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匯編4篇_第1頁
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匯編4篇_第2頁
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匯編4篇_第3頁
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匯編4篇_第4頁
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匯編4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匯編4篇

【篇1】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

一、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設計

《綱要》要求:“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yè)的特色和優(yōu)勢,深入研究不同專業(yè)的育人目標”,教學上要“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貫徹這一要求,需要研制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形成具體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細化為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

1.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設計

體系化的專業(yè)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的確立,能有效克服專業(yè)課程在教學目標設置上“各自為戰(zhàn)”和重復(內耗)的問題。而研制體系化的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是一項集體性工作,需要學校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專家、專業(yè)負責人、專業(yè)課程負責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基于課程思政首席教師負責制,從以下三方面開展合作:第一,立足專業(yè)課程的課程布局和課程特征,梳理形成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框架。每個專業(yè)的課程體系中,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礦(尤其是部分基礎課程),也有尚待發(fā)掘的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璞玉”,因而需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的協作下,由專業(yè)負責人、專業(yè)課程負責人依據《綱要》關于課程領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建議,深入梳理和挖掘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過科學研討,形成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框架。第二,解決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與思政課程目標的有機協同問題,對專業(yè)課程群的具體目標進行細化,形成專業(yè)課程群的目標體系。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必須體現在教學目標設定上,只有目標一致,才能各司其職并形成“合力”。因而,雙方的課程負責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應將專業(yè)課程具體的教學安排(進度)與思政課程的具體安排進行協調統(tǒng)籌,落實具體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第三,構建具有邏輯性的、體系化的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必須基于集體協作,解決好幾個問題: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在專業(yè)課程群分布(結合課程安排的順序)中的內在邏輯問題,知識點分布及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課程的教學目標問題,不同課程之間都涉及某一個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教學目標該怎么設定的問題,對于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公共基礎課、專業(yè)教育課、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的設計問題,等等。

2.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設計

《綱要》要求:“高校課程思政要融入課堂教學建設”,要“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毋庸置疑,體系化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確定,并不意味著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已經形成,需要課程負責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yè)課程教師開展合作,從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維度,對專業(yè)課程的教學目標進一步細化。具體而言,需要處理好三個問題:第一,結合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具體開發(fā),立足與思政課程協同的理念,設定具體章節(jié)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在教學推進上并不是“亦步亦趨”,但在整體節(jié)律上要保持內在的一致性和關聯性。因而,在具體章節(jié)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的開發(fā)上,除了考慮與思政課程的協同外,更主要的是要立足本章節(jié)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開發(fā)、課型等,設定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及其側重點。第二,各章節(jié)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的內在邏輯梳理。在各章節(jié)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的梳理上,要注意兩個問題:體現一定的邏輯性,即順序性;在涉及同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教學上,要注意層次性和視角的選取,以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實效。第三,將具體的教學目標寫入教學大綱,確定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體系。具體章節(jié)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體系化之后,需要與專業(yè)課程的目標體系結合,寫入教學大綱和教學日歷,進而形成“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大綱。

3.單次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設計

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必須立足課堂教學。因此,依據“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大綱,研制形成具體章節(jié)的教案,確定每節(jié)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以及與其對應的教學評價體系。每節(jié)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來自對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具體分解,而這種分解是基于對每節(jié)課專業(yè)知識點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情況而定的。第一,是否可以“有機融入”?必須注意,課程思政教學應依托課程,因此應注意在目標設定上關注課程知識點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負載空間和張力。在此前提下,要注意對“有機融入”的關注——這種“融入”并不是迷糊的,而是一種可描述、可控、可調、可評價的“融入”。也就是說,單次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基于“學情”,具體呈現在教案中,唯有如此,才能科學對學生發(fā)展也就是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第二,是否可實現?鑒于對不同章節(jié)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深度的不同、課程自身所需采取的課型以及教學方法的差異,單節(jié)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標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而不應該僵化。具體教學目標的設定,應該立足可實現的維度、程度等方面,以保證課程思政教學的有效性。第三,是否可評價?要以“評價”為導向,從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維度進行描述,要對目標達成的層次進行分級和描述。

二、課程思政的內容體系開發(fā)

與教學目標設計不同的是,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建設,需遵循“上行—下行”的復合路線。“上行”路線為:結合《綱要》通過深入挖掘形成較為粗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堆積—通過深入梳理形成各門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進一步深入梳理形成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和圖譜?!跋滦小甭肪€為: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和譜系—具體化為專業(yè)課程群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布局—形成具體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安排—通過有機融入設定具體章節(jié)的課程思政教案。

1.由深入挖掘而上行至深入梳理,形成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圖譜

自下而上的總結提煉,遵循了歸納的邏輯,而這種科學的歸納,也為后續(xù)更為順暢的演繹奠定了基礎,能夠有效克服在專業(yè)課程中生硬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第一,深入挖掘,充分呈現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毛坯”。顯然,專業(yè)課教師應該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的幫助下,結合《綱要》,通過合作深入分析和發(fā)現各知識點的思想政治教育“礦藏”,實現模塊化初步梳理。第二,梳理形成各門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通過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合作,結合《綱要》精神和要求,依據思政課程的知識體系邏輯,通過初步梳理,形成較為粗放的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梳理過程中,不應作“取舍”——后續(xù)對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梳理時,需要對課程群進行系統(tǒng)協調。第三,進一步深入梳理形成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和圖譜。深入梳理包含兩層意思:對各門課程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進行分析,形成課程思政知識的框架;對各門具體課程進行分析,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重點。而梳理形成體系化的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需要解決以下問題:確立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框架、基于統(tǒng)籌協調確立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構建學科專業(yè)特有的結構化的課程思政知識圖譜。梳理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幾個問題:對各門課程所呈現的帶有生硬嵌入色彩的或牽強附會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應該刪除;在不同課程之間重復的主題,應該確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層次、維度、側重點,以促進課程之間的協調、協同。

2.由“專業(yè)的課程思政知識圖譜”下行,二次開發(fā)形成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與圖譜

由“專業(yè)的課程思政知識圖譜”下行至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的二次開發(fā),是一個演繹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課程思政研制小組應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對經深入挖掘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毛坯”,進行二次開發(fā)。結合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圖譜,做好兩項工作:深化和細致化。就深化而言,要確定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的具體位置,所對應的教學目標,進行再次挖掘。就細致化而言,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結合教學目標確定進行具體的教學層次、維度、側重點,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形成育人主線。第二,形成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的內在體系。通過二次開發(fā)、二次梳理,“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4]形成具有課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第三,形成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布局。依據學科專業(y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圖譜,根據課程進度、教學計劃,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的內在邏輯,形成課程特色的知識圖譜,為后續(xù)設計教案提供支持。

3.單次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開發(fā)與呈現:有機融入與二次開發(fā)

具體到單次課的教學,必須解決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開發(fā)問題。按照課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形成邏輯,單次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開發(fā)應基于二次深入挖掘、深入梳理和有機融入三法則進行。第一,依據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圖譜,對既有“毛坯”進行二次挖掘和梳理。二次挖掘需要結合對學情、教學背景的綜合把握,基于具體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圖譜,對初次挖掘的“毛坯”進行精雕細琢,既有取舍又有延伸。取舍是為了“聚焦”,而延伸主要從其在教學中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維度,進行立體開發(fā)。第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邏輯的“回填”,實現有機融入。值得注意的是,“毛坯”的挖掘是基于專業(yè)課程知識點的,也就是說這種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長在課程知識點上的,一旦全面剝離出來,必然影響教學效果,如果原樣“回填”,又可能無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這種“回填”實際上是一種基于前述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精雕細琢”的科學融入,通過對最佳“觸點”、“融點”、“切入點”的設計,讓專業(yè)知識自己說話,展現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如專業(yè)知識點背后的“故事”、“人物”、“現象”、“問題”等。由此,才能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之中,引發(fā)學生思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三,基于科學的梳理、布局,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呈現于教案中,為后續(xù)教學、評價等提供支持。

三、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選擇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能,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提升學習體驗,最大程度發(fā)揮專業(yè)課程的價值滲透和價值引領作用。通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讓課堂更有親和力、氣氛更活躍,進而實現高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道理越理越清、價值越闡發(fā)越澄明、思想進入越來越深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進入學生精神世界的效能。根據《綱要》,結合前述研究,可將課程思政的主題分為四類,以下分別就不同主題及教學方法選擇進行探討。

1.問題澄清與道理闡明類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及教學方法選擇

課程思政教學中,必然涉及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點講解,這些知識點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也有涉及,但脫離具體情境無法講清楚。而這類主題均為專業(yè)課程的重要或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學生應掌握其知識并能結合專業(yè)課程進行理解和運用。在這種主題的教學中,要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tǒng)一,即在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實現價值觀引導;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以學理性分析幫助學生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內涵,同時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這類主題(知識)的選取,旨在彌補思政課程在相關主題上的“地氣”不足,教師應該厘清這類主題與學生既有知識結構、生活經驗以及社會現實之間的關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行為規(guī)約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題與教學方法選擇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主題以一種“規(guī)約”形式呈現,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結合所學專業(yè)進行自我約束:立足專業(yè)的“真”問題,明確為何、如何自我約束。以《綱要》中提出的“理學類專業(yè)課程,要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學倫理的教育”為例,選取“科學倫理”主題,首先要找到適當的“植入點”,可以具體到“科研誠信”的主題,在概論或研究規(guī)范部分切入,以解決以下問題:學生應如何結合專業(yè)學習與研究掌握科研要求與規(guī)范?如何遵守科研規(guī)范?前一問題,可采取講授法、案例研討法。其中,案例應經典、多樣,呈現不同類型的違背科研倫理的案例。后一問題,則需將科研規(guī)范要求穿插在研究各環(huán)節(jié)、主題講授中。同時,可以采取小組討論、問題教學法等教學方式,以幫助學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遵守科研規(guī)范與誠信。

3.情懷培養(yǎng)與精神涵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類主題與教學方法選擇

“情懷”、“精神”類主題,在《綱要》中多次出現。這類主題適用于各類專業(yè)課程,因而必須緊密結合專業(yè)教學,以免“泛化”和同質化。情懷培養(yǎng)與精神涵養(yǎng)類主題教學要解決三個問題:科學認知與思想層面觸動、上升到精神層面、化為行動。以“家國情懷”、“民族精神”為例,學生多“耳熟”而未“能詳”。教學中則應以講授法為主、案例教學法為輔,讓學生“能詳”并在情感上產生觸動;可借助多媒體等,采取情境教學法,將學生代入情境,產生情感“共鳴”和精神“共振”。就第二、三方面而言,可以結合專業(yè)中的具體問題,“延伸”到家國情懷、民族精神。如理學、工學、農學等,必然會涉及大量與中國科學家有關聯的成果,這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最佳切入點??刹扇“咐虒W、情境教學或者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析經典案例背后的情感密碼、精神密碼,讓學生進入故事情境,深刻領會家國情懷、民族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引導學生思維向更深處探尋,明確立足專業(yè)領域“我應該如何”,以避免出現“聽著感動、想著激動、落到實踐不能動”的問題;也可立足專業(yè)維度,設立大學生暑期實踐主題,從探尋歷史、深入偉人的精神家園等角度,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發(fā)現”接受精神洗禮,進而實現向行動的轉換。

4.問題應對型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及教學方法選擇

如何認識、分析專業(yè)領域的各種新問題、新現象,并形成自己的立場、觀點、態(tài)度、處理方法,是課程思政教學需要為大學生解決的。這類主題滲透在《綱要》所強調的“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中,對應的教學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即立場與態(tài)度、應對策略、行動,實質上就是要在傳播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基礎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旗幟鮮明進行剖析和批判。比如,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應對美國等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踐的污蔑、詆毀,面對這一問題,應該采取何種教學方式來解決上述三個方面問題(以醫(yī)學、生物專業(yè)為例)?解決第一個方面的問題,必須立足專業(yè),結合對各種信息的掌握,采取專題講座或某一節(jié)課的形式,對新冠病毒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分析,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幫助學生明確新冠病毒的來源尚未確定,美國等的污蔑是毫無根據和別有用心的。解決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情景展示、課堂辯論、探究學習等方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讓學生發(fā)揮信息技術特長,收集各種材料,站位科學角度和事實角度,有理有據地回應各種關于新冠病毒的謠言和美國等國家的污蔑。解決第三個方面的問題,可采取研討式教學,引導學生立足專業(yè)和相關研究進展,反觀自己的專業(yè)理想與學習,樹立破解專業(yè)難題、奉獻社會的人生理想。

四、課程思政的教學管理

《綱要》指出,提高“課程思政內涵融入課堂教學水平”,關鍵在于“課堂教學管理”。因此,必須立足課程思政“高效課堂”建設,塑造“有溫度”、“有思考張力”、“有親和力”的課堂氛圍,讓課程思政教學過程流暢,發(fā)揮最佳育人效果。

1.形成科學的融入通道:課程思政教學安排

要實現課程思政“內涵融入”課堂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必須處理好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體量安排、切入時機與方式選擇、教學活動組織等方面的關系,以使得融入高效、學習效果明顯。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學中應采取“顯”、“隱”結合的形式。必須注意的是,“顯”不是強制嵌入,而是在合適的知識點(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富礦”)、合適的時機“進入”(學生進入積極學習狀態(tài)),并保持合適的體量。就體量而言,應該立足“精”(唯有“精”,才可能“深”、“透”)。部分高校5分鐘?[5]的做法,就是一個較好的嘗試。當然,具體多少合適,需要教師結合對學生學習效果、教學方法、切入點與時機的綜合考量,進行探索與嘗試。

2.構建科學的融入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切入

思想政治教育進入課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自然生成”,即由某個課程知識點自然切入,做到水到渠成。切入方式巧妙自然,其中“巧妙”是指平滑過渡,不至于過于直白而變成說教,設計“精巧”,不至于開口大而易放難收。具體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問題創(chuàng)設,即由某節(jié)課涉及專業(yè)領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或促成小組討論;事件或案例導入,即與本節(jié)課專業(yè)知識點相關的事件,從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維度切入,闡述其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進討論;故事導入,結合有故事的專業(yè)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情境導入,即基于情境預設,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逐步推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比較導入,如專業(yè)知識層面的中外對比,進而導入“責任感和使命感”或“民族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在切入時機選擇上,應凸顯有預設的“生成”色彩,即有預設但不機械。時機選擇的依據是學生學習狀態(tài)、專業(yè)課程運行情況(以不影響專業(yè)知識內在邏輯表達為前提)。

3.提升融入效果: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的組織

除了正常講授與互動外,課堂教學中需要靈活采用多種形式,以提升融入程度與學習效果。必須注意的是,在每節(jié)課前提供給學生的材料中,要明確提出課程思政問題,為學生預留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就形式而言,第一種是常態(tài)化的課堂討論,具有隨機發(fā)言和對話性質,即話題由專業(yè)課教師發(fā)起,并初步形成基本討論路線,學生基于課前準備隨機發(fā)言、發(fā)問,教師作出回應并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探討。第二種是“微專題研討”,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課前準備進行討論,在較短時間內進行交流和討論,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第三種是對話,即聚焦領域內某一事件或專題,從事件本身說起,逐漸進入事件背后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側重“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第四種是“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適合小班的主題式課程思政教學。教師提出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題,要求學生基于前期準備,采取合作方式,從不同維度分析、闡述、補充并得出完整結論,這種組織形式,往往需要較多時間,應穿插在專業(yè)課程的序列研討中,更適用于復習教學等。

4.提升融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課程思政的教學調控

《綱要》指出,要“改進課堂教學過程管理”。因此,基于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和提升學習效果的目標,科學推動課程思政教學全過程管理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第一,課前溝通:基于互動的預設。專業(yè)課教師在課前應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預設。教師在課前發(fā)放給學生的預習材料中,應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話題預先呈現給學生,并收集相關反饋,對教案進行修改完善,以確保預設符合學生需求,進而科學、有效施教。第二,基于學生學習體驗立場,及時優(yōu)化教學。專業(yè)課程學習本來就有較大的知識學習、能力發(fā)展壓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加入,必然在體量上“增壓”。教師應采取方法,讓體量“增壓”基于“結構變化”引發(fā)“質變”達到“減壓”的效果。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流程,降低學習的復雜程度和進入難度,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由增加的“體量”要素變成課程知識自身調節(jié)要素,使學習過程更為緊湊和流暢。同時,教師應基于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及情緒的把握,實時介入,提升學習效能。此外,教師要善用語言,使學習過程變得愉悅、輕松。生動、幽默、有趣的語言,無疑能夠化解課程自身的枯燥,也能夠將專業(yè)課程中負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變得生動、有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自然而有效。實時對學生發(fā)展給予有效反饋,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也是課堂調控的重要元素。第三,基于學生發(fā)展立場,關注、傾聽、調控。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狀態(tài)、情緒變化,與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積極“傾聽”,并與學生就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對話,及時有效地把學生引向正確結論。值得注意的是,“教學事件”的處理,也需要教師有所準備,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與主流價值觀相違背的觀點時,教師應及時介入,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

五、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

《綱要》指出:“人才培養(yǎng)效果是課程思政建設評價的首要標準?!笨茖W的評價應該立足于課程或專業(yè),凸顯對學生發(fā)展過程的考察,并將考察結果運用到教師的教學反思與改進等方面。

1.基于學生課程思政學習效果的層級設計評價

課程思政評價,應立足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充分及時反映學生成長成才情況,凸顯評價的人文性和綜合性。第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發(fā)展評價。課程思政知識考查,應關注兩個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自身、基于專業(yè)立場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理解,前者關注的是明理程度、后者關注的是結合程度。第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運用能力發(fā)展。課程思政教學所形成的知識運用能力,是指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與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方法相結合,系統(tǒng)地認識、分析問題和形成具體應對(態(tài)度、行為、言論)的能力,這種能力更為獨特(專業(yè)特色),也更具有長久性和連續(xù)發(fā)展性。因而,評價應聚焦學生基于專業(yè)立場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專業(yè)行為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運用能力。第三,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毒V要》指出,課程思政“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疑是課程思政的根本追訴,因而評價也應該以此為核心。

2.基于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發(fā)展的過程性實施評價

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應將客觀量化評價與主觀效度檢驗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動態(tài)評價,反映課程思政教學中知識傳授與思想啟迪、價值引領的結合程度,以科學評價提升教學效果。第一,多主體參與的評價模式。評價主體應包括專業(yè)課教師、同班同學、輔導員,其中專業(yè)課教師應立足過程性材料(含學生表現)、結果性材料進行綜合評價,適當顯示內在區(qū)分度(更注重描述性評價),評價必須指明“短板”。而其他主體的評價則主要來自學生的表現,要有具體描述。第二,評價方法:過程為主、結果為輔。課程思政評價應采取形成性評價為主的方法,即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不僅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與思政課程“搶功”的問題。教師應基于學生學習中的表現,側重采取描述性評價,從不同維度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記錄、描述,以準確反映學生變化。此外,小組討論記錄、小作業(yè)、發(fā)言記錄都可以作為評價依據。此外,適度采用終結性評價,以反映學生發(fā)展的階段性成果。結合課程所撰寫的論文、調查或研究報告,都可以作為評價依據。這種評價可以與學生自己的預期、教師課程設計的預期相結合,不僅能反映學生真實水平(為后續(xù)課程思政提供支持),同時也能作為教師教學反思的重要依據。

3.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的運用:基于評價—反思—改進的路徑

基于學生發(fā)展情況,對教學進行反思、改進,是專業(yè)課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首先,要基于評價對教學進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幾個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與專業(yè)課程知識的結合是否有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學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內涵式地融入了專業(yè)課程教學,教學的切入點是否合適,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教學語言是否合適,教學調控和評價是否合適,等等??刹扇€體反思、同一專業(yè)課程教師的集體反思、備課組集體反思、邀請專家參與評價與反思等方法。在反思的時機選擇上,應采取過程評價反思與終結性評價反思兩種模式。其次,要結合反思進行教學改進。基于兩種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應該采取兩種“反思—改進”模式。一種是“四邊”模式,即“邊教學—邊評價—邊反思—邊改進”。鑒于過程性評價使用,教師應該采取實踐中不斷完善的方法。其好處在于,教師能結合課程教學,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內容安排等?!八倪叀蹦J街校瑢I(yè)課教師可引入“教學觀察”來幫助改進:邀請專家參加教學觀察前討論并提出困惑—專家進入教學觀察并形成評價報告—教學觀察后基于會議的集體反思并提出改進建議。而結果性評價反思,更側重于集體反思:橫向比較—提出問題—反思不足—提出改進策略。對于專業(yè)課教師來說,只有通過反思,才能不斷提升對課程思政的理解、把控、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酒?】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

在實施課程思政之前,需要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課程思政目標達成的橋梁。本篇微信推送,我們嘗試對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方方面面進行討論,期待幫助大家順利達到目的彼岸。

一、課程思政是否存在教學模式

對于課程思政設計的新手教師,模仿或者現成的教學模式都是經常被用到的。在教學設計領域,初學者往往會選擇一些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模式,依托這些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設計。于是我們就會自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是否具有單獨的可供參考的教學模式呢?我的個人觀點是這種教學模式不宜存在。主要原因是課程思政在本質上屬于學科德育部分,非思政課程雖然是開展德育的主渠道,但卻不是這些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作為學科教學的一個伴隨狀態(tài),具有附屬、附庸、相伴而生的特點,或者說其優(yōu)先級是要低于學科教學的。如果單獨針對學科德育設計教學模式,勢必會打亂學科教學的規(guī)劃,形成反客為主的情形。因此,我們只能在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巧妙地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來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

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流程

課程思政屬于學科德育部分,學習的內容是德育內容。和對知識、技能的學習一樣,要依據“以學定教”的基本原理開展教學設計。主要任務依然是定目標、想辦法、做評估。這里的目標依然具有階段性的特點,即由一系列緊密相關的階段性目標構成了最后的終極目標。而每一個階段性目標的確定,都直接決定了這個階段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評估方式的選擇。

從前面關于態(tài)度和品德的形成或者轉變的原理中我們提到過,態(tài)度和品德的形成或者轉變都需要經歷幾個標志性的階段。從整體上看,都是需要經過認知層面的認同、感情層面的內化以及行為方面的轉變。其中行為方面的轉變可以作為檢驗態(tài)度形成或者轉變的主要渠道。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以把態(tài)度形成與轉變劃分為三個階段性的目標。由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同的課程思政內容,可能會規(guī)劃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未必所有的課程思政內容都需要實現行為轉變這個終極目標,所以在開展教學設計的時候根據實際目標,規(guī)劃相應的教學活動即可。

如果目標是要實現認知層面的認同,就需要結合課程內容,通過創(chuàng)設認知沖突、擺事實講道理的說服教育引導學生曉之以理。如果目標是要實現情感層面內化,則需要在認知認同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情境創(chuàng)設、親身體驗機會等方法實現情感層面的內化。如果需要實現行為層面的轉變,則進一步增加了教學的難度系數,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展示某些行為。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情感教學方面,行為轉變層面的教學目標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因此進行教學目標設定的時候需要適當考慮實際情況,比如可以在一些大的學習板塊結束之后再考察學生在行為方面的轉變,而不是每次教學結束后都去考察學生的行為轉變。教學效果評估的方法也要因教學目標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比如認知認同可以通過客觀測試題目進行考察,情感內化可以通過撰寫反思的形式考察,行為轉變可以通過標志性成果或者檔案袋等形式進行考察等等。對于更加宏觀的課程思政教學評估方法,我們在上一篇已經進行了文獻綜述,大家可以直接參考。

三、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在前一篇關于“課程思政的策略與方法匯編”部分,我們從宏觀層面綜述了課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分別是區(qū)分挖、合作挖、系統(tǒng)挖、互補挖??梢哉f已經給老師們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但是對于缺乏課程思政教學經驗,而又急于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師而言可能還不夠明確和具體。這里我們再繼續(xù)細化一下。

如前所述,課程思政在本質上是學科德育。這就說明課程思政不是純粹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兼具學科的特色。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科和思政教育這兩個方面對課程思政的元素繼續(xù)深入挖掘,讓課程思政元素更加“顯性化”。

學科層面的思政元素挖掘。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對從學科層面的挖掘辦法已經給出指導意見。這里我們再進行深入,具體地說在學科層面可以從影響學科發(fā)展的重要人物、關鍵事件上尋找榜樣和素材,從學科發(fā)展歷史上形成的人文精神中挖掘動力,從本專業(yè)的發(fā)展中尋找專業(yè)認同等。

在思政教育方面可以分別從大德、公德、私德三個層面進行挖掘。大德層面可以結合學科領域挖掘家國情懷、政治認同、法律規(guī)范等元素。從公德層面可以挖掘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社會責任、行業(yè)規(guī)范等元素。從私德方面可以挖掘職業(yè)操守方面的元素。

在前一篇微信推送中我們明確提出,要開展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這些設計不僅僅體現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還可以體現在學校整體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鑒于學校教育包括專業(yè)教育和通識教育兩個部分,在通識教育中也可以在學校的層面挖掘校史、校情、校友、校風、學風等元素,挖掘當地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元素等,比如延安大學正在和智慧樹聯合打造一門《圣地淬魂——延安大學與時代精神》的通識課程。此外,在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規(guī)劃方面,也可以開展宏觀的設計,讓學生浸潤在隱性育人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中。

四、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模板

如前所述,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不是在原有的教學設計中增加一個模塊,而是增加一條主線。因此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模板是在原有教學設計上增加一條“確定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活動——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評估”的并行主線即可。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模板是與原來的教學設計模板有關的。實際上,我們在原來的教學設計中也有課程思政方面的要求,也設立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教學目標,只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設計的時候往往沒有體現,也很少針對這些內容開展教學評估。

在三個階段中,特別說明的是課程思政教學活動設計階段。這個階段務必要和知識傳授、能力塑造兩個部分緊密結合起來,形成融合的效果,否則就變成了“兩張皮”?!澳芰Α北憩F為對知識(狹義)的“應用”。先有知識目標,再有能力目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學有所得,習以致用”。在知識“學”的階段,可以融入對課程思政認知認同的內容,在“習”的階段可以融入對課程思政情感內化的內容,在“用”的階段(能力塑造階段)可以融入對課程思政行為轉變的內容。具體的元素挖掘和教學策略在前面已有相關說明?!酒?】思政課教學設計一等獎

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抗疫人士的先進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讓學生懂得正處在和平年代的中學生是否需要愛國,應該怎樣愛國。

3、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加強學生的社會主義美德教育,并能將這種感情帶到學習及日常的生活中。

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正處在和平年代的中學生是否需要愛國,應該怎樣愛國?教學難點:認識愛國的重要性;

并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體現愛國。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最美逆行者的先進事跡1、投影三張照片:鐘南山、李文亮、董蘇紅2、(1)什么是愛?什么是愛國?什么是社會主義美德?愛就是給予,就是奉獻,而不是索取,也不是交換。愛國,就是為國家為人民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作出各種各樣的犧牲,在祖國需要時,義無反顧的接受黨和國家的召喚,為祖國和人民奉獻自己的一切!3、介紹圖中最美逆行者的事跡(1)鐘南山:2003年非典第一功臣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如今已經83歲的他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讓中國重回平靜再一次走向疫情的戰(zhàn)場與新冠病毒殊死搏斗早在幾年前鐘南山院士的一場純英語教學課堂純正的英語口音流利的語言表達讓許多人都大開眼界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35歲才開始學英語后來,他受邀16個國家和地區(qū)演講84歲鐘南山眼含淚光:他的童年故事,值得講給孩子聽!鐘南山院士已成為國民偶像,除了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敬仰,孩子們更應該學習他的那種敬業(yè)和忘我的精神!我們一起來看看鐘南山小時候的經歷!如今,鐘南山仿佛成了全國人民的定心丸,他帶來的每一條有關新冠疫情的消息,人們都認真聆聽,深信不疑。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yè),有戰(zhàn)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確令人肅然起敬!不僅如此,很多報道中,我們還能了解,鐘南山一直保持著規(guī)律的健身,一身肌肉讓許多3、40歲的中年人自嘆不如。

(2)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貫遼寧省錦州市北鎮(zhèn)市,武漢大學臨床醫(yī)學七年制專業(yè)畢業(yè)。生前為武漢市中心醫(yī)院眼科醫(yī)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fā)出防護預警,而被稱為疫情“吹哨人”。

(3)董蘇紅是任縣一名普通的護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選擇了自我隔離,確保自己和家庭安全,但隨著祖國一聲召喚,董蘇紅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廣大疫區(qū)群眾,那里更需要醫(yī)護人員。她說:“當疫情發(fā)生時,全國各地的醫(yī)護人員都在馳援武漢,我只是眾多醫(yī)護人員中的一員,大家都用生命來阻擊疫情,我也要承擔一名護士的責任?!?/p>

上午10點,任縣人民醫(yī)院為董蘇紅舉行了簡短的送行儀式。院長郭朝軍囑咐她要履職盡責,在完成救助任務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有后顧之憂,醫(yī)院是她堅強的后盾。隨后,董蘇紅前往邢臺市衛(wèi)健委集結,與其他縣市援鄂醫(yī)療隊員一同馳援武漢。

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英雄。面對疫情,這些前往武漢的“逆行者”便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楷模,是頂天立地的“巾幗大英雄”!4、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什么精神?(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合理的都給予肯定)

5、愛國格言知多少?比一比,看誰說的多。(學生分組比賽)

教師舉例,出示投影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與發(fā)展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列寧§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些什么,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么尼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三、和平年代的小學生還需要愛國嗎?愛國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容。本世紀初的青年愛國,是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浪潮中;

三、四十年代的青年愛國,是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