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頓散射實驗報告_第1頁
康普頓散射實驗報告_第2頁
康普頓散射實驗報告_第3頁
康普頓散射實驗報告_第4頁
康普頓散射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康普頓散射實驗報告康普頓散射實驗報告PAGEPAGE2康普頓散射實驗報告康普頓散射【實驗?zāi)康摹?、通過實驗來驗證康普頓散射的γ光子能量及微分散射截面與散射角的關(guān)系。2、學(xué)會康普頓散射效應(yīng)的測量技術(shù),學(xué)習(xí)測量微分散射截面的實驗技術(shù)?!緦嶒炘怼繄D3.9-1康普頓散射示意圖反沖電子圖3.9-1康普頓散射示意圖反沖電子散射光子入射光子康普頓效應(yīng)是射線與物質(zhì)相互作用的三種效應(yīng)之一.康普頓效應(yīng)是入射光子與物質(zhì)原子中的核外電子產(chǎn)生非彈性碰撞而被散射的現(xiàn)象。碰撞時,入射光子把部分能量轉(zhuǎn)移給電子,使它脫離原子成為反沖電子,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當(dāng)入射光子與電子發(fā)生康普頓效應(yīng)時,如圖3.9—1所示,其中hν是入射γ光子的能量,hν′是散射γ光子的能量,θ是散射角,e是反沖電子,Φ是反沖角。由于發(fā)生康普頓散射的γ光子的能量比電子的束縛能要大得多,所以入射的γ光子與原子中的電子作用時,可以把電子的束縛能忽略,看成是自由電子,并視散射發(fā)生以前電子是靜止的,動能為0,只有靜止能量m0c2。散射后,電子獲得速度v,此時電子的能量,動量為,其中,c為光速。用相對論的能量和動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得到式中,hν/c是入射γ光子的動量,hν′/c是散射γ光子的動量。由式(3.9-1)、(3.9-2)、(3。9-3)可得出散射γ光子的能量此式就表示散射γ光子能量與入射γ光子能量、散射角的關(guān)系。2.康普頓散射的微分截面康普頓散射的微分截面的意義是:一個能量為hv的入射γ光子與原子中的一個核外電子作用后被散射到θ方向單位立體角里的幾率(記作,單位:cm2/單位立體角)為式中r0=2.818×10—13cm,是電子的經(jīng)典半徑,式(3。9-5)通常稱為“克來茵一仁科”公式,此式所描述的就是微分截面與入射γ光子能量及散射角的關(guān)系。本實驗采用NaI(Tl)閃爍譜儀測量各散射角的散射γ光子能譜,用光電峰峰位及光電峰面積得出散射γ光子能量hv,并計算出微分截面的相對值。3.散射γ光子的能量及微分散射截面的相對值的實驗測定原理(1)散射γ光子的能量的測量①對譜儀進行能量刻度,作出能量—道數(shù)的曲線.②由散射γ光子能譜光電峰峰位的道數(shù),在步驟①中所作的能量-道數(shù)刻度曲線上查出散射γ光子的能量hv′。注意:實驗裝置中已考慮了克服地磁場的影響,光電倍增管已用圓筒形坡莫合金包住。即使這樣,不同θ角的散射光子的能量刻度曲線仍有少量的差別.(2)微分散射截面的相對值的測量根據(jù)微分散射截面的定義,當(dāng)有N0個光子入射時,與樣品中Ne個電子發(fā)生作用,在忽略多次散射自吸收的情況下,散射到θ方向Ω立體角里的光子數(shù)N(θ)應(yīng)為式中f是散射樣品的自吸收因子,我們假定f為常數(shù),即不隨散射γ光子能量變化。由圖3。9-1可以看出,在θ方向上,NaI晶體對散射樣品(看成一個點)所張的立體角Ω=S/R2,S是晶體表面面積,R是晶體表面到樣品中心的距離,則N(θ)就是入射到晶體上的散射γ光子數(shù)。我們測量的是散射γ光子能譜的光電峰計數(shù)Np(θ),假定晶體的光電峰本征效率為εf(θ),則有已知晶體對點源的總探測效率與能量的關(guān)系(見表3。9-1)和晶體的峰總比R(θ)與能量的關(guān)系(見表3.9—2)。設(shè)晶體的總本征效率為ε(θ),則有(3.9-12)這里需要說明:η(θ)、R(θ)、ε(θ)、εf(θ)都是能量的函數(shù),但在具體情況下,入射γ光子具有單一能量,散射γ光子的能量就取決于θ。為簡便起見,我們都將它們寫成了θ的函數(shù).式(3.9-13)給出了微分截面與各參量的關(guān)系,若各量均可測或已知,則微分截面可求。實際上有些量無法測準(如N0、Ne等),但它們在各個散射角θ下都保持不變,所以只能求得微分截面的相對值。在此過程中,一些未知量都消掉了.例如,設(shè)散射角θ=20o時的微分散射截面相對值為1,則由式(3.9—13)不難得到其它散射角θ的微分散射截面與20o時值之比為由式(3。9-14)可看出,實驗測量的就是Np(θ)和Np(θ0)(θ=20o時).由表3.9—1和表3。9-2給出的數(shù)據(jù),用內(nèi)插法求出R(θ),η(θ),R(θ0),η(θ0),就可以求出微分散射截面的相對值。注意:Np(θ)和Np(θ0)的測量條件必須相同.主要裝置有:1.康普頓散射實驗臺一套:含臺面主架、導(dǎo)軌、鉛屏蔽塊及散射用鋁棒(Ф=20mm).2.放射源:一個約10mCi的137Cs放射源,密封安裝在鉛室屏蔽體內(nèi);作刻度用的60Co放射源一個及小鉛盒。3.閃爍探測器:碘化鈉晶體為聲Ф40×40mm;光電倍增管型號為CRI05。4.配套電子學(xué)插件:盒式高、低壓電源;線形脈沖放大器,型號BH1224。5.微機多道系統(tǒng)一套:含4096ADC和PHA接口二合一卡,計算機PHA仿真軟件等?!緦嶒瀮?nèi)容】(1)復(fù)習(xí)康普頓散射的有關(guān)知識,掌握微分截面的概念及各公式的意義。(2)根據(jù)表3.9—1、3.9—2提供的數(shù)據(jù)作曲線。(3)由式(3。9-4)計算不同散射角下的散射γ光子的能量hv′(θ=0°、20°、40°、60°、80°、100°、120°、180°),并作hv′—θ曲線.已知:hv=662kev,m0c2=5llkev.(4)擬制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能量刻度(1)移動探頭使θ=0°.取下散射樣品,將137Cs放射源打開至開位置(調(diào)節(jié)探測器高壓電源和線性放大器至合適值,使0.662MeV光電峰峰位在多道的合適測量位置).(2)關(guān)閉137Cs源,將60Co源放在探頭前方并對準探頭的準直孔,按步驟(2)的測量方法測量60Co的γ光子能譜,并記錄1。17MeV和1。33MeV兩光電峰峰位對應(yīng)的道數(shù)值于表3。9-3中.(4)根據(jù)測得的三個峰,作能量刻度曲線.放射源137Cs60CoE/Mev0。6621。1731。332光電峰峰位/道3546237094.改變散射角θ,測量其相應(yīng)的散射光子能量及不同θ散射光子能峰的凈峰面積(1)移動探頭,使θ=20°(2)放上散射樣品,打開放射源。(3)測量散射光子能譜,具體測量方法同能量刻度中的步驟(2)。測量完畢,記錄光電峰峰位、上下邊界道數(shù)和總峰面積的值。上下邊界道數(shù)的取法應(yīng)為兩邊都取平坦部分且盡量接近散射峰(如圖3.9-3).(4)取下散射樣品,在相同的測量時間內(nèi)(且左右光標(biāo)與步驟(3)保持相同,不變)測量本底譜,測量完畢經(jīng)平滑后在對應(yīng)的上下邊界道數(shù)間求出本底面積。(5)凈峰面積:總峰面積-本底面積.(6)其他角度下的測量方法相同.建議散射角分別?。害?20°,40°,60°,80°,100°,120°.將得到的各θ角下光電峰峰位、上下邊界道、總峰面積、本底面積和凈峰面積填入表3。9-4中。(7)將放射源屏蔽后鎖好。θ=20°的R(θ)、η(θ)值在表3。9—1、3.9-2中給出。θ/°光電峰峰位/道總峰面積凈峰面積測量時間/s203224224336227598s402703220524946599s602092414718469599s801662042714822599s1001351928413700600s1201152395115579599s計算(1)根據(jù)各光電峰峰位的道數(shù)值在能量刻度曲線上找出對應(yīng)的散射光子能量的實驗值hv′′,再由此能量在R(θ)-E和η(θ)-E曲線上找出對應(yīng)的R(θ)、η(θ)值,計算出散射光子微分截面的實驗值。θ/°光電峰峰位/道能量E/MeVR(θ)η(θ)×10—3Np(θ)203220。6050。42280。685362271402700。5070.48370.729249460.5655602090。3930.60150。817184690。3005801660。3120.71050.9021482202540.80080.9731370002160。86391.019155790。1414將散射光子能量的實驗值hv′′-θ曲線畫在實驗預(yù)習(xí)步驟(3)的同一坐標(biāo)紙上,計算散射光子能量實驗值hv′′與理論值hv′的誤差。θ/°實驗值hv′′理論值hv′相對誤差/%200。60480.6140-1.50400。50710。5080—0.18600。39250.4018-2.32800.31180。3300—5。511000。25350.2627-3.501200.21600。2249-3。95(3)將散射光子的微分截面的實驗值與理論值曲線畫在同一坐標(biāo)紙上,計算實驗值與理論值的誤差。θ/°能量微分散射截面理論值實驗值誤差/%凈峰面積理論值實驗值誤差/%200。61400.6048—1.5036227110400.50800.5071—0。18249460.60130.5655—5。95600.40180.3925-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