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北省鄂東南三校高二3月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年湖北省鄂東南三校高二3月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年湖北省鄂東南三校高二3月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年湖北省鄂東南三校高二3月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年湖北省鄂東南三校高二3月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湖北省鄂東南三校2022-2023學年高二3月聯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西周時期,周天子賞賜給諸侯的還有奴隸以及其他各族的臣民,如《大盂鼎》銘文中的“錫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錫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以及封魯、封衛(wèi)、封唐時的“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懷姓九宗”。這說明西周分封制()A.加強了諸侯國對周王室的隸屬關系 B.建立起貴族等級特權制度C.促進政治權利分配與血緣關系結合 D.利于推動民族融合的進程【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賞賜給諸侯的還有奴隸以及其他各族的臣民以及封魯、封衛(wèi)、封唐時的‘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懷姓九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受封地區(qū)的居民在種屬的構成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由于大多周族人在受封諸侯國中居于統治地位,促使其他各族居民易受中原地區(qū)華夏族的思想文化和風俗習慣影響,同時其他民族的文化也會影響中原民族,利于推動民族融合的進程,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受封地區(qū)的居民在種屬的構成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而未體現“隸屬關系”問題,排除A項;貴族等級特權制度,在材料描述中沒有提及,排除B項;政治權利分配與血緣關系結合,在材料描述中沒有提及,排除C項。故選D項。2.據統計,從1971年到1975年,英國人文學科的畢業(yè)生雖然只占申請人數的42.5%,但被錄用為文官的卻占56.7%。1977年,畢業(yè)于牛津大學的高級官吏(副次官以上的)在外交部占86%,在行政部占77%,在就業(yè)部占62%,在能源部占60%。當時英國出現的這一現象()A.說明文官制度仍有待完善 B.助長了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C.推動了近代大學教育轉型 D.保證了英國文官群體的素質【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71年到1977年的英國。據題意可知,20識記70年代的英國,人文學科畢業(yè)的畢業(yè)生更容易被錄用為文官,牛津大學的班畢業(yè)生更容易擔任高級官吏。說明英國的文官制度中存在學科和畢業(yè)院校偏向的情況,因此這一制度仍有待完善,A項正確;這一現象說明英國的文官制度存在弊端,有待完善,不能說明助長了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更是和推動近代大學教育轉型無關,排除BC項;這一現象是英國文官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和保證文官群體素質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3.1982年憲法在總綱中提出“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的城鄉(xiāng)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并起到“市場調節(jié)的輔助作用”。同時,“允許外國的企業(yè)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guī)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yè)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這些規(guī)定()A.明確了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方向 B.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C.適應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 D.成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982年憲法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的城鄉(xiāng)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允許外國的企業(yè)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guī)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yè)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家的這些規(guī)定適應了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求,適應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C項正確;“國有企業(yè)”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這時還未提出,排除B項;材料中未反映成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排除D項。故選C項。4.下表為部分人文主義者關于“國家觀”的一些主張。他們的這些主張()人物觀點但?。ㄒ獯罄娬{只有皇帝才能把分裂的意大利統一起來,并從理論上論述了建立君主政權的必要性蒙臺涅(法國)專制制度是法蘭西民族統一的支柱,是新人文主義文化反對政治上的各自為政、反對交戰(zhàn)的天主教派和胡格諾派的宗教狂熱病的支柱弗蘭西斯·培根(英國)若欲國強大,威權伸張,則一國須把軍事認為舉國唯一的榮譽、學問和職業(yè)胡登(德國)建立以皇帝為首的貴族民主制和統一的民族國家A.核心是反對分裂割據以追求民主政體 B.體現了資產階級固有的妥協性和脆弱性C.促使國家擺脫了天主教會的精神控制 D.為民族國家的形成提供了政體組織形式【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強調只有皇帝才能把分裂的意大利統一起來……專制制度是法蘭西民族統一的支柱……則一國須把軍事認為舉國唯一的榮譽、學問和職業(yè)……建立以皇帝為首的貴族民主制和統一的民族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他們的言論為民族國家的形成提供了政體組織形式,D項正確;“民主政體”材料并未反映,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資產階級固有的妥協性和脆弱性,排除B項;促使國家擺脫了天主教會的精神控制,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5.自洪武九年開始折納上交物品至洪武十七年正式出現折色概念,以折色物品征收田稅一直存續(xù)于整個明代,為保證田稅折色征收與實物米麥價值的一致性,嚴格規(guī)范本色與折色之間的比例關系(如下表)。明代的這一做法()夏稅正色米、麥銀:錢:鈔:米=1兩:1000文:1貫:1石棉苧:米:麥=1匹:6斗:麥7斗麻布:米:麥=1匹:4斗:麥5斗注:云南以金、銀、布、貝、漆、丹砂代折秋糧(洪武十七年)絹折色錢、鈔絹秋稅正色米折色錢、鈔絹A.促使朝廷的財政收入明顯增加 B.加重了百姓的賦稅負擔C.為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 D.確立了白銀的主幣地位【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正色包括“米、麥”等農作物,折色包括“錢、鈔絹”,兩者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這說明百姓可以用錢和手工業(yè)品繳納賦稅,這為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C項正確;朝廷的財政收入明顯增加從材料無法判斷,排除A項;加重百姓負擔從材料無從得出,排除B項;確立了白銀的主幣地位是在明朝中后期,排除D項。故選C項。6.英國福利支出1982年比1972年增長4.6倍;1991年,法國醫(yī)療費用占GNP的比重已經高達10%;德國社會保障開支1985年以后一直占GNP的30%;美國1990年福利開支占GNP的比重也達到30%。當出現經濟不景氣時,這些國家常出現部分民眾主動選擇失業(yè)的現象,導致經濟增長乏力。這說明發(fā)達國家()A.福利政策需要適時地進行調整 B.經濟發(fā)展的程度難以支撐社會福利開支C.存在的社會危機得以基本根除 D.通過社會保障實現了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英國福利支出1982年比1972年增長4.6倍;1991年,法國醫(yī)療費用占GNP的比重已經高達10%;德國社會保障開支1985年以后一直占GNP的30%”“民眾主動選擇失業(yè)”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高福利政策出現一些弊端需要資本主義國家進行適時調整,A項正確;材料并未反映經濟發(fā)展的程度難以支撐社會福利開支,排除B項;“存在的社會危機得以基本根除”此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項;“通過社會保障實現了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此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7.12世紀十字軍東征將甘蔗帶回英格蘭,此后僅作為宮廷烹飪的香料使用。而哥倫布遠航時將甘蔗帶回新大陸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的甘蔗種植園逐漸遍及整個美洲,種植園大量使用非洲奴隸提高了甘蔗產量,18世紀甘蔗成為歐洲普通的消費品。這可用于印證()A.物種交流加速了世界經濟發(fā)展 B.殖民擴張活動擴展了歐洲勢力C.新航路開辟促進了物種的傳播 D.經濟發(fā)展推動了消費品的趨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作為宮廷烹飪的香料使用”“哥倫布遠航時將甘蔗帶回新大陸”“18世紀甘蔗成為歐洲普通的消費品”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新航路開辟促進了物種傳播,C項正確;世界經濟發(fā)展在材料并未反映,排除A項;B項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消費品趨同的說法在材料并未反映,排除D項。故選C項。8.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效優(yōu)化了內部治理結構。2006年9月,國際貿幣基金組織全體成員投票通過了一項改革份額和投票權的決議,主要內容是對中國、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等四個份額低估最嚴重的國家進行特別增資:增加每個成員所擁有的基本投票權。據此可知,當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A.維持了國際匯率的長期穩(wěn)定 B.直接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C.實現了金融領域的公平公正 D.反映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主要內容是對中國、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等四個份額低估最嚴重的國家進行特別增資;增加每個成員所擁有的基本投票權"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政策體現了新發(fā)展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提升,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D項正確;"長期穩(wěn)定"說法有誤,排除A項;"直接促進"說法有誤,排除B項;C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故選D項。9.公元1世紀前后,古羅馬城市設計特別強調街道布局,引進了“主要干道”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為街道的附屬因素,城市廣場采用軸線對稱,多層縱深布局。如羅馬廣場地處城市的中心地帶,通常位于兩條交通干道的交匯處,在空曠的廣場周邊,分布著神廟、法院和市場等重要建筑和場所。古羅馬這一城市布局()A.有效緩解了住房緊張的問題 B.以為宣揚和肯定現存制度服務C.擴大了城市居民公共空間 D.激發(fā)了公眾參與政治的積極性【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羅馬時期(歐洲)。據材料可知,古羅馬城市設計特別強調街道布局,引進了“主要干道”和“次要干道”的概念,而且羅馬廣場地處城市的中心地帶,通常位于兩條交通干道的交匯處,在空曠的廣場周邊,分布著神廟、法院和市場等重要建筑和場所,據此可知,古羅馬在城市布局設計上,凸顯出了神廟、法院和市場等作用,即設計為政治服務,B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街道布局體現政治因素,而非緩解住房緊張和擴大公共空間,排除A項和C項;材料中沒有描述參政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10.下表是1949年和1957年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城市密度及其差距的變化。這體現出()年份城市密度(座/萬平方公里)地區(qū)差距全國東部中部西部東部/中部東部/西部19490.140.510.190.022.6825.5019570.180.540.260.062.089.00A.工業(yè)化水平影響城市的布局 B.城市體系等級序列逐步完善C.國民經濟恢復取得顯著成效 D.工業(yè)內遷縮小了東西部差異【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1949年和1957年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城市密度及其差距的變化”表中信息可知,1957年相比于1949年,我國中、東、西部的城市密度都有所發(fā)展,但是東部的城市密度最高,中部、西部與東部的城市差距也在縮小。結合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后,積極開展工業(yè)化建設,特別是“一五”計劃的開展,促進了中國城市的發(fā)展,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城市密度及其差距的變化,無法體現“城市體系等級序列逐步完善”,排除B項;國民經濟恢復的時間是1949年到1952年,材料還包括1957年的歷史,所以“國民經濟恢復取得顯著成效”只能體現材料部分主旨,排除C項;20世紀60年代,三線建設時期出現了工業(yè)內遷,這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11.如表所示為1900~1990年美國100個最大城市人口規(guī)模的變動情況(單位:個、萬人、%)。這一時期美國()1900年1950年1970年1990年個數人數比重個數人數比重個數人數比重個數人數比重700萬以上0001789.218.11789.515.81732.314.1300萬~700萬1343.719.31362.18.21336.76.71348.56.7100萬~300萬2299.216.83589.213.44750.915.06914.517.650萬~100萬3164.59.213918.721.1201298.926.0151011.819630萬~50萬5172.49.718688.715.822831.116.6281107.321.410萬~30萬27440.9247641024.223.452990.619.9491060.920.510萬以下62363.420.4—————————A.城市等級序列以中小城市為主體 B.科技的進步推動了“中間階層”的發(fā)展C.城市化發(fā)展呈現逆城市化的趨勢 D.經濟發(fā)展加劇了不同規(guī)模城市的差距【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00~1990年(美國)。據題干可知,1900~1990年美國10個最大城市中,10萬~100萬人口城市占比在90%左右,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占比在10%以內,說明城市等級序列以中小城市為主體,A項正確;“中間階層”不合邏輯,題干未見美國人的收入、財產信息,排除B項;據“逆城市化”不合題意,與題干中100萬人以上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排除C項;根據材料可知,經濟發(fā)展縮小了不同規(guī)模城市的差距,排除D項。故選A項。12.山東臨清由于地處魯西,京杭大運河從其腹地穿行而過,吸引了四方貨物在此集散,逐漸成為大運河北部地區(qū)的經濟中心,史載“臨清為南北都會,萃四方貨物”。但由于清道光年間漕糧試行海運成功,加之黃河泛濫,臨清商業(yè)逐漸衰落。據此可知,導致臨清商業(yè)地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新興產業(yè)結構的變遷 B.海外貿易新格局的形成C.傳統運河航線的衰落 D.南方經濟實力超過北方【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京杭大運河經過山東臨清,促進了其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到清道光年間海運的發(fā)展和黃河泛濫,導致傳統運河貿易衰落,從而也導致臨清商業(yè)的沒落,C項正確;導致臨清商業(yè)地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傳統運河航線的衰落,ABD項都不符合這一主旨,排除。故選C項。13.19世紀初期,棉花通過傳統動力驅動的水運需要花費36個小時才能從利物浦到達曼徹斯特,若是遇到運河的繁忙期,耗時遠遠超過從美國新奧爾良到達英國利物浦。在工業(yè)資產階級的倡議下,兩地之間的鐵路于1830年正式通車,由于使用史蒂芬森設計的“火箭號”機車作牽引動力,數十倍地提高了運行速度。這表明()A.工業(yè)革命促進了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 B.交通運輸變革影響了民眾的生活方式C.西方國家加快了殖民擴張的步伐 D.對外貿易活躍提高了城市的發(fā)展速度【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19世紀初期”“36個小時”“工業(yè)資產階級”“兩地之間的鐵路”“數十倍地提高了運行速度”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促進了交通運輸事業(yè)的發(fā)展,A項正確;材料只說明火車運力的提高,沒有說明交通運輸改革影響居民的生活方式,排除B項;題中只是說明美國新奧爾良到達英國利物浦的火車運抵速度,沒有涉及殖民擴張問題,排除C項;題中只涉及火車的運力速度提高,并沒有提及外貿易活躍提高了城市的發(fā)展速度,故除D項。故選A項。14.18世紀晚期,英國醫(yī)生琴納發(fā)明牛痘接種法,使天花的發(fā)病率大大降低;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創(chuàng)立的巴氏滅菌法,被廣泛應用到醫(yī)學領域。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fā)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對細菌傳染束手無策的狀態(tài)。這些史實反映了()A.西方近代公共衛(wèi)生體系已建立 B.疫病的防治取代醫(yī)院占據主導地位C.中西醫(yī)的結合有助于醫(yī)學發(fā)展 D.醫(yī)學進步對控制疫病傳播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牛痘接種法……天花的發(fā)病率大大降低”“巴氏滅菌法,被廣泛應用到醫(yī)學領域”“青霉素,改變了人類對細菌束手無策的狀態(tài)”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醫(yī)學進步利于控制疫病的傳播,D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出疫病防治取代醫(yī)院,排除B項;材料并未反映中西醫(yī)的結合與醫(yī)學發(fā)展的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15.在英國,衛(wèi)生服務主要通過國家預算為全體公民提供免費的基本醫(yī)療服務;在德國,公共衛(wèi)生機構負責公共衛(wèi)生、傳染病預防和管理,門診醫(yī)療主要由家庭醫(yī)生負責提供;在美國,醫(yī)療服務以私有制為主,公立醫(yī)院僅占醫(yī)院總數的27%左右。這體現了歐美國家()A.基本醫(yī)療服務體系日益地完善 B.重視強化全民衛(wèi)生意識C.衛(wèi)生服務的提供具有不同特色 D.公民的健康狀況得到改善【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衛(wèi)生服務方面,英國主要以國家為主、德國公私結合、美國以私立醫(yī)院為主,這體現了歐美國家衛(wèi)生服務提供具有不同特色,C項正確;題干不能體現基本醫(yī)療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排除A項;題干為體現全民的衛(wèi)生意識,排除B項;題干中并未包含公民健康狀況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16.新中國成立初期,衛(wèi)生部先后發(fā)布了《關于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指示》《關于預防霍亂的指示》《關于防止流行性腦膜炎的指示》。“一五”時期,衛(wèi)生部又先后頒發(fā)了《關于防疫站暫行辦法》《食堂衛(wèi)生管理暫行辦法》《傳染病管理辦法》《飲用水水質標準》《工業(yè)企業(yè)設計暫行衛(wèi)生標準》《關于防治瘧疾規(guī)劃》。這些舉措()A.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 B.利于推動衛(wèi)生防疫事業(yè)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C.表明疫病防控需與經濟建設相結合 D.體現出民眾普遍意識到公共衛(wèi)生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國家衛(wèi)生部先后發(fā)布了《關于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指示》《關于預防霍亂的指示》《關于防止流行性腦膜炎的指示》”“又先后頒發(fā)了《關于防疫站暫行辦法》《食堂衛(wèi)生管理暫行辦法》《傳染病管理辦法》《飲用水水質標準》《工業(yè)企業(yè)設計暫行衛(wèi)生標準》《關于防治瘧疾規(guī)劃》”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舉措利于為新中國衛(wèi)生防疫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制度化保證,促進衛(wèi)生防疫的規(guī)范化管理,B項正確;“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此說法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疫病防控需與經濟建設相結合,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民眾普遍意識到公共衛(wèi)生的重要性,且此說法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之短壽使得匈奴一時坐大,匈奴趁秦末動亂之際再次侵占河南地,成為新統一中國的漢朝的一大威脅。故此劉邦欲趁統一江山的戰(zhàn)勝之銳一舉解決匈奴問題,親率三十萬大軍與匈奴交戰(zhàn),但卻由于輕敵導致自己反被匈奴包圍,遺下漢之國恥。無奈之下,劉邦只得采取和親之計,但匈奴并不因此而滿足,反而時常入侵漢邊郡掠奪人民財物。漢初經過秦末大亂之后,名都空城,人口銳減。漢文帝開籍田以勸導天下,景帝時又將田租確立為三十而稅一,故而到漢武帝時經濟繁榮到頂峰,諸侯勢力也遭到打擊,也就放開了手腳去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到元狩四年時,漢發(fā)動漠北之戰(zhàn)取勝之后,國家已無力頒賜厚賞,就連戰(zhàn)士的俸祿也因為財匱而發(fā)不出去,因而在西域實行屯田就理所當然了?!幾詮埥ㄎ摹稘h代屯田研究》材料二新中國確定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為實現政治安邊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之初組建了“勞武結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賡續(xù)了漢唐治理西北邊疆注重實用、認可多元、與時俱進的傳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黨和國家賦予重任,并長期駐守于邊疆、服務于邊疆的特殊準軍事組織,維護國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團的最高利益所在。兵團作為一支生產隊,經過幾代兵團人的不懈奮斗,新疆的現代化農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一大批工礦企業(yè)從無到有,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新疆也是多民族聚集區(qū),兵團重視少數民族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少數民族整體素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兵團就注意培養(yǎng)和使用本地成長起來的少數民族干部。為促進少數民族發(fā)展生產,在農業(yè)資料上實行優(yōu)惠價格,同時積極改善少數民族中小學的辦學條件。自組建時起,兵團就以形勢發(fā)展為依據,以屯墾戍邊為使命,在西北邊疆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幾岳顤|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歷史演進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漢代在西域實行屯田制的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后加強對西北邊疆治理的主要原因,并說明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作用。【答案】(1)背景:北方匈奴的威脅;漢初“無為而治”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國力趨于強盛;漢武帝時期戰(zhàn)爭頻繁,出現財政危機。(2)主要原因:維護新中國統一的需要;國家政策的指導;歷史傳統的影響;開展工業(yè)化建設的需求;人們建設邊疆,振興祖國的熱情高漲。(任答兩點即可)歷史作用:利于推動新疆經濟建設發(fā)展;利于增強各民族團結;利于維護新疆的穩(wěn)定;利于保衛(wèi)邊疆、鞏固祖國統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背景:根據材料“秦之短壽使得匈奴一時坐大,匈奴趁秦末動亂之際再次侵占河南地,成為新統一中國的漢朝的一大威脅?!笨芍狈叫倥耐{;根據材料“漢初經過秦末大亂之后,名都空城,人口銳減。漢文帝開籍田以勸導天下,景帝時又將田租確立為三十而稅一,故而到漢武帝時經濟繁榮到頂峰”可知,漢初“無為而治”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國力趨于強盛;根據材料“到元狩四年時,漢發(fā)動漠北之戰(zhàn)取勝之后,國家已無力頒賜厚賞,就連戰(zhàn)士的俸祿也因為財匱而發(fā)不出去,因而在西域實行屯田就理所當然了?!笨芍?,漢武帝時期戰(zhàn)爭頻繁,出現財政危機。(2)主要原因:根據材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黨和國家賦予重任,并長期駐守于邊疆、服務于邊疆的特殊準軍事組織,維護國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團的最高利益所在?!笨芍?,維護新中國統一的需要;根據材料“新中國確定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為實現政治安邊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笨芍?,國家政策的指導;根據材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賡續(xù)了漢唐治理西北邊疆注重實用、認可多元、與時俱進的傳統?!笨芍瑲v史傳統的影響;根據材料“兵團作為一支生產隊,經過幾代兵團人的不懈奮斗,新疆的現代化農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一大批工礦企業(yè)從無到有,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笨芍_展工業(yè)化建設的需求;根據材料“為促進少數民族發(fā)展生產,在農業(yè)資料上實行優(yōu)惠價格,同時積極改善少數民族中小學的辦學條件。自組建時起,兵團就以形勢發(fā)展為依據,以屯墾戍邊為使命,在西北邊疆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可知,人們建設邊疆,振興祖國的熱情高漲。歷史作用:根據材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黨和國家賦予重任,并長期駐守于邊疆、服務于邊疆的特殊準軍事組織,維護國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團的最高利益所在?!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有利于推動新疆經濟建設發(fā)展,增強各民族團結,對維護新疆的穩(wěn)定,保衛(wèi)邊疆、鞏固祖國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清兩代于景德鎮(zhèn)設立御窯廠,御器的燒造受到皇帝的管控,并始終貫徹執(zhí)行皇帝的意志。雖然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物力,但是這些開支費用都出自國家的專款,使得燒造可以不計成本,而且皇帝還派遣信任的官員赴廠監(jiān)督燒造。明清御窯產品沒有經濟效益,這些瓷器只是為了滿足皇帝的個人愛好與皇家禮儀規(guī)范。燒造技術幾乎達到苛刻的地步,而且精湛的技術大都掌握在個別人手中。乾隆朝瓷器之所以能成為瓷器頂峰,主要原因在于唐英(清代陶瓷藝術家,先后為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燒制瓷器,由他主持燒制的瓷器無不精美)非凡的造詣。而乾隆以后的督陶官,都難以企及唐英的水平,這也是唐英以后御瓷燒造再無大的創(chuàng)新原因之一?!幾岳罱↓垺吨袊糯贍I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模式——以明清景德鎮(zhèn)御窯為中心的考察》材料二英國是近代工廠制的發(fā)源地。18世紀中葉之前,英國處于作坊制、家庭制和手工工廠制并存的前工業(yè)化時代,用于設備、廠房等方面的固定資本僅占很小比例,處于主流的作坊制生產及家庭制生產規(guī)模都不大,一般不超過十人,只有在采礦、冶鐵等行業(yè)的手工工場中,才會出現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的集體勞動。除了集中的手工工場對勞工有一定紀律約束之外,在家庭制及作坊制生產中的勞工,很少受到紀律的約束。由于工廠制的興起,廠房的建設、機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分散在鄉(xiāng)村的勞動力開始向城鎮(zhèn)工廠聚集。以制陶業(yè)為例,在手工作坊時代,陶器制作的所有工序幾乎由一名制陶工來完成,而在近代的制陶工廠中,整個工廠分為若干個車間,每個車間的工人只負責所指定的一道生產工序。以紡織行業(yè)為例,1792~1850年間,該行業(yè)平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3倍,同時幾乎所有的工廠都會出臺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以便對工人實施規(guī)范化的管理?!幾詣⒔鹪础墩摻S制的興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以制瓷業(yè)為代表的官營手工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相比于前工業(yè)化時代,指出英國近代早期工廠制度的主要變化。綜合上述材料,簡要說明中英兩國手工業(yè)發(fā)展的不同給你帶來的啟示?!敬鸢浮浚?)特點:具有專項資金扶持;皇帝特派官員監(jiān)督;服務皇室,產品不流通市場;技術具有封閉性。(任答三點即可)(2)主要變化:資本和勞動力更加集中;勞動分工進一步增強;勞動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任答兩點即可)啟示:工業(yè)發(fā)展要順應時代潮流,合乎國情;科技創(chuàng)新是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工業(yè)產品需要充分考慮市場的變化。(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特點:根據“雖然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物力,但是這些開支費用都出自國家的???,使得燒造可以不計成本,而且皇帝還派遣信任的官員赴廠監(jiān)督燒造”得出具有專項資金扶持;皇帝特派官員監(jiān)督;根據明清御窯產品沒有經濟效益,這些瓷器只是為了滿足皇帝的個人愛好與皇家禮儀規(guī)范‘得出’服務皇室,產品不流通市場;根據“精湛的技術大都掌握在個別人手中”得出技術具有封閉性。(2)主要變化:根據“由于工廠制的興起,廠房的建設、機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分散在鄉(xiāng)村的勞動力開始向城鎮(zhèn)工廠聚集”得出資本和勞動力更加集中;根據“整個工廠分為若干個車間,每個車間的工人只負責所指定的一道生產工序。以紡織行業(yè)為例,1792~1850年間,該行業(yè)平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3倍,同時幾乎所有的工廠都會出臺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以便對工人實施規(guī)范化的管理”得出勞動分工進一步增強;勞動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綜合材料內容和所學可知,中英兩國手工業(yè)發(fā)展的不同帶來的啟示主要是工業(yè)發(fā)展要順應時代潮流,合乎國情;科技創(chuàng)新是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工業(yè)產品需要充分考慮市場的變化。言之有理即可。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回顧我國1950年至今的城市化進程,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即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分期狀況計劃經濟時期城市化起步階段(1950~1957年)1957年城市化率達到15.39%城市化劇烈波動階段(1958~1965年)前期城市化率由1957年的15.4%上升到1960年的19.7%;后來城市化率下降到1965年的17.74%城市化停滯倒退階段(1966~1977年)城市化率從1966年的17.86%下降到1977的17.55%,基本上處于逆城市化狀態(tài)改革開放時期恢復階段(1979~1984年)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9.99%上升到1984年的23.01%小城鎮(zhèn)高速發(fā)展階段(1984~1994年)城市化率由1984年的23.01%提高到1994年的28.62%,10年間提高了5.61個百分點城市迅速發(fā)展階段(1994年以來)城市作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引擎,它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政府更大程度的重視,這時各級地方政府大力推動城市化,各地紛紛建立經濟開發(fā)區(qū)和新城區(qū)——摘編自許迎春《中西城市化發(fā)展的比較研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選取其中一個或多個歷史階段提煉出一個論題,并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達清晰。)【答案】示例:論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城市化進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論述:縱觀新中國城市化發(fā)展的歷程,我國的城市化極大地受到時局和政府政策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人民成為國家真正的主人,國民經濟不斷恢復和發(fā)展,伴隨著農村進行的土地改革,和逐漸展開的工業(yè)化建設,工人農民建設祖國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因此,1950~1957年城市化進程加快;1958年,隨著“大躍進”運動開展,大煉鋼鐵,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使得這一時期城市化進程加快;但伴隨著“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造成的生產力的破壞,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1960年冬,中共中央對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協調農業(yè)、輕工業(yè)、重工業(yè)的關系,適當地對城市化進程進行了調整,因此,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劇烈波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對內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城鄉(xiāng)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增多,同時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恢復,很多知識青年逐步返回城市,因此,1979~1984年是城市化的恢復階段。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極大受到時局的影響和政府政策的影響,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也將不斷地形成市場化的城市發(fā)展機制,共同促進城鄉(xiāng)的繁榮穩(wěn)定。(“示例”僅作為參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解析】示例:論題:據材料“回顧我國1950年至今的城市化進程,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即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并結合所學可擬論題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城市化進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論述:據材料“回顧我國1950年至今的城市化進程,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即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辈⒔Y合所學可知,新中國城市化發(fā)展的歷程,我國的城市化極大地受到時局和政府政策的影響;據材料“城市化起步階段(19501957年)……”并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人民成為國家真正的主人,國民經濟不斷恢復和發(fā)展,伴隨著農村進行的土地改革,和逐漸展開的工業(yè)化建設,工人農民建設祖國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因此,1950~1957年城市化進程加快;據材料“城市化劇烈波動階段(1958~1965年)”并結合所學可知,1958年,隨著“大躍進”運動開展,大煉鋼鐵,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使得這一時期城市化進程加快;但伴隨著“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造成的生產力的破壞,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1960年冬,中共中央對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協調農業(yè)、輕工業(yè)、重工業(yè)的關系,適當地對城市化進程進行了調整,因此,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劇烈波動階段;據材料“恢復階段(1979~1984年)”并結合所學可知,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對內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城鄉(xiāng)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增多,同時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恢復,很多知識青年逐步返回城市,因此,1979~1984年是城市化的恢復階段;據材料“小城鎮(zhèn)高速發(fā)展階段(1984~1994年)……”并結合所學可知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極大受到時局的影響和政府政策的影響,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也將不斷地形成市場化的城市發(fā)展機制,共同促進城鄉(xiāng)的繁榮穩(wěn)定。(“示例”僅作為參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戊戌政變”后,慈善公益機構或被勒令裁撤,或自行消散。20世紀初,清王朝為鞏固其腐朽沒落的統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即“清末新政”。1909年,清政府頒布了《城鎮(zhèn)鄉(xiāng)地方自治章程》,要求各地選擇公正廉明的地方士紳,辦理地方自治事宜?!墩鲁獭分邪ǖ胤酱壬乒媸聵I(yè)的項目有:舉辦中小學堂、勸學堂、閱報社、圖書館等,清潔街道、清除污穢、施醫(yī)藥局、醫(yī)院、戒煙會等,修繕道路、建筑橋梁、疏通溝渠等,設勸工廠、工藝學堂等,救貧、恤、保節(jié)、育嬰、施衣、施粥、義倉積谷、貧民工藝、救生會、救火會、救荒、義棺、義冢等。可見,地方自治事宜多著眼于慈善公益事業(yè),“地方自治以專辦地方公益事宜,輔佐官治”。——摘編自余群《晚清慈善事業(yè)的變遷》材料二追根溯源,西方的慈善事業(yè)肇始于宗教教義的感召,最初是個人或者宗教團體的自發(fā)性民間行為。1601年,英國頒布了世界上第一個規(guī)范民間公益性事業(yè)的法律——《慈善用途法》,也稱《伊麗莎白一世法》。此后,西方近代慈善組織大批建立,體現出西方社會在應對社會結構化變遷的一種舉措。進入現代社會,慈善團體更是蓬勃發(fā)展,走上了組織化、專業(yè)化的道路。進入20世紀下半葉,很多西方政府積極介入社會福利,社會福利政策通過行政手段推行至社會各個層面。同時,很多社會問題并未妥善解決,政府科層體系龐大,從事社會服務的專業(yè)人員缺乏等問題日益凸現。于是,政府嘗試與民間機構合作,共同提供福利服務,并且引入市場觀念、促進競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幾在w環(huán)《西方慈善事業(yè)專業(yè)化的經驗與借鑒》(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末慈善事業(yè)獲得發(fā)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方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特點以及對我們的啟示?!敬鸢浮浚?)原因:清末新政的推動;地方勢力的崛起;民族危機的加??;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2)特點:始于宗教感召的自發(fā)的民間行為;通過立法形式保障;慈善組織團體逐漸專業(yè)化、科學化;政府介入和民間機構相結合;市場化的趨勢明顯。啟示:關注弱勢群體,追求社會公平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積極發(fā)展民間慈善業(yè),促進社會資源的整合;完善慈善法律,規(guī)范慈善行為;培養(yǎng)社會服務的專業(yè)人才?!窘馕觥浚?)原因:根據材料一“20世紀初,清王朝為鞏固其腐朽沒落的統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可推出清末新政的推動;根據材料一“清政府頒布了《城鎮(zhèn)鄉(xiāng)地方自治章程》,要求各地選擇公正廉明的地方士紳,辦理地方自治事宜。”可推出地方勢力的崛起;并結合所學可知,民族危機的加劇;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2)特點:根據材料二“追根溯源,西方的慈善事業(yè)肇始于宗教教義的感召,最初是個人或者宗教團體的自發(fā)性民間行為?!笨赏瞥鍪加谧诮谈姓俚淖园l(fā)的民間行為;根據材料二“1601年,英國頒布了世界上第一個規(guī)范民間公益性事業(yè)的法律——《慈善用途法》,也稱《伊麗莎白一世法》?!笨赏瞥鐾ㄟ^立法形式保障;根據材料二“進入現代社會,慈善團體更是蓬勃發(fā)展,走上了組織化、專業(yè)化的道路?!笨赏瞥龃壬平M織團體逐漸專業(yè)化、科學化;根據材料二“進入20世紀下半葉,很多西方政府積極介入社會福利,社會福利政策通過行政手段推行至社會各個層面。”“政府嘗試與民間機構合作”可推出政府介入和民間機構相結合;根據材料二“于是,政府嘗試與民間機構合作,共同提供福利服務,并且引入市場觀念、促進競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笨赏瞥鍪袌龌内厔菝黠@。啟示:結合所學,可從關注弱勢群體、發(fā)展民間慈善業(yè)、完善相關法律等角度進行分析。結合所學可知,關注弱勢群體,追求社會公平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積極發(fā)展民間慈善業(yè),促進社會資源的整合;完善慈善法律,規(guī)范慈善行為;培養(yǎng)社會服務的專業(yè)人才。湖北省鄂東南三校2022-2023學年高二3月聯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西周時期,周天子賞賜給諸侯的還有奴隸以及其他各族的臣民,如《大盂鼎》銘文中的“錫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錫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以及封魯、封衛(wèi)、封唐時的“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懷姓九宗”。這說明西周分封制()A.加強了諸侯國對周王室的隸屬關系 B.建立起貴族等級特權制度C.促進政治權利分配與血緣關系結合 D.利于推動民族融合的進程【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賞賜給諸侯的還有奴隸以及其他各族的臣民以及封魯、封衛(wèi)、封唐時的‘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懷姓九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受封地區(qū)的居民在種屬的構成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由于大多周族人在受封諸侯國中居于統治地位,促使其他各族居民易受中原地區(qū)華夏族的思想文化和風俗習慣影響,同時其他民族的文化也會影響中原民族,利于推動民族融合的進程,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受封地區(qū)的居民在種屬的構成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而未體現“隸屬關系”問題,排除A項;貴族等級特權制度,在材料描述中沒有提及,排除B項;政治權利分配與血緣關系結合,在材料描述中沒有提及,排除C項。故選D項。2.據統計,從1971年到1975年,英國人文學科的畢業(yè)生雖然只占申請人數的42.5%,但被錄用為文官的卻占56.7%。1977年,畢業(yè)于牛津大學的高級官吏(副次官以上的)在外交部占86%,在行政部占77%,在就業(yè)部占62%,在能源部占60%。當時英國出現的這一現象()A.說明文官制度仍有待完善 B.助長了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C.推動了近代大學教育轉型 D.保證了英國文官群體的素質【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71年到1977年的英國。據題意可知,20識記70年代的英國,人文學科畢業(yè)的畢業(yè)生更容易被錄用為文官,牛津大學的班畢業(yè)生更容易擔任高級官吏。說明英國的文官制度中存在學科和畢業(yè)院校偏向的情況,因此這一制度仍有待完善,A項正確;這一現象說明英國的文官制度存在弊端,有待完善,不能說明助長了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更是和推動近代大學教育轉型無關,排除BC項;這一現象是英國文官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和保證文官群體素質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3.1982年憲法在總綱中提出“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的城鄉(xiāng)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并起到“市場調節(jié)的輔助作用”。同時,“允許外國的企業(yè)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guī)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yè)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這些規(guī)定()A.明確了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方向 B.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C.適應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 D.成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982年憲法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的城鄉(xiāng)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允許外國的企業(yè)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guī)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yè)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家的這些規(guī)定適應了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求,適應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C項正確;“國有企業(yè)”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在這時還未提出,排除B項;材料中未反映成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排除D項。故選C項。4.下表為部分人文主義者關于“國家觀”的一些主張。他們的這些主張()人物觀點但?。ㄒ獯罄娬{只有皇帝才能把分裂的意大利統一起來,并從理論上論述了建立君主政權的必要性蒙臺涅(法國)專制制度是法蘭西民族統一的支柱,是新人文主義文化反對政治上的各自為政、反對交戰(zhàn)的天主教派和胡格諾派的宗教狂熱病的支柱弗蘭西斯·培根(英國)若欲國強大,威權伸張,則一國須把軍事認為舉國唯一的榮譽、學問和職業(yè)胡登(德國)建立以皇帝為首的貴族民主制和統一的民族國家A.核心是反對分裂割據以追求民主政體 B.體現了資產階級固有的妥協性和脆弱性C.促使國家擺脫了天主教會的精神控制 D.為民族國家的形成提供了政體組織形式【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強調只有皇帝才能把分裂的意大利統一起來……專制制度是法蘭西民族統一的支柱……則一國須把軍事認為舉國唯一的榮譽、學問和職業(yè)……建立以皇帝為首的貴族民主制和統一的民族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他們的言論為民族國家的形成提供了政體組織形式,D項正確;“民主政體”材料并未反映,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資產階級固有的妥協性和脆弱性,排除B項;促使國家擺脫了天主教會的精神控制,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5.自洪武九年開始折納上交物品至洪武十七年正式出現折色概念,以折色物品征收田稅一直存續(xù)于整個明代,為保證田稅折色征收與實物米麥價值的一致性,嚴格規(guī)范本色與折色之間的比例關系(如下表)。明代的這一做法()夏稅正色米、麥銀:錢:鈔:米=1兩:1000文:1貫:1石棉苧:米:麥=1匹:6斗:麥7斗麻布:米:麥=1匹:4斗:麥5斗注:云南以金、銀、布、貝、漆、丹砂代折秋糧(洪武十七年)絹折色錢、鈔絹秋稅正色米折色錢、鈔絹A.促使朝廷的財政收入明顯增加 B.加重了百姓的賦稅負擔C.為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 D.確立了白銀的主幣地位【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正色包括“米、麥”等農作物,折色包括“錢、鈔絹”,兩者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這說明百姓可以用錢和手工業(yè)品繳納賦稅,這為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C項正確;朝廷的財政收入明顯增加從材料無法判斷,排除A項;加重百姓負擔從材料無從得出,排除B項;確立了白銀的主幣地位是在明朝中后期,排除D項。故選C項。6.英國福利支出1982年比1972年增長4.6倍;1991年,法國醫(yī)療費用占GNP的比重已經高達10%;德國社會保障開支1985年以后一直占GNP的30%;美國1990年福利開支占GNP的比重也達到30%。當出現經濟不景氣時,這些國家常出現部分民眾主動選擇失業(yè)的現象,導致經濟增長乏力。這說明發(fā)達國家()A.福利政策需要適時地進行調整 B.經濟發(fā)展的程度難以支撐社會福利開支C.存在的社會危機得以基本根除 D.通過社會保障實現了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英國福利支出1982年比1972年增長4.6倍;1991年,法國醫(yī)療費用占GNP的比重已經高達10%;德國社會保障開支1985年以后一直占GNP的30%”“民眾主動選擇失業(yè)”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高福利政策出現一些弊端需要資本主義國家進行適時調整,A項正確;材料并未反映經濟發(fā)展的程度難以支撐社會福利開支,排除B項;“存在的社會危機得以基本根除”此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項;“通過社會保障實現了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此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7.12世紀十字軍東征將甘蔗帶回英格蘭,此后僅作為宮廷烹飪的香料使用。而哥倫布遠航時將甘蔗帶回新大陸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的甘蔗種植園逐漸遍及整個美洲,種植園大量使用非洲奴隸提高了甘蔗產量,18世紀甘蔗成為歐洲普通的消費品。這可用于印證()A.物種交流加速了世界經濟發(fā)展 B.殖民擴張活動擴展了歐洲勢力C.新航路開辟促進了物種的傳播 D.經濟發(fā)展推動了消費品的趨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作為宮廷烹飪的香料使用”“哥倫布遠航時將甘蔗帶回新大陸”“18世紀甘蔗成為歐洲普通的消費品”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新航路開辟促進了物種傳播,C項正確;世界經濟發(fā)展在材料并未反映,排除A項;B項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消費品趨同的說法在材料并未反映,排除D項。故選C項。8.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效優(yōu)化了內部治理結構。2006年9月,國際貿幣基金組織全體成員投票通過了一項改革份額和投票權的決議,主要內容是對中國、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等四個份額低估最嚴重的國家進行特別增資:增加每個成員所擁有的基本投票權。據此可知,當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A.維持了國際匯率的長期穩(wěn)定 B.直接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C.實現了金融領域的公平公正 D.反映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主要內容是對中國、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等四個份額低估最嚴重的國家進行特別增資;增加每個成員所擁有的基本投票權"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政策體現了新發(fā)展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提升,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D項正確;"長期穩(wěn)定"說法有誤,排除A項;"直接促進"說法有誤,排除B項;C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故選D項。9.公元1世紀前后,古羅馬城市設計特別強調街道布局,引進了“主要干道”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為街道的附屬因素,城市廣場采用軸線對稱,多層縱深布局。如羅馬廣場地處城市的中心地帶,通常位于兩條交通干道的交匯處,在空曠的廣場周邊,分布著神廟、法院和市場等重要建筑和場所。古羅馬這一城市布局()A.有效緩解了住房緊張的問題 B.以為宣揚和肯定現存制度服務C.擴大了城市居民公共空間 D.激發(fā)了公眾參與政治的積極性【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羅馬時期(歐洲)。據材料可知,古羅馬城市設計特別強調街道布局,引進了“主要干道”和“次要干道”的概念,而且羅馬廣場地處城市的中心地帶,通常位于兩條交通干道的交匯處,在空曠的廣場周邊,分布著神廟、法院和市場等重要建筑和場所,據此可知,古羅馬在城市布局設計上,凸顯出了神廟、法院和市場等作用,即設計為政治服務,B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街道布局體現政治因素,而非緩解住房緊張和擴大公共空間,排除A項和C項;材料中沒有描述參政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10.下表是1949年和1957年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城市密度及其差距的變化。這體現出()年份城市密度(座/萬平方公里)地區(qū)差距全國東部中部西部東部/中部東部/西部19490.140.510.190.022.6825.5019570.180.540.260.062.089.00A.工業(yè)化水平影響城市的布局 B.城市體系等級序列逐步完善C.國民經濟恢復取得顯著成效 D.工業(yè)內遷縮小了東西部差異【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1949年和1957年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城市密度及其差距的變化”表中信息可知,1957年相比于1949年,我國中、東、西部的城市密度都有所發(fā)展,但是東部的城市密度最高,中部、西部與東部的城市差距也在縮小。結合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后,積極開展工業(yè)化建設,特別是“一五”計劃的開展,促進了中國城市的發(fā)展,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帶城市密度及其差距的變化,無法體現“城市體系等級序列逐步完善”,排除B項;國民經濟恢復的時間是1949年到1952年,材料還包括1957年的歷史,所以“國民經濟恢復取得顯著成效”只能體現材料部分主旨,排除C項;20世紀60年代,三線建設時期出現了工業(yè)內遷,這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11.如表所示為1900~1990年美國100個最大城市人口規(guī)模的變動情況(單位:個、萬人、%)。這一時期美國()1900年1950年1970年1990年個數人數比重個數人數比重個數人數比重個數人數比重700萬以上0001789.218.11789.515.81732.314.1300萬~700萬1343.719.31362.18.21336.76.71348.56.7100萬~300萬2299.216.83589.213.44750.915.06914.517.650萬~100萬3164.59.213918.721.1201298.926.0151011.819630萬~50萬5172.49.718688.715.822831.116.6281107.321.410萬~30萬27440.9247641024.223.452990.619.9491060.920.510萬以下62363.420.4—————————A.城市等級序列以中小城市為主體 B.科技的進步推動了“中間階層”的發(fā)展C.城市化發(fā)展呈現逆城市化的趨勢 D.經濟發(fā)展加劇了不同規(guī)模城市的差距【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00~1990年(美國)。據題干可知,1900~1990年美國10個最大城市中,10萬~100萬人口城市占比在90%左右,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占比在10%以內,說明城市等級序列以中小城市為主體,A項正確;“中間階層”不合邏輯,題干未見美國人的收入、財產信息,排除B項;據“逆城市化”不合題意,與題干中100萬人以上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排除C項;根據材料可知,經濟發(fā)展縮小了不同規(guī)模城市的差距,排除D項。故選A項。12.山東臨清由于地處魯西,京杭大運河從其腹地穿行而過,吸引了四方貨物在此集散,逐漸成為大運河北部地區(qū)的經濟中心,史載“臨清為南北都會,萃四方貨物”。但由于清道光年間漕糧試行海運成功,加之黃河泛濫,臨清商業(yè)逐漸衰落。據此可知,導致臨清商業(yè)地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新興產業(yè)結構的變遷 B.海外貿易新格局的形成C.傳統運河航線的衰落 D.南方經濟實力超過北方【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京杭大運河經過山東臨清,促進了其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到清道光年間海運的發(fā)展和黃河泛濫,導致傳統運河貿易衰落,從而也導致臨清商業(yè)的沒落,C項正確;導致臨清商業(yè)地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傳統運河航線的衰落,ABD項都不符合這一主旨,排除。故選C項。13.19世紀初期,棉花通過傳統動力驅動的水運需要花費36個小時才能從利物浦到達曼徹斯特,若是遇到運河的繁忙期,耗時遠遠超過從美國新奧爾良到達英國利物浦。在工業(yè)資產階級的倡議下,兩地之間的鐵路于1830年正式通車,由于使用史蒂芬森設計的“火箭號”機車作牽引動力,數十倍地提高了運行速度。這表明()A.工業(yè)革命促進了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 B.交通運輸變革影響了民眾的生活方式C.西方國家加快了殖民擴張的步伐 D.對外貿易活躍提高了城市的發(fā)展速度【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19世紀初期”“36個小時”“工業(yè)資產階級”“兩地之間的鐵路”“數十倍地提高了運行速度”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促進了交通運輸事業(yè)的發(fā)展,A項正確;材料只說明火車運力的提高,沒有說明交通運輸改革影響居民的生活方式,排除B項;題中只是說明美國新奧爾良到達英國利物浦的火車運抵速度,沒有涉及殖民擴張問題,排除C項;題中只涉及火車的運力速度提高,并沒有提及外貿易活躍提高了城市的發(fā)展速度,故除D項。故選A項。14.18世紀晚期,英國醫(yī)生琴納發(fā)明牛痘接種法,使天花的發(fā)病率大大降低;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創(chuàng)立的巴氏滅菌法,被廣泛應用到醫(yī)學領域。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fā)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對細菌傳染束手無策的狀態(tài)。這些史實反映了()A.西方近代公共衛(wèi)生體系已建立 B.疫病的防治取代醫(yī)院占據主導地位C.中西醫(yī)的結合有助于醫(yī)學發(fā)展 D.醫(yī)學進步對控制疫病傳播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牛痘接種法……天花的發(fā)病率大大降低”“巴氏滅菌法,被廣泛應用到醫(yī)學領域”“青霉素,改變了人類對細菌束手無策的狀態(tài)”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醫(yī)學進步利于控制疫病的傳播,D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出疫病防治取代醫(yī)院,排除B項;材料并未反映中西醫(yī)的結合與醫(yī)學發(fā)展的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15.在英國,衛(wèi)生服務主要通過國家預算為全體公民提供免費的基本醫(yī)療服務;在德國,公共衛(wèi)生機構負責公共衛(wèi)生、傳染病預防和管理,門診醫(yī)療主要由家庭醫(yī)生負責提供;在美國,醫(yī)療服務以私有制為主,公立醫(yī)院僅占醫(yī)院總數的27%左右。這體現了歐美國家()A.基本醫(yī)療服務體系日益地完善 B.重視強化全民衛(wèi)生意識C.衛(wèi)生服務的提供具有不同特色 D.公民的健康狀況得到改善【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衛(wèi)生服務方面,英國主要以國家為主、德國公私結合、美國以私立醫(yī)院為主,這體現了歐美國家衛(wèi)生服務提供具有不同特色,C項正確;題干不能體現基本醫(yī)療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排除A項;題干為體現全民的衛(wèi)生意識,排除B項;題干中并未包含公民健康狀況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16.新中國成立初期,衛(wèi)生部先后發(fā)布了《關于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指示》《關于預防霍亂的指示》《關于防止流行性腦膜炎的指示》。“一五”時期,衛(wèi)生部又先后頒發(fā)了《關于防疫站暫行辦法》《食堂衛(wèi)生管理暫行辦法》《傳染病管理辦法》《飲用水水質標準》《工業(yè)企業(yè)設計暫行衛(wèi)生標準》《關于防治瘧疾規(guī)劃》。這些舉措()A.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 B.利于推動衛(wèi)生防疫事業(yè)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C.表明疫病防控需與經濟建設相結合 D.體現出民眾普遍意識到公共衛(wèi)生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國家衛(wèi)生部先后發(fā)布了《關于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指示》《關于預防霍亂的指示》《關于防止流行性腦膜炎的指示》”“又先后頒發(fā)了《關于防疫站暫行辦法》《食堂衛(wèi)生管理暫行辦法》《傳染病管理辦法》《飲用水水質標準》《工業(yè)企業(yè)設計暫行衛(wèi)生標準》《關于防治瘧疾規(guī)劃》”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舉措利于為新中國衛(wèi)生防疫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制度化保證,促進衛(wèi)生防疫的規(guī)范化管理,B項正確;“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此說法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疫病防控需與經濟建設相結合,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民眾普遍意識到公共衛(wèi)生的重要性,且此說法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之短壽使得匈奴一時坐大,匈奴趁秦末動亂之際再次侵占河南地,成為新統一中國的漢朝的一大威脅。故此劉邦欲趁統一江山的戰(zhàn)勝之銳一舉解決匈奴問題,親率三十萬大軍與匈奴交戰(zhàn),但卻由于輕敵導致自己反被匈奴包圍,遺下漢之國恥。無奈之下,劉邦只得采取和親之計,但匈奴并不因此而滿足,反而時常入侵漢邊郡掠奪人民財物。漢初經過秦末大亂之后,名都空城,人口銳減。漢文帝開籍田以勸導天下,景帝時又將田租確立為三十而稅一,故而到漢武帝時經濟繁榮到頂峰,諸侯勢力也遭到打擊,也就放開了手腳去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到元狩四年時,漢發(fā)動漠北之戰(zhàn)取勝之后,國家已無力頒賜厚賞,就連戰(zhàn)士的俸祿也因為財匱而發(fā)不出去,因而在西域實行屯田就理所當然了?!幾詮埥ㄎ摹稘h代屯田研究》材料二新中國確定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為實現政治安邊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之初組建了“勞武結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賡續(xù)了漢唐治理西北邊疆注重實用、認可多元、與時俱進的傳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黨和國家賦予重任,并長期駐守于邊疆、服務于邊疆的特殊準軍事組織,維護國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團的最高利益所在。兵團作為一支生產隊,經過幾代兵團人的不懈奮斗,新疆的現代化農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一大批工礦企業(yè)從無到有,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新疆也是多民族聚集區(qū),兵團重視少數民族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少數民族整體素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兵團就注意培養(yǎng)和使用本地成長起來的少數民族干部。為促進少數民族發(fā)展生產,在農業(yè)資料上實行優(yōu)惠價格,同時積極改善少數民族中小學的辦學條件。自組建時起,兵團就以形勢發(fā)展為依據,以屯墾戍邊為使命,在西北邊疆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幾岳顤|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歷史演進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漢代在西域實行屯田制的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后加強對西北邊疆治理的主要原因,并說明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作用。【答案】(1)背景:北方匈奴的威脅;漢初“無為而治”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國力趨于強盛;漢武帝時期戰(zhàn)爭頻繁,出現財政危機。(2)主要原因:維護新中國統一的需要;國家政策的指導;歷史傳統的影響;開展工業(yè)化建設的需求;人們建設邊疆,振興祖國的熱情高漲。(任答兩點即可)歷史作用:利于推動新疆經濟建設發(fā)展;利于增強各民族團結;利于維護新疆的穩(wěn)定;利于保衛(wèi)邊疆、鞏固祖國統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背景:根據材料“秦之短壽使得匈奴一時坐大,匈奴趁秦末動亂之際再次侵占河南地,成為新統一中國的漢朝的一大威脅。”可知,北方匈奴的威脅;根據材料“漢初經過秦末大亂之后,名都空城,人口銳減。漢文帝開籍田以勸導天下,景帝時又將田租確立為三十而稅一,故而到漢武帝時經濟繁榮到頂峰”可知,漢初“無為而治”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國力趨于強盛;根據材料“到元狩四年時,漢發(fā)動漠北之戰(zhàn)取勝之后,國家已無力頒賜厚賞,就連戰(zhàn)士的俸祿也因為財匱而發(fā)不出去,因而在西域實行屯田就理所當然了?!笨芍?,漢武帝時期戰(zhàn)爭頻繁,出現財政危機。(2)主要原因:根據材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黨和國家賦予重任,并長期駐守于邊疆、服務于邊疆的特殊準軍事組織,維護國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團的最高利益所在?!笨芍?,維護新中國統一的需要;根據材料“新中國確定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為實現政治安邊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笨芍?,國家政策的指導;根據材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賡續(xù)了漢唐治理西北邊疆注重實用、認可多元、與時俱進的傳統。”可知,歷史傳統的影響;根據材料“兵團作為一支生產隊,經過幾代兵團人的不懈奮斗,新疆的現代化農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一大批工礦企業(yè)從無到有,逐漸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笨芍?,開展工業(yè)化建設的需求;根據材料“為促進少數民族發(fā)展生產,在農業(yè)資料上實行優(yōu)惠價格,同時積極改善少數民族中小學的辦學條件。自組建時起,兵團就以形勢發(fā)展為依據,以屯墾戍邊為使命,在西北邊疆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可知,人們建設邊疆,振興祖國的熱情高漲。歷史作用:根據材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黨和國家賦予重任,并長期駐守于邊疆、服務于邊疆的特殊準軍事組織,維護國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團的最高利益所在?!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有利于推動新疆經濟建設發(fā)展,增強各民族團結,對維護新疆的穩(wěn)定,保衛(wèi)邊疆、鞏固祖國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清兩代于景德鎮(zhèn)設立御窯廠,御器的燒造受到皇帝的管控,并始終貫徹執(zhí)行皇帝的意志。雖然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物力,但是這些開支費用都出自國家的專款,使得燒造可以不計成本,而且皇帝還派遣信任的官員赴廠監(jiān)督燒造。明清御窯產品沒有經濟效益,這些瓷器只是為了滿足皇帝的個人愛好與皇家禮儀規(guī)范。燒造技術幾乎達到苛刻的地步,而且精湛的技術大都掌握在個別人手中。乾隆朝瓷器之所以能成為瓷器頂峰,主要原因在于唐英(清代陶瓷藝術家,先后為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燒制瓷器,由他主持燒制的瓷器無不精美)非凡的造詣。而乾隆以后的督陶官,都難以企及唐英的水平,這也是唐英以后御瓷燒造再無大的創(chuàng)新原因之一。——摘編自李健龍《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模式——以明清景德鎮(zhèn)御窯為中心的考察》材料二英國是近代工廠制的發(fā)源地。18世紀中葉之前,英國處于作坊制、家庭制和手工工廠制并存的前工業(yè)化時代,用于設備、廠房等方面的固定資本僅占很小比例,處于主流的作坊制生產及家庭制生產規(guī)模都不大,一般不超過十人,只有在采礦、冶鐵等行業(yè)的手工工場中,才會出現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的集體勞動。除了集中的手工工場對勞工有一定紀律約束之外,在家庭制及作坊制生產中的勞工,很少受到紀律的約束。由于工廠制的興起,廠房的建設、機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分散在鄉(xiāng)村的勞動力開始向城鎮(zhèn)工廠聚集。以制陶業(yè)為例,在手工作坊時代,陶器制作的所有工序幾乎由一名制陶工來完成,而在近代的制陶工廠中,整個工廠分為若干個車間,每個車間的工人只負責所指定的一道生產工序。以紡織行業(yè)為例,1792~1850年間,該行業(yè)平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3倍,同時幾乎所有的工廠都會出臺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以便對工人實施規(guī)范化的管理?!幾詣⒔鹪础墩摻S制的興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以制瓷業(yè)為代表的官營手工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相比于前工業(yè)化時代,指出英國近代早期工廠制度的主要變化。綜合上述材料,簡要說明中英兩國手工業(yè)發(fā)展的不同給你帶來的啟示?!敬鸢浮浚?)特點:具有專項資金扶持;皇帝特派官員監(jiān)督;服務皇室,產品不流通市場;技術具有封閉性。(任答三點即可)(2)主要變化:資本和勞動力更加集中;勞動分工進一步增強;勞動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任答兩點即可)啟示:工業(yè)發(fā)展要順應時代潮流,合乎國情;科技創(chuàng)新是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工業(yè)產品需要充分考慮市場的變化。(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特點:根據“雖然生產需要耗費大量物力,但是這些開支費用都出自國家的???,使得燒造可以不計成本,而且皇帝還派遣信任的官員赴廠監(jiān)督燒造”得出具有專項資金扶持;皇帝特派官員監(jiān)督;根據明清御窯產品沒有經濟效益,這些瓷器只是為了滿足皇帝的個人愛好與皇家禮儀規(guī)范‘得出’服務皇室,產品不流通市場;根據“精湛的技術大都掌握在個別人手中”得出技術具有封閉性。(2)主要變化:根據“由于工廠制的興起,廠房的建設、機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分散在鄉(xiāng)村的勞動力開始向城鎮(zhèn)工廠聚集”得出資本和勞動力更加集中;根據“整個工廠分為若干個車間,每個車間的工人只負責所指定的一道生產工序。以紡織行業(yè)為例,1792~1850年間,該行業(yè)平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3倍,同時幾乎所有的工廠都會出臺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以便對工人實施規(guī)范化的管理”得出勞動分工進一步增強;勞動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綜合材料內容和所學可知,中英兩國手工業(yè)發(fā)展的不同帶來的啟示主要是工業(yè)發(fā)展要順應時代潮流,合乎國情;科技創(chuàng)新是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工業(yè)產品需要充分考慮市場的變化。言之有理即可。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回顧我國1950年至今的城市化進程,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即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分期狀況計劃經濟時期城市化起步階段(1950~1957年)1957年城市化率達到15.39%城市化劇烈波動階段(1958~1965年)前期城市化率由1957年的15.4%上升到1960年的19.7%;后來城市化率下降到1965年的17.74%城市化停滯倒退階段(1966~1977年)城市化率從1966年的17.86%下降到1977的17.55%,基本上處于逆城市化狀態(tài)改革開放時期恢復階段(1979~1984年)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9.99%上升到1984年的23.01%小城鎮(zhèn)高速發(fā)展階段(1984~1994年)城市化率由1984年的23.01%提高到1994年的28.62%,10年間提高了5.61個百分點城市迅速發(fā)展階段(1994年以來)城市作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引擎,它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政府更大程度的重視,這時各級地方政府大力推動城市化,各地紛紛建立經濟開發(fā)區(qū)和新城區(qū)——摘編自許迎春《中西城市化發(fā)展的比較研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選取其中一個或多個歷史階段提煉出一個論題,并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達清晰。)【答案】示例:論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城市化進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論述:縱觀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