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考點針對訓練-說明性文章閱讀(二)_第1頁
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考點針對訓練-說明性文章閱讀(二)_第2頁
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考點針對訓練-說明性文章閱讀(二)_第3頁
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考點針對訓練-說明性文章閱讀(二)_第4頁
2021年中考語文二輪考點針對訓練-說明性文章閱讀(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針對訓練說明性文章閱讀(二)

一、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0分)

近視漫談

眼睛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讓我們把這個美好的世界看得清清楚

楚,明明白白。你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嗎?打個比方,眼睛就像一臺精密的照

相機,角膜和晶狀體組合成了相機的鏡頭,眼睛通過這個“鏡頭”調整焦距,

從而看清遠近距離不同的物體??唇幍奈矬w時,晶狀體變厚,對光的折射能

力變大,近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從而看清近處物體;反之,則能

看清遠處的物體。

眼睛近視,主要是這個“鏡頭”的調焦功能失靈,不能精準地將物體的實

像會聚在視網膜上。近視輕則影響正常生活、工作,重則引起視覺疾病,如視

力障礙、視網膜脫落等。

據(jù)調查,目前我國近視患者人數(shù)已多達6億,其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

視覺健康形勢極為嚴峻。

圖表一(出自《中國青少年用眼行為大數(shù)據(jù)報告》)

青少年近視,除了先天性遺傳因素外,主要是環(huán)境因素:一是眼睛近距離

使用時間長、強度大,用眼角度不合理,加重了用眼負荷;二是缺少戶外活

動。當今大部分青少年學習壓力大,長時間看書、寫作業(yè),有的還沉迷于手

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戶外活動時間普遍不足。

A我國青少年用眼行為習慣數(shù)據(jù)調查<

/用眼K用眼190。用眼上戶外有效

<z距離位時長口角度才暴露時長

現(xiàn)狀:29.8cm現(xiàn)狀:223.8min現(xiàn)狀:±5。至*35°現(xiàn)狀:54.9min

標準:33cm及以上標準:180而11內標準:±5。以內標準:60mi服以上

(以上各項現(xiàn)狀數(shù)據(jù)為抽樣用戶的平均數(shù))

圖表二(同圖表一)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減少用眼負荷、每天戶外活動超過2小時,能減少

50%的近視發(fā)生風險。物理學中衡量光照強度的單位叫做勒克司,明亮的室內

環(huán)境,光照水平一般不超過500勒克司,而室外環(huán)境即便是陰天,光照水平也

可以達到一萬多勒克司,大晴天更可高達十幾萬,這是室內光線根本無法企及

的。室外光照還能夠刺激視網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夠延緩近視的加

深。另外,戶外活動時人常常會看向遠方,也能幫助收縮的眼部肌肉恢復。家

長、教師應引導孩子在看書學習后休息、遠眺,每天進行一定時長的戶外活

動。

(根據(jù)相關資料編寫)

1.下列對文中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B)(3分)

A.把“眼睛”比作“照相機”,生動地說明了眼睛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B.為保護視力,中小學生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行為習慣,參加足量的戶外活動。

C.如果每天減少用眼負荷,戶外活動超過2小時,那么50%的人將不會發(fā)生近

視。

D.室外光線強并含有多巴胺,能幫助收縮的眼部肌肉恢復,有利于預防和延緩

近視。

解析:A.“說明了眼睛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表述錯誤,把“眼睛”比作

“照相機”,把“角膜”和“晶狀體”比作“照相機的鏡頭”,是為了形象生

動地說明近視的原因;C.”50%的人將不會發(fā)生近視”表述錯誤,原文是“能

減少50%的近視發(fā)生風險”;D.原文是“室外光照還能夠刺激視網膜多巴胺的

生成”,不是“室外光線”“含有多巴胺”;原文只是說多巴胺有延緩近視加

深作用,沒有說預防近視;依據(jù)“戶外活動時人常常會看向遠方,也能幫助收

縮的眼部肌肉恢復”可知,幫助收縮的眼部肌肉恢復不是多巴胺的功勞。

2.文中插入兩個圖表,有什么效果?(4分)

內容上,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我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形勢嚴峻:圖表一

顯示我國青少年各階段近視率高并呈上升趨勢,圖表二顯示我國青少年用眼行

為習慣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不達標。形式上,圖文結合,使文本呈現(xiàn)方式有了變化,

給讀者良好的閱讀體驗。

3.國外某眼科學會推薦保護視力的“20—20—20”法則,即每看20分鐘電腦或

手機,至少看20英尺(6米)遠的物體20秒。請結合上文知識解釋該法則的合理

性。(3分)

文中介紹用眼時間長會增加用眼負荷,法則明確了用眼時長,到了20分鐘

就要休息;文中說明休息、遠眺能幫助收縮的眼部肌肉恢復,法則規(guī)范了用眼

后的休息時長(20秒)和遠眺距離(20英尺)□該法則具有合理性。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2分)

人臉識別:安全不能只靠“顏值”

何曉亮

①北京天壇公園引入人險識別技術發(fā)放衛(wèi)生紙的消息,近來引發(fā)了《紐約時

報》等多家外媒的興趣。據(jù)報道,天壇公園公廁的訪客,如今需要和“一臺計

算機”進行視覺接觸,才能夠獲得免費的衛(wèi)生紙,這種臉部識別技術能夠防止

設備給同一個人重復發(fā)放衛(wèi)生紙。

②人臉識別技術,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

技術。它屬于非接觸式識別技術,操作更方便快捷。推廣方面,當前普通攝像

頭可以作為傳感器,人臉識別主要依靠人臉識別軟件和算法進行處理,普通攝

像頭可以作為采集人臉信息的傳感器,推廣起來成本比較低,客戶也較容易接

受。

③阿里巴巴圍繞著“安全支付”同螞蟻金服和“Face++”合作研發(fā)的人

臉識別技術備受關注,螞蟻金服花費70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生物驗證公司Eye

Verify,進一步加深其在生物識別領域的布局。騰訊的“優(yōu)圖”基于人臉識

別、圖象識別和深度學習的技術也逐步應用于各產品線,而百度則在吳恩達博

士的率領下將“面部識別”作為百度深度學習研究室的重點研究項目。

④據(jù)2015全球安防設備市場報告顯示,受人口基數(shù)大、互聯(lián)網普及程度

高、人臉識別技術優(yōu)勢等因素影響,中國將成為人臉識別領域的主戰(zhàn)場。我國

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從2012年的16.7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75億元,未來

潛在的市場規(guī)模巨大。

⑤但是,人臉識別技術在市場的推廣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關乎

個人財產安全的金融支付領域。

⑥3?15晚會對刷臉登陸漏洞的曝光,更是將這一焦慮刺激到了頂點。晚

會上,主持人通過網絡上隨便找來的一張人物自拍,通過簡單的圖象處理和動

態(tài)合成技術,將網絡人臉合成到事先準備好的視頻上,覆蓋原視頻的人臉,就

能簡單騙過一些通過面部識別作為認證信息的軟件。

⑦今天,人臉識別技術在業(yè)界的準確率已經達到99%,超過人類水平的

97%,在深度學習等技術的助力下,準確率的繼續(xù)提升并不是難事??梢灶A

見,人臉識別技術逐漸深入社會生活的潮流,難以阻擋。但如何把這一技術真

正的商業(yè)化,減少落地應用的阻礙才是真正需要探究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

除了精確度以外,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很多。

⑧首先還是技術方面。由于關鍵技術的封閉,以及在現(xiàn)實應用領域,光

線、角度等因素仍對識別結果有著一定的影響,識別結果的精確度和安全性仍

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⑨同樣,有關人臉識別所涉及的隱私和道德問題也一直備受爭議。此前,

Facebook因為未經用戶允許而私自儲存和使用用戶的人臉識別數(shù)據(jù)而飽受詬

??;而GoogIe則因隱私政策和輿論壓力而禁止GlassApp使用人臉識別功

能。

1.選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請概括說明對象的特征。(2分)

人臉識別技術。非接觸式識別技術;操作方便快捷;推廣成本比較低。

2.第⑦段畫線處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列數(shù)字、作比較。把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率和人類水平進行比較,通過具

體的數(shù)據(jù)突出強調了人臉識別技術的準確率極高的特點,使說明更加準確。

3.科技的發(fā)展,人工智能被越來越多的運用于生活的各方面,一方面給人們生

活帶來便利,一方面也使個人信息暴露在外,結合文章第⑥段的內容,談談你

的想法。(4分)

示例:在人工智能越來越方便的今天,它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但也容易使個人信息泄露。所以,我想在我們研發(fā)人工智能的同時,也應該加

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只有將便捷生活與信息保密結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科技讓生活更便捷”。

4.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B)(3分)

A.人臉識別技術是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主要基于人的臉部特征進行身份識別。

B.3-15晚會對刷臉登陸漏洞的曝光,證明人臉識別技術在業(yè)界的準確率并不

高,我們要謹慎對待這一技術。

C.中國人口基數(shù)大、互聯(lián)網普及程度高、人臉識別技術具有優(yōu)勢,中國將成為

人臉識別領域的主戰(zhàn)場。

D.人臉識別技術受各種技術條件的限制,結果的精確度和安全性仍有很大的提

升空間。

解析:由第⑦段可知,“證明人臉識別技術在業(yè)界的準確率并不高,我們要謹

慎對待這一技術”的說法與原文不符。

三、閱讀短文,回答問題。(16分)

人為什么愛摸自己的臉

吳燕京

①有人統(tǒng)計過,人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每小時會觸摸臉部二三十次,平均兩

三分鐘就會摸一次,而且這個習慣動作很難避免。那么,人為什么要摸自己的

臉呢?

②早期的人類語言與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語言有很大的不同。語言學家認為,

在人類語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動物的交流方式比較類似,兩者都

包含了大量的肢體動作。這是因為早期的人類語言只包含很簡單的幾個音節(jié),

無法滿足復雜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體動作來豐富語言交流的形態(tài)和內

容。

③在人類語言形成的早期,觸摸面部、額頭、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類語言

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類學家甚至研究了這些動作的具體意義,比如,虹

掌觸摸額頭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領,用手握住脖子則是向同伴發(fā)出“有危險”

的警告,觸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看來,摸臉在人

類早期是我們“說話”的一種方式。

④隨著語言的發(fā)展,特別是語音變化的豐富,人類已經可以通過說話表達

十分復雜的思想和感情,幾乎滿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體動作逐步失去了其

在交流中的主導作用,退化成語言的輔助機制。

⑤相對于語言學家的解釋,心理學家則認為人類觸摸面部的現(xiàn)實意義是調

節(jié)情緒,減少心理壓力。

⑥英國杜倫大學芮斯蘭德教授利用超聲波掃描技術研究了懷孕24—36周的

準媽媽,研究發(fā)現(xiàn),觸摸面部和調節(jié)情緒有關,心理壓力較大的孕婦其體內胎

兒會更多地呈現(xiàn)觸摸自己面部的姿勢。美國邁阿密大學的神經學家指出,由于

臉部生有大量的神經末梢,觸摸面部皮膚會刺激神經活動,從而導致人體激素

水平的變化,進而降低壓力和焦慮帶來的負面情緒。由此可見,人們之所以會

在不經意間摸自己的臉,實際上是在調節(jié)情緒,使自己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

態(tài)。

⑦人與動物的一個顯著差異就是人類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每個人都知道

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獨立于周邊的環(huán)境,也獨立于他人。研究發(fā)現(xiàn),郢

分高級哺乳動物也擁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大象、猩猩、獅子等動物在照鏡子時

可以區(qū)分鏡子中的自己和鏡子中的其他同類個體。有學者認為,人類觸摸自己

面部的表現(xiàn)正是源于這種自我意識的反應。

⑧人類有一套心理機制保護自我意識。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觸摸自己的身

體是最簡單、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識的方法。有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群體中比獨處的

時候會更多地觸摸自己的臉、胳膊和頭部,這固然是因為人們更在意社交場合

下自己的儀容,但群體也是影響和降低自我意識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在群

體中人會下意識地觸碰自己的身體。這種行為可以產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

我意識,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當我們下一次出門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觸摸面部的這個動作時,體會或許

會更多吧。

(選自《百科知識》2020.05A,有刪改)

1.文章開頭從人們習慣于摸自己的臉這種生活現(xiàn)象談起,有何用意?(4分)

開頭列舉人們總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習慣性摸臉的現(xiàn)象,引出說明對象:

人為什么要摸自己的臉;與標題照應;為下文具體說明愛摸自己的臉的原因作

鋪墊;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2.第③段畫線句子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