián)井砂體的精細對比和刻畫實際剖面層序構成莫西莊地區(qū)層序構成模式(東部物源)?征1井莊101井HSTHSTLSTLSTESTESTJ1S2層序莫西莊型征沙村型莊3井1234側積對比-等時對比模式巖性旋回對比等時地層對比頻率28前積斜列-疊瓦狀砂體地震響應地質模型正演建模前積斜列-疊瓦狀砂體模型模型正演實例2正演模型技術儲層描述流程不同類型儲層配套描述技術多元標定、儲集體描述技術層序解釋技術層序地層、地震相分析技術綜合評價技術2.確定沉積相或亞相1.構建區(qū)帶對比格架格架3.標定和解釋目的層段4.儲層預測與儲層分布規(guī)律5.圈閉評價6.目標優(yōu)選核心:地球物理和地質解釋的緊密結合地球物理的儲層體描述技術是核心1、層位多元標定技術點上描述2、測井約束反演技術線上描述3、地震相分析技術4、常規(guī)地震資料的砂體構造解釋技術5、分頻解釋技術6、綜合屬性分析技術7、古地形分析技術8、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地球物理的儲層體描述技術是核心體上描述面上描述沉積體的四維描述技術合成記錄標定VSP標定鄰區(qū)引層時深轉換尺多元綜合標定引入1.多元標定技術
多元標定是以合成記錄為橋梁,真正實現(xiàn)地質、測井、鉆井等多種信息對地震剖面進行綜合標定,賦予地震剖面更加豐富的地質含義。因此,是傳統(tǒng)合成記錄標定的發(fā)展和完善。
層位標定(三)使用的技術關鍵多元綜合標定引入多元綜合標定的必要性:高勘探程度區(qū)油藏精細描述的需要商三區(qū)沙一下頂面構造圖火成巖夏口斷層瓦屋鼻狀構造江家店鼻狀構造玉皇廟斷層營子街斷夏斜502夏24夏223夏斜53夏101街斜2曲10商744商13錢4曲11南沙上三沙沙沙三三中下四段高精度等時格架的建立實現(xiàn)含油氣連片老區(qū)復雜油藏開發(fā)調(diào)整高精度等時格架中沉積微相精細分析多元綜合標定流程圖測井地質三維數(shù)據(jù)體VSP測井電性曲線聲波密度曲線分層提取子波井旁地震道VSPLOG剖面平均速度曲線合成記錄滿意?輸出時深關系曲線平均速度曲線有VSP?相關對比滿意?輸出結果組合圖合成記錄時深曲線是有否否測井三維數(shù)據(jù)體地質研究區(qū)綜合時深曲線庫多井組合圖電性曲線連井剖面分層滿意?擬合速度參數(shù)Vo、β各目的層平均速度圖是否初次標定二次標定精確的深時關系給地震剖面賦予地質含義兩步法1.多元標定技術(三)使用的技術關鍵綜合標定:VSPlog
、合成記錄、電性曲線與地震剖面相關對比SPGAMEACVSPlog與成記錄對比井旁道與VSPlog對比平均速度深度VSPAC平均速度隨深度變化曲線標定判別原則之一:聲波、VSP提供的時深關系一致三條判別原則:
標定判別原則之二:單井時深關系與區(qū)帶綜合速度一致綜合速度合成記錄聲波咖馬自然電位S742742火成巖標定判別原則之三:區(qū)域標準層、特殊地質體反射層一致多元綜合標定形式VSPlog、合成記錄、電性曲線與地震剖面的相關對比聲波曲線電阻率曲線伽馬曲線自然電位曲線火成巖2火成巖1空間展布
商一區(qū)商二區(qū)商二區(qū)商一區(qū)沙三段沙沙沙沙沙三二段段館陶組一段二段沙沙四段段四一段
建立地質層位與地震層位的對應關系,實現(xiàn)時間域進行地層的劃分和小層對比
商一二區(qū)對比商二三區(qū)對比商三四區(qū)對比商四區(qū)、玉皇廟地區(qū)對比玉皇廟、臨南洼陷東地區(qū)對比商一區(qū)、臨南洼陷東地區(qū)對比商一二、三、四區(qū)、臨南洼陷地區(qū)對比總速度曲線
提供精確的深時關系,獲得研究區(qū)各區(qū)帶準確速度參數(shù)及時深轉換關系
廣泛應用隱蔽油藏描述中利用多元標定技術將鉆井剖面上的層序分層界面標定到地震剖面上,實現(xiàn)地質、測井、鉆井等多種信息對地震剖面進行綜合精細標定。通過骨干單井-三維地震的精細標定,建立過井高精度層序地層對比格架。高精度等時框架及高頻單元的多元標定技術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李慶忠院士曾指出“采集處理了高分辨率資料后,如果不作波阻抗或積分道剖面,就好比農(nóng)夫辛辛苦苦種了莊稼而不去收獲!”、“交到地質人員手中的地震資料應是作了反演的波阻抗剖面”、“波阻抗反演是高分辨率地震資料處理的最終表達形式”。波阻抗體的地質意義要比地震剖面意義明確,更容易跟鉆井資料相對比,所以地質人員應該把波阻抗體看作像是地震資料一樣地去進行砂體和沉積體的解釋簡單地說,由地下地質信息得到地震信息的過程,稱之為地震正演;反過來,由地震信息得到地下地質信息的過程就稱之為地震反演2、測井約束反演技術2、測井約束反演技術
測井約束反演技術在地震儲層預測和砂體描述中不可缺少的技術,在濟陽坳陷砂巖巖性油藏描述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測井約束反演處理已經(jīng)作為常規(guī)目標處理的一種手段。連井伽馬反演剖面實驗表明,波阻抗反演在對砂泥巖反應不敏感,自然伽瑪對砂泥巖反應敏感。從自然伽瑪曲線出發(fā),利用在地質模型和地震特征約束下的自然伽瑪反演來預測儲層砂體。過永1井INLINE(1041)測線巖性反演剖面J2x-2油層追蹤解釋反演成果解釋與砂體預測過永1井CROSSLINE(623)測線巖性反演剖面地質模型指導下的東營三角洲體系波阻抗反演技術2、測井約束反演技術T40T34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緣相前三角洲T33阜一段泰州組mfststsLSTESTHSTLSTESTLSTEST反演成果解釋與砂體預測西北部高柳斷層下降盤砂體厚度大、連續(xù)性好、前積結構清楚,西南部受到東部物源影響,砂體連續(xù)性變差,透鏡狀分布反演研究反演成果解釋與砂體預測東部物源對該地區(qū)砂體發(fā)育控制明顯,砂體呈透鏡狀排列,斷層附近厚度大,連續(xù)性好,前積結構清楚。湖擴體系域中砂體薄,呈席狀展布湖擴體系域砂體露頭特征反演成果解釋與砂體預測反演方法精度要求類別方法低中高帶限反演遞歸反演
★測井約束下的寬帶反演廣義線性、寬帶約束反演
★★稀疏脈沖反演
★★模擬退火反演
★★地震約束下的測井內(nèi)插外推隨機模擬
★★★隨機反演
★★★測井—地震聯(lián)合反演特征反演
★★★各種反演方法對不同精度要求的適用性
反演方法勘探程度類別方法低中高帶限反演遞歸反演
★測井約束下的寬帶反演廣義線性、寬帶約束反演
★★★稀疏脈沖反演
★★★模擬退火反演
★★★地震約束下的測井內(nèi)插外推隨機模擬
★隨機反演
★測井—地震聯(lián)合反演特征反演
★★各種反演方法對不同勘探程度的適用性
對主要反演方法:遞歸反演、稀疏脈沖反演、隨機模擬-隨機反演、地震地質特征反演、彈性反演、模擬退火反演等6種反演方法的原理、優(yōu)缺點做對比和適應性分析,有效提高反演效果湖平面頂積層從已鉆井出發(fā)統(tǒng)計分析:找出區(qū)分不同相帶的地震屬性確定屬性的地質意義振幅頻率相位波形巖性變化?巖性組合?特殊巖性?選擇時窗確定相帶正確思路:目的:1.指導沉積相劃分,
2.確定儲層發(fā)育的有利相帶3、地震相分析技術——應用效果
15487681970107534311128平原亞相前緣亞相前三角洲東營三角洲沙三中段的中三期沉積相帶分布3、地震相分析技術——應用效果
4、常規(guī)地震資料的砂體構造描述技術砂體標定追蹤對比砂體反射層編制砂體構造圖、厚度圖等確定砂體地震反射特征該技術是目標區(qū)單砂體或砂層組構造及儲層預測的基本技術或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步驟:技術關鍵是準確識別目的層段砂體(砂層組)地震反射沙四段儲層多屬性最佳優(yōu)化結果沙四純上段儲層道積分屬性圖王58牛斜114辛176萊74王126王斜583王585王584王60設計井3設計井1設計D永114萊64永89設計井2設計井4設計A設計B設計C劃分地震相東營凹陷東部地區(qū)沙四段地層厚度圖王60--王58-斜4油藏剖面圖S3XS42S43S41牛斜114--王58-斜8油藏剖面圖S3XS42S41S434、常規(guī)地震資料的砂體構造描述技術牛斜114萊64萊110牛莊洼陷-廣利構造T6構造圖萊33萊64萊110萊41牛斜114T6萊64井儲層以灰色粉砂巖、細紗巖和含礫砂巖為主,分布不穩(wěn)定,夾于暗色泥巖和油頁巖當中,含油性好。4、常規(guī)地震資料的砂體構造描述技術砂體識別正常去砂去砂王60井儲層識別王60王60合成記錄標定去灰正常王58井儲層識別去砂牛斜114王斜583王60王58王126王5824、常規(guī)地震資料的砂體構造描述技術頻譜成像原理:薄層反射的調(diào)諧理論頻譜成像方法:離散傅立葉變換、最大熵10Hz頻譜.50Hz頻譜.0102030405000.00020.00040.00060.00080.00100.00140.0012振幅(頻譜能量)時間厚度(ms)離散頻率的成分25Hz頻譜17Hz頻譜不同頻率對不同厚度的地層敏感程度不同——檢測其分布范圍高頻對薄層有調(diào)諧響應-分辨薄層低頻對厚層有調(diào)諧響應-分辨厚層主頻高于主頻的離散頻率5、分頻解釋技術儲層地球物理精細刻畫-面上工作(屬性和分頻技術)綜合屬性、分頻解釋原則1—多元二次標定:強調(diào)高頻界面的地質含義原則2—最佳時窗:包含目的儲層原則3—屬性優(yōu)化:振幅和能量類屬性較優(yōu)核心:地質模型指導均分地層法地震屬性提取地震屬性預處理地震屬性優(yōu)選地震數(shù)據(jù)體
目標體層位標定及解釋
剖面屬性提取層面屬性提取三維體屬性提取地震屬性優(yōu)選應遵循的基本準則:
a.優(yōu)選后地震屬性集整體與研究對象具有某種相關性,能夠對樣本進行有效分類;
b.達到地震屬性結構的最優(yōu)化,以盡可能相互獨立的變量組成盡可能低維的變量空間;
c.使有用地震信息損失為最小,剔除起干擾作用的屬性。模型分析法基于地質統(tǒng)計學的優(yōu)化法不同類型儲層地震屬性庫
目的是尋找與儲層具有正相關特征的最佳地震屬性參數(shù)地震屬性的提取流程-儲集體的面上展布6.綜合屬性分析技術不同類型儲層與地震屬性參數(shù)對應關系表
建立不同類型儲層與地震屬性的對應關系由于目前的屬性提取方法很多,經(jīng)過前人的研究及高柳斷層南部地區(qū)實際情況,選取了均方根振幅(RMSAmplitude)、平均絕對振幅(AverageABSAmplitude)、平均能量變化(AverageEnergy)和平均反射強度(AverageReflectionStrength)4中屬性進行沉積體系屬性分析均方根振幅:在分析時窗內(nèi)選擇極大振幅,在其兩側追蹤過零點的時間t1和t2,計算t1和t2間隔內(nèi)地震記錄樣點的幅值均方根平均絕對振幅:瞬時振幅絕對值之和與采樣點的比值平均能量:在時間域內(nèi)時窗中所有采樣點的平均能量(振幅平方)平均反射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理石瓷磚購銷合同
- 購房抵押合同
- 宣傳片拍攝合同
- 公司股權轉讓協(xié)議合同書
- 即時適應性干預在身體活動促進中應用的范圍綜述
- 植保無人機飛行參數(shù)對油茶授粉霧滴沉積分布及坐果率的影響
- 2025年昌都貨運從業(yè)資格證好考嗎
- 2025年粵教滬科版九年級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智能家居產(chǎn)品合作開發(fā)合同(2篇)
- 2025年宜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創(chuàng)新班數(shù)學試題真題(答案詳解)
- 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考(專升本)大學政治考試真題含解析
- 煤礦復工復產(chǎn)培訓課件
- 三年級上冊口算題卡每日一練
- 《性激素臨床應用》課件
- 眼科疾病與視覺健康
- 洗滌塔操作說明
- 繪本分享《狐貍打獵人》
- 撤銷因私出國(境)登記備案國家工作人員通知書
- (39)-總論第四節(jié)針灸處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