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24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24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24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24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24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2024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一再提醒光緒帝對國會、議院等不可操之過急。至1901年,流亡海外的康有為屢批清政府新政未抓住“行立憲法、開設議院”的“本原”,并不斷呼吁立憲。促使這一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 B.維新思想成為主流思想C.清王朝的統(tǒng)治危機加深 D.清末新政重心開始轉移2.1964年,第二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綱領指出:“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是國際緊張局勢和沖突的一個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腦會議號召不結盟國家要“通過有效行使反對霸權的國家主權來鞏固它們的獨立”,“拒絕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壓力”。材料說明不結盟運動國家A.不滿美蘇兩國對第三世界的爭奪B.意識到美國嚴重威脅他們的安全C.欲建立他們主導的國際政治秩序D.根據(jù)國際形勢變化調整斗爭目標3.下表是中國近代不同時期部分人士對巴黎公社革命的認知人物認知材料出處王韜“亂黨”、“匪賊”《法國志略》和《普法戰(zhàn)紀》(19世紀70年代)宋教仁“巴黎暴動”《萬國社會黨大會略史》,載于《民報》(1906年6月)李達“階級斗爭的手段,以最普遍最猛烈最有力量的為好”《社會革命底商榷》,載于《共產黨》第2期(1920年)綜合上表信息,可知其反映了近代中國A.不同救國道路的探索 B.民眾廣泛接受了社會主義理論C.學界對西方文明的反思 D.對改造社會途徑的認識日益趨同4.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農民,……因此農民問題就成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農民的力量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材料中,毛澤東重點論述了A.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B.中國革命的依靠對象C.中國革命兩步走戰(zhàn)略D.新民主主義社會藍圖5.“史學便是史料學”,近代史學家傅斯年先生此語意在突出A.了解歷史的首要前提 B.史學等同于史料學C.“一分證據(jù)說一分話” D.思考的邏輯和方法6.法國1791年憲法特別規(guī)定,沒有比法律更高的權力;國王只有根據(jù)法律,才能治理國家和要求服從。這說明此時法國A.工業(yè)資產階級已掌握政權 B.實行民主共和制C.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 D.實行君主立憲制7.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關于各抗日根據(jù)地內黨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普通黨員的政治教育,一般的應當包含:怎樣做共產黨員、支部本身的工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鄉(xiāng)村工作。爭取偽軍工作。臨時的策略教育等?!边@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據(jù)地的黨性教育A.強化貫徹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B.側重提高普通黨員的軍事水平C.強調各黨支部的戰(zhàn)斗保壘作用D.注意結合敵后抗戰(zhàn)的實際需要8.延續(xù)至20世紀的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它隨著社會變革而不斷調整。這反應了種姓制度:A.成功阻礙了社會成員的流動 B.缺乏反映社會狀況的能力C.適應了社會狀況維持社會秩序 D.完全缺乏自我變革的能力9.1942年元旦,26國代表在華盛頓簽署《聯(lián)合國家宣言》。在宣言簽字前,確定了美、英、蘇、中在前,其他國家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原則。這一原則意味著A.承認四大國在反法西斯聯(lián)盟中的特殊作用B.這個聯(lián)盟實際上被四大國所控制C.四大國在所有問題上均達成了共識D.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正式形成10.明代災荒頻發(fā),為應對災荒,政府數(shù)次發(fā)動民間力量賑災,規(guī)定民眾捐糧捐物達到一定數(shù)額者可以旌表為義民,甚至授予一定品級的“榮譽官銜”,享受朝廷“功名”。英宗年間,受旌表的義民地域分布如下注:江淮指當時徐州、鳳陽、淮安、廬州等地據(jù)此可知,當時A.民眾響應程度與經濟水平成正比B.商品經濟發(fā)展沖擊傳統(tǒng)思想觀念C.明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顯著加強D.江淮、山西兩地率先響應國家動員11.有學者認為:在商王康丁之前,商王之子以“大子”、“小子”等稱謂表示排行大小的區(qū)別: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長子”等稱謂表示主次、嫡庶之分。該學者的研究表明商代已經開始萌發(fā)A.王位世襲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卿世祿制12.這場席卷全歐的思想運動以其富有理性的觀念,喚醒歐洲各國乃至美國等國人民起來反對封建意識,反對教會權威,給處于黑暗統(tǒng)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這次思想解放運動A.旨在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B.設計出資本主義的社會藍圖C.反對羅馬教皇兜售贖罪券D.有力挑戰(zhàn)了封建神學創(chuàng)世說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為了和平和表示尊重奧林匹克眾神,公元前776年古希臘在奧林匹亞舉辦了一次運動會。參加這一屆古代奧運會的僅有伯羅奔尼撒、伊斯利斯巴達,唯一的比賽項目是場地跑。后來運動會的規(guī)模擴大,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2世紀后,基督教統(tǒng)治歐洲,倡導禁欲主義,反對體育運動,奧運會隨之衰落。、394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廢止古奧運會.395年,拜占廷與歌特人的戰(zhàn)爭,使奧林匹亞各項設施毀失殆盡。426年,狄奧多西二世燒毀了建筑物的殘余部分。511和522年的兩次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了徹底毀滅。15世紀,教育家開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7世紀,英國人約翰.洛克的"紳士教育"提出德、智、體。1776年,古代奧運會遺址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引起了全世界的興趣。1859年,希臘在雅典舉辦了第一屆泛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1889年,法國教育家顧拜旦首次公開了他恢復奧運會的設想。1894年,第一屆奧林匹克代表大會召開,通過決議復興奧運會,使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成為持久的體育與和平運動。1896年,希臘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摘編自(奧運會大事記》材料二: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表達了全世界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共同愿望。體現(xiàn)了作為“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和諧的價值觀。也表達了北京人民和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共有美好家園,同享文明成果,攜手共創(chuàng)未來的崇高理想;表達了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現(xiàn)代化的偉大民族致力于和平發(fā)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堅定信念;表達了13億中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和平兩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的心聲。20018年北京奧運會共有參賽國家及地區(qū)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設302項(28種)運動,共創(chuàng)造43項新世界紀錄及132項新奧運紀錄,共有87個國家和地區(qū)在賽事中取得獎牌,中國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摘編自《北京奧運會》(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古代奧運會衰落和近代奧運會復興的主要原因。(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北京舉辦奧運會成功的國內和國際意義。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盧浮宮的歷史始于13世紀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檔案和珍寶的城堡。14世紀,被查理五世改為王宮并進行擴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來,即便擴建,盧浮宮仍不足以體現(xiàn)王權的尊嚴與榮光。于是,他斥巨資新建凡爾賽宮,盧浮宮不再是法國政治中心,但依舊是王室收藏藝術珍品的地方。1791年,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既是王室居所,也是匯集科學、藝術的紀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場所。次年,國民議會進一步宣布,盧浮宮將屬于大眾,成為公共博物館。1793年,盧浮宮正式向公眾開放。19世紀初,盧浮宮的擴建規(guī)??涨埃谀闷苼龅臇|征西伐中,被征服國家的大量藝術珍品變?yōu)楸R浮宮的藏品。滑鐵盧戰(zhàn)役失敗后,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奪而來的藝術珍品留在了盧浮宮。第三共和國時期,共和派特別重視利用各種平臺與途徑開展公民教育。為此,他們通過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導人民》之類的作品,將盧浮宮打造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場所?!獡?jù)呂一民《盧浮宮:“法國的象征與驕傲”》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貴文物以各種方式流出宮外。后來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員會在組織點查清宮物品時,發(fā)現(xiàn)清室復辟的企圖。為杜絕這一妄想,委員會認為必須迅速成立故宮博物院。1925年,故宮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宮成了故宮,終于向平民百姓開放。此后,國民政府組織人員整理、刊布清宮檔案,共出版各類檔案書刊達50余種,300多冊,1200萬字,同時也產生了我國近代第一批從事歷史檔案工作的專業(yè)隊伍??箲?zhàn)爆發(fā)后,故宮博物院數(shù)十萬件文物,歷時十余年,行程數(shù)萬里,南移西遷,文物基本無損,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化遺產保護的奇跡。新中國成立前夕,故宮部分文物被轉運。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國有了兩個同根同源的故宮博物院。1995年,兩岸故宮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國寶薈萃》,故宮在兩岸文化交流中發(fā)揮了特殊的作用。——據(jù)鄭欣淼《故宮博物院80年》(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8—19世紀盧浮宮博物館的主要變化,并簡析其原因。(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故宮博物院成立的意義,并簡述抗戰(zhàn)迄今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沿革。(3)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故宮博物院與盧浮宮博物館在人類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上所做出的共同貢獻。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康有為從“不可操之過急”到不斷呼吁立憲,反映出當時清朝的統(tǒng)治岌岌可危,需要通過改革來維護統(tǒng)治,故C正確;社會矛盾沒有發(fā)生變化,仍然是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排除A項;成為主流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新政的重心變化,排除D項。2、D【解析】根據(jù)材料“1964年第二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綱領指出:‘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是國際緊張局勢和沖突的一個基本根源’”,說明此時是強調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1973年第四次首腦會議號召不結盟國家要‘通過有效行使反對霸權的國家主權來鞏固它們的獨立’”,說明此時是強調反對霸權主義??傮w來看,說明不結盟國家根據(jù)國際形勢變化調整斗爭目標,故答案為D項。其他三項材料不能體現(xiàn),排除ABC項。3、A【解析】

材料中三人對巴黎公社的認識不同是由于三者所代表的階級不同,想要實行的政治制度不同,是不同救國道路的探索。A正確;李達一人對巴黎公社的接受不代表民眾廣泛接受了社會主義理論,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時期對巴黎公社的不同認識,學界對西方文明的反思不符合材料主旨,C錯誤;材料中的三人代表不同的階級,不能說明其認識趨同,D錯誤。故選A。4、B【解析】

由材料“農民問題就成了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農民的力量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說明毛澤東指出了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依靠對象,故選B項;材料內容是對農民問題與農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沒有涉及中國的社會性質,排除A項;材料內容是對農民問題與農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沒有涉及中國革命兩步走戰(zhàn)略,排除C項;材料內容是對農民問題與農民革命力量的分析,沒有涉及新民主主主義社會藍圖,排除D項。5、C【解析】

“史學便是史料學”強調的是史學研究需要有史料證據(jù),論從史出,“一分證據(jù)說一分話”,故C正確;材料主旨與了解歷史的前提無關,排除A項;二者不能等同,排除B項;材料主旨與邏輯無關,排除D項。6、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能力。從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國王受到法律的限制,由此可以得出這時的政體類型是君主立憲制。所以答案選D??键c: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法國共和制、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法國1791年憲法7、D【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軍民的抗日斗爭。根據(jù)材料信息“怎樣做共產黨員,支部本身的工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鄉(xiāng)村工作,爭取敵偽軍工作,臨時的策略教育等”可知,材料強調要根據(jù)抗日根據(jù)地的實際需要開展黨員教育,故D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強調的是在抗日根據(jù)地內加強對黨員的政治教育,沒有涉及軍隊的領導問題,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的主旨是加強對黨員的政治教育而非提高黨員的軍事水平,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強調黨員在根據(jù)地要結合實際開展工作,沒有凸顯出支部的戰(zhàn)斗作用,故C項錯誤。8、C【解析】

據(jù)材料可知種姓制度隨著社會變革而變化,即種姓制度適應了社會狀況來維持社會制度,故選C;材料的主要意思是種姓制度也是不斷變化的,沒有體現(xiàn)成功阻礙了社會成員的流動,故排除A;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缺乏反映社會狀況的能力,B錯誤;材料強調種姓制度也是不斷變化的,反映社會狀況,D與材料的意思剛好相反,排除。9、A【解析】試題分析:美、英、蘇、中在宣言中簽字排序的特殊性,反映了其他各國承認四大國在反法西斯聯(lián)盟中的作用,故選A??键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進程?四大國在反法西斯聯(lián)盟中的作用10、B【解析】

在明代政府發(fā)動民間力量賑災后,江淮(徐州、鳳陽、淮安、廬州)江西、山西等地響應程度最高,浙江、廣東、福建等地響應程度較低。明代,浙江、廣東、福建恰是商品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而江淮、江西、山西等地商品經濟發(fā)展程度相對較低,農業(yè)在經濟中的地位更高,受傳統(tǒng)耕讀思想、功名觀念影響更深,故選B;A選項不符合題意,CD選項題干中未涉及,均排除。故選B。11、B【解析】試題分析:該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史實記憶能力。材料中的關鍵詞是“大子”、“小子”、“主次、嫡庶之分”等,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有了宗法制的繼承原則,故B項正確??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12、B【解析】

根據(jù)材料“這場席卷全歐的思想運動以其富有理性的觀念,喚醒歐洲各國乃至美國等國人民起來反對封建意識,反對教會權威,”可知這場運動強調的是理性和反封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啟蒙運動,B選項符合題意。旨在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是文藝復興的內容之一,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馬丁路德反對羅馬教皇兜售贖罪券,C選項排除。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有力挑戰(zhàn)了封建神學創(chuàng)世說,D選項排除?!军c睛】啟蒙運動指發(fā)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繼文藝復興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這次運動有力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宣傳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衰落:古希臘文明的衰落,基督教神學的統(tǒng)治,戰(zhàn)爭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復興:人文思想的復興,工業(yè)革命的擴展。(2)國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聲望,加速社會發(fā)展進程,促進了北京向更加現(xiàn)代的國際大都市邁進,強化民族認同感和凝集力等。國際:推動了奧林克運動的發(fā)展,進一步宣傳了和平、和諧的精神理念,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學習?!窘馕觥?/p>

(1)衰落:依據(jù)材料“基督教統(tǒng)治歐洲,倡導禁欲主義,反對體育運動,奧運會隨之衰落”來看,古希臘文明衰落,基督教神學統(tǒng)治阻礙其發(fā)展,依據(jù)材料“拜占廷與歌特人的戰(zhàn)爭,使奧林匹亞各項設施毀失殆盡……次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了徹底毀滅”來看,戰(zhàn)爭和自然災害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復興:依據(jù)材料“15世紀,教育家開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7世紀,英國人約翰.洛克的"紳士教育"提出德、智、體”并結合所學可知,人文主義思想的復興和工業(yè)革命的擴展促使近代奧運會逐漸復興。(2)國內:依據(jù)材料“表達了北京人民和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共有美好家園,……正在大步走向現(xiàn)代化的偉大民族致力于和平發(fā)展,社會和諧”并結合所學可知,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聲望,加速社會發(fā)展進程,促進了北京向更加現(xiàn)代的國際大都市邁進,強化民族認同感和凝集力;國際:依據(jù)材料“為建立一個和平兩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的心聲”并結合所學來看,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推動了奧林克運動的發(fā)展,進一步宣傳了和平、和諧的精神理念,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學習。14、(1)主要變化:從凸顯王權的政治中心到成為公共文化教育的場所;館藏規(guī)模擴大(藏品日益豐富)。原因: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工業(yè)革命的推動;殖民擴張與掠奪;民族主義觀念的促進;公民教育與大眾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