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江蘇省揚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題()揚州市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期初測試

高一語文

2023.02

注意事項:

考生在答題前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

1.試卷共8頁;滿分為150分,測試時間為150分鐘。

2.答題前,請將學校、姓名、準考證號等認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請認真核對規(guī)定填寫的項目是否準確、條形碼上的信息與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解析在答題卡上完成。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主觀題解析必須用0.5毫米書寫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測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7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孔子的思想以“仁”為核心,由此又闡發(fā)出許多道德觀念,“信”就是其中之一。《論語陽貨》記載:“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垎栔?。曰:‘恭、寬、信、敏、惠……’。”“信”是與“恭”、“寬”、“敏”、“惠”相并列的仁德表現(xiàn),是孔子所強調的君子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必備的道德修養(yǎng)。

在《論語》中,孔子對“信”多有論述。在他看來,“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身處世的。

朋友關系是儒家所提倡的人倫關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鬃釉f:“天下之達道五: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笨梢哉f,朋友之間能否相互信任關系著能否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所以,孔子十分強調朋友之間的“信”。據(jù)《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在自述其志時,其中就希望“朋友信之”。

《禮記禮運》中記載,孔子所向往的大同社會是一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理想國。由此看來,在某種程度上,“信”也可以說是孔子人生的一種理想,它代表著孔子所希望達到的社會的理想境界。故要求統(tǒng)治者要以信義換取人民的支持,“信則人任焉”,這是為政的基本條件。不僅如此,為政者之間也要講“信”,《孔子家語大婚解》記載,魯哀公問孔子怎樣為政,孔子回答說:“夫婦別,男女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边@三個方面能做到“正”,那么其他事物也就會相應合理了。君臣之間講信義應該是互相的,而且就當時的語境來看,孔子更側重的是對君主的要求。只有“君使臣以禮”,臣子才能夠對國君盡忠盡職,繼而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治理。

但是,孔子對“信”也并非毫無原則地一味信守。在孔子那里,“信”有大小之分,他曾說:“君子貞而不諒?!焙侮獭墩撜Z集解》引孔安國說:“貞,正也;諒,信也。君子之人正其道耳,言不必小信?!必懯欠系懒x的大信,諒是拘于小節(jié)、不合乎道義的小信。孔子認為君子要“謀道不謀食”,“義以為質”,要堅守大道,不合乎道義的“信”,可以不必遵守。對于那些拘于小節(jié),不知道通權達變的死守小信的迂腐之人,孔子是不贊成的。

(摘編自郭海燕《孔子說“信”》,有刪改)

材料二:

在孔子的“仁學”體系中,“信”作為諸德之一,和其它諸德一樣,也只是“成仁”的標志之一,是從屬于“仁”、服務于“仁”、統(tǒng)一于“仁”,以“仁”為目的和歸宿的?!靶拧笔堋叭省敝萍s,但在特殊情境下,遵循“信”會與“成仁”發(fā)生沖突,對此,孔子認為,為了“成仁”可以“不信”。召忽以死謝君僅愚忠、愚信于國君個人,不求造福于民,因此召忽之“信”沒有服務于“仁”,是謂“棄仁”,是“匹夫匹婦之為諒”,是“小信”,只是拘泥于“信”的形式。

在孔子看來,“信”必須以“義”為宗,守“信”要以合“義”為前提,不知變通、死抱教條地信守不義之“信”,會損害具有更高道德意義的“義”,這樣的“信”僅具“信”之形式,非真正的、實質的“信”,不若“不信”。孔子這一信、義思想是辯證的、全面的,也是具有歷史合理性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孔子心目中作為道德行為選擇和評價標準的“義”是受血緣、宗法禮制約束,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義”,具有主觀性、階級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我們要看到傳統(tǒng)文化中“義”的局限性,要以當代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我國的社會制度要求重釋“義”,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義理”規(guī)制“信”的性質和合理性。

盡管孔子很少直接討論“信”必須以“禮”為節(jié)度,我們僅在《禮記表記》中發(fā)現(xiàn)類似的闡述“君子恭儉以求役仁,信讓以求役禮”,指明了“信”應以“禮”為指歸,但由于孔子將“禮”視為人立身處世之要和治國理政之根基,將人的一切視聽言動都置于“禮”的約束之下,甚至將作為學道、做人、為政之根本道德原則的“仁”都置于“禮”的約束之下,那么,在孔子心目中,作為個人的安身立命、交朋結友之德和統(tǒng)治者的治國安邦之道的“信”德雖然重要,但也應同“仁”之德一樣以“禮”為節(jié)度,受“禮”的規(guī)制。這并不僅僅是我們的主觀推測,在《論語》中,我們就可以找到孔子這一觀念的蛛絲馬跡。

(摘編自駱毅《孔子之“信”價值相對性思想探析》,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信”是重要的仁德表現(xiàn),是孔子強調的君子必備的道德修養(yǎng),它是由孔子的核心思想“仁”闡發(fā)而出的。

B.為政者中君臣之間要講“信”,而且在孔子看來,臣子對君主的“信”,即要盡忠盡責顯得更為重要。

C.“信”要服務于“仁”,受“仁”制約。僅拘泥于“信”的形式,而不合“信”的實質的“信”,實是小信。

D.“信”以“義”為宗,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義”受血緣、宗法禮制等約束,有局限性,故對不義之“信”不能教條地信守。

2.依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重視朋友之間的“信”,認為信任關系著良好社會秩序的形成,所以孔子在自述其志時就特別希望得到朋友的信任。

B.從孔子重“信”,非拘泥于小信,而應追求合乎道義的大信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思想中有通權達變的一面。

C.為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義”需要重釋,但作為人人認同的“信”的內容與性質應穩(wěn)定,以求社會和諧。

D.“禮”約束人視聽言動等行為,“仁”是做人、為政等的道德原則,故而“禮”是“仁”的內核,“仁”是“禮”的表現(xiàn)。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信近于義,言可復也?!保ā墩撜Z·學而》)

B.“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保ā墩撜Z·子罕》)

C.“道不同,不相為謀?!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

D.“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論語·泰伯》)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

5.下面一段文字中,孔子在回答“怎樣才可以叫做士?”時,將“士”分為三個層次,“言必信,行必果”者居其末,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孔子這樣說的理由。(6分)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能用羞恥之心約束自己的行為),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痹?“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痹?“敢問其次?!痹?“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淺薄固執(zhí)的樣子)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p>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材料一:

大清早,去尋我大哥;他立在堂門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攔住門,格外沉靜,格外和氣的對他說,

“大哥,我有話告訴你?!?/p>

“你說就是,”他趕緊回過臉來,點點頭。

“我只有幾句話,可是說不出來。大哥,大約當初野蠻的人,都吃過一點人。后來因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變了人,變了真的人。有的卻還吃,——也同蟲子一樣,有的變了魚鳥猴子,一直變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還是蟲子。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慚愧。怕比蟲子的慚愧猴子,還差得很遠很遠。

“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還是一直從前的事。誰曉得從盤古開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從徐錫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

“他們要吃我,你一個人,原也無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們會吃我,也會吃你,一伙里面,也會自吃。但只要轉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是人人太平。雖然從來如此,我們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說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說,前天佃戶要減租,你說過不能?!?/p>

當初,他還只是冷笑,隨后眼光便兇狠起來,一到說破他們的隱情,那就滿臉都變成青色了。大門外立著一伙人,趙貴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頭探腦的挨進來。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著;有的是仍舊青面獠牙,抿著嘴笑。我認識他們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墒且矔缘盟麄冃乃己懿灰粯樱环N是以為從來如此,應該吃的;一種是知道不該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別人說破他,所以聽了我的話,越發(fā)氣憤不過,可是抿著嘴冷笑。

這時候,大哥也忽然顯出兇相,高聲喝道,

“都出去!瘋子有什么好看!”

這時候,我又懂得一件他們的巧妙了。他們豈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預備下一個瘋子的名目罩上我。將來吃了,不但太平無事,怕還會有人見情。佃戶說的大家吃了一個惡人,正是這方法。這是他們的老譜!

陳老五也氣憤憤的直走進來。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對這伙人說,

“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們要不改,自己也會吃盡。即使生得多,也會給真的人除滅了,同獵人打完狼子一樣!——同蟲子一樣!”

那一伙人,都被陳老五趕走了。大哥也不知那里去了。陳老五勸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橫梁和椽子都在頭上發(fā)抖;抖了一會,就大起來,堆在我身上。

萬分沉重,動彈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曉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掙扎出來,出了一身汗??墒瞧f,

“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節(jié)選自魯迅《吶喊·》)

材料二:

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便點上燈籠,吹熄燈盞,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響,接著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靜下去,才低低的叫到:“小栓……你不要起來。店么?你娘會安排的?!?/p>

……

沒有多久,又見幾個兵,在那邊走動;衣服前后的一個大白圓圈,遠地里也看得清楚,走過面前的,并且看出號衣上暗紅的鑲邊。——一陣腳步聲響,一眨眼,已經擁過了一大簇人。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進;將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個半圓。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p>

“這給誰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聽得有人問他,但他并不答應;他的精神,現(xiàn)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現(xiàn)在要將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獲許多幸福。太陽也出來了;在他面前,顯出一條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見丁字街口破匾上“古亭口”這四個黯淡的金字。

(節(jié)選自魯迅《吶喊·》)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而史料中易牙是蒸了兒子給齊桓公吃,說明狂人說的話不足信,所以故事本身不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針對性。

B.狂人看周圍的人“有的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著”,“有的是仍舊青面獠牙,抿著嘴笑”,這些是狂人的心理感受,也是狂人的認知方式。

C.《藥》中,“衣服前后的一個大白圓圈,遠遠地也看得清楚,并且看出號衣上暗紅色的鑲邊”通過人物服飾描寫,烘托華老栓激動的心情。

D.“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中“抖抖的裝”“按了兩下”這些細節(jié)描寫說明他原本就對人血饅頭能治病表示懷疑。

7.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說,“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下列各句中最不具備“鐵屋子”特征的一項是(3分)

A.大門外立著一伙人,趙貴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頭探腦的挨進來。

B.橫梁和椽子都在頭上發(fā)抖;抖了一會,就大起來,堆在我身上。

C.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響,接著便是一通咳嗽。

D.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進。

8.是如何塑造“狂人”這一形象的?這一形象有何價值?(6分)

9.魯迅借狂人的口說出“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這句話內涵豐富,請結合兩段材料做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喝诵?,則必有我?guī)煛J枪实茏硬槐夭蝗鐜?,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選自韓愈《師說》)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豈特弟子之過哉,亦為師者有以致之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也;道之未聞,業(yè)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本無可師,強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師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師習其句讀,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授以藝術者之有其實也。使師之為道,出于童子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下,則是為師者之罪也。

今世以無忌憚相高,張口輒罵歐曾,搖筆即毀朱陸。古人姓氏,道聽未審,議論其學術文章,已累幅見于坊書矣。乳兒粉子,輕儇淺躁,動欲越過前人,抗然自命;世無孔子,不當在弟子之列。蓋不特恥為弟子,相率而恥不為師。吁!其可怪也。

昔者孫明復之為師也,以石守道為之弟子,執(zhí)杖屨,待左右,明復坐則立,升降拜則扶之,師弟子之禮,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來學未嘗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為茍無其德寧虛其位以待后之學者不可使師道自我而壞也北山可以為師,避師名而不為,其慎重如此!羲老而失學,欲求為弟子者也,羲其敢冒今世之無恥哉?反昌黎之意,作《續(xù)師說》以謝之。

(選自黃宗羲《續(xù)師說》)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故何北山/之于來學未嘗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為茍無其德/寧虛其位/以待后之學者不可/使師道自我而壞也/

B.故何北山之于來學/未嘗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為茍無其德/寧虛其位以待/后之學者不可/使師道自我而壞也/

C.故何北山/之于來學未嘗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為茍無其德/寧虛其位以待/后之學者不可使師道/自我而壞也/

D.故何北山之于來學/未嘗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為茍無其德/寧虛其位/以待后之學者/不可使師道自我而壞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讀”,指斷開句子的知識,一句話后面的停頓為句,一句話中間的短暫停頓為讀。

B.“六藝”,文中指《詩》《書》《禮》《樂》《易》《春秋》,這些書都是文中所說的“經”。

C.“弟子”,文中指年幼的人,《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一句的“弟子”與此同義。

D.“昌黎”,韓愈的別稱,因韓愈自稱“郡望昌黎”,故世稱其為“韓昌黎”“昌黎先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韓愈認為童子之師只是教習句讀而不能傳道受業(yè)解惑;黃宗羲卻認為他們比并無水平卻自稱老師的人更有真才實學。

B.《師說》中認為擇師應不唯身份與地位,只要有“道”即可為師;而《續(xù)師說》中卻認為只有學識淵博、兼?zhèn)鋷煹轮瞬庞匈Y格為師。

C.《續(xù)師說》中孫明復以石守道為弟子,而何北山卻避師名而不為師。將二人進行對比,表述對孫明復好為人師的批評。

D.黃宗羲“反昌黎之意”作《續(xù)師說》,不是反對韓愈提倡的“師道”,而是勸勉世人少浮躁,所以兩文都是為了促進“師道”傳承。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4分)

(2)蓋不特恥為弟子,相率而恥不為師。(4分)

14.甲、乙兩文對“師道之不傳”的原因有不同見解,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唐代沈佺期的兩首詩歌,完成15~16題。

獨不見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①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②?

雜詩三首(其三)

聞道黃龍戍,頻年③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注:①砧,搗衣用的墊石。古代婦女縫制衣服前,先要將衣料搗過,為趕制寒衣婦女每于秋夜搗衣。②流黃: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此指帷帳,一說指衣裳。③頻年:連續(xù)幾年。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獨不見》中“寒砧催木葉”句詩人把“砧”擬人化,化無情為有情,不但“催”樹木葉落,更催出思婦的無限愁情。

B.《雜詩三首(其三)》中的“今春意”與“昨夜情”互文,共同寫出“少婦”與“良人”的相思惆悵,言簡言豐。

C.“十年征戍”“頻年不解兵”描繪出征戰(zhàn)不休的時代背景,同時也點明了夫妻分離、彼此思念的客觀原因。

D.兩首詩歌中,少婦均借月亮作為媒介,且將對征夫的思念遷怒于“月”,雖無理但契合人物身份及心理。

16.兩首詩均以征戍為題材,均以問句作結,傳遞出的情感卻不盡相同。請結合尾聯(lián)分析情感的不同之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們常常會借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表述常年漂泊異鄉(xiāng)的孤寂、愁苦之情。

(2)在《赤壁賦》中,蘇軾借“客”之口感嘆人生短暫、自然永恒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古人認為猿猴極具靈性。猿類的叫聲常被詩人在詩詞中借用,抒發(fā)悲傷的情感,比如唐人詩句“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此后若干年,我發(fā)現(xiàn)自己坐在英國牛津大學的包德林圖書館里。一間名叫“亨福萊公爵室”①的古籍閱覽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畫,四壁還有過去名人畫像,也是▲的建筑,然而照明相當差。當時還有一些古本是用鏈子鎖在書架上的,把它們拉下來攤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這里,中古僧侶修習的遺風猶存,那種▲一心苦讀的空氣卻與我當時的心情合拍:②國內正在進行大戰(zhàn),我的家已無音訊,雖然在做著功課,心里卻是很不平靜的。只在最后的兩個月里論文已經做完,口試也已通過,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里在包德林圖書館縱情自由閱讀,初夏的陽光給了館內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開朗了。

在英國讀書的時候我還去過英國博物館的圓形圖書館,這就是過去馬克思常去的地方。這個大廳也是建筑華美,▲,那高聳的大圓頂總使我想起一段臺詞:③“這個覆蓋眾生的蒼穹,這一頂壯麗的帳幕,這個金黃色的火球點綴著的莊嚴的屋宇……④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⑤”⑥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古老燈火輝煌間隙氣象萬千

B.華麗燈火輝煌縫隙巧奪天工

C.古老一燈如豆縫隙巧奪天工

D.華麗一燈如豆間隙氣象萬千

19.對文中六處標點符號的使用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⑥處引號作用相同,②③處冒號作用不同,④⑤處省略號作用不同

B.①⑥處引號作用不同,②③處冒號作用不同,④⑤處省略號作用相同

C.①⑥處引號作用相同,②③處冒號作用相同,④⑤處省略號作用不同

D.①⑥處引號作用不同,②③處冒號作用相同,④⑤處省略號作用相同

20.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述效果。(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中國歷史上的幾次移民浪潮,或出于動亂戰(zhàn)爭或出于政治需要,大體是以宗族為單位遷徙的。其間有的是多次遷徙,即到達一個地方后再次或多次遷徙,但一般情況下,都能聚族而居,形成姓氏相同的村落,而且這種姓氏相同的情況又是血緣相同。

隨著社會劇變,家族組織和國家政權合二為一的組織形式解體,宗法制度逐漸被國家政權的結構和權力遠離,淪為各個鄉(xiāng)土社會家庭都具備的社會形態(tài)。

《爾雅》云:“父之黨為宗族?!弊谧鍛撈鹪从诟赶凳献迳鐣?,是以某個父親(家長或族長)為中心,由其直系男性后裔及其家庭依照一定倫理規(guī)則而組成的血緣群體。而祠堂是維系血緣的精神紐帶,族長是宗法禮治的最高權力者。

21.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宗法制度逐漸遠離國家政權的結構和權力,淪為各個鄉(xiāng)土社會家庭都具備的社會形態(tài)。

B.宗法制度逐漸遠離國家政權的結構和權力,淪為鄉(xiāng)土社會各個家庭都具備的社會形態(tài)。

C.宗法制度逐漸被國家政權的結構和權力遠離,淪為鄉(xiāng)土社會各個家庭都具備的社會形態(tài)。

D.宗法制度逐漸被國家政權的結構和權力疏遠,淪為各個鄉(xiāng)土社會家庭都具備的社會形態(tài)。

22.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宗族”有哪些特征?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在糖果柜臺,張秉貴既要做好本職工作,又要照顧他人的感受,把簡單的工作做得復雜,練就了一手抓的本領,成為了全國勞動模范;在黃州赤壁,面對紛繁復雜的世事和諸多困擾,蘇軾用“變”與“不變”的關系,讓復雜的心情變得簡單……

有人說,從簡單到復雜是成熟,從復雜到簡單是智慧。

同學們,你是如何看待“簡單”與“復雜”的?請結合自己的經歷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語文期初考參考解析202302

1.B(“臣子對君主的‘信’,即要盡忠盡責顯得更為重要”錯誤,原文是說“孔子更側重于對君主的要求”;)

2.B(A項中“特別希望得到朋友的信任”,曲解文意,應是希望社會上人與人相互信任;C項項“信”也應與時俱進,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義理”規(guī)制“信”的性質和合理性,且“信”的內容應穩(wěn)定“無中生有”;D項“‘禮’是‘仁’的內核,‘仁’是‘禮’的表現(xiàn)”錯誤,兩者關系反了。)

3.A(B項側重論述“知、仁、勇是君子追求的重要品質”;C項側重論述“追求共同志趣”的重要性;D項側重論述“要把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的責任”;)

4.①首先提出觀點,“信”是孔子所強調的君子(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必備的道德修養(yǎng);②接著從個人、朋友之間、社會理想、君臣之間等幾個層面論述“信”的重要性;③最后在區(qū)分“小信”與“大信”內涵的基礎上,強調要堅守符合道義的“大信”。

(1點1分,答出3點給4分)

5.①孔子認為“信”有其判斷標準(1分),“信”要服務于“仁”,受“仁”制約,以“義”為宗,以“禮”為節(jié)度(1分);

②相比前兩類“士”人的知廉恥、明孝悌,有明確的判斷標準(1分),“言必信,行必果”者只是不知變通、缺少判斷標準地死守小信的固執(zhí)、迂腐之人(1分),他們“死守小信”,反而會損害具有更高道德意義的“義”(1分);

③所以孔子認為“言必信,行必果”者雖然可以稱為“士”,但也只能屬于第三層次。(1分)

6.B(A項此句是“狂人”語無倫次的表現(xiàn),C項交待人物身份,D實際上是對兒子生命的擔憂)

7.C(“鐵屋子”喻指黑暗濃重的社會環(huán)境,ABD有此意,C項指向具體場景,無社會環(huán)境的暗示。)

8.(1)心理描寫,按狂人的心理意識活動組織小說,著重表現(xiàn)“狂人”的內心狀態(tài)。(2)語言描寫,具體描寫“狂人”的種種病狀,瘋言瘋語、偏執(zhí)、妄想等,突顯出常人世界吃人而不自知的不可理喻。(每點2分)

目的:狂人的形象是一個敢于向傳統(tǒng)世俗社會挑戰(zhàn)的、覺醒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形象,塑造這一形象,意在批判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2分)

9.(1)表述對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否定和反抗:《狂人日記》中的“吃人”確指“人吃人”的真實歷史,暗指對人精神的摧殘,代指封建禮教“吃人”,《藥》中“人血饅頭”是現(xiàn)實中的吃人。(2)表述了想要啟發(fā)民眾,使民眾覺醒,來反抗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表現(xiàn)了民眾的愚昧和麻木,揭出病痛,以引起療救的注意。(3)表述了對新世界必然到來的期待和堅信:通過深刻的反思,表現(xiàn)了渴望以革命的形式改變中國的現(xiàn)狀,試圖尋找拯救國民命運的“良藥”,也是想要改變現(xiàn)狀而發(fā)出的“吶喊”。

(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0.D

11.C(文中“弟子”與“師”相對,指學生,與選項中《論語》句子里的“弟子”意思不同。)

12.C(并未批評孫明復好為人師,且文中孫明復、何北山之間也不存在對比關系)

13.(1)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是士大夫們瞧不起的,現(xiàn)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烤?分)

(2)大概不只是以做學生為恥,甚至相互都認為不做老師也是可恥的。(“特”1分,“恥”1分,“相率”1分,句意通順1分)

14.甲文:世人恥學于師(1分);乙文:無其實者(1分)卻恥不為師(1分)

參考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要有老師。老師,是依靠他來傳授道、教授學業(yè)、解除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它們作為疑惑,就最終不能解除了。生在我前面,他領會道理本來就早于我,我跟隨他學習;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領會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隨他學習。我學習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還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無論地位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在的地方。

唉!尊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也很難了!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并向他請教;現(xiàn)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出于這個原因吧?人們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們;對于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恥,真是糊涂??!那些孩子的老師,是教孩子書本的文字,學習斷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解答疑難問題。不通曉句讀,不能解決疑惑,有的(指“句讀之不知”)向老師學習,有的(指“惑之不解”)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看出那種人的明智之處。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不以拜別人為師為恥。士大夫這類人,說誰是誰的老師、誰是誰的學生之類的話,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yōu)槭裁?,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覺得近乎諂媚?!卑Γ∽饚煂W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士大夫們瞧不起,現(xiàn)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p>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鬃釉咱白印⑷O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币虼藢W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超過學生,領會道理有早有晚,學術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齡十七,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全面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之道,寫了這篇《師說》贈送給他。

嗚呼!師道沒有流傳下來,難道僅僅是學生的過錯嗎?同樣也是老師造成的。老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之人;不懂得道理(道理沒有聽聞),不精通學業(yè)(學業(yè)不精通),有疑惑卻不能解答,那么就沒有資格稱之為老師。本來沒有什么可教授,卻強行聚集道路上擦肩之人,稱“老師”稱“弟子”等等,這些人還不如教授句讀的童子之師,或是傳授實際技藝、技術的巫醫(yī)樂師百工這類人有實際作用。如果說老師對于道理的傳授,甚至比不上童子之師、巫醫(yī)、樂師、百工,那么這就是當老師的過錯了。

現(xiàn)在世人都把無所忌憚之人視作高明之人,張口就罵歐陽修曾鞏等人,動筆就詆毀朱熹陸九淵等人。連古人的姓氏都只是道聽途說,沒有弄清,就議論人家的學術、文章,(這樣的文字)已在坊間書籍上連篇累牘地出現(xiàn)了。年輕識淺的人,輕浮淺薄,動輒就想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