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第2課時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學生用書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第2課時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學生用書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第2課時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學生用書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第2課時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學生用書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第2課時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學生用書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時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課程標準結合實例,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素養(yǎng)目標1.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形成。(綜合思維)2.理解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綜合思維)3.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區(qū)域認知)知識導引知識梳理·自主探究——新知全解一遍過1.大氣環(huán)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圍、有規(guī)律的稱為大氣環(huán)流。(2)意義:大氣環(huán)流把熱量和水汽從某一地區(qū)輸送到其他地區(qū),調節(jié)了之間、之間的水熱分布,對各地的和氣候具有重要影響。(3)理想狀況下(、、),赤道與極地間形成的熱力環(huán)流。1.氣壓帶的位置大體上位于0°、南北緯30°、南北緯60°、南北緯90°共七條緯線附近,兩個氣壓帶之間就是風帶。2.在赤道、南北緯30°和60°地區(qū)都沒有風,是因為它們是氣壓帶,只盛行上升和下沉氣流。2.三圈環(huán)流(1)形成原因: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和。(2)組成:①為,②為,③為。3.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1)七個氣壓帶:A為(1個),G為極地高氣壓帶(2個),C為(2個),E為(2個)。(2)六個風帶eq\b\lc\{(\a\vs4\al\co1(低緯信風帶\b\lc\{(\a\vs4\al\co1(北半球:B信風,南半球:東南信風)),中緯西風帶\b\lc\{(\a\vs4\al\co1(北半球:D風,南半球:西北風)),極地東風帶\b\lc\{(\a\vs4\al\co1(北半球:F風,南半球:東南風))))課堂互動·合作探究——學科素養(yǎng)大提升探究點氣壓帶、風帶的形成[核心歸納]1.地球高低緯之間的冷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環(huán)流,從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氣壓帶和風帶,突破該知識點應注意“三抓”(1)抓“動力”——突破氣壓帶形成(以北半球為例)全球氣壓帶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氣壓帶形成有兩大原因:熱力原因和動力原因。①熱力原因:地面冷熱不均,引起大氣的膨脹上升或收縮下沉,從而導致近地面形成低氣壓或高氣壓。例如,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的形成。②動力原因:氣流運動造成空氣在一定區(qū)域內輻合或輻散,從而導致氣壓發(fā)生變化。例如,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的形成。(2)抓“偏轉”——突破風帶、風向在氣壓帶、風帶分布圖中,先依據(jù)高、低氣壓帶的分布確定風帶的原始風向,再根據(jù)所在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從而判定風帶的具體風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斷①記憶——看緯度位置:緯線0°、30°、60°和極點分別是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的中心。②辨別——看相間特點:氣壓帶是高低壓相間分布,氣壓帶和風帶是相間分布。③判斷——看圖形特點:氣壓帶和風帶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常涉及的局部圖和變式圖大都離不開以下三種類型:2.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模式圖的判讀氣壓帶、風帶模式圖是建立在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引起大氣運動的原因只有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判讀技巧[應用體驗]如圖為南半球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壓帶和風帶名稱正確的是()A.a(chǎn)為東北信風帶B.b為副熱帶高氣壓帶C.c為東南信風帶D.d為極地東風帶(2)下列關于氣壓帶和風帶的敘述,正確的是()A.副極地低氣壓帶是空氣受熱膨脹形成的B.極地高氣壓帶是空氣冷卻下沉形成的C.盛行西風與信風在南北緯60°相遇D.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固定不變隨堂集訓·學業(yè)達標——基礎知能全通關下面四幅圖為某地近地面風帶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1.四個風帶位于北半球的是()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④2.四個風帶中信風帶有()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3.①③風帶之間的氣壓帶是()A.赤道低氣壓帶B.副極地低氣壓帶C.極地高氣壓帶D.副熱帶高氣壓帶如圖中甲地緯度低于乙地,箭頭表示大氣環(huán)流的方向。讀圖,完成4~5題。4.若該圖為北半球三圈環(huán)流局部示意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環(huán)流圈為高緯度環(huán)流圈B.該環(huán)流圈為低緯度環(huán)流圈C.甲地為副熱帶高氣壓帶D.乙地為赤道低氣壓帶5.若南半球出現(xiàn)類似下圖的環(huán)流,下列模擬繪制的甲氣壓帶兩側風帶的分布,正確的是()A.①B.②C.③D.④[教材活動點撥]P58·活動[參考答案]1.見下圖。2.赤道與極地之間的閉合環(huán)流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不能維持。以北半球為例,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南風逐漸向右偏轉成西南風,到達北緯30°附近上空時,風向偏轉成了西風。這樣,來自赤道上空的氣流不能再繼續(xù)北流。赤道上空的空氣源源不斷地流過來但又不能繼續(xù)北進,便在北緯30°附近積聚下沉,赤道與極地之間的閉合環(huán)流被破壞而難以維持。在地球表面會呈現(xiàn)出三圈環(huán)流態(tài)勢。P59·活動[參考答案]1.如下圖所示。竅門略。2.(1)(2)略。第2課時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知識梳理·自主探究1.(1)大氣運動(2)高低緯度海陸天氣(3)大氣是在均勻的地球表面上運動地球靜止不動太陽終年直射赤道2.(1)地轉偏向力(2)低緯環(huán)流中緯環(huán)流高緯環(huán)流3.(1)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2)東北西南東北課堂互動·合作探究探究點應用體驗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a為東南信風帶,b為副熱帶高氣壓帶,c為盛行西風帶,d為副極地低氣壓帶。第(2)題,盛行西風與極地東風在南北緯60°附近相遇暖氣流抬升,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是空氣冷卻下沉形成的;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答案:(1)B(2)B隨堂集訓·學業(yè)達標1~3.解析:第1題,根據(jù)圖示,圖中①風帶和④風帶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相比向右偏轉,該風帶位于北半球;②風帶和③風帶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相比向左偏轉,該風帶位于南半球,A正確,B、C、D錯誤。第2題,根據(jù)所學可知,北半球的信風為東北信風,南半球的信風為東南信風。圖中②④位于60°附近,不屬于低緯地區(qū),②④錯誤,A、B、D錯誤。①為北半球的東北信風,③為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因此四個風帶中信風帶有①③,C正確。第3題,根據(jù)所學可知,①為北半球的東北信風,③為南半球的東南信風,①③風帶之間的氣壓帶是赤道低氣壓帶,A正確。副極地低氣壓帶位于極地東風帶與西風帶之間;極地高氣壓帶位于兩極地區(qū);副熱帶高氣壓帶位于信風帶與西風帶之間,B、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