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安徽省宿州市第五中學物理八下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安徽省宿州市第五中學物理八下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安徽省宿州市第五中學物理八下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安徽省宿州市第五中學物理八下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安徽省宿州市第五中學物理八下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屆安徽省宿州市第五中學物理八下期末經(jīng)典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均勻?qū)嵭恼襟w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銅的密度大于鐵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的方法是:A.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質(zhì)量相等的部分B.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體積相等的部分C.將質(zhì)量相等的銅塊和鐵塊分別放在甲、乙的上面D.將體積相等的銅塊和鐵塊分別放在甲、乙的上面2.下圖是使用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不計機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動力最小的是()A. B.C. D.3.如圖所示,物體浸沒在水中,工人用200N的拉力F在10s內(nèi)將重為40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物體沒有露出水面,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不計繩重和摩擦,g=10N/k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露出水面前,工人勻速提升重物時拉力的功率為40WB.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320NC.物體的體積為8×10-3m3D.物體露出水面后,此滑輪組提升該物體的機械效率將小于80%4.一只粉筆放在水平的講臺上,以下關(guān)于這只粉筆盒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的敘述中,說法正確的是()A.它對講臺的壓力和講臺對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它所受到的合力為零C.因為它處于靜止,所以它沒有慣性D.它不能自動地沿桌面滑動,是因為它受到摩擦力5.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A.運動員跳遠時往往要助跑一段時間B.子彈離開槍口后仍能繼續(xù)高速向前飛行C.空中的籃球正豎直落向地面D.古代打仗時,偵用絆馬索能將敵方上奔的戰(zhàn)馬絆倒6.一高爾夫球以二百公里的時速水平撞擊鋼板,圖為球撞擊過程中的三個狀態(tài),其中甲是剛要撞擊的時刻,乙是球的形變最大的時刻,丙是剛撞擊完的時刻,已知撞擊時間非常短,若忽略球的機械能損失,則()A.球在甲、丙兩個時刻的動能相等B.球在甲時刻的動能較丙時刻的大C.球在甲時刻的動能較丙時刻的小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球在甲、丙兩個時刻的動能大小7.在今年的體育中考訓練中,曉曉同學描繪了某次跳繩時重心移動的高度h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若該同學質(zhì)量為50kg,(g取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他每分鐘跳繩120次B.他每次下落時重力勢能在不斷增大C.他每上升一次對自己做功2500JD.他1min內(nèi)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62.5W8.根據(jù)你對生活中物理量的認識,指出下列數(shù)據(jù)最符合生活實際的是A.中學生課桌高約為80cmB.成年人的體重約為50N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D.人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2Pa二、多選題9.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的實驗裝置若由山腳拿到山頂,管內(nèi)水銀柱的高度會降低B.乙圖中的壓強計正常使用時,圖中的U型管相當于連通器C.丙圖中,小明跑步向后蹬地時,腳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D.丁圖中的籃球運動員投籃時,球離開手后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受到了慣性作用10.如圖所示,動滑輪質(zhì)量為m,所掛重物的質(zhì)量為M(不計滑輪軸與滑輪摩擦和繩重),重物在t時間內(nèi)提升了h距離,則: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C.拉力F的功率為D.拉力F的功率為三、填空題11.如圖所示,在裝修房屋時,工人師傅常用一根足夠長的透明塑料軟管,里面灌入適量的水(水中無氣泡).兩人各持管的—端靠在墻面的不同地方,當水面靜止時,在與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標記,這樣做利用了___________原理.其目的是保證兩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生活中利用這一原理的還有___________.12.如圖所示,A、B兩個圓柱體疊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兩圓柱體A、B底面積比為2:3,若圓柱體A對圓柱體B的壓強與圓柱體B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這兩個圓柱體的質(zhì)量比為_____.13.如圖所示,用于研究壓力的形變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是圖________,研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是圖________,研究大氣壓強存在的是圖________,研究連通器特點的是圖________.(均選填字母代號)14.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包含有物理知識,如圖是一種指甲刀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由圖知杠桿ABC是_____(選填“省力”或“費力”)杠桿,D處刀刃較薄是為了_____。15.小華用16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800N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20s內(nèi)勻速直線運動了5m,小華做的功是________J,功率是________W.16.如圖甲所示,物體A放入水中靜止時,浸入水中的體積為V1,露出水面的體積為V2;現(xiàn)將一體積為V3的物體B放在物體A上,物體A剛好全部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所示。己知水的密度為ρ水,則物體A的密度為________________,物體B與物體A的密度之比為____________。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如圖所示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是F2的力臂。請在圖中畫出力的力臂以及阻力.(____________)18.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的A點掛一重物G,繩受的拉力為F1,O為杠桿的支點.請在杠桿的端點B處畫出使杠桿保持靜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圖,并作出F1的力臂l1.(_______)19.(10分)在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處靜止開始下滑,如圖所示。(1)讓小車從前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端的____________相同;(2)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玻璃表面運動的最遠,速度改變的最____________,說明阻力越小,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越____________。(3)試想,如果小車在絕對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即不受到阻力作用,那么它停不下來,永遠運動下去。在此基礎(chǔ)上,理想推理得出: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將做____________。(4)牛頓在此基礎(chǔ)上,又補充了“靜止的物體不受力,將保持____________”。概括總結(jié)得出牛頓第一定律。五、計算題20.(6分)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制作的一臺“浮力秤”的示意圖,其中厚底圓柱形玻璃杯的高度為20cm,底面積為30cm2,秤盤和玻璃杯的總質(zhì)量為300g。透明筒里裝有足夠深的水。求:(g取10Nkg)(1)秤芯(即秤盤和玻璃杯)受到的重力是多大;(2)秤盤上沒放物體時,秤芯受到的浮力是多大;(3)秤盤上沒放物體時,玻璃杯底距液面的高度是多少;(4)該浮力秤能稱的最大物重是多少。21.(6分)如圖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輪組將重為480N的物體勻速提升5m,所用的拉力為300N,不計繩重及摩擦力,求這個過程中:(1)工人做的有用功;(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B【解題分析】

A.甲、乙質(zhì)量相等,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質(zhì)量相等的部分,甲乙剩余的質(zhì)量相等,甲乙對地面的壓力仍然相等,接觸面積S乙>S甲,根據(jù)p=得到甲乙對地面的壓強不同,故A錯誤;B.V甲<V乙,銅的密度大于鐵的密度,甲、乙兩物體質(zhì)量相等,由ρ=可知甲是銅塊,乙是鐵塊,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體積相等的部分,根據(jù)ρ=可知,甲減小的質(zhì)量大,乙減小的質(zhì)量小,甲剩余的質(zhì)量小于乙剩余的質(zhì)量,甲對地面的壓力小于乙對地面的壓力,又因為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乙>S甲,根據(jù)p=得到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相等,故B正確;C.甲、乙兩物體質(zhì)量相等,對地面的壓力也相等,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S乙>S甲,將質(zhì)量相等的銅塊和鐵塊分別放在甲、乙的上面,對地面的壓力相等,但接觸面積不變,還是S乙>S甲,根據(jù)p=得到對地面的壓強不可能相等,故C錯誤;D.因為V甲<V乙,銅的密度大于鐵的密度,甲、乙兩物體質(zhì)量相等,由ρ=可知甲是銅塊,乙是鐵塊,體積相等的銅塊和鐵塊,根據(jù)m=ρV得到銅塊的質(zhì)量大于鐵塊的質(zhì)量,體積相等的銅塊和鐵塊分別放在甲、乙的上面,銅塊的質(zhì)量大于鐵塊的質(zhì)量,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不變,根據(jù)p=得到壓強不可能相等,故D錯誤。2、D【解題分析】

在A的斜面中,存在F1×4m=G×2m,故F1=;在B的滑輪組中,n=3,故F2=;在C的定滑輪中,不省力,故F3=G;在D的杠桿中,存在F4×4l=G×l,故F4=;可見所需動力最小的是D.3、C【解題分析】

A.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2×2m=4m,拉力端移動的速度:v=s/t=4m/10s=0.4m/s,拉力的功率:P=Fv=200N×0.4m/s=80W,故A錯;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G?F浮)h/Fs=(G?F浮)h/F×2h=G?F浮/2F=400N?F浮/2×200N=80%,解得:F浮=80N,故B錯;C.由F浮=ρ水V排g得物體的體積:V=V排=F浮/ρ水g=80N/1×103kg/m3×10N/kg=8×10-3m3,故C正確;D.物體露出水面后,沒有了浮力,相當于增加了提升物體的重,增大了有用功,不計繩重和摩擦,額外功不變,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變大,此滑輪組提升該物體的機械效率將大于80%,故D錯。4、B【解題分析】

A.它對講臺的壓力和講臺對它的支持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條件,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粉筆放在水平的講臺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因此所受的合力為零,故B正確.C.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與運動速度無關(guān),故C錯誤.D.根據(jù)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可知,要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才會產(chǎn)生摩擦力,粉筆放水平的講臺面上,不具備產(chǎn)生摩擦力的條件,所以它不受到摩擦力,故D錯誤.5、C【解題分析】

A.跳遠運動員在助跑后起跳,由于慣性,仍會保持運動狀態(tài),所以,可以提高成績,即利用了慣性,故A不符合題意;B.當子彈離開槍膛后,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仍會運動,即利用了慣性,故C不符合題意;C.空中籃球正在落向地面,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會最終落向地面,而不是利用慣性,故C符合題意;D.古代打仗時,使用絆馬索能將敵方飛奔的戰(zhàn)馬絆倒,是因為馬蹄受到絆馬索的阻擋停止了運動,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所以會被絆倒,即利用了慣性,故D不符合題意6、B【解題分析】

由題意可知,忽略球的機械能損失,高爾夫球的機械能守恒;甲是剛要撞擊的時刻,此時的甲具有動能,不具有彈性勢能;丙是剛撞擊完的時刻,此時高爾夫球發(fā)生了形變,高爾夫球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動能,彈性勢能減小,動能增加,故球在甲、丙兩個時刻的動能不相等,球在甲時刻的動能較丙時刻的大,故B正確,ACD錯誤.7、D【解題分析】

A.由圖分析可知,跳一次的時間為0.4s,則小明同學1min內(nèi)跳了60s0.4s/次=150次。故A錯誤;B.跳繩時,人的質(zhì)量一定,下落時,高度減小,所以重力勢能減小。故B錯誤;C.由圖象可知,人的重心移動的最大高度h=5cm=0.05m;人的重力為G=mg=50kg×10N/kg=500N,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05m=25J.故C錯誤;D.1min內(nèi)做的總功:W總=W×150=25J×150=3750J,1min內(nèi)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W【題目點撥】①從圖中可以看出跳一次所用的時間,然后可知1min內(nèi)跳的次數(shù);②重力勢能與質(zhì)量和高度有關(guān);③從圖中可以看出他的重心移動的最大高度;已知人的質(zhì)量,根據(jù)公式G=mg可求他的體重,再利用W=Gh求他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④已知跳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求出1min做的總功,再利用功率的公式P=Wt計算1min8、A【解題分析】

A.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符合實際;B.成年人的體重約為500N,所以該選項與實際不符;C.因為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m/s,所以該選項與實際不符;D.一個成年人的體重約為700N,人腳掌的總面積大約是500cm2=0.05m2,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p====1.4×104Pa,所以該選項不符合實際。二、多選題9、AC【解題分析】A.在托里拆利實驗中,管內(nèi)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外界大氣壓;如果將這個實驗裝置由山腳拿到山頂,海拔高度變高,大氣壓變低,則玻璃管內(nèi)的水銀柱的高度會降低,故A正確;B.壓強計正常使用時,U形管一端是封閉的,不符合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特點,所以圖中的U形管不是連通器,故B錯誤;C.跑步腳向后蹬地時,腳相對于地面有向后的運動趨勢,故摩擦力方向與之相反,即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故C正確;D.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慣性不是力,不能說物體受到慣性作用,故D錯誤。故選:AC。點睛:在托里拆利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外水銀面高度差所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外界大氣壓;高度越高,氣壓越低;摩擦力是由于物體相互接觸,并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者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產(chǎn)生的,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具有慣性。10、AC【解題分析】

AB.有用功:W有用=G物h=Mgh

總功:W總=(G物+G動)h=(M+m)gh

所以η===所以A正確,B錯誤.

CD.拉力所做的功為總功率:P總==所以C正確,D錯誤。三、填空題11、連通器;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船閘【解題分析】

連通器的特點: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連通器里只有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的情況下,連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總是相平的.由題意可知,透明塑料軟管是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其目的是在液體不流動的情況下,液面的高度總是相平的,這樣可保證兩點在同一水平面上;如茶壺、船閘等都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工作的.12、2:1【解題分析】

水平面受到物體的壓力和物體的重力相等,則:圓柱體A對圓柱體B的壓強:pA===;圓柱體B對桌面的壓強:pB=;圓柱體A對圓柱體B的壓強與圓柱體B對桌面的壓強相等,有:;已知A、B的底面積比為2:3,則:,解得:=.13、ACDB【解題分析】

A、用手指向中間擠壓鉛筆的兩端,越尖的一端,作用效果越明顯,可用于研究壓力的形變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B、圖中是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因此,可用來研究連通器的特點;

C、圖中在塑料瓶上不同位置扎上小孔,按入水中后,觀察小孔中水柱的噴出情況,可研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

D、圖中在玻璃杯中裝滿水,再用硬紙片蓋住,再翻轉(zhuǎn),發(fā)現(xiàn)紙片不落下,可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題目點撥】分析題干所提供的圖中的現(xiàn)象與實驗裝置,可判斷其所對應的實驗原理與所提示的物理規(guī)律,最后做出判斷即可.14、省力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解題分析】

由圖可知,對于杠桿ABC,支點是B,動力作用在A處附近,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根據(jù)p=FS可知,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因此D【題目點撥】壓強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可以增大壓強。15、80040【解題分析】

第一空.小華做的功:W=Fs=160N×5m=800J;第二空.小華做功的功率:P===40W.16、【解題分析】

[1]由甲圖知道,物體A漂浮,即GA=F浮1=ρ水gV1=ρAg(V1+V2),所以,;[2]由乙圖知道,物體B放在物體A上,物體A剛好全部浸沒在水中,此時物體A、B處于漂浮,則GA+GB=F浮2=ρ水g(V1+V2),ρ水gV1+ρBV3g=ρ水g(V1+V2)故解得:所以物體B與物體A的密度之比是:。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解題分析】

O為支點,過支點O作F1作用線的垂線段L1,即為動力臂;過力臂L2的下端作它的垂線,與杠桿OA的交點為力F2的作用點,方向斜向左下方,如下圖所示:18、【解題分析】

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越長,動力越長,由圖可知,力F1作用在B點時,力臂OB最大,此時力F1最小,過支點作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可做出力臂l1,如圖所示;19、速度慢小勻速直線運動靜止狀態(tài)【解題分析】

第一空.為完成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應采用控制變量法,即實驗中要保持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所以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即小車在玻璃表面運動的最遠,速度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