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生物上冊練習題 全冊_第1頁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生物上冊練習題 全冊_第2頁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生物上冊練習題 全冊_第3頁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生物上冊練習題 全冊_第4頁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生物上冊練習題 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級生物上冊練習題全冊

一、選擇題:

1.能夠分解水中有機物達到凈化污水作用的細菌是()

A.乳酸菌B.甲烷菌C.醋酸菌D.大腸桿菌

2.下列動物中,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A.章魚B.水蚤C.海葵D.中華鮑

3.下列冷推動物中,最先出現在地球上的是()

A.哺乳類B.爬行類C.兩棲類D.魚類

4.下列關于陸地生活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A.?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B.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

C.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肺D.普遍具有發(fā)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tǒng)

5.下列的哪一項不是動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

A.促進生擊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B.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

C.幫助植物傳柑、傳播種子D.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6.在動物的進化歷程中,最早成為真正陸生脊椎動物的是()

A.魚類B.爬行類C.兩棲類D.哺乳類目

7.右圖是豆目的部分分類圖解。親緣關系最近的兩類植物

A.綠豆和菜豆B.綠豆和紫檀是()『00

C.合歡和紫檀D.合歡和菜豆屬

8.2010年為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IT

是()一

A.將.瀕危物種遷出原地B.將動物領養(yǎng)回家C.建立自然保護區(qū)D.建立種子基因庫

9.“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下列關于詩中所述生物的描述,錯誤的是()

A.兩種生物體內都有脊柱B.鷹用氣囊完成氣體交換

C.尾鰭能控制魚的前進方向D.它們都具有適應各自環(huán)境的結構

io.出土于我國河南省的彩陶缸,距今已有6000多年。產H

彩陶缸上有-幅“鸛魚石斧”圖案,如下圖所示。關于此r遜ir

圖案的說法錯誤的是()L.-wi趣圖

A.鸛的長腳有利于其在淺水區(qū)域捕食擎“肉|次W*鶴

B.魚的形態(tài)與其水生生活相適應

C.魚和鸛均屬于脊椎動物D.“魚->鸛”是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11.若圖中的a、b分別代表蕨和西瓜兩種植物,陰影部分代表它

們之間的共同點。則下列選項中不用于陰影部分的是()

A.由細胞構成B.能‘進,行,光合作用

C.有根、莖和葉的分化D.能利用種子繁殖

12.當你用手將食物放入嘴里時,上臂肌肉所處的狀態(tài)是()

A.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收縮B.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13.下列植物中,種子外沒有果皮包被,屬于我國一級保護植物的是()

A.水杉B.雪松C.楸楞I).琪桐

14.在下列分類單位中,生物之間性狀差異程度最小的是()

A.界B.門C.綱D.科

15.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A.分解無機物B.導致動植物和人患病C.生產有機物D.促進物質循環(huán)

16.酵母菌比乳酸菌高等,復雜,主要是因為酵母菌細胞具有()

A.細胞壁B.細胞膜C.成形細胞核D.遺傳物質

17.“物種一旦滅絕,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將造成農業(yè)、醫(yī)藥衛(wèi)生保健、工業(yè)方面的根本危機,造

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根本措施是()

A.保護細胞的多樣性B.保護生物種類的多樣性C.保護基因的多樣性D.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18.“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下列哪項不是家鴿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

A.身體呈流線型B.體表被覆羽毛C.前肢變成翼D.后肢直立行走

19.下列有關細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菌有細胞壁B.細菌的遺傳物質是DNA

C.細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是分解者D.細菌在不良環(huán)境條件下能形成抱于

20.生物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

A.基因的多樣性B.染色體的多樣性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D.生活環(huán)境的多樣性

21.細菌和真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有成形的細胞核B.有細胞結構C.進行分裂生殖D.進行抱子生殖

22.在荔枝開花的季節(jié),果農放養(yǎng)了許多蜜蜂,此舉除了采集蜂蜜之外,對荔枝的意義是()

A.促進開花B.幫助傳粉C.消滅病蟲害D.促進果實成熟

23.在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發(fā)現有一區(qū)域沒有細菌生長。該區(qū)域可能生活著()

A.酵母菌B.甲烷菌C.大腸桿菌D.青霉菌

24.“兩只黃鵬鳴翠柳,?行白鷺上青天”,詩中描述的兩種動物的共同特征是()

①前肢變?yōu)橐恝隗w溫高而恒定③體內有氣囊④胎生、哺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2)?@

25.制作泡菜時壇口必須密封,主要是為了()

A.隔絕空氣,防止其它菌進入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下發(fā)酵

C.防止灰塵污染D.使多種細菌在壇內快速增多

26.下列發(fā)明與烏龜有關的是)

A.雷達B.智能機器人C.薄殼建筑D.冷關燈

27.生態(tài)平衡是一種()

A.永久的平衡B.動態(tài)的平衡C.動、植物數量相等的平衡D.動、植物數量保持不變的平衡

28.生物反應器一般是(

A.轉基因植物B.轉基因動物C.人工合成的動物D.人造的鋼鐵機器

29.雷達是模仿哪種生物的回聲定位原理發(fā)明的()

A.烏龜B.長頸鹿C.蝙蝠D.海豚

30.生物防治的最大優(yōu)點是()

A.見效快B.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C.專?性強I).控制害蟲持久

31.對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其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A.病原菌B.寄生的細菌和真菌C.腐生的細菌和真菌D.大腸桿菌

32.下列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是()

A.足癬B.扁桃體炎C.猩紅熱D丹毒

33.鯽魚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將水從鯉蓋后緣排出,這是鯽魚在進行()

A.攝食B.散發(fā)體內的熱量C.吸收水分I).呼吸

34.鯽魚的胸鰭和腹鰭,對鯽魚生活的作用是()

A.保持前進的方向B.維持身體平衡C.使身體可以左右擺動D.攝取食物

35.鯽魚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動力主要來自()

A.胸鰭和腹鰭的不斷擺動B.尾鰭的不斷擺動C.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D.各種鰭的不斷擺動

36.人們在養(yǎng)金魚的魚缸內,通常放置一些水草,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本試卷共22頁,第3頁本試卷共22頁,第4頁

A.增加觀賞價值B.增加水中氧氣C.提供魚的食物D.清除水中雜質

37.下列動物中,屬于腔腸動物的是()

A.鱉B.海豚C.珊瑚蟲D.蝦

38.生活中人們有這樣的經驗,魚離不開水。將活魚從水池中取出,不久便會死亡的原因是()

A.體表干燥B.無法呼吸C.身體內缺水D.血液循環(huán)停止

39生物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

A.界B.nC.屬D.種

40.人體完成一個動作不僅依靠運動系統(tǒng),還需要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完成一個動作的正常生理活動順序是

()

①骨骼肌收縮②肌肉附著的骨受到牽拉產生動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

A.③①@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

41.下列有關動物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關節(jié)囊里面和外面的韌帶增強了關節(jié)的牢固性B.骨與骨之間的連結叫關節(jié)

C.人體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離不開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

D.人在做屈肘動作時,肱二頭肌收縮的同時肱三頭肌舒張

42.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動物的行為都是先天性行為B.親鳥育雛屬于學習行為

C.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先天性行為D.大象吹口琴是學習行為

43.以下兩項都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A.蜜蜂筑巢、狗沿途撒尿B.蚯蚓走迷宮、貓抓老鼠

C.大山雀喝牛奶、螢火蟲發(fā)光D.孔雀開屏、黑猩猩釣取食物

44.若干年前,英格蘭人偶爾發(fā)現一只大山雀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飲了牛奶,后來其他大山雀也

學會了偷飲牛奶。大山雀這種偷飲牛奶的行為()

A.是社群行為B.是先天性行為C.是貯食行為

D.是由感覺器官、運動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等共同協調完成

45.“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動物能利用“行為語言”傳遞信息。以下各種動物行為語言中,能在同種個體間

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斷尾B.烏賊釋放墨汁C.蜥蜴變色D.蜜蜂跳圓形舞

46.下列對病毒、細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A.病毒是由細胞構成的B.真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C.細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I).大多數細菌和真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分解者

47.吃剩的飯菜放在冰箱內不容易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是冰箱內()

A.溫度低,細菌繁殖速度慢B.溫度低,把細菌都凍死了

C.沒有空氣,細菌無法繁殖D.溫度低,營養(yǎng)物質分解慢

48.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與我們生話密切相關的兩種有益微生物。有關二者與其利用的匹配關系,不正確的是

()

A.酵母苗一釀造酒B.乳酸菌一釀造醋C.酵母菌一做饅頭D.乳酸菌一酸奶

49.蝗蟲生活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是()

A.肺B.氣管C.氣囊D.外骨骼

50.下列動物體溫比較恒定的一組是:()

A.蛇和麻雀B.狼和家鴿C.鯨和鯽魚D.虎和青蛙

51.下列動物行為中,屬先天性行為的是()

A.失去雛鳥的母雞照顧小貓B.幼小的黑猩猩用蘸水的樹枝釣取白蟻

C.大山雀偷喝牛奶D.黑猩猩利用箱子墊高自己獲取香蕉

52.你將一手自然下垂,另一手摸一摸這只手的上臂肌肉,你會發(fā)現它的狀態(tài)是()

A.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B.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收縮

C.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53.無脊椎動物中唯一能飛的動物是()

A.蝙蝠B(yǎng).昆蟲C.丹頂鶴D.蚯蚓

54.在下列保鮮方法中,依據除去水分防止細菌生長這一原理的措施是()

A.罐藏法保存肉類B.超市肉腸都用真空包裝保存

C.做臘肉用鹽腌后再風干D.巴氏消毒保存牛奶

55.下列微生物中不屬于真菌的是(

a

A.B.

56.有關分類單位的特征解釋中,正確的是()

A.分類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種類越少B.分類單位越小,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類單位中,植物特征是完全相同的項D.分類單位越小,植物種類越多

57.以下關于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不能亂砍濫伐森林,亂捕殺動物B.積極參加“植樹節(jié)”、“愛鳥周”等活動

C.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D.把野生的動植物全部集中到動、植物園中

58.生物的多樣性不包括()

A.生物數量的多樣性B.生物基因的多樣性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D.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59.具有“微生物學之父”之稱的科學家是()

A.列文虎克B.達爾文C.巴斯德D.林奈

60.被稱為“中國鴿子樹”的植物是()

A.砂稷B.油松C.琪桐D.蘇鐵

61.提一桶水上樓,這時手臂上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狀態(tài)分別是:()

A.收縮,收縮B.收縮,舒張C.舒張,收縮D.舒張,舒張

62.使肱三頭肌附著在骨上的結構是()

A.肌腱B.肌腹C.神經D.血管

63.人體完成某一動作,骨骼肌收縮舒張的情況是:()

A.只有一塊骨骼肌收縮B.只有一塊骨骼肌舒張

C.收縮和舒張的骨骼肌各有一塊D.收縮和舒張的骨骼肌均有多塊

64.下列屬于先天性行為的一組是('I

A.螞蟻搬家、大雁南飛、孔雀開屏B.貓捉老鼠、尺蛾擬態(tài)、鸚鵡學舌

C.蜘蛛結網、公雞報曉、驚弓之鳥D.狗辨主客、黃牛耕地、老馬識途

65.做踢足球動作時,下列肌肉的狀態(tài)是()

A.臀大肌收縮,股四頭肌收縮B.臀大肌舒張,股四頭肌收縮

C.臀大肌收縮,股四頭肌舒張D.臀大肌舒張,股四頭肌舒張

二、科學探究題:

66.小明在做“探究蚯蚓生活習性”的實驗時,把剛從土里挖出的蚯蚓洗干凈后放在干燥的紙盒里,結果第二

天做實驗時發(fā)現蚯蚓全死了。請你分析蚯蚓死亡的原因:()

A.皮膚干燥,無法呼吸B.紙盒里缺少空氣C.紙盒里缺少食物D.紙盒里缺少空氣、食物

67.某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時提出了以下四個問題,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A.不同環(huán)境中都有細菌和真菌存在嗎?B.細菌和真菌在什么環(huán)境中多一些?

C.什么環(huán)境中沒有細菌和真菌存在?D.為什么密封的食物中細菌和真菌繁殖很慢?

本試卷共22頁,第7頁本試卷共22頁,第8頁

68.如右圖所示,在巴斯德曲頸瓶實驗中,甲瓶的瓶口是豎直向上;乙

瓶的瓶口是拉長呈S型的曲頸;將兩個燒瓶內的肉湯同時煮沸放涼后,

觀察肉湯的變化。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

A.氧氣的有無B.燒瓶放置時間的長短

C.微生物的有無D.燒瓶容量的大小

69.為了探究環(huán)境因素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有同學設計了下面的實驗:

取2個大小一樣的廣口瓶,分別貼上甲、乙標簽。將一定量濕潤的肥沃土壤均分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

將另一份烘干冷卻后放入乙瓶。然后在2瓶中同時放入5條大小及生活狀況相同的蚯蚓。將2個裝置均置于相

同的適宜條件下,一段時間后觀察,發(fā)現蚯蚓蠕動能力明顯減弱的是()

A.甲B.乙C.均明顯減弱D.不確定

70.在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實驗時,某實驗小組的實驗設計如下:在甲、乙、丙三個玻璃缸中,分

別注入三分之二容積的水。取三條活鯽魚,分別放入三個魚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魚捆住不同的鰭,請

預測實驗結果并回答:

(1)甲圖中的魚捆住了

鰭,觀察甲缸中的魚,你將會

看到的現象是O

(2)乙圖中的魚捆住了

鰭。觀察乙缸中的魚,你將會

看到的現象是。(3)丙圖中的魚起作用。

(4)你們認為在捆綁魚鰭時應注意什么?.

71.為了驗證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李娜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圖中的瓶內,并加入一些溫開水,搖勻。

②將一只未充氣的小氣球套在瓶口上(如圖)。

③將瓶子放在教室內的窗臺上(或溫暖的地方),每天觀察瓶中的情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瓶中的液體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氣球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3)要將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搖勻的原因是:

(4)為什么要將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

(5)上述實驗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試舉例說明。。

72.根據觀察和飼養(yǎng)蚯蚓實驗回答下面問題:

⑴如果讓你去挖蚯蚓,應該選擇的環(huán)境是;

⑵區(qū)別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據是蚯蚓的;

⑶在觀察蚯蚓的過程中,應經常用浸水的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濕潤。原因是:

(4)蚯蚓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5)實驗完成后,應將蚯蚓

73.在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中,甲組同學的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菌落

A配制培養(yǎng)基并舞聾優(yōu)菌操作)

A高溫滅菌冷卻BC培養(yǎng)D觀察結果

圖6

乙組同學的實驗過程缺少B過程,B的過程叫,該實驗的變量是,完成步驟C需要在

適宜的下進行。甲組是組,乙組是組。

74.一個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真菌對植物的落葉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種實驗方案。三種實驗方案

的共同特點是: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平均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都滴加蒸餡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方案一:將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方案二:將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方案三將甲乙兩組滅菌后,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接種真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

請分析:

1.這個實驗的變量是。三個方案中的甲組都是組,乙組都是組。

2.實驗過程中,要保持樹葉濕潤的目的是。

3.你認為三個方案中哪個方案更嚴密,實驗結論更可靠?說出你的理山。

75.研究者將一只母雞關在籠內(見下圖),只許它伸出頭來啄食。再用觀察雞的學習行為木板、鐵絲等做一個

食物槽,準備觀察和研究雞的學習行為。

食物槽上的有色塑料插片(一個為紅色,一個為黑色)可以通過鐵絲的拉動將食物杯蓋住。食物杯為一凹窩,

可放母雞吃的谷粒。在實驗前,讓母雞餓36小時,然后在一只上面有紅色插片的食物杯里放上幾粒谷子,再

把杯子靠近母雞,母雞欲啄食時,迅速將紅色插片蓋上。當母雞啄黑色插片時,拉開插片,杯里無谷粒.當母

雞再啄紅色插片時,拉開插片,便可吃到谷子。通過多次訓練后,母雞就會只啄紅色插片,而再也不去啄黑色插

片了。

(1)請你想一想這是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HHiTrnri

(2)在做上述實驗前,為什么要使母雞挨餓?|一、

紅,黑色插片、

食物杯

(3)研究人員用門哪些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

76.不同白冠雀群的鳴聲雖然基調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個白冠雀群(A)的幼雛(a)移到

另一白冠雀群(B)中去,待長成成鳥時,a的鳴聲就不同于A鳥群而接近B鳥群,但是如果把白冠雀幼雛(b)

移到黃鶯鳥群中生活,它卻學不會黃鶯的鳴聲。請回答:

(1)白冠雀幼雛a的鳴聲,具有B鳥群的“方言”特點,這是_______行為在起作用。

(2)白冠雀幼雛b學不會黃鶯的鳴聲,是因為b與黃鶯體內的不同。

(3)同種動物中不同個體的學習能力是.的。

(4)上述實驗說明,行為是在____________行為的基礎上

建立的,也就是說動物學習行為的出現是在

______________因素的基礎上。

77.右圖是鯽魚的形態(tài)圖,根據圖示寫出圖中數字所指

結構的名稱。

①;②;③;④;_

⑤-------;⑥--------;⑦-------;2

其中能控制游泳方向的是;11

能保持身體平衡的是。

78.右圖為細菌的結構示意圖,請認真看圖并回答:

(1)遺傳物質存在于圖中序號所指的結構中。

本試卷共22頁,第11頁今膾共22頁,第12

(2)這種細菌會運動嗎?答:。這是根據圖中序號

所代表的結構作出判斷的。

(3)當序號所指的結構增厚時,細菌能夠形成休眠體叫

,以抵抗不良環(huán)境。

(4)一個細菌也是一個細胞,與真菌的細胞相比,細菌的結構中

沒有。與植物細胞相比,相同之處是都有

[]、[]和[],但沒有

,所以多數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型。

(5)能使牛奶轉化成酸奶的細菌是o

(6)如該細菌在適宜條件下每30分鐘繁殖一代,那么24小時后細菌的數目是個。

79.請根據下圖所示的五種生物回答問題:

ABCDE

(1)圖中植物A所屬的類群是植物門、被子植物亞門、植物綱。

(2)若將C的胸鰭、腹鰭捆綁后放入水中,出現的現象是。

(3)如果由圖中生物組成了--條食物鏈A-E-D,請分析:

①如果過多的捕殺D,產生的后果是。

②上述分析說明:D作為食物鏈或食物網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梢妱游镌?/p>

維持中起重要作用。

(4)將BCDE這四種動物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排列起來(填寫序號)o

80.從圖形、數據中提取各種“信息”,對學習、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都相當重要。下圖是伸肘動作的產生模

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

(1)一塊骨骼肌山兩部分組成:〔I〕是_____,[2]是_____o7

⑵圖中顯示的骨與骨之間的連接都是關節(jié)。主要由關節(jié)/肱二頭肌

頭、、關節(jié)軟骨、和關節(jié)囊組成。\

⑶伸肘時肱二頭肌處于狀態(tài),[3]1/

處于狀態(tài)。可見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由一塊骨

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組肌群在系統(tǒng)的

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一

(4)劉春紅是奧運會舉重冠軍,當她抓起杠鈴時,她上臂的肌肉中,處于收縮狀態(tài)是,處于舒張狀

態(tài)的是;當她將杠鈴成功舉過頭頂穩(wěn)定的那一刻,處于收縮狀態(tài)是,處于舒張

狀態(tài)的是。

(5)當你雙手自然下垂時,感覺到比較輕松,是因為你的上臂肌肉均處于_______狀態(tài).

81.右圖是人體的關節(jié)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H___1

(1)脫臼是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經歷,脫臼是指[]__________從〃*2

[]________中脫落出來的現象。在二

(2)把兩塊骨牢固地聯系在一起的是[]。黛匚gH—3

-4

5

(3)關節(jié)內的滑液存在于[]中,對關節(jié)起潤滑作用。

(4)關節(jié)面上覆蓋著一層光滑的[],可以減輕摩擦和震動。

(5)骨的運動要靠的牽拉;當一__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

時,就會牽動繞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82.暑假的一個星期三,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小明買了爸爸和媽媽喜歡吃的桃子、梨等水果,并洗好裝在干凈的

塑料袋里,放在廚柜里,準備周末和爸爸、媽媽一起上海邊玩的時候吃,沒想到周末拿出來一看,好多水果都

爛了,還散發(fā)出一股酒味。請分析回答:

(1)請你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幫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水果腐爛的原因是什么?

⑵右圖中能使腐爛的水果散發(fā)出酒味的微生物AG(V)

(3)腐爛的水果往往散發(fā)出酒味的主要原因是

(4)小明若想使水果保存較長的時間不腐爛,比較好的方法是()

A.放入冰箱中B.用保鮮膜包好并放入冰箱中C.放在餐桌上D.用保鮮膜包好并放在餐桌上

(5)請你再為小明介紹兩種常用的食品保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83.下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圖,請據圖回答:...最心

(1)植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者,動物是生態(tài)系]:男徐(

統(tǒng)的________細菌、真菌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_<Hdj皿/

(2)箭頭①所示的過程是:動物直接或間接地以一,尸

植物為食,通過__________,將攝取的有機物轉化/

為________=箭頭②所示的過程是:動物的遺體/

或糞便經過的分解后,產生的二氧w

化碳、無機鹽均可被..利用。由上可見,

動物能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o(3)如果某種動物因缺少天敵而數量過多,會對生態(tài)系統(tǒng)

造成怎樣的影響?答:。

84.當香蕉被掛在高處,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時,它會嘗試著把兒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試

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這種行為屬于行為。(2)剛出生不久的幼猩猩完成這種行為。

(3)幼猩猩要完成這種行為,需要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和而獲得。

(4)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在的基礎上建立的。

(5)學習行為對動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根據家兔和狼的牙齒圖解,回答有關問題:2

(1)寫出圖中各指示線所指部位的名稱并回答:

⑴的作用是;⑵出

(2)圖是家兔的牙齒,判斷的理由是:AB

家兔的牙齒有和,沒有,這與生活相適應。—圖是狼的牙齒,判斷的理由

是:尖銳鋒利,適于,這與肉食性生活相適應。

(3)兔和狼的牙齒分化不完全相同,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86.右圖為蝗蟲形態(tài)圖,請據下圖回答:③;②:①/

本試卷共22頁,第15頁△瓜;JJ/,卷共22頁,第16

(1)蝗蟲的身體分為[]、[]和

[]三部分。

(2)運動器官:和著生在部。

(3)蝗蟲的呼吸器官是,開口在胸部和部。

(4)蝗蟲的身體表面覆蓋著,有內

部柔軟器官、的作用。

87.右圖是家鴿的呼吸系統(tǒng)示意圖,請按要求回答:

(1)填出圖中各結構的名稱:

①;②;③

(2)鳥的呼吸器官是,但.是鳥的呼吸方式很特別,

原因是它還具有發(fā)達的可以輔助,完成雙

重呼吸,適于飛翔

88.右圖為人體肩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結構示意圖,請看圖回答:

(1)由圖可以看出,組成一個關節(jié)的骨的數目。

(2)當手提重物時,除了[3]和[6]外,關節(jié)的也

起到了重要作用。

(3)正常情況下,當手指指尖無意中觸到高溫物體后,肌肉

[3]和[6]的活動情況分別是o這一反射

屬于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內。

(4)肩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相比,活動范圍更大。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IB;2A;3D;4C;5B;6B;7A;8C;9B;10D;HD;12C;13A;14D:15D;16C;17D;18D;19D;20A;21B;

22B;23D;24B;25B;26C;27B;28B;29C;30B;31C;32A;33D;34B;35C;36B;37C;38B;39D;40A;

41B;42D;43A;44D;45D;46D;47A;48B;49D;50B;51A:52C;53B;54C;55A;56B;57D;58A;59C;

60C;61A;62A;63D;64A;65B。

二、科學探究題:

66.A67.D68.C69B

70.(1)背、魚體側翻(失去平衡);⑵尾,前進緩慢或不能控制前進的方向(答對一點即可)。

(3)對照;⑷動作要輕緩,不能對魚造成傷害(意思正確即可)。

71.(1)產生氣泡(2)小氣球會膨脹起來因為酵母菌發(fā)酵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

(3)使酵母菌和蔗糖充分地接觸(4)酵母菌發(fā)酵需要一定的溫度

(5)制作面包、制作饅頭等

72.(1)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2)環(huán)帶(3)因為蚯蚓是依靠濕潤的體壁來進行呼吸的(4)分解

者(5)放歸大自然

73.接種細菌溫度實驗對照

74.(1)真菌對照實驗(2)使真菌迅速繁殖、生長。

(3)方案三。因為此方案排出了細菌的干擾,利于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真菌對植物的落葉有分解作用。

75.(1)母雞形成了新的學習行為(2)使實驗效果明顯(3)實驗法、觀察法

三、綜合分析題:

76.(1)學習(2)遺傳物質(3)不同(4)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遺傳

77.①背鰭②蛆蓋③尾鰭④臀鰭⑤胸鰭⑥腹鰭⑦側線

③尾鰭①背鰭、⑤胸鰭、⑥腹鰭、④臀鰭

78.(1)1(2)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