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果課程思政(元素、思想、體系)_第1頁
吉大果課程思政(元素、思想、體系)_第2頁
吉大果課程思政(元素、思想、體系)_第3頁
吉大果課程思政(元素、思想、體系)_第4頁
吉大果課程思政(元素、思想、體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朽木易折,金石可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頁/共頁課程思政1課程思政本質上是個教誨知識題?!笄锕抑勒勥@個問題不討喜,畢竟無數人對課程思政還存在著一定的“負面認識”情緒,認為這就是一場運動,一陣風,或者是窮折騰。對于這個問題,容我之后再慢慢寫帖說吧,我只能在今天先交代兩個前提:(1)這一部分緣故是因為課程思政這個詞導致的,讓無數教師誤認為專業(yè)課也要講思政的內容,進而沖擊正常課堂,其實不是。這種誤解一方面導致了一些教師矛盾課程思政,另一些教師在建設課程思政的時候硬是貼“思政”的標簽。這兩者都是錯誤的?。?)課程思政(讓我們姑且先這么稱呼它)本質是在知識傳遞的同時要協(xié)助學生樹立準確的觀念,也就是觀念塑造,這是一個教誨成熟國家的標志,美國、新加坡、日本……無數國家都得做,我們屬于做得晚的!它的英文其實是ideology,拋開政治因素的解讀,本身就是觀念塑造,觀念決定人們怎么使用知識,比如學法律的人倘若不學職業(yè)倫理和職業(yè)道德可能就會利用法律做出有損于別人的事情,學化學的人倘若觀念不正,可能就會做出毒品等等。前幾天出事的張庭夫婦,他們洗錢的公司架構VIE模式都是一群聰明的法律人和搞經濟的人給做出來的,你就想想,觀念對于知識的使用是多么的重要。咱們先從觀念和教誨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其實中國做這個事情沒毛病。只不過,人們對中央的文件不了解,也沒有詳細解讀,又對課程思政中的“思政”有了誤解,所以才導致我們在實踐中存在了無數偏差的行為。首先,我必須強調的是,課程思政的目標是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要實現觀念塑造(即知識+觀念),這個觀念塑造的范圍真的很廣泛,無論是從中央的文件還是從目前的學者的研究,對這個問題沒有分歧,只是無數建設者在實踐亂操作,誤操作,硬操作導致的。先看中央的文件——《高等小學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第3、4、5條,沒有讓我們非得張口馬克思,閉口政治認同,抬頭一帶一路,低頭紅色基因。相反,《指導綱要》希翼我們能從學科本身出發(fā)來挖掘思政元素,不要抬那么高,馬克思主義是指引,詳細學科如理工,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主意和科學倫理;法學如我們就是培養(yǎng)學生德法兼?zhèn)?;經濟學就是經世濟民,別整一些低級紅實則高級黑的事情,讓人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教誨的笑話。這部分的結論是:《指導綱要》已經有了明確的指示,課程思政不僅要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憲法法治意識;還包括文化素質、道德修養(yǎng)、心理健康、職業(yè)倫理和職業(yè)道德等多方面的內容。所以課程思政中“思政”的范圍異常廣泛,它可以從以下三個層次來舉行理解:第1個層次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第2個層次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中國化過程中產生的理論和實踐;第3個層次是涉及人生觀、價值觀、職業(yè)觀等的塑造。專業(yè)課教師不必強求自己從第1、2個層次去挖掘思政元素,可以從自己所認識的、所在學科的職業(yè)范疇、行業(yè)規(guī)范、倫理道德入手;也可以從誠實守信、踏實奉獻、愛崗敬業(yè)、遵紀守法等行為習慣入手;還可以從仁愛、正義、和睦、勤勞等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入手,從而將其與自己所傳授的專業(yè)知識緊密結合進而達到“教書育人”的教學效果,這也是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內容。第二,怎么建設課程思政是一個教誨知識題,在這個層面上不是政治問題,一個國家的大學承擔為國培養(yǎng)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怎么解決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樹立觀念是一個教誨學的問題,我們首先弄懂通過什么樣的教誨學原理才干洞察人頭腦中的觀念,觀念的培養(yǎng)和知識傳遞是什么關系,得把這個問題從理論上解決了,否則不但解決不了思政元素怎么融入,也解決不了教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問題。教誨學怎么看待既有觀念的挖掘和新觀念的樹立屬于認知心理學、思維培養(yǎng)的范疇,同時為了讓觀念的培養(yǎng)融入課堂還要懂教學設計和教學論方面的知識和內容。這也是我們向來強調,我們需要首先從教誨學的角度審視課程思政建設問題,先別上來就貼標簽,硬往里夾雜一些學生不愛聽,教師不愛(也不會)講,與課程不兼容,為了建設而建設的東西進去。但是很不幸,目前,惟獨極少數人意識到我們需要從教誨學尋求原理的支持和理論的突破,更多的人更是從感性出發(fā),按照自己的直覺來舉行課程思政建設。這樣建設的課程思政,倘若建設的好的話,也只不過是個人的經驗和分享,沒有主意復制和遷移,也就是別人覺得好也沒有主意復制,照著做不了。倘若建設的不好的話就會鬧出無數如上文所說的笑話。在這里還是需要把中央的文件再次亮出來,2021年12月22日,也就是前不久,教誨部高教司推出《關于深入推進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通知》第三條明確指出,要尊重教誨教學邏輯,按照教誨科學的邏輯舉行建設。那么教誨學怎么看待觀念的培養(yǎng)和塑造呢?教誨學認為這是一個思維的范疇,遵循思維的邏輯,思維的模型是問題——判斷——推理——假設(即頭腦中的觀念),舉個例子。也就是說,倘若你問兩名學生A和B同樣一個問題——中午吃什么?兩個人的判斷不同,推理過程(也就是給的理由)不同,躲藏在推理背后的觀念也是不同的,A生的價值排序時光重要,排第一位;B生的價值排序好吃重要,時光排在好吃之后。這就是價值觀,價值排序,通過思維的模型很容易被發(fā)現。所以,課程思政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學生思維培養(yǎng)的問題,知識+觀念需要借助思維的模型才干達到。帖子內容有限,想了解詳情的親可以看本果的書《批評性思維視域下課程思政的教與學》(請點擊書名),那里有很詳細的闡述。另外,本果的這本書目前口碑不錯,請大家看看評價吧?。何易罱诳匆槐緯杜u性思維視域下的課程思政的教與學》,是一位專業(yè)課教師談自己對于課程思政的理解,認識異常到位,既有對于黨和國家提出課程思政育人認識的政治高度,也客觀分析了當下在推進課程思政過程中的一些亂象,并且運用了教誨論、教學論等基礎理論做支撐,以批評性思維做主意,全面闡述了教誨與育人的關系。我在想,倘若絕大多數專業(yè)課教師對于課程思政的認識有如此理性分析而不是只是在主意上下大能力的話,我們的課程思政就不會被某些能力所帶偏。

:向來對這方面很感興趣,如何解決“兩張皮”、“唱獨角戲”現象;對于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也想進一步認識,這本書給我很好的啟發(fā)。:為課程思政提供了一個異常好的研究視角,實用?。汉镁脹]有讀到讓人越讀越爽的書了。近期涉獵課程思政相關書籍不下五、六本,像這樣的好書卻不多見。謝謝作者!誠然以前對“網紅”教師有些偏見,這次讀來確實名副其實。:是本好書,是應該有這樣一本書結束課程思政建設的亂象!課程思政2本文針對硬融入、貼標簽等錯誤處理方式!——吉大秋果課程思政向來存在兩層皮,假大空以及硬融入的情況,這種方式不僅學生不采納、不信服,最主要的是還會帶來一個惡劣的后果,把真理說成了假話。本來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像我黨的光輝革命歷史等,這都是異常好的舉行思想塑造的素材,但是因為教師操作不當就會導致把本來真的不能再真的史料也都蒙上了灰塵,甚至造成了低級紅高級黑的惡劣影響。那么怎樣才干讓學生信服呢?這里面涉及到思政元素的挖掘問題,還涉及到如何融入的問題。思政元素的挖掘我們在這里不展開,只強調層面不能太高,別動不動就國家戰(zhàn)略、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啥啥的,每個學科可以用心自己的思政元素,如理工科擔心科學思維和科學主意,像我們法學學科就是德法兼修就可以了,別總夠那么高的層次,你不見得能夠得著。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就好。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融入,也就是如何讓學生能夠相信的問題。在思政元素比較適當的情況下,教師要采用論證的方式使學生信服,而不是直接將道理講給學生或者硬塞給學生。你如何講一個故事,讓對方采納?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givereason的方式,就是給出你認為的理由;另一種是justify的方式,就是論證使別人相信的方式。Justify這個詞我異常喜歡,它的字面意思就是“論證使別人相信”。我們先說說這兩種方式的區(qū)別,givereason的方式是指你給出一個結論(比如教師給的大道理,就是思政元素),你給出你認為的一堆理由(reason),這些理由是你相信的,而不是別人相信的,也就是主觀的“我認為”;而justify是你給出的理由是“客觀的”,不是主觀的,是能夠使別人相信的理由。比如說,針對某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對學生舉行隨機采訪,A生說,我很喜歡這個教師,因為他長得很帥。B生說,我很喜歡這個教師,他講課很清晰,基本功異常扎實。你看看,A生給的就是reason;B生給的就是justify。同樣,再舉個例子,我們學科的,要想證實張三是否構成殺人罪,A(廣場舞大媽)說,張三是殺人犯,他長的就不像好人;B(專業(yè)律師)說,張三構成存心殺人罪,他符合存心殺人罪的四個構成要件(主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客體)。顯而易見,B的觀點更可信。這種法律上也構成了一個演繹推理,前提和結論之間是一個須要充足的關系。我用這樣的例子是想說明,教師在舉行含有思政元素的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時刻記住,光給大道理是沒實用的,一定要有論據支撐,這個論據還不能是你主觀想象的,還得是客觀的,就像上文律師指出的張三構成存心殺人罪的論證一樣。同時,論據和結論要構成可靠的論證或者可采納的論證關系,這就涉及到邏輯學的基本知識。比如,我在有一次體檢的時候,給我檢查甲狀腺的大夫邊用探頭看見我的甲狀腺,邊叫來他的學生,說道:快來看,這是一只多么優(yōu)美的甲狀腺,像一只蝴蝶一樣趴在喉嚨上。這位教師也是在課程思政,傳遞的信息是人體器官之美,學生一定會信服,因為他們之前會在教科書上學習到甲狀腺的知識(大前提);現場看到我的甲狀腺實物(小前提),結論是這只甲狀腺很符合教科書的關于優(yōu)美標準的甲狀腺的描述。你看看,這不是一個論證關系嗎?倘若這時候,一名學生想要伸手來摸我的甲狀腺,旁邊一名大夫阻止她說,不能隨意摸,需要征求患者的愿意。想必學生也不會反駁,因為醫(yī)生的職業(yè)倫理也會有這樣的規(guī)定(大前提),結合現場的情況(小前提),結論是不能隨意摸,需要征求愿意。你看看,這也是一個論證。在這樣的理性對話中,我們才干達到知識和觀念相結合的目的,這才是真正的課程思政,而不是硬貼標簽,硬融入。無數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非但不論證,甚至都不解釋緣故,直接就是大道理擺在那里,信不信由你,然后就自顧自地講下去,這樣學生根本就不會買賬,還會滋生對教師的反感,甚至會疑惑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這是得不償失的。所以,課程思政本質上對教師提出了邏輯思維、論證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像一些教師理解的那樣,假融入,硬融入,貼標簽的方式,那樣誰會相信呢?現在的學生又不傻!課程思政3課程思政不是某種活動,也不是一陣風,需要理性對待!——吉大秋果我曾經跟無數人交流過課程思政,老實說,無數教師對課程思政有著不準確的認識,這種人還很頑強,這里面甚至有無數小學馬院的教師,他們多數認為這就是某種活動,或是一陣風。我們今天說說這兩種不準確的課程思政觀念。首先,會有一些教師對課程思政“不屑一顧”,認為專業(yè)課就是專業(yè)課,為什么要搞一些思政的東西,沖擊了正常的專業(yè)課課堂教學,束縛了專業(yè)課教師的自由,有些人甚至對此很反感,更有人甚至把課程思政定性成“某種活動”。其實,這都是一種誤解,都是因為對中央的精神沒有領略到位而產生的。我們從中央的文件《指導綱要》《新時代40條》《高教司深入通知》中就可以知道,課程思政的目的是在講授專業(yè)課知識的同時,協(xié)助孩子樹立準確的觀念,這些觀念主要涉及一些生活觀念、專業(yè)觀念,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準確的觀念之下更好的使用知識。就跟你小的時候吃飯剩飯,媽媽跟你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勞是一樣的。比如物理學在給學生推薦牛頓三定律的時候,向學生揭示科學的精神是發(fā)現邏輯、科學的主意是實驗驗證等;數學教師在給學生講曲率和向量的時候,向學生揭示這兩個概念和邏輯為什么產生以及是怎樣被人們運用到實踐中建成廣州小蠻腰。比如法學教師在講到集資詐騙罪的時候,向學生說明律師在這里有的協(xié)助了罪犯牟利總算獲刑鋃鐺入獄,因此要強調職業(yè)道德,這些都是課程思政(大概是課程思政這個名字起的不好),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將知識放在實踐、放在歷史、放在人類社會的整體大背景中看見知識的使用方式,從而增強自己的能力,端正自己使用知識的觀念。其實,我向來認為“課程思政”是知識和人互動的一種結果,可以協(xié)助人更好地看清晰知識能干什么,并且在什么情況下能發(fā)揮什么作用。僅此而已!第二,還有一些教師對課程思政使勁過猛,凡事都要找到馬克思的根據,甚至邀請馬院的教師做“指導”,恨不得在每一個章節(jié)、每一次課堂授課都浮上“馬克思、革命史、思想道德、道路自信、社會主義……”等這些偉大的字眼。我必須說,這些頂層的理論和方針都是對的,只是層面太高,需要轉化成詳細的觀念,并且是能跟我們學科知識融合在一起的觀念傳遞給學生,倘若課程思政是融鹽入水,那么我上面提及的很高層面的理念無異于是一座鹽場,能把學生齁死,學生也天然就不肯意聽。在這里強調兩點,我個人認為在詳細從事課程思政的時候需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找到那個確切的、詳細的點,而不是直接把馬克思、毛概、鄧論……直接搬出來(這些都是普遍的、大邏輯性的認識,很準確,但是太宏觀的,對詳細學科來講太大了,融不進去),我們在這些大理論的指導下找到相宜我們學科的那些點就可以了,千萬別貪圖又大又高層面的東西,詳細的某個學科承載不了。另一點是,無數學科在課程思政建設的時候都請馬院的教師作指導,并且依賴于這種指導。這種指導是須要的,但不是充足的。更多的時候是學科的教師需要從自身的學科乃至教誨學的理論出發(fā)來挖掘自身的思政元素,這些思政元素要保證符合我們的路線就可以。在這里,馬院只負責控制方向,詳細怎么按照學科挖掘思政元素并且融入其實是學科自身以及教誨學的問題。惟獨把課程思政的相關人、事、物擺在準確的位置上,才干避免硬貼標簽,把馬克思主義幼稚化,把中國舉行國家建設的經驗低級化的危險。專業(yè)課教師更多地是加強自身專業(yè)素質,在沒有大規(guī)模建設課程思政的時候,我們的專業(yè)也有無數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書育人,教師們出于對自身的專業(yè)的理解,向來發(fā)揮著育人的作用。反倒是中央重視起來的時候,浮上了無數大搞特搞貼標簽,瞎融入的問題。綜上,我們再次強調,課程思政就是教書育人,跟我們教師向來從事的教誨工作沒有矛盾和矛盾,只不過之前是自發(fā)在做,個別人在做,現在是國家鼓勵做,達到自覺做,全員做的效果。第二,課程思政不是言必談馬克思,它本質上更依賴于教師對學科的理解,對學科背后一些歷史、鏈條、因果關系、價值取向的理解,跟學生說清晰這些就可以了,別硬靠某些東西,靠不上不說還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你問我馬克思在這里是什么地位?——宏觀指導,符合社會主義精神就行,沒須要非得用語言帶出來。愛國愛黨是符合馬克思的,愛崗敬業(yè)也是符合馬克思的;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是符合馬克思的;科學精神、科學主意也是符合馬克思的;保家衛(wèi)國、犧牲奉獻是符合馬克思的;勤勞致富、遵紀守法也是符合馬克思的……這里面的素材很廣泛,為啥非得啥啥事都必須指出馬克思,在詳細領域找思政元素也是符合,甚至是更符合課程思政的。課程思政4:思想和體系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思政元素的挖掘是異常重要的一環(huán)。目前,在實踐中,無數教師對于思政元素的理解和控制有失偏頗,過于求大、求全和與學科實際不相符。對此,《指導綱要》和《建設通知》都已經明確強調,各學科需要圍繞自己的學科特點挖掘,并做出了分類指導如下:

文史哲:中華優(yōu)秀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經管法: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教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四有好教師……理工:科學思維主意、科學倫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科技報國農學:農村現代化、農村振興醫(yī)學: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醫(yī)者仁心藝術:審美、人文……

即便如此,還有無數教師依然覺得思政元素不好挖掘,為此,秋果精心為大家決定了思政元素體系,共包含六大項十八小項,基本涵蓋了《指導綱要》對于各學科挖掘思政元素的原則性要求,請大家切記按照學科的要求舉行選取,切忌求大、求全、求高,不要面面俱到。

打個比喻,理科的小可愛們就可以從科學精神、深度學習一類的欄目中去選取,家國情懷、一帶一路、國際理解不是不能碰,你要考慮他如何能跟你的學科建立起真切的聯系。其實思政元素的挖掘,即便都是講授物理學的教師,挖掘的可能也不一樣,比如你就是一個物理學青椒,你就老老實實給大家講什么樣的科學精神能讓牛頓向來走下去,發(fā)現了那么多科學邏輯就好了。但是倘若是楊振寧老先生可能站的視角會更高一點,可以談一談國際范圍內物理學的發(fā)展和導向,以及物理學和人類命運方面的事情,畢竟人家獲得過諾獎,換做你講可能就不合適。同樣,在講外層空間的時候,某聞名大學把楊利偉請過去了,他看到的東西和滲透的觀念主意絕對跟在這個行業(yè)中一個普通的、剛入職的小教師是不一樣的。思政元素不用千篇一律,符合學科和符合教師的人設身份就好。這也滲透出一個挖掘課程思政的要點,不同的學科、不同的人可能需要思量自己能夠到的思政元素,別硬往上靠。

課程思政5:還原國際社會“真切”;培養(yǎng)“理性”愛國情懷引子今天,我們本科教學的主要對象是90后,甚至是00后,這一代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沐浴改革展開的春風,享受中國迅速發(fā)展的福利,一生下來就面向一個強大的祖國,倘若你在課堂上問他們,你怎么看你的祖國,他一定給你一個異常積極的回答——“厲害了我的國”。我記得有一次我?guī)ш爩W生出國學習,問及學生對某發(fā)達國家的印象,該學生跟我說:“就那樣吧,我覺得我們的國家并沒有跟他們有什么差距,甚至還要更好一些。”有一次在黨校培訓,說起青年學生的愛國意識,與會的代表普遍認為,“90后更愛國,他們堅信他們擁有一個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痹谝粋€非理性的愛國情懷之下,那些能夠激發(fā)大國情懷,強國認同的文化產品就異常容易受到追捧,《戰(zhàn)狼2》,《厲害了我的國》令人驚訝的票房從一個側面能說明這一點。

現在是一個“互聯互通”的時代,網上有各種信息,良莠不齊,魚目混雜。關于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報道,尤其是跟美國之間的關系也都與“真相”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夸事件實;有的危言聳聽;有的混淆是非;有的遮人耳目……這對于青年學生來講,是一個很復雜的成長環(huán)境,因為他們并沒有能力來處理這些復雜的信息并在紛繁復雜的關系中看到“真相”。

因為我從事的是一個外向型專業(yè)——國際法的教學工作,在日常教學中常常會涉及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系以及對我們自己的國家——中國的現實情況的評價。我們主要的教學內容會涉及異常熱門的國際經濟話題如: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美貿易戰(zhàn);人民幣國際化……更為復雜的時候,我們的教學內容還會涉及復雜的國際政治、國際關系話題如“聯合國安理會”“朝鮮核問題”“敘利亞內亂”“美國從伊拉克撤軍”“中東亂象”“半島局勢”……其實,這些紛繁復雜的關系背后有一個核心關系“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國確實很厲害,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構成的復雜國際社會中,是一個能夠引起國家社會變革,引發(fā)國際格局變化的“厲害角色”。習近平和特朗普的一通普通電話,全球股市都會震蕩,這些都能看出我們的國家“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講真,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無比自豪。

然而,我的專業(yè)讓我在心潮澎湃的時候多了一份沉著,它更能讓我從事物的表面穿透到事物的本質。就在全世界都認為中國是一個“厲害角色”,甚至有無數人都認為中國和美國一樣厲害,我們趕緊要迎來“兩極格局”的情況下。于我而言,課程思政異常重要,在實現知識傳遞的過程還能夠“育人”,還原一個真切的國際格局和國家關系是我課堂的任務之一,也是我所理解的國際法學科的“思政”。所以在我的課堂,我要讓學生不僅能從自己國家的角度看到“我的國”,更要從國家社會來客觀評價“我的國”,這樣才干帶給學生一個健全的國際觀,一個準確的國家認同和一個理性的民族認同。片段一:作為一個中國人是一件“異常幸運”的事情

在講到“一帶一路”與民族復興的時候,我問了一個問題:“學生們,你們覺得作為中國人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嗎?”學生們一愣說:“教師,我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我說:“讓我們一起算一個數字,然后我們看看能帶來什么啟示?!?/p>

地球上自從有了人類之后,一共產生了1075億人口,而這些人口當中目前惟獨70億活在地球上,而你們是這70億的一分子;這70億人口中,有些人生活在戰(zhàn)亂國家,有些人生活在貧窮國家,有些人……惟獨大約一半的人能夠衣食無憂;而你們又屬于這些人中的一分子。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但其實真正能夠對世界歷史進程、對國際格局產生影響的國家,從古至今就那么幾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還有中國。這幾個國家的人口加一塊20億,而你們又屬于這些人中的一分子。在這些國家之中,有三個核心的國家: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國際關系稱之為: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而你們又屬于這三個國家的國民。在這三個國家中,最為欣欣向榮,最具發(fā)展勢頭的國家是中國,而你們又屬于這國家的一分子。在這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家中,現在的中國是最為繁榮繁榮的時期,而你們又屬于這個時代。在中國惟獨4%的人口采納了高等教誨,而此刻你們正坐在一個“985”和“211”的大學里學習,你們是最具有建設這個處于繁榮發(fā)展國家的能力的一代衰老人,你們是不是“幸運兒?”

聽完我的分析,學生們先是一陣驚訝,然后陷入了沉思,我也留給孩子們幾分鐘的時光讓他們梳理一下自己的感觸。幾分鐘過后,我讓學生們做“一句話”分享,如下是他們的感觸:

——我驟然覺得自己是社會精英,以前從來沒有這種感觸!——我驟然感覺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以前我從來沒有這種感覺,也沒這么考慮問題!——當我們把自己放到全球和人類歷史的維度,我們會發(fā)現一些“真相”!——做人,格局要大一些,才干看清自己的位置!——我以前天天都想著畢業(yè)找工作,現在驟然覺得自己活得有點小……——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看過問題,謝謝教師提供了不同的視角,這種思量問題的方式!——我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更因為我有機會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幸運?!?/p>

片段二:我們的國很厲害,但是還沒有“那么厲害”,他還面臨無數問題在講到“國際格局”的時候,涉及到了國際經濟格局、國際政治格局、大國的衡量標準。我問了一個問題:“學生們,怎樣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大國?標準有哪些?哪些國家是大國?”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要成為大國得有“錢”,經濟實力得強……美國是毫無疑問的大國,感覺日本也應該大國;中國是不是大國不敢決定,感覺中國農村還很窮……

國際上衡量國家實力的標準,通常會用到“綜合國勢”,綜合國勢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fā)展所擁有的所有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經濟力、科技力、國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資源力等7個方面。這個標準略有些復雜,我們也有一個簡易的判斷標準,就是“大、富、強”。要想成為一個國際上公認的大國,必須在體量(包括地理)上要大;在經濟上要富;在國防軍事等方面要強。倘若將這些方面分解來看,我們就會發(fā)現,在政治方面、經濟方面的國際秩序是由美國主導的,也就是說二戰(zhàn)之后的政治格局(包括雅爾塔格局、冷戰(zhàn)以及當代的一超多強格局)向來是美國主導和建構的;二戰(zhàn)之后的經濟格局是由布雷頓森林體系所建構,也是由美國主導的。美國主導的政治、經濟國際秩序必然有利于美國。中國固然在近四十年的發(fā)展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但向來生活在由美國構建并有利于美國的秩序當中。用中國的老話來講,就是受制于人。從軍事和科技實力來講,美國有12艘航母,中國惟獨1艘;科技創(chuàng)新力就更不用提了,華為、中興的事件余溫未平。所以,我們的國固然強大,但是相比于世界老大而言,只能形成某種程度的威脅,而不是某些人口中的“超越美國”。同理,中國的綜合國勢固然可以,但是還應該看到內部發(fā)展不平衡,發(fā)展不充足等問題,這些都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晰的??傊嗄陮W生要對我們的國家有準確的、科學的和理性的判斷。

講完這部分內容之后,還是留給學生一段時光反思,然后做一句話總結,學生們的感觸如下:——今天的課程讓我感覺要理性地愛國?!E然感覺自己很有責任感,我們的國家還在路上,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努力建設!——今天的課程讓我認識到如何準確認識一個國家,評價一個國家實力的標準,而不是盲目地、主觀地評價一個國家,包括我們自己的國家?!郧皬臎]考慮過這些問題,總覺得自己的國家強大,今天認識到國家也有無數困境!——我以前向來認為日本是一個大國,今天才知道大國要滿意那么多條件,而日本戰(zhàn)后就沒有了戰(zhàn)爭權,要依賴于美國?!桨l(fā)感覺我們的國家走到今天不容易?!屛乙庾R到自己要為國家做點什么,而不是坐享前人建設國家的成績?!?/p>

片段三:我們不一樣——大國的孩子要有一個大國孩子的形狀去年我受到教務處的邀請參加TEDxJLU,做了一個演講涉及到了一點這方面的問題,做一個大國的孩子和做一個普通國家的孩子是不一樣的,是有著不同的使命和承擔的。這段演講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頗廣,我也因此成了一個網紅女教授??!

因為從事國際法研究,對世界歷史,國別史都稍有一點涉獵,多少知道國家是怎么回事,每個國家是什么狀態(tài)。事實上,混跡在國際社會這個江湖上的國家多種多樣,狀態(tài)千差萬別。同理,因為國家的狀態(tài)不同,國民的狀態(tài)也就不同。倘若你來自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南蘇丹、巴勒斯坦、緬甸、索馬里、利比亞等這些國家,你可能需要逃難并且很可能天天要與戰(zhàn)火相伴,面向指向你的槍口,你可能毫無沉著只是舉起手暗示自己的無害性;倘若你生活在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你可能享受高福利衣食無憂,但卻在國際政治舞臺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倘若你生活在一個類似列支敦士登的小國,你可以不用操心國際問題,因為你也不能決定什么;倘若你生活在日本,你不缺錢但是你一直在政治不安全和地理不可靠的恐怖陰影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