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中地理地貌真題_第1頁
2022屆高中地理地貌真題_第2頁
2022屆高中地理地貌真題_第3頁
2022屆高中地理地貌真題_第4頁
2022屆高中地理地貌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每日一練)2022屆高中地理地貌真題

選擇題

1、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沿海地區(qū)經(jīng)常分布著多條貝殼堤,標志著海岸線位置的變

化,下圖示意渤海灣沿岸某地區(qū)貝殼堤的分布。河流沖積物是該地海岸線變動的物質來源,多條貝殼堤的形成

說明河流入??冢ǎ?/p>

貝殼堤

A.位置穩(wěn)定,泥沙沉積量小

B.位置穩(wěn)定,泥沙沉積量大

C.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小

D.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大

答案:

D

【提示】

海岸地貌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原因和地質構造。

【解答】

讀圖可以看出形成了多條貝殼堤,而且貝殼堤的形成時間距今不一樣,距海的距離有差異,說明在距今幾千年

中,河流入??谔幬恢冒l(fā)生多次變化,貝殼堤外主要是由于泥沙的堆積使得距海越來越遠,因此說明泥沙沉積

量大。

故選D。

2、下圖為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的爬升沙丘。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沙丘位于0

A.沖積扇B.洪積平原C.三角洲D.河漫灘

(2)該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積B.風力堆積C.冰川堆積D.巖石風化

答案:

D

B

【提示】

風沙地貌

2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由題中信息“下圖為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的爬升沙丘”可知,該爬升沙丘在河流中游河谷較寬的地方。

由于河流中下游

河道寬闊,河水流速較慢,以流水堆積為主,多發(fā)育沙洲和河漫灘等堆積地貌。沖積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

而洪積平原是指

干旱地區(qū)山前地帶由一系列洪積扇不斷擴大伸展組合而成的平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故該沙丘位于河漫

灘。故選D.

(2)按照一般的思維,沙丘位于河流沿岸,故是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屬于河流地貌,其實這是錯誤的。

圖中顯示,該沙丘明顯高出河水水面很多,流水不可能將沙子帶到沙丘上面,而沙子的來源很顯然是來自河流

兩岸,只有可能是風力堆積的結果,故屬于風沙地貌。故選Bo

3、在極干旱地區(qū)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開,在定向風的長期吹蝕下,裂縫逐漸擴大而成為溝槽,

溝槽之間常出現(xiàn)高達5~10米的壟脊,使原來平坦的地面發(fā)育成許多不規(guī)則的壟脊和寬淺溝槽,稱為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以新疆羅布泊西北樓蘭附近最典型。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

(1)四種地貌類型中,為新疆羅布泊雅丹地貌的是0

3

(2)新疆羅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條件有()

①湖泊沉積地層②流水侵蝕③冰川搬運堆積④風力侵蝕

AW)B.③④

答案:

C

C

【提示】

風沙地貌

解析:

(1)在干旱地區(qū),風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非常明顯。風力揚起沙石,吹蝕地表,形成風蝕蘑菇、風蝕洼

地等風蝕地貌。風在搬運沙塵的過程中,當風力減小或氣流受阻時,風沙就會沉積,形成沙丘、沙壟等風積地

貌。

(2)本題主要考查了風沙地貌。

【解答】

(1)新疆羅布泊雅丹地貌為風蝕地貌,四種地貌類型中,為新疆羅布泊雅丹地貌的是③(風蝕蘑菇)。

故選C。

(2)讀圖,新疆羅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條件有湖泊沉積地層和風力侵蝕。

故選Co

4、下圖為“某一觀測者觀察土地坍塌的情形圖及所在地等高線地形圖”。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4

(1)以觀測者所處地形判斷,其位置應最接近左下方等高線圖中的哪一點0

A.甲BZC.丙D.T

(2)圖示地貌景觀最可能位于我國的地形區(qū)是()

A.云貴高原B.黃土高原C.江南丘陵D.橫斷山區(qū)

答案:

C

B

【提示】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

流水地貌

解析:

(1)本題意在考查學生對材料解讀與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

(2)本題主要考查了流水地貌。

【解答】

(1)由景觀圖可知,觀測者位于兩個土地坍塌地之間且左側較寬右側較窄,據(jù)此判斷觀測者位于圖中丙地。

故選C。

(2)該地區(qū)溝谷發(fā)育,且多塌方等地質災害,應處于我國黃土高原。

5

故選B。

5、下圖為某地沙丘景觀圖,該地主導風向為西北風。據(jù)此完成下題。

下列四幅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中,能正確示意上圖景觀的是0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A

【提示】

風沙地貌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基本知識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解答】

圖中的主導風向為西北風,沙丘的迎風坡緩,等高線稀疏,因此西北坡等高線稀疏,A正確。

故選A。

6、牛匏湖是河曲發(fā)育過程中,由于流水的沖刷與侵蝕,河道愈來愈彎曲,最后導致河流自然裁彎取直,河水

由取直部位徑直流去,原來彎曲的河道被廢棄而形成的湖泊。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區(qū)牛轉湖自然演化的四個階段,

6

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

(1)發(fā)育有牛匏湖的地區(qū)常見的地貌特征是()

A.山高坡陡B.地勢險峻C.地勢平坦D.丘陵廣布

(2)該地區(qū)牛瓶湖自然演化的四個不同階段,排序正確的是()

答案:

C

A

【提示】

流水地貌

解析:

暫無解析

【解答】

(1)在地勢平坦的地區(qū),有利于河曲的發(fā)育,有明顯的侵蝕和堆積作用。山高坡陡、地勢險峻、丘陵廣布的

地區(qū),落差大,流水侵蝕作用強,易形成“V”形河谷。故選C項。

(2)牛轉湖形成過程中,河水不斷沖刷與侵蝕河岸,河曲隨之不斷的發(fā)展,河曲愈來愈彎;河水沖刷與侵蝕

最彎的河岸,河流遂截彎取直,河水從截彎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廢棄,被廢棄的河曲成了牛輾湖。

7

可知,牛匏湖自然演化的四個不同階段的先后排序為②3①④。故選A項。

7、“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贊美桂林周圍喀斯特山水風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是北起興安,南到陽朔的100

多千米的山水風光的代名詞,是中國也是世界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區(qū)。這里山奇水秀,風光絢麗。人們將其自然

景觀歸結為“四絕”,即簪山、帶水、幽洞、奇石。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桂林山水成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0

A.巖石厚度大,巖性純,空隙和裂隙發(fā)育廣泛

B.氣候炎熱多雨,地表水和地下水豐富

C.流水沉積作用強烈,淀積沉積地貌發(fā)育

D.土壤和流水中有機酸的含量較高

(2)“簪山”地貌類型指的是()

A.石鐘乳B.石筍C.石芽D.峰林

答案:

C

D

【提示】

喀斯特地貌

解析:

(1)本題主要考查了桂林山水成因的相關知識。

(2)本題主要考查了地貌類型相關知識。

【解答】

(1)桂林山水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

8

和淀積作用形成的,而不是流水沉積作用。故C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Co

(2)在石灰?guī)r地區(qū),由于流水的長期侵蝕、溶蝕,形成一系列圓筒形或圓錐形的石峰,一般高達100米以上,

遠望如林,故稱峰林,簪山指的是峰林。

故選D。

8、截至2019年7月,“中國天眼”已發(fā)現(xiàn)高質量脈沖星120顆,開啟了"中國太空探索的新時代”?!爸袊?/p>

天眼”是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它建于貴州平塘縣大窩南,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

它就像一個天然的“巨碗”,剛好盛起望遠鏡如30個足球場面積大的巨型反射面。下圖為FAST景觀圖。讀圖

回答下列小題。

(1)“中國天眼”選址大窩困的主要原因是()

A.基礎穩(wěn)定,地下水不易下滲

B.環(huán)境優(yōu)美,大氣能見度好

C.地形獨特,開挖工程量小

D.人口稠密,基礎設施完善

(2)該地區(qū)喀斯特地貌()

A.形成的最基本條件是可溶性巖石廣布

B.溶蝕作用形成的渾圓狀石灰?guī)r山峰成片分布形成石柱

C.淀積作用形成從地面向上長高的堆積體是石鐘乳

9

D.不易形成水土流失,有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

答案:

C

A

【提示】

喀斯特地貌

解析:

(1)根據(jù)題干可知,"中國天眼”是全球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它建于貴州平塘縣大窩困,是喀斯特地

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它就像一個天然的“巨碗”,剛好盛起望遠鏡如30個足球場面積大的巨型反

射面,所以需要特殊的地貌以減輕工程量。

(2)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

【解答】

(1)A.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溶洞,地下水容易下滲,不符合題意。

B.環(huán)境優(yōu)美,大氣能見度好不是影響“天眼”選址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題意。

C.該地為大窩困,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由于地形獨特,開挖工程量小,所以是“中國天

眼”選址大窩困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D.該區(qū)域人口稀少,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A.根據(j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可知,其形成的最基本條件是可溶性巖石廣布,所以A正確。

B.溶蝕作用形成的渾圓狀石灰?guī)r山峰成片分布形成的是石林,不是石柱,所以B錯誤。

C.淀積作用形成從地面向上長高的堆積體是石筍,不是石鐘乳,所以C錯誤。

D.喀斯特地貌容易形成水土流失,不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所以D錯誤。

故選A。

10

綜合題

9、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地貌類型為(地貌名稱)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地區(qū),是由

作用形成的。

(2)圖中F為(地貌名稱),由圖推測該地盛行風。該地貌是由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D巖石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可能形成地貌。

(4)按巖石的成因分,石灰?guī)r屬于三大類巖石中的巖,根據(jù)圖示可判斷該地區(qū)發(fā)生的地質作用中內(nèi)力

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等。

(5)圖中C,D,E巖石的新老關系由老到新的排列順序為o

答案:(1)風蝕蘑菇(風力侵蝕地貌);西北;風力侵蝕

(2)沙丘;東北;風力堆積

(3)喀斯特(巖溶)

(4)沉積;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

(5)EDC

解析:⑴由圖可知,A地貌類型為風蝕蘑菇,這種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qū),該地區(qū)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風力侵蝕作用強烈。

⑵圖中F為為沙丘,它主要是風力堆積作用形成額。迎風坡為緩坡背風坡為陡坡,再結合圖示指北針可知,此

11

處沙丘的緩坡面向東北方向,判斷出該地主要盛行東北風。

(3)D巖石是石灰?guī)r,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可能形成巖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⑷石灰?guī)r是生物化學作用生成的沉積巖,常含有豐富的有機物殘骸,屬于三大類巖石中的沉積巖。此處的沉積

巖層發(fā)生褶皺彎曲且斷裂,因此判斷出該沉積巖形成后發(fā)生了地殼運動(水平擠壓)到處此處巖層彎曲斷裂;

石灰?guī)r層下有花崗巖,因此此處發(fā)生了巖漿活動,當高溫的巖漿接觸它的圍巖時,就會有變質作用出現(xiàn)。內(nèi)力

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等。

⑸下覆巖層先形成,上覆巖層后形成,因此E巖層年齡老,D巖層年齡新。C巖層是侵入巖,它侵入了DE巖

層,因此C巖層形成應晚于DE。所以C、D、E巖石的新老關系由老到新的排列順序為EDC。

所以答案是:⑴風蝕蘑菇(風力侵蝕地貌)西北風力侵蝕⑵沙丘東北風力堆積⑶喀斯特(巖溶)⑷沉積

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5)EDC

【小提示】本題主要考查外力作用與地貌及讀圖分析能力。圖示地貌為風蝕地貌主要分布于氣候相對干旱的地

區(qū),沙丘為干旱地區(qū)常見的風積地貌,其迎風坡一側坡面較緩,再結合圖中方向標來確定風向。結合圖例再加

高溫多雨的條件可知易出現(xiàn)喀斯特地貌。通過觀察圖可知該地發(fā)生了巖層彎曲、斷裂位移、巖漿侵入活動。先

形成的巖層在下后形成的巖層覆于其上,侵入活動發(fā)生于其它巖層形成之后。

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寧夏平原及周邊地區(qū)的地質剖面和賀蘭山自然帶分布圖。

賀蘭山

海拔3700多米

1草原帶

2疏林草原帶

3針葉林帶

4灌叢、草甸帶

材料二黃河水系簡圖

12

(1)據(jù)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從內(nèi)外力作用簡述寧夏平原的成因。

(2)據(jù)材料一分析賀蘭山東坡和西坡自然帶分布的差異,并列舉賀蘭山是我國哪些地理界線。(至少寫出3種

地理界線)

(3)據(jù)材料二比較黃河寧夏段與山東段水文特點的異同。

答案:(1)從地質構造上來說,兩側地塊相對抬升,寧夏平原斷裂下陷,形成低地;(2分)再經(jīng)黃河帶來的

泥沙沉積而成

(2)差異:東、西坡自然帶并不完全相同(或西坡缺少針葉帶,東坡缺少草原帶),同一自然帶高度東坡低

于西坡,東、西坡的基帶也不同。

地理界線:年降水量200毫米線;干旱區(qū)與半干旱區(qū)界線;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界線;內(nèi)流區(qū)域與外流區(qū)域界線;

荒漠與荒漠、草原(或半荒漠)界線等。

(3)同:徑流季節(jié)變化明顯,水量都在減小,都有結冰和凌訊現(xiàn)象。

異:寧夏段水量大于山東段,寧夏段沒有斷流現(xiàn)象,含沙量小于山東段。

解析:(1)本題主要考查寧夏平原的成因,屬于原因類問題,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但平原主要是

自然原因形成的,成因包括斷裂下陷、流水堆積、冰川侵蝕和海浪侵蝕等。(2)植被帶分布的差異主要包括

自然帶數(shù)目的差異和自然帶分布高度的差異兩部分。通過材料二可以發(fā)現(xiàn)賀蘭山東西兩側自然帶數(shù)目相同,但

東坡多了森林帶,西坡多了沙漠帶;從自然帶分布高度來看,同一自然帶海拔高度為西高東低。賀蘭山是我國

干旱區(qū)與半干旱區(qū)、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內(nèi)流區(qū)域外流區(qū)的界線等。(3)首先要明確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

13

位、流量(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汛期、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資源等;然后找出最主要的差異。由于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山東段位于黃土高原下游,有地上河現(xiàn)象(泥沙沉積形成),不難發(fā)現(xiàn)山東段比

寧夏段含沙量大的特點。

【小提示】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決定于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水位

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由地下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較穩(wěn)定)。

②流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河流集水區(qū)域,地表以山脈為分界線,即分水嶺。

③含沙量:(決定于流域內(nèi)地面植被狀況)。

④結冰期:有無或長短(最冷月月均溫)。

⑤汛期:有長短(由雨季長短決定或氣溫的高低決定)。

⑥水能:蘊藏量(由流域內(nèi)的地形、氣候特征決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

⑦凌汛:有無(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有結冰期和發(fā)生在較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河段)。

⑧徑流量變化。

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長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⑩補給類型。

11s下圖是我國毛烏素沙漠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省界

/V可流

O城市

nn長城

(1)概括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