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第3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_第1頁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第3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_第2頁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第3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_第3頁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第3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_第4頁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精講-第3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o"第3章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構成的奧秘知識導航知識導航知識點回顧知識點回顧知識點1: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1、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關系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大多數物質由分子構成,少數物質(金屬、稀有氣體、部分非金屬固體)由原子構成,一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如:水由水分子構成,鐵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2、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區(qū)別是:

(1)物質和元素都是宏觀概念,它們只講種類,不講個數;而分子、原子和離子等是微觀粒子,既講種類,也講個數;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它與物質之間是組成關系,它是用來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的,用“組成”來描述;例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但不能說“水是由二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組成的”)。(3)而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微觀粒子;它們與物質之間是構成關系,它們是用來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的,習慣上用“構成”來描述;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但不能說“一個水分子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3)對于分子、原子和離子來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它在化學變化中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它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再分的;而離子是指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原子)。二、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如表所示:分子原子相同點1.質量和體積都很??;2.都在不停的運動;3.微粒間都有間隔;4.同種微粒,化學性質相同;5、他們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既講種類,也講個數。不同點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化學反應中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解。相互關系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本質區(qū)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注意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物質由哪種微粒構成,就由該微粒保持化學性質;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比構成它的原子大三、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1、微粒(如分子)的性質(1)分子極小,其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溫度越高,分子受熱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①應用:用分子不停地運動解釋聞到氣味、溶解、擴散、揮發(fā)、蒸發(fā)等生活現(xiàn)象。用分子運動受溫度的影響解釋太陽下曬濕衣服比陰涼處干得快。②分子運動實驗的證明濃氨水顯堿性,有強烈的揮發(fā)性。酚酞試液是酸堿指示劑,遇到堿性溶液變紅。解釋:實驗3中A燒杯變紅原因:濃氨水揮發(fā)出的氨氣分子運動到B燒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變紅。(3)分子間有間隔①分子間間隔大?。阂话闱闆r下,氣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相對較大,固體和液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相對較小。解釋生活現(xiàn)象:氣體體積容易壓縮,固體和液體較難被壓縮。②分子間間隔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a、溫度升高,分子間隔增大,溫度降低,分子間隔變小。解釋生活現(xiàn)象:物質的熱脹冷縮、物質三態(tài)變化、給自行車胎打氣、等體積的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夏天車胎、籃球等打氣太滿容易爆炸,酒精溫度計測溫度。(給自行車胎打氣,分子間隔變?。ㄋy是金屬,由原子構成;水銀溫度計測溫度,是因為受熱汞原子間隔變大。)b、壓強增大,分子間隔減小,壓強減小,分子間隔變大。解釋生活現(xiàn)象:加壓可以讓6000mL氧氣裝進40mL鋼瓶。(注意:分子的大小不會改變,物質體積的變化是分子間隔在改變)(4)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不同。氧氣具有助燃性,氧氣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氫氣具有可燃性。2、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就是指利用分子與原子的“質量小,體積小,總是在不停的運動,彼此之間有間隔;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的性質,以及它們的概念和本質區(qū)別等,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四、分子的概念與分子的特性1、分子①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②解釋:單個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沸點等宏觀性質,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現(xiàn)的性質。2、分子的構成①分子由原子構成②有些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氧氣分子、氮氣分子等);大多數分子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原子構成的(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3、化學變化的實質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微觀示意圖:4、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5、分子的特性:分子的特性主要有4個:“質量小,體積小,總是在不停的運動,彼此間有間隔”,并且,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知識點2:原子的結構一、原子的定義與構成1、原子的定義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很小,一個原子跟一個乒乓球體積相比,就相當于乒乓球跟地球體積之比。2、原子的構成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核外高速無軌運動。所有原子都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氫原子無中子)。(1)原子核帶正電,原子核帶的正電荷數(即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帶的負電荷數(數值上等于核外電子數)相等,電性相反,所以原子不顯電性。(2)原子中的等量關系: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解釋一束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箔:大多數α粒子穿透金箔——原子雖小,但原子內空間相對較大,而且電子質量很小

。一小部分α粒子路徑偏轉——α粒子受到帶正電的原子核的排斥,發(fā)生偏轉,說明原子內部有一微粒,該微粒的體積很小,帶正電,即原子核。極少數的α粒子反彈——α粒子撞到原子核被反彈,說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體積較小,但質量相對較大。二、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的結構示意圖1、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1)核外電子無固定的運動軌跡,但有經常出現(xiàn)的區(qū)域,該區(qū)域叫做電子層,電子層由內而外總共分為7層,電子分層運動,電子優(yōu)先排在離核較近的電子層,依次向外排布。(2)第1層最多容納2個電子,第2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1層的,電子不超過2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2n2個,n為電子層數)(3)原子結構示意圖(4)原子結構排布規(guī)律:每一橫排,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依次遞增;除稀有氣體外,每一縱列,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電子層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2、離子的結構示意圖離子結構示意圖:指原子得失電子以后的結構示意圖。(1)原子通過失去最外層電子,變成陽離子,該離子結構示意圖與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相比,不僅減少了一個電子層,而且電子數也減少了,小于了核內質子數;(2)原子通過獲得電子,變成陰離子時,該離子結構示意圖與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相比電子層數是一樣的,但是電子數比原來多了,大于了核內質子數。以鈉原子所變成的鈉離子為例,其結構示意圖應該為:具體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的比較,如表所示:※注意:①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取決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一般相似。②氦原子最外層2個電子,但屬于相對穩(wěn)定結構,與最外層8個電子的稀有氣體原子化學性質相似,與最外層2個電子的其他原子化學性質不相似。三、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1、離子定義: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2、形成過程:陽離子:帶正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陰離子:帶負電的原子(或原子團)3、常見金屬原子和非金屬原子形成離子的過程形成離子過程中,原子質子數不變,所以原子的種類不變;核外電子數改變,化學性質改變。金屬原子若失去最外層電子,則電子層數減少1層,非金屬原子得到電子,電子層數不改變。4、需要掌握的離子符號氫離子H+、銀離子Ag+、鋅離子Zn2+、銅離子Cu2+、鐵離子Fe3+、亞鐵離子Fe2+、氫氧根離子OH-、硝酸根離子NO3-、碳酸根離子CO32-、硫酸根離子SO42-、銨根離子NH4+5、離子符號的意義:6、原子和離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四、原子質量與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1、概念: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1.66×10-27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跋鄬υ淤|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可省略。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實際質量,實際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之比。2、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包括以下幾種:(1)原子中各粒子間的個數推算,其原理是各粒子間的數量關系;利用如下等式進行推算:①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注意:該等號不適用與離子)=相對原子質量-核內中子數;②核內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核內質子數。(2)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計算,原理是根據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為跟質子、中子相比,電子的質量很?。?;構成原子的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電子質量忽略不計,故近似算法: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知識點3:元素一、元素的概念1、元素定義: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元素理解:(1)不同元素的根本區(qū)別是質子數不同;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一定相同。(2)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一類原子屬于同種元素。(如C-12、C-13、C-14原子同屬于碳元素)(3)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元素種類不變。(如鈉原子Na、鈉離子Na+屬于同種元素)(4)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因此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辨析: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屬于同種元素嗎?錯誤,如水分子H2O和氖原子Ne都具有10個質子,但不是同種元素。同種元素要求質子數相同,且均是原子。二、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1、元素的符號:指用來表示元素的特有符號;它是化學學科所特有的一種用語,是化學科學研究物質組成、結構和變化規(guī)律的一種重要工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如果幾種元素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可再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qū)別;例如,用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鈣元素,S表示硫元素,Si表示硅元素,N表示氮元素,Na表示鈉元素,等等。2、元素符號的意義(1)宏觀:表示一種元素;(2)微觀: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3)特殊:某些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元素符號還表示物質。如:H: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Fe:表示鐵元素,一個鐵原子,鐵這種物質。(4)數字+元素符號,只表示微觀意義:幾個原子。三、元素的簡單分類及其在地殼中含量與分布1、元素的簡單分類是一般將元素分為這樣三類:(1)金屬元素[其中文名稱一般都帶有“钅”字旁,金屬汞(Hg)除外],如鋁元素(Al)、鐵元素(Fe)、銅元素(Cu)等;(2)非金屬元素(其中文名稱一般都帶有“石”字旁、“氵”字旁或“氣”字頭),如氮元素(N)、氧元素(O)、碳元素(C)等;(3)稀有氣體元素(其中文名稱一般都帶有“氣”字旁),如氦元素(He)、氖元素(Ne)、氬元素(Ar)等。2、元素的含量分布地殼中前五位:氧O、硅Si、鋁Al、鐵Fe、鈣Ca;口訣:養(yǎng)(氧)閨(硅)女(鋁),貼(鐵)給(鈣)那(鈉)家(鉀)美(鎂)青(氫)(年)。生物體內前五位:氧O、碳C、氫H、氮N、鈣Ca。四、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1、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2、原子序數與元素原子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3、元素周期表:3、元素周期表的特點是:(1)橫向共有7個橫行,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就是把電子層數相同的各種元素按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或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起來;因此,每一周期的特點是:每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的電子層數是相同的,而最外層電子數卻依次增多一個;還有,元素周期序數等于該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2)縱向共有18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就是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各種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列起來;因此,每一主族(過渡元素之外的,即除了最外層電子層以外的電子層的電子數都是排滿電子的化學元素)的特點是:主族中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而電子層數依次增多一層;還有,族序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3)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個單元格的構成及其含義都是一樣的,就拿第13個單元格來說吧,如圖所示:,該單元格由四部分構成,其中的“13”是原子序數,“Al”是元素符號,“鋁”是元素名稱,“26.98”是相對原子質量。(4)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位居左邊,非金屬元素一般位居右邊(只有氫位居左上角),稀有氣體元素位居表的最后一列。4、元素周期表的應用有:(1)可以根據其中的單元格的任意一部分信息(如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或相對原子質量等),查找出其余的各個信息或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2)原子的結構決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反映元素的原子結構和元素的某些性質。所以,我們可以根據位置去推測它的原子結構和某些性質。概言之,原子結構、元素性質和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3)科學家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指導下,對元素的性質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并為新元素的發(fā)現(xiàn)和預測它們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提供線索。(4)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近,在周期表的一定區(qū)域內尋找元素,發(fā)現(xiàn)物質的新用途被視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通常用來制造農藥的元素,如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里占有一定的區(qū)域。對這個區(qū)域里的元素進行充分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又如,可以在周期表里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找到半導體材料;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優(yōu)良的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等等。典例分析考點1分子和原子【典例1】(2022?淄博)科學思維是從宏觀、微觀相結合的視角探究物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認識方式。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選項宏觀事實微觀事實A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鉀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兩種溶液中都含有OH﹣B加熱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氣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改變,原子不變C結成冰的水不能流動溫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運動D把食鹽顆粒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食鹽顆粒很快消失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鈉解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擴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鈉溶液A.A B.B C.C D.D【答案】C?!窘獯稹拷猓篈、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鉀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兩種溶液中都含有OH﹣,故說法正確;B、氧化汞分子受熱后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許多汞原子構成汞,二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氧分子,許多氧分子構成氧氣,故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改變,原子不變,故說法正確;C、水分子仍在不斷地運動,故說法錯誤;D、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鈉解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擴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鈉溶液,故說法正確。故選:C?!镜淅?】(2022?長春)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則分子模型可用于表示()A.Fe B.H2 C.CO2 D.NH3【答案】C?!窘獯稹拷猓簣D中分子模型,分子由兩種原子構成,且1個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A、Fe是由原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B、H2分子是由氫原子一種原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C、CO2分子由兩種原子構成,且1個分子由3個原子構成,故選項正確。D、NH3分子由兩種原子構成,但1個分子由4個原子構成,故選項錯誤。故選:C?!镜淅?】(2022?定海區(qū)校級模擬)海水淡化可緩解淡水資源匱乏問題。(1)圖甲為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圖,海水淡化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分子的種類與質量。(2)圖乙表示海水中水分子在一定空間內的分布圖,圖丙中能正確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水面上微粒分布的是CD圖。(可多選)【答案】(1)種類與質量;(2)CD?!窘獯稹拷猓海?)海水淡化過程中,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水分子的種類、質量沒有變化,分子的間隔發(fā)生變化;(2)水汽化,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水分子沒有變化,水分子的間隔變大,故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水面上微粒間間隔增大,個數減小,故CD。故答案為:(1)種類與質量;(2)CD?!镜淅?】(2022?丹東模擬)“對比實驗”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請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1)實驗一,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燒杯A中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2)實驗二,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操作是向兩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3)實驗三,可觀察到外焰(填火焰的名稱)處的火柴炭化最明顯。(4)實驗四,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敬鸢浮浚?)燒杯A中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2)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3)外焰;(4)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窘獯稹拷猓海?)實驗一利用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到燒杯A中,使酚酞變紅,驗證分子不斷運動。(2)向盛有空氣和盛有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后,呼出的氣體中石灰水變渾濁,而空氣中幾乎不變渾濁,所以人呼出的氣體中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氣中要多;(3)根據火焰各部分溫度的不同,可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外焰與氧的接觸面積最大,燃燒最充分溫度最高,火柴放在外焰位置最先變黑;(4)鐵絲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在瓶底鋪一層細沙或盛少量水。故答案為:(1)燒杯A中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2)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3)外焰;(4)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键c2原子的結構【典例5】(2022?無錫)1911年,盧瑟福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箔后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方向前進,少數α粒子發(fā)生較大偏轉,極少數α粒子偏轉幾乎達到180°。由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A.原子是實心球體 B.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不帶電 D.原子核在原子中占的體積很大【答案】B?!窘獯稹拷猓篈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則金原子不是實心球體;故A錯誤;B通過上述實驗,少數α粒子發(fā)生較大偏轉,極少數α粒子偏轉幾乎達到180°,能說明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正確;C少數α粒子發(fā)生較大偏轉,極少數α粒子偏轉幾乎達到180°,說明原子核的電性與電子相同;故C錯誤;D少數α粒子發(fā)生較大偏轉,原因是α粒子在運動中途經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能說明原子內有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核;故D錯誤;故選:B?!镜淅?】(2022?株洲)如圖為某元素的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7 B.該元素為硫,是一種非金屬元素 C.該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D.該陰離子中,核電荷數小于核外電子數【答案】D?!窘獯稹拷猓篈、x=7時為原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該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8,故選項說法錯誤。B、該粒子的核內質子數為17,該元素為氯,是一種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C、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x=7時為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D、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該陰離子中,核電荷數小于核外電子數,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镜淅?】(2022?賀州)某元素X的原子序數為a,能夠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夠形成與Xn﹣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Ym+,則Y元素的質子數是()A.a+m﹣n B.a+m+n C.a﹣m﹣n D.a﹣m+n【答案】B?!窘獯稹拷猓耗吃豖的原子序數為a,能夠形成Xn﹣,另一元素Y能夠形成與Xn﹣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Ym+,設Y元素的質子數為x,則:a+n=x﹣mx=a+m+n故選:B?!镜淅?】(2020?湘潭)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請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為粒子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①表示的是原子。(2)圖乙中D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當X=18時,該粒子是原子。(3)圖乙中B、C屬于同種元素,因為質子數相同。(4)由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F2?!敬鸢浮浚?)原子;(2)18;(3)質子數;(4)MgF2?!窘獯稹拷猓海?)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①表示的是原子。(2)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原子,當X=2+8+8=18時,該粒子是原子。(3)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圖乙中B、C屬于同種元素,因為質子數相同。(4)A、B分別是氟原子和鎂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氟化鎂,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1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則該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鎂元素顯+2價,氟元素顯﹣1價,鎂和氟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F2。故答案為:(1)原子;(2)18;(3)質子數;(4)MgF2?!镜淅?】(2022?吉林模擬)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1)屬于同種元素的是B、D;(填選項字母,下同).(2)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是A、C、D;(3)屬于陰離子的是C;(4)屬于金屬元素原子的是B、E.【答案】(1)B、D;(2)A、C、D;(3)C;(4)B、E?!窘獯稹拷猓海?)由粒子結構示意圖可知BD質子數都為11,屬于同種元素;(2)最外層為8個電子(K層為最外層時有2個)為相對穩(wěn)定結構,故ACD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3)陰離子中核內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故C屬于陰離子;(4)金屬元素最外層的電子數一般小于4,所以可以確定BE為金屬元素.故答案為:(1)B、D;(2)A、C、D;(3)C;(4)B、E.考點3元素【典例10】(2022?呼和浩特)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圖甲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圖乙是某些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的核電荷數為17 B.兩圖共涉及五種元素 C.圖乙中,a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陰離子 D.圖乙中,b和d是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答案】D?!窘獯稹拷猓篈、根據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則X的原子序數為17,在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X的核電荷數為17,故選項說法正確。B、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甲中為硫元素、氯元素和氬元素,乙圖中a為氧元素、b和c為鈉元素,d為氬元素,故兩圖共涉及硫、氯、氬、氧、鈉五種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C、圖乙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6,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陰離子,故選項說法正確。D、圖乙中,b粒子質子數為11,核外電子數為2+8=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的是陽離子而不是原子;d粒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的是原子,圖乙中b和d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都是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粒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镜淅?1】(2022?綿陽)中科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銻等多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被采用為國際新標準。在元素周期表中銦與鋁同族,銦的有關信息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原子結構示意圖中x=3 B.In3+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 C.銦的原子核內有49個質子 D.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答案】B?!窘獯稹拷猓篈、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49=2+8+18+18+x,x=3,故選項說法正確。B、In3+是銦原子失去最外層3個電子后形成的,故In3+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8,故選項說法錯誤。C、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的數字表示質子數,故銦的原子核內有49個質子,故選項說法正確。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镜淅?2】(2022?南寧)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元素的符號是He B.原子序數:乙>丙>甲 C.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01 D.氖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答案】B?!窘獯稹拷猓篈、甲元素是氦元素,符號是He,正確;B、周期數越大,原子序數越大,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從左往右依次增大,則原子序數丙>乙>甲,錯誤;C、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漢字下面的數是相對原子質量,則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01,正確;D、氖原子核內有10個質子,核外有10個電子,原子結構示意圖正確。故選:B?!镜淅?3】(2022?郴州)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結構,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元素③屬于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2)元素②的元素符號是O;在①~⑥六種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是⑥(填序號);(3)元素①和元素⑤形成的化合物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敬鸢浮浚?)金屬;(2)O;⑥;(3)NaOH+HCl=NaCl+H2O?!窘獯稹拷猓海?)元素③是13號元素——鋁元素,屬于金屬元素;故答案為:金屬;(2)元素②是8號元素——氧元素,其元素符號為O;⑥處的元素是氬元素,氬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化學性質穩(wěn)定;故答案為:O;⑥;(3)元素①是1號元素——氫元素,元素⑤是17號元素——氯元素,二者可組成氯化氫,氯化氫溶于水形成鹽酸,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故答案為:NaOH+HCl=NaCl+H2O?!镜淅?4】(2022?富順縣校級模擬)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A、B、C為周期表1—18號中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三種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之和為34。(1)A的離子符號為O2﹣。(2)C的單質化學式為Cl2。(3)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4)標出A、C形成的化合物中C的化合價O2?!敬鸢浮浚?)O2﹣;(2)Cl2;(3);(4)O2?!窘獯稹拷猓海?)根據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數等于質子數即核電荷數,A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則A是8號元素即氧元素,氧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故化學反應時易得到2個電子而形成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離子符號是O2﹣;故答案為:O2﹣;(2)根據題意,A是8號元素,則B是9號元素氟元素,三種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之和為34,故C為17號元素即氯元素,氯元素形成的單質是氯氣,化學式是Cl2;故答案為:Cl2;(3)根據題意,B元素是氟元素,核內有9個質子,核外第一層有2個電子第二層有7個電子,故其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是:;故答案為:;(4)A、C形成的化合物即二氧化氯,其中氧元素顯﹣2價,則氯元素顯+4價,故表示為:O2;故答案為:O2。鞏固訓練一、選擇題。1.(2022?玉林)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將泡騰片放進藍色水球之中,產生很多小氣泡,聞到陣陣香氣?!奥劦较銡狻钡闹饕蚴牵ǎ〢.分子間有間隔 B.分子在不斷運動 C.分子的體積變大 D.分子的質量變小【答案】B?!窘獯稹拷猓骸奥劦较銡狻笔且驗槲镔|中含有的具有香味的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香味。故選:B。2.(2022?鞍山)2000L的氧氣加壓后能裝入容積為20L的鋼瓶中,用分子觀點解釋正確的是()A.分子的體積變小了 B.分子間間隔變小了 C.分子的質量變小了 D.分子的數目變少了【答案】B?!窘獯稹拷猓?000L的氧氣加壓后能裝入容積為20L的鋼瓶中,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氣體受壓后,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氣體的體積減小。故選:B。3.(2022?福建)某海水淡化系統(tǒng)(如圖)工作時,蒸發(fā)腔中的水在光熱作用下變?yōu)樗魵?,太陽能風扇將水蒸氣吹到冷凝腔冷凝,實現(xiàn)海水淡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光熱作用下,水分子運動速率加快B.液態(tài)水變?yōu)樗魵?,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C.水蒸氣冷凝為水,水分子本身變小 D.海水變?yōu)榈?,水分子化學性質不變【答案】C?!窘獯稹拷猓篈、光熱作用下,溫度升高,水分子運動速率加快,故選項說法正確。B、液態(tài)水變?yōu)樗魵?,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故選項說法正確。C、水蒸氣冷凝為水,水分子本身不變,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小,故選項說法錯誤。D、海水變?yōu)榈?,水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改變,水分子化學性質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4.(2022?濱州)從如圖所示微粒結構示意圖中,獲取信息正確的是()A.圖示①中的“2”表示核電荷數 B.圖示②和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C.圖示④表示的微粒符號是Mg2+ D.它們屬于四種元素【答案】B?!窘獯稹拷猓篈、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圖示①中的“2”表示該微粒第一層上電子數,不是表示核電荷數,故選項說法錯誤。B、圖示②和③分別表示鈉離子和鎂離子,它們的原子核外都有三層電子,在元素周期表中,電子層數相同的原子位于同一周期,圖示②和③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故選項說法正確。C、圖示④中,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表示鎂原子,其微粒符號是Mg,故選項說法錯誤。D、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圖中4種微粒中有3種質子數,它們屬于三種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5.(2022?盤錦)下列有關粒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C.原子可轉化成離子,離子不能轉化為原子 D.鈉原子和鈉離子核電荷數相同【答案】D?!窘獯稹拷猓篈、原子的原子核不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如氫原子中沒有中子,故選項說法錯誤。B、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再分,能分成原子核和電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原子可轉化成離子,離子也能轉化為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D、1個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變?yōu)?個鈉離子,則鈉原子和鈉離子核電荷數相同,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6.(2022?臺灣)有一個帶電的離子含有X、Y、Z三種粒子(質子、電子、中子,未依照順序排列),且X、Y、Z的粒子數目依序為NX、NY、NZ。已知X粒子的質量最小,關于此離子的說明,下列何者最合理()A.若為陽離子,且NY>NX=NZ,則Z為質子 B.若為陽離子,且NY>NX=NZ,則Z為電子 C.若為陰離子,且NX=NY>NZ,則Z為質子 D.若為陰離子,且NX>NY=NZ,則Z為電子【答案】C?!窘獯稹拷猓篈、若為陽離子,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NY>NX=NZ,所以Y為質子,X為電子,Z為中子,故A錯誤;B、若為陽離子,且NY>NX=NZ,X粒子的質量最小,則Y為質子,X為電子,Z為中子,故B錯誤;C、若為陰離子,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NX=NY>NZ,X為電子,則Y為中子,Z為質子,故C正確;D、若為陰離子,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NX>NY=NZ,Y、Z為質子和中子,故D錯誤。故選:C。7.(2022?無錫)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磷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磷是金屬元素 B.磷原子中的質子數為15 C.磷原子中的核外電子數為5 D.磷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0.97g【答案】B?!窘獯稹拷猓篈、磷帶“石”字旁,屬于固態(tài)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5;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5,故選項說法正確。C、由磷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磷原子中的核外電子數為15,故選項說法錯誤。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0.97,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8.(2022?北京)人體每日需要攝入適量的鈣,這里的“鈣”指的是()A.元素 B.單質 C.分子 D.原子【答案】A?!窘獯稹拷猓喝梭w每日需要攝入適量的鈣,這里的“鈣”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鈣”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tài)無關。故選:A。二、填空題。9.(2020?黔西南州)某同學為了研究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利用濃氨水揮發(fā)出來的氨氣和濃鹽酸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氣體發(fā)生反應生成白色氯化銨固體的原理,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開始時,兩個注射器同時向脫脂棉靠近里邊的部位注入等體積的液體,一段時間后,先在A處產生大量白煙,然后白煙逐漸充滿整個玻璃管?;卮鹣铝袉栴}:(1)寫出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Cl+NH3=NH4Cl↓。(2)此實驗證明: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的運動速率越?。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敬鸢浮浚?)HCl+NH3=NH4Cl↓;(2)小?!窘獯稹拷猓海?)鹽酸與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故答案為:HCl+NH3=NH4Cl↓;(2)鹽酸中溶質為HCl,相對分子質量為36.5,氨水中揮發(fā)出分子為NH3,相對分子質量為17,在A處先有白煙生成,說明氨分子先運動到A處與氯化氫分子接觸發(fā)生反應,所以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運動速率越??;故答案為:小。10.(2022?錦州)根據以下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粒子是AB(填字母序號,下同)。(2)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子是CE。(3)D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填“失去”或“得到”)電子?!敬鸢浮浚?)AB;(2)CE;(3)失去?!窘獯稹拷猓海?)A的最外層為電子數為8,屬于相對穩(wěn)定結構。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但其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屬于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化學性質穩(wěn)定。(2)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但其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屬于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化學性質穩(wěn)定;D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而形成陽離子;盡管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但它們化學性質不相似。CE屬于原子,且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是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子。(3)D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而形成陽離子。故答案為:(1)AB;(2)CE;(3)失去。11.(2022?溫州)“原子一分子”學說的建立經歷了曲折的過程。材料一:1803年,道爾頓在原子論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數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復雜原子”。材料二:1809年,蓋一呂薩克認同道爾頓的原子論,并提出自己的假說: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不同氣體中含有相同數目的原子(包括“復雜原子”)。道爾頓反對蓋一呂薩克的假說,他認為若該假說成立,解釋化學反應時,有些反應會推導出“半個原子”,與原子論矛盾。材料三:1811年,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學說,解決了道爾頓和蓋一呂薩克的矛盾。隨后科學家們確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一分子”學說。(1)1897年,湯姆生發(fā)現(xiàn)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觀點。(2)道爾頓原子論中“復雜原子”構成的物質,按現(xiàn)在物質的組成分類,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3)依據道爾頓的原子論和蓋一呂薩克的假說,下列反應能推導出“半個原子”的是ABD。(可多選)A.1升氫氣和1升氯氣化合成2升氯化氫氣體B.2升氫氣和1升氧氣化合成2升水蒸氣C.木炭與1升氧氣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D.木炭與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E.硫與1升氫氣化合成1升硫化氫氣體【答案】(1)電子;(2)化合物;(3)ABD?!窘獯稹拷猓海?)1897年,湯姆生發(fā)現(xiàn)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得出了原子可以繼續(xù)再分的結論;(2)道爾頓原子論中“復雜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數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即為不同原子構成的分子,按現(xiàn)在物質的組成分類,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3)A、1升氫氣和1升氯氣化合成2升氯化氫氣體,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不同氣體中含有相同數目的原子(包括“復雜原子”),(由于在當時還沒有提出分子概念)則每一個氯化氫“原子”(在此實為分子,而道爾頓稱它為“復雜原子”)中就應只含有半個氯“原子”和半個氫“原子”,即“半個原子”,故正確;B、2升氫氣和1升氧氣化合成2升水蒸氣,則每一個水“原子”中就應只含有半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原子”,即“半個原子”,故正確;C、木炭與1升氧氣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則每一個二氧化碳“原子”中就應只含有一個氧“原子”,故錯誤;D、木炭與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則每一個一氧化碳“原子”中就應只含有半個二氧化碳“原子”,即“半個原子”,故正確;E、硫與1升氫氣化合成1升硫化氫氣體,則每一個氯化氫“原子”中就應只含有一個氫“原子”,故錯誤。故答案為:(1)電子;(2)化合物;(3)ABD。12.(2022?玉林)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請分析圖中信息并回答相關問題。(1)鋁元素屬于金屬(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電子。(2)原子序數為8和11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O。(3)氟原子與氯原子的化學性質相似,請根據上表的信息,推測其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均為7(從原子結構上分析)?!敬鸢浮浚?)金屬;失去;(2)Na2O;(3)7?!窘獯稹拷猓海?)鋁元素的偏旁為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該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3個,少于4個,因此在反應中容易失去最外層的3個電子而形成帶有3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Al3+;故答案為:金屬;失去;(2)8號元素是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11號元素是鈉元素,化合價為+1價,二者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鈉,故答案為:Na2O;(3)氟原子與氯原子的化學性質相似,其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為7;故答案為:7。13.(2022?阜新)中科院院士張青蓮對銦、銥、銻、鈰等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杰出貢獻。圖A是鈰元素在元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