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小學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小學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小學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小學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教學要求: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字寫字,難點是辨認八、入;九、幾。

三、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插圖(-)的課件,梨樹貼圖,

與本課數(shù)字有關的圖片若干。

四、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六個復韻母、五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和三個三拼音節(jié)。

2.激趣導人:開學到現(xiàn)在,小朋友們在拼音工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了不

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

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

2.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出示課題一去二二里。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三、圖文結合,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圖上找出煙村、

亭臺、花。

3.教師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兩遍)。

四、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己經(jīng)認識了哪些字?

3.讀一讀。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變序抽取12張生字卡(不帶拼音),開火車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4.擺-擺。

人人動手,把12張字卡分成兩類擺-擺。

小組交流:說說為什么這么擺。

全班交流。

五、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互相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

男女生分別齊讀。

六、課間活動:全班表演唱《數(shù)鴨子》

七、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一

1.認識田字格。

2.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

3.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

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4.指導書寫-。

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

斷,稍上斜,收筆稍頓。

學生練寫。

八、布置作業(yè)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我們周圍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1.我會認。

變序抽取字卡,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做找朋友游戲。

2.我會記。

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

3.我會用。

摘果子說詞語或句子。

選生字卡填空。

交流:我們周圍還有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字?

二、指導背誦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兩遍。

2.限時背誦課文:給5分鐘時間,學生各自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

3.借助插圖背誦課文:能背誦的看大屏幕上的課文插圖一,還不能背的可以看課文,

全班把課文齊背(讀)兩遍。

4.自由配上動作背誦課文:指名背誦,小組齊背,全班齊背。

三、指導書寫二"三

1.觀察課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變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

置變化這兩方面來說)

3.教師范寫二三,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

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范字對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講評:講評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四、擴展活動

1.把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2.跟好朋友一起讀繞口令,比比誰讀得又準又快。

繞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

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

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

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教學追記:

一年級學生進入小學學習,新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充滿

了好奇和有趣,對學校、對環(huán)境、對老師、對同學、對課堂、對學習、

對學校的要求都充滿了新鮮感。同時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

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

來說真的很難!

思維非常具體,形象,善于機械記憶,不考慮事物的意義而死記

硬背。例如:數(shù)數(shù)從一開始可以流利的往后數(shù)數(shù),但是從中抽出一部

分數(shù)起,就得從頭數(shù)起,否則就接不下來。因為他們是整體機械記憶

的,不能緊緊抓住所記的內(nèi)容和意義有條理地記憶,也就是理解記憶

的能力還很差。這一階段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性記憶。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學生剛剛結束幼兒園生活,邁進小學,

對課堂學習還不適應,容易疲勞,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觀察能力

有限。在觀察教材插圖時,往往只對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興趣。知

覺發(fā)展不夠充分,做作業(yè)時往往看錯題,或者把方位搞錯,如:常常

把毛寫成手,把6寫成9。在觀察順序性方面,他們顯得雜亂無章,

觀察事物零亂,不系統(tǒng),沒頭沒尾。他們對能引起自己興趣和關心的

事物,注意力就能保持相當長的時間,如收看電視中的動畫故事片,

能看到最后,叫他的名字,他都沒反映。這說明他們在一定條件下,

注意力集中相當長時間。他們注意力的特點之一是,一旦把注意力集

中在某一個感興趣的問題上,就記憶了他,而忘記了別的事情,他們

注意力范圍狹窄。因此,我們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觀察

興趣。

倡導學生開始合作學習。當前入學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

“獨”字突出表現(xiàn)在以自我為中心,任性,隨便,想獨占老師和其他

一切。在具體行動上,還不能很明確區(qū)別“自己”和“他人”。課堂

上,別人在發(fā)言,他還舉手喊“老師”,要求發(fā)言。做事很少考慮別

人。在教學時可以適當?shù)刈屚篮献鲗W習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交

流合作意識。

查爾斯?里德的一句話說的非常好,讓我們一起銘記:播種行為,收

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我們過去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diào)預設,顯得機械、沉悶,

缺乏生氣和樂趣,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一

步步地進行教學,有些程序化。四十分鐘的課,不拖堂,把

需要完成的教學內(nèi)容講完,學生會做,這堂課就算完成了任

務。這樣的課堂顯得生命力不夠強,太過封閉了,學生跟著

老師的節(jié)奏,沒有自己的思維。

新課程要求我們開放課堂。開放從過程角度來講,人是

開放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存在,教育不應該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

人,這樣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fā)展。

在進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

節(jié),通過看書上的圖與小學生身上的數(shù)字來認識1至10的

漢字寫法,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基本上,

學生的回答在預料中,在預先的設計中,我們認識了十個字,

也認讀了生字卡片,此時已基本完成了預先的任務,接下來

就準備讓學生看老師在田字格中板寫生字,再自主練習了。

我正準備過渡時,聽到有一個學生插話說:“老師,我還有,

我還想說,和他們都不一樣的!"看著他那急著想說話的樣

子,我就讓他說了,畢竟現(xiàn)在是新課程,學生有話還是要讓

他們當說則說,“我還看到天藍藍的,云白白的,很美麗。”

聽著他奶聲奶氣的話,好像自己也被一種童真童趣所感染,

經(jīng)常能看到的藍天白云似乎也變得更美了,我表揚了他:“嗯,

雖然今天天陰沉沉的,可聽你這么一說,就像看到了藍天白

云一樣,真美,你說得可真好,看得很仔細?!逼渌∨笥?/p>

見我表揚他,也刷刷地舉起了小手,有的說:“籃球場后面

有一片樹林?!彼亚懊鎸W過的“一片樹林”給用了起來,

我就忍不住又表揚了她,沒想到她聽到我的表揚,歪著腦袋

笑了一下,又說:“老師,我可不可以再說一次啊,不一樣

的!”我點點頭,她就開始說了,“籃球場后面有一片樹林,

那里有很多綠油油的小樹,還有許多小動物住在里面?!睂W

生們越說越起勁,說到后面,他們說到了十個小朋友的表情,

不同的姿勢,說到了他們衣服鞋子的不同。特別是當他們說

到十個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時,我很意外,沒想到他們觀察得

這么仔細,說實在的,當我看圖時,我壓根就沒去注意圖上

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勢。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的延長,

這堂課沒有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

任務的未完成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重要

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這堂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熱情、思考、靈感改變了原先的

設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

程,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教師也不應拘泥于

預先設定的程式。開放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熱情,

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學生打破

我們的預設,讓我們在師生互動中多一些即興的創(chuàng)造,使我

們的課堂充滿生命力!

識字一這個單元,是繼學習拼音之后,第一個識字單元。

本課《一去二三里》是這個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新教材

重視識字教學,采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

可能多地認字。在識字的編排上,又注意采取韻語這種兒童

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在有滋有味的誦讀

中認字,受到美的熏陶。體現(xiàn)兒童學習漢字的規(guī)律,本課是

一首意境優(yōu)美的古詩,課文內(nèi)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jīng)接觸

甚至已經(jīng)會背誦,重在學習最簡單的十個漢字,和“去”和

“里”這兩個漢字。

由于新教材對認字、寫字的要求不同,識寫分開、多認

少寫,減輕學生學習寫字的負擔,又盡可能讓學生多識字,

盡早地進行閱讀。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與原教材相比,識字量

明顯加大。為了幫助學生識字和鞏固識字,我在教學時注意

以下幾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識字欲望。

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p>

假如識字教學只是單純?yōu)樽R字而進行教學,會使識字教學變

成枯燥無味的苦差使,讓學生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興趣和

動力。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一個情境,秋天的景色真美

啊,一個星期天的早晨,丁丁和明明他們約好要到郊外去旅

游,從而引出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s短學生與學習內(nèi)容的距離,

并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欲望與熱情。讓學生盡快全身心地投入

到學習的過程中去。

2、在語言發(fā)展中識字。

新課程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在一定的

語境中學習生字,所以在這堂課中,我利用本課的插圖,請

學生看圖說話,結合學生的說話內(nèi)容,隨機教學字,這樣使

學生的識字教學與語言的學習同步。即發(fā)展了語言又認識了

生字。

3、活動中學習鞏固識字。

低年級孩子年齡小,自制力弱,學習以無意注意為主,

他們天性好動,活動則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教學時我設

計了“找朋友”的活動及時復習鞏固本堂課所學的十個數(shù)字

生字。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

活躍起來;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復習舊字,舊字

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

牢固、扎實。

存在的不足之處:

鞏固生字應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欲望。我

在本課時的生字鞏固中,教學設計得比較呆板。局限于本堂

課的“語言場”,只是請學生認一認本課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

先請學生認一認帶拼音的生字,接著拼音朋友回家了你還能

認識它們嗎?繼而分小組比賽認讀,開小火車認讀。從形式

上來看是比較多的,但與其它語境的聯(lián)系就沒有了。所以我

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在不同的語境中鞏固識字,并

在識字中不斷強化語境。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認識

1種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材說明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說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遠

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

樹上、路邊盛開著各色的花。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是詩中的畫面,圖二幫助學生認識

和運用十個數(shù)字。

教學重點是認字寫字,難點是辨認“八、入”“九、幾”。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圖一的掛圖,寫有阿拉伯數(shù)字的頭飾或卡片。五幅

簡筆圖,分別畫著四塊田、五片瓜、七條魚、九朵花、六個

球,圖下為詞語填空()塊田、()片瓜等。

2要求學生觀察住所周圍有些什么景物。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12個生字重點在讀準字音,區(qū)分平翹舌音“四、十、三”。

教學中可讓學生先嘗試認讀圖二下面的生字,再借助文中的

注音糾正讀不準的音。如同座的兩個學生,一個認我會讀的

字,另一個對照拼音聽讀準否,聽完后幫一幫,然后交換角

色。學生自練后,教師用卡片檢查,比比哪組讀得既準又快。

認記生字為教學難點。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認字積累,采

用形象、有趣的方法幫助學生認清記牢。如“八”與“入”、

“九”與“幾”字形相近,可讓學生想想“八、九”各像哪

個字,不同在哪里。學生答后教師歸納:“幾”字出頭“九”,

“入”字分開“八鞏固識字的形式要多樣。如利用圖二

做找朋友的游戲。讓十個學生戴著頭飾或手拿阿拉伯數(shù)字卡

片站在臺上先后問:“我的朋友在哪里?”座位上有相應漢字

卡片的同學應答著跑上臺:“你的朋友在這里?!弊尨蠹易x一

讀。又如用簡筆畫讓學生選生字卡片填空:()塊田、

()片瓜、()條魚、()朵花、()個球。

2寫字

學生首次在田字格里學寫漢字,寫字前要讓學生知道田

字格的作用是幫助把字寫端正,寫勻稱。教他們認識橫中線、

豎中線和小格的說法,配上拍手兒歌記一記:“田字格,四

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币獣懙娜齻€字只含

基本筆畫“一”,要認識并指導寫法。一只有一筆“一”。橫

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寫在

橫中線上,左右各半,長度相等。二兩橫上短下長,先上橫

后下橫。上橫寫在上半格,下橫寫在下半格。也是豎中線兩

邊左右各半,長度一樣。三有三橫,第三橫長。從上到下,

不僅左右各半,而且橫與橫之間距離相當。指導寫字可教一

個寫一個,也可讓學生先描一描,看看三個字都有怎樣的筆

畫,長短一樣嗎?為什么范字寫得好?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

上,教師再示范并點撥要領。寫字教學要注意寫字習慣的培

養(yǎng)。本課是第一次指導寫字,重點要求學生在動筆前先仔細

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描、臨之后比一比,每筆要一筆寫成。

(三)詞句

去:從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我國原用的長度單位,一里等于500米。

煙村:炊煙繚繞的村子。

亭臺:供游人觀賞、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虛數(shù),意思是說距

離不遠,人家不多,有幾座亭臺,有許多花兒。本課只要求

學生知道“里”在詩中的意思,其他詞語注釋僅供教師參考,

不必專門解釋。教學時讓學生在插圖中指指、找找即可。解

釋“里”要結合實例,讓學生大概知道一里有多遠。如果操

場有400米的跑道,就告訴學生一里相當于操場跑道一圈多

一點兒;如果教室到校門口的距離有200多米,就告訴學生

一里相當于教室到校門口一個來回??傊?,一定不照搬注釋,

抽象講解。

(四)朗讀、背誦

課文兒童情趣濃,語句瑯瑯上口,邊讀邊想,詩中的畫

面即可在腦中形成,在熟讀之后可讓學生背出來。

指導朗讀時可啟發(fā)學生設想自己就是畫中的孩子,正在

告訴別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讓別人也感到那地方

真美。朗讀時“一”要變調(diào),在第四聲前念第二聲。句中要

注意適當停頓,數(shù)詞可稍重些,突出山村之小,景色之美。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五)實踐活動

1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

如教室內(nèi)的課程表、座次表,教室門上的班級標牌,家里的

日歷、報紙……比比誰找得多。

2繞口令,比比誰讀得又準又快。(練時注音)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

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

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

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從圖入手,讀文認字寫字。

(一)談話引入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

他們在說什么呢?

(二)出示課題

聽錄音朗讀,板書課題,解釋“里

(三)自讀課文

對照插圖一,說說兩個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在圖上

找出“煙村、亭臺、花”。

(四)自學生字

畫出課文中的數(shù)字,讀給同座聽。

(五)檢查自學情況

做圖二的找朋友游戲,重點讀準“四、十、三”,

辨認“八、九”。

(六)指導朗讀課文

(七)練習寫字

先描一描,發(fā)現(xiàn)字的特點,說說怎樣寫。學生寫時,

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八)鞏固練習

選卡片填空,讀繞口令。

(九)布置作業(yè)

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

字,下節(jié)課交流。

一、看拼音寫字。

bash\Iiu

()()()()()

二、增加筆畫,寫成新字。

zaiz1shangjiabTsh1

在二字上加一筆是(),加兩

筆是()。

三、猜字謎。

y1dianyihenglidyanyideng

—點一橫,倆眼一瞪。()

四、讀兒歌。

guanhua

雞冠花

jTguanhuci

雞冠花,

xiangjTguan

象雞冠,

gdngjTpdoIaikan

公雞跑來看,

yuekanyuexThudn

越看越喜歡:

zhegejTguanzhenpiaoIiang

“這個雞冠真漂亮,

w6yaogennThuanyihuan

我要跟你換一換?!?/p>

一去二三里

一、教材簡說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

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

山里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

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

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

的漢字。

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寫字,難點是分辨“八”和“入”。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本課是以童謠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建議

把識字和看圖、朗讀童謠結合起來,和數(shù)學課中數(shù)的認識結

合起來。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識字,在讀中理

解。

1.識字。

(1)生字的呈現(xiàn)可以通過聽、讀童謠,讓學生說說自己

的發(fā)現(xiàn)(童謠中有一至十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十個漢字可以

逐步呈現(xiàn),也可以在看插圖二練習說話時一起呈現(xiàn)。再讓學

生從生字條中找出另外兩個要認的字“去、里”,借助課文

中的拼音說說這兩個字念什么,教師隨機呈現(xiàn)生字。

(2)生字的識記,可以按以下幾步進行。

①引導學生看拼音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認一認,讀

一讀。

②利用插圖二,借助小朋友運動服上的阿拉伯數(shù)字,認讀十

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③用生字卡片認讀。本課生字中,“四”和“三”的聲母是

平舌音,“十”的聲母是翹舌音。教學重點是讀準“四”和

“十

④在認讀生字過程中,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采用形

象、有趣的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如,“八”和“入”字形相

似,可讓學生想想它們的不同點(“入”字分開就是“八”)。

⑤認讀“去、里”,用組詞、說話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字

義。

(3)識字的鞏固方法要有趣味性,以下方法供參考。

①用“開火車”讀的方式,鞏固和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

②同學之間相互認讀卡片,做擺詞語游戲(同桌用以前認過

的字卡和本課的生字卡片擺詞語)。

③利用插圖二做“找朋友”的游戲。讓十個學生戴著頭飾或

手拿數(shù)字卡片站在臺上,先后問:“我的朋友在哪里?”座

位上持有相應漢字卡片的同學應答著跑上臺:“你的朋友在

這里?!比嘁黄鸶x。

④看圖填空。出示簡筆畫,讓學生選擇生字卡片填空。如,

畫四條魚、五朵花……,讓學生挑選相應的漢字(四、五……)

貼在圖畫旁邊。

2.寫字。

這是學生首次學寫漢字。寫字前要讓學生知道田字格的

作用是幫助把字寫端正,寫勻稱。要讓學生認識田字格的橫

中線、豎中線和各小格。可以用拍手歌幫助認記:“田字格,

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

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p>

寫字教學要注意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在動筆前先

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本課要學寫的三個字只含基本筆畫“橫”,要讓學生認識這

個筆畫并學會書寫。

“一”只有一筆。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時

向右稍按一下。寫在橫中線上,字要居中。

“二”兩橫上短下長,先寫上橫后寫下橫。上橫寫在上半格,

下橫寫在下半格。字要居中。

“三”有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