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和DSA射線裝置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_第1頁
麗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和DSA射線裝置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_第2頁
麗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和DSA射線裝置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_第3頁
麗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和DSA射線裝置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_第4頁
麗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和DSA射線裝置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 1 14 15 17 18 20 27 31 49 77 101 1101新建改建區(qū)擴建其它-//Ⅲ類放射源;使用Ⅱ類、Ⅲ類射線裝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質,乙級、丙級非密封放射性物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開發(fā)區(qū)集團公司與麗水市人民醫(yī)院緊密配合開展“麗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號(見附件5)和(2021)142號(見附件6),該項目建設資金(包括前期費用)由麗水經2麗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項目選址于麗水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南二路與東十一路交叉口東南角地為此,麗水市人民醫(yī)院委托浙江億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麗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按照《輻射環(huán)境保護管理導則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內容和格式》39Bq。表1-1核醫(yī)學工作場所非密封放射性物質使用情況核素單人次最大使用量(Bq)每日/每年最大診療人數(shù)計劃日最大操作量(Bq)計劃年最大使用量(Bq)用途10人/2500人PET顯像備藥量99mTc9.25×10815人/3750人3.47×1012SPECT顯像89Sr5人/60人骨癌轉移治療131I(甲亢)10人/2500人9.25×1011甲亢治療131I(甲測)15/3750人5.55×106甲狀腺功能測定4表1-2本項目核醫(yī)學科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計算表核素計劃日最大使用量(Bq)計劃年最大使用量(Bq)毒性操作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用途0.01PET顯像0.01備藥量99mTc3.47×10120.01SPECT顯像89Sr0.11骨癌轉移治療131I(甲亢)9.25×10110.11甲亢治療131I(甲測)5.55×1060.115.55×105甲狀腺功能測定合計4.63×108/表1-3DSA介入診療項目建設內容及規(guī)模一覽表所在建筑射線裝置類別數(shù)量使用場所醫(yī)療綜合樓1層DSAⅡ1醫(yī)療綜合樓1層DSA機房醫(yī)療綜合樓4層DSAⅡ5醫(yī)療綜合樓4層DSA機房表1-4醫(yī)療綜合樓四周環(huán)境概況序號名稱方位距核醫(yī)學科最近距離(m)距DSA最近距離(m)1院內道路東側2院內道路南側713應急樓南側324院內道路西側645車輛洗消用房西南側436院內道路北側565表1-5醫(yī)療綜合樓內工作場所四周環(huán)境概況序號名稱方位距工作場所最近距離(m)核醫(yī)學科1設備機房、庫房、潔具間(核醫(yī)學科外)、緩沖間1、過道東側相鄰2留置室、診室、過道、緩沖間2南側相鄰3過道、地下1層停車場西側相鄰4控制廊、地下1層停車場北側相鄰5口腔科、婦科、放射科、辦公室、示教室等樓上相鄰6地下二層停車場樓下相鄰1層DSA機房7廢棄物處置間、過道東側相鄰8過道南側相鄰9設備間、備用房西側相鄰控制室、緩沖間北側相鄰急診病房樓上相鄰地下一層停車場樓下相鄰4層1#DSA機房設備間、控制室東側相鄰過道南側相鄰庫房、緩沖后室西側相鄰過道北側相鄰上人屋面、排煙機房樓上相鄰等候區(qū)、乙肝病房樓下相鄰4層2#DSA機房過道東側相鄰20大孔徑CT機房南側相鄰21過道西側相鄰22控制室、設備間北側相鄰23上人屋面樓上相鄰24血液透析區(qū)、護士站樓下相鄰4層3#DSA機房25過道東側相鄰264#DSA機房南側相鄰27過道西側相鄰28設備間、控制室北側相鄰29上人屋面樓上相鄰30血液透析區(qū)樓下相鄰4層4#DSA機房31過道東側相鄰32控制室、設備間南側相鄰633過道西側相鄰343#DSA機房北側相鄰35上人屋面樓上相鄰36血液透析區(qū)樓下相鄰4層5#DSA機房37百級區(qū)東側相鄰38Ⅰ手術室(術野手術室)、刷手區(qū)南側相鄰39控制室、過道西側相鄰40手術室、設備間北側相鄰41上人屋面、凈化機房樓上相鄰42會議室、診斷室、技師辦公室、過道樓下相鄰本項目各輻射工作場所實體邊界外50m評價范圍主要為醫(yī)院內部建筑、內部道路、停車本項目擬建地址位于浙江省麗水市麗水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成大街、江南路交叉口東南角地本項目各輻射工作場所實體邊界外50m評價范圍主要為醫(yī)院內部建筑、內部道路、停車7號),建設項目環(huán)評應論證是否符合生態(tài)環(huán)境準入清單,對不符合的依法不予審批。項目“三根據環(huán)境質量現(xiàn)狀監(jiān)測結果,本項目擬建場址周圍環(huán)境γ輻射劑圍,β表面污染水平未見異常。在落實本環(huán)評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屬于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中心城區(qū)城鎮(zhèn)生活重點管控區(qū)(Z8表1-6本項目所在管控單元分類準入清單序號符合性分析是否符合1空間布局禁止新建、擴建三類工業(yè)項目,現(xiàn)有三類工業(yè)項目改建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鼓勵現(xiàn)有三類工業(yè)項目搬遷關閉。禁止新建涉及一類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等環(huán)境健康風險較大的二類工業(yè)項目。除工業(yè)功能區(qū)(小微園區(qū)、工業(yè)集聚點)外,原則上禁止新建其他二類工業(yè)項目。現(xiàn)有二類工業(yè)項目改建、擴建,不得增加管控單元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執(zhí)行畜禽養(yǎng)殖禁養(yǎng)區(qū)規(guī)定。推進城鎮(zhèn)綠廊建設,建立城鎮(zhèn)生態(tài)空間與區(qū)域生態(tài)空間的有機聯(lián)系。本項目不屬于工業(yè)項目;項目不屬于畜禽養(yǎng)殖,滿足該區(qū)“空間布局約束”是2污染物排放管控嚴格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根據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改善目標,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污水收集管網范圍內,禁止新建除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外的入河(或湖)排污口,現(xiàn)有的入河(或湖)排污口應限期拆除,但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規(guī)定必須單獨設置排污口的除外。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提標改造,加快完善城鄉(xiāng)污水管網,加強對現(xiàn)有雨污合流管網的分流改造,推進生活小區(qū)“零直排”區(qū)建設。加強噪聲和臭氣異味防治,強化餐飲油煙治理,嚴格施工揚塵監(jiān)管。加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與修復。本項目合理可行、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的“三廢”處理措施,對環(huán)境的影響很小,不涉及污染物排放總量。是3環(huán)境風險合理布局工業(yè)、商業(yè)、居住、科教等功能區(qū)塊,嚴格控制噪聲、惡臭、油煙等污染排放較大的建設項目布局。項目為核技術利用項目,評價范圍主要為醫(yī)院內部及院外江南路,項目選址和布局合理。項目主要環(huán)境影響為電離輻射,不屬于噪聲、惡臭、油煙等污染物排放較大的建設項目。是4資源開發(fā)效率要求全面開展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推進節(jié)水產品推廣普及,限制高耗水服務業(yè)用水,到2020年,縣級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項目使用清潔能源,運行過程推進清潔生產理念,節(jié)約資源,提高能源有效利用。是本項目屬于核技術在醫(yī)學領域內的運用。本項目核醫(yī)學科項目符合《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9移動與遠程診療設備,新型基因、蛋白和細胞診斷設備”,均屬于國家鼓勵類產業(yè)以接受的。符合《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實踐正當性的要員48名。所有擬新配備輻射工作人員均外部招聘,不兼職其他輻射崗位。本項目核醫(yī)學科核素分裝、取藥、注射護士人員4名,PET名,診斷、閱片(兼搶救)醫(yī)生3人,甲亢及甲測(兼搶救)醫(yī)生1人;DSA擬新增輻射工(3)輻射工作期間,要求輻射工作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建立個人劑量檔案并終生存檔保存,個人劑量計每三個月送檢一次。麗水市人民醫(yī)院開展了2021年度輻射工作人員劑量監(jiān)測,由結果可以看出:麗水市人民醫(yī)院現(xiàn)有輻射工作人員2021年度個人劑量無監(jiān)測異常,符合《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中對輻射工作人員要求的劑量(4)麗水市人民醫(yī)院現(xiàn)有輻射工作場所設置有電離輻射警示牌、報警裝置和工作狀態(tài)指(5)麗水市人民醫(yī)院每年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輻射工作場所和設備性能進行年度監(jiān)民醫(yī)院現(xiàn)已采取的輻射工作場所防護措施能夠滿足已開展核技術利用項目的輻射安全防護要(6)麗水市人民醫(yī)院已制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醫(yī)院每年均定期開展輻射事故應急射安全與防護制度執(zhí)行情況等情況進行年度總結和評估,表1-7麗水市人民醫(yī)院現(xiàn)有射線裝置一覽表序號裝置名稱類別數(shù)量型號工作場所環(huán)評情況驗收情況1CT機Ⅲ1Aquilion放射科:3樓1號機房2019331102000000142CT機Ⅲ1BrightSpeed放射科:3樓2號機房麗環(huán)建[2014]4號麗環(huán)輻函1號3CT機Ⅲ1SOMATOMScope放射科:3樓3號機房2020331102000001634DRⅢ1AxiomAristosVX放射科:3樓4號機房浙環(huán)開建[1997]54號浙環(huán)輻驗[2004]24號5DRⅢ1Ysio放射科:3樓5號機房麗環(huán)建[2014]4號麗環(huán)輻函1號6多功能胃腸造影機Ⅲ1PlessartEX8放射科:3樓6號機房麗環(huán)建[2014]4號麗環(huán)輻函1號7數(shù)字化乳腺X射線機Ⅲ1Seleniadimensions放射科:3樓7號機房麗環(huán)建[2005]53號麗環(huán)驗[2013]3號8口腔全景X線診斷機Ⅲ1ORTHOPHOSXG5cEPH放射科:3樓8號機房2020331102000001639可移動C型臂X線系統(tǒng)Ⅲ1BvEndura放射科:門診5樓ERCP201933110200000014DRⅢ1Ysion放射科:體檢中心DR機房麗環(huán)建[2014]4號麗環(huán)輻函1號CTⅢ1NeuViz16Platinum放射科:1樓10號機房201933110200000014DRⅢ1NOVAFA-C放射科:1樓9號機房201933110200000014可移動X線診斷系統(tǒng)Ⅲ1DRX-Evolution放射科:門診樓浙環(huán)開建[1997]54號浙環(huán)輻驗[2004]24號可移動X線診斷系統(tǒng)Ⅲ1SM-32HF-B-D-C放射科:外科樓201933110200000014X射線骨密度儀Ⅲ1DPXBravo放射科:6樓骨密度室201933110200000014血管造影系統(tǒng)Ⅱ1AlluraxperFD20介入科:介入1號機房浙環(huán)開建[1997]54號浙環(huán)輻驗[2004]24號可移動C型臂X線系統(tǒng)Ⅲ1Bvlibra手術室:手術室201933110200000014可移動C型臂X線系統(tǒng)Ⅲ1CompactL手術室:手術室201933110200000014可移動C型臂X線系統(tǒng)Ⅲ1ARCADISOrbic手術室:手術室麗環(huán)建[2005]53號麗環(huán)驗[2013]3號20直線加速器Ⅱ1Synergy放療科:加速器機房麗環(huán)建[2013]38號麗環(huán)輻函1號21碎石機Ⅲ1ZH-VC放射科:門診4樓碎石機房20203311020000016322血管造影系統(tǒng)Ⅱ1ArtisQCeiling介入科:介入2號機房麗環(huán)建[2020]13號23可移動C型臂X線系統(tǒng)Ⅲ1ARCADISOrbic手術室:手術室202033110200000163表1-8麗水市人民醫(yī)院現(xiàn)有非密封放射性物質一覽表核素場所等級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操作量(Bq)環(huán)評情況驗收情況99mTc乙2.96×1012《麗水市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增加核素種類及用量項目輻射安全分析報告》浙環(huán)輻驗[2004]24號89Sr乙2.96×1010乙2.96×1083.552×1010125I(粒子源)丙2.37×1064.74×1011202133110200000038丙5浙環(huán)開建[1997]54號浙環(huán)輻驗[2004]24號表1-9麗水市人民醫(yī)院現(xiàn)有密封源一覽表核素名稱活度(Bq)數(shù)量分類用途環(huán)評情況驗收情況192IrⅢ類后裝治療機浙環(huán)開建[1997]54號浙環(huán)輻驗[2004]24號序號核素名稱總活度(Bq)/活度(Bq)×枚數(shù)類別活動種類用途使用場所貯存方式與地點備注無////////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對其要說明是何種核素以及產生的中子流強度(n/s)。序號核素名稱理化性質活動種類實際日最大操日等效最大操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場所貯存方式與地點1液態(tài)低毒半衰期109.8min使用PET顯像很簡單操作醫(yī)療綜合樓地下1層核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按需訂購,貯存于源庫,核醫(yī)學科門診使用2液態(tài)低毒半衰期109.8min使用備藥源的貯存399mTc液態(tài)低毒半衰期為6.02h使用3.47×1012SPECT顯像很簡單操作按需訂購,貯存于源庫,核醫(yī)學科門診使用489Sr液態(tài)中毒半衰期50.53d使用骨癌轉移治療簡單操作按需訂購,貯存于源庫,核醫(yī)學科門診使用5131I(甲液態(tài)中毒半衰期8.02d使用甲亢治療簡單操作按需訂購,貯存于源庫,核醫(yī)學科門診使用6131I(甲測)液態(tài)中毒半衰期8.02d使用甲狀腺功能測定簡單操作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見《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一)加速器:包括醫(yī)用、工農業(yè)、科研、教學等用途的各種類型加速器序號裝置名稱類別數(shù)量型號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活動種類額定電流(mA)/劑量率(Gy/h)用途工作場所備注無///////////(二)X射線機,包括工業(yè)探傷、醫(yī)用診斷和治療、分析等用途序號裝置名稱類別數(shù)量型號最大管電壓(kV)最大管電流(mA)用途工作場所備注1DSAII1未定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醫(yī)療綜合樓1層DSA機房本次新增2DSAII1未定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醫(yī)療綜合樓4層1#DSA機房本次新增3DSAII1未定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醫(yī)療綜合樓4層2#DSA機房本次新增4DSAII1未定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醫(yī)療綜合樓4層3#DSA機房本次新增5DSAII1未定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醫(yī)療綜合樓4層4#DSA機房本次新增6DSAII1未定影像診斷和介入治療醫(yī)療綜合樓4層5#DSA機房本次新增7PET/CTⅢ1未定顯像診斷醫(yī)療綜合樓地下1層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本次新增8SPECT/CTⅢ1未定顯像診斷醫(yī)療綜合樓地下1層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本次新增(三)中子發(fā)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號名稱類別數(shù)量型號最大管電壓(kV)最大靶電流(μA)中子強度(n/s)用途工作場所氚靶情況備注活度(Bq)貯存方式數(shù)量無/////////////表s廢棄物(重點是放射性廢棄物)名稱狀態(tài)核素名稱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總量排放口濃度暫存情況最終去向放射性廢氣氣態(tài)/////設置獨立排風裝置排入大氣,擬設置二級活性炭吸附處理裝置。放射性廢水液態(tài)/放射性廢水排入衰變池滿足《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中廢水衰變時間和GB18466-2005規(guī)定的總β限值后進入醫(yī)院污水處理站,進一步處理后執(zhí)排入市政管網。99mTc//1160.33Bq13923.96Bq0.12Bq/L沾有放射性核素的棉棒、注射器、廢活性炭等放射性固廢/10.42kg125kg/收集于鉛廢物衰變箱,置于廢棄物處置間貯存。超過30天,含89Sr的固廢暫存超過505天,含131I的固廢暫存超過180天,滿足(HJ1188-2021)中放射性固廢解控要求。99mTc/15.63kg187.5kg/89Sr/0.25kg3kg//10.42kg125kg//15.63kg187.5kg/非放氣態(tài)廢棄物氣態(tài)氮氧化物極少量極少量//經各排風管道排至樓頂3注:1.常規(guī)廢棄物排放濃度,對于液態(tài)單位為mg/L,固體為mg/kg,氣態(tài)為mg/m;年排放總量用kg。32.含有放射性的廢物要注明,其排放濃度、年排放總量分別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評價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9號,2015年1););););(5)《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生),);(7)《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2021年修正)》(生態(tài)環(huán)境););););(12)《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jiān)督管理辦法》,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令第9(14)《關于啟用環(huán)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的公告》,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公告2019年第39(15)《關于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和(16)《關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17)《浙江省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辦法》,2021年省政府令第388號,2021(19)《浙江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浙江省衛(wèi)生健康委););););););););件的內容和格式》(HJ10.1-2016)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本項目的評價范圍為核醫(yī)學科、DSA機表7-1本項目環(huán)境保護目標一覽表方位敏感點位置描述環(huán)境保護目標規(guī)模與保護目標最近距離人員類別年劑量管理約束值醫(yī)療綜合樓1層DSA機房DSA機房內醫(yī)療綜合樓1層DSA機房輻射工作人員/職業(yè)5mSv北側控制室輻射工作人員2人相鄰職業(yè)5mSv東側廢棄物處置間、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南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西側備用房公眾約5人次/天相鄰公眾北側緩沖間公眾約5人次/天相鄰公眾上方急診病房公眾約30人次/天相鄰公眾下方地下1層停車場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醫(yī)療綜合樓4層1#DSA機房DSA機房內醫(yī)療綜合樓4層1#DSA機房輻射工作人員/職業(yè)5mSv東側控制室輻射工作人員2人相鄰職業(yè)5mSv南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西側庫房、緩沖后室公眾約10人次/天相鄰公眾北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上方上人屋面、排煙機房公眾約5人次/天相鄰公眾下方等候區(qū)、乙肝病房公眾約30人次/天相鄰公眾醫(yī)療綜合樓4層2#DSA機房DSA機房內醫(yī)療綜合樓4層2#DSA機房輻射工作人員/職業(yè)5mSv北側控制室輻射工作人員2人相鄰職業(yè)5mSv東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南側大孔徑CT機房非本機房輻射約50人次/天相鄰公眾工作人員與公眾西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上方上人屋面公眾約5人次/天相鄰公眾下方血液透析區(qū)、護士站公眾約30人次/天相鄰公眾醫(yī)療綜合樓4層3#DSA機房DSA機房內醫(yī)療綜合樓4層3#DSA機房輻射工作人員/職業(yè)5mSv北側控制室輻射工作人員2人相鄰職業(yè)5mSv東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南側醫(yī)療綜合樓4層4#DSA機房公眾約10人次/天相鄰公眾西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上方上人屋面公眾約5人次/天相鄰公眾下方血液透析區(qū)公眾約30人次/天相鄰公眾醫(yī)療綜合樓4層4#DSA機房DSA機房內醫(yī)療綜合樓4層4#DSA機房輻射工作人員/職業(yè)5mSv南側控制室輻射工作人員2人相鄰職業(yè)5mSv東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西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北側醫(yī)療綜合樓4層3#DSA機房公眾約10人次/天相鄰公眾上方上人屋面公眾約5人次/天相鄰公眾下方血液透析區(qū)公眾約30人次/天相鄰公眾醫(yī)療綜合樓4層5#DSA機房DSA機房內醫(yī)療綜合樓4層5#DSA機房輻射工作人員/職業(yè)5mSv西側控制室輻射工作人員2人相鄰職業(yè)5mSv東側百級區(qū)公眾約10人次/天相鄰公眾南側手術室(術野手術室)公眾約10人次/天相鄰公眾西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北側手術室公眾約10人次/天相鄰公眾上方上人屋面、凈化機房公眾約5人次/天相鄰公眾下方會議室、診斷室、技師辦公室、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本項目DSA50米范圍內南側院內道路公眾約300人次/天公眾應急樓公眾約500人次/天32m公眾西南側車輛洗消用房公眾約50人次/天43m公眾西側院內道路公眾約300人次/天公眾醫(yī)療綜合樓公眾約800人次/天3-50m公眾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東側設備機房、庫房、潔具間(核醫(yī)學科外)、緩沖間1、過道公眾約20人次/天相鄰公眾南側緩沖間2公眾約40人次/天相鄰公眾西側過道、地下1層停車場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北側過道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院內道路公眾約300人次/天公眾工作場所內分裝注射室輻射工作人員4/職業(yè)5mSvPET機房與SPECT機房輻射工作人員/職業(yè)5mSv控制廊輻射工作人員相鄰職業(yè)5mSv上方口腔科、婦科、放射科、辦公室、示教室等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下方地下2層停車場公眾約100人次/天相鄰公眾醫(yī)療綜合樓公眾約800人次/天3-50m公眾衰變池東側醫(yī)療綜合樓公眾約800人次/天33m公眾西側江南路公眾約500人次/天公眾上方綠化帶公眾約300人次/天相鄰公眾注:DSA配套設施只為開展介入手術服務,手術期間其他人員不得進入,介入醫(yī)護人員在術前術后在配套設施區(qū)域活動,各司其職,因此設備間和刷手區(qū)不作為環(huán)境保護目標。7.3.1劑量限值和劑量管理約束值依據《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的規(guī)定,以及根據本項目特點并遵循輻射防護最優(yōu)化原則,從事表7-2劑量限值的相關內容相關條款具體內容B1.1職業(yè)照射B應對任何工作人員的職業(yè)照射水平進行控制,使之不超過下述限值:a)由審管部門決定的連續(xù)5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c)眼晶體的年當量劑量不超過150mSv;d)四肢(手和足)或皮膚的年當量劑量不超過500mSv。B1.2公眾照射B1.2.1實踐使公眾中有關關鍵人群的成員所受到的平均劑量估計值不應超過下述限值:a)年有效劑量,1mSv。表7-3劑量劑量約束值場所名稱劑量約束值(mSv/a)取值依據職業(yè)照射公眾照射核醫(yī)學5.00.1《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第4.4.2條款:“一般情況下,職業(yè)照射的劑量約束值不超過5mSv/a;公眾照射的劑量約束值不超過0.1mSv/a”。DSA機房5.00.1《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第B1.1.1條款關于劑量限值的規(guī)定及第條款:“劑量約束值通常應在公眾照射劑量限值10%~30%(即0.1mSv/a~0.3mSv/a)的范圍之內”,本次評價公眾保守取相應劑量限值的10%作為本項目劑量約束值管理目標。輻射工作人員保守取相應劑量限值的25%作為劑量約束值管理目標,手部當量劑量約束值取值125mSv/a;眼晶狀體當量劑量約束值取值37.5mSv/a。7.3.2核醫(yī)學科輻射工作場所評價標準):4.3.2核醫(yī)學工作場所的控制區(qū)主要包括回旋加速器機房、放射性藥物合成和分裝室、放4.3.3核醫(yī)學工作場所的監(jiān)督區(qū)主要包括回旋加速器和顯像設備控制室、衛(wèi)生通過間以及4.3.4控制區(qū)的入口應設置規(guī)范的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及標明控制區(qū)的標志,監(jiān)督區(qū)入口處表7-4非密封源工作場所的分級級別具體內容甲>4×109乙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實際日操作量(Bq)與該核素毒性組別修根據《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及《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表7-5工作場所放射性表面污控制水平表面類型β放射性物質(Bq/cm2)工作臺、設備、墻壁、地面控制區(qū)1)監(jiān)督區(qū)4工作服、手套、工作鞋控制區(qū)4監(jiān)督區(qū)手、皮膚、內衣、工作襪1)該區(qū)內的高污染子區(qū)除外根據《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中的相關規(guī)定,本項目核醫(yī)學科輻表7-6本項目核醫(yī)學科屏蔽體外周圍劑量當量率控制水平場所位置劑量率控制水平核醫(yī)學科距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控制區(qū)內房間防護門、觀察窗和墻壁外表面30cm處;手套箱、注射窗等設備外表面30cm處人員操作位;固體放射性廢物收集桶、曝露于地面致使人員可以接近的放射性廢液收集罐體和管道外表面30cm處。<2.5μSv/h控制區(qū)屏蔽墻外的房間為人員偶然居留的設備間等區(qū)域<10μSv/h手套箱或通風櫥非正對人員操作位表面<25μSv/h根據《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中相關規(guī)定,結合本項目核素使用b)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24小時的放射性廢液暫),何時間段內在進行實踐的場所存在的給定核素的總活度或表7-7本項目涉及放射性核素的豁免活度濃度與豁免活度(摘自附錄A中表A1)核素活度濃度/(Bq/g)活度/Bq1E+011E+0699mTc1E+021E+0789Sr1E+031E+061E+021E+06根據《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中相關規(guī)定,固體放射性廢物暫存固體放射性廢物暫存時間滿足下列要求的,經監(jiān)測輻射劑量表面污染小于0.08Bq/cm2、β表面污染小于0.8Bq/cm2的,可對廢物清潔解控并作為醫(yī)療廢物根據《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6.3.4放射性物質的合成、分裝以及揮發(fā)性放射性核素的操作應在手套箱、通風櫥等密閉6.3.5設有通風櫥、手套箱等場所的通風系統(tǒng)排氣口應高于本建筑物屋頂,盡可能遠離鄰流,對排出工作場所的氣體進行過濾凈化,7.4.2應定期檢查通風系統(tǒng)過濾凈化器的有效性,及時更換失效的過濾器,更換周期不能超過廠家推薦的使用時間。更換下來的過濾器按放射性固體表7-8操作不同活度的核素時防護通風柜(本項目為手套箱)的屏蔽厚度操作活度(MBq)18F屏蔽厚度(mm)131I屏蔽厚度(mm)3700240227400200245251480040035029表7-9X射線設備機房(照射室)使用面積及單邊長度設備類型機房內最小有效使用面積bm2機房內最小單邊長度cmCT機(不含頭顱移動CT)304.5單管頭X射線設備a(含C形臂,乳腺CBCT)203.5a單管頭、雙管頭或多管頭X射線設備的每個管球各安裝在1個房間內。b機房內有效使用面積指機房內可劃出的最大矩形的面積。c機房內單邊長度指機房內有效使用面積的最小邊長。表7-10不同類型X射線設備機房的屏蔽防護鉛當量厚度要求機房類型有用線束方向鉛當量mmPb非有用線束方向鉛當量mmPb標稱125kV以上的攝影機房3.02.0標稱125kV及以下的攝影機房2.0C形臂X射線設備機房2.02.0CT機房(不含頭顱移動CT)CT模擬定位機房2.5表7-11個人防護用品好輔助防護設施配置要求放射檢查類型工作人員受檢者個人防護用品輔助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輔助防護設施CT體層掃描(隔室)——鉛橡膠性腺防護圍裙(方形)或方巾、鉛橡膠頸套選配:鉛橡膠帽子—介入放射學操作套、鉛防護眼鏡、介入防護手套選配:鉛橡膠帽子鉛懸掛防護屏/鉛防/床側防護屏選配:移動鉛防護屏風鉛橡膠性腺防護圍裙(方形)或方巾、鉛橡膠頸套選配:鉛橡膠帽子—注1:“—”表示不做要求。注2:各類個人防護用品和輔助防護設施,指防電離輻射的用品和設施。鼓勵使用非鉛材料防護用品,特別是非鉛介入防護手套。7.3.4工作場所中臭氧、氮氧化物濃度限值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19)及其第1號修改單:工作場所空氣中臭氧的最高容許濃度為0.3mg/m3、氮氧化物的時間加權平8.1項目地理位置和場所位置8.2.1環(huán)境介質中輻射環(huán)境質量科擬建場所、DSA擬建場所、擬建應急樓以及擬建車輛洗消用房作為監(jiān)測點位,監(jiān)測點位見圖8-1監(jiān)測點位圖8.3監(jiān)測方案、質量保證措施及監(jiān)測結果表8-1監(jiān)測設備檢測儀器X、Y輻射周圍劑量當量率儀α、β表面污染儀儀器型號6150AD6/H(內置探頭:6150AD-b/H外置探頭:6150AD6/H)CoMo-170儀器編號167510+1654559950生產廠家Automess德國NUVIA量程內置探頭:0.05μSv/h~99.99μSv/h外置探頭:0.01μSv/h~10mSv/hβ/γ:0-20000cps能量范圍內置探頭:20keV-7MeV≤±30%外置探頭:60keV-1.3MeV≤±30%---檢定證書編號2022H21-20-38136050022021H21-20-3356605001檢定證書有效期2021年06月15日至2022年06月檢定單位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華東國家計量測試中心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華東國家計量測試中心校準因子Cf/表面活度響應(β:52.7)s-1Bq-1cm2探測限≥10nSv/hβ:≥0.06Bq/cm2根據《環(huán)境γ輻射劑量率測量技術規(guī)范》(HJ1157-2021)和《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HJ61-2021)中有關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測質量保證一般程序和實驗室的質量體系文件(包括質量手③合理布設監(jiān)測點位,保證各監(jiān)測點位布設過程質量控制,嚴格按照《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及儀器作⑤監(jiān)測方法采用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標準,監(jiān)測人員經考核并表8-2輻射現(xiàn)狀水平監(jiān)測結果點位編號點位描述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nGy/h)β表面污染(Bq/cm2)平均值標準差核醫(yī)學科擬建場所5<LLD2#醫(yī)療綜合樓1層DSA機房擬建地點3<LLD3#醫(yī)療綜合樓4層DSA機房擬建地點3<LLD4#擬建應急樓30.075#擬建車輛洗消用房3<LLD注:1、本次測量時,測量儀器探頭垂直向下,距地面的參考高度為lm,儀器讀數(shù)穩(wěn)定后,以10s為間隔讀取10個數(shù)據;2、本次監(jiān)測設備測量讀數(shù)的空氣比釋動能和周圍劑量當量的換算系數(shù)參照JJG393,使用137Cs作為檢定/校準參考輻射源時,換算系數(shù)取1.20Sv/Gy;3、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均已扣除宇宙射線響應值30nGy/h,本樣品中建筑物對宇宙射線的屏蔽修正因子,1#~5#點位取1;4、β表面污染的探測限為0.06Bq/cm2,記為LLD;nGy/h之間;根據《浙江省環(huán)境天然貫穿輻射水平調查研究》可知,麗水市道路上γ輻射空氣墻體砌筑設備安裝與調試墻體砌筑設備安裝與調試場地清理、裝修揚塵、廢水、噪聲、固體廢物包裝廢物、X射線、臭氧、氮氧化物揚塵、廢水、噪聲、固體廢物圖9-1本項目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huán)節(jié)圖施工設備應考慮選擇低噪音設備,施工過程本項目調試階段PET/CT與DSA會產生X射線,同時會產生少量的識,避免無關人員靠近,經墻體的屏蔽及距離衰減用于SPECT顯像,新增放射性核素89Sr用于骨癌轉移治療,新增放射性核素131I用于甲亢治表9-1本項目核醫(yī)學科放射性核素的性能參數(shù)核素半衰期衰變類型毒性α/β最大能量MeV物理性態(tài)光子能量(MeV)周圍劑量當量率常數(shù)(裸源)μSv·m2/MBq·h用途min低毒0.63(+)液態(tài)0.5110.143PET顯象診斷99mTc6.02h同質異能躍遷低毒/液態(tài)0.1400.0303SPECT顯象診斷89Sr50.53d1.488*液態(tài)//骨癌轉移治療8.02d0.602液態(tài)0.284,0.365,0.6370.0595狀腺功能測定*注:89Srα/β最大能量取值保守取《輻射防護手冊——第一分冊》(李德平、潘自強主編)表1.11中的值。18F、99mTc、131Iα/β最大能量取值根據《核醫(yī)學放射防護要求》(GBZ120-2020)表H.1中的值。PET/CT:PET/CT掃描儀由PET掃描儀和CT掃描儀組成。PET掃描系統(tǒng)主要由掃描儀、顯像床、電子柜、操作工作站、分析工作站和影像硬拷貝等組成,是決定圖像質量的基礎。CTSPECT/CT: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探頭、旋轉運動機架、計算機及其輔助A、PET/CT:PET(PositronEmissionTomog),物學顯示的影像技術;同時結合應用高檔多排CT技術進行精確定位,可以精確地提供靶器官兩側,距患者約30cm。給藥后的病人根據需要在注射后等候室觀察20min后,在PET/CT機房線經碘化鈉晶體產生閃光,閃爍光子再與光電倍增管的光電效應產生的光電子經光電倍增管的聯(lián)極倍增放大后在陽極形成電脈沖,其經過放大器成Y信號經處理后加入顯示器偏轉極,Z信號加入啟揮極,從而在熒光屏上形成閃爍影像。利用是單光子發(fā)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儀和CT一體化組合的影像診斷設備,將功能代謝與解剖結構完美結合顯示成像,是目前臨床核醫(yī)學最廣89Sr治療:靜脈注射趨骨性放射性藥物如89Sr等,通過高度選擇性聚集在病變部位的學梯度從血循環(huán)中濃聚131I,因此,病人口服的131I藥劑大都聚集在甲狀E、甲亢治療:甲狀腺細胞對碘化物具有特殊度選擇性吸收,甲亢病人的甲狀腺中功能亢進的病變組織比一般的甲狀醫(yī)院擬使用的碘[131I]化鈉口服液(簡稱131I),用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的治療。131I屬中毒組表9-2工作負荷表核素單人次最大使用量(Bq)每日/每年最大診療人數(shù)計劃日最大操作量(Bq)計劃年最大使用量(Bq)用途3.7×108(10mCi)10人/2500人PET顯像備藥量99mTc9.25×108(25mCi)15人/3750人3.47×1012SPECT顯像89Sr1.48×108(4mCi)5人/60人骨癌轉移治療131I(甲亢)3.7×108(10mCi)10人/2500人9.25×1011甲亢治療131I(甲測)3.7×105(0.01mCi)15/3750人5.55×106甲狀腺功能測定);PET/CT系統(tǒng)診斷工藝流程及產污位置圖分別如圖9-2PET/CT顯像檢查具體工藝流程及產污環(huán)節(jié)示意圖);圖9-3SPECT顯像檢查具體工藝流程及產污環(huán)節(jié)示意圖短暫觀察無礙后,可由病人出口直接離開核醫(yī)學科。89Sr核素治療工藝流程及產污環(huán)節(jié)見圖圖9-489Sr治療具體工藝流程及產污環(huán)節(jié)示意圖另取等量的131I放入頸部模型中作為標準源。于服藥后2h、4h和24h分別測量甲狀腺部位、圖9-5甲功測定具體工藝流程及產污環(huán)節(jié)示意圖觀察約10min無礙后,離開核醫(yī)學科。圖9-6甲亢治療具體工藝流程及產污環(huán)節(jié)示意圖根據《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本項目部分放射性核素放射治療表9-3放射治療患者出院時體內放射性核素活度的要求放射性核素患者出院時體內放射性活度要求(MBq)89Sr≤200≤400本項目89Sr患者和131I患者單人次最大用藥量均低于《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定放射性藥物管理制度,做好放射性藥物的臺賬管理。18F早上、中午各送一次藥,其余核素射窗口,18F在北側注射窗口注射,99mTc、89Sr在南側注射窗口注射,完成施藥后檢測表面污分裝注射室遙控操作。醫(yī)護人員從核醫(yī)學科南側根據預約安排的時間,受檢者/患者在護士站咨詢和等候廳接受問診、宣教,通過核醫(yī)學PET/CT檢查患者在注射窗口進行藥物注射,之后進入PET/CT候診室進行候診,待放射擬設10mmPb的鉛屏風分隔不同核素患者)留觀,在留觀室觀察半小時后從西北側出口離開骨癌患者在注射窗口進行藥物注射,觀察無礙后,該路徑上,受檢者/患者出入口(病人走廊出入口)均設置為單向門禁,僅允許受檢者圖9-7核醫(yī)學科人員路徑圖圖9-8DSA射線裝置整體外觀示意圖手術、宮頸癌的介入手術等類型。一天工作8小時,年工作250天。DSA正常運參與DSA介入手術的醫(yī)生每年最大手術表9-4本項目擬建每臺DSA最大工作負荷射線裝置工作狀態(tài)平均每臺手術最長出束時間(min)全年開展手術量設備年總出束時間單個醫(yī)生年最大受單個護士年最大受單個技師年最大受DSA減影2600206.676.67透視30300),圖9-9DSA工作流程及產污環(huán)節(jié)示意圖工作人員路徑:醫(yī)療綜合樓1層DSA機房工作人員從東北側進入,通過醫(yī)護準備間進入控制室;4層1#DSA機房、2#DSA機房、3#DSA機房、4#DSA機房工作人員從東北側進入,通過過道進入控制室;4層5#DSA機房工作人員從西北側進入,通過過道進入控制室。技師在控制圖9-101層DSA機房人流路徑規(guī)劃示意圖圖9-114層DSA機房人流路徑規(guī)劃示意圖核醫(yī)學科污染源項分析18F發(fā)射的正電子(β+射線)與負電子相結合,能產生湮沒γ光子輻射,同時產生β射線。131表9-5γ輻射源項源項核素病人單次最大使用量(MBq)裸源劑量率常數(shù)μSv?m2(h?MBq)-11m處周圍劑量當量率(μSv/h)PET/CT顯像3700.14352.91SPECT/CT顯像99mTc7400.030322.42甲亢治療131I(甲亢)3700.059522.02131I(甲測)0.370.05952.20×10-2表9-6韌致輻射源項位置核素源活度A(Bq)Eb(MeV)注射位89Sr0.496取藥89Sr0.496手套箱89Sr0.496于診斷目的的每一個X線管必須封閉在管套內,以使得位于該套內的X射線管在制造廠規(guī)定的每個額定值時,離焦點1米處所測得的泄漏輻射在空氣中的比釋動),表9-7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放射性廢水排放一覽表場所名稱用水類別產生來源用水定額用水量年最大用水量產污系數(shù)產生量(m3/d)*處理設施核醫(yī)學科門診患者排泄、清洗100L/d25m3/a0.90.31衰變池99mTc排泄、清洗150L/d37.5m3/a0.9131I(甲亢)排泄、清洗100L/d25m3/a0.9醫(yī)護人員清洗、淋浴50L/d/50L/d12.5m3/a0.9場所清洗保潔、清洗100L/d/100L/d25m3/a0.9事故應急應急、清洗100L/次/100L/次0.2m3/a1注:*日廢水量按一年365天計算。放射性廢物主要是工作人員操作過程產生的服藥杯子、注射器、131I(甲測),3750人次/年。按放射性固廢產生量約0.05kg/人次,則本項目核醫(yī)學科產生的亢)放射性固廢約125kg/年,131I(甲測)放射性固廢約187.5kg/年。另外活性炭1次裝量約過程中的主要污染源項為X射線,只有在開機狀X射線因與空氣發(fā)生電離作用產生少量臭氧和氮DSA在事故工況下的污染因子和污染途徑與正常工況下基本相同,發(fā)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表10輻射安全與防護置遠離周邊高層建筑,符合《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物處置間,18F注射后患者位于PET注射后等候間候檢,99mTc注射后患者位于SPECT注射后等表10-1本項目核醫(yī)學科位置及四周布局一覽表序號輻射場所東南西北上下1核醫(yī)學科設備機房、庫房、潔緩沖間1、過道留置室、診室、過道、緩沖間21層停車場院內道路、控制廊、地下1層停車場放射科、辦公室、示教室等地下2層停車場準》(GB18871-2002)的要求在放射根據《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防護手段安全措施,但要定期檢測其輻射劑量率。在正常工作過程中,監(jiān)督區(qū)內不得有無關);c、運用行政管理程序(如進入控制區(qū)的工作許可制度)和實體屏障(包括門鎖)限制進e、定期審查控制區(qū)的實際狀況,以確保是否有必要改變該區(qū)的防護手段、安全措施或該c、定期檢查該區(qū)的條件,以確定是否需要采取防護措施和做出安全規(guī)定,或是否需要更圖10-1電離輻射標志和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圖10-2核醫(yī)學工作場所兩區(qū)劃分圖10-3核醫(yī)學科廢水衰變池…表10-2放射性核素毒性組別修正因子毒性毒性組別修正因子極毒高毒10.1低毒0.01表10-3操作方式與放射源狀態(tài)修正因子操作方式放射源狀態(tài)表面污染水平較低的固體液體、溶液、懸浮液表面有污染的固體氣體、蒸汽、粉末,壓力很高的液體、固體源的貯存1很簡單的操作10.1簡單操作10.10.01特別危險的操作10.10.010.001表10-4核醫(yī)學工作場所分級計算結果工作場所核素名稱用途計劃日最大操作量(Bq)毒性組別修正因子操作方式修正因子等效日最大操作量(Bq)工作場所分級核醫(yī)學科顯像診斷0.01備藥0.0199mTc顯像診斷0.0189Sr骨癌治療0.11131I(甲亢)甲亢治療0.11131I(甲測)5.55×1060.11合計4.63×108注:根據《關于明確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監(jiān)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環(huán)辦輻射函(2016)430號)的規(guī)定,18F、99mTc的操作方式屬于“很簡單的操作”,使用131I核素相關活動視為“簡單操作”。根據《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表C3,18F備藥操作方式主要為源的貯存,操作方式修正因子為100。因此,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應按照乙級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進行管理和規(guī)劃設),表10-5核醫(yī)學科放射性核素的加權活度計算工作場所核素名稱日操作最大活度(Bq)核素毒性權重因子操作性質修正因子放射性核素加權活度(Bq)場所分類儲源室14.66×109Ⅱ類99mTc189Sr131I(甲亢)131I(甲測)5.55×106廢棄物處置間①1Ⅱ類99mTc6.95×10716.95×10689Sr131I(甲亢)131I(甲測)2.78×1042.78×105分裝注射室114.62×1011Ⅰ類99mTc1189Sr1131I(甲亢)1131I(甲測)5.55×1061PET注射后等候間1Ⅱ類SPECT注射后等候間99mTc1Ⅱ類運動負荷兼搶救室99mTc1Ⅱ類PET/CT機房1Ⅱ類SPECT/CT機房99mTc1Ⅱ類PET掃描后留觀室1Ⅱ類SPECT掃描后留觀室99mTc1Ⅱ類服碘室131I(甲亢)13.71×1011Ⅰ類131I(甲測)5.55×1061吸碘試驗室131I(甲測)5.55×1065.55×107Ⅱ類甲亢留觀室131I(甲亢)Ⅱ類注:①本項目放射性廢物間日操作最大活度按日最大操作量的0.5%計。對照《核醫(yī)學放射防護要求》(GBZ120-2020)中關于“不同核醫(yī)學工作場所用房室內表面及表10-6不同類別核醫(yī)學工作場所的室內表面及裝備結構要求場所分類地面表面通風櫥室內通風管道盥洗及去污結構屏蔽Ⅰ地板與墻壁接縫無縫隙易清洗特殊的強通風特殊的管道a洗手盆b和去污設備II地板與墻壁接縫無縫隙易清洗普通管道洗手盆b和去污設備注:a:下水道宜短,大水流管道應有標記以便維修檢測。b:洗手盆應為感應式或腳踏式等手部非接觸開關控制。表10-7本項目核醫(yī)學用房輻射屏蔽設計工作場所屏蔽體設計值PET/CT機房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8mm鉛板觀察窗8mmPb鉛玻璃SPECT/CT機房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觀察窗4mmPb鉛玻璃分裝注射室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北側注射窗40mmPb一體化注射臺南側注射窗4mmPb一體化注射臺45mmPb手套箱(99mTc)3mmPb防護門內襯8mm鉛板運動負荷兼搶救室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廢棄物處置間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傳遞窗4mmPb一體化傳遞窗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衛(wèi)生間)頂棚300mm混凝土+50mm硫酸鋇防護砂漿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8mm鉛板SPECT注射后等候間(含衛(wèi)生間)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儲源室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衛(wèi)生間)四側墻體370mm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8mm鉛板SPECT掃描后留觀室(含衛(wèi)生間)四側墻體370mm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潔具間1東、南、西墻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北墻200mm輕質磚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服碘室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吸碘試驗室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甲亢留觀室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頂棚300mm混凝土地坪300mm混凝土防護門內襯4mm鉛板),表10-8射線裝置機房的使用面積、單邊長度符合性分析場所名稱本項目擬設置情況GBZ130-2020標準要求符合性分析有效使用面積(m2)最小單邊長度有效使用面積(m2)最小單邊長度PET/CT機房55.3(7.35×7.53)7.35304.5符合SPECT/CT機房55.3(7.35×7.53)7.35符合注:本項目PET/CT機房、SPECT/CT機房其有效使用面積已按機房內可劃出的最大矩形的面積進行核算,機房內單邊長度已按機房內有效使用面積的最小邊長。表10-9射線裝置機房的屏蔽防護設計評價表場所名稱屏蔽體屏蔽材料及厚度折算后鉛當量GBZ130-2020標準要求符合性分析PET/CT機房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6.35CT機房的有用線束方向鉛當量和非有用線束方向鉛當量均≥2.5mmPb符合觀察窗8mmPb鉛玻璃8符合工作人員防護門8符合患者防護門8符合頂棚300mm混凝土3.53符合地坪300mm混凝土3.53符合SPECT/CT機房四側墻體37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6.35符合觀察窗4mmPb鉛玻璃4符合工作人員防護門內襯4mm鉛板4符合患者防護門內襯4mm鉛板4符合頂棚300mm混凝土3.53符合地坪300mm混凝土3.53符合注:根據《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附錄C,混凝土密度不低于2.35g/cm3,150kV(有用線束)下,255mm混凝土等效為3mmPb進行折算;實心磚密度不低于1.65g/cm3,參考《放射防護實用手冊》表6.14,150kV條件下,370mm紅磚等效為4mmPb進行折算;硫酸鋇防護砂漿密度不低于3.8g/cm3,參考《放射防護實用手冊》表6.14,150kV條件下,17mm硫酸鋇防護砂漿等效1mmPb進行鉛當量折算;鉛板密度不小于11.35g/cm3,鉛板純度不低于99.9%。要求》(HJ1188-2021)中乙級非密封),④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擬設置放射性藥物注射后受檢者等候、檢查及檢查⑨按相關標準要求設置槽式廢液衰變池。衰變池本體設計為3組槽式池體,交替貯存、衰③儲源室應設置報警裝置與當?shù)毓病?10”聯(lián)網,同時管理上應做到雙人雙鎖,確保其具備“防盜、防丟失、防破壞”的功能,同時還需設置紅外監(jiān)控錄像設備,且錄像保存時間在30④應建立放射性藥物的出入庫登記制度,貯存、領取、使用放射藥物⑥消防安全:儲源室內嚴禁煙火,配置干粉滅火器,為保證非密封源工作場所的表面污染水平達到《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①放射性藥物應當有良好的外包裝,送入后要妥善儲存及②操作放射性藥物時,須在有負壓的手套箱內進行,防試劑進行去污,以滿足《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中規(guī)定的人員主要指本項目輻射工作人員、受檢者/為減少受檢者的照射劑量,主要采取屏蔽防(s)操作過程中的防護措施(甲測)采用人工操作,131I(甲亢)采用自動分碘儀自動分裝藥物。防止放射性液體泄漏或瓷盤內進行。手套箱附近擬設有20mmPb廢物收集桶,均具備0.5mmPb,2個注射操作臺均采用鉛玻璃防護,并使用注射防護手套。注射操作時,醫(yī)止隨意走動,觀察期間的嘔吐物和排泄物要排入專用廁所,最a、在核醫(yī)學科控制區(qū)各房間防護門外、手套箱、廢物收集鉛桶、廢物箱及衰變池等處設b、在緩沖間門口設置明顯禁止進入標志,防止給藥前病人、病人家屬及其他無關人員等過程中出現(xiàn)緊急情況,工作人員按動緊急止動按鈕即可令PET/CPET/CT、SPECT/CT掃描時,操縱臺上的指示燈變亮,警示裝置發(fā)),a、在核醫(yī)學科病人入口處和通道中設置專用門禁系統(tǒng),只允許單向通行,防止給藥后病b、在核醫(yī)學科病人出口處設置專用門禁系統(tǒng),防止給藥后病人不遵循醫(yī)生要求,未達到b、操作放射性藥物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熟練操作技能、縮短工作時間并正確使用個人d、操作放射性核素的工作人員,在離開放射性工作場所前應洗手和f、放射性物質的貯存容器或保險箱應有適當屏蔽。放射性物質的放置應合理有序、易于g、貯存和運輸放射性物質時應使用專門容器,取放容器中內容物時,不應污染容器。容h、貯存的放射性物質應及時登記建檔,登記內容包括生產單位、到貨日期、j、當發(fā)生放射性物質溢出、散漏事故時,應根據單位制定的放射事故處置應急預案,參c、輻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操作,盡量避免放射性藥物撒漏,并e、輻射工作人員離開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時應進行必要的表面污染監(jiān)測和污染洗消后才能離表10-10本項目防護設備及防護用品設置情況表屏蔽設備設置場所鉛當量厚度數(shù)量/規(guī)格備注注射器鉛防護盒分裝注射室4mmPb89Sr注射器轉運防護盒分裝注射室35mmPb注射器防護套分裝注射室8mmPb2個注射器防護套分裝注射室4mmPb99mTc鉛罐分裝注射室、儲源室50mmPb2個鉛罐分裝注射室、儲源室50mmPb2個鉛罐分裝注射室、儲源室20mmPb2個99mTc放射性固廢收集桶分裝注射室、給藥后受檢者候診室、留觀室、運動負荷兼搶救室20mmPb4個放射性固廢收集桶分裝注射室、注射后候診室、留觀室2mmPb99mTc放射性固廢收集桶分裝注射室2mmPb89Sr放射性固廢收集桶服碘室、吸碘試驗室、甲亢留觀室20mmPb保險柜儲源室//鉛屏風PET/CT機房10mmPb鉛屏風SPECT/CT機房4mmPb99mTc鉛屏風給藥后受檢者候診室、留觀室10mmPb4扇18F、99mTc放射性固廢暫存容器廢棄物處置間40mmPb4個放射性固廢暫存容器廢棄物處置間2mmPb2個89Sr自動分碘儀服碘室50mmPb鉛衣、鉛帽、鉛眼鏡、鉛圍脖、鉛圍裙緩沖間10.5mmPb4套/乳膠手套、工作服、一次性鞋套、帽子、防護過濾式口罩緩沖間1/按需配置/表10-11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符合性分析表《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的要求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是否符合核醫(yī)學工作場所宜建在醫(yī)療機構內單獨的建筑物內,或集中于無人長期居留的建筑物的一端或底層,設置相應的物理隔離和單獨的人員、物流通道。核醫(yī)學工作場所不宜毗鄰產科、兒科、食堂等部門及人員密集區(qū),并應與非放射性工作場所有明確的分界隔離。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排風口的位置盡可能遠離周邊高層建筑。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位于醫(yī)療綜合樓地下1層內北部,不毗鄰產科、兒科、食堂等部門及人員密集區(qū),并與非放射性工作場所有明確的分界隔離。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排風口的位置遠離周邊高層建筑符合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應合理布局,住院治療場所和門診診斷場所應相對分開布置;應設立相對獨立的工作人員、患者、放射性藥物和放射性廢物路徑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是門診診斷場所不涉及住院治療場所;有相對獨立的工作人員、患者、放射性藥物和放射性廢物路徑符合距核醫(yī)學工作場所各控制區(qū)內房間防護門、觀察窗和墻壁外表面30cm處的周圍劑量當量率應小于2.5μSv/h,放射性藥物合成和分裝的箱體、通風柜、注射窗等設備應設有屏蔽結構,以保證設備外表面30cm處人員操作位的周圍劑量當量率小于2.5μSv/h,放射性藥物合成和分裝箱體非正對人員操作位表面的周圍劑量當量率小于25μSv/h經表11核算,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控制區(qū)內房間防護門、觀察窗和墻壁外表面30cm處的周圍劑量當量率均小于2.5μSv/h,放射性藥物合成和分裝的箱體、手套箱、注射窗等設備均設有屏蔽結構,設備外表面30cm處人員操作位的周圍劑量當量率均小于2.5μSv/h,放射性藥物合成和分裝箱體非正對人員操作位表面的周圍劑量當量率小于25μSv/h。符合固體放射性廢物收集桶、曝露于地面致使人員可以接近的放射性廢液收集罐體和管道應增加相應屏蔽措施,以保證其外表面30cm處的周圍劑量當量率小于2.5μSv/h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鉛衰變桶、鉛衰變柜均采用20mmPb以上屏蔽防護,控制區(qū)外的放射性廢氣管道和放射性廢水管道均采用5mm鉛板的屏蔽防護,保證其外表面30cm處的周圍劑量當量率小于2.5μSv/h符合操作放射性藥物場所級別達到乙級應在手套箱中進行,丙級可在通風櫥內進行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屬于乙級場所,均在手套箱內操作放射性藥物符合操作放射性藥物的控制區(qū)出口應配有表面污染監(jiān)測儀器,從控制區(qū)離開的人員和物品均應進行表面污染監(jiān)測,如表面污染水平超出控制標準,應采取相應的去污措施本項目核醫(yī)學工作場所操作放射性藥物的控制區(qū)出口均配有表面污染監(jiān)測儀器,從控制區(qū)離開的人員和物品均進行表面污染監(jiān)測符合應為核醫(yī)學工作場所內部放射性物質運送配備有足夠屏蔽的貯存、轉運等容器,容器表面應張貼電離輻射標志,容器在運送時應有適當?shù)墓潭ù胧┍卷椖亢酸t(yī)學工作場所內部放射性物質運送配備有足夠屏蔽的貯存、轉運等容器,容器表面均張貼電離輻射標志,容器在運送時均有適當?shù)墓潭ù胧┓蠄D10-41層DSA機房兩區(qū)劃分圖10-54層DSA機房兩區(qū)劃分刷手區(qū)、手術室(術野手術室)、手術室、過道等區(qū)域劃分為監(jiān)督區(qū),提醒無關人員不要靠);c、運用行政管理程序(如進入控制區(qū)的工作許可制度)和實體屏障(包括門鎖)限制進e、定期審查控制區(qū)的實際狀況,以確保是否有必要改變該區(qū)的防護手段、安全措施或該c、定期檢查該區(qū)的條件,以確定是否需要采取防護措施和做出安全規(guī)定,或是否需要更圖10-6電離輻射標志和電離輻射警告標志表10-12DSA機房屏蔽設計情況工作場所屏蔽體設計值(防護當量)機房四側墻體240mm頁巖實心磚+4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75mmPb)頂棚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地坪30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71mmPb)防護門3扇,內襯4mm鉛板(4mmPb)觀察窗4mmPb鉛玻璃(4mmPb)4層1#DSA機房四側墻體100mm頁巖實心磚+4mm鉛板(4.91mmPb)頂棚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地坪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防護門3扇,內襯4mm鉛板(4mmPb)觀察窗4mmPb鉛玻璃(4mmPb)4層2#DSA機房四側墻體100mm頁巖實心磚+4mm鉛板(4.91mmPb)頂棚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地坪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防護門3扇,內襯4mm鉛板(4mmPb)觀察窗4mmPb鉛玻璃(4mmPb)4層3#DSA機房四側墻體100mm頁巖實心磚+4mm鉛板(4.91mmPb)頂棚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地坪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防護門3扇,內襯4mm鉛板(4mmPb)觀察窗4mmPb鉛玻璃(4mmPb)4層4#DSA機房四側墻體100mm頁巖實心磚+4mm鉛板(4.91mmPb)頂棚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地坪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防護門3扇,內襯4mm鉛板(4mmPb)觀察窗4mmPb鉛玻璃(4mmPb)4層5#DSA機房四側墻體100mm頁巖實心磚+4mm鉛板(4.91mmPb)頂棚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地坪250mm混凝土+20mm硫酸鋇防護砂漿(4.12mmPb)防護門3扇,內襯4mm鉛板(4mmPb)觀察窗4mmPb鉛玻璃(4mmPb)注:硫酸鋇防護砂漿(密度≥3.8g/cm3混凝土(密度≥2.35g/cm3鉛板密度不小于11.35g/cm3,鉛板純度不低于99.9%。根據《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表C.4,150kV條件下,255mm混凝土等效為3mmPb。參考《放射防護實用手冊》表6.14,150kV條件下,1.7cm硫酸鋇防護砂漿等效為1mmPb,11cm實心磚等效為1mmPb進行鉛當量折算,20cm實心磚等效為2mmPb進行鉛當量折算。表10-13射線裝置機房的使用面積、單邊長度符合性分析場所名稱本項目擬設置情況GBZ130-2020標準要求符合性分析有效使用面積(m2)最小單邊長度(m)有效使用面積(m2)最小單邊長度1層DSA機房63.8(8.62×7.4)7.4203.5符合4層1#DSA機房61.5(8.50×7.23)7.23203.5符合4層2#DSA機房66.2(8.49×7.8)7.8203.5符合4層3#DSA機房70.3(9.93×7.08)7.08203.5符合4層4#DSA機房65.5(9.93×6.6)6.6203.5符合4層5#DSA機房90.1(11.88×7.58)7.58203.5符合注:本項目DSA機房其有效使用面積已按機房內可劃出的最大矩形的面積進行核算,機房內單邊長度已按機房內有效使用面積的最小邊長。表10-14DSA機房設計符合性分析場所名稱《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要求設計情況是否滿足要求機房面積單管頭X射線機不小于20m2,單邊長度不小于3.5m本項目DSA機房最小面積為61.5m2,單邊長度最小為6.6m滿足機房位置X射線設備機房(照射室)應充分考慮鄰室(含樓上和樓下)及周圍場所的人員防護與安全根據表11核算結果,本項目DSA機房充分考慮了鄰室(含樓上和樓下)及周圍場所的人員防護與安全滿足機房布局要合理,不得堆放與診斷工作無關的雜物;機房應設有觀察窗或攝像監(jiān)控裝置,其設置的位置應便于觀察到患者和受檢者狀態(tài)合理,無雜物滿足機房通風機房應設置動力排風裝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風設有機械通風系統(tǒng),保持良好的通風滿足標志、指示燈機房門外應有電離輻射警告標志、放射防護注意事項、醒目的工作狀態(tài)指示燈,燈箱處應設警示語句;機房門應有閉門裝置,且工作狀態(tài)指示燈和與機房相通的門能有效聯(lián)動擬在門口設電離輻射警告標志,醒目指示燈,放射防護注意事項等,并且機房門應有閉門裝置,且工作狀態(tài)指示燈和與機房相通的門能有效聯(lián)動滿足候診區(qū)候診區(qū)應設置放射防護注意事項告知欄。受檢者不應在機房內候診;非特殊情況,檢查過程中陪檢者不應滯留在機房內擬在候診區(qū)設置放射防護注意事項告知欄;受檢者不在機房內候診;陪檢者不滯留在機房內滿足本項目DSA機房場所功能齊全,人流、物流分開,充分考慮了相鄰工作場所人員的防護和安全,DSA機房面積、最小邊長、屏蔽防護措施均滿足《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③X射線管組件上應標明固有濾過,所有附加濾過片均應K、X射線設備隨機文件中應提供等劑量圖,描述設備周圍的雜散輻射的分布以及工作⑥設備在機房內應具備工作人員在不變換操作位置情況下能成功切換透視和攝影功能本項目DSA設備擬購買于正規(guī)廠家,設備各項安全措施①本項目擬合理設置DSA機房的門、窗和管線口位置,避免有用線束直接照射門、窗、管線口和工作人員操作位。本項目電纜溝采用Z型淺地溝,通排風管線采用直穿,電纜穿墻處地面鋪設5mm鉛板進行屏蔽補償,通排風管道裸露處包裹5mm鉛皮進行屏蔽補償。①根據《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要求:標稱125kV以上的攝影機房有用線束方向機房的屏蔽防護鉛當量不低于3mmPb,非有用線束方向機房的屏蔽防護鉛當量不表10-15本項目介入科擬配備個人防護用品與標準對照表機房名稱人員類型《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要求本項目擬配置情況是否符合要求個人防護用品輔助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輔助防護設施DSA機房工作人員鉛橡膠圍裙、鉛橡膠頸套、鉛防護眼鏡、介入防護手套選配:鉛橡膠帽子鉛懸掛防護屏/鉛防護吊簾、床側防護簾/床側防護屏選配:移動鉛防護屏風鉛橡膠圍裙、鉛橡膠頸套、鉛橡膠帽子、鉛防護眼鏡、鉛手套,各12套側防護簾,各6件符合患者和受檢者鉛橡膠性腺防護圍裙(方形)或方巾、鉛橡膠頸套選配:鉛橡膠帽子——鉛橡膠性腺防護圍裙(方形)或方巾、鉛橡膠頸套、鉛橡膠帽子,成人與兒童各6套——符合注:防護手套不小于0.025mmPb;鉛橡膠圍裙、鉛橡膠頸套、鉛橡膠帽子、鉛防護眼鏡鉛當量不小于0.5mmPb;鉛橡膠性腺防護圍裙(方形)或方巾鉛當量不小于0.5mmPb;兒童防護用品鉛當量不小于0.5mmPb;鉛懸掛防護屏、鉛防護吊簾、床側防護簾鉛當量不小于0.5mmPb。),⑧不應使用加大攝影曝光條件的方法,提高過①廢氣管道風量、走向及排放口本項目核醫(yī)學科共用一個排風井,排風井位于核醫(yī)學科西北側。1號通風管道連碘儀,設計風速不低于0.5m/s;2號通風管道連接18F手套箱描后留觀室、SPECT掃描后留觀室等房間,設計使用總排風量為5000m3/h的排風機;6號通風管道連接吸碘試驗室、服碘室、甲亢留觀室,設計使用總排風量為400m3/h的排風機。各排風箱頂壁安裝活性炭,在排風口配置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設施(凈化效率99%)。FDA1排均為4m×3m×2.5m,則單個衰變池的有效容積均為采用200mm混凝土,頂蓋、地坪均采用300mm混凝土,池壁做防水。平應已降至排放限值以下)排入醫(yī)院廢水處理系統(tǒng)進一步處理,此過①衰變池選址放射性廢水管道裸露處擬用5mmPb鉛皮包裹,放射性廢水由核醫(yī)學科北側的真空排水設備間的泵抽運到衰變池,真空排水設備間四側墻體均采用200mm混凝土,頂蓋、地坪均采用廢水需經過有監(jiān)測資質的單位監(jiān)測達標(總β<10Bq/L)并經過監(jiān)管部門核準后方可排入醫(yī)院圖10-7放射性廢水排放流程圖本項目核醫(yī)學科放射性固廢主要為一次性注射器、針頭、手套率滿足所處環(huán)境本底水平,β表面污染小于0.8Bq/cm2的,可對廢物清潔解控并作為醫(yī)療廢物對于放射性廢物的管理,根據《核醫(yī)學輻射防護與安全要求》(HJ1188-2021)提出如下和理化性質等,按放射性廢物分類要求將放射性廢物本項目的DSA裝置使用過程中不產生放射性廢水、廢氣,整個過程亦無放射性固體廢物產生。在開機運行時,產生的X射線與空氣作用可產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機房內部設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