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安徽省巢湖市匯文實驗學校高三(最后沖刺)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俾斯麥說:(德意志)這個巨型的怪物成為一個軟如海綿的無抵抗能力的聯(lián)合體。當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是依靠演說和多數票所能解決的,而要依靠鐵和血。材料中所說的“聯(lián)合體”是指什么A.處于四分五裂的政治狀態(tài) B.德意志工業(yè)革命的水平低,經濟發(fā)展緩慢C.德意志的軍國主義思想嚴重 D.德意志地區(qū)是當時受教皇壓榨最嚴重的地區(qū)2.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者認為“禮”是“國之干”,堅持以“禮”作為對歷史人物的評判依據。這里的“禮”主要是指A.風俗B.貢賦C.秩序D.禮儀3.下表為不同資料對1912年全國人口統(tǒng)計的歷史記述。據此可推知A.清末人口分布狀況和人口發(fā)展趨勢 B.文獻記載具有較大隨意性不足為信C.1930年初人口統(tǒng)計更接近歷史真相 D.人口統(tǒng)計結果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4.1688年英國爆發(fā)了“光榮革命”,詹姆士二世被趕跑。從血統(tǒng)上說,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兒和女婚,這樣就保留了斯圖亞特的族譜,但王位的內容卻因此起了變化。關于“王位的內容”變化與后來的事實不符的是A.從專制王權到民主共和B.從個人專制到民主體制C.從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D.從國王至上到議會至上5.上海鋼鐵煉制業(yè)的朱鏡清說:“社會主義革命時,我們一面要參加政權,一面要接受改造,明確了自己的前途和走入社會主義的方式。我們接受改造,才能做到‘階級消滅,個人愉快’?!边@反映出建國初期私營工商業(yè)者A.致力恢復國民經濟 B.協(xié)商制定一五計劃C.認同社會主義方向 D.擁護中共八大精神6.徐繼畬在1844年《瀛環(huán)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節(jié)寫了2429字,使用了21個“夷”字;而1849年最后輯著成的書稿中,這一節(jié)長達7620字,卻沒有使用一個“夷”字。這種情況說明當時的中國A.傳統(tǒng)的華夷觀念受到沖擊B.朝貢外交轉向了近代外交C.鄙視西方的心理轉向崇洋D.向西方學習已成時代潮流7.《說文》:“史,記事也。從又持中,正也?!边@符合史學家劉知幾所主張的:A.史才 B.史學 C.史識 D.史德8.下表為國際貿易中部分商品比重變化的情況時間機器設備化工產品初級原料食品1958年19.9%5.5%14.8%19.9%1979年27%7.9%7.2%10.4%據此可知A.世界各國優(yōu)先發(fā)展工業(yè)造成農業(yè)的減產B.世界工業(yè)化的整體水平呈現(xiàn)上升趨勢C.發(fā)展中國家逐漸被排斥在國際分工之外D.無序的國際競爭造成了貿易結構失衡9.19世紀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內地市鎮(zhèn)、城鄉(xiāng),出現(xiàn)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這一局面的出現(xiàn)說明了A.中國經濟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B.自然經濟完全解體融入世界C.人們的服飾觀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 D.中國完全淪為列強的殖民地10.延續(xù)至20世紀的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它隨著社會變革而不斷調整。這反應了種姓制度:A.成功阻礙了社會成員的流動 B.缺乏反映社會狀況的能力C.適應了社會狀況維持社會秩序 D.完全缺乏自我變革的能力11.據統(tǒng)計,美國早期的總統(tǒng)很少使用對國會通過的法律草案的“否決權”,而到19世紀60年代以后,使用“否決權”的次數明顯增加,羅斯福總統(tǒng)競用過631次。這種變化說明A.總統(tǒng)職權的濫用日益嚴重 B.權力制衡體制遭到破壞C.國家干預擴展到政治領域 D.國會對總統(tǒng)的制約較軟弱12.宋代以來,民間相傳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河南省密縣打虎亭一號漢墓出土了一塊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圖),其中表現(xiàn)了浸豆、磨豆、過濾、點漿和鎮(zhèn)壓成形等生產工序。對此解讀合理的是A.豆腐確實為淮南王劉安所發(fā)明 B.民間傳說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C.豆制品是漢代民間的主要食物 D.石刻成為技術推廣的重要手段13.丹尼斯·舍曼等人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說:“如果說希臘人開始倡導理智主義,那么他們也是最先壓制它的人。簡言之,他們是這樣一個民族——在人類可能會盡力為之的事情上,他們既向別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別人展示了何以失敗”。材料說明古希臘()A.直接民主確保人權 B.民主制度不夠完善C.海外殖民體現(xiàn)霸權 D.尊崇理性道德作用14.1816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依照國會法案建立合眾國銀行,搶了各州立銀行的業(yè)務。不久,馬里蘭州議會通過一項稅法,向設在該州的合眾國分行征稅。最后,最高法院做出判決,并推翻了馬里蘭州的征稅法案。該事件表明,此時美國A.各州喪失了征稅權 B.聯(lián)邦憲法的權威下降C.聯(lián)邦制得到了鞏固 D.最高法院是權力中心15.“個人主義”強調沖破傳統(tǒng)道德倫理束縛,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但不久社會各界對其評價逐漸走低,到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更是成為“自私自利”的代名詞,反復遭到批判。這一變化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社會主流思想的變化 B.圖強御侮的現(xiàn)實感召C.傳統(tǒng)文化的理性回歸 D.西方文明弊端的顯現(xiàn)16.羅斯福貫徹新政的主要途徑是A.推動國會立法 B.發(fā)布總統(tǒng)命令C.加強輿論宣傳 D.設立軍隊監(jiān)管17.二戰(zhàn)結束后,在審判日本戰(zhàn)犯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美、英、蘇、中、澳、加、法等,經過中國法官(梅汝璈)的積極斗爭,最終法官席位按照美、中、英、蘇、法等次序排列。這種變化反映了A.西方大國的阻撓和破壞 B.國際場合中席位、排場之爭激烈C.西方大國之間矛盾重重 D.中國為打敗法西斯做出巨大貢獻18.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一些超大企業(yè)在設立自己的科研機構和信息網絡的同時,還派出大量人員收集信息和推銷產品,使生產與市場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說明壟斷組織A.推動了現(xiàn)代管理學的誕生 B.是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C.使企業(yè)生產的計劃性增強 D.克服了自由放任政策弊端19.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在回答英國記者甘貝爾時說:“它將實現(xiàn)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與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將保證國家的獨立、團結、統(tǒng)一及與各民主強國的合作?!泵珴蓶|此言論的主旨是A.著力揭露國民黨獨裁的本質 B.改組國民黨,實現(xiàn)國共合作C.表達了中共和平建國的誠意 D.反對美國“扶蔣反共”政策20.商業(yè)廣告是促銷的重要手段。據史料記載:中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廣告起始于鴉片戰(zhàn)爭后,民國初年得到顯著的發(fā)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現(xiàn)。材料中廣告業(yè)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經濟困難,物資匱乏B.企業(yè)熱衷產品直銷C.三大改造,政府取締D.國家實行計劃經濟21.15世紀中期,德國人古滕貝格發(fā)明了一種可以成批澆鑄字模的手工澆鑄機,用活字與機械來印制書籍,并建立了印刷廠。他的發(fā)明很快得到推廣,到1500年德國約有60多個城市有印刷廠,歐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廠。這反映出當時A.畢昇活字印刷術傳入歐洲B.科學技術轉化成為生產力C.宗教改革推動了信息傳播D.社會需求與商業(yè)發(fā)展結合22.輪船進入中國是與近代中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通商口岸的開放相聯(lián)系的;鐵路的開通是與晚清政府大量舉借外債,喪失路權相始終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稱為“國中之國”的租界出現(xiàn)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近代中國人主動向西方學習 B.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已經傳入中國C.中西交通運輸存在巨大差別 D.晚清中國交通發(fā)展喪失獨立性23.由于中國的自然河流多由西部山脈流向東部平原地區(qū),因此對于政府而言促進商品流通的最大挑戰(zhàn)是安排南北向的水路運輸問題。隋朝挖掘的大運河成為元、明兩朝南北交通的核心。但在明朝前期,大運河的樞紐地位卻經歷了從喪失到重新確立的過程。這主要是由于A.元末農民戰(zhàn)爭的破壞B.明初政治中心的變遷C.東南地區(qū)市鎮(zhèn)的興盛D.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24.羅馬法規(guī)定:如果當事人“商定的價格尚不足訂約時被出售物品實際價值的一半,而買方又不愿支付差價,賣主可以蒙受‘非常損失’為由而解除契約”。這說明羅馬法A.防范了欺詐性契約的簽訂B.具有完備的契約自由精神C.旨在調和經濟契約的矛盾D.注重維護契約的公平原則25.雷頤的《走向革命細說晚清七十年》說,太平天國的理想,起碼前期,不能說不真誠,但實踐的結果卻與自己的理想恰相對?!谌祟悮v史上,如此大規(guī)模的烏托邦實驗確實罕見,或許,這便是太平天國更深遠的意義所在。材料中的“烏托邦”是A.空想社會主義的實踐B.資本主義的美妙設想C.農民不切實際的空想D.公平公正的社會模式26.以圖載史是歷史學的傳統(tǒng)方法。如圖兩幅圖片所反映的內容,應該出現(xiàn)在A.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 B.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C.國共的十年對峙時期 D.十四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27.從唐代陸龜蒙《耒耜經》中的記載看來,農具種類已經不少,凡是前代所有的農具,唐代都有。甚至后來宋代所用的各種農具,唐也已大體具備。該現(xiàn)象可以說明()A.唐代的農耕經濟水平較高 B.傳統(tǒng)農業(yè)在唐代發(fā)展至頂峰C.重農政策在唐代全面貫徹 D.唐代農業(yè)生產技術日臻完備28.王陽明的重要弟子王畿認為宦官“并生天地間,是非利害之心未嘗不與人同”,他在嘉靖年間“纂輯歷代中官傳,得其善與惡若干人,錄為《中鑒》”,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獻替,功可百倍”。此書在萬歷年間成為宦官教育的讀本。材料表明~A.王陽明心學成為官方正統(tǒng)思想 B.明王朝對宦官的教育日益重視C.士大夫通過宦官間接影響皇權 D.宦官對政治生活影響越來越大29.1972年,針對尼克松訪華的轉播問題,美方提出由美國衛(wèi)星轉播,中國政府提出,中國租用美國衛(wèi)星,由美國繳納合理費用后使用。這體現(xiàn)了當時中國外交A.仍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性 B.意在強調中國的主導地位C.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主權原則 D.蘊含了反對霸權主義思想30.明代陶宗儀《輟耕錄·貴由赤》:“貴由赤者,快行是也。每歲一試之,以腳力便捷者膺上賞……在大都,則自河西務起程;若上都,則自泥河兒起程。越三時,走一百八十里……先至者賜銀一餅,馀者賜段匹有差。”對材料分析正確的是A.朝廷組織,活動彰顯民族習俗 B.經濟發(fā)展,市民生活豐富多彩C.文人作品,內容夸張不足為信 D.西學東漸,介紹古馬拉松運動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英國的新面貌為了考查一位或許過分敏感的德國人所說的“每年都有幾近荒誕不經的新穎事物出現(xiàn)”的這個“卓越不凡的國家”,而來訪問喬治四世(1820年即位)治下的英國的外國人,發(fā)現(xiàn)自1821年第一艘輪船在多佛爾和加來之間開始航行以來,行旅往來已經舒適得多了。“即令遇到逆風,”只要風力不太強的話,渡海現(xiàn)在只需要三、四小時?!瓘膫惗伛偼商m的輪船,甚至駛往漢堡和哥德堡的輪船,在1828年以來就已經把大部分郵件和客運吸取去了——《現(xiàn)代英國經濟史》問題(1)列舉“荒誕不經的新穎事物”3例。(2)概括“外國人”所發(fā)現(xiàn)的英國的主要變化。(不得照抄材料)(3)在“德國人”眼里,當時的英國是個“卓越不凡的國家”,請對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歷史原因作出解釋。32.英國工人隊伍的變化材料一到1700年左右,英國發(fā)達的手工業(yè)和手工工場制度,培養(yǎng)了一批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工人。隨著工業(yè)革命時代的到來,這些工人在新技術和機械化生產的競爭中失敗,淪為工業(yè)化時代的首批工人;而落后的手工工場最終被新興的工業(yè)工廠所取代,一些傳統(tǒng)的手工工場主為了謀生,只能淪為一般的工人。19世紀初,隨著人口的自然增長和農業(yè)機械化的逐步普及,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只能往城市和工業(yè)區(qū)轉移。材料二從18世紀初開始,英國政府頒布了多個勞工法令,以保障勞工的合法利益,穩(wěn)定生產秩序。19世紀末,英國開始實行事故保險。20世紀初,英國大力發(fā)展社會保險制度和保健事業(yè)。此外,英國政府每年設立專款用于提高有突出貢獻的人才的待遇,并提供場地、生活保障和親屬關懷等方面的配套服務。無數法國、荷蘭、普魯士等國的熟巧工匠紛紛涌入英國,形成了蔚為一時的人才環(huán)境。——以上譯編自《D.G.Richardson,TheLabourSupplyintheIndustrialRevolution》p.218問題(1)依據材料,指出英國工人階級的主要來源。(2)依據材料和所學,比較“工場”和“工廠”的異同?(3)結合材料和所學,你如何看待英國工人隊伍的變化?33.清朝前期的海外貿易政策幾經調整,但因諸多因素的制約,其封閉、內向、保守的趨勢并沒有得到根本扭轉,遂產生深遠的后果。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初海禁政策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也成為當時經濟蕭條的重要原因之一??滴跏吣辏?678年)十二月,三藩中平南王尚之信降,粵東底定??滴醵炅?,清廷統(tǒng)一。浙、間、粵等省地方大吏及派往沿海展界之官員俱主張開海貿易??滴醵昃旁?,康照帝以有益“閩粵邊海民生”為念而降旨重開海外貿易。翌年,設立江(上海)、浙(寧波)、閩(漳州)、粵(廣州)四海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關閉三關,僅留廣州一關通商?!幾詮堌M之《中國歷史?元明清卷》材料二種種跡象表明,清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包括康熙這樣的明君,對于當時世界的大勢,對于發(fā)展外貿與正在崛起的西方各國展開商業(yè)競爭,是缺乏足夠認識的,傳統(tǒng)的內陸文明與小農思想指導下的對外政策,進取不足而保守有余,處處以防范為主,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以天朝大國乃世界之中心自居,視外國為蠻夷,居高臨下地加以提防?!畼渲尽秶犯磐住吠瓿上铝幸螅海?)據材料一,分析康熙帝調整海外貿易政策的背景,并指出其著眼點。(2)據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的海外貿易政策調整的脈絡、特征,并據材料二分析其制約因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敘述“一個軟如海綿的無抵抗能力的聯(lián)合體”可以知道談到的是國家的四分五裂的政治狀態(tài),靠“鐵和血”完成統(tǒng)一,才能走近代化的道路,本題考查的是德意志統(tǒng)一的背景,材料沒有涉及到工業(yè)革命和軍國主義思想、也沒有涉及教皇的壓迫。故A項正確。2、C【解析】
儒家認為確立禮是國家的軀干,是評價歷史人物標準。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那么對于一國而言,“禮”即是國家的統(tǒng)治秩序,故C項正確。風俗屬于民俗方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項錯誤。貢賦是諸侯國向天子繳納的賦稅,故B項錯誤。禮儀屬于行為規(guī)范,不是材料中“禮”的主要含義,故D項錯誤。【點睛】儒家認為確立禮是國家的軀干,認為殺害有禮者,就是在戕害國家軀體,制造禍端。那么對于一國而言,“禮”即是國家的統(tǒng)治秩序。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guī)范。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xiàn),是維護上層建筑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jié)儀式。在封建時代,禮維持社會、政治秩序,鞏固等級制度,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和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和準則。禮既是中國古代法律的淵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3、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清史稿對人口的統(tǒng)計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而學者對人口統(tǒng)計的重新整理具有新的參考價值,故D項符合題意;材料無法看出清末人口分布,也無法說明人口發(fā)展趨勢,排除A項;材料無法得出人口統(tǒng)計有較大隨意性,排除B項;從材料信息不能判定1930年的人口統(tǒng)計是否接近歷史真相,排除C項。故選D。4、A【解析】材料“詹姆士的女兒和女婿”繼承王位指的是“光榮革命”。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通過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國王權利的法案,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A項民主共和的說法錯誤,英國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BCD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A。5、C【解析】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參加政權”,“接受改造”、“消滅階級,個人愉快”等,反映出建國初期私營工商業(yè)者對社會主義方向的認同,C選項正確;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開始于1953年,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在1952年底已經完成,A選項錯誤;1953年“一五”計劃制定后,個體工商業(yè)者才明確改造的任務和政策,進而接受改造,消滅階級,B選項錯誤;中共八大是在三大改革基本完成的時候召開的,當時的私營工商業(yè)者已經改造成為了社會主義的勞動者,D項不符合題意。6、A【解析】
材料“手稿中……使用了21個‘夷’字……輯著成的書稿中……卻沒有使用一個‘夷’字”說明在這一時期,傳統(tǒng)的華夷觀念開始受到了近代觀念的沖擊,故A項正確。材料的主旨是西學東漸,向西方學習,并不是由朝貢外交轉向了近代外交,故B項錯誤?!皼]有使用一個‘夷’字”,不等同于崇洋,故C錯誤。材料所處時期確實開始向西方學習,但尚未成為時代的潮流,故D項錯誤。7、C【解析】
史的本意就是記事,客觀公正記載歷史史實,客觀撰寫歷史,符合劉知幾主張的史識,故選C;史才,不僅指天才和才氣,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史學,是編寫史書的專業(yè)知識;與“正也”相悖,排除AB;D不是劉知幾的主張,排除。8、B【解析】
材料顯示國際貿易中初級原料和食品比重降低,機器設備和化工產品等工業(yè)品比重上升,體現(xiàn)出世界工業(yè)化的整體水平呈現(xiàn)上升趨勢。B正確;初級原料和食品比重下降,而不是產量,不能說明農業(yè)產量減少,A錯誤;二戰(zhàn)后,發(fā)展中國家更多地參與了國際分工,C錯誤;二戰(zhàn)后世界貿易體系逐漸走向制度化和體系化,無序的競爭不符合史實,D錯誤。故選B。9、A【解析】
材料“衣洋布者十之七八”顯示當時洋布占據中國市場的70-80%,這一現(xiàn)象說明中國經濟逐漸被卷入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故A正確;19世紀末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不是完全瓦解,排除B;C中的“根本變化”說法絕對,排除C;中國近代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排除D。故選A。10、C【解析】
據材料可知種姓制度隨著社會變革而變化,即種姓制度適應了社會狀況來維持社會制度,故選C;材料的主要意思是種姓制度也是不斷變化的,沒有體現(xiàn)成功阻礙了社會成員的流動,故排除A;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缺乏反映社會狀況的能力,B錯誤;材料強調種姓制度也是不斷變化的,反映社會狀況,D與材料的意思剛好相反,排除。11、D【解析】
總統(tǒng)大量使用“否決權”使國會通過的法律草案無法成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使國會的立法權受阻,說明國會對總統(tǒng)的制約較弱,故D正確;對國會法律草案進行否決,是憲法賦予總統(tǒng)的權力,不是職權的濫用,排除A;總統(tǒng)使用“否決權”體現(xiàn)了行政與立法之間的權力制約與平衡,不是權力制衡體制的破壞,排除B;國家干預形成于羅斯福新政時期,而在此前并沒有國家干預,更不會擴展到政治領域,排除C。故選D。12、B【解析】
漢墓出土的豆腐作坊石刻,證明了豆腐在漢代就已經被發(fā)明,這說明“民間相傳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民間傳說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故B正確;但漢墓中沒有淮南王劉安發(fā)明豆腐的證據,故A錯誤;出土的史料無法說明豆制品是否為漢代民間的主要食物,故C錯誤;石刻成為技術推廣的重要手段不是材料主旨,故D項錯誤。13、B【解析】試題分析:古希臘最引以為榮的就是城邦制度中的民主,尤其是雅典民主制度,其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這種直接民主制度為后來歐美的代議制提供了借鑒和經驗,但同時這種直接民主也有弊端,就是易形成多數人的暴政,蘇格拉底之死就是典型代表,這就是其不完善之處,材料中的“他們既向別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別人展示了何以失敗”表明正確答案為B項??键c:古代希臘、羅馬·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14、C【解析】
最高法院的判決否定了馬里蘭州的征稅法案,體現(xiàn)了中央的權威,表明聯(lián)邦制得到鞏固,選項C正確;A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B表述與題干意思相反,排除;美國是三權分立,排除D。15、B【解析】
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需要結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圖強御侮的現(xiàn)實感召下,“個人主義”遭到批判,B正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社會主流思想變化依然是意識領域的,不能作為“個人主義”被批判的主要因素,排除A;新文化運動時期,傳統(tǒng)文化就已經遭受了批判,地位被動搖,C排除;西方文明弊端的顯現(xiàn)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就已經顯現(xiàn),D排除。16、A【解析】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羅斯福通過制定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推進了新政的順利進行,如頒布《工業(yè)復興法》等;選A;發(fā)布總統(tǒng)命令、加強輿論宣傳、設立軍隊監(jiān)管與立法相比都不是主要途徑,排除BCD。17、D【解析】
根據材料“經過中國法官(梅汝璈)的積極斗爭,最終法官席位按照美、中、英、蘇、法等次序排列”結合所學可知,中國為打敗日本法西斯做出巨大貢獻,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D項正確;梅汝璈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斗爭的主要依據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為打敗日本法西斯做出的巨大貢獻,材料與西方大國的阻撓和破壞沒有直接關系,A項錯誤;國際場合中席位、排場之爭激烈是材料表象,不是所反映的本質問題,B項錯誤;材料所述變化主要反映了中國為打敗法西斯做出巨大貢獻,而不是反映西方大國之間的矛盾,C項錯誤。18、C【解析】
根據“還派出大量人員收集信息和推銷產品,使生產與市場需求配合更密切”可以看出企業(yè)注重做好相關的計劃,故C項正確;材料不能證明現(xiàn)代管理學的誕生,A項錯誤;B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材料沒有體現(xiàn)自由放任政策的內容,排除D項。19、C【解析】
材料中“它”指的是,抗戰(zhàn)勝利后,中共一直主張建立的民主聯(lián)合政府,主張和平建國,響應民眾呼吁,爭取政治主動,因此毛澤東的言論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平建國的誠意,C項正確;此時正在重慶和談,國民黨一黨專政的面目還未暴露,排除A;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取得勝利,此時任務是改組國民政府,而非改組國民黨,排除B;D與材料無關,排除。20、D【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廣告業(yè)存在的目的是推廣市場宣傳,增強商品的市場競爭力;1956年廣告業(yè)消失是因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基本上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家通過行政計劃和指令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進行管理,市場自由競爭不復存在,排除BC,D項正確。1956年國民經濟恢復發(fā)展,排除A。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D。21、D【解析】
根據材料“到1500年德國約有60多個城市有印刷廠,歐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廠”,說明當時社會需求與商業(yè)發(fā)展推動了印刷術的普及,故D正確;材料反映手工澆鑄機的發(fā)明和影響,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排除;手工澆鑄機不屬于科學,排除B;材料與宗教改革無關,排除C。22、D【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意在強調輪船、鐵路、公路等晚清中國交通不是獨立自主發(fā)展的,即晚清中國交通發(fā)展喪失獨立性,D正確;近代中國的交通與列強入侵相關,并非主動向西方學習的結果,排除A;B與題干無關,排除;材料未對中西交通運輸對比,排除C。23、B【解析】
明朝政治中心在南京,后來搬遷到北京,這一政治中心的轉移是導致大運河的樞紐地位卻經歷了從喪失到重新確立的原因,B正確;元末農民戰(zhàn)爭的破壞不是主要原因,A錯誤;東南地區(qū)市鎮(zhèn)的興盛與材料中信息無關,C錯誤;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是明朝中后期出現(xiàn),D錯誤。24、D【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羅馬法規(guī)定在簽訂契約時必須保障買賣雙方的合理利益要求,注重了契約的公平性,故D項正確。材料強調羅馬法注重維護契約的公平原則,沒有涉及防范了欺詐性契約的簽訂,A項錯誤。僅一條羅馬法條文不能說明羅馬法具有完備的契約自由精神,B項錯誤。羅馬法包含了很多內容,并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契約的矛盾,C項錯誤。25、C【解析】
從材料中的“太平天國的理想……但實踐的結果卻與自己的理想恰相對”可以看出,論者是在農民不切實際的空想這一點上認為太平天國是大規(guī)模的烏托邦實驗,故C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的指導思想不是空想社會主義,這種做法不是空想社會主義的實踐,排除A;太平天國的“烏托邦”是“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不是指關于資本主義的設想,排除B;“烏托邦”是“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并非公平公正的社會模式,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太平天國的理想……但實踐的結果卻與自己的理想恰相對”,聯(lián)系所學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和評價分析解答。26、A【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陸軍軍官學?!薄氨狈?zhàn)爭”均發(fā)生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即國民大革命時期,故A選項正確;排除B、C、D選項。27、A【解析】
據材料“凡是前代所有的農具,唐代都有”“唐也已大體具備”等信息反映出唐代的農具較為齊全,體現(xiàn)了唐代農業(yè)發(fā)展水平較高,故A項正確;明清時期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發(fā)展至頂峰,故B項錯誤;農具的齊全與重農政策的全面貫徹沒有因果關系,故C項錯誤;齊全的農具是農業(yè)生產技術發(fā)展的表現(xiàn)之一而非生產技術的完備,故D項錯誤。28、C【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王畿認為宦官與常人同,而且輯錄歷代善惡宦官,“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獻替,功可百倍’”可知,士大夫希望通過宦官間接影響皇權,選項C正確;程朱理學是官方正統(tǒng)思想,選項A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的主張,排除B;選項D與題無關,排除。29、C【解析】
對尼克松訪華的轉播問題,中國的做法爭取了主動,但是不拒絕美國使用,體現(xiàn)了明顯的主權意識,選項C正確;尼克松訪華這一事件本身就突破了意識形態(tài),而且美國也可以轉播,說明意識形態(tài)并不明顯,選項A排除;轉播尼克松訪華屬于外交領域,涉及中美兩國關系,這里不存在誰占據主導問題,排除B;中國允許美國轉播,但是中國掌握轉播權,這里并未體現(xiàn)反對霸權主義,而且美國并未在這件事情上體現(xiàn)出霸權主義,排除D。30、A【解析】
每年在上都、大都一帶進行的長距離賽跑“貴由赤”,參賽者“膺上賞”,得“賜銀一餅”等,體現(xiàn)了元政府組織“貴由赤”,彰顯蒙古民族習俗,A項正確;定期在大都和上都一帶進行賽跑,獲勝者得“上賞”和“賜銀”,不是商品經濟發(fā)展和市民生活“豐富”的體現(xiàn),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運用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夸張”手法,C項錯誤;“走一百八十里”與馬拉松42.19公里的賽程不符,D項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萬能蒸汽機、蒸汽機車、蒸汽船、焦炭和攪拌煉鐵法等。(2)(回答應圍繞以下兩個方面)技術進步促使人們生活質量提高;技術進步促使英國獲得更大市場,促進經濟發(fā)展。(3)(回答應從英國、德國兩個角度展開)在圈地運動、海外擴張、政治革命和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英國站在了世界現(xiàn)代化的最前沿。同時期的德國,長期處于分裂狀態(tài),經濟發(fā)展緩慢。德國要到1871年統(tǒng)一后才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解析】
(1)根據時間“1821年”得出此時正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開展的時期,結合所學可列舉出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明有萬能蒸汽機、蒸汽機車、蒸汽船、焦炭和攪拌煉鐵法等。(2)結合工業(yè)革命的內容可從技術進步促使人們生活質量提高、技術進步促使英國獲得更大市場,促進經濟發(fā)展的角度概括。(3)本題主要回答英國在殖民擴張及工業(yè)革命過程中不斷崛起壯大的表現(xiàn),可得出在圈地運動、海外擴張、政治革命和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英國站在了世界現(xiàn)代化的最前沿。另外可從同時期德國的表現(xiàn)切入回答,可得出德國長期處于分裂狀態(tài),經濟發(fā)展緩慢。德國要到1871年統(tǒng)一后才進入快速發(fā)展時期32、(1)原手工工場工人;部分手工工場主;農村勞動力(農民);外國熟巧工匠。(2)相同:都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生產方式)或采用雇傭和分工協(xié)作方式。不同:前者是以手工勞動為主,規(guī)模較小,缺乏規(guī)章制度,管理較松散等;后者以機械生產為主,規(guī)模較大,有嚴格規(guī)章制度,運用科學管理方法等。(3)水平一:在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有關原理辯證闡釋的基礎上,加以概括。社會經濟發(fā)展是推動工人隊伍的壯大,而人力資源的集中(如勞動力的豐富和工人階級為爭取權利的斗爭)又是推進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也應該看到,工業(yè)革命推動了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工人階級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之一,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沖突形成,難以根本消弭。水平二:結合材料史實,能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有關原理加以辯證說明。從英國國內工人隊伍聚集形成的方向和趨勢,可以折射出英國圈地運動、資本主義制度優(yōu)惠的人才政策,以及工業(yè)革命深入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多重推動影響。在工人的壓力和斗爭下,英國的勞動保障得以改善,推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來自手工工場工人、工場主、農村勞動力和外國熟練巧匠多源匯聚,形成的工人階級隊伍,又進一步促進了英國工業(yè)革命的繼續(xù)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鋼結構廠房鋼結構工程投資合作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版勞動合同延期與工傷賠償協(xié)議3篇
- 專業(yè)人才培訓服務協(xié)議示例文本版A版
- 2025年度房產租賃定金擔保及糾紛處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能源項目工程鏟車租賃協(xié)議4篇
- 2025年洗車服務行業(yè)洗車液研發(fā)與供應合同3篇
- 2025年煙草證轉讓與受讓雙方合作協(xié)議3篇
- 第三單元課題3元素第2課時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說課稿-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合同范本2篇
- 八年級下冊數學備課組自編練習17.1.3利用勾股定理作圖與計算
- 智慧財務綜合實訓
-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含答案)3
- 教育專家報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蕓全球教育報告(2023-2024)
- 肝臟腫瘤護理查房
- 護士工作壓力管理護理工作中的壓力應對策略
- 2023年日語考試:大學日語六級真題模擬匯編(共479題)
- 皮帶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 ISO9001(2015版)質量體系標準講解
- 《培訓資料緊固》課件
- 黑龍江省政府采購評標專家考試題
- 成品煙道安裝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