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零陵區(qū)神仙嶺小學教案專用紙主備人:楊志軍參與人員: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審核人:yang課題《花鐘
》教學內容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嬌嫩”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讀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4.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重點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嬌嫩”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時兩課時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流程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1.板書“鐘”,你都見過什么鐘?2.今天給大家?guī)砹嘶ㄧ?,想去看看嗎?課件出示:瑞士大花鐘圖片)(出示日內瓦大花鐘)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面各色鮮艷的花,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它座落于瑞士這個“花園之國”。這個花鐘不僅美觀,而且能夠報時,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題目就叫花鐘。文中的花鐘是什么樣的?它是怎樣報時的呢?讓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讀幾遍。主題探究1.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來讀這些詞、搶讀、開火車讀。2.請同學們在觀察這些生字,你覺得哪個生字難寫,你是怎么記住它的。著重知道左右結構的字,例如:“濕、嬌”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靶?、致”左右寬窄差不多。3.要求在字貼上每個字描兩遍。合作交流1.看來生字同學們都學會了,那誰愿意來讀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課文寫了許多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2.那課文中都寫了那些花,他們都是在什么時間開放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畫一畫,讀一讀。(1)找一找花鐘里藏著哪些花?(2)看圖,認識花,感知花的美麗。一起說花的名字,相應出示花的圖片。這么多美麗的鮮花,同學們想欣賞一下嗎?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鮮花朵朵.爭奇斗艷,好看,美麗等等)。(3)默讀課文,想想這些花是怎么開放的?(出示課后題)填空。(4)你喜歡哪個句子就讀給同學聽聽,相機指導朗讀。學以致用同學們看這段話最后,還有一個特殊的標點,是什么號?他告訴我們什么?你們在課下搜集了哪些花開放的時間呢?請你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并試著用書上的語言來形容一下??茨囊唤M的語言最美??梢苑抡諘械谝欢蝸韺?。總結提升1.再來讀這一段,下面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些花兒的美麗吧。師生接讀。2.比較“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和書上的寫法,哪種寫法好,為什么?小結:同樣表達一個意思,可是呈現的語言效果卻大相徑庭,往往同一個意思是可以用同義詞或不同句式描述的。例如說:牽?;ㄊ菑男螤?顏色上進行描述的;而“曇花.睡蓮.煙草花”是著眼于開放的時間;“月光花”是從姿態(tài)上進行敘述的,這些花它們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姿態(tài),各有各的性情,從多種角度進行的描寫,會受到意想不到的語言效果。板書設計:花鐘強曾傳嫩昆嬌濕蘇夢艷適教學反思:主備人:楊志軍參與人員: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審核人:yang課題
《花鐘》教學內容
《花鐘》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2.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重點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難點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課時第二課時教學準備課件教學流程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回憶引導生疑1.復習第1自然段,引導生疑:出示各種花開放的時間,引導學生回憶誦讀課文第1自然段。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植物學家進行了研究,有什么發(fā)現?主題探究結合資料,學習第二自然段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了解植物開花時間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2.小組交流資料,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3.適時書寫有關生字詞。合作交流學習第三自然段1.聰明的植物學家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的像鐘面一樣,就是我們看到的花鐘。(出示)2.比較句子:“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知道是幾點了”這句話對嗎?文中用語言怎么敘述的?課件出現句子:齊讀“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剛剛”可以去掉嗎?為什么?“大致”還可以換成什么詞?是啊,作者用詞非常準確,這個看似用來表達模糊意思的詞語,實際反映了客觀事物真實的狀況,反映了科學家遵循客觀事實的態(tài)度,文中還有幾個這樣的詞語,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一找。課件出現詞語:大概左右往往有……的危險學以致用再讀全文,總結拓展1.再一次有感情朗讀全文,找出你喜歡的好詞佳句2.師總結:作者之所以能寫出這么精彩的文章,是他留心觀察,不斷探索的結果。我們也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發(fā)現探索美麗的大自然。總結提升作業(yè):1.觀察一種事物,把觀察發(fā)現記錄下來。2.自己動手制作一個“花鐘”(在鐘面上寫上花朵的名字)。板書設計花鐘午時華牽?;ㄋN薇睡蓮教學反思:主備人:楊志軍參與人員: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審核人:yang課題《蜜蜂》教學內容《蜜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重點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難點.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課時兩課時教學準備搜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教學流程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1.回憶舊知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2.導入新課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主題探究1.循序漸進讀課文。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2.互幫互助學生字。(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一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合作交流細讀課文(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3)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心情又是怎樣的?(4)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學以致用指導寫字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2.抄寫詞語??偨Y提升練習默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板書設計:蜜蜂論、試、驗、袋、證、概、阻教學反思:主備人:楊志軍參與人員: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審核人:yang課題《蜜蜂》教學內容《蜜蜂》(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2.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重點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難點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課時兩課時教學準備課件教學流程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是怎么做的。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主題探究一、賞讀片斷,表達感情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自然段。(1)自由朗讀第自然段。(2)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3)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2.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只,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1)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么不同?(2)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可能會遭遇到什么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3)其他同學點評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窘巧珦Q位,使學生入情入境,啟發(fā)想象,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浚?)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著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合作交流1.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心情又是怎樣的?2.學生自讀體會。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二、再思導疑,再激興趣1.誘導生疑:讀了第自然段以后,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2.學生發(fā)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fā)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3.教師引導。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好嗎?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最后一段,或指名讀,或小組讀。5.教師再引導。(1)對于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交流嗎?(2)小結;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學以致用1.快速默讀,畫出體現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1)實驗的目的是什么?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2)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huán)節(jié)?捉自家蜜蜂,便于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為了與其他蜜蜂區(qū)別;在兩里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紤]周密,體現作者做事嚴謹。(3)實驗的結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有明確的一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偨Y提升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板書設計蜜蜂蜜蜂回家遭遇心情教學反思:主備人:楊志軍參與人員: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審核人:yang課題《玩出了名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玩出了名堂》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fā)奇想,把兩片放大鏡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fā)現,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fā)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fā)明發(fā)明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考慮,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啟發(fā)同學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可能會有所發(fā)現,從而激發(fā)同學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習慣。教學目標認識“閱、固、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等17年詞語。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難點讓學生知道虎文列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了啟發(fā)。課時兩課時教學準備①生字詞卡片或制成的電腦課件。②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的內容。教學流程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你們愛玩嗎?平時都玩些什么呢?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并讀題)讀題后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是誰玩出了名堂?他喜歡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3.教師導入。玩耍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主題探究由疑而入,整體感知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a.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b.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2.學生自主讀書。a.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多音字多讀幾遍。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3.檢查自學。a.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b.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c.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合作交流1.多遍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2.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3.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4、指導朗讀。能用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嗎?學以致用1.練習寫“堂、鏡、閑、待、閱”這五個字。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3.當堂展評??偨Y提升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板書設計:玩出了名堂堂、鏡、閑、待、閱教學反思:主備人:楊志軍參與人員: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審核人:yang課題《玩出了名堂》教學內容《玩出了名堂》(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2、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和收獲。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難點讓學生知道虎文列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了啟發(fā)。課時兩課時教學準備課件教學流程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1.聽寫上堂課學的生字新詞。2.用自己的話說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怎么做放大鏡、玩放大鏡的。主題探究繼續(xù)讀書,了解“名堂”1.教師引言: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鏡,玩出了樂趣。則在玩放大鏡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讓我們跟隨著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嗎?2.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a.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fā)現了什么?b.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fā)感想。3.交流討論c.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d.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jié)。e.有新的發(fā)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4.轉換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fā)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5.朗讀體會感情。請同學們朗讀“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體會感情。6.表達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fā)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畫龍點睛地點撥、一定)合作交流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2.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3.交流討論:a.“小人國”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4.指名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議議發(fā)現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5.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學以致用1.出示生字卡片或顯示電腦課件中的生字:腿、隨、調、簡、拜、訪、具。2.學生說說怎樣把這些字寫得正確、漂亮。3.學生練寫生字,當堂展評??偨Y提升1.教師引述。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fā),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2.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小結: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科學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的出發(fā)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chuàng)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鐘表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后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同學們會對這些事例有所了解,可以交流交流。板書設計:玩出了名堂玩樂趣收獲啟發(fā)教學反思:主備人:楊志軍參與人員: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審核人:yang課題《找駱駝》教學內容找駱駝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2.理解詞語:商人、至于、究竟。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反復讀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對話,從后面的對話證實結論的正確,是觀察與推斷的結果。難點理解老人為什么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則清楚。課時一課時教學準備課件教學流程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一、激趣導入.揭題(一)猜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動物和大家一起學習,你們猜猜它的名字。(出示謎面)同學們都很聰明。二、談話揭題,整體感知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找駱駝》。這是一則讀后會讓人變得更聰明的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怎樣一個故事。2.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前面作了提示,指名學生朗讀4.學習提示讓我們思考什么問題?5.這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來研究課文。主題探究初讀課文。(自由讀)按自然段讀,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商人此時的心情怎樣?你現在就是這個商人,你會怎么做?會遇到那些困難呢?合作交流(1)當商人問老人的時候,他們說了什么呢?同桌同學分角色讀(1——7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讀。如果你是商人,聽了老人的話,心里會怎樣想?指導朗讀(隨機指導老人的話,與商人越來越緊張、急切的語氣)(2)老人把駱駝的樣子說得這樣具體,又說不知道駱駝在哪,你這位商人會怎樣想?指導朗讀商人的話,讀出生氣、質問的語氣。(3)老人說的是不是真的呢?請你自己讀讀第10自然段。老人說的是真的嗎?他沒看到駱駝,為什么對情況知道得這樣清楚呢?誰能為在座的商人解釋解釋。(4)結果怎樣,齊讀第11自然段。學以致用句式訓練1.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是因為()。2.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是因為()。3.老人說駱駝缺了一顆牙齒,是因為()。根據老人這一串的推測,最后總結出:應該順著()去找,才能找到駱駝,后來,商人果然()總結提升(1)學過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2)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點撥。師小結:遇到問題,不能光著急;要冷靜,要動腦筋思考板書設計:找駱駝左腳跛左馱蜜右馱米觀察所得果然找到缺了一顆牙教學反思:主備人:楊志軍參與人員:三年級全體語文教師審核人:yang課題語文園地四教學內容口語交際觀察中的發(fā)現教學目標1.口語交際:留心觀察生活,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同學的發(fā)現,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2.習作練習:寫一則觀察日記,寫出自己觀察中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做到格式正確,內容有新鮮感,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3.自主發(fā)現:能主動發(fā)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分。4.日積月累:讀讀背背一首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人體器官的三行詞語。5.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等收集更多的資料。重點口語交際難點口語交際課時兩課時教學準備教學流程個性化設計導入新課1.激趣導入同學們,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鮮花的開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飛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有許許多多的發(fā)現。這段時間,你都作了哪些觀察?有哪些新的發(fā)現?把你觀察中的發(fā)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fā)現。如果對誰的發(fā)現感興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討。主題探究小組交流要求:組成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自己在觀察中的發(fā)現,共同分享發(fā)現的快樂,探討自然的奧秘。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說的同學要把自己的發(fā)現說得清楚、內容要具體;聽的同學要認真傾聽)a.我觀察了夜晚的天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申報參考:緊密型城市醫(yī)療集團內患者就醫(yī)行為與衛(wèi)生資源配置的協(xié)同性研究
- 2025年專題講座心得體會樣本(3篇)
- 2025年度木材行業(yè)木方材料進出口采購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現代農業(yè)園區(qū)麻石灌溉系統(tǒng)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合同爭議處理規(guī)則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交公司駕駛員服務合同標準模板3篇
- 2025年公共安全項目投標失敗應急響應與合同條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差安全教育與安全保障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境游領隊導游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夾板行業(yè)供應鏈管理合作協(xié)議4篇
- 2025貴州貴陽市屬事業(yè)單位招聘筆試和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師資培訓理論考試試題
- 期末綜合測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2024年廣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結構力學本構模型:斷裂力學模型:斷裂力學實驗技術教程
- 無人機技術與遙感
- 中醫(yī)藥適宜培訓-刮痧療法教學課件
- 免疫組化he染色fishish
- 新東方四級詞匯-正序版
- 借名購車位協(xié)議書借名購車位協(xié)議書模板(五篇)
- 同步輪尺寸參數表詳表參考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