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濰坊第七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抽測卷(解析)_第1頁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第七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抽測卷(解析)_第2頁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第七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抽測卷(解析)_第3頁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第七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抽測卷(解析)_第4頁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第七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抽測卷(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山東省濰坊市濰坊第七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語文抽測卷(解析)山東濰坊第七中學2022-2023學年下學期高二年級語文抽測(1)·解答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關于“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課本”的議論已經持續(xù)多年,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更是不少。魯迅確實是語文教材入選率最高的,但如果說魯迅作品對學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學上有難度,就應該退出教材,則有些無理取鬧。語文教學難道不是為了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鑒賞能力嗎?所謂難以理解,一是語言,二在思想。魯迅所處的年代白話文運動方興未艾,一些語言表述方式確實與當下有一定的差異。應該看到,入選語文教材的課文中,胡適《我的母親》、郁達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背影》,普遍存在一些讀起來“不通順”的地方,然而都不至于給理解帶來太大阻礙。何況早期白話文與文言文一樣,都是漢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經歷過的狀態(tài),學生從教材有限的文本中多一些了解并非壞事。

至于是否過時,在筆者看來,魯迅作品中蘊含的憂患、批判、抗爭精神沒有過時。誠然,想要讀懂魯迅,先要對其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感情有整體的把握,但這難道不是學習任何課文都要做的準備工作嗎?課本里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有“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講《荷塘月色》繞不開朱自清為什么“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學《我愛這土地》也要知道艾青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否則,沒有聽過教師講解、沒有揣摩種種隱喻、沒有意識到閱讀這類“難讀”文章的重要性的學生,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神話》?又怎么去分析《變形記》?

語文學習學的豈止是文學,何況魯迅的作品從不缺乏文學性:切切察察的長媽媽、細腳伶仃的豆腐西施、手握虎頭鞋的祥林嫂、月光下手持鋼叉的小英雄閏土與偷瓜的猹、咸亨酒店柜臺上沒來得及落下的四個茴字……

今天我們爭論要不要在語文教材中保留魯迅的作品時,不如多思考一下,魯迅寫這些文章是什么用意。當我們記住了“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樣有個性的開頭時,不如多讀兩句,看到下面的“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眨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fā)白”,想一想魯迅先生要祭奠的“蒼翠精致的英雄們”是誰,又為什么要去紀念。

材料二:

《魯迅還在》,這是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閻晶明為自己新書所起的題目。兩年前,閻晶明去俄羅斯訪問,作為俄國文學的熱愛者,他希望能參觀普希金的故居。但他即使在租了講解用的耳機后,最終也沒能進入普希金故居。俄羅斯觀眾排起的長龍令他愿望落空。日程緊張,他不可能一直排隊等著。閻晶明因此感慨。原來俄羅斯人是這樣熱愛自己民族的偉大詩人。在得知普希金故居的參觀景象幾乎每天如此時,他更加心生感慨,魯迅什么時候能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有這樣一種地位,有這樣一種影響。作為長期從事魯迅研究的專業(yè)人士,閻晶明特別強調,向社會傳播魯迅是我們的文化責任?!度嗣袢請蟆酚浾邚堎R采訪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閻晶明,以下是訪談節(jié)選。

記者:你說魯迅還在,但魯迅所面對的那個社會和時代已經過去了。魯迅對今天的意義是什么?

閻晶明:馬克思在評價古希臘神話時使用過的“永恒魅力”一詞,實際上適用于古今中外一切可稱經典的偉大文學作品。魯迅當然是直面他所生活的時代和社會現(xiàn)實的作家,但我們要知道。他的作品是文學作品,他在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過程中.既把目光投注到形成現(xiàn)實的漫長的歷史,也把希望寄托于并不遙遠的將來。這就使他的作品不但對今天而且對未來都會發(fā)生影響。魯迅的立人思想同樣具有深厚的內涵、民族精神與品格的塑造是需要長期努力的宏愿。除了魯迅文章的“立意”具有恒久性。魯迅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既是起點又是高峰的經典作家。其作品的藝術魅力在今天仍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讀者。魯迅的創(chuàng)作對當代文學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同時,作為一位在自己生活的年代已經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魯迅的意義和作為經典作家的價值,是世界性的。

記者:近年來無論教科書增加還是減少魯迅的作品,都會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這是為什么?

閻晶明:我自己曾寫文章指出,魯迅作品在語文教材中的存在本身不應該是討論的問題,存在多少甚至也不應該像人們爭論得那么敏感,應該討論的是把魯迅的哪些文章增加到哪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中。《魯迅全集》是個龐大體系,選擇其中的精要,其既能代表魯迅的創(chuàng)作高度,又能體現(xiàn)魯迅創(chuàng)作風格。而且讓學生在閱讀上更易接受,是應該具備的入選原則。比如雜文《夏三蟲》《小雜感》《夜頌》等,從思想智慧,到文章趣味,再到語言之美,都應當是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作品。時代總是向前,語文教學自然也在改革中前行,可供選擇的內容非常多,魯迅作品在量變上的時多時少,并不具有那么值得爭議的地方。其實,應當討論的是把什么樣的魯迅作品切合地送到學生面前。

(摘編自《向社會傳播魯迅是我們的文化責任——訪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閻晶明》)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主張刪減魯迅作品的理由總結起來有三,即占比過大、難度較高、內容與時代脫軌。

B.早期白話文是漢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經歷,學生在學習教材時會從中多一些了解。

C.我們的文化責任,就是要魯迅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與普希金在其民族中的地位一樣。

D.閱讀魯迅作品,感受他的思想情感,進而更多地理解其精神,這是最值得討論的問題。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魯迅作品中蘊含的憂患、批判、抗爭精神與其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感情,都需要我們去把握學習。

B.語文學習的不僅僅是文學,還有深厚內涵的思想,如魯迅的立人思想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品格。

C.魯迅的意義和價值是恒久性的,是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在他生活的時代,更在當今和未來。

D.在時代浪潮中,我們關注的不是魯迅作品量的多少,而是需要以什么方式切合地讓孩子接受。

3.下列各項研習活動,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傳統(tǒng)媒介研究:魯迅主編的《莽原》《語絲》《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刊物。

B.跨文化專題研討會:魯迅《域外小說集》《出了象牙之塔》《一個青年的夢》等譯著。

C.語言文學理論研究會:魯迅撰寫的《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等論文。

D.學術論著研討: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小說備校》等專著。

4.材料一是如何展開論證的?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4分)

5.《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今天我們閱讀它有何意義?請用材料二的觀點加以分析。(6分)

C2.D3.D

首先提出問題,然后針對對方觀點,逐一批駁。先批駁魯迅作品“不易理解、在教學上有難度,就應該退出教材”是無理取鬧,接著用同時期的選文作事實反駁;然后就“是否過時”用事例論據(jù)和強而有力的反問,給予反駁;最后闡明自己的觀點,即重在看魯迅作品的“用意”。

5.《阿Q正傳》作為魯迅代表作具有“永恒魅力”。它的思想性在于暴露了舊中國國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敗的根源和普遍的人性弱點;它的藝術性在于塑造了阿Q這一典型人物,在人物形象、敘述語言以及幽默、夸張、諷刺的藝術手法上,體現(xiàn)了其藝術的獨特性。阿Q成為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典型形象,也是世界文化長廊中的典型人物。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材料內容的能力。

C.“我們的文化責任,就是要魯迅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與普希金在其民族中的地位一樣”錯誤,根據(jù)原文“閻晶明特別強調,向社會傳播魯迅是我們的文化責任”可見,向社會傳播魯迅是我們的文化責任。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比對并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D.“需要以什么方式”錯,根據(jù)原文“應該討論的是把魯迅的哪些文章增加到哪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應當討論的是把什么樣的魯迅作品切合地送到學生面前”可知,他沒有強調方式,而是強調內容。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與論證關系的能力。

A.魯迅主編的雜志刊物,不符合“魯迅還在”的主題,因其早已不再刊發(fā),無法論證魯迅精神仍流傳。

B.譯著是魯迅翻譯的作品,不是魯迅自己的作品,故而不符合主題。

C.這些論文屬于較為深入的語言文學理論研究,不太適合向社會傳播。

D.針對“魯迅還在”的主題,就記者提出的兩個問題,本項更適合。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先說“關于‘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課本’的議論已經持續(xù)多年,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更是不少”,提出議題;隨后用“如果說魯迅作品對學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學上有難度,就應該退出教材,則有些無理取鬧”來豎靶破論,列舉“入選語文教材的課文中,胡適《我的母親》、郁達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背影》,普遍存在一些讀起來‘不通順’的地方,然而都不至于給理解帶來太大阻礙”來反駁所謂“不易理解,在教學上有難度”的論點;

接著針對“至于是否過時”進行批駁:“在筆者看來,魯迅作品中蘊含的憂患、批判、抗爭精神沒有過時”。并以課文中其他需要了解時代背景的事例來論證;而“想要讀懂魯迅,先要對其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感情有整體的把握,但這難道不是學習任何課文都要做的準備工作嗎”“沒有聽過教師講解、沒有揣摩種種隱喻、沒有意識到閱讀這類‘難讀’文章的重要性的學生,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神話》?又怎么去分析《變形記》”則連續(xù)用反問進行反駁。

最后提出自己的觀點:“今天我們爭論要不要在語文教材中保留魯迅的作品時,不如多思考一下,魯迅寫這些文章是什么用意”。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材料,探究文本問題,提出個人見解的能力。

根據(jù)“馬克思在評價古希臘神話時使用過的‘永恒魅力’一詞,實際上適用于古今中外一切可稱經典的偉大文學作品”,魯迅的《阿Q正傳》也正是這樣一部擁有“永恒魅力”的經典偉大文學作品。阿Q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正是因為他身上帶著的舊中國國民的“劣根性”,無往而不利的精神勝利法、畫押時悔恨自己畫得不圓、麻木到聽到聲音才知道自己被打了一棍……這樣的形象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帶著人直面內心深處的軟弱與黑暗,從而明白當時國民衰敗的根源。

“魯迅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既是起點又是高峰的經典作家。其作品的藝術魅力在今天仍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讀者。魯迅的創(chuàng)作對當代文學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可見,他藝術魅力至今仍令人著迷,魯迅先生在塑造他的形象時采用了多種手法,通過幽默夸張的語言,留下了無數(shù)經典言論“你也配姓趙?”“我祖上也曾闊過咧!”“兒子打了爸爸”等,讓人在會心一笑中,又能意識到其中的悲哀,令人笑中有淚。

阿Q可以說已經成為麻木愚昧國民的一個典型形象,必將“永恒”流傳。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種在誣蔑里的決心

唐弢

路邊的小草悄悄地發(fā)了芽,隨著時序,又悄悄地枯去了,這不過是跟著自然的法則在榮枯,說起來,毫不足奇。然而,即使是這樣平庸的生息,這樣不被注意的一根小草吧,對于受過它的蔭覆的蟲蟻,這變故卻是一種悲哀——深切而不易于退去的悲哀。

我的對于死去的父親,那哀念,也正如蟲蟻之于小草,雖不足取,但于自己是深切的。他活得平庸,也死得平庸,泥土一蓋上身,人們就把他從記憶里攆出,忘掉了,只有我還時時想起,又因這想起而苦惱,而悲哀而至于無法擺脫。

用來抵抗這無法擺脫的,我就只有寫一點,寫出那最使我懷念的一點來——我們有一種古老的意思,以為搦鋤頭柄人家的子弟,不需要多讀書,因為那命運注定是種田坯。受了世俗觀念播弄的父親,只在私塾里念了兩年書,所讀的是什么呢?我不清楚,從他后來的談話揣測起來,大概是《百家姓》和《幼學瓊林》吧,但也說不定,說得定的,是他的對于失學的懊恨。他做的事太多,識的字太少了。每次當我看見他提起筆,顫巍巍地在紙上簽名的時候,那臉色,總是非常黯淡,我明白:他的心是痛苦的。

這痛苦使他有了最大的決心。

我們村里雖然沒有巨富之家,但小康是有的,高墻頭,小老婆,鴉片煙槍,一件不少,只是找不出一個中學生。有錢人家的子弟,小學畢了業(yè),就被送到錢莊里,南貨店里,當學徒去了。貧窮的呢,留在鄉(xiāng)下,是種田坯。

我也是種田坯之一。從我應該念書的時候起,家道更不如前了,按例,連進學校的福份也沒有。但是父親的決心,終于打破了那習慣,我不但進了學校,和富家子弟坐在一起,而且一年一年念下去,好像在和他們比賽似的。

對于紳士們,這也真是一個極大的侮辱吧,因此招來了普遍的不滿。而填補這不滿的,是冷嘲和誣蔑,有一回,一個紳士甚至得意地說:

“連糞缸基地也賣把我了,還給讀書,死不覺悟!”

在鄉(xiāng)下,窮到賣田賣屋,一定會被看成沒有出息,但還不足為奇,只有糞缸基地是不能賣的,一賣,這就把子孫的根基也賣掉了,據(jù)說后代就不會“發(fā)”。那位紳士的舌頭,是尖成兩叉的,他誣蔑了我的父親,也斷定了我的前途。說得那么肯定,不久,就紛紛傳開去,連祖母和母親也懷疑起來。以侮辱還侮辱,對于紳士們,父親是決不寬容的,也不因謠言而灰心。我仍舊讀著書。

然而窮人而要讀書,畢竟還是一件大罪案。可恨我又沒有使自己變成小孩的法術,竟一年一年長大起來,長大而猶讀書,好像臉上給刺了字,更加見不得人了。

有一次,父親帶我到一個本家去拜年,這本家和父親很相得,對于我的讀書問題,從來沒有當面反對過,自然,腹非一定是早已腹非了的,也許因為腹非得太久的緣故吧,這一回,終于忍不住了,他明明是知道我的年紀的,一見面就問道:

“長得多高大呀!像成人呢,幾歲了?”

我一看來勢不妙,低下頭,一聲不響。父親回答道:“十四歲了!”

“真快!真快!我家阿強是十六歲成家的。你的……嗨嗨!還在念書。”

“唔!”父親含糊地答了一聲。

“你到底預備給他干什么呢?這樣下去,人家會笑話的!”這真是單刀直入。他說完了,拼命吸著水煙,仿佛水煙筒里出了妖孽似的。

“我看,還是找一著生意吧,三年學滿,也可以有三五元錢一月,飯總可以吃人家的嘍,還不要出學費。嗨!你真傻!現(xiàn)在是民國了呀,難道還想他讀書趕考嗎?況且,你家是世代種田的!嗨嗨!”

這“嗨嗨”頗有效力,父親知道我不能再耽在鄉(xiāng)下了,距高小畢業(yè)還差半年,就摒擋些錢,讓我轉學到上海去,從此離開了故鄉(xiāng),離開了冷嘲和誣蔑,但我的父親所受的,一定比先前更多,更厲害。

在上海過了一年,到得一九二八年春天,我就決定不再念書了。每天躲在家里,算算開學的日子近起來,我的心越是悲苦,但一點也沒有法子想。開學了,一天,兩天,三天,我完全絕望了。學校寫信來問我為什么不再去讀書,因為不愿意說出原因,就推說身體不好,不能再用功。

幾天以后,得到上海方面一個遠房親戚的通知,說是有個工作可以為我介紹,連忙出來,不料機會已經錯過,那位親戚對父親說:

“還是讓他繼續(xù)讀書吧,我可以供給膳宿的?!?/p>

父親立刻答應了,一面就計劃怎樣來酬謝他。我又進了那個學校,無條件的取消了不能用功的前言。

為了要籌措這幾年學費,父親賣去了僅有的幾畝田,欠了不少債,受盡紳士們的非難輕蔑。等到我自己私下找到職業(yè),堅決表示不再讀書的時候,他已經因為經濟的逼迫,神經失常。三年后,帶著誣蔑和冷嘲,默默地死去了。

我先后讀了十年書,仿佛犯了彌天大罪,辱沒了祖宗似的,使紳士們不平了小半世。奴隸的命運竟是這樣不容易擺脫的!我看見了周圍的壓迫、侮辱、剝削,看見了冷嘲和誣蔑,但是,也看見了種在這誣蔑里的決心,我是受著這決心的蔭庇長大起來的。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父親“活得平庸,也死得平庸”,這里的“平庸”不含貶義,只是平常的意思。其實父親是一個老實、悲苦、執(zhí)著的農民,他的遭遇令人為之心酸。

B.父親小時受到“世俗觀念播弄”,只念了兩年書就失學了,后來回想起來及其痛苦、悔恨。這是他日后下定決心、堅決要讓兒子讀書的重要原因。

C.文章使用不少方言土語,如“搦鋤頭柄”“連糞缸基地也賣把我了”,這對多數(shù)讀者來說,增加了閱讀障礙,因此文學作品應盡量少用方言土語。

D.文章敘事懷人,直抒胸臆,感人至深,因為寫作本文是有感而發(fā),是“情動與中而形于言”。這也提示讀者,作文不可為文造情,無病呻吟。

7.關于文中“父親帶我到一個本家去拜年”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家和父親彼此投合,不好當面反對“我”讀書,然而心里對此是十分不以為然的。

B.本家說“我家阿強是十六歲成家的”,意在暗示“我”年紀已不小,應該獨立謀生了。

C.本家拼命吸水煙,“仿佛水煙筒里出了妖孽似的”,通過比喻生動表現(xiàn)了其心理狀態(tài)。

D.本家眼界狹小,認為民國時期既然不能夠“讀書趕考”,因此也就沒有必要繼續(xù)讀書。

8.酷愛古典詩詞,文章第一段即頗具詩性特征。試簡要分析其藝術手法及表述效果。(4分)

9.文章以“種在污蔑里的決心”為題,有哪些作用?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C7.C

8.①藝術手法:比興。文章先言小草與其蔭覆下的蟲蟻,以引出去世父親與“我”的故事。二者關系相似,可謂“興中含比”。

②表述效果:比興手法的運用,既生動貼切地暗示了可憐的父親與“我”的關系,也使情感抒發(fā)得更為含蓄深沉。

9.①刻畫形象。父親受盡冷嘲與誣蔑,卻決不動搖,要“我”讀書。以此為題,將命運悲苦、愛子情深的父親的形象刻畫得更為鮮明動人。

②抒發(fā)情感。題目以飽蘸血和淚的筆觸,表述了對父親的感激、懷念之情,對舊社會的憤懣、控訴之情。

③設置懸念?!皼Q心”而能“種”,出人意料,讓讀者急欲讀下去,一探究竟。

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C.“增加了閱讀障礙……”錯誤。文章中雖有不少方言土語,但比較容易理解;方言土語具有獨特魅力,對塑造人物形象,凸顯地域特色有較大作用,只要不過于偏僻或者濫用,是可以適量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的。故選C。

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重要情節(jié)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C.“通過比喻生動表現(xiàn)了其心理狀態(tài)”錯誤?!胺路鹚疅熀喞锍隽搜跛频摹敝皇恰拔摇睂δ俏槐炯移疵疅煏r心理狀態(tài)的一種想象,不能一看見有“仿佛”“似的”等喻詞就認為是比喻。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藝術手法及表述效果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采用頗具詩性的比興手法。“這樣不被注意的一根小草吧,對于受過它的蔭覆的蟲蟻,這變故卻是一種悲哀”,文章先說小草與其蔭覆下的蟲蟻的關系,小草雖然毫不足奇,但對于蟲蟻來說,它的枯去卻是悲哀的;從而引出父親與“我”的故事,父親與小草一般平庸,但之于我來說“死去的父親,那哀念,也正如蟲蟻之于小草,雖不足取,但于自己是深切的”,二者關系相似,可謂“興中含比”。

比興手法的使用,形象生動的暗示可憐的父親與“我”的關系,也使情感抒發(fā)得更為含蓄深沉。

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標題含義以及作用的能力。

理解標題“種在污蔑里的決心”的作用,可以從一下幾個角度考慮:

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結合“而填補這不滿的,是冷嘲和誣蔑,有一回,一個紳士甚至得意地說:‘連糞缸基地也賣把我了,還給讀書,死不覺悟!’”“以侮辱還侮辱,對于紳士們,父親是決不寬容的,也不因謠言而灰心。我仍舊讀著書”等處可知,因為要供我讀書,父親受盡了冷嘲熱諷,甚至是誣蔑,卻決不動搖,要“我”讀書。以“種在污蔑里的決心”為題,命運悲苦、愛子情深的父親的形象刻畫得更為鮮明動人。

從情感的表述方面,父親因為供我讀書而飽受的非議與污蔑,給我的內心也帶來了極大的觸動,對父親充滿了感激、懷念之情:“但我的父親所受的,一定比先前更多,更厲害”“他活得平庸,也死得平庸,泥土一蓋上身,人們就把他從記憶里攆出,忘掉了,只有我還時時想起,又因這想起而苦惱,而悲哀而至于無法擺脫”,同時也對那個時代充滿了控訴“我先后讀了十年書,仿佛犯了彌天大罪,辱沒了祖宗似的,使紳士們不平了小半世。奴隸的命運竟是這樣不容易擺脫的!”“我看見了周圍的壓迫、侮辱、剝削,看見了冷嘲和誣蔑,但是,也看見了種在這誣蔑里的決心,我是受著這決心的蔭庇長大起來的”,以“種在污蔑里的決心”為題,飽蘸的血和淚。

從表述的效果來看,以“種在污蔑里的決心”為題,設置懸念。“決心”而能“種”,出人意料;“污蔑里的決心”,令人與欲一探究竟,激起閱讀興趣。

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尹子奇久圍睢陽,城中食盡,議棄城東走,張巡、許遠謀,以為:“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且我眾饑羸,走必不達。古者戰(zhàn)國諸侯,尚相救恤,況密邇群帥乎!不如堅守以待之?!辈杓埣缺M,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余才四百人。癸丑,賊登城,將士病,不能戰(zhàn)。巡西向再拜曰:“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陛下,死當為厲鬼以殺賊!”城遂陷,巡、遠俱被執(zhí)。尹子奇問巡曰:“聞君每戰(zhàn)眥裂齒碎,何也?”巡曰:“吾志吞逆賊,但力不能耳?!弊悠嬉缘毒衿淇谝曋?,所余才三四。子奇義其所為,欲活之。其徒曰:“彼守節(jié)者也,終不為吾用。且得士心,存之將為后患?!蹦瞬⒛响V云、雷萬春等三十六人皆斬之。巡且死,顏色不亂,揚揚如常。生致許遠于洛陽。巡初守睢陽時,卒僅萬人,城中居人亦且數(shù)萬,巡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前后大小戰(zhàn)凡四百余,殺賊卒十二萬人。巡行兵不依古法,教戰(zhàn)陳,令本將各以其意教之。人或問其故,巡曰:“今與胡虜戰(zhàn),云合鳥散,變態(tài)不恒。數(shù)步之間,勢有同異。臨機應猝,在于呼吸之間,而動詢大將,事不相及,非知兵之變者也。故吾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投之而往,如手之使指。兵將相習,人自為戰(zhàn),不亦可乎?”自興兵,器械、甲仗皆取之于敵,未嘗自修。每戰(zhàn),將士或退散,巡立于戰(zhàn)所,謂將士曰:“我不離此,汝為我還決之。”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張鎬聞睢陽圍急,倍道亟進。比鎬至,睢陽城已陷三日。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安史之亂》,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

B.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

C.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

D.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江淮指長江與淮河。文中指長江與淮河之間的地區(qū),即今江蘇、安徽一帶。

B.癸丑為干支之一。此處與《蘭亭集序》“歲在癸丑”中的“癸丑”所指相同。

C.陛下是臣民對帝王的尊稱。本義為帝王宮殿的臺階之下,因以之代指帝王。

D.胡虜本指匈奴,后用為與中原敵對的北方部族的通稱。本文中指安史叛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軍主將張巡、許遠認為,睢陽城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關系重大,一定不能放棄。因此,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仍然決定堅守待援。

B.睢陽城中的茶紙、馬匹已經吃盡,于是捕雀捉鼠,雀鼠又已竭盡。四百將士自知必死無疑,但無一人想要叛變,后來城池終于陷落。

C.尹子奇有感于張巡的忠義之行,想要保全他。賊眾認為張巡忠于朝廷,深得軍心,留之必為后患,尹子奇于是將他和部將一起殺害。

D.張巡自起兵以來,未嘗修造戰(zhàn)具,總是取之于敵。每次戰(zhàn)斗他都親臨戰(zhàn)場,不用嚴刑峻法對待將士,卻能以寡敵眾,取得輝煌戰(zhàn)績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古者戰(zhàn)國諸侯,尚相救恤,況密邇群帥乎!

(2)巡且死,顏色不亂,揚揚如常。生致許遠于洛陽。

14.張巡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有哪些優(yōu)良品質和過人之處?請根據(jù)選文加以概括。(3分)

C11.B12.A

13.(1)古代戰(zhàn)國時的諸侯尚且相互救助,何況近在咫尺的各位(唐軍)將帥呢!

(2)張巡臨死時,神色自若,意氣揚揚,像平常一樣。許遠被送往洛陽。

14.①戰(zhàn)略上:深謀遠慮,顧全大局。

②戰(zhàn)術上:隨機應變,不主故常。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將士沒有人敢不回去,又向前拼死作戰(zhàn)。最終總能打敗敵人。(張巡)又能以誠心待人,對待部下從不猜疑隱瞞。他遇上敵人能隨機應變,出奇制勝,變化無窮。他在軍中號令嚴肅,賞罰分明,與眾人同甘共苦,忍受嚴寒酷暑,所以部下都爭相拼死效力。

“卒破敵”,“卒”最終,作“破”的狀語,不可斷開,排除AB;

“又推誠待人”,“推誠”作“待人”的狀語,不可斷開,排除D。故選C。

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B.“此處與《蘭亭集序》‘歲在癸丑’中的‘癸丑’所指相同”錯。《蘭亭集序》中的“癸丑”為干支紀年,本文中為干支紀日。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因此……”錯誤。從原文來看,張巡、許遠決定堅守待援,還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將士饑餓疲弱,即使撤退也會被叛軍追上,以致全軍覆沒;二是睢陽近處有其他唐軍,可以等待他們救援。故選A。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救恤”,救助,救援;“密邇”,靠近,貼近,接近。

(2)“且”,快要,將要;“揚揚”,從容鎮(zhèn)定的樣子。

1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

由“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且我眾饑羸,走必不達。古者戰(zhàn)國諸侯,尚相救恤,況密邇群帥乎!不如堅守以待之”可知,張巡深謀遠慮,顧全大局。

由“巡行兵不依古法,教戰(zhàn)陳,令本將各以其意教之。人或問其故,巡曰:“今與胡虜戰(zhàn),云合鳥散,變態(tài)不恒。數(shù)步之間,勢有同異。臨機應猝,在于呼吸之間,而動詢大將,事不相及,非知兵之變者也。故吾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投之而往,如手之使指。兵將相習,人自為戰(zhàn),不亦可乎?”可知,張巡隨機應變,不主故常。

參考譯文:

尹子奇(安祿山部將)長久圍困睢陽,城中糧食都吃光了,(唐軍將士)商議放棄城池向東撤走,張巡、許遠討論后,認為:“睢陽是江淮的屏障,假如放棄睢陽撤走,叛賊必定乘勝長驅直入,這樣江淮一帶就不保了。況且我軍將士又饑又弱,想要撤退也一定走脫不了。古代戰(zhàn)國時的諸侯尚且相互救助,何況近在咫尺的各位(唐軍)將帥呢!不如堅守城池以待救援?!辈杓?包茶的紙)已經吃完,于是吃馬,馬吃完后,捕捉鳥雀,挖掘老鼠,鳥雀、老鼠又吃完了。人人知道必死無疑,卻沒有人叛變,剩下的僅有四百人。癸丑日,叛賊登上城墻,(唐軍)將士疲弱不堪,無法作戰(zhàn)。張巡面向西方(長安在睢陽之西)拜了又拜,說道:“臣下已竭盡全力,不能保全城池,活著既然不能報答陛下,死后當變成厲鬼殺害叛賊!”城池于是被攻陷,張巡、許遠都被活捉。尹子奇問張巡道:“聽說您每次作戰(zhàn),都眼角睜裂,牙齒咬碎,這是為何?”張巡說:“我志在吞滅叛賊,只是力量不夠罷了。”尹子奇用刀撬開張巡的口,看見牙齒只剩下三四顆。尹子奇欣賞他的忠義,想要留下他。部下說:“張巡是堅守節(jié)操之人,最終也不會為我們所用。而且他深得軍心,留下他將成為后患?!庇谑沁B同南霽云,雷萬春等三十六人都一起殺掉。張巡臨死時,神色自若,意氣揚揚,像平常一樣。許遠被送往洛陽(洛陽為叛軍都城)。張巡當初守衛(wèi)睢陽時,士卒只有一萬人,城中居民也將近好幾萬,張巡見一次面詢問他們的姓名,以后再見沒有不認識的。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共四百多次,殺死叛軍十二萬人。張巡率軍打仗,不依照古代兵法,而是教練作戰(zhàn)陣勢,命令部下將領各按自身想法去訓練士兵。有人詢問其中緣故,張巡說:“現(xiàn)在同敵人作戰(zhàn),他們像云、鳥一樣忽合忽散,變化無常,幾步之間,形勢就已不同。臨機應變,往往在極短暫的時間之內,如果動輒詢問大將的意見,事情就來不及了,這是不懂得作戰(zhàn)應變的道理。所以我讓士兵知道將軍的意思,將軍了解士兵的情況,這樣將軍指揮士兵打仗,就像手指揮手指一樣靈活自如。士兵與將領互相熟悉,人人能獨立作戰(zhàn),不也很好嗎?”自從起兵以來,武器都從敵人那里奪取,自己從不修造。每次作戰(zhàn),將士中如有人后退潰散,張巡就站在戰(zhàn)場上,對將士說:“我不離開這里(以示與將士同生共死),你們?yōu)槲一厝?,繼續(xù)與敵人決戰(zhàn)?!睂⑹繘]有人敢不回去,又向前拼死作戰(zhàn)。最終總能打敗敵人。(張巡)又能以誠心待人,對待部下從不猜疑隱瞞。他遇上敵人能隨機應變,出奇制勝,變化無窮。他在軍中號令嚴肅,賞罰分明,與眾人同甘共苦,忍受嚴寒酷暑,所以部下都爭相拼死效力。張鎬聽說睢陽形勢危急,(率領將士)倍道兼程,火速進兵。等到張鎬趕到,睢陽城已陷落了三天。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

鏡湖①夜泊有懷

李頻

廣水遙堤利物功,因思太守惠無窮。

自從版筑興農隙,長與耕耘致歲豐。

漲接星津②流蕩漾,寬浮云岫動虛空。

想當戰(zhàn)國開時有,范蠡扁舟祗此中③。

①鏡湖:東晉會稽太守馬臻所筑,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北麓。以水平如鏡,故名。②星津:星河,銀河。③范蠡:越國大夫。輔佐勾踐滅吳后離開越國,泛舟五湖(亦即太湖,地跨今江浙二?。?。祗(zhǐ):只,僅。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夜晚泊舟鏡湖,因有所見而有所思有所感,于是寫下了這首七言律詩。

B.頷聯(lián)為流水對,兩句意思貫串?!鞍嬷敝竿聊緺I造,“農隙”指農閑時節(jié)。

C.頸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極寫鏡湖面積之大、水量之多,蘊含著孤獨渺小之感。

D.尾聯(lián)想象,倘若戰(zhàn)國初即有此湖,范蠡就不必舍近圖遠,會乘舟歸隱于此。

16.詩人在詩歌首聯(lián)發(fā)表議論,抒發(fā)感情,指出擔任地方官如果盡心盡力,就會受到人們的懷念。詩中談到哪些擔任地方官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15.C

16.①興修水利,造福百姓。馬臻太守發(fā)動百姓,修筑長堤,使鏡湖不為民害,盡得灌溉之利。

②愛惜民力,不違農時。馬臻太守農閑時節(jié)修筑堤岸,不會妨礙農作,影響百姓收成。

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馬臻太守深知水利為先之理,能夠順應民意,利用地利,惠及人民。

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C.“蘊含著孤獨渺小之感”錯。本詩頸聯(lián)寫法受到杜甫《登岳陽樓》的影響,但情感完全不同。杜詩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極寫洞庭湖浩瀚無邊,頸聯(lián)“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轉寫自身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在詩境極闊、極狹的突變與對照中蘊含著自身的孤獨渺小之感。本詩則借描繪鏡湖的闊大之景,贊美它益于萬物、利于灌溉的功勞,贊頌了造福百姓、富國利民的馬臻太守,寫景之中全無自身孤獨渺小之感。故選C。

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評價思想內容的能力。

由“廣水遙堤利物功,因思太守惠無窮”分析可知,詩人夜晚泊舟鏡湖,遙遙看到馬臻太守修筑的長堤與鏡湖,想到這些都是太守的功勞,為一方百姓造福,可見為官興修水利,造福百姓的重要性。

由“自從版筑興農隙,長與耕耘致歲豐”分析可知,馬臻太守在農閑時節(jié)修筑堤岸,使鏡湖不為民害,盡得灌溉之利,百姓年年豐收。由此可見,太守愛惜民力,不違農時。

修筑堤壩就在鏡湖邊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治理地方時,太守深知水利為先之理,能夠順應民意,利用地利,惠及人民。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難》中,不僅描寫了蜀道險峻的地勢,也通過“___,___”兩句表述對劍閣防御的擔憂。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______”一句寫晨光微弱,擔心行程;“_____”一句寫日光黯淡,暮色將至。

(3)古人常用“鷗”這一意象表述閑居之意或漂泊之感。唐代詩人杜甫就寫過這樣的詩句“________,______”。

①.所守或匪親②.化為狼與豺

③.恨晨光之熹微④.景翳翳以將入

⑤.舍南舍北皆春水⑥.但見群鷗日日來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有:“匪”“熹”“景”“翳”“鷗”。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會影響他的一生。我是在天津鼓樓一帶長大的,從小就把閑逛當作一種樂趣。附近有一條古文化街,街上的店鋪(),熱鬧極了。有位篆刻的老人家,白發(fā)蒼蒼,善用小篆,筆法圓熟遒勁。還有寫毛筆字的張先生,人很清瘦,身后掛著顏體、歐體的條幅,除了寫字,還會算命。在沿街的茶館里,有扣人心弦的評書,到周末還有京劇,從黃昏到夜半,人流絡繹不絕。很小就從課本上知道,_________,然而,長期泡在園子里,我印象中的京劇,是一上臺就滿臉大汗的高個子青衣,是那把經常斷弦的黑色京胡,還有每次給客人送來茶湯都會跟著叫幾聲好兒的白胖小哥。拐過去,還有一條街道,專門出售舊衣服或者加工衣料,所以叫估衣街。這些店鋪里的裁縫,可以和五大道的洋人(),繡在旗袍上的鳳凰()。

18.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A.往往觸目皆是比肩栩栩如生B.常常觸目皆是媲美惟妙惟肖

C.往往俯拾皆是比肩惟妙惟肖D.常常俯拾皆是媲美栩栩如生

19.在選文中橫線處填入句子,表述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京劇是中國獨有的表演藝術,它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是中國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

B.京劇是中國獨有的表演藝術,是中國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它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

C.京劇是中國獨有的表演藝術,它具有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是中國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

D.京劇是中國獨有的表演藝術,它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是中國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

20.對選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識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中提到的小篆,在秦統(tǒng)一六國后,成為通行全國的文字,而到了漢代,通行的主要字體則是隸書。

B.文中提到的評書有敘事文學的特點,我國古代的敘事文體源遠流長,漢民族最長的敘事詩是《孔雀東南飛》,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唐代的愛情故事。

C.漢字各種書體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來的,如歐陽詢的《九成宮體泉銘》(楷書)、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行書)、顏真卿的《多寶塔》(楷書)等。

D.文中提到的“黃昏”是十二時辰之一,是戌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19時至21時,“黃昏”的下一個時辰是“人定”。

18.A19.D20.B

1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

第一空,往往:是對某種規(guī)律性的總結,不用于主觀意愿,側重過去式。常常:側重于經常性,多用于主觀意愿,一般現(xiàn)在時態(tài)。生活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側重對過去的總結,應選“往往”。

第二空,觸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處都是。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極多而易得?!敖稚系牡赇仭边m合于眼睛看到的,應選“觸目皆是”。

第三空,比肩:比喻相當;比美。媲美: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比美。此處強調估衣街裁縫技藝高,和五大道的洋人的手藝相當。應用“比肩”。

第四空,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樣,多用于藝術形象。惟妙惟肖:像真的一樣,多用于藝術手法,比如表演。語境中用來形容衣服上的鳳凰圖案逼真,應選“栩栩如生”。故選A。

19.本題考查學生語句復位的能力。

本題四個選項中,從語序上分析,“具有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是從京劇本身的特點來說的,而“中國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與“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則是從其作用來說的,因此“具有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應在前,故排除B項。

從語法結構分析,“中國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說的是“京劇”,而不是“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故排除AC。故選D。

2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學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

B.“《孔雀東南飛》,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唐代的愛情故事”表述錯誤,《孔雀東南飛》講述的是漢末建安時期的愛情故事。

故選B。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21.下面的文字說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腫瘤的三個階段,請概括其中的兩個階段。(每處不超過20個字)(5分)

據(jù)有關專家介紹:如果將一種經過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腫瘤部位,病毒就會成千上萬地高速復制,最終撐破腫瘤細胞,腫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腫瘤細胞進入血液,隨著循環(huán)系統(tǒng)進入其他部位,從而導致腫瘤的轉移。此時,如果對病人腫瘤部位加熱,人體會大量產生一種叫熱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質。而熱休克蛋白可以訓練人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腫瘤細胞,進而在全身“追殺”腫瘤的殘部。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就能達到消除腫瘤的目的。

(1)第一階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腫瘤溶解;

(2)第二階段: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階段:_________________

加熱腫瘤部位產生熱休克蛋白;熱休克蛋白訓練免疫系統(tǒng)消除腫瘤殘部。

本題考查學生壓縮概括的能力。

考生要先理清文段的層次,找出三個階段對應文句,概括第二階段可抓住“此時,如果對腫瘤病人腫瘤部位加熱”這一起領句,再根據(jù)“人體會大量產生一種叫熱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質”分析,概括出第二階段為:加熱腫瘤部位產生熱休克蛋白。

概括第三階段可抓住“熱休克蛋白可以訓練人體免疫系統(tǒng)識別腫瘤細胞,進而在全身‘追殺’腫瘤的殘部”分析,概括出第二階段為:熱休克蛋白訓練免疫系統(tǒng)消除腫瘤殘部。

22.下面文字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6分)

如今,外賣小哥在大街小巷穿梭的身影,足以說明網絡餐飲服務行業(yè)的火爆程度。然而,網上外賣商戶卻良莠不齊,使得網上外賣的食品毫無安全可言。食品安全大于天,出臺新規(guī)就能規(guī)范網絡餐飲服務行業(yè)。只要新規(guī)對第三方平臺提出明確要求,就能消除網絡餐飲服務整個過程中的食品安全隱患。

①網上外賣商戶良莠不齊不一定使得網上外賣的食品毫無安全可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②出臺新規(guī)不一定就能完全規(guī)范網絡餐飲服務行業(yè);③對第三方平臺提出明確要求,不一定就能消除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隱患

這是一道考核邏輯推理的題目,注意抓住語段中推理錯誤,或表述絕對的句子,同時注意題目的要求是仿照給出的例句填寫,此題注意抓住語段中表述絕對的句子“出臺新規(guī)就能規(guī)范網絡餐飲服務行業(yè)”“只要新規(guī)對第三方平臺提出明確要求,就能消除網絡餐飲服務整個過程中的食品安全隱患”因為“出臺新規(guī)不一定能規(guī)范網絡餐飲服務行業(yè)”“對第三方平臺提出明確要求,不一定能消除網絡餐飲服務整個過程中的食品安全隱患”。

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博士居多,名校畢業(yè)……近日,武漢大學公示的輔導員錄取名單引發(fā)熱議,不少論調認為博士當輔導員是學歷貶值、社會內卷的表現(xiàn)。近年來,“中科院博士后當輔警”“清華碩博任職街道”“高考狀元當游戲主播”……有關名校畢業(yè)生的職業(yè)選擇問題,屢屢引發(fā)輿論關注。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認識和思考?請結合材料,提煉觀點,寫一篇文章。

要求:聯(lián)系社會生活,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有思想性;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例文:

人盡其才方為上,勇于取舍實為佳

“中科院博士后當輔警”的話題登上熱搜,引來了“人才浪費”“學歷不值錢”的爭論,更加引發(fā)了我們對于學歷與職業(yè)的思考。我們應該勇于打破傳統(tǒng)就業(yè)觀念,理性認識學歷與職業(yè)之間的關系。

人盡其才方為上,勇于取舍實為佳。

誠然,希望通過高學歷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無可厚非,但學歷不是就業(yè)的唯—衡量標準,是否能夠實現(xiàn)學以致用,是否能夠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才是問題的實質。面對爭議,繆元穎回應說:“我一直有一個警察夢,從小崇拜警察。在公安里也是從事技術工作,跟一直以來所學是有銜接的,能夠發(fā)揮所長、懲治犯罪,會很有成就感?!闭菍W以致用,盡展所學,實現(xiàn)夢想,激發(fā)了他的職業(yè)選擇。

繆元穎不被“職業(yè)必須匹配學歷”的傳統(tǒng)觀念所局限,而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當年一篇《北大畢業(yè)生長安賣肉》的報道,也曾引發(fā)人們“人才浪費”“學歷不值錢”的爭論。因為賣豬肉,陸步軒飽受爭議,有人覺得他白白在北大讀書,沒有出息。時隔多年,他用行動贏得了人生的輝煌,證明了自己職業(yè)選擇的正確?;仞伳感#杩?個億,書寫了一個北大校友的胸襟??梢?,拋開學歷與職業(yè)必須匹配的陳舊觀念,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綻放人生的光彩。

新時代的青年,就業(yè)選擇除了追求個人的發(fā)展,更應與國家緊密相連。2016年黃文秀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她毅然選擇放棄城市的工作機會,重回家鄉(xiāng)最貧困的地方。全村103戶貧困戶未脫貧,11個自然屯有5個屯未實現(xiàn)道路硬化,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面對困難,她迎難而上,帶著大家奮斗前行,原來的“空殼村”實現(xiàn)村集體經濟收入6.38萬元,村民的生活有了希望。黃文秀用行動詮釋著自己對學歷與職業(yè)的解讀,“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喬·麥克唐納曾說:“如果自身偉大,任何工作你都不會覺得渺小?!?/p>

耶魯村官秦珥飛放棄百萬年薪,選擇回祖國農村服務,他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昭示了自己對學歷與職業(yè)的思考。為當?shù)匕l(fā)展默默奉獻,改善灌溉系統(tǒng),修建現(xiàn)代化敬老院,助力鄉(xiāng)村師生開展信息化教學……與耶魯?shù)闹袊瑢W發(fā)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優(yōu)秀畢業(yè)生到國家級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斗轉星移,2017年8月,當?shù)诙€大學生村官任期結束時,秦明飛再次婉拒了組織上的提拔。他說:“這六年我過得很開心,我的價值在農村,這條路才剛剛開始走,還要繼續(xù)?!?/p>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于秦月飛內心的選擇,出于對家國深切的愛,這樣的職業(yè)選擇是“人才浪費”嗎?

在面臨學歷與職業(yè)選擇的時候,要勇于打破陳舊觀念,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面對時代的機遇與挑戰(zhàn),希望我們可以堅定信念,時刻銘記:人盡其才方為上,勇于取舍實為佳。

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

1.分析材料。

本題旨在引發(fā)青年學子對“學歷與職業(yè)”,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關系進行討論,以及對自身擇業(yè)觀進行思考。引導考生自我定位,思考人生責任,體現(xiàn)了高考核心素養(yǎng)的“一體四翼”要求。

材料圍繞武漢大學錄取的高學歷輔導員以及“中科院博士后當輔警”“清華碩博任職街道”“高考狀元當游戲主播”等事情引發(fā)名校畢業(yè)生的職業(yè)選擇問題。材料所說的畢業(yè)生以高學歷從事與學歷不相匹配的工作,學歷和職業(yè)的落差,“高學低就”的境況,引發(fā)輿論關注?!案邔W低就”“人才浪費”“學歷不值錢”等應是材料的重點,意在引導考生去關注、去認識、去思考“學歷與職業(yè)”“學歷與能力”“職業(yè)與學業(yè)”“人生觀、價值觀”的關系,通過理性思考,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學歷不是就業(yè)的唯一衡量標準,真正重要的是做到學以致用,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忌至鰬w現(xiàn)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充滿正能量。

2.分析文體。

結合材料,提煉觀點,寫一篇文章。從題干的提示來看,應該側重于論述類文本。

1.職業(yè)無高下,學以致用為首選。

2.職業(yè)無高下,人盡其才最關鍵。

3.何必學歷約束,適宜職業(yè)最佳。

4.去高就之浮名,得學歷之實用。

1.然而,這種劍走偏鋒是不是人才浪費,還得多角度來看待。至少對當事人而言,實際情形并非如此。對于為什么會選擇當輔警,繆元穎本人回應:“能夠發(fā)揮所長、整治犯罪,會很有成就感?!笨娫f透露,干輔警的工資收入并不高,“真的是出于愛好干這項工作”。

客觀來看,繆元穎的境遇也算不上“高學低就”“人才浪費”,與過往引發(fā)爭議的“研究生送外賣”“海歸做保姆”等情形不同,繆元穎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yè)高度相關。

繆元穎在采訪中也強調,自己所學的是分子生物學專業(yè),對于DNA的檢驗,本就在專業(yè)領域之內。從報道中看,繆元穎在成都高新分局還成立了“繆元穎博士工作室”,能帶領自己的團隊,從事法醫(yī)檢驗工作,并因工作業(yè)績而獲得了表彰。雖然收入不高,但這份職業(yè)顯然也讓他收獲了足夠“榮譽感”和“價值感”。

2.打破成見,從自身出發(fā)。盡管當?shù)毓膊块T一再強調博士后本人進入的是刑偵署技術大隊DNA實驗室,是作為專家型人才專門引進的,但一般人還是愿意從對輔警的傳統(tǒng)印象上來理解。新聞上熱搜,恐怕正是因為博士與輔警之間巨大的社會觀感落差所致。其實,大眾完全不必這樣,對于任何人來說,夢想落地才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

與博士對應的,應該是高校、科研機構乃至大公司,而與輔警對應的,或許是一般待就業(yè)人員。這樣的驚奇,符合一般觀感,也是生活中的常態(tài)。常態(tài)并不意味著必然,工作結合愛好,夢想落地,才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姴┦磕軌蜻M入基層警局,勇敢地接受輔警這個身份,除了他是備受禮遇的專家型人才之外,也與其個人的人生選擇密不可分。何況,除了“圓夢”,博士后做輔警,與他做研究、做課題其實并無太大的區(qū)別。他的“專業(yè)和目前工作完全吻合,能一展所長”。山東濰坊第七中學2022-2023學年下學期高二年級語文抽測(1)·原卷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關于“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課本”的議論已經持續(xù)多年,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更是不少。魯迅確實是語文教材入選率最高的,但如果說魯迅作品對學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學上有難度,就應該退出教材,則有些無理取鬧。語文教學難道不是為了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鑒賞能力嗎?所謂難以理解,一是語言,二在思想。魯迅所處的年代白話文運動方興未艾,一些語言表述方式確實與當下有一定的差異。應該看到,入選語文教材的課文中,胡適《我的母親》、郁達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背影》,普遍存在一些讀起來“不通順”的地方,然而都不至于給理解帶來太大阻礙。何況早期白話文與文言文一樣,都是漢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經歷過的狀態(tài),學生從教材有限的文本中多一些了解并非壞事。

至于是否過時,在筆者看來,魯迅作品中蘊含的憂患、批判、抗爭精神沒有過時。誠然,想要讀懂魯迅,先要對其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感情有整體的把握,但這難道不是學習任何課文都要做的準備工作嗎?課本里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有“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講《荷塘月色》繞不開朱自清為什么“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學《我愛這土地》也要知道艾青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否則,沒有聽過教師講解、沒有揣摩種種隱喻、沒有意識到閱讀這類“難讀”文章的重要性的學生,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神話》?又怎么去分析《變形記》?

語文學習學的豈止是文學,何況魯迅的作品從不缺乏文學性:切切察察的長媽媽、細腳伶仃的豆腐西施、手握虎頭鞋的祥林嫂、月光下手持鋼叉的小英雄閏土與偷瓜的猹、咸亨酒店柜臺上沒來得及落下的四個茴字……

今天我們爭論要不要在語文教材中保留魯迅的作品時,不如多思考一下,魯迅寫這些文章是什么用意。當我們記住了“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樣有個性的開頭時,不如多讀兩句,看到下面的“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眨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fā)白”,想一想魯迅先生要祭奠的“蒼翠精致的英雄們”是誰,又為什么要去紀念。

材料二:

《魯迅還在》,這是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閻晶明為自己新書所起的題目。兩年前,閻晶明去俄羅斯訪問,作為俄國文學的熱愛者,他希望能參觀普希金的故居。但他即使在租了講解用的耳機后,最終也沒能進入普希金故居。俄羅斯觀眾排起的長龍令他愿望落空。日程緊張,他不可能一直排隊等著。閻晶明因此感慨。原來俄羅斯人是這樣熱愛自己民族的偉大詩人。在得知普希金故居的參觀景象幾乎每天如此時,他更加心生感慨,魯迅什么時候能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有這樣一種地位,有這樣一種影響。作為長期從事魯迅研究的專業(yè)人士,閻晶明特別強調,向社會傳播魯迅是我們的文化責任。《人民日報》記者張賀采訪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閻晶明,以下是訪談節(jié)選。

記者:你說魯迅還在,但魯迅所面對的那個社會和時代已經過去了。魯迅對今天的意義是什么?

閻晶明:馬克思在評價古希臘神話時使用過的“永恒魅力”一詞,實際上適用于古今中外一切可稱經典的偉大文學作品。魯迅當然是直面他所生活的時代和社會現(xiàn)實的作家,但我們要知道。他的作品是文學作品,他在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過程中.既把目光投注到形成現(xiàn)實的漫長的歷史,也把希望寄托于并不遙遠的將來。這就使他的作品不但對今天而且對未來都會發(fā)生影響。魯迅的立人思想同樣具有深厚的內涵、民族精神與品格的塑造是需要長期努力的宏愿。除了魯迅文章的“立意”具有恒久性。魯迅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既是起點又是高峰的經典作家。其作品的藝術魅力在今天仍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讀者。魯迅的創(chuàng)作對當代文學發(fā)展起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同時,作為一位在自己生活的年代已經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魯迅的意義和作為經典作家的價值,是世界性的。

記者:近年來無論教科書增加還是減少魯迅的作品,都會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這是為什么?

閻晶明:我自己曾寫文章指出,魯迅作品在語文教材中的存在本身不應該是討論的問題,存在多少甚至也不應該像人們爭論得那么敏感,應該討論的是把魯迅的哪些文章增加到哪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中。《魯迅全集》是個龐大體系,選擇其中的精要,其既能代表魯迅的創(chuàng)作高度,又能體現(xiàn)魯迅創(chuàng)作風格。而且讓學生在閱讀上更易接受,是應該具備的入選原則。比如雜文《夏三蟲》《小雜感》《夜頌》等,從思想智慧,到文章趣味,再到語言之美,都應當是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作品。時代總是向前,語文教學自然也在改革中前行,可供選擇的內容非常多,魯迅作品在量變上的時多時少,并不具有那么值得爭議的地方。其實,應當討論的是把什么樣的魯迅作品切合地送到學生面前。

(摘編自《向社會傳播魯迅是我們的文化責任——訪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閻晶明》)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主張刪減魯迅作品的理由總結起來有三,即占比過大、難度較高、內容與時代脫軌。

B.早期白話文是漢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經歷,學生在學習教材時會從中多一些了解。

C.我們的文化責任,就是要魯迅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與普希金在其民族中的地位一樣。

D.閱讀魯迅作品,感受他的思想情感,進而更多地理解其精神,這是最值得討論的問題。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魯迅作品中蘊含的憂患、批判、抗爭精神與其創(chuàng)作背景、思想感情,都需要我們去把握學習。

B.語文學習的不僅僅是文學,還有深厚內涵的思想,如魯迅的立人思想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品格。

C.魯迅的意義和價值是恒久性的,是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在他生活的時代,更在當今和未來。

D.在時代浪潮中,我們關注的不是魯迅作品量的多少,而是需要以什么方式切合地讓孩子接受。

3.下列各項研習活動,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傳統(tǒng)媒介研究:魯迅主編的《莽原》《語絲》《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刊物。

B.跨文化專題研討會:魯迅《域外小說集》《出了象牙之塔》《一個青年的夢》等譯著。

C.語言文學理論研究會:魯迅撰寫的《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等論文。

D.學術論著研討: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小說備?!返葘V?/p>

4.材料一是如何展開論證的?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4分)

5.《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今天我們閱讀它有何意義?請用材料二的觀點加以分析。(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種在誣蔑里的決心

唐弢

路邊的小草悄悄地發(fā)了芽,隨著時序,又悄悄地枯去了,這不過是跟著自然的法則在榮枯,說起來,毫不足奇。然而,即使是這樣平庸的生息,這樣不被注意的一根小草吧,對于受過它的蔭覆的蟲蟻,這變故卻是一種悲哀——深切而不易于退去的悲哀。

我的對于死去的父親,那哀念,也正如蟲蟻之于小草,雖不足取,但于自己是深切的。他活得平庸,也死得平庸,泥土一蓋上身,人們就把他從記憶里攆出,忘掉了,只有我還時時想起,又因這想起而苦惱,而悲哀而至于無法擺脫。

用來抵抗這無法擺脫的,我就只有寫一點,寫出那最使我懷念的一點來——我們有一種古老的意思,以為搦鋤頭柄人家的子弟,不需要多讀書,因為那命運注定是種田坯。受了世俗觀念播弄的父親,只在私塾里念了兩年書,所讀的是什么呢?我不清楚,從他后來的談話揣測起來,大概是《百家姓》和《幼學瓊林》吧,但也說不定,說得定的,是他的對于失學的懊恨。他做的事太多,識的字太少了。每次當我看見他提起筆,顫巍巍地在紙上簽名的時候,那臉色,總是非常黯淡,我明白:他的心是痛苦的。

這痛苦使他有了最大的決心。

我們村里雖然沒有巨富之家,但小康是有的,高墻頭,小老婆,鴉片煙槍,一件不少,只是找不出一個中學生。有錢人家的子弟,小學畢了業(yè),就被送到錢莊里,南貨店里,當學徒去了。貧窮的呢,留在鄉(xiāng)下,是種田坯。

我也是種田坯之一。從我應該念書的時候起,家道更不如前了,按例,連進學校的福份也沒有。但是父親的決心,終于打破了那習慣,我不但進了學校,和富家子弟坐在一起,而且一年一年念下去,好像在和他們比賽似的。

對于紳士們,這也真是一個極大的侮辱吧,因此招來了普遍的不滿。而填補這不滿的,是冷嘲和誣蔑,有一回,一個紳士甚至得意地說:

“連糞缸基地也賣把我了,還給讀書,死不覺悟!”

在鄉(xiāng)下,窮到賣田賣屋,一定會被看成沒有出息,但還不足為奇,只有糞缸基地是不能賣的,一賣,這就把子孫的根基也賣掉了,據(jù)說后代就不會“發(fā)”。那位紳士的舌頭,是尖成兩叉的,他誣蔑了我的父親,也斷定了我的前途。說得那么肯定,不久,就紛紛傳開去,連祖母和母親也懷疑起來。以侮辱還侮辱,對于紳士們,父親是決不寬容的,也不因謠言而灰心。我仍舊讀著書。

然而窮人而要讀書,畢竟還是一件大罪案??珊尬矣譀]有使自己變成小孩的法術,竟一年一年長大起來,長大而猶讀書,好像臉上給刺了字,更加見不得人了。

有一次,父親帶我到一個本家去拜年,這本家和父親很相得,對于我的讀書問題,從來沒有當面反對過,自然,腹非一定是早已腹非了的,也許因為腹非得太久的緣故吧,這一回,終于忍不住了,他明明是知道我的年紀的,一見面就問道:

“長得多高大呀!像成人呢,幾歲了?”

我一看來勢不妙,低下頭,一聲不響。父親回答道:“十四歲了!”

“真快!真快!我家阿強是十六歲成家的。你的……嗨嗨!還在念書?!?/p>

“唔!”父親含糊地答了一聲。

“你到底預備給他干什么呢?這樣下去,人家會笑話的!”這真是單刀直入。他說完了,拼命吸著水煙,仿佛水煙筒里出了妖孽似的。

“我看,還是找一著生意吧,三年學滿,也可以有三五元錢一月,飯總可以吃人家的嘍,還不要出學費。嗨!你真傻!現(xiàn)在是民國了呀,難道還想他讀書趕考嗎?況且,你家是世代種田的!嗨嗨!”

這“嗨嗨”頗有效力,父親知道我不能再耽在鄉(xiāng)下了,距高小畢業(yè)還差半年,就摒擋些錢,讓我轉學到上海去,從此離開了故鄉(xiāng),離開了冷嘲和誣蔑,但我的父親所受的,一定比先前更多,更厲害。

在上海過了一年,到得一九二八年春天,我就決定不再念書了。每天躲在家里,算算開學的日子近起來,我的心越是悲苦,但一點也沒有法子想。開學了,一天,兩天,三天,我完全絕望了。學校寫信來問我為什么不再去讀書,因為不愿意說出原因,就推說身體不好,不能再用功。

幾天以后,得到上海方面一個遠房親戚的通知,說是有個工作可以為我介紹,連忙出來,不料機會已經錯過,那位親戚對父親說:

“還是讓他繼續(xù)讀書吧,我可以供給膳宿的?!?/p>

父親立刻答應了,一面就計劃怎樣來酬謝他。我又進了那個學校,無條件的取消了不能用功的前言。

為了要籌措這幾年學費,父親賣去了僅有的幾畝田,欠了不少債,受盡紳士們的非難輕蔑。等到我自己私下找到職業(yè),堅決表示不再讀書的時候,他已經因為經濟的逼迫,神經失常。三年后,帶著誣蔑和冷嘲,默默地死去了。

我先后讀了十年書,仿佛犯了彌天大罪,辱沒了祖宗似的,使紳士們不平了小半世。奴隸的命運竟是這樣不容易擺脫的!我看見了周圍的壓迫、侮辱、剝削,看見了冷嘲和誣蔑,但是,也看見了種在這誣蔑里的決心,我是受著這決心的蔭庇長大起來的。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父親“活得平庸,也死得平庸”,這里的“平庸”不含貶義,只是平常的意思。其實父親是一個老實、悲苦、執(zhí)著的農民,他的遭遇令人為之心酸。

B.父親小時受到“世俗觀念播弄”,只念了兩年書就失學了,后來回想起來及其痛苦、悔恨。這是他日后下定決心、堅決要讓兒子讀書的重要原因。

C.文章使用不少方言土語,如“搦鋤頭柄”“連糞缸基地也賣把我了”,這對多數(shù)讀者來說,增加了閱讀障礙,因此文學作品應盡量少用方言土語。

D.文章敘事懷人,直抒胸臆,感人至深,因為寫作本文是有感而發(fā),是“情動與中而形于言”。這也提示讀者,作文不可為文造情,無病呻吟。

7.關于文中“父親帶我到一個本家去拜年”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家和父親彼此投合,不好當面反對“我”讀書,然而心里對此是十分不以為然的。

B.本家說“我家阿強是十六歲成家的”,意在暗示“我”年紀已不小,應該獨立謀生了。

C.本家拼命吸水煙,“仿佛水煙筒里出了妖孽似的”,通過比喻生動表現(xiàn)了其心理狀態(tài)。

D.本家眼界狹小,認為民國時期既然不能夠“讀書趕考”,因此也就沒有必要繼續(xù)讀書。

8.酷愛古典詩詞,文章第一段即頗具詩性特征。試簡要分析其藝術手法及表述效果。(4分)

9.文章以“種在污蔑里的決心”為題,有哪些作用?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尹子奇久圍睢陽,城中食盡,議棄城東走,張巡、許遠謀,以為:“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且我眾饑羸,走必不達。古者戰(zhàn)國諸侯,尚相救恤,況密邇群帥乎!不如堅守以待之?!辈杓埣缺M,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余才四百人。癸丑,賊登城,將士病,不能戰(zhàn)。巡西向再拜曰:“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陛下,死當為厲鬼以殺賊!”城遂陷,巡、遠俱被執(zhí)。尹子奇問巡曰:“聞君每戰(zhàn)眥裂齒碎,何也?”巡曰:“吾志吞逆賊,但力不能耳?!弊悠嬉缘毒衿淇谝曋嗖湃摹W悠媪x其所為,欲活之。其徒曰:“彼守節(jié)者也,終不為吾用。且得士心,存之將為后患?!蹦瞬⒛响V云、雷萬春等三十六人皆斬之。巡且死,顏色不亂,揚揚如常。生致許遠于洛陽。巡初守睢陽時,卒僅萬人,城中居人亦且數(shù)萬,巡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前后大小戰(zhàn)凡四百余,殺賊卒十二萬人。巡行兵不依古法,教戰(zhàn)陳,令本將各以其意教之。人或問其故,巡曰:“今與胡虜戰(zhàn),云合鳥散,變態(tài)不恒。數(shù)步之間,勢有同異。臨機應猝,在于呼吸之間,而動詢大將,事不相及,非知兵之變者也。故吾使兵識將意,將識士情,投之而往,如手之使指。兵將相習,人自為戰(zhàn),不亦可乎?”自興兵,器械、甲仗皆取之于敵,未嘗自修。每戰(zhàn),將士或退散,巡立于戰(zhàn)所,謂將士曰:“我不離此,汝為我還決之?!睂⑹磕也贿€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張鎬聞睢陽圍急,倍道亟進。比鎬至,睢陽城已陷三日。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安史之亂》,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

B.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

C.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

D.將士莫敢不還/死戰(zhàn)/卒破敵/又推誠/待人無所疑隱/臨敵應變/出奇無窮/號令明/賞罰信/與眾共甘苦寒暑故/下爭致死力/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江淮指長江與淮河。文中指長江與淮河之間的地區(qū),即今江蘇、安徽一帶。

B.癸丑為干支之一。此處與《蘭亭集序》“歲在癸丑”中的“癸丑”所指相同。

C.陛下是臣民對帝王的尊稱。本義為帝王宮殿的臺階之下,因以之代指帝王。

D.胡虜本指匈奴,后用為與中原敵對的北方部族的通稱。本文中指安史叛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軍主將張巡、許遠認為,睢陽城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關系重大,一定不能放棄。因此,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仍然決定堅守待援。

B.睢陽城中的茶紙、馬匹已經吃盡,于是捕雀捉鼠,雀鼠又已竭盡。四百將士自知必死無疑,但無一人想要叛變,后來城池終于陷落。

C.尹子奇有感于張巡的忠義之行,想要保全他。賊眾認為張巡忠于朝廷,深得軍心,留之必為后患,尹子奇于是將他和部將一起殺害。

D.張巡自起兵以來,未嘗修造戰(zhàn)具,總是取之于敵。每次戰(zhàn)斗他都親臨戰(zhàn)場,不用嚴刑峻法對待將士,卻能以寡敵眾,取得輝煌戰(zhàn)績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古者戰(zhàn)國諸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