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尚賢》課后習題(寧夏縣級優(yōu)課)_第1頁
《三、尚賢》課后習題(寧夏縣級優(yōu)課)_第2頁
《三、尚賢》課后習題(寧夏縣級優(yōu)課)_第3頁
《三、尚賢》課后習題(寧夏縣級優(yōu)課)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yè)尚賢基礎鞏固1.下列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①今上舉義不辟貧賤②逮至遠鄙郊外之臣③四鄙之萌人聞之④美章而惡不生⑤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⑥故古者堯舉舜于服澤之陽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解析】①“辟”通“避”。③“萌”通“氓”。④“章”通“彰”。⑤“尚”通“倘”?!敬鸢浮緽2.對下列加點詞的釋義不正確的一組是()A.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佐:輔佐的人、幫手。B.以勞殿賞殿:在宮殿上。C.是其故何也?則上得要也要:要領。D.列德而尚賢列:按照某種次序排列【解析】B項殿:定,評定?!敬鸢浮緽3.下列加點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則是本失其所欲B.是其故何也C.是在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D.覺今是而昨非【解析】D項是形容詞,正確;其他三項均為代詞,這。【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與例句中加點詞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將在于眾賢而已A.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也B.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C.不義不富D.今上舉義不辟貧賤【解析】A項,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有才德的人;B項,動詞活用為名詞,輔助的人、助手;D項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貧賤的人;例句與C項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答案】C5.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類的一項是()A.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B.今者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D.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解析】B項為定語后置句,其他三項為判斷句?!敬鸢浮緽閱讀鑒賞一、閱讀下文,回答6~9題。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則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惡。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也。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于眾賢而已?!痹唬骸叭粍t眾賢之術,將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眾其國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將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后國之善射御之士將可得而眾也。況又有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者乎!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后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對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得治而得亂治:太平。B.則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惡本:本來。C.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也尚:崇尚。D.然則眾賢之術,將奈何哉術:方法?!窘馕觥緽項,本:從根本上?!敬鸢浮緽7.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乎”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例:況又有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者乎!A.兒寒乎?欲食乎B.出跳梁乎井斡之上C.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D.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解析】B項與例句都是介詞,在。A項為語氣助詞,表反問;C項為介詞,比;D項為形容詞詞尾,……的樣子?!敬鸢浮緽8.下列關于文章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一開始就擺出了全文的中心觀點:王公大人治理國家,是否能夠通過尊尚、舉用德才兼?zhèn)涞馁t士來治理政事,是國家能否治理得好的關鍵。B.王公大人治理國家的結果是“得貧”“得寡”“得亂”,原因就在于他們沒有認識到賢士的重要性,招致了他們的反對。C.國家德才兼?zhèn)涞氖慷?,那么國家就治理得好;德才兼?zhèn)涞氖可伲敲磭揖椭卫聿缓?,所以身處高位治理國家的人,其要務是使德才兼?zhèn)涞氖吭龆?。D.要使國家德才兼?zhèn)涞氖勘姸啵顬殛P鍵的措施是使他們得以富貴,使他們得到敬重,得到肯定與贊譽?!窘馕觥緽項,“招致了他們的反對”錯,原文無此意?!敬鸢浮緽9.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后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此,國家德才兼?zhèn)涞氖勘姸?,那么國家就會治理得好;才德兼?zhèn)涞氖可?,那么國家就治理不好?2)這種人本來就是國家的寶物、社稷的好幫手,也必定使他們富有,使他們尊貴,尊敬他們,稱贊他們,這樣以后國家優(yōu)秀的士也就可以變得眾多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題。興賢[宋]王安石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勢,古今之通義,流俗所共知耳。eq\o(何,\s\do4(,))治安之世有之而能興,昏亂之世雖有之亦不興,蓋用之與不用之謂矣。有賢而用,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商之興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興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謀父、內史過。兩漢之興也有蕭、曹、寇、鄧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陳蕃、李固之眾。魏晉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舉,然其間興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觀之,有賢而用之者,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可不慎歟?今猶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猶古之士民。古雖擾攘之際,猶有賢能若是之眾,況今太寧,豈曰無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詢眾庶,則才能者進矣;不有忌諱,則讜直之路開矣;不邇小人,則讒諛者自遠矣;不拘文牽俗,則守職者辨治矣;不責人以細過,則能吏之志得以盡其效矣。茍行此道,則何慮不跨兩漢、軼三代,然后踐五帝三皇之涂哉!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博詢眾庶(廣泛)B.則讜直之路開矣(正直)C.軼三代(通“佚”,散失)D.然后踐五帝三皇之涂(道路,這里指治世的境界)【解析】軼:超過,超越?!敬鸢浮緾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相同的一項是()A.流俗所共知耳B.然其間興衰之世,亦皆同也C.周之興也同心者十人D.不有忌諱【解析】“流俗”,古義:一般人;今義:一般的風俗習慣(含貶義)。【答案】A1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①其衰也亦有三仁,②其皆出于此乎))B.eq\b\lc\{\rc\(\a\vs4\al\co1(①則讒諛者自遠矣,②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C.eq\b\lc\{\rc\(\a\vs4\al\co1(①則何慮不跨兩漢,②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興))D.eq\b\lc\{\rc\(\a\vs4\al\co1(①有賢而用之者,②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解析】B項,都是承接連詞,那么。A項,①代詞,商朝;②副詞,表揣測,大概。C項,①代詞,什么;②疑問代詞,為什么。D項,①表遞進關系的連詞,而且;②表轉折關系的連詞,卻?!敬鸢浮緽13.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開篇陳述了論點“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認為“治安之世”有賢才能造就興旺之國,而“昏亂之世”,雖有賢才卻無法挽回衰敗的局面,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用與不用。B.作者綜觀商、周以來的歷史發(fā)展,援引史實,有力地證明:發(fā)現賢能,引進賢能,才能使國家再現“三皇五帝”時的繁榮景象。C.為使自己的論證有說服力,作者在使用史實的時候,歷數古代“用與不用”兩種相反的結局,并把這些古代的事例當作現實社會的一面鏡子,進行古今映照。D.本文的思路先是由古到今,繼而又從今返古;既循環(huán)往復,又一意到底,不生枝節(jié)。文章短小精悍,平易明快,言辭時而虎虎有生氣,時而飽含深邃憂思,筆力雄健?!窘馕觥勘疚乃悸酚晒诺浇?,并未從今返古。【答案】D1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興,昏亂之世雖有之亦不興,蓋用之與不用之謂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雖擾攘之際,猶有賢能若是之眾,況今太寧,豈曰無之,在君上用之而已。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為什么安定的時代有人才國家就能興盛,昏亂的時代雖然有人才國家也不能興盛呢?原因是任用賢能與不用賢能啊。(2)古代哪怕是紛擾的亂世,還能有那么多賢能之士,何況今天太平時節(jié),怎能說沒有人才呢,關鍵在于君主任用(還是不任用)賢能罷了?!緟⒖甲g文】國家都是因為任用賢能的人才能興盛,因為不用賢能之人而專憑君主一己之見而衰敗。這兩點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古往今來都是這樣,也是一般人所能認同的??蔀槭裁窗捕ǖ臅r代有人才國家就能興盛,昏亂的時代雖然有人才國家也不能興盛呢?原因是任用賢能與不用賢能啊。有了賢能的人并加以任用,這是國家的福氣;有了賢能的人卻不用,就像沒有一樣。商朝興起時有仲虺、伊尹這樣的賢臣,等到衰敗時也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這樣的賢人;周朝興起時,有與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賢巨,等到衰敗時,也有祭公謀父、內史過這樣的賢臣;兩漢興起時,有蕭何、曹參、寇恂、鄧禹這樣的賢人,等到衰敗時,也有王嘉、傅喜、陳蕃、李固這樣眾多的賢人。從魏晉以后,一直到唐朝,這樣的賢人很多,不能全部列舉,而這其中有的出現在興盛的時代,有的出現在衰敗的時代,也和上面所說的相同。由此看來,有賢能之人并加以任用,是國家的福氣,有賢能的人卻不用,就像沒有一樣,(對于這種情況)怎么不應該慎重地對待呢?現今的情況和古代是相通的,現今的天下就如同古代的天下,現今的士人和民眾也如同古代的士人和民眾。古代哪怕是紛擾的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