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政治試題 (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4/wKhkGWXh1gGALnMDAAIbrly6ja4943.jpg)
![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政治試題 (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4/wKhkGWXh1gGALnMDAAIbrly6ja49432.jpg)
![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政治試題 (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4/wKhkGWXh1gGALnMDAAIbrly6ja49433.jpg)
![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政治試題 (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4/wKhkGWXh1gGALnMDAAIbrly6ja49434.jpg)
![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政治試題 (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3/24/wKhkGWXh1gGALnMDAAIbrly6ja494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政治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原始氏族在氏族內的公有共產制決定了它沒有個體小家庭,氏族便是最基本的社會組織單位;文明社會的私有制和階級制,決定了具有共同高祖的氏族成員只是在觀念同“氏”,而真正共同生產生活的最小組織是以夫妻為主體的小家庭。這種社會組織單位的變化()①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的②說明分散的勞動方式桎梏了社會的發(fā)展③是社會生產關系發(fā)生重大變化的體現(xiàn)④表明小家庭結構的變化推動了社會發(fā)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從氏族到小家庭,這種社會組織單位的變化是社會生產關系發(fā)生重大變化的體現(xiàn),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的,①③正確。②:從氏族到小家庭,這種社會組織單位的變化適應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是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②錯誤。④:材料不涉及小家庭結構的變化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2.《國風.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殘酷剝削農民的基礎是()A.封建社會的政權統(tǒng)治 B.封建道德和迷信思想C.封建社會土地所有制 D.繁重苛捐雜稅和賦役〖答案〗C〖解析〗C:封建社會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農民沒有或只有很少一部分土地,不得不租種地主的土地,遭受地主的剝削。封建社會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殘酷剝削農民的基礎,C符合題意。AB:封建社會的政權統(tǒng)治和封建道德和迷信思想是地主剝削農民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源,AB排除。D:繁重苛捐雜稅和賦役是地主剝削農民的方式,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今更名天下田曰“王(即國有)田’,奴婢日‘私屬’,皆不得賣買。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九百畝)者,分余田予九族鄰里鄉(xiāng)黨。故(以前)無田,今當受田者,如(按)制度.”這一改革最終徹底失敗,其原因可能有()A.未給予農民充分的人身自由 B.生產關系調整落后于生產力C.損害了統(tǒng)治階級的根本利益 D.未徹底打碎封建制度的枷鎖〖答案〗C〖解析〗C:詔令大致意思為宣布天下土地都是王田,奴婢都是私屬,不能買賣,仿效古風實行井田制。在這樣的詔令下,土地變成了國家所有,和當時封建社會的時代背景相背離,損害了統(tǒng)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只會走向失敗,C符合題意。A:從內容上看,王田制對無地少地的農民有利,因為他們可以獲得土地,能夠活下去了。其改革失敗與農民沒有充分的人身自由無關,A不符合題意。B:這些生產關系的設計遠遠超前于當時的生產力狀況,B不符合題意。D:王莽代表封建地主的利益,其改革仍然是要維護封建制度,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4.《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生前曾指定接班人為伯益。但禹死后,部落首領們認為:“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治”。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啟上位后,擊敗反對勢力“有扈氏”,廢“禪讓制”為“世襲制”,變“公天下”為“家天下”。但史學家認為這是歷史的巨大進步。下列能佐證這一歷史進步的是()①鐵制農具的使用和推廣②文字的發(fā)明與應用③耕作技術有了顯著進步④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在封建社會,鐵制農具使用和推廣,①不符合題意。②④:變“公天下”為“家天下”,說明我國的政治制度發(fā)生了變化,即進入了階級社會——奴隸社會,從根本上反映了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后,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城市的出現(xiàn)、文字的發(fā)明和應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tài),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這是歷史的進步,②④符合題意。③:在封建社會,耕作技術有了顯著進步,③不合題意。故本題選C。5.根據下側圖示。可以推斷()①緩和階級矛盾,促進社會發(fā)展是永恒的話題②生產關系的實質性變更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因素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社會的進步④人類社會是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運動、變化、發(fā)展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共產主義社會不存在階級分化,不存在緩和階級矛盾,①排除。②:生產力水平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最根本的決定性因素,②排除。③④:人類社會是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運動、變化、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社會的進步,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6.2023年上半年,美國金融業(yè)接連發(fā)生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銀門銀行等中小型銀行倒閉的風險事件,以及其他一些銀行股價暴跌、債券價格劇烈波動等市場動蕩,在金融發(fā)達的美國,銀行掀起倒閉風潮()①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②一定程度上反映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絕對過剩③不僅會重創(chuàng)美國經濟,還會引發(fā)世界經濟動蕩④意味著經濟危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痼疾,不可避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美國金融業(yè)接連發(fā)生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銀門銀行等中小型銀行倒閉的風險事件。其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會影響美國經濟,也會引發(fā)世界經濟動蕩,①③符合題意。②:銀行破產是經濟危機的體現(xiàn),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產的相對過剩,而不是絕對過剩,②說法錯誤。④: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痼疾,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7.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認為,盡管工人對資本家的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間地獄”變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憤怒,不能靠階級斗爭,而只能靠宣傳示范從而爭取輿論。由此可見,空想社會主義()①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②掩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③未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④激勵著人們?yōu)閷崿F(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盡管工人對資本家的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間地獄’變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憤怒,不能靠階級斗爭,而只能靠宣傳、示范從而爭取輿論”。這體現(xiàn)了空想社會主義者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因此,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①③符合題意。②:空想社會主義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fā),對資本主義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沒有掩飾資本主義的尖銳矛盾,②錯誤。④:《宣言》激勵著人們?yōu)閷崿F(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④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8.在美國,暴力恐怖活動頻發(fā),截至7月底,2023年已經發(fā)生第400起大規(guī)模槍擊事件;在法國,每年都會有超過500次的各種罷工發(fā)生,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經濟和生活秩序。對此類現(xiàn)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資本主義國家亂象產生的根源②資本主義社會不能進行自上而下的調節(jié)和自我改良③資本主義制度是解決資本主義國家危機的根本障礙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完全不適應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資本主義國家所發(fā)生的此類現(xiàn)象,其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資本主義制度是解決資本主義國家危機的根本障礙,①③符合題意。②:資本主義社會可以通過自上而下的調節(jié)和自我改良,緩和階級矛盾,維持正常的經濟和生活秩序,②錯誤。④:資本主義國家亂象頻出,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從根本上不適應社會化大生產,但資本主義通過調整生產關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適應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④錯誤。故本題選B。9.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推行高工資、高福利的“高消費”經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勞動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證勞動者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勞動者的社會狀況。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給工人提高福利待遇,其根本目的在于()A.改變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本性B.提高工人待遇,消除階級對立C.緩和階級矛盾,獲取高額利潤D.改變工人階級受剝削的地位〖答案〗C〖解析〗C: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給工人提高福利待遇,其根本目的在于緩和階級矛盾,獲取高額利潤,C符合題意。ABD: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xiàn)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雖然資產階級采取了一些緩和矛盾的措施,但不能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因此消除不了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對立,也不能改變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本性以及工人階級受剝削的地位,AB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10.隨著數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整個社會民眾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數字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規(guī)訓,有人認為,隨著數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工人階級必將從“工作壓榨”中被“解放”出來。認為工人階級被解放出來()A.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可以調和的B.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工人的被剝削地位消失C.拖蓋了資本主義社會剩余價值的真實來源D.說明了數字資本主義發(fā)展會加劇社會危機〖答案〗C〖解析〗C:認為現(xiàn)代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人們逐漸擺脫了勞動奴役,該觀點模糊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C符合題意。A: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生產社會化程度越高,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A錯誤。B:只要資本主義制度不變,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就仍然處于被剝削地位,B錯誤。D: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信息網絡技術對資本主義生產力產生了影響,未涉及數字資本主義發(fā)展會加劇社會危機,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11.馬克思指出:“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發(fā)現(xiàn)了剩余價值產生的秘密,揭示了商品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化生產的一般規(guī)律。這一發(fā)現(xiàn)()A.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fā)深刻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B.實現(xiàn)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xiàn)實的歷史性飛躍C.論證了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決定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D.揭示了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答案〗D〖解析〗A:空想社會主義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fā)深刻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A不符合題意。B:十月革命實現(xiàn)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xiàn)實的歷史性飛躍,B不符合題意。C: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是關于人類社會歷史運動的普遍規(guī)律,決定著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決定著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C錯誤。D:材料揭示了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2.列寧認為,“自從《資本論》問世以來,唯物史觀已經不是假設,而是科學證明了的原理?!瘪R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創(chuàng)立了唯物史觀,下面對唯物史觀認識正確的是()A.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B.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C.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D.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根本對立〖答案〗A〖解析〗A: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揭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fā)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建立在科學認識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的基礎上,A正確。BC:《宣言》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BC與題意不符。D: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A。13.《宣言》距2023年已發(fā)表175周年,至今仍煥發(fā)著極大的理論價值。它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演化規(guī)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確定了人的理論原理,闡發(fā)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缎浴返陌l(fā)表()A.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B.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C.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 D.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答案〗A〖解析〗A:《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A符合題意。B: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B不符合題意。C: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C不符合題意。D: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4.1927年3月,毛澤東的經典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問世后,有力回應了黨內外對于農民運動的責難,充分肯定了農民運動的積極作用,推動了農村大革命運動的繼續(xù)發(fā)展,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A.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發(fā)展趨勢B.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C.人民群眾在革命運動中的主體作用D.未來共產主義沒有剝削的美好前景〖答案〗C〖解析〗C: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有力回應了黨內外對于農民運動的責難,充分肯定了農民運動的積極作用,這強調了人民群眾在革命運動中所發(fā)揮的主體作用,C項符合題意。ABD:材料強調的是人民的主體地位,不涉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未來共產主義沒有剝削的美好前景”等,AB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15.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tài).”這種“姿態(tài)”主要是指()A.有先進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B.目的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C.資產階級已經登上歷史舞臺D.具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特點〖答案〗D〖解析〗A:五四運動發(fā)生在1919年,而無產階級革命政黨——成立于1921年,五四運動是群眾自發(fā)的愛國運動,A錯誤。B:五四運動目的就是為了愛國,而不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B錯誤。C: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chuàng)造了條件。五四運動后,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歷史的舞臺,C錯誤。D: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tài),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封建主義,這使得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D項正確。故本題選D。16.同志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人的精神家園,并指出建黨時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需要經?;貞?,深入思考,從中解讀的初心。回憶中共一大歷史文物()①深刻領悟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②明確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在中國行不通③感悟黨的奮斗目標,體會黨的先進性④了解近代基本國情,把握時代的變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回憶中共一大歷史文物,可以讓人深刻領悟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感悟黨的奮斗目標,體會黨的先進性,①③正確。②④:明確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在中國行不通,了解近代基本國情,把握時代的變遷,都不是回憶中共一大文物的目的所在,②④排除。故本題選B。17.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國僅僅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了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從此,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A.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B.實現(xiàn)了從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C.為我國向社會主義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D.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答案〗D〖解析〗D: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是我國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D符合題意。ABC:這三項都是新中國成立的意義,AB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8.100多年來,對國家的偉大貢獻.體現(xiàn)在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關于黨領導下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下列排序正確的是()①確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一化三改”的總路線②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宣告舊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使命③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④取得了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的勝利⑤我們黨徹底改變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A.③一⑤一①一④ B.②一③一①一④ C.②一③一⑤一④ D.③一②一①一④〖答案〗A〖解析〗②:舊民主主義革命沒有完成使命,②說法錯誤。③: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排在第一位。⑤:我們黨徹底改變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混亂局面是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排在第二位。①:確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一化三改”的總路線是指新中國成立后過渡時期總路線,排在第三位。④:取得了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的勝利是指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勝利,排在第四位。故正確排序是③—⑤—①—④。故本題選A。19.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指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的無產階級領導的相對于17-18世紀歐美國家發(fā)生的資產階級領導的,旨在后人推翻封建專制主義壓迫,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tǒng)治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一種新式的革命。對此解讀,下列正確的是()①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沒有共同之處②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有本質的區(qū)別③無產階級掌握領導權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標志④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方向有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同屬于民主革命,但它們在發(fā)展方向上是有區(qū)別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和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lián)合專政,并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無產階級掌握領導權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標志,③④正確。①②: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有共同之處,都是發(fā)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都是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都是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之內,①②錯誤。故本題選D。20.對農業(yè)從互助合作運動開始,引導農民參加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對手工業(yè)從生產合作小組、手工業(yè)供銷合作社,再發(fā)展為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對資產階級采取贖買政策。上述改造完成后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認識正確的是()①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②標志著我國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③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④完成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三大改造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fā)展,社會秩序更加穩(wěn)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①②符合題意。③: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③不合題意。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完成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④不選。故本題選A。21.照抄是很危險的,成功的經驗,在這個國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個國家如果不同本國的情況相結合而一模一樣地照搬就會導向失敗。照抄別國的經驗是要吃虧的,照抄是一定會上當的。這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經驗。毛澤東的這句話說明()①我國的社會主義和其他國家截然不同②社會主義在不同的國家應有不同的實踐③我國要注重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④黨和國家必須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②③:“照抄別國的經驗是要吃虧的,照抄是一定會上當的。這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經驗。”毛澤東的話說明社會主義在不同的國家應有不同的實踐,我國要注重探索適合本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②③符合題意。①:我國的社會主義和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存在共性,而不是截然不同,①錯誤。④:材料強調如何學習和借鑒別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不強調黨和國家必須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2.1959年,毛主席在會見某外國友人時指出,一個國家的黨要領導革命走向勝利,不通過自己的路線、自己的經驗、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手,而靠別國幫助就不行,別國幫助太多是不好的,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幫助為輔。這從一個側面表明()①中國已經開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②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內外結合、以內為主的建設過程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經驗適用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④盡快把我國由一個落后的農業(yè)國變成為先進的工業(yè)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不通過自己的路線、自己的經驗、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手,而靠別國幫助就不行??縿e國幫助太多是不好的,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幫助為輔”,這說明中國已經開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內外結合、以內為主的建設過程,①②符合題意。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經驗完全適用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有些經驗我們是可以借鑒的,③排除。④:黨的八大指出黨和全國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材料沒有涉及,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23.回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走過道路,我國社會發(fā)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些翻天覆地變化中表述正確的有()①誕生,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有了主心骨②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③新中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fā)展方向④社會主義改造完成,規(guī)定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有了主心骨;新中國成立,為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fā)展方向……這些翻天覆地變化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①③符合題意。②: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②錯誤。④:黨的八大規(guī)定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④錯誤。故本題選B。24.1956年全國高考的作文題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可能發(fā)生在這個“幸福的年代里”的是()①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②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③成功研制“兩彈一星”④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1956年,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①④正確。②:1957年,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②與題意不符。③: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期間成功研制“兩彈一星”,③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隨著石器的發(fā)展,金屬工具的出現(xiàn),以及生產進一步發(fā)展,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的提高。社會產品除維持人們的生活必需以外,開始有了剩余。剩余產品的出現(xiàn),一方面為一部分人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專門從事社會管理和文化科學活動提供了可能,從而促進了生產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為私有制的產生準備了條件。隨著私有制的產生,社會上出現(xiàn)了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奴隸社會產生。奴隸被視為奴隸主的財產,可以自由買賣;奴隸主可強迫奴隸工作,勞力活動須以奴隸為主,無報酬和人身自由。一個人類社會中如果大部分物質生產領域勞動者是奴隸,社會形態(tài)即為奴隸社會。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說明原始社會是怎樣過渡到奴隸社會的?!即鸢浮缴a工具的更新,促使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生產能力的提高,剩余產品的出現(xiàn),促進了社會分工;社會分工推動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為私有制的產生提供基礎;私有制的發(fā)展,貧富分化加劇,階級產生;奴隸主階級為了統(tǒng)治奴隸階級,建立了奴隸制國家,人類社會也由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21年7月23日,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會議的各地代表有13人,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在會議進行過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闖進了會場,會議被迫中斷,于是最后一天的會議便轉到了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艇上舉行。經過討論,大會通過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并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一中央局。黨的一大宣告了正式成立。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適應中國近代革命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從此,中國人民革命進入了嶄新的發(fā)展階段,經過28年奮斗,黨帶領人民建立了新中國。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簡述在締造新中國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答案〗1921年,成立,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經過28年奮斗,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四個階段后,終于在1949年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改變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討論《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時,毛澤東提出,最重要的教益是獨立思考,把馬克思主又的基本原理同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制定我們的路線、方針、政策。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一次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跨境電商培訓合資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古建筑遺址考古發(fā)掘與文物保護合同范本
- 現(xiàn)代企業(yè)中的知識管理與共享
- 1經開區(qū)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目一期(2025年度)綠化養(yǎng)護合同
- 生產流水線長期穩(wěn)定運行策略解析
- 2025年度貨運代理倉儲管理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教育機構學生貸款合同印花稅明確條款
- 2025年度光伏電站設備租賃與維修服務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綠色能源項目借款第三方擔保合同
- 2025年度國際貿易物流跟蹤與配送服務合同
- 仁愛英語八年級閱讀理解測試題和答案
- 山東省中考物理總復習 八上 第4講 光現(xiàn)象
- DB11∕T 1875-202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 心肺康復完整版本課件
- 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英文介紹課件
- 質量獎現(xiàn)場評審問題集錦精編版
- 裝配式結構技術課程教學大綱
- 水資源論證報告
- 實現(xiàn)結構化:初中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核心
- FZ∕T 54088-2016 錦綸6全牽伸單絲
-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二級詞匯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