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1401-2011梨葉片營養(yǎng)診斷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3-T1401-2011梨葉片營養(yǎng)診斷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3-T1401-2011梨葉片營養(yǎng)診斷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3-T1401-2011梨葉片營養(yǎng)診斷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3-T1401-2011梨葉片營養(yǎng)診斷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

B16

DB13

河北省地方標準

DB13/T1401—2011

梨葉片營養(yǎng)診斷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earLeafnutritionaldiagnosis

DB13/T1401—2011

梨葉片營養(yǎng)診斷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用于梨營養(yǎng)狀況診斷的葉片取樣、樣品處理、營養(yǎng)元素測定方法及結果分析。

本標準適用于應用葉分析法指導梨園施肥與土壤管理。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DB13/T1016—2009鴨梨優(yōu)質豐產葉片主要礦質營養(yǎng)含量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葉片主要營養(yǎng)元素

指梨葉片內氮素和主要礦質元素(P,K,Ca,Mg,Fe,Mn,Cu,Zn,B等元素)。

3.2

葉片營養(yǎng)診斷

指以礦質營養(yǎng)原理為指導,以葉片為分析測定對象,通過測定葉片中氮和各種礦質元素的含量,

對樹體的營養(yǎng)狀況進行客觀判斷。

3.3

標準值

指葉片內氮素和主要礦質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最佳適宜范圍。

4取樣

4.1取樣單元的確定

根據梨園實際情況確定取樣單元。如果梨園面積不足25畝,作為1個取樣單元;如果梨園面積大

于25畝,每25畝作為1個取樣單元。

4.2葉片采樣時期

葉片采集于梨葉片礦質元素相對較穩(wěn)定的6月中旬至7月下旬進行。

4.3葉片采樣方法與數量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產量適中的梨樹作為樣樹。每個取樣單元取5棵樹,按“之”字形或“鋸

齒形”排列取樣。從樣樹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選取樹冠外圍發(fā)育枝梢中段的健康葉,一般是發(fā)育

枝基部向上第7~9片葉;如春梢較短時,也可采集第5~7片葉。每個方向分別取2~3片,每棵樹10

1

DB13/T1401—2011

片葉,共50片葉;如果梨園面積較小,選取相鄰的2棵樹作為1個取樣點,每個方向取1~2片葉,每

個取樣點10片葉,共50片葉。

4.4葉片保存

取樣方式采好的葉片放在牛皮紙信封或報紙袋中,寫好標簽,標簽上注明取樣地點、采樣日期、品

種、采樣人等,同時做好采樣記錄。如收集大量樣品集中處理,則必須將葉樣放在冰箱中0~4℃冷藏

備用。

5葉片樣品處理

采下的葉子(帶葉柄)迅速帶回室內,洗滌順序為:自來水→0.1%洗滌劑溶液→自來水→0.2%鹽

酸溶液→蒸餾水→重蒸水。操作要迅速,整個過程不超過2分鐘,洗后迅速甩去葉面多余水分,于105℃

鼓風干燥箱中恒溫殺青20min,80℃烘至恒重,然后用不銹鋼粉碎機粉碎,用0.5mm的篩子過后,

裝在塑料袋中密封,在干燥器內置于蔭涼干燥處。注意樣品袋上貼好標簽。

6葉片營養(yǎng)元素含量測定方法

按DB13/T1016—2009中4.3規(guī)定進行。

7結果分析

將葉片營養(yǎng)診斷結果,與不同品種的葉片營養(yǎng)元素標準值做對比分析,結合果園的生態(tài)條件、栽培

特點和品種的需肥規(guī)律,對數據形成的因素和顯示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提出合理肥料元素配比或

恰當的施肥措施。河北省鴨梨和黃冠梨營養(yǎng)元素標準值見表1。

表1河北省鴨梨和黃冠梨盛果期優(yōu)質豐產的葉片主要營養(yǎng)元素含量標準值

品種標準值

元素種類

鴨梨黃冠梨

N(%1.75~1.921.12~1.37

P(%)0.10~0.120.10~0.13

K(%)1.07~1.490.91~1.43

Ca(%)1.65~1.991.46~2.16

Mg(%)0.30~0.390.29~0.51

Fe(mg/kg)107.54~148.21133.26~220.30

Mn(mg/kg)64.50~82.5852.80~86.88

Cu(mg/kg)15.20~64.827.55~12.25

Zn(mg/kg)17.75~27.8813.10~34.57

B(mg/kg)17.15~26.4919.36~33.7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B13/T1401—2011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北農業(yè)大學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農業(yè)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玉星、張江紅、王君、齊國輝、許建鋒、張殿生、喬進春。

I

DB13/T1409—2011

BB

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

楊樹主要蟲害防治

表B.1楊樹主要蟲害防治

防治對象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保護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

2、人工防治:秋后到翌年2月,機耕翻地破壞越冬場所并殺死越冬蛹。成蟲發(fā)生期可用黑光燈誘殺。

楊尺蠖3、化學防治:(1)雌成蟲羽化初期,于樹干基部噴灑辛硫磷、林丹等。(2)成蟲出土前,在樹干基部涂阿維

菌素加廢機油(1∶20)藥環(huán),可有效阻殺上樹雌成蟲,且對路過的小幼蟲及老熟幼蟲均有良效。(3)幼蟲發(fā)

生期,噴施25%滅蚴脲3號2000倍液。

1、生物防治:在美國白蛾化蛹初期到化蛹盛期釋放白蛾周氏嚙小蜂,寄生美國白蛾。用蘇云金桿菌或美國白

蛾病毒防治幼蟲。

美國白蛾

2、人工防治:人工捕蛾,人工挖蛹,用高枝剪剪除網幕,集中燒毀。

3、化學防治:幼齡幼蟲期全樹噴灑20%菊殺乳油2000倍液或滅幼脲3號2000倍液防治。

1、生物防治:產卵初期,50個/公頃放蜂點,放蜂量25~11頭/公頃。

2、人工防治:人工收集地下落葉或秋冬季翻耕土壤,人工摘除蟲苞和卵塊,成蟲羽化盛期應用殺蟲燈誘殺等

措施,降低蟲口密度。

楊扇舟蛾

3、化學防治:在幼蟲3齡期前噴施生物農藥和病毒防治,用藥量Bt200億國際單位/畝、青蟲菌乳劑1~2億

孢子/ml。3齡后噴25%滅幼脲800至1000倍液、阿維菌素6000~8000倍、1.2%煙參堿乳油1000~2000

倍、2.5%敵殺死6000~8000倍液等。

1、生物防治:釋放天敵或利用性引誘劑誘殺成蟲,有效降低白楊透翅蛾危害。

2、人工防治:對引進或輸出的苗木、插條等經仔細檢驗,及時剔除帶蟲癭的栽植部位。結合撫育,當發(fā)現蛀

白楊透翅屑和蟲癭等幼蟲蛀害癥狀即時用刀削除。

蛾3、化學防治:成蟲羽化盛期和幼蟲孵化盛期,可樹上噴施殺蟲劑2~3次,間隔期15天左右。

4、已蛀入枝干的幼蟲,用80%敵敵畏50倍液、或20%吡蟲啉200倍液,用針管注入蛀蟲孔內,并用膠泥封

堵蟲孔,毒殺幼蟲。

1、生物防治:嚙小蜂、花絨堅甲是天牛卵、幼蟲的有效天敵,應加以保護或人工釋放。

2、人工防治:星天牛成蟲飛翔力較弱,可在羽化盛期人工捕殺。自主干基部圍繞樹干用石灰水刷白可防止成

蟲產卵。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