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項:夏玉米畝產800千克以上關鍵栽培技術推薦單位: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一、技術概述(一)技術基本情況。玉米是安徽省僅次于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作物。全省玉米常年種植面積在1800萬畝以上,占全省谷物種植面積的13%以上,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地區(qū),產能占糧食總量的五分之一,在打造“千億斤江淮糧倉”進程中,玉米將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春右员庇衩字鳟a區(qū)位于黃淮海夏玉米區(qū)南緣,玉米生育期間光照900小時以上、大于10℃積溫2700℃左右、降雨量500毫米以上,優(yōu)越的生態(tài)條件奠定了玉米具有較高的產量潛力。太和縣連續(xù)多年實現(xiàn)玉米小面積畝產超噸糧,2019年創(chuàng)造了1066.86千克/畝的安徽省小面積單產記錄;2023年潁州區(qū)應用密植精準調控技術,創(chuàng)造了百畝連片1045.63千克/畝的產量記錄,充分說明了本區(qū)域在現(xiàn)有自然資源條件下,有實現(xiàn)玉米單季“噸糧田”的高產潛力。雖然該區(qū)玉米有噸糧的產量潛力,但據(jù)安徽省玉米苗情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全省玉米平均單產僅500千克/畝左右。安徽省夏玉米產量較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玉米綜抗高產品種缺乏;二是苗期澇漬災害與穗期干旱頻發(fā)重發(fā);三是技術模式化體系不完善等。利用自然資源優(yōu)勢和針對存在的問題,揚長避短,創(chuàng)新集成了“應用良種打基礎、秸稈還田培地力、適時播種抓壯苗、合理密植增產量、平衡施肥供營養(yǎng)、綠色防控保增產、及時灌排促豐收、成熟收獲創(chuàng)高產”技術,2022年和2023年在太和縣開展大面積示范,千畝示范片連續(xù)2年單產均超過700千克/畝,通過技術的集成應用,成功實現(xiàn)了產量潛力轉化為糧食生產能力。(二)技術示范推廣情況。2022年以來,“夏玉米畝產800千克以上關鍵栽培技術”在太和等地示范推廣,增產增效明顯。太和縣示范農戶推廣應用該技術,千畝示范片2年累計增產玉米41.4萬千克,增收107.6萬元。全縣累計推廣應用面積83萬畝,增產玉米2359.7萬千克,農民增收6135萬元。(三)提質增效情況。本技術以夏玉米單產提升為主攻目標,在規(guī)模種植戶示范推廣應用模式化的集成技術,通過集成技術落實率的整體提升,規(guī)模種植戶比常規(guī)小農戶玉米單產可提高200千克/畝以上,可增收500元/畝以上。(四)技術獲獎情況。“夏玉米畝產800千克以上關鍵栽培技術”作為成果“安徽麥茬玉米豐產高效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的核心技術獲2019年全國農牧漁業(yè)豐收獎二等獎;作為成果“沿淮地區(qū)夏玉米減漬抗旱豐產增效技術體系集成與應用”的部分技術內容獲2021年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作為成果“淮北平原麥玉兩熟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的部分技術內容獲2022年全國農牧漁業(yè)豐收獎三等獎。二、技術要點(一)應用良種。應用良種,打好基礎。選用具有耐密植、抗倒伏、抗逆性強、高產潛力大,同時具有較強的抗葉部病害的能力,尤其是抗南方銹病能力強的安徽省審定或適宜黃淮海地區(qū)的國審優(yōu)良玉米品種。(二)秸稈還田。秸稈還田,培肥地力。作物收獲后,秸稈粉碎全量還田,培肥土壤,做到用地與養(yǎng)地相結合。每隔2-3年,于玉米收獲后土壤深耕埋茬或深松一次,打破犁底層(深耕20-25厘米,深松30-35厘米),增加耕層厚度,改善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三)適時播種。適時早播,培育壯苗。苗期澇漬是造成我省玉米產量較低的主要原因,我省玉米主產區(qū)梅雨季節(jié)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此階段正是我省玉米苗期生長發(fā)育關鍵階段,6月上旬適墑及時播種,早出苗,培育壯苗、大苗,可有效減輕澇漬災害影響。墑情不足時,播后澆蒙頭水或采用水肥一體化的滴水出苗技術,保證一播全苗齊苗壯苗。(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增密增產。增加種植密度并形成高質量群體是增加玉米產量的主要途徑之一,成苗密度保留在5500株/畝以上,示范帶動玉米種植密度增加1000株/畝以上。(五)平衡施肥。平衡施肥,營養(yǎng)充足。施肥采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結合、基肥和追肥相結合的施肥原則,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施肥量按照每生產100千克玉米籽粒需N3千克、P2O51千克和K2O1千克計算,每畝施用農用硫酸鋅(含Zn25%)1千克,50%的氮和全部磷鉀鋅肥做基肥施入,其余氮肥做追肥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機械追肥或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施入,實現(xiàn)玉米供肥和需肥同步,提高施肥效果。根據(jù)土壤養(yǎng)分含量,酌情增減施肥量。加強玉米緩控釋肥或玉米專用復合肥的施用,提高勞動效率。(六)及時灌排。澇排旱灌,豐產豐收。由于我省玉米主產區(qū)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地帶,為旱澇易發(fā)雨養(yǎng)農業(yè)區(qū),玉米苗期澇漬與穗期干旱頻發(fā)重發(fā)。播種后,清理畦溝、腰溝和圍溝,保證“三溝”暢通,避免發(fā)生苗期澇漬。澇漬發(fā)生后及時追施速效氮肥,也可噴施黃腐酸類等生長促進劑,增強玉米根系活力,提高抗逆能力,促進玉米生長。穗期注意防“卡脖子旱”,玉米孕穗至籽粒形成期是玉米一生中最不耐旱的時期,也是夏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和對干旱反應最敏感的時期,一旦遇到長時間的重度干旱危害將會造成花粉死亡、花絲干枯,不能授粉結實,導致大幅度減產。采用水肥一體化設施,及時澆豐收水,保證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5%-80%,發(fā)揮灌溉保豐收的作用。另外,玉米散粉盛期,通過無人機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七)綠色防控。綠色防控,保綠防衰。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術防治病蟲害,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技術。玉米幼苗可見葉2-5葉期(雜草2-5葉期)噴施甲基磺草酮類除草劑進行莖葉除草。玉米齊苗后噴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地老虎、黏蟲、草地貪夜蛾等。于玉米9片可見葉時噴施化控劑進行調控,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大喇叭口期噴施蟲酰肼或氯蟲苯甲酰胺和蘇云金芽孢桿菌防治玉米螟。授粉結束后,采用“一噴多促”技術綜合防治后期穗蚜、穗螟、銹病、葉斑類病害等,保綠延衰,粒飽增產。(八)適期晚收。適期晚收,減損提質。玉米成熟的標志是果穗苞葉呈黃白色蓬松變干,籽粒灌漿線消失,籽粒變硬,尖冠處出現(xiàn)黑色層。采取加裝秸稈粉碎拋撒裝置的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作業(yè),當籽粒含水量≤28%采用玉米籽粒收獲機直接收獲籽粒,或者采用果穗收獲機收果穗。收獲同時秸稈粉碎,秸稈粉碎長度不宜超過10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訪活動總結(15篇)
- 愚人節(jié)活動策劃集錦15篇
- 感恩父母勵志演講稿(合集15篇)
- 意識形態(tài)安全研究
- 工廠新員工培訓心得體會
- 慶祝元旦致辭范文(14篇)
- 2200 MPa低渦軸用鋼析出相及低周疲勞性能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責任協(xié)議3篇
- 2025版退學協(xié)議示范文本下載模板3篇
- 動態(tài)多目標云服務組合優(yōu)化方法研究
- 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評估政治試題 含解析
- 2024年高考真題-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課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學試卷
- 初三科目綜合模擬卷
- 2024風力發(fā)電葉片維保作業(yè)技術規(guī)范
-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大綱
- 2024光儲充一體化系統(tǒng)解決方案
- 2024年全國高考新課標卷物理真題(含答案)
- 處理后事授權委托書
- 食材配送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