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研究_第1頁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研究_第2頁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研究_第3頁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研究_第4頁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研究摘要

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是本世紀全球教育的主旋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構建有一定普遍性的合作學習模式,既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又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和諧發(fā)展,對培養(yǎng)學生學會關心、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本文擬論述如何從合作學習方面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合作學習態(tài)度、較強的合作學習能力和一定的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從自主合作教育方面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能力和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道德意識,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觀念;從合作學習評價方面培養(yǎng)學生樂于參與評價的意識,初步具有全面、公正、積極、自信的評價與自我評價能力。

關鍵詞

合作學習

模式

教學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知識經(jīng)濟占主導地位以及和平與發(fā)展成為世界發(fā)展主題的背景下,一切創(chuàng)新研究都將是集體性的工作,需要團隊的合作、共同的創(chuàng)新。人的合作與創(chuàng)新精神將成為21世紀的時代精神,成為人生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作與創(chuàng)新將成為21世紀全球教育的主旋律。

合作學習(CooperativeLearning)正式興起以前蘇聯(lián)上世紀80年代推出的“合作教育學”理論為標志,并被西方國家廣泛重視和研究,形成多種合作學習模式。其中最為著名的有斯萊文(RobertSlavin)的學生團隊學習模式(StudentTeamLearning)、約翰遜兄弟(DavidJohnson&RogerJohnson)的共同學習模式(LearningTogether)、沙倫(S.Sharan)的團體探究模式(GroupInvestigation)、卡甘(S.Kagon)的結構方法模式(StructureApproach)、科恩(ElizabethCohen)的復雜指導模式(ComplexInstruction)以及伯里頓(J.Britton)和巴內(nèi)斯(D.Barnes)的合作方法模式(CollaborativeApproach)等。與其他領域革新所不同的是,在合作學習領域中至今還沒有一個在所有方面都被普遍認可和接受的模式。

在國內(nèi),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介紹西方合作學習理論,并在一些省市的個別學校進行了一系列嘗試性探索。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杭州大學教育系的“個性化教育的探索”、山東教科所的“合作教學研究與實驗”、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系的“協(xié)同教學實驗”、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的“少年兒童主體性發(fā)展實驗”,上海的“小學語文活動型教學研究”探索等。先后出版了王坦老師的幾部合作學習方面的專著。但是,目前還未形成被我國中小學所推廣的合作學習模式。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笨梢?,合作學習已成為《課程標準》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綜上所述可知,把合作學習具體落實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構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語文課堂合作學習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jù)

合作——社會互動的一種方式,指個人或群體之間為達到某種確定的目標,彼此通過協(xié)調(diào)作用而形成的聯(lián)合行動,參與者須有共同的目標、相近的認識、協(xié)調(diào)的活動、一定的信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合作學習小組一起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教學形式。斯萊文(RobertSlavin)定義合作學習為:所有共同學習方法都包含這樣一種思想——學生們在一起學習,對自己和組內(nèi)其他成員的學習都要負責。這種理論的核心很明了:當所有人聚在一起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工作的時候,靠的是相互團結的力量。相互依靠對個人提供了動力,使他們:(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組成功;(3)互愛,因為人都喜歡別人幫助自己達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組員之間的接觸。

戴維森(Davisen,N.)定義合作學習七要點是:小組共同完成、討論、解決難題;小組成員面對面交流;在每組中的合作、互勵氣氛;個人責任感;混合編組;直接傳授合作技巧;有組織的相互依賴。

W·Johnson&T·Johnson的著述中,把合作學習稱為共同學習(LearningTogether),并提出共同學習的五要素:正相互依賴(positiveinterdependence);個人責任感;面對面交互活動(face—to—faceinteraction);教授合作技巧(collaborativeskills);檢查小組交互活動。

本文論述的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問題。

本課題所依據(jù)的有合作學習理論(杜威哲學理論、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社會心理學與共同學習理論、認知心理學與共同學習方法),建構主義教學論,信息交流理論等。

三、模式建構

(一)設置課堂合作學習環(huán)境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信息交流形式通常是師生單向或雙向交往,目前改進教學方法手段后的“秧田式”座次編排班級的課堂教學中的信息交流則呈師生多向交往形式,而理想課堂教學中的信息交流應是立體多層次多向交往和網(wǎng)絡式交往(如圖),在這種師生交往中,教師成為群體中普通一員,師生之間可以進行平等、廣泛的信息交流。

師生單向交往

師生雙向交往

師生多向交往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

師生立體多層次多向交往

師生、生生、小組間網(wǎng)絡式交往

1、學習小組組建:根據(jù)全班學生的學力(指一個人在學問上達到的程度。其包含學習者通過學習所達到的在知識、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水平和在現(xiàn)實水平上所具備的潛力——學習的實際可能性)水平、個體差異組建4人或5人學習小組,盡量做到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有時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的需要,也可以組建同質小組)。每組成員均分配角色、分享領導:先根據(jù)學習具體情況每組設主持人、記錄員、檢查員、否遺漏;再總結每類生字的識記方法或規(guī)律。

(3)交流:全班交流,按偏旁類型進行匯報交流(投影片展示),說出總結出的每類生字的識記方法或規(guī)律,并共同評價。

(二)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

1、“我能我教”(即組合閱讀法):(1)學習任務分工(比如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劃分為幾塊或幾小節(jié),然后分別布置給各小組的某一位學生)。(2)組建“專家”小組:各組拿到相同任務的學生組建新5人組或4人組,共同討論相同內(nèi)容,成為該部分內(nèi)容的“專家”(expert)。(3)我能我教:各專家回到本組,教本組成員(每人都是專家,每人又都是學徒)。(4)組合討論:各專家“講授”完,小組成員分別向有關專家提出不懂的或不明確的問題,專家解答或小組討論。(5)全班交流:匯報小組討論結果,提出待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6)評價獎勵。

2、“編號問答”法:(1)給每組學生臨時編號(1—5號)。(2)老師呈示思考問題,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尋求并解釋答案。(3)老師叫號,被叫者代表小組回答問題并作一定的解釋;每次給所代表的小組評分。(4)統(tǒng)計分數(shù),評價獎勵。

3、“合作辯論”法:(1)2人組閱讀同一段(篇)課文。(2)討論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3)4人組進行合作辯論(討論)。(4)匯報結果。(5)評價獎勵。

4、“思考—討論—交流”法:(1)提出問題。(2)獨立思考。(3)小組討論(2人或3人組)。(4)大組交流(5人組)或全班交流。(5)評價獎勵。等等。

(三)習作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

1、“寫作——討論——交流”法:(1)提出任務。(2)片段或短文獨立寫作。(3)兩人討論:向對方學習借鑒或向對方提出建議;共同修改。(4)小組交流:展示習作,討論交流(借鑒或提出修改意見)。(5)獨立修改、謄抄。

2、“圍圈寫”:(1)組內(nèi)每人用一張紙獨立寫出一個片段或短文。(2)把習作以反時針(或順時針)方向移交給下一位同學;每人認真閱讀得到的習作,并在上面補充寫作。(3)再次移交給下一位同學,同樣要求認真閱讀和補充。以此方式傳遞一圈,直到習作回到本人手里。(4)本人仔細閱讀被同組同學補充修改后的習作,重新整理謄抄成文。

以上合作學習策略不一定是一堂課的完整程序,通常只是課堂教學程序中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從教學程序也可看出,合作學習并非單獨存在于課堂教學中,往往與班級授課相輔相成。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的講授必不可少,學生個體的自主活動十分重要,公平、合理的競爭也很必要。

五、合作學習中的幾種關系和幾對矛盾

(一)合作學習中的幾種關系

1、師生關系

由于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進行的,所以在學習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教師以立足于“教”達到用不著“教”,憑借教材的例子讓學生能舉一反三,并“朝著促使學生‘反三’這個標的精要地‘講’,務必啟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睘檫_到這一目的,教師要根據(jù)合作學習的特點,注意下面幾點:

(1)調(diào)控合作學習的活動過程。一是合作學習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座位固定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巡視教學于各小組之間。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隨機進入合作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時間、合作的形式及次數(shù)的選擇,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維活動的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比較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為前提。

(2)鼓勵人人參與。在合作學習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忌包辦代替,越俎代庖。教師要鼓勵學生人人參與,在合作中暢所欲言,在合作學習中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3)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學習場所的設置、周邊環(huán)境噪音的控制,教師教學的態(tài)度、生生之間的人際交往等,都有可能干擾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教師要注意排除這些不良因素的干擾,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教學活動真正成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協(xié)調(diào)的活動。

2、群體與個體關系

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體學習優(yōu)勢,進而形成群體合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益。

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活動時,一要考慮個體素質差異,通過互補性學習手段,達到學生群體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促進優(yōu)生更優(yōu),以優(yōu)帶中的態(tài)勢;二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潛在優(yōu)勢,拓寬生生之間交往的深度和廣度,利用優(yōu)差互補的長處,激發(fā)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合作與競爭關系

合作和競爭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在合作學習中,合作與競爭可以并存,如何正確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對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合作學習要求在學生之間建立“互助共進”的合作關系,合作學習應是一種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人際關系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

合作學習中的競爭有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個體之間的學習競爭,這種競爭大多是分層次進行的。二是組際間的學習競爭,這種競爭能促進學生更認真、更投入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在組織學習競爭時,要注意防止學生中出現(xiàn)互相拆臺的不良現(xiàn)象,注意從正面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公平的競爭,在競爭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關系。

4、發(fā)展智力和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的關系

激勵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心理參與,能有效地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合作學習中,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就必須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合作的動機,激發(fā)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格,磨練學生的學習意志、增強競爭意識等。

(二)有效轉化合作學習中的幾對矛盾

1、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情況下,教師是老板、領導、創(chuàng)造者,而學生是雇員、跟隨者和使用者;學什么和怎樣學都由老師事先安排好;學生組成小組后,他們就學習由教師選好的材料;老師決定誰在哪一組,給出完成任務的時間限制,并由老師做出評價。以學生為中習,又叫以學習者為中心,由學生對課上學什么和怎樣學提供意見;這包括決定學什么,以什么方式學,還包括選擇同組伙伴,使用小組的頻率,小組活動的內(nèi)容,評價的方式,獎懲措施。

2、外加刺激→內(nèi)發(fā)動機:外加刺激來源于學生之外的原因,內(nèi)發(fā)動機來自于學生本身。外加刺激指學習為贏得表揚、獲得好成績,從老師、父母、同學或他人處得到獎勵;失去刺激,他們就不愿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內(nèi)發(fā)動機指為學習的樂趣而學習,因他們對所學題目感興趣,或想提高自己;學生在一起學習,不必使用成績、獎勵,或其它獎懲刺激物。

3、知識傳遞→知識構建:知識傳遞是一個來自于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概念,認為學生是直接從老師那兒獲取知識;封閉型的問題在這種教學中占統(tǒng)治地位;認為小組的作用是合小組成員掌握老師所講的材料。知識構建是一個認知心理學上的概念,它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