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學試題(法學)-法律邏輯學考試沖刺-歷年真題演練帶答案_第1頁
2023年大學試題(法學)-法律邏輯學考試沖刺-歷年真題演練帶答案_第2頁
2023年大學試題(法學)-法律邏輯學考試沖刺-歷年真題演練帶答案_第3頁
2023年大學試題(法學)-法律邏輯學考試沖刺-歷年真題演練帶答案_第4頁
2023年大學試題(法學)-法律邏輯學考試沖刺-歷年真題演練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片大小可任意調(diào)節(jié))2023年大學試題(法學)-法律邏輯學考試沖刺-歷年真題演練帶答案第一卷一.參考題庫(共20題)1.根據(jù)簡單真值模態(tài)判斷間的對當關系,必然P與可能P之間具有()關系;可能P與可能非P之間具有()關系。2.一個有效的三段論,當大前提是MAP時,小前提可以是()。A、SIMB、MESC、SAMD、MASE、MIS3.運用性質(zhì)判斷對當關系或判斷變形直接推理,從“有的工人是青年”能否推出以下結論?為什么?? (1)有的非常青年不是工人 (2)并非所有工人不是青年 (3)有的青年是工人4.既斷定“這個班的學生有些人是律師”真,又斷定“這個班的學生有些人不是律師”真,則()。A、違反同一律B、違反不矛盾律C、違反排中律??D、不違反邏輯基本規(guī)律5.“詐騙犯罪是不道德的行為,詐騙犯罪是犯罪行為。所以犯罪行為是不道德的行為?!边@個三段論的錯誤是()。A、違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的規(guī)則B、犯了“小項不當周延”的錯誤C、違反了“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規(guī)則D、犯了“中項不當周延”的錯誤6.“和尚是剃了光頭的,小張是剃了光頭的。所以小張是和尚?!边@個三段論的錯誤是()。A、違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的規(guī)則B、犯了“小項不當周延”的錯誤C、違反了“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規(guī)則D、犯了“中項不當周延”的錯誤7.甲:這個案件所有的證詞都是可信的。乙:這個案件有的證詞不是可信的。丙:我同意甲和乙的觀點。?請分析,丙說的話從邏輯基本規(guī)律的角度看()。A、違反同一律B、違反不矛盾律C、違反排中律D、不違反邏輯規(guī)律8.監(jiān)察局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單位有的管理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如果上述斷定為真,則在以下三個命題中:? ?。搯挝粵]有管理人員不濫用職權、以權謀私。 ⅱ.該單位有的管理人員沒有濫用職權、以權謀私。 ⅲ.該單位所有管理人員都沒有濫用職權、以權謀私。? 不能確定其真假的命題是()。A、ⅰB、ⅰ和ⅱC、ⅰ和ⅲD、ⅱ和ⅲ9.以“p∨~r”、“~q→~s”和“~p∧~q”為前提,可必然推出結論()。A、pB、~sC、~r∧pD、~rE、s→q10.“這個書亭出售的書很多,有工具書、字典、文藝書、科技書和社科書。”這一劃分,違反了()規(guī)則,犯了()錯誤。11.以“如果A必然是B,那么C必然不是D”和“C可能是D”這兩個命題作前提進行演繹推理,可以必然得出結論()。A、A必然不是BB、A可能不是BC、A不可能是BD、A不可能不是B12."假如我當翻譯,我當然要學習外語,可惜我不當翻譯,所以,我沒有必要學習外語。"這一推理屬于何種推理?是否正確?為什么?13."如果貪污,那么應受法律制裁;老李沒貪污,所以,老李不應受法律制裁。"?這一個推理屬于何種推理?是否正確?14.“中國以70%的土地養(yǎng)活了約占世界上22%的人口。因此,我國土地資源十分寶貴,保護耕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但有人認為,問題不至于這么嚴重,因為我國90%的人口生活在40%的土地上。例如,西北還有大片的土地沒有開發(fā),只要我們注重這些地區(qū)的土地的開發(fā),我國的糧食問題是用不著擔心的。”以下哪項最能反駁上述觀點()。A、對西北地區(qū)土地的開發(fā),代價太大,我國目前還沒有這么巨大的財力B、即使我們有力量開發(fā)西北地區(qū)的土地,也沒有人愿意去那里居住C、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資源,而亂占耕地的自發(fā)傾向是始終存在的D、西北地區(qū)的草原和沙漠不能都開發(fā)為耕地,而且新開發(fā)耕地的糧食產(chǎn)量在相當長時間內(nèi)不會很高15.一個正確的三段論,若中項周延兩次,則它不可能是第()格,也不可能是第()格的。16.“當今世界可能不會爆發(fā)第三次大戰(zhàn)”為真時,“當今世界必然會爆發(fā)第三次大戰(zhàn)”為()。17.根據(jù)邏輯思維規(guī)律的要求,對于“有的教師是共產(chǎn)黨員”和“有的教師不是共產(chǎn)黨員”這兩個命題,如果()。A、都加以肯定就違反了矛盾律B、都加以肯定不違反矛盾律C、都加以否定就違反了排中律D、都加以否定不違反排中律E、如果僅肯定前者就肯定后者,則違反充足理由律18.1999年6月腸26日晚21時45分左右,四川省某市中醫(yī)院職工魏某,抱著兒子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妻子劉某倒在客廳隔壁雜物間一塊狹窄的空地上,衣褲被脫,頸部被割,舌尖被咬。室內(nèi)被歹徒翻動,尸體周圍血流滿地,現(xiàn)場慘不忍睹。經(jīng)警方勘查,死者雙眼半閉,雙側瞳孔大0.6cm,角膜輕度渾濁。左側鼻腔內(nèi)有血溢出。舌頭含于齒裂間,舌尖被自己咬斷。劉某系他殺無疑。偵查人員對劉某的死因提出了這樣的假設:或仇殺、或情殺、或奸殺、或劫殺、或魏殺妻。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①劉某作風正派,與他人無結仇結怨,也無經(jīng)濟上的糾葛,排除仇殺可能性。 ②初中畢業(yè)以后,交過一個男朋友,不久因為性格不和,再無往來,案發(fā)時此人遠在千里之外,沒有作案時間。此外,劉某兒乎沒有關系密切的男性朋友,劉某性格外向,凡事都全對好友講,若為情殺,不可能沒有蛛絲馬跡。 ③從作案現(xiàn)場看,極像強奸殺人,但劉某生前為人謹慎,作風正派,不可能因為性關系產(chǎn)生矛盾。案發(fā)時,魏家不遠處的職工俱樂部正值娛樂活動高峰期,且夏天21時至21時30分沒有人睡覺,作案人難以得手。此外劉某正值經(jīng)期,經(jīng)法醫(yī)檢驗劉某體內(nèi)無精斑。從發(fā)案時間、地點、空間和現(xiàn)場排除了強奸殺人的可能性。 ④否定劫殺可能性:門窗無破痕,兇手系和平進人現(xiàn)場;家中物品被翻動,但翻動不多,存折、金首飾一件未丟,若是謀財害命,沒有必要制造搶劫現(xiàn)場;劉某是收銀員,但按規(guī)定,下班前必須把全部現(xiàn)金清繳人庫,不允許帶現(xiàn)金回家。因此,公安人員推斷系魏某殺妻。公安人員是如何得出“魏某殺妻”的結論的?19."只有一個人學習刻苦,并且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這樣才會取得好成績。小張沒有取得好成績,所以,或者他學習不好,或者他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這一推理屬于何種推理?是否正確?為什么?20.若用p、q、r表示邏輯變項,則“只有被告人口供而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边@一語句所表達的是(?)命題,可用符號公式表示為()。第二卷一.參考題庫(共20題)1.根據(jù)對當關系原理,若斷定“有的經(jīng)濟合同是違法的”為真,則()。A、可斷定“有的經(jīng)濟合同不違法”假B、不能斷定“經(jīng)濟合同都不違法”假C、可斷定“經(jīng)濟合同都違法”假D、不能斷定“經(jīng)濟合同都違法”假2.某夜,北方有戶村民家的前后院門沒有關嚴。次日清晨發(fā)現(xiàn)有一只狼來過,而且院中的小羊羔不見了一只。經(jīng)過查看現(xiàn)場和回憶,得到以下情況: ⅰ.狼從前門或后門進來; ⅱ.若狼不是上半夜來的,則是下半夜來的; ⅲ.若全家看電視,則狼不會從前門進來; ⅳ.若狼是下半夜來的,則雪地里就會有它的足跡; ⅴ.若狼是上半夜進來的,則全家都在看電視; ⅵ.雪地里沒有發(fā)現(xiàn)狼的足跡。 假定以上情況都是真的,則下列哪項也一定是真的()。A、狼是上半夜從前門進來的B、狼是上半夜從后門進來的C、狼是下半夜從前門進來的D、狼是下半夜從后門進來的3.有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和有的犯罪是過失犯罪,上述兩個命題()。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B、不能同真,可以同假C、不能同假,可以同真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4.OP和IP具有()。A、反對關系B、矛盾關系C、差等關系D、下反對關系5.“蛋粉和奶粉都是粉狀食品,都不能用高溫殺菌,而奶粉可以用充氮的方法殺菌防腐,所以,蛋粉也可以用充氮的方法殺菌防腐?!边@個推理屬于()推理。6.小王外出到A城市打工3年,事業(yè)有成,娶妻生子,但是小王的戶口還在某縣某鄉(xiāng)B村。因此小王將戶口從某縣某鄉(xiāng)B村遷出,但是在A城的落戶手續(xù)一直沒有辦下來。為了確認自己的住所以便從事一些商業(yè)交易活動,小工特地查閱了一些法律法規(guī),發(fā)現(xiàn)規(guī)定住所的相關法律規(guī)范有如下兩條:其一是《民法通則》第15條,該條規(guī)定:公民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經(jīng)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jīng)常居住地視為住所;其二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條,該條規(guī)定:公民離開住所地最后連續(xù)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為經(jīng)常居住地,但住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戶籍所在地遷出后至另一地之前,無經(jīng)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戶籍所在地為住所。依據(jù)這兩條法律規(guī)范,小王住所應為何處?7.“沒有一個A不是B,沒有一個B不是C,因此,C中有A?!边@個三段論的格和式是()。8.相傳王安石寫過一篇《字說》,認為從每個字的筆劃結構中就能推測出構字的本意。有一次蘇東坡拿了“坡”字去問他:“這個字是怎么表示它的意義的?”王安石回答說:“坡,就是土之皮?!碧K東坡又問他:“那么,‘滑’字就是水之骨嗎?”王安石無言以答。王安石之所以無言以答,是因為他犯()邏輯錯誤。A、自相矛盾B、以偏概全C、循環(huán)定義D、理由虛假9.“鐵是金屬”。換位后應變成()A、金屬是鐵B、有金屬是鐵C、鐵是非金屬D、金屬不是鐵10.以PEM為大前提、MAS為小前提構成的三段論,能必然推出結論()。11.“花生是油料作物,大米不是花生,所以,大米不是油料作物。”該三段論()。A、犯了“四概念”的邏輯錯誤B、犯了“大項擴張”的邏輯錯誤C、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D、是有效的12.“只有精神上沒有缺陷的人,才能充當法庭證人;李某精神上沒有缺陷,所以,他能充當法庭證人?!边@一推理屬于何種推理?是否正確?為什么?13.以~(p∧q)和q為前提進行推理,能必然得出結論()。A、(p∧q)B、(p∧~q)C、(~p∧q)D、(~p∧~q)14.被告人劉某于1998年與原告人陸某自愿結婚,婚后夫妻和睦。2000年8月,劉某與其同事的愛人田某認識以后,便有書信往來,談情說愛,導致田某與其夫謝某離婚。田某離婚后,劉某迫不及待地要與田某結婚。于是,以“為解決孩子們由農(nóng)村遷到城市落戶的問題,暫辦一個離婚手續(xù),待小孩遷往城市以后,我們再復婚”為理由,騙得其妻陸某200l年1月11日同他辦理了離婚手續(xù)。隨后又與陸某同居8天。最后一天晚上,劉某對陸某說:“對不起,現(xiàn)在有一個女人網(wǎng)住了我,解脫不了了。我們今后各走各的路了?!焙髣⒌教锬臣?,于第四天聲稱與田某結婚,姘居一起。被害人陸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在法庭辯論中,原告人的律師駁斥劉某離婚“純屬自愿,并無欺騙”的論點:陸某既然是真心與你離婚,那就證明你們的感情已經(jīng)破裂。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能設想她會請你起草離婚申請書?更何況陸某初中畢業(yè),何需你為她代勞?要是你們果真因感情破裂,不能共同生活下去,為什么在辦了離婚手續(xù)后又同居8天?該律師的反駁運用了什么力法?15.選言推理就是()中有一個是選言判斷的推理。16.如果一個必然條件假言判斷“只有P,才q”是假的,則這個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前件P一定是()的,而后件q一定是()的。17.與"只有P才q"等值的判斷是()。A、只有非q才非pB、只有q才pC、如果非q那么非pD、P并且非q18.“所有金屬都是導電體”和“所有盜竊罪都是故意犯罪”兩個命題()。A、邏輯形式不同B、邏輯形式相同C、語言形式相同D、語言結構不同19.“有的爬行動物不是脊椎動物”進行一次換質(zhì)位,能推導出隱含命題()。20.“律師是專門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職業(yè)法律服務人員”,從該定義的邏輯結構來看,“律師”是()概念,“專門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職業(yè)法律服務人員”是();“職業(yè)法律服務人員”是()概念,“專門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是()。第三卷一.參考題庫(共20題)1.選言判斷有兩種基本形式,這就是()。A、相容選言判斷B、不相容選言判斷C、復合的選言判斷D、單一的選言判斷2.“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勞,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這些用石板砌成的階梯,就沒有腳下的路,也就沒有游人的歡樂”,這個命題的結構形式可用公式表示為()。3.在一項實驗中,實驗對象的一半作為實驗組,食用了大量的味精。而作為對照組的另一半沒有吃這種味精。結果,實驗組的認知能力比對照組差得多。這一不利結果是由于這種味精的一種主要成分——谷氨酸造成的。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最有助于證明這一實驗結論()。A、大多數(shù)味精消費者不像實驗中的人那樣食用大量的味精B、實驗組中人們所食用的味精數(shù)量是在政府食品條例規(guī)定的安全用量之內(nèi)的C、第二次實驗時只設一組食用大量味精作為實驗組,而不設不食用味精的對照組D、兩組實驗對象是在實驗前按其認知能力均等劃分的4.在“如果P,那么q”中,變項是()。5.某對外營業(yè)游泳池更衣室的入口處貼著一張啟事,稱“凡穿拖鞋進入泳池者,罰款5至10元”。某顧客問:“根據(jù)有關法規(guī),罰款規(guī)定的制定和實施,必須由專門機構進行,你怎么可以隨便罰款呢?”工作人員回答道:“罰款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罰款來教育那些缺乏公德意識的人,保證泳池的衛(wèi)生。”上述對話中,泳池工作人員的回答()。A、是合符邏輯思維規(guī)律的B、犯了“轉移論題”的錯誤C、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D、犯了“模棱兩可”的錯誤6.違反三段論的“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規(guī)則所犯的邏輯錯誤是()?。A、大項不當周延B、小項不當周延C、中項不當周延D、后項不當周延7.“麒驥一躍,不能十步?!边@是()判斷。A、充分條件假言B、必要條件假言C、聯(lián)言D、相容選言8.根據(jù)對當關系,由sIp真,可推知sEp(),sAp(),sOp()9.“一個月了,這個問題時時刻刻纏繞著我,而在工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時候,又暫時拋開了這個問題,顧不上去想它了?!边@段陳述犯了()的邏輯錯誤。A、循環(huán)論證B、偷換概念C、轉移論題D、自相矛盾10.“四年級甲班有的學生是藏族人”,這個性質(zhì)命題的主項是()。A、四年級甲班B、學生C、四年級甲班的學生D、四年級甲班有的學生11.以下諸項中,準確表達“只有堅持反腐敗,才能端正黨風”原意的有()。A、除非堅持反腐敗,否則不能端正黨風B、如果不堅持反腐敗,那么就不能端正黨風C、只要堅持反腐敗,就一定能端正黨風D、如果端正了黨風,則一定堅持了反腐敗E、堅持反腐敗,是端正黨風的必不可缺的條件12.一年可以分成12個月。這是()。A、劃分B、分解C、分類D、列舉13.林教授是河北人,考試時,他總是把滿分給河北籍的學生。例如,上學期他教的班上只有張貝貝和李元元得了滿分,她們都是河北籍的學生。為了檢驗上述論證的有效性,最有可能提出以下哪個問題()。A、林教授和張貝貝、李元元之間到底有沒有特殊的親戚關系B、林教授為什么更愿意把滿分給河北籍的學生C、林教授所給滿分的學生中是否曾有非河北籍的學生D、張貝貝和李元元的實際考試水平是否與她們所得到的成績相符14.設A、B兩個概念,所有的A都是B,有些B不是A,那么,A與B是()關系。A、全同B、種屬C、屬種D、交叉15.根據(jù)排中律的要求,斷定了“這個犯罪集團的成員必然都是本地人”這一命題假,就必須斷定命題()為真。?A、這個犯罪集團的成員可能都是本地人B、這個犯罪集團的成員可能有的不是本地人C、這個犯罪集團的成員必然都不是本地人D、這個犯罪集團的成員必然有的是本地人16.指出下列推理的種類及其所犯的邏輯錯誤。 1.凡盜竊罪都是侵犯財產(chǎn)罪,凡盜竊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財產(chǎn)罪。 2.金某女不是北方人,因為她不會說北方話。17.“只有年滿十八歲才有選舉權。李某沒有年滿十八歲,所以李某沒有選舉權”。這是()。A、充分條件假言推理B、必要條件假言推理C、符合“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的規(guī)則D、符合“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的規(guī)則18.在“大學生都是學生”和“有的學生是大學生”這兩個命題中,“大學生”和“學生”的周延情況是()。A、“學生”在前句和后句都周延B、“學生”在前句和后句都不周延C、“大學生”在前句周延,在后句不周延D、“大學生”在前句和后句都不周延E、“大學生”在前句不周延,在后句周延19.下述各概念組中,與“網(wǎng)蟲(網(wǎng)絡發(fā)燒友)”(a)、“學生”(b)、“大學生”(c)這三個概念間的外延關系相同的概念組有()。A、青年人(a)、法律工作者(b)、律師(c)B、工人(a)、先進工作者(b)、共產(chǎn)黨員(c)C、軍人(a)、婦女(b)、女中學生(c)D、知識分子(a)、江西人(b)、南昌人(c)E、大學生(a)、共青團員(b)、共青團支部書記(c)20.指出下列各例中運用了哪一種推理方法。 1、廣大農(nóng)民無數(shù)次觀察到冬天下大雪,第二年收成就好。因而得出結論:“瑞雪兆豐年”。? 2、在一具尸體檢驗中,法醫(yī)除了發(fā)現(xiàn)死者體內(nèi)有超出常人正常含量的砷的殘余物外,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的致命傷痕和疾病。法醫(yī)推測,此人可能是砷中毒死亡。? 3、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生產(chǎn)力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茖W技術越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水平就越高??梢姡茖W技術的提高是推動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原因。第一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正確答案:差等;下反對2.正確答案:A,C,D,E3.正確答案: (1)不能推出:因為此判斷用符號來看是:非SOP,而前提中是SIP,SIP是不能用判斷變形直接推理推出非SOP來的。 (2)可以推出:此判斷是并非SEP,兩者是等值的。 (3)可以推出:此判斷是IPS,用換位法,從SIP可推出IPS。4.正確答案:B5.正確答案:A,B6.正確答案:C,D7.正確答案:B8.正確答案:B9.正確答案:B,D,E10.正確答案:“每次劃分必須按同一標準進行”和“劃分的子項必須互不相容”;“多標準劃分”和“子項相容”11.正確答案:B12.正確答案:充分條件假言三段論推理,不正確。違反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規(guī)則,犯了"否定前件進而否定后件"的邏輯錯誤。13.正確答案:這個推理屬于充分條件假言三段論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