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汾湖高級中學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汾湖高級中學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汾湖高級中學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汾湖高級中學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汾湖高級中學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汾湖高級中學高三二診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歷史學家陳旭麓評價一歷史事件時說:“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為認識起點,進而追溯到幾千年歷史凝結而成的文化傳統(tǒng),并對這種傳統(tǒng)進行了總結性的理性批判?!痹撌录茿.中共“二大” B.新文化運動 C.國民革命 D.二次革命2.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講時說:“當我發(fā)表就職演說的時候,我提到一個需要談判時代,而不是對抗時代。……現(xiàn)在,當我們環(huán)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發(fā)現(xiàn)美國已經不再處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認為需要談判而不是對抗的原因不包括A.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劣勢B.改變策略,建立多極世界C.歐日崛起,沖擊美國地位D.中國振興,第三世界崛起3.古希臘神話中英雄的一大特點就是藐視命運,強烈譴責命運的無情捉弄,并奮起相抗。如俄狄浦斯與“弒父娶母”的神諭抗爭,當最終神諭應驗時,他悲憤之下刺瞎雙眼,自我流放他鄉(xiāng)。這說明古希臘A.神權始終控制人們的思想 B.公民非常重視個體權利的實現(xiàn)C.具有濃厚的人文主義思想 D.民主意識構成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4.董仲舒為樹立儒家之權威,曾建議對其他學派加以“滅”“絕”,但漢武帝并未實際推行,只是剝奪了其他學說在官方學校中的傳授資格。就是在官場之中,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黃老道家、陰陽家色彩的人物。這說明漢武帝A.顧忌新儒家,承天意施政 B.以“外儒內法”之術治國C.兼用百家之學以粉飾統(tǒng)治 D.容許多元文化并存,統(tǒng)治開明5.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謚號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這一現(xiàn)象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的具體體現(xiàn)A.使用漢語B.采用漢姓C.學習漢族的禮法D.與漢族貴族聯(lián)姻6.如圖中的雕塑所反映的國家及政體是A.雅典民主制B.羅馬共和制C.羅馬帝制D.法蘭克封建制7.下表是漢代某一個階段關于三個青銅器的銘文記述。作為史料,這些銘文可以用來研究漢代出處銘文《元和四年壺》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黃陽君作。宜子孫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鐘》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辰造□□□鐘,重□□斤。直(值)錢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鐘》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鐘,廿二斤。直(值)錢二千四百。大吉□□富貴宜田家□意□長生A.官營手工業(yè)生產規(guī)模B.鹽鐵官營的實施狀況C.手工冶金的生產技藝D.國家賦稅的征收情況8.有學者指出,在古代雅典,“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因為它不允許一個公民比其他公民更優(yōu)秀,在這種制度下,個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一夜之間可能從最高自由墮入苛酷的奴隸狀態(tài)”。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jù)是,古代雅典A.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B.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C.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D.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9.城市國家最早產生的地區(qū)是A.① B.② C.③ D.④10.1919年5月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與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長陳策舉行會談時,不斷詢問何時重啟西藏問題的談判,陳策答復“因青島問題,已引起國人對領土問題注意,西藏事務,恐難辦理。”此后北洋當局以“政府無權變更領士”一再拒絕了英人的無理要求。這表明A.五四運動激發(fā)了愛國熱情 B.尊重民意成為朝野共識C.群眾運動影響了外交決策 D.政府堅持捍衛(wèi)國家利益11.在分析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時代意義時,學者們普遍認為,中國人民的抗美援朝對于促進時代主題轉換起了巨大作用。這一“轉換”理應是A.從“戰(zhàn)爭、革命”到“和平、發(fā)展” B.從世界大戰(zhàn)到冷戰(zhàn)對峙C.從資本主義統(tǒng)治到社會主義洪流 D.從兩極格局到多極化趨勢12.近代報紙是外國人首先辦起來的。19世紀50年代起,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開始辦報,1895年以后,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辦報,鼓吹變法?!稌r務報》最多時日銷達一萬七千份,成為當時國內最受歡迎的一份報紙。材料主要反映A.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fā)展C.中國辦報深受西方的影響D.報紙具有宣傳政治主張的功能13.英國著名法學家白芝浩在評價17世紀英國革命時指出:“如果沒有受到宗教理論的推動的話,單單政治原因在當時是不足以激發(fā)人們對國王進行這樣一種反抗的?!边@表明A.歐洲天主教成為英國革命的旗幟B.英國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點C.專制王權與議會的矛盾不可調和D.宗教因素是革命發(fā)生的必要條件14.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饋贈的厚禮?!痹谥袊S河、長江也被賦予“母親河”的美譽。對此現(xiàn)象的解讀最深刻的是A.大河流域發(fā)展了灌溉農業(yè)為基礎的社會經濟B.灌溉農業(yè)促進了這些地區(qū)早期國家的誕生C.沒有大河流域就沒有埃及和中國的輝煌成就D.自然地理環(huán)境孕育出早期古代東方區(qū)域文明15.孫中山先生曾說:“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權,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從孫中山這則評論可知A.大平天國運動沒有任何價值 B.太平天國政權具有封建性C.孫中山的認識具有局限性 D.三民主義的提出有其合理性16.強盛的王朝往往重視對邊疆地區(qū)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唐朝時,增設的相應機構的管理范圍大致在圖中A.① B.② C.③ D.④17.西漢“蕭規(guī)曹隨”的歷史佳話反映了A.曹參的一無所為 B.蕭何的強大影響力C.黃老思想符合民意 D.漢武時期積極作為18.2016年11月,法國國民議會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紀念之際,依據(jù)《憲法》通過了“為所有遭鎮(zhèn)壓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員平反”的第907決議,宣稱這是一次“盡歷史責任”的“莊嚴行動”。此決議說明了A.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B.歷史價值觀的變化逐步影響了歷史評價C.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歷史認識更加清晰D.巴黎公社的史料豐富程度影響歷史結論19.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人們歡慶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然而時任美國駐蘇聯(lián)使館參贊的喬治?凱南發(fā)出了一段驚人的論調:他們以為戰(zhàn)爭結束了,而戰(zhàn)爭才剛剛開始。事實上,剛開始的是A.一戰(zhàn) B.二戰(zhàn) C.冷戰(zhàn) D.韓戰(zhàn)20.19世紀六十年代,在中國對外出口貨中,茶葉仍占首要地位。生絲和絲織品的出口,僅次于茶葉而占第二位。草帽緶、皮貨等貨的出口,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售價較低。這種情況表明A.對外貿易完全被外國控制B.商品經濟基本取代自然經濟C.中國逐步淪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原料產地D.巾國市場由被動開放轉為主動開放21.下列三幅圖示分別反映了不同時期的世界形勢。它們反映的共同問題是A.大國結盟威脅和平 B.法西斯勢力的猖獗C.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爭奪 D.“冷戰(zhàn)”局面的形成22.1851年,正當倫敦世博會召開,宣布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正以雷霆萬鈞之力重塑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和社會形態(tài)時,已經有人在解剖他的病灶,預備提前宣判他的死刑了。該事件是指A.馬克思發(fā)表《共產黨宣言》 B.盧梭發(fā)表《社會契約論》C.在中國興起太平天國運動 D.在法國發(fā)生了工人運動23.主張“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和“有無相生,難以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的思想家分別是A.韓非子孔子B.韓非子老子C.孔子老子D.老子莊子24.“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痹撐母嫠笟v史事件體現(xiàn)了A.天朝的危機B.中華民族的覺醒C.中華民族的抗爭D.中國民主革命的轉折25.公元前594年,梭倫進行改革。對此事件表述正確的是A.梭倫改革發(fā)生于公元前6世紀末 B.當時雅典處于“古典時代”C.梭倫改革兼顧貴族與平民的利益 D.雅典民主政治由此最終確立26.唐以前之醫(yī)家,所重者述而已,雖亦言理,理實非其所重也,宋以后之醫(yī)家,乃以術不可恃,而必推求其理。引起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醫(yī)家水平提高 B.經濟發(fā)展水平 C.古代科技發(fā)展 D.宋明理學影響27.據(jù)文獻記載,遠古時期天地相通、民神雜糅,人人皆可通過占卜祭祀溝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顓頊“絕地天通”,把溝通神靈、祭祀天地的特權統(tǒng)歸于專職巫師,其他人不能參與。這一變化A.推動了早期國家的形成 B.成為了階級分化的源頭C.導致了神權王權的分離 D.促成了專制統(tǒng)治的建立28.1956年以前,英國已基本撤出遠東,但不打算放棄非洲。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中,美國在聯(lián)合國譴責侵略,并要求以色列?;?,英法失去干涉借口,不得不撤軍,這成為英國殖民史的轉折點。這一變化A.造成了英美盟友關系終結 B.加劇了東西方的冷戰(zhàn)對峙C.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D.加快了英殖民帝國的瓦解29.明代內閣的政治功能一般包括教育功能、籌劃功能、補過功能等,但在實際運行中,內閣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對明代政治影響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或大或小,或強或弱。這主要是由于A.內閣是傳統(tǒng)相權的翻版 B.閣臣與皇帝關系的親疏C.閣臣的權力越來越大 D.皇帝親信并尊崇閣臣30.在中國文明發(fā)展史上,宋代文化占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下列選項中,能夠代表宋代文化成就的有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決獄是西漢董仲舒首先提出來的一種判決模式,他認為在法律無明確規(guī)定時,可用《春秋》等六經中的思想作為判決案件的依據(jù)。此外,審判除了應根據(jù)案件的事實外,還應重視追究犯罪人的動機來斷案,即所謂“原心定罪”。與此有關的斷獄案例被匯編成十卷的《春秋決事比》,該書中有案例如下:女子甲嫁漁民乙,乙出海遇風暴,船破身亡死不見尸。后,女子甲在其父母的建議下,改嫁他人。按秦朝以來的法律規(guī)定,夫死未葬不許改嫁。否則就是私嫁。律當棄市。董仲舒則根據(jù)《春秋》之義認為:夫死無男(無子女)有更嫁之道,且甲尊從母命所嫁,并無淫行之心,故而“無罪名,不當坐”?!幾詶罱】怠ⅫS震《春秋決獄及其現(xiàn)代價值》等材料二羅馬《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如“恩主詐騙被保護人的(財物)應宣誓充作‘犧牲’,奉獻于神”。夜間竊取耕地的莊稼或放牧.處死以祭谷神。只對有主觀故意的犯罪行為人進行刑罰,如“故意殺害他人”與“不希望殺害他人但不幸發(fā)生殺害他人的行為”。前者處予死刑,后者可通過交一只公綿羊替罪,這一原則長期沿用。進入帝國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內的新罪名,羅馬私法發(fā)達、公法相對不發(fā)達的狀況深刻地影響了古羅馬刑法中公犯與私犯的規(guī)定,以至造成兩者的失衡?!幾怨o《羅馬刑法的發(fā)展進程及其評價與影響》(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判決女子甲無罪的依據(jù),并分析其“春秋決獄”反映的漢代法律的發(fā)展趨勢。(2)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羅馬法蘊涵的法制理念。(3)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代“春秋決獄”與羅馬法所形成的法治文化產生的歷史影響。3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儒生參政帶來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舉制因而成立,但這并不是唯一制約察舉選官的因素。自東漢光武帝始,察舉實施中“授試以職”,舉主對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職務,以此檢驗其是否“便習官事”,合格者方舉至中央。陽嘉元年又建立“諸生試家法”制度,從而出現(xiàn)了一個新環(huán)節(jié),構成了察舉制向科舉制演進的初階?!幾蚤惒娇恕恫炫e制度變遷史稿》材料二在察舉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舉薦;在科舉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考試成績。所以舉人可以“投牒自進”,不必非得他人舉薦不可。到了北宋,封彌成為貢舉考試中的一項重要制度。考試官在評定試卷時,看不到舉人的姓名、鄉(xiāng)貫等,也就很難作弊了。隋唐以來,科舉出身的官員在高級官員中的比例,逐漸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絕對優(yōu)勢?!幾詮埾G濉吨袊婆e考試制度》材料三宋廷對于在任官員的課績,以對德行、才能、勞效的綜合檢驗為主要內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對于才能的核驗,宋廷要求官員申報時填寫非常具體的“實跡”、“實績”,以便日后核對。在宋代,課績與監(jiān)察各為獨立系統(tǒng),但在現(xiàn)實政治生活中關系密切。宋廷對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樣:有課績定等、有廉訪會問等,考察結果向本人公開,以求得多種信息來源的相互印證?!幾栽辛亍吨腥A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察舉制出現(xiàn)的原因。概括東漢察舉制的新發(fā)展。(2)據(jù)材料二,概括科舉制的發(fā)展趨勢??婆e制的發(fā)是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請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3)據(jù)材料三,指出宋代對官吏的課績和考察分別有何側重點。綜合上述材料,說明古代選官用官制度的歷史借鑒價值。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吳民生齒最繁,恒產絕少,家杼軸而戶纂組(編織)。機戶出資,織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謀夕,得業(yè)則生,失業(yè)則死……染坊罷而染工散者數(shù)千人,機房罷而機工散者又數(shù)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睹魃褡趯嶄洝肪砣徊牧隙髴魪垯C為生,小戶趁織為活。每晨起,小戶數(shù)百人,嗷嗷相聚玄廟口,聽大戶呼織,日取分金為饔飧(飯食)計。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枵(空腹),兩者相資為生久矣!——[明]蔣以化《西臺漫記》卷四(1)根據(jù)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7世紀初蘇州絲織業(yè)中出現(xiàn)哪些新的經濟現(xiàn)象?結合所學,指出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材料三我國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在鴉片戰(zhàn)爭后,受到帝國主義商品入侵的破壞,原來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同歸于盡。但這一點,常是被夸大了。據(jù)我們考察,這種破壞,主要是在沒有資本主義萌芽的農民家庭手工業(yè)方面,尤其是手工棉紡業(yè),而不是在獨立手工業(yè)方面。有人考察了32個傳統(tǒng)手工行業(yè),鴉片戰(zhàn)爭后衰落的有7個,繼續(xù)維持的有10個,發(fā)展并向機器工業(yè)過渡的有15個,另外還有新興的手工行業(yè)11個?!啅S,是另起爐灶,面粉廠就不完全如此,機器廠大部分是繼承來的,輪船業(yè)也有原來沙船業(yè)的資本?!幾詤浅忻鳌蛾P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幾個問題》(1981.05)(2)根據(jù)材料三,概括說明近代中國帶有“資本主義萌芽”的傳統(tǒng)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材料四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在中國由來已久,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開始于1930年前后爆發(fā)的社會性質的大論戰(zhàn)。馬克思主義學者鄧拓在1930年代撰文指出,在西方列強侵入以前,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內部已經產生“新的社會經濟系統(tǒng)的苗芽”。呂振羽、傅衣凌、侯外廬、吳承明等許多史學大家都對資本主義萌芽問題進行了嚴肅的史學研究。毛澤東在《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中作了經典性的闡述:“中國封建社會內……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fā)展到資本主義?!泵珴蓶|的闡述奠定了今后討論的基調。吳承明指出:“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在國外,曾流行一種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停滯的理論。這種理論,多是基于西方資產階級的偏見”?!捌浣Y果,都是把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中國的近代化,寄望于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所以,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的開展就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意義?!幾灾賯ッ瘛顿Y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的學術史回顧與反思》等(3)根據(jù)材料四,指出影響“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歷史研究的因素有哪些?(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所說“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的開展就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據(jù)材料“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為認識起點,進而追溯到幾千年歷史凝結而成的文化傳統(tǒng),并對這種傳統(tǒng)進行了總結性的理性批判?!笨芍@一事件發(fā)生在辛亥革命后,且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總結性的理性批判,這是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B正確;據(jù)所學可知,中共“二大”沒有涉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A錯誤;國民大革命是1924年興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運動,與材料無關,C錯誤;二次革命是孫中山針對袁世凱實行獨裁統(tǒng)治捍衛(wèi)民主共和的斗爭,與材料無關,D錯誤。2、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二戰(zhàn)后的國際關系格局。20世紀70年代,由于經濟危機和越戰(zhàn)的影響,美國實力下降,又受到歐日崛起的影響,再加上中國的振興和第三世界的興起。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積極調整與中國的關系。但世界格局沒有發(fā)生根本不變化。所以應選B??键c:當今世界格局的演變?美蘇兩極格局?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3、C【解析】

本題考查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依據(jù)材料可知,古希臘神話中英雄形象的特點是勇于同命運和神諭抗爭,強調人的力量和尊嚴,凸顯了人文主義精神,故C項正確;材料主旨強調人文主義精神,而非神權對人類思想的控制.故A項錯誤;材料未涉及公民意識,故B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民主意識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問題,故D項錯誤。4、D【解析】

依據(jù)材料中信息可知,漢武帝既給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給其他學派留下適度發(fā)展的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漢武帝容許多元文化并存,實行開明統(tǒng)治政策,因此D選項正確;這并非是漢武帝顧忌新儒家,也無法體現(xiàn)對天意的順承,A選項錯誤;B選項與重用陰陽家、道家等人物不符,排除;漢武帝兼用百家思想,并非只為粉飾統(tǒng)治,C選項錯誤。故選D。5、C【解析】

據(jù)所學可知,“孝”是漢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和禮法要求,北魏孝文帝改革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也就同時接受了包括“孝”文化在內的漢族禮法,因而北魏皇帝謚號中多“孝”字,C正確;據(jù)上分析可知,A、B、D與材料無關。6、C【解析】

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元首,元首政制的創(chuàng)始人,實為羅馬皇帝,故排除ABD,C符合題意。7、C【解析】

表格“宜子孫及酒食”“(值)錢七千二百”說明古代手工冶金的技術和工藝成就較深,故C正確;材料沒有直接說明手工業(yè)的來源,故A錯誤;材料中描述的是冶金,不是鹽鐵官營,故B錯誤;國家征稅不符合表格主旨,排除D?!驹斀狻?、B【解析】

依據(jù)材料中“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個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古代雅典民主的實質是,民主制度就是一種進行集體決策的統(tǒng)治體系。這就意味著社會不允許給獨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許個人得到保護,它完全吞沒了個人。其主要依據(jù)是古代雅典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因此B選項正確。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和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都不能說明古代雅典犧牲個人利益,推崇公民集體利益至上,其他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9、C【解析】

城市國家最早產生的地區(qū)是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圖中③是兩河流域,故C正確;①是位于非洲的埃及;②位于亞洲的印度;④是中國;均不是最早產生城市的國家,排除A、B和D。故選C。10、C【解析】

因為五四運動,北洋政府拒絕了重啟西藏問題的談判。這表明群眾運動影響了北洋政府的外交決策,故C正確;材料主旨說的是北洋政府的外交決策的原因,故A錯誤;B項錯在“共識”,故錯誤;材料主旨不是強調北洋政府堅持捍衛(wèi)國家利益,故D錯誤。11、A【解析】

抗美援朝打破了美國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使得世界出現(xiàn)相對安全的和平環(huán)境,為中國的發(fā)展建設爭取到了寶貴的戰(zhàn)略空間,即從“戰(zhàn)爭、革命”到“和平、發(fā)展”,故A正確;冷戰(zhàn)對峙形成于二戰(zhàn)后,與材料時間不符,B錯誤;C、D與材料無關,排除。12、D【解析】根據(jù)“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辦報,鼓吹變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時務報》成為當時國內最受歡迎的一份報紙,主要是因為《時務報》宣傳變法圖存的思想,因此,報紙具有宣傳政治主張的功能,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反映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項排除;報紙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創(chuàng)辦,而19世紀末民族工業(yè)才有了初步發(fā)展,故B項排除;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出辦報受西方的影響,故C項排除。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理解題干的關鍵信息:《時務報》銷量增長迅速主要與救亡圖存運動有關,運用所學知識逐一排除選項即可。13、B【解析】

由材料“如果沒有受到宗教理論的推動的話,單單政治原因在當時是不足以激發(fā)人們對國王進行這樣一種反抗的”可知,宗教與政治相結合共同推動了英國革命的發(fā)生,這說明英國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點,故選B;英國在16世紀就已開始宗教改革,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絕對權威,故天主教不可能是英國革命的旗幟,排除A;材料并未說明議會與王權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不可調和,那么英國就不會建立君主立憲制,故排除C;材料重在強調宗教與政治之間的關聯(lián),而不是僅僅強調宗教的作用,排除D。14、D【解析】

根據(jù)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分析,埃及、中國等古老文明以大江大河滋養(yǎng)而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肯定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東方區(qū)域文明的影響,D項正確;“母親河”對于古代文明的影響不只限于經濟和政治的一個方面,AB兩項對材料的分析不全面;大河流域不是東方古文明唯一決定因素,C項說法絕對。15、B【解析】

據(jù)材料“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權,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笨芍?,孫中山肯定了太平天國運動在打擊清王朝的意義,但其否定太平天國運動沒有建立民主政權,而趨于封建化,B正確;A過于絕對;據(jù)材料可知,孫中山既看到了太平天國的進步意義,也看到了他的不足,是客觀評價,C錯誤;D與材料無關。16、A【解析】

唐朝時期在西北邊疆分別設置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理天山南北,①符合題意;②秦漢時期已歸屬中央管轄,③西藏和④都是元朝時期歸屬中央管理,②③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和D。故選A。17、C【解析】

蕭規(guī)曹隨指的是蕭何創(chuàng)立了規(guī)章制度,死后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即漢初實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曹參依照蕭何的規(guī)章制度維持了統(tǒng)治和社會發(fā)展。所以蕭規(guī)曹隨不是指曹參一無所為,故排除A項;也不是指蕭何影響太大,故排除B項;而是因為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符合了漢初的民眾需要,故選C項;蕭何和曹參都是漢武帝之前的宰相,與漢武帝無關,故排除D項。18、B【解析】

“盡歷史責任”的“莊嚴行動”,是對巴黎公社的高度評價,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國民議會與“巴黎公社”均對“公平”與“正義”的追求,也反映了歷史價值觀的變化逐步影響力歷史評價,B正確;法國是資產階級社會,不可能因為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政權而對其社員平反,排除A;平反屬于歷史評價而非歷史解釋,排除C、D。19、C【解析】

“他們以為戰(zhàn)爭結束了,而戰(zhàn)爭才剛剛開始”指的是在熱戰(zhàn)之后,還有冷戰(zhàn)的對峙,而喬治?凱南也與冷戰(zhàn)這一理論的提出有關,故C正確;ABD項不符合題意。20、C【解析】

據(jù)材料“19世紀六十年代,在中國對外出口貨中,茶葉仍占首要地位。生絲和絲織品的出口,僅次于茶葉而占第二位?!笨芍?,中國傳統(tǒng)商品出口仍占主導,中國逐步淪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原料產地和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對外貿易被外國控制”,只是說明中國傳統(tǒng)商品出口仍占主導,A錯誤;據(jù)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但占主體,B說法錯誤;據(jù)所學可知,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的國門就被打開,D與材料不符。21、A【解析】

略【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無論是協(xié)約國與同盟國的對峙還是軸心國的形成,抑或是二戰(zhàn)后冷戰(zhàn)格局的形成,反映的共同問題是大國之間的結盟都會威脅到世界和平,故選A項;BCD項只符合部分題意,排除。22、A【解析】

根據(jù)材料“1851年宣布資本主義死刑”并結合所學史實可知,這指的是1848年馬克思發(fā)表《共產黨宣言》,宣告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開始成為一種社會思潮而且迅速蔓延。A正確;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發(fā)表在18世紀,而且它是為資本主義社會構建“理想藍圖”,B錯誤;太平天國屬于農民反封建斗爭,不符合題意,排除,C錯誤;巴黎公社發(fā)生在1871年,時間不符,D錯誤。故選A。23、B【解析】

“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的意思是威勢可以禁止暴力,但是道德和仁厚卻不足以止住暴亂,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是法家思想;“有無相生,難以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是道家的樸素辯證法思想。韓非子是法家,孔子是儒家,老子是道家,莊子是道家,由此對比選擇項,正確答案為B。ACD均有一個不符合題意,排除?!军c睛】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百家爭鳴時各家思想的主要內容。百家爭鳴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此時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試的重點。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戰(zhàn)國百家思想出現(xiàn)的背景和對后世產生的影響等也需要掌握。24、A【解析】

材料“粵匪……崇天主之教……皆以兄弟稱之”,反映了天平天國運動爆發(fā)自廣西,拜上帝教受西方基督教影響,故A符合題意;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國政權與清政府的斗爭,屬于國內階級矛盾,不能反映民族覺醒和對外抗爭,故BC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反映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得不出中國民主革命轉折的結論,故D不符合題意。25、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雅典梭倫改革既不遷就貴族,也不偏袒平民,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故C項正確;公元前594年為前6世紀初,排除A項;古典希臘時期是古希臘的一個歷史時期,大約為公元前五到四世紀,排除B項;梭倫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并非確立,排除D項。故選C。26、D【解析】

材料表明,唐以前醫(yī)家重“術”,宋以后則重視對理論的研究,這與宋及宋以后的醫(yī)學家深受宋明理學家格物窮理方法影響密切相關,D正確;醫(yī)學家水平是個別現(xiàn)象,不能作為主要原因,排除A;經濟發(fā)展有助于提高醫(yī)療技術,但是不能左右醫(yī)學研究重心轉移,排除B;科技發(fā)展與醫(yī)家研究重心轉移沒有必然聯(lián)系,排除C。27、A【解析】

由“人人皆可通過占卜祭祀溝通天神”到“溝通神靈、祭祀天地的特權統(tǒng)歸于專職巫師”可知,貴族壟斷神權推動了早期國家的形成,A項正確;階級分化的源頭是生產力的發(fā)展,不是神權和祭祀的出現(xiàn),B項錯誤;材料中的現(xiàn)象促使王權與神權的結合而非分離,C項錯誤;少數(shù)人控制神權的遠古時期并未建立起專制統(tǒng)治,D項錯誤。28、D【解析】

據(jù)材料“英法失去干涉借口,不得不撤軍,這成為英國殖民史的轉折點”可知,體現(xiàn)了英國對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即加快了英殖民帝國的瓦解,D項正確;二戰(zhàn)后英美盟友關系沒有終結,A項錯誤;英國對殖民地控制力的下降與東西方的冷戰(zhàn)對峙,B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了英國殖民地帝國的瓦解,不能推動經濟全球化,C項錯誤。29、B【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內閣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權力的來源是皇帝,受到與皇帝關系的親疏的影響,故B項正確;內閣與丞相不一樣,排除A項;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30、C【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孩兒枕是宋代定窯著名作品,南宋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盛世滋生圖》描繪的是清代盛世境況。由此可知,能夠代表宋代文化成就的有①②③,故C正確,ABD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依據(jù):依據(jù)三綱五常的儒家倫理;無淫行之心的動機。趨勢:法律儒家化、倫理化;不斷寬松簡化,糾正秦朝以來嚴刑峻法的趨勢。(2)羅馬法法制理念:體現(xiàn)濃厚的宗教色彩;區(qū)分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重私法輕公法。(3)歷史影響:漢代:春秋決獄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彌補成文法的不足,解決立法漏洞、立法滯后等問題;司法審判強調情感道德的作用,考慮人主觀上的善、惡,推動了禮法并用、以禮為主的中國法律傳統(tǒng)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強化儒家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又難免造成“人治”局面;量刑趨向寬松。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鞏固統(tǒng)治。羅馬法:較好地處理了各類矛盾,維系了國家統(tǒng)治與發(fā)展;立法與司法的有關精神影響深遠,澤被后世;強化了宗教對西方社會的影響?!窘馕觥?/p>

(1)依據(jù):根據(jù)“用《春秋》等六經中的思想作為判決案件的依據(jù)”得出依據(jù)三綱五常的儒家倫理;根據(jù)“重視追究犯罪人的動機來斷案”得出無淫行之心的動機。趨勢:根據(jù)“根據(jù)《春秋》之義”得出法律儒家化、倫理化;根據(jù)“夫死無男(無子女)有更嫁之道,且甲尊從母命所嫁,并無淫行之心”“無罪名,不當坐”得出不斷寬松簡化,糾正秦朝以來嚴刑峻法的趨勢。(2)羅馬法法制理念:根據(jù)“恩主詐騙被保護人的(財物)應宣誓充作‘犧牲’,奉獻于神”得出體現(xiàn)濃厚的宗教色彩;根據(jù)“故意殺害他人”“不希望殺害他人但不幸發(fā)生殺害他人的行為”得出區(qū)分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根據(jù)“羅馬私法發(fā)達、公法相對不發(fā)達”得出重私法輕公法。(3)歷史影響:漢代:可從春秋決獄方式有利于強化儒家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量刑趨向寬松、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鞏固統(tǒng)治等角度分析總結。羅馬法:可從維系了國家統(tǒng)治與發(fā)展、立法與司法的有關精神影響深遠、強化了宗教對西方社會的影響等角度分析總結。32、(1)原因:漢武帝的推行;儒生參政重視品德。新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官員的實際能力;增加了考試的環(huán)節(jié)。(2)發(fā)展趨勢:公開性;嚴密性(更公平公正)。理由:擴大了官吏的人才來源;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有利于提高官員的文化素質。(3)側重點:課績側重實績;考察力求準確。價值:注重選賢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窘馕觥?/p>

(1)原因:由材料“儒生參政帶來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舉制因而成立”可知,察舉制出現(xiàn)是因為儒生參政重視品德;另外結合所學可知,察舉制是漢武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