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人教版期末會考復(fù)習(xí)-舊人教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F/32/wKhkGWXPE_2AWrJGAADW_U4QqyM676.jpg)
![高二物理人教版期末會考復(fù)習(xí)-舊人教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F/32/wKhkGWXPE_2AWrJGAADW_U4QqyM6762.jpg)
![高二物理人教版期末會考復(fù)習(xí)-舊人教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F/32/wKhkGWXPE_2AWrJGAADW_U4QqyM6763.jpg)
![高二物理人教版期末會考復(fù)習(xí)-舊人教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F/32/wKhkGWXPE_2AWrJGAADW_U4QqyM6764.jpg)
![高二物理人教版期末會考復(fù)習(xí)-舊人教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F/32/wKhkGWXPE_2AWrJGAADW_U4QqyM676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二物理人教版期末會考復(fù)習(xí)
2006年高二物理人教版下期末會考復(fù)習(xí)(一)力、物體的平衡,直
線運動、曲線運動部分知識點復(fù)習(xí)
2006年高二物理人教版下期末會考復(fù)習(xí)(二)牛頓運動定律行星
運動機械能
2006年高二物理人教版下期末會考復(fù)習(xí)(三)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分子動理論氣體的狀態(tài)及狀態(tài)參量
高二物理人教版下期末會考復(fù)習(xí)(四)電場穩(wěn)恒電流
2006年高二物理人教版下期末會考復(fù)習(xí)(一)力、物體的平衡,
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部分知識點復(fù)習(xí)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1.注意要點:(1)一些不接觸的物體也能產(chǎn)生力;(2)任一個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
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物體動狀態(tài)改變;(4)
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是牛頓,符號為N:(5)力的測量工具是彈簧秤、測力計。
2.力的三要素分別為: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3.力的圖示:在圖中必明確:(1)作用點;(2)大?。?3)方向;(4)大小標(biāo)度。
(-)力學(xué)中力的分類(按力的性質(zhì)分)
1.重力
(1)重力的定義:重力是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
(2)重力大小G=mgo
(3)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4)作用點:重心。質(zhì)量分布均勻、外形有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些物體的重心在物體內(nèi),也有些物體的重心在物體外。
(5)測量物體重力時,要注意使物體處于相對于地球靜止?fàn)顟B(tài)。
2.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產(chǎn)生彈性形變,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
(2)產(chǎn)生條件:a.物體相互接觸;b.物體間相互擠壓產(chǎn)生彈性形變。
(3)方向:和物體形變方向相反或和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
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被壓的物體和被支持的物體。繩子拉力的方
向:沿著繩子指向繩的收縮方向。
3.摩擦力:
(1)定義:相互接觸的兩物體,如果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兩物體的接觸
面就產(chǎn)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當(dāng)兩物體相對靜止而有相
對運動的趨勢時的摩擦力稱為靜摩擦力,當(dāng)物體間發(fā)生相對運動時的摩擦力稱為滑動摩擦
力。
(2)滑動摩擦力:a.產(chǎn)生條件:兩物體接觸面壓緊,且發(fā)生相對滑動;b.方向:和
相對運動方向相反;c.大小/&〃稱為動摩擦因數(shù),和兩物體的材料及接觸
面粗糙程度有關(guān)。
(3)靜摩擦力:a.產(chǎn)生條件:兩物體接觸面壓緊,且有相對運動的趨勢:b.方向:
和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c.大?。焊亟佑|面切線方向的外力大小有關(guān)(?般應(yīng)用二力
平衡的條件判斷);d.范圍:0~最大靜摩擦力工,,(一般情況下可以近似認為<"=/滑)。
(三)兩種方法:力的合成分解法以及物體的受力分析法。
如果F的作用效果和耳、尸2的作用效果相同,F(xiàn)叫做6、B的合力。6、尸2叫做
F的分力。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力的合成,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力的分解。
1.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兩個共點力”、戶2的大小分別是5N、8N,合力的大小范圍是3NWEW13N。當(dāng)
兩個力的夾角為90°時,合力的大小為廂牛。
用力的合成規(guī)則解題書寫要求:
(1)作圖法:a.嚴格作出力的合成圖示;b.由圖量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計算法:a.作出力的合成草圖:b.由圖根據(jù)數(shù)學(xué)知識算出F大小、方向。
2.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注意要點:(1)一個力可分解為無窮對分力;(2)?一個已知力有確定分解的條件:兩
個分力的方向確定或一個分力的大小方向確定;(3)力的正交分解法:力沿兩個互相垂直
的方向分解。
用力的分解法解題書寫要求:
(1)作出力的分解圖(先根據(jù)力的實際作用效果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
(2)由圖根據(jù)數(shù)學(xué)知識求分力大小和方向。
3.物體的受力分析法(一般方法):
(1)先確定研究對象;(2)把研究對象隔離出來;(3)分析順序:a.重力;b.彈力;
c.摩擦力;d.其它力。(結(jié)合二力平衡條件進行判定)
(四)直線運動:
1.機械運動
一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的位置改變,注意: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2.參照物: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定為靜止的物體。注意:同一物體,由于選擇參照
物不同,其運動情況可以不同。
3.平動:物體各點的運動情況都相同的運動,平動可以是直線運動,也可是曲線運動。
4.轉(zhuǎn)動:物體各點都圍繞轉(zhuǎn)動軸做圓周運動。
5.質(zhì)點
"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
’把物體看成質(zhì)點的條件:物體做平動或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物體運動無影響.
6.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biāo)量。
7.位移
定義: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
表示方法: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帶箭頭的有向線段.
<大?。撼跷恢玫侥┪恢玫木嚯x.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8.速度:v=s〃,大小描述物體運動快慢,是矢量,方向描述物體運動的方向。
9.平均速度:v=s/t(s是位移,t是發(fā)生s的對應(yīng)時間)
10.瞬時速度: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速度,是矢量。
大?。好枋鑫矬w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快慢。
方向:描述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方向。
11.速率:速度的大小,等于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的比值。
_Av
12.加速度:X,是矢量。
物理意義: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
方向:與Av方向相同,當(dāng)a與v方向相同時,加速;當(dāng)a與v方向相反時,減速。
13.重力加速度g:物體只受重力而產(chǎn)生的加速度。
方向:豎直向下。大?。翰煌恢胓的數(shù)值一般不同,赤道上g值比兩極的g值小,
不同物體在同一地點g值相同。
(五)常見的幾種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直線匕運動,在任意相等時間里位移相等,即加速度a=0。
2.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在直線上運動,在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不相等,速度是變量,即。。0。
3.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在直線上運動,在任何相等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相等。即加速
度a是個定值。
4.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即%=°,a=g。
5.豎直上拋運動: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著豎直向上的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的
運動。
(六)運動規(guī)律:
勻變速直線運動
v=v
匕=%+at勻速直線運動(。=0>0
1,s=%-t
s=vt+~af
o自由落體
22c
vt-匕)~=2〃5v,=gt
1,
(%=0,a=g)=><s=y
2
s=vt匕2=2g5
匕=)豎直上拋運動
2
V,=V-gt
△S="2o
12
(%=-§)<S=vot-^8t
v,2_%2=_2gs
(七)圖象
1.1.位移——時間圖象[(s-t)圖象]:
在圖-中,a圖線為加速運動圖線,b圖線為勻速運動圖線,c圖線為靜止圖線,d圖
線為減速圖線。
由s—t圖線可以求出(或判定):
(1)對應(yīng)t時間的位移;(2)對應(yīng)某段位移所用時間;(3)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4)對
應(yīng)t時刻的速度("=。線斜率=tge)
2.速度——時間圖像(v—t圖象):
在圖二中,a圖線為勻加速運動圖線,b圖線為勻速直線運動圖線,c圖線為勻減速直
線運動圖線。
山v—t圖線可以求出(或判定):
(1)對應(yīng)某一時刻t的速度;(2)達到某一速度對應(yīng)的時間;(3)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4)對應(yīng)t時刻的加速度(°=左圖線斜率=次°)
(A)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1.平衡狀態(tài):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共點力:同一作用點或作用線(或延長線)交于同一點的力;
3.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合力為零,即F介=0
F=o
應(yīng)用正交分解法:平衡條件可表示為I,合
4.處理平衡問題的一般步驟:①確定研究對象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②對研究對象進行
正確受力分析;③若所受的力不在一直線上,且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力,則一般要利用正
交分解法列方程。
(九)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
1.用正交分解法解決較為復(fù)雜的平衡問題。
2.平衡條件推論:當(dāng)物體受到幾個共點力的作用而平衡時,其中的任意一個力必定與
余下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圖解法”解有關(guān)變力問題。
所謂圖解法就是通過平行四邊形的鄰邊和對角線長短的關(guān)系或變化情況,做一些較為
復(fù)雜的定性分析,從圖形上一下就可以看出結(jié)果,得出結(jié)論。
(十?)曲線運動
1.曲線運動定義:軌跡是曲線的運動。
2.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和性質(zhì):
速度方向就是該點的切線方向,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時刻改變,故曲線運動一定存在
加速度,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3.物體做直線運動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或所受合外力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在同
一直線上。
4.物體作曲線運動條件: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十一)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1.有關(guān)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幾個概念:(結(jié)合課本實驗紅蠟塊的運動引入)
如果某物體同時參與幾個運動,那么這物體實際運動就叫做那幾個運動的合運動,那
幾個運動叫做這個實際運動的分運動。已知分運動情況求合運動情況叫運動的合成,已知
合運動情況求分運動情況叫運動的分解。
合運動的位移叫做合位移;分運動的位移叫分位移。合運動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叫合速度;分運動在該同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叫分速度。
2.運動的合成及分解規(guī)則:平行四邊形定則。
(1)合運動一定是物體的實際運動。
(2)分運動之間是相互不相干的。
(3)合運動和各分運動具有等時性。(結(jié)合課本的演示實驗進行講解)
(4)合運動和分運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5)特例:①初速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可看成是同方向的一個勻速運動和另一
個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②豎直上拋運動可看成是?個豎直向上的勻速
直線運動和另一個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③兩個勻速直線運動合成后一定是勻速直線
運動;④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一個勻速直線運動和個變速直線運動合成后運動軌跡是曲
線(合運動的加速度方向和合運動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十二)平拋運動
1.平拋運動的定義:水平拋出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2.平拋運動性質(zhì):是加速度恒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變速曲線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3.平拋運動的處理方法:(結(jié)合課本的演示實驗進行講解)
分解為
水平方向:速度為%的勻速直線運動也=Vo,x=%,八=x/v0
<1________
2
豎直方向咱由落體運動,匕.=gt2,y=-gt2,t2=j2/i/g
結(jié)果得
r=6=G=同7,完全取決于豎直高度,和水平速度%無關(guān)
,U合=Ju2+丫;=尿2+3)2,%和%的夾角0=arctg—=arctg—
匕
S合=&2+y2=J(%f)2+(?g2)2
注意:運動學(xué)公式只適用于直線運動,因此曲線運動要分解成兩個直線的分運動后才
能應(yīng)用運動學(xué)公式求解。
(十三)勻速圓周運動
1.勻速圓周運動的定義: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圓弧長度都相等的圓周運動。
2.描述圓周運動快慢的幾個物理量:
(1)線速度v:大小為通過的弧長跟所用時間的比值,方向為圓弧該點切線方向;
V-s/t.
(2)角速度大小為半徑轉(zhuǎn)過的角度跟所用時間的比值,方向可用右手螺旋定則
判定(高中階段不研究);"V
(3)周期T:沿圓周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
(4)頻率f:每秒鐘完成圓周運動的轉(zhuǎn)數(shù)。
3.線速度、角速度、周期、頻率之間的關(guān)系:
r127r。2勿-z.
j=--y-=2對,v==2萬rj—CDr
4.注意:(1)0、T、/三個量中任一個確定其余兩個也就確定,但v還和r有關(guān);(2)
固定在同一根轉(zhuǎn)軸上轉(zhuǎn)動的物體其角速度相等;(3)用皮帶傳動的皮帶輪輪緣(皮帶觸點)
線速度大小相等。
5.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總是指向圓心,作用效果只是使物體速度方向
發(fā)生變化。
6.向心力定義:使物體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的合外力。
注意:(1)向心力方向總是指向圓心,時刻在變化,是一個變力;(2)向心力是根據(jù)
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彈力、摩擦力等各種性質(zhì)的力,也可以是它們的合
力,還可以是某個力的分力;(3)向心力只改變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
7.向心力大?。▽嶒炑菔荆焊矬w質(zhì)量m、圓周半徑r和運動的角速度⑦有關(guān),其關(guān)
y221
百句心=廠-m—==加(2福)?r-m(2加爐r
系為:(高中階段不要求推
導(dǎo))。
8.向心加速度:
(1)概念:向心力產(chǎn)生的加速度,只是描述線速度方向變化的快慢。
=l,lj,L,-co~r-v2/r-(―)2r-、2
(2)大?。簃T(2#)r=(2m)r。
(3)方向:總是指向圓心,時刻在變化,是一個變加速度。
(4)注意:當(dāng)⑦為常數(shù)時,a向心與r成正比;當(dāng)v為常數(shù)時,”向心與r成反比;若
無特殊條件,不能說“向心與r成正比還是反比。
9.勻速圓周運動的性質(zhì):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時刻改變,所以是非勻變速曲線運動。
注意:
(1)勻速圓周運動只是線速度方向改變而速率不變,所以其所受合外力全部用來改
變速度方向,即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于速率不變,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大小不變;(2)
變速圓周運動,線速度大小、方向都改變,所以合外力不等于向心力,向心力只是等于合
外力沿著圓周法線方向的分力,且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方向都不斷改變。
10.火車轉(zhuǎn)彎情況:外軌略高于內(nèi)軌,使得火車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歹令提供向心
力。
八.八hd規(guī)定Rgh
匚=mgtg0?mgsin0=mg—=m——:—“=A
(*由嚷LR得v規(guī)定VL(R、h、L各分
別為轉(zhuǎn)彎處軌道半徑,內(nèi)外軌高度差,兩軌道間距離)
(1)當(dāng)火車行駛速率v等于u規(guī)定時:F合=?心,內(nèi)、外軌道對輪緣都沒有側(cè)壓力;
(2)當(dāng)火車行駛速度v大于丫規(guī)定時:/合<耳心,外軌道對輪緣有側(cè)壓力;
(3)當(dāng)火車行駛速度v小于'規(guī)定時,F(xiàn)合>耳向心,內(nèi)軌道對輪緣有側(cè)壓力。
11.汽車過拱橋情況:(1)汽車通過凸形橋最高點忖汽車對橋面的壓力小于汽車重力(2)
汽車通過凹形橋最低點時汽車對橋面的壓力大于汽車重力
(十四)離心現(xiàn)象:
1.離心運動的定義
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它做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
力時:做逐漸遠離圓心的運動,這種運動叫離心運動。
2.離心運動的應(yīng)用和危害
利用離心運動制成離心機械。例如離心干燥器、洗衣機的脫水筒等等。
汽車、火車轉(zhuǎn)彎處,為防止離心運動造成的危害,一是限定汽車和火車轉(zhuǎn)彎速度不能
太大;二是把路面筑成外高內(nèi)低的斜坡以增大向心力。
【典型例題】
[例1]重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120N,動摩擦
因數(shù)是0.25,如果分別用70N和15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別是多少牛?
分析和解答:計算摩擦力時應(yīng)先判出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此題中要用水平力
推動木箱,推力必須大于或等于最大靜摩擦力120N,若用70N水平力推時,物體沒有運
動,此時靜摩擦力大小可由二力平衡知大小為70N。當(dāng)用150N的水平力推時,物體發(fā)生
相對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為:/=〃N,根據(jù)豎直方向二力平衡得N=mg,所以
f="mg=0.25x400=100(N)。
[例2]木塊A放在水平面上,如圖三所示,用同樣大小的外力F,先自左向右推,后自右
向左推,木塊均保持靜止。問(1)前后兩次推木塊,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是否相同?(2)
若將外力F增大到10N,木塊恰能滑動,則木塊與水平面間的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是多少?
分析與解答:(1)前后兩次推木塊,木塊未動,說明木塊受到了靜摩擦力的作用且大
小與外力F相等,但方向與外力相反。甲圖中外力F自左向右推木塊,使木塊有一自左向
右的運動趨勢,而靜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趨勢相反,故應(yīng)自右向左。同理,乙圖的靜摩擦
力大小等于外力F,方向應(yīng)自左向右??梢?,前后兩次以同樣大小的外力F推木塊,木塊
受到摩擦力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所以說前后兩次推木塊,其受到的靜摩擦力不相同。
(2)依題意知,木塊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是10N,根據(jù)靜摩擦力在最大靜摩
擦力范圍內(nèi)隨外力的變化而變化的特點,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應(yīng)該是:o<4<IOA^O
總結(jié)提高:兩個力相同,必須同時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這兩個條件,缺?
不可。
圖三
[例3]作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若前?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4m/s,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
度是8m/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和解答: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5=5〃,設(shè)全程時間2t,則前一半時間的位移是
v
=/=4,,后一半時間的位移$2=v2t=&,則整段的位移是s=+S2=4/+8,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總=⑷+8f)/2f=6(m/s)
可見,處理此類問題要注意找出位移和時間,不能草率代入丫=(匕+%)/2而求平均
速度。
[例4]一質(zhì)點從靜止開始以S2的加速度勻加速運動,經(jīng)5s鐘后作勻速運動,最后2s
鐘的時間使質(zhì)點勻減速到靜止,則質(zhì)點勻速運動時速度是多大?勻減速運動時的加速度是
多大?
分析和解答:質(zhì)點的運動過程包括加速—勻速”減速三個階段,如圖四所示,AB
為加速階段,BC為勻速階段,CD為減速階段,勻速運動的速度即為加速階段的末速度以,
故/=%+祖=°+1*5=5(機/S)。而質(zhì)點作勻減速運動的初速即為勻速運動的速
度,即%=%=5(m/s),在CD的勻減速運動過程中:末速匕>=°,由匕=%+內(nèi)
得
a=(匕_%)〃=(0-5)/2=-2.5(用/?,負號表示a方向與彩方向相反。
v0=0yBycyD=o
ABcD
圖四
[例5]如圖五所示,在傾角6=37°的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處,平拋一個物體,該物體落
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正好與斜面垂直,則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為:
A.-g"/17B.歷石c.j3g〃/4D.威萬
圖五
分析與解答:如圖六所示,分解平拋物體的位移和木速度。設(shè)水平分位移為s,末速
度的豎直分速度為乙,由題意知U夾角與斜面傾角。相等,利用三角函數(shù)關(guān)系可以
得到:
匕=%/次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有:匕,=SvT
37°(1)g,(2)=o(3)
v2V2
S=——H—stg37。=上
由上面三式得到:g次37°(4)從圖中可以看出:2g(5)
〃v;二號
將(1)⑷兩式代入(5)式有:g2gfg?37。
故%=J9g"/17,選項a正確。
注意:解本題的關(guān)鍵之一在于利用矢量分解的知識將末速度和位移正交分解,建立起
各物體量之間的兒何關(guān)系:如%與八,S與”之間的關(guān)系;關(guān)鍵之二是根據(jù)平拋規(guī)律將
水平位移與豎直位移,水平速度與豎直速度通過時間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建立運動學(xué)關(guān)系,
最后將兩種關(guān)系結(jié)合起來便可解決這?類平拋問題。
[例6]用細繩栓著質(zhì)量為,〃的物體,在豎直平面內(nèi)作圓周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
七):()
A.小球過最高點時,繩子張力可以為零;
B.小球過最高點時的最小速度是0;
C.小球剛好過最高點時的速度是歷;
D.小球過最高點時一,繩子對小球的作用力可以與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
m
R
■
?
o
圖七
分析和解答:小球在最高點時,受重力、繩子拉力(豎直向下,注意繩子不能產(chǎn)生豎
直向上的支持力。)所以耳q='"g+T="z”/R,可見,v越大時,T越大,v越小時,
T越小,當(dāng)T=0時,F(xiàn)向=mg=mv?/R得v最小=廊。故4c正確,請注意“剛好
通過”的意思可以由以下分析過程而得出:①v很大時,可保證小球通過最高點,但T很
大。②丫很小—0時,由于-o,而重力一定,重力大于小球所需向心力,小
球向圓心偏,不能達到最高點,此時丁=0。③u=時,T=0,即剛好通過。
[例7]上例中,把繩子換成細桿時,又是哪個答案正確?(圖八所示)
分析與解答:小球在最高點受重力旭8,桿對球作用力N,取指向圓心方向為正向,
故尊]=N+mg=zm,2/R,所以N=mv?/R_mg,可見:①當(dāng)丫很大時,N>0,
即桿對球產(chǎn)生拉力;②當(dāng)丫很小時,N為負值,即桿對球產(chǎn)生支持力,當(dāng)u為零時,
N=-mg,小球剛好通過最高點;③丫;匹時,N=0,故正確答案是A、B、D
°mg
圖八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60分鐘)
1.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才有相互作用力;
C.力不能離開受力物和施力物而單獨存在;
D.力是矢量,其大小可用彈簧秤測量;
2.一根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1000N/m,在其兩端有兩小孩向相反方向各用20N的水平力
拉彈簧,這時彈簧的伸長量是:()
A.2cmB.4cmC.0D.1cm
3.關(guān)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物體在運動時,才受到摩擦力;
B.物體受到的正壓力越大,最大靜摩擦力就越大;
C.當(dāng)接觸面的性質(zhì)和正壓力大小確定后,靜摩擦力就是一個恒量;
D.摩擦力的方向,有時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反,有時也可以跟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4.作用于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F(xiàn)I=5N,FZ=4N,它們的合力不可能是()
A.9NB.5NC.2ND.10N
5.關(guān)于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
B.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到重力
C.物體在地球上無論運動狀態(tài)如何,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D.豎直懸掛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就是它拉緊豎直懸繩的力
6.彈簧秤兩端各栓一繩,用大小都等于F,方向相反的兩個力分別拉住兩繩,則彈簧秤
的讀數(shù)6和彈簧秤所受的合力尸2分別為()
A.6=2/、F2=2FB,4=0、%=0
C.K=2F、尸2=0D,FT、F2=0
1.如圖五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兩個長方形物塊,F(xiàn)是作用在物塊B上沿水平
方向的力,物體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見,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兒和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有可能的是()
A.M=°〃2=°B.M=°〃2/°
C.41Ho4=0D.M0°也0°
F
B
c
圖五
8.如圖六所示,重為G的物體用兩根等長為/的細繩懸掛在同冰平面的兩點上,兩繩
夾角為e,下列關(guān)于每根繩所受拉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A.最大值不大于GB.最小值不小于G的一半
C.拉力的大小與G、繩長/及。有關(guān)
D.拉力的大小與G和6有關(guān),與繩長/無關(guān)
圖六
9.如圖七所示,A、B兩物體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關(guān)于B物體受力情況,下列敘述中正
確的有()
A.B物體可能受三個力,也可能受四個力;B.B物體一定受到四個力;
C.B物體必受地面的靜摩擦力作用;D.B物體必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圖七
10.兩根等長的輕繩,下端結(jié)于一點掛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相距為
S的兩點,已知兩繩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為T,則每根繩子的長度不得短于o
11.圖八所示為某物體作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關(guān)于該質(zhì)點在前4s內(nèi)運動情況
的說法正確的是()
A.質(zhì)點始終向同一方向運動B,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初速度相反
C.前2s內(nèi)作勻減速運動D.4s內(nèi)的位移為零
v/m?s
t/s
12.?個物體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以T為時間間隔,物體在第2個T內(nèi)的位
移是1.8m,第2個T時間末的速度為2m/s,則以下結(jié)論正確的是:()
A.物體的加速度。B.時間間隔T=1.2s
C.物體在全部3T時間內(nèi)的位移是4.5mD.物體在第1個T時間的位移是1m
13.甲汽車以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在經(jīng)過停著的乙汽車時,乙車即由靜止做勻加速
直線運動去追趕甲汽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dāng)乙汽車速度為v時,追上甲車
B.當(dāng)乙車速度為v時,離甲車距離最遠
C.當(dāng)乙車的速度為2V時,追上甲車
D.根據(jù)題中所給出的條件,可以求出乙車追上甲車所用的時間
14.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
A.速度不變B,加速度不變C.角速度不變D.速率不變
15.下列關(guān)于曲線運動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曲線運動可以是勻速率運動B.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C,曲線運動可以是勻變速運動D.曲線運動的加速度可能為零
16.關(guān)于平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B.平拋運動是非勻變速運動
C.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D.落地時間和落地時的速度只與拋出點的高度有關(guān)
17.水平勻速轉(zhuǎn)動的圓盤上的物體相對于盤靜止,則圓盤對物體的摩擦力的方向是()
A.沿圓盤平面指向轉(zhuǎn)軸B,沿圓盤平面背離轉(zhuǎn)軸
C.沿物體做圓周運動軌跡的切線方向
D.無法確定
18.如圖九所示,P、Q兩點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且P點比Q點高,從P、Q兩點同時相
向水平拋出兩個物體,不計空氣阻力,則()
p
7777/7777)77777
圖九
A.一定會在空中某點相遇B.根本不可能在空中相遇
C.有可能在空中相遇D.無法確定能否在空中相遇
19.如圖十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塊,從半徑為r的豎直圓軌道上的A點滑向B點,由于
摩擦力的作用,木塊的速率保持不變,則在這個過程中
圖十
A.木塊的加速度為零B.木塊所受的合外力為零
C.木塊所受合外力大小不變,方向始終指向圓心
D.木塊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變
20.某人從一定高度平拋一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為%,物體著地的末速度大小為
匕,不計空氣阻力,則物體在空中的飛行時間為()
22/22
匕―一匕一%匕f■匕一心
A.2gB.8C.2gD.g
21.一個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若半徑保持不變,當(dāng)它的轉(zhuǎn)速變?yōu)樵瓉淼?倍時,它
的線速度將變?yōu)樵瓉淼谋?,它所受的向心力將變?yōu)樵瓉淼谋?;若線速度保
持不變,當(dāng)角速度變?yōu)樵瓉淼?倍時,它的軌道半徑將變?yōu)樵瓉淼谋?,它所受?/p>
向心力將變?yōu)樵瓉淼谋丁?/p>
22.如圖H-所示,水平地面AB右側(cè)是傾角為°的斜面BC,在斜面頂端B處放一小物
體,在水平面上方高h處水平拋出一石塊,要使石塊以平行于斜面的速度擊中物體,則拋
出點到B點的水平距離s=,石塊的初速度大小為。
圖十一
23.質(zhì)量為4噸的汽車以10〃?/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力是
N,該汽車以同一速率駛過半徑是40m的凸形橋頂時對橋面的壓力是N?(g
取10”?/$2)
24.長為R的輕桿一端固定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以另一端為固定轉(zhuǎn)軸,使之在豎直平面
內(nèi)做圓周運動。求以下兩種情況,小球在最高點的速度各為多少?
1
—mg
(1)在最高點時,小球?qū)U的壓力為2
1
—mg
(2)在最高點時,小球?qū)U的拉力為2
2006年高二物理人教版下期末會考復(fù)習(xí)(二)牛頓運動定律行
星運動機械能
知識要點:
(-)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fàn)顟B(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
種狀態(tài)為止。
2.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的性質(zhì)。
3.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直線上。
4.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
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ma。
(二)萬有引力定律
1.行星運動的三大規(guī)律
(1)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2)對每一個行星而言,太陽行星的連線在相同時間內(nèi)掃過的面積相等
(3)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zhuǎn)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其表達
式為:T2~,其中R是橢圓的軌道的半長軸,T是行星繞太陽公轉(zhuǎn)的周期,k是一個
與行星無關(guān)的常量。
2.萬有引力定律:
(1)內(nèi)容: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互相吸引的。兩個物體間的引力大小,跟它
們的質(zhì)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F=C,
(2)公式:一r2。其中G=6.67xlO-UN?〃//依,稱為萬有引力恒量。
(3)注意:嚴格來說公式只適用于質(zhì)點間的相互作用,當(dāng)兩物體的距離遠大于物體
本身大小時,公式也近似適用,但此時它們間距離r應(yīng)為兩物體質(zhì)心間距離。
3.引力常量的測定:卡文迪許扭秤實驗。
4.物體的重力隨離地面高度h的變化情況:物體的重力近似為地球?qū)ξ矬w的引力。即近
Mm
似等于G(R+〃)2,可見物體重力隨h的增大而減少。
M
Fc
O——=Cr----------7
5.重力加速度g隨離地面高度h的變化情況:m(R+防,可見g隨h增大
而減少。
(三)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xué)上的應(yīng)用
1.求天體質(zhì)量M、密度。的方法;
通過觀測天體衛(wèi)星運動的周期T、軌道半徑r,把衛(wèi)星的運動看成勻速圓周運動,根
據(jù)向心力來源于萬有引力得:
尸Mm27T4/廠
G—=/?(—)2r
GT2
如果知天體的半徑R可得天體的體積為V=4成之13。
..八/4)2,“433m*3
p=MIV=-----/(—^7?)=----------
GT23GT/(如果衛(wèi)星在天體表面運行,r=R,
3兀
/7=GF?)O
2.研究天體運動情況的一般方法:把天體運動看成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來源于萬有引
力,即:
「Mmmv222兀、a
G——=------=ma>r=——)r=機(2萬)r
r~rTo
根據(jù)研究的實際情況選用恰當(dāng)?shù)墓竭M行分析,必要時還可用到物體在天體表面時受
到的引力等于物體的重力。
3.海王星及冥王星的發(fā)現(xiàn):(見課本)
(四)人造衛(wèi)星、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環(huán)繞速度):19km/s。是地球衛(wèi)星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推導(dǎo)(1):當(dāng)衛(wèi)星在地球附近運行時,「°'地,由
GMm=mV"v=l^=[6.67xl()Tx5.98xl()24
城「地得Vr*V6.4xl06=7.9X103(HI/5)
推導(dǎo)(2):當(dāng)衛(wèi)星在地球附近運行時,F(xiàn)-,\=,n8,地。
團_機丫2
m3
由〃%~,得y=瘋;=79,8X6,4x10°=7,9x10(〃?/s)。
2.第二宇宙速度(脫離速度):U.lkm/s,使物體可以掙脫地球吸引力束縛,成為繞
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或飛到其他行星上去)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使物體掙脫太陽引力的束縛,飛到太陽系以
外的宇宙空間去的最小發(fā)射速度。
4.衛(wèi)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與半徑的關(guān)系:
-Mmv2GM4
G=——=m—v=----------vOC
(1)由rr得:r即r;(r越大v越小)
可見第一宇宙速度也可以說成是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的最大速度。
-Mtn2\GMrr
G——=ma)r①=、—cooc—
(2)由二得:Vr即Vr-.(r越大0越小)
「Mm(2兀、2T_[44,3
G——=〃2(—)YT--II——/——
(3)由/T得:VGM即ToeJr'。(r越大T越大)
5.地球同步衛(wèi)星:運轉(zhuǎn)周期與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相同(T=24h),所有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
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內(nèi),且軌道半徑和環(huán)繞速度均相同。
T恒定,r恒定。
(五)功
1.功的概念: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一段位移,力就對物體做
了功。
2.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方向發(fā)生的位移。
3.功的計算公式:
(1)F和s同方向情況:W=Fs0
(2)F和s不同方向的情況:W=Fscos0o(。為F與s的夾角)
4.功的單位:焦耳(牛?米),符號J(N?m)
5.功的正負判定方法:功是表示力對空間積累效果的物理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biāo)
量,功的正負既不是描述方向也不是描述大小而有另外意義。
(1)當(dāng)04。<90。時,0<cos6Wl,w為正值,力對物體做正功,力對物體的運
動起推動作用。
(2)當(dāng)。=90°時,cos8=0,w=0,力對物體不做功,力對物體的運動既不推動
也不阻礙。
(3)當(dāng)90°<?!?80°時,-1WCOS6<0,w為負值,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者說物
體克服力F做功,力對物體的運動起阻礙作用。
6.在曲線運動中,功的正負判定方法:看力F與速度v的夾角9。
7.注意:講“功”,一定要指明是哪個力對那個物體的功,功是標(biāo)量。
8.恒力做功的求法:W=brcos。中的F是恒力,求恒力所做的功只要找寓F、s、0
即可。
9.合力做功(總功)的求法:一種方法是先求出合力再用卬總合scos。求總功,另
一種方法是皿總=嗎+卬2+……即總功等于各個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這兩種方法都要求先
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后一種方法還要求把各個功的正負號代入運算。
10.一些變力(指大小不變,方向改變,如滑動摩擦阻力,空氣阻力),在物體做曲線運
動或往復(fù)運動過程中,這些力雖然方向變,但每時每刻與速度反向,此時可化成恒力做功,
方法是分段考慮,然后求和。
(六)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功率。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是標(biāo)量。單位是瓦(W)。
2.功率的計算方法(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求法)。
Pn=—卬
t是平均功率,對功率P=F-v,當(dāng)V為平均速度時,P為平均功率,當(dāng)V為瞬
時速度時,P為瞬時功率,因此求功率時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還是瞬時功率。對于力F與
速度v不在同一直線時,不能直接用P=Fv而應(yīng)用P=F-vcos0。
3.機械額定功率概念:機械正常工作時輸出的最大功率。
4.機車以恒定功率起動情況:P一定,v變大,F(xiàn)變小,a變小,當(dāng)a=0時,v不變,機
P獨
車勻速運動,這時/=/阻,而/機為機車行駛的最大速度。
5.機車以加速度a勻加速起動情況:a一定,F(xiàn)也一定,P隨v增大而增大,當(dāng)P達到「額
后,F(xiàn)、a不能維持,開始減小,但速度還要增大,直到。=0,v達最大J阻。
(七)動能,動能定理
1.能的概念:粗淺地說,如果一個物體能夠?qū)ν饨缱龉Γ覀兙驼f物體具有能量。能量
有各種不同的形式。
2.功和能的關(guān)系:各種不同形式的能可通過做功來轉(zhuǎn)化,能轉(zhuǎn)化的多少通過功來量度,
即功是能轉(zhuǎn)化的量度。
注意:功是過程量,能量是狀態(tài)量。
3.動能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戶12
E,=—mv
4.動能表達式:2。
5.注意:動能是狀態(tài)量,只與運動物體的質(zhì)量以及速率有關(guān),而與其運動方向無關(guān),能
是標(biāo)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單位是焦耳(J)。
6.動能與動量的聯(lián)系:;%=〃d/2和p=P-=2mEK
(注意:動量是矢量,兩個矢量相同,必須要大小、方向相同)。
7.動能定理的推導(dǎo):設(shè)物體質(zhì)量為m,初速度為匕,在與運動方向同向的恒定合外力F
作用下,發(fā)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到丫2。
由F=和H一%~=2as聯(lián)立解得:
「1212
Fs=-mv1—mv,
21
22o
8.動能定理公式:皿=△/=々末-々初。
注意:W為外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是物體動能的增量;八七為正值時,說明物體
動能增加,亞人為負值時,說明物體動能減少,涉及質(zhì)點的位移與速度關(guān)系問題時,可優(yōu)
先考慮應(yīng)用動能定理。
9.應(yīng)用動能定理進行解題的一般步聚:
(1)確定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2)分析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明確各個力是否做功,是正功還是負功;
(3)明確起始狀態(tài)和終了狀態(tài)的動能(可分段、亦可對整個運動過程)。
(4)用卬總=△七=Eki列方程求解。
(A)重力勢能
1.重力勢能的概念:受重力作用的物體具有與它的高度有關(guān)的能稱為重力勢能。
2.重力勢能的相對性:重力勢能是物體與地球所組成的系統(tǒng)所共有的能量,其數(shù)值
吃,=mg力與參考面的選擇有關(guān),式中的h是物體重心到參考面的高度,當(dāng)物體在參考面
之上時,為正值,當(dāng)物體在參考面之下時,為負值。一般可選地面或某物體系中的
最低點為零勢能參考點。物體在兩位置間的勢能差與參考面的選擇無關(guān)。
注意:勢能的正、負可用來表示大小。
3.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guān)系: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勢能
增大。
4.重力做功的特點:重力做功與移動路徑無關(guān),只跟物體的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有關(guān)。
唯=〃吆4一加8色。物體下降時,上=加8人。物體上升時Wc=_mg/z;物體高度
不變時,%=°。
5.彈性勢能的概念: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與它的形變量有關(guān)的勢能稱為彈性勢
能。
(九)機械能守恒定律
1.機械能E的概念:動能、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統(tǒng)稱機械能。即E=七+Ep。
2.機械能守恒定律:
(1)推導(dǎo):
①定性推導(dǎo):物體在只有重力做功的運動過程中,只是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
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系統(tǒng)在只有系統(tǒng)內(nèi)相互作用彈力做功的過程中,只是動能和系統(tǒng)內(nèi)
彈性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
②定量推導(dǎo):(見選修課本)
(2)內(nèi)容:如果沒有摩擦和介質(zhì)阻力,物體只發(fā)生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時,機械
能的總量保持不變?;蛘哒f在只有重力和系統(tǒng)內(nèi)彈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發(fā)
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3)機械能守恒條件:只有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動態(tài)圖像分析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自動粉末噴涂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可生物降解微膠囊解決方案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分析測試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高壓清洗機噴槍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幼兒園科學(xué)討論活動概述模塊二幼兒園科學(xué)探究活動講解
- 必殺08 第九、十單元 西半球的國家和極地地區(qū)(綜合題20題)(解析版)
- 猜想02 重難點(70道題25個重難點)【考題猜想】(解析版)
- 2025我國合同法對合同效力的規(guī)定
- 合法的房屋租賃合同
- 消防維保服務(wù)方案及實施細則
- 保衛(wèi)管理員培訓(xùn)課件
- 香港朗文4B單詞及句子
- 數(shù)據(jù)中心運維方案
- 小龍蝦啤酒音樂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課件
- 運動技能學(xué)習(xí)與控制課件第五章運動中的中樞控制
- 財務(wù)部規(guī)范化管理 流程圖
- 蘇教版2023年小學(xué)四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教學(xué)計劃+教學(xué)進度表
- 斷絕關(guān)系協(xié)議書范文參考(5篇)
- 量子力學(xué)課件1-2章-波函數(shù)-定態(tài)薛定諤方程
- 最新變態(tài)心理學(xu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